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我是什么的教学方案
  • 我是什么的教学方案

    发表时间:2022-02-20

    【www.jk251.com - 我是什么的读书笔记】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要想在初中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什么样的初中教案比较高质量?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我是什么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30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钱老师给大家请来位小魔术师,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2、生读课题:我是什么(板书)

    3、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认真地读一读,相信会读书的孩子就能猜出它是谁。

    4、生自由读课文。

    5、师:谁能告诉我这个小魔术师是谁呢?指名说(水)

    6、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说

    7、师:这位小魔术师都有些什么魔法呢?谁来说说。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它能变什么?

    2、指名说(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平时,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云?

    4、那小魔术师又是怎么打扮云的?(再读课文)

    5、瞧,小魔术师在不同时间给云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真有趣!让我们一起想象云多变的色彩,美美读这段(注意抓住“披”)

    6、指名读—评读---齐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魔术师除了能变“云”,还能变什么?

    2、自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说。(雨、雹子、雪)

    3、再读课文,找一找雨、雹子、雪是怎样掉到地面上的?用铅笔勾画有关字词。

    4、指名说

    5、课文为什么要用“落、打、飘”?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

    6、理解“落、打、飘”,注意读法。

    7、生试读,指生读,评价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魔术师不仅会变魔术,你们想知道它平时是怎样生活呢?

    2、自读第三自然段

    (1)水平时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

    (2)(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大会?

    (2)这些生活方式,(穿衣服,披红袍,睡觉等)这些都是谁所具有的?

    (3)放录像或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水在这些地方不同的情景,来帮助理解:

    水在池子里它(睡觉)安安静静;在小溪里它(散步)慢慢前行;在江河里它(奔跑)流速快,充满生机;在海洋里它(舞蹈、唱歌、开大会)波涛翻滚,气势磅礴。让我们把对这段的理解拟人化些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自由读,评价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你们想多了解这位小魔术师吗?它具有哪些性格呢?

    2、自读第四自然段

    3、指名说(温和、暴躁|)

    4、它温和时会做什么?暴躁时又会做什么呢?

    5、分角色读。女生读表现水温和的部分,男生读表现水暴躁的部分。

    6、这会你们应该能猜出这位神奇的魔术师是谁了吧?(水)

    7、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8、总结:是啊!水不仅可以变,而且还可以为人们做事,勤劳智慧的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治理它,让我们能更好地利用它。

    9、再读全文,边读边想:除了从课文中,了解到水的变化,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你还可以发现水有什么变化?

    10、你们还能想出哪些办法,让水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小组讨论。

    11、学生交流。(重在引导学生提到如何保护水资源:如节约用水;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处理污水;不倾倒垃圾......)

    12、小结: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板书:(保护)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jk251.cOm扩展阅读

    我上中学了教学设计相关教学方案


    1.1

    课题

    我上中学了(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版本

    粤教版

    执教者

    解读

    理念

    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勇于探索、勇于创造。

    解读

    教材

    内容标准

    本课以课标“我与他人关系中”中的“交往与沟通”的前五点和“交往的品德”的第1.5、“我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2、第4点为依据实施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树立自己的目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进入中学生的角色。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处理中学学习生活所面临的新变化,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知识目标

    步入中学学习生活上的变化、及如何适应。

    教学资源

    课本、自身及学生资源

    教学难点

    如何积极适应新生活

    教学重点

    如何积极适应新生活

    解读

    学生

    对于此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刚刚告别小学生活,对初中生活还不能马上适应,常常还会以处理小学学习生活的方式来处理初中的学习生活。

    解读

    方法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通过报刊、网络搜集影像及查阅资料并整理

    教学

    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预习反馈

    1、对课本中陈杰和李辉的境遇你怎么看?

    2、李辉为什么会觉得孤单、失落?你能帮助李辉吗?

    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回答老师的提问。

    明确面对新环境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正课

    中学生活新变化

    1.谈一谈对新学校的了解及印象(学校基本情况……)

    2.对比中学与小学学习生活的不同之处有哪些?(环境、学习内容、生活方式、人际圈、心理……)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理解回答

    1.了解新学校是适应初中生活的第一步。

    2认识到中学生活的变化,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

    正课

    积极适应新生活

    在新的环境中……

    你的忧虑是什么?

    你的期望是什么?

    你将如何适应这些新的变化?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并回答

    刚涉入新的环境,往往会有某种忧虑,同时也会有某种憧憬和期待,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积极适应新生活

    结尾

    活动实践环节

    1.透视自我:完成相关对学校新环境适应的测试。

    2.制定一个适应中学生活的计划

    学生思考完成

    1.了解自身适应能力的状况

    2.养成动手、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效果预测

    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树立自己的目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进入中学生的角色。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相关教学方案


    情景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照片)

    这是一张普通的照片,但又是一张我永远铭记在心的照片。今天,我将怀着一种虔诚和感恩的心情,来表达我对去世父亲最真诚的谢意和深深地回忆。

    教师讲述照片的故事。

    新授课:

    一、活动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放在桌子上,教师巡视检查,并找出有意义和代表性的照片,随即问学生照片拍照的时间、人物及背后的故事。

    学生讲得好,教师要及时表扬。询问3个学生的照片,角度不同,体会不同。

    再让学生分组,讲述自己的照片。让学生在欣赏、讲述照片内容的同时,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

    教师行为:开展这一活动,一要注意正面引导,防止学生讨论亲子矛盾,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二要注意辩证地看待这些事,因为许多家长对子女爱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要求学生通读教材第8-10页教材内容。完成第8-9页的表格。(如下图)

    反馈: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完成表格。并要求学生说说从表格里感悟出父亲、母亲对家,对我的爱。

    活动: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在这些文化中,蕴藏着很多赞颂爸爸、妈妈的诗词和歌曲。按座位分小组比赛说。(小组积分,课代表记分。)

    活动要求:可唱、可说,关键要抓住妈妈、爸爸字眼。

    四、听音乐,做练习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写一段赞美母亲或父亲的诗词或歌词,有标题、有内容,字数不少于50字。或为自己的家画一幅画,为自己的家剪纸。

    学生动手写时,教师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学生课堂练习时,教师巡视,对书写的困难学生,启发引导。歌曲要不断播放。做不完的同学可以课后做。

    五、扩展作业

    为父亲或母亲洗一次脚。

    我该怎么办教学设计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用心体贴长辈。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大面积训练,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2.从小事做起,学会用心体贴长辈。

    三.课前准备

    课件、各种学习用具、抹布、衣服(若干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做过家务事吗?

    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学生说一说父母不让他们做家务事的情况)

    (二).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一

    (1)(出示课件:故事)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下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

    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主意?

    (2)讨论交流。

    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哪些家务事?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3)上台表演。

    小组上台表演。

    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2创设情景二

    刚才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1)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2)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要求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3)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认为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情景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1)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香蕉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

    (2)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3)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小红花。

    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刚才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这说明大家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要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好不好?

    请欣赏《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的教学方案


    2.1比0小的数(一)教学设计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崔宁宁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第二章的起始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概念课.因此,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处处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本节课以现实生活为素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恰当的情境:气温的表示和一个小游戏的结果的表示,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小学里所学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意识到引入其他新数的必要性.紧接着展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图片引进负数.

    本节课的第二个处理点是将“有理数的分类”提前,而将“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放置第二课时,因为可以说“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是对正、负数的一个应用,这样在第二课时不仅可以对有理数进行复习,而且还对有理数进行应用,让学生感受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

    本节课的第三点就是对有理数进行分类.这点主要是用指出有理数所包含的全部对象的方法给出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而有理数的分类实际上是有理数的定义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这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类思想,也开始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生活中的实例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不同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会将有理数分类;

    3.初步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辨别正数与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有理数的分类.

    难点:1.负数概念的建立;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过哪些数?是不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量都可以用它们来表示呢?(可先让学生举例回答)

    由此创设下列情境:

    情境一:据气象台播报,2005年1月12日,南京的最高气温为零上9度,最低气温为零下3度,问:若将零上9度记为9℃,零下3度能记为3℃吗?

    情境二:某班举行数学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四个代表队答题情况如下表:

    下载完整版:2.1比0小的数(一)教学设计(如果不能下载,请右击用迅雷下载)

    上一篇:2.1比零小的数(2)

    下一篇:没有了

    §.的教学方案


    §7.2转盘游戏

    教学目标:

    1.在试验中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

    2.通过试验总结不确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通过转盘游戏进一步突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同时复习一些基本统计量的意义、运算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4.能列举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1.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列举简单事件所有发生的可能结果。

    教学难点:列举简单事件所有发生的可能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指针指在什么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

    条件:任写6个-10至10之间的数.

    二、课堂活动:

    1.游戏规则:

    (1)任意抽一组数,算出这组数的平均数;

    (2)自由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落在某个区域;

    (3)根据转动和刚才的计算得到结果.

    2.议一议:

    (1)这个转盘转到哪部分的可能性大?

    (2)在做上述游戏的过程中,你如何调整卡片上的数据的?

    (3)将各小组活动进行汇总,”平均数增大1”的次数占次数的百分比的多少?”平均数减少1”的呢?

    (4)如果将这个实验继续做下去,卡片上所有数的平均数会增大还是减少?

    3.试一试:

    请设计一个转盘,使得它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比落在白色区域的大.小明设计的转盘有三种颜色,你觉得可能吗?

    4.练一练:

    下面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分别转动这两个转盘,你认为转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说明理由.

    5.小结: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一定发生的、很可能发生的、可能发生的、不太可能发生的、不可能发生的?

    6.作业:

    1.见作业本.

    2.书面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

    镶嵌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会用正多边形无缝隙、不重叠地覆盖平面。

    2.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探索和解决镶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获得各种体验。

    二、教学活动的建议

    探究性活动是一种心得学习方式,它不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学习方式,而是学生自己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去探索研究生活中有趣而富有挑战问题的活动过程。

    建议本节教学活动采用以下形式:

    (1)(1)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课题;

    (2)(2)学生自己设计制订活动方案;

    (3)(3)操作实践;

    (4)(4)回顾和总结。

    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必要的指点和帮助。引导学生对探究性活动进行反思,不仅关注学生是否能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并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

    三、关于镶嵌

    1.1.镶嵌,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项探究性活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如果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那么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就是“正方形”这种几何图形可以无缝隙、不重叠地拼合。

    (2)“几何“中研究图形性质时,也常常要把图形拼合。比如,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合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或一个矩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又如,六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合成一个正六边形,四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合成一个较大的等边三角形等。

    2.2.各种平面图形能作“平面镶嵌”的必备条件,是图形拼合后同一个顶点的若干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

    (1)用同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只要正多边形内角的度数整除360°,这种正多边形就能作平面镶嵌。比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能作平面镶嵌,而正五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的内角的度数都不能整除360°,所以这些正多边形都不能镶嵌。

    (2)用两种或三种正多边形镶嵌,详见163~166页内容。

    (3)用一种任意的凸多边形镶嵌。

    从正多边形镶嵌中可以知道:只要研究任意的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能否作平面镶嵌,而不必考虑其他多边形能否镶嵌(这是因为:假如这类多边形能作镶嵌,那么这类正多边形必能作镶嵌,这与上面研究的结论矛盾)

    矩形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及其推论.

    2.教学难点:矩形的本质属性及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及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具演示、创设情境,观察猜想,推理论证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平行四边形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它的特殊性质,同样对于平行四边形来说,也有特殊情况即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制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堂上进行演示图,使学生注意观察四边形角的变化,当变到一个角是直角时,指出这时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使学生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在于一个角是直角,深刻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矩形的性质:

    既然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就应具有平行四边形性质,同时矩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个角是直角的条件,因而它就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质.

    继续演示教具,当它变成矩形时,学生容易看到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它的对角线也相等(写出这两个结论),指出观察出来的结论不能做为定理,需要证明.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角的性质证明得出.

    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对角线相等.

    由矩形性质定理2我们可以得到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这实际上是△的一个重要性质,即△斜边中点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它在求线段长或线段部分关系时经常用到)

    例1已知如图1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求矩形对角线的长.(按教材的格式)

    (强调这种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防止学生离开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而单纯进行代数计算)

    【总结、扩展】

    1.小结:(用投影打出)

    (1)矩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从属关系如图.

    (2)矩形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特有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

    3.思考题:已知如图,是矩形对角线交点,平分,,求的度数

    【我是什么的教学方案】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