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爬天都峰教案
  • 爬天都峰教案

    发表时间:2023-10-23

    爬天都峰教案。

    教师每节课都需要准备一份教案课件,编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范文大全编辑搜集了关于"爬天都峰教案"的相关信息,为您提供新的观点和启示。希望本篇文章能给您带来新的视野和启迪!

    爬天都峰教案 篇1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战胜困难。

    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到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叫《黄山奇石》,从课文和我们收集的一些资料,我们领略到了黄山的美丽。然而,有一位小朋友说想要领略到黄山的美丽并不是那么容易,他去了一趟黄山,可累啦。今天,我们来学习《爬天都峰》,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去爬黄山,看看是不是这样。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天都峰的视频,让学生获得对天都峰的感性认识。

    师:大家看了录像,天都峰是黄山中最险峻雄奇的山峰。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爬天都峰的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有的可以和形近字比较,如,“辫”与“辩、辨”的区别。“苍”的下面不要写成“仑”,“仰”的右半部的左边不要多写一横或一撇。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在黑板上批改。

    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1、播放媒体资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提到哪些人一起爬天都峰,请划出来。

    2、学生朗读,边读边领悟课文中所描绘的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师:天都峰是怎样一座山?高不高?好不好爬?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3、师:天都峰又高又陡,很不好爬。作者是怎么写的?学生朗读第二自然。

    4、师:小朋友看到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他害不害怕?你怎么知道的?

    2、师:前面说了,天都峰又高又陡,作者看了有点害怕了。怎么办?爬上去还是不爬算了?这时,作者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什么人?(提示:一位老爷爷)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老爷爷对我说了什么?

    5、作者怎么回答?

    7、最后,他们有没有爬上峰顶?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终于”,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提示:他们一起爬上了峰顶。“终于”的意思是:最后、最终,表明下文出现的是最后的结果。这个词说明作者觉得爬天都峰很不容易,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爬上峰顶后的高兴心情。

    1、师:这三个自然段说的是我和爸爸、老爷爷爬上峰顶后的对话。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爬上峰顶后,老爷爷对作者说了什么?

    (提示: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4、作者怎么回答?

    (提示: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5、师:老爷爷为什么要谢谢作者?作者为什么也要谢谢老爷爷?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7、师:为什么最后老爷爷还是爬上了峰顶?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8、师:作者也感谢老爷爷,说看到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才有能力向上爬。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才”字。“才”的意思是什么?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说。

    (提示:“才”的意思是:由于有了一定的条件而能怎么样。比如:放学才能回家。

    9、师:作者为什么说见到老爷爷爬天都峰,她才有勇气向上爬?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提示: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作者都打颤了,怀疑自己爬不上去。但是,看到老爷爷年纪比自己的爷爷年级还大,爬天都峰,他都不怕,自己当然也不怕。)

    10、听到我和老爷爷的对话,爸爸怎么说?

    (提示:作者和老爷爷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从而克服了害怕的心理,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最终战胜了困难,爬上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爬天都峰》,现在再播放一遍《爬天都峰》,请同学们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爬天都峰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作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爬天都峰教案 篇2

    一、教学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应当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读懂爸爸的话。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行文顺序和认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出的学生的疑点为线索,解决教学重点;第三课时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单项的、综合的,口头的、书面的,必做的、选做的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目的,并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下面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说明。这课时有四个大的教学步骤:

    1.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

    2.深入读议,理解小妹妹受老爷爷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扶,实际上是学生体会小妹妹会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解决教学的第一个重点。)

    3.启发想象,理解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放,实际上是让学生体会老爷爷会从小妹妹身上汲取力量。)

    4.总结全文,体会爸爸说的话。

    (在前两步基础上,学生理解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就不困难了,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顺势解决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学生自读,找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句,并理解这些词句;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以指导学生读书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在学生活动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全班学习这一形式,而是以个体的独立学习为主,加强同桌及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机地把各种方式恰当地安排、组合,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使学生们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3.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但学生们可以凭借前面理解到的小妹妹在老爷爷鼓舞之下爬上天都峰的那些认识,在自己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而且如前所述,老爷爷在小妹妹的鼓舞下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又正是体会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一个方面,因此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设计了一组想象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爬天都峰。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是:天都峰有多高,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已经解答了。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请翻开书,一起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好。(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画面)天都峰真高啊!峰顶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陡啊!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通过引读课文、观察课件画面和教师语言描述相结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动地再现。这样的开讲紧扣课题,承前启后,显得较为干净利落。]

    师:但是,小妹妹、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同学们,上节课你们还提出了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爬上天都峰的呢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也是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要解答的主要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生自由读,师巡视检查。)

    [简洁的过渡性谈话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学生质疑中提出的关键问题,顺势揭示本课时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又从问题自然引入具体语言文字,切入简捷,起点恰当,内容具体。]

    师:小妹妹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妹妹的话)

    师:好,请坐。小妹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小妹妹的话)

    师: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说。

    生:是因为她爬上的时候,她

    师:她怎么样啊

    [再提示学生联系写天都峰陡的语句去深入体会小妹妹的感受,切实、具体、全面,使学生的体会自然、贴切。]

    师:来到天都峰脚下,小妹妹犹豫了。那当她看到老爷爷时,心里又怎么想呢请你来说。

    生:她看到老爷爷的时候,她应该想,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会害怕。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要来爬天都峰,他都不害怕,我应该鼓起勇气来爬上天都峰。

    师:你是说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小妹妹。她还会怎么想呢

    生:小妹妹看见老爷爷,是这样想的,她想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来爬天都峰啊!

    师:她感到怎么样啊

    生:她感到心里就不怎么害怕了。老爷爷那么大年纪,还来爬,自己那么活跃,怎么没有胆量爬呢

    师:说得真好!对,老爷爷不怕,小妹妹也不怕!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你读。

    生:我从比我爷爷还大哩这里看出来这个老爷爷比她爷爷还大。

    师:还从哪儿看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我从白发苍苍看出来老爷爷的年纪很大。

    [组织交流讨论时,教师既能及时肯定学生正确的答案,又不断要求找出是从哪儿看出的,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落实到了语言文字上。]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读表现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齐读相关句子)

    [通过读表现理解,增强体会,不失为较低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的好办法。]

    师:你们从哪儿看出这位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呢

    生:我是从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你真会读书。这是她发现的,你又从哪儿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请你读。

    生:我还从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这里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同学们会学习。你们又从哪儿看出小妹妹这时下定决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峰了呢

    生:我是从我不再犹豫这里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峰。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完整,好吗

    (生读句子,师相机板书:不再犹豫)

    师:请你们通过读让老师感受到小妹妹不再犹豫了。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下定了决心,应该读得再坚决一点儿,再读一次。

    (生再读相关句子)

    [这段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体会思想变化,突现出语言内涵,达到深入理解,训练了学生深究语言的能力。]

    师:小妹妹看到老爷爷要爬天都峰,不再犹豫,下定了决心爬天都峰。她怎样爬天都峰的呢在书中去找答案。你来说。

    生:她是奋力向峰顶爬去。

    (板书:奋力)

    师: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师:拿定主意是不再犹豫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想想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

    师: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体出了全身的力气呢自己试一试。

    (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读。

    (生齐读)

    师:我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呢往下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攀着铁链上。攀着是什么意思

    生:攀着就是紧紧抓住东西使劲爬上去。

    师:那攀着铁链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用力抓住铁链往上爬。

    师:理解得好!那攀着铁链上怎么读。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攀着铁链上)

    师:是使劲儿抓住铁链往上爬。再用点儿力,读。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她为什么要紧紧抓住铁链往上爬请你说。

    生:因为天都峰很陡,如果不紧紧抓住铁链上,就会掉下来。

    师:说得好!她联系了天都峰的陡来考虑。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要是小妹妹不抓紧铁链,她会摔下来的。

    师:那攀着铁链上该怎么读,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险啊!再读攀着铁链上。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真有力气!那手脚并用向上爬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说。

    生:手脚并用向上爬的意思是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师:说得对!小妹妹为什么要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生:因为她不手和脚一起用,她就会摔下来。这样比较安全。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吗

    生:因为如果她用两只脚走的话,有时候脚会走累了,她用手一起爬的话就比较省力。

    师:有感受。你还怎么想联系天都峰又高又陡来想想。

    生:因为天都峰那儿铁链是直下来的,不手脚并用向上爬,只用脚爬,是爬不成的。

    师:噢,有道理。那我们来读手脚并用向上爬。

    (生齐读)

    师:读得好。小妹妹就是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板书:奋力攀登)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个自然段。

    (生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多好啊!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第6自然段)

    师:小妹妹就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下面,老师接着念,同学们看到第7自然段,请注意听: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你发现老师念的和书上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少念了个终于。

    师:那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试读体会)

    [教师有意读掉终于,让学生去发现,进而体会句子中终于这个词的作用,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把听力的训练与语感的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他们爬得很累,很不容易。

    师:理解得好!还有吗

    生:我体会到他们爬呀爬,最后终于爬上了峰顶,他们感到无比的喜悦!

    师:这个词用得好!那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师:读得多好啊!同学们,拿起书,一起读。

    (生齐读)

    师:老师看到有的孩子读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上了峰顶一样。请大家再读一读。好多小脸儿都笑起来了,多可爱啊!

    (生齐读)

    [对小妹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教师启发学生紧紧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从抽象的奋力,到具体的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再到终于包含的艰辛与喜悦,有词句意思的理解与指导,有读的训练,有情境、形象的想象,有情感体验的表达。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内容理解步步深入,语言训练落实到位,情感体验贴切、细致,问题解答巧妙、自然。]

    师:同学们提出的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所以,小妹妹说请女同学读。

    (女生读小妹妹的话)

    [通过前面对三个小问题逐步深入、具体的理解,对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也就水到渠成,自然地迎刃而解了。这时再读小妹妹的话,既是呼应首尾、贯通始终,又是加深感受、强化理解。]

    师:那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天都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老爷爷爬上峰顶后说的话。

    (生自由读老爷爷的话)

    师:老爷爷说他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

    生:老爷爷是小妹妹的勇气鼓舞了他,他才爬上天都峰的。

    师:理解得好!你能不能用老爷爷的话来说一说。

    (生读相关句子)

    师:一起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课文中没有具体告诉我们老爷爷怎样受小妹妹勇气鼓舞下决心爬上天都峰的,但你们只要仔细读书就能体会出来。请同学们静静地再认真读第2至7自然段。(多媒体出示思考题:(l)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生默读,师巡视、指导。)

    [这三个思考题参照了前面理解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三个小问题,为学生成功想象提示了思维的顺序,想象的方向。]

    师:想好了自己说一说。

    (生自由练说)

    师:说完了以后,孩子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倾听。)

    师:很多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你们对哪些问题感受深,就说哪些问题。哪个同学愿意先说

    生:他看到小妹妹心里会想,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妹妹这么小的年纪还来爬,可能爬不上去吧

    师:老爷爷看到小妹妹这样想,是吗下来再静心读读老爷爷的话,再想想。还有吗

    生:老爷爷站在天都峰脚下,心里会想,我这么大的年纪,能爬上天都峰吗

    师:你能联系天都峰的高和陡来想象,很好!还有吗

    生:老爷爷他看到小妹妹以后,心里会想,小妹妹年纪这么小,爬得上去吗再看看我年纪这么大,肯定能爬上去。这时,他不害怕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他想,他一定会爬上去的。

    师:老师发现不少同学觉得老爷爷一开始就敢爬天都峰,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老爷爷说的话,一起读画红线的部分。

    (生齐读)

    [教师发觉部分学生对课文理解有误,没有敷衍过去,而是立即暂停了讨论,引导学生重新学习有关语句。这反映出教师心中不忘全体学生。]

    师:老爷爷一开始就下决心爬天都峰了吗

    生:没有。

    师:他在什么情况下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生:他是看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才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师:那刚才两个同学提到的他看到小妹妹时想,我年纪这么大了,肯定能爬上去。是不是一开始就想的我肯定爬得上去你说。

    生:是的。

    师:那你再读一读老爷爷的话。大家一起帮他,好吗

    (生齐读)

    师:老爷爷先下决心了吗

    生:老爷爷一开始还没有下决心。

    师:对了。什么时候下决心的

    生:是老爷爷看到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的情况下才下决心的。

    师:所以,你刚才的说法

    生:不对。

    师:刚才那个同学也说老爷爷一开始就要爬,你说的,是吗你现在觉得你该怎么说

    生:我觉得应该说老爷爷是看到小妹妹那么小也要爬天都峰,他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继续讨论。请你说。

    [经历了再次阅读、交流,直到那几个学生对课文也有了正确的理解,教师才回到先前的议题。这体现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由传统的教学过程总是要学生配合教师、学生适应教师到现在的教学过程应是教师配合学生、教师适应学生。这是特别值得肯定的。]

    生:后来,他是这样爬上天都峰的。我想老爷爷爬不上去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你要有勇气爬上天都峰,爬上天都峰就可以看到黄山的云海了。然后,小妹妹没有信心的时候,老爷爷又会给小妹妹鼓励,又会说:小妹妹,无限风光在险峰,你只要爬上了天都峰,你就一定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师:他们始终在相互鼓舞。答得棒!请坐下。有没有同学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想了这么多能干的同学都思考了,请你来说。

    生:老爷爷在峰顶下面,他看到天都峰,心想,我这么老的年纪,要来爬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可能爬不上去吧他对自己有些怀疑。他看到小妹妹,他会想,小妹妹这么小的年纪都来爬天都峰了,我一定也要爬。后来,他看见小妹妹爬不上去的时候,他说,小妹妹,一定要爬上去,爬到上面,我们就又可以休息,可以看黄山的云海了。老爷爷爬不上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加油啊!无限风光在险峰,你一定要爬上去呀!

    师:无限风光在险峰。你会向同学学习,能干!同学们想得很好,积极开动了脑筋。那么,老爷爷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几个学生的发言语句流畅、生动,想象合理、丰富。教师敏锐的感受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在闪耀、在碰撞,便不失时机地给予了热情的、充分的、恰当的鼓励:答得棒、会向同学学习,能干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这种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不断地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将他们引向成功,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的作法,体现了教师注意尊重学生学习成果,激发了学习热情,起到了激励作用。]

    师:那我们再来读一读老爷爷说的话。请男生读。

    (男生齐读老爷爷说的话)

    [鉴于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老爷爷怎样受小妹妹勇气鼓舞,下决心爬上天都峰的,对他为什么也能爬上天都峰的理解难以具体。这一环节教学,罗老师采用静心读书、独立想象、自由练说、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讨论等方式,借助前面学习的方法和认识基础,启发学生联系天都峰的特点、老爷爷的年纪和话语来合理想象,既扩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具体理解了老爷爷的话的内涵,顺利解答了问题,又较好展现了启发想象这一放的教学环节,落实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发展了语言。]

    师: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妹妹和老爷爷互相道谢以后,爸爸为什么要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这一老一小哪点儿有意思,有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

    生:汲取力量。

    (板书;汲取力量)

    [前面教师分别采用深入读议和启发想象的方法,由扶到放,扶放结合,层层深入地体会了小妹妹和老爷爷互相道谢的话。这里再来理解爸爸对一老一小说的话,从而认识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师:爸爸笑着说的话是对这一老一小的赞扬。让我们学着爸爸,也笑着来赞扬这一老一小吧!

    (生齐读爸爸的话)

    师:让我们记住爸爸的话吧!这节课上到这里。

    总评:

    本课从内容重点看,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据此,编者在思考练习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讲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提示了学习本篇课文的重点和思路。

    罗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教材的上述特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采用变序式学习方法,紧紧抓住小妹妹与老爷爷互相道谢的话切入,再反顾前文,去体会他们对话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最后归结到对爸爸的话的理解,从而感知全文的中心思想。这使整个教学目标明确而又恰当,教学重点集中而有深度。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针对该课的教学对象仅为三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都有限的实际,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小妹妹的话时,重在扶;理解老爷爷的话时,着力放,扶放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着眼于读书的训练。

    教师始终把指导读书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采取了试读、引读、自由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并有机地结合教师的指导与演示、学生的观察与讨论,训练学生正确阅读,深入理解,形成阅读能力与习惯。

    3.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各个阶段的训练目的与需要,适时地交换着教学组织形式,或个体静心读书,或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

    4.着眼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大胆想象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下决心爬天都峰的情景和过程,然后进行说话表达。这既落实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爬天都峰教案 篇3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爬天都峰教案 篇4

    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人文教育目标:

    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策略:运讨论法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教师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用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

    2、认读多音字假、都。

    3、提名分节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读后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画出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教师投影出示:

    来到天都峰(1)

    在、、、、、、脚下(2-5)

    爬上、、、、、、(67)

    爬上、、、、、、之后(810)

    2、小组讨论,一部分一部分的学习课文,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全班讨论,老师再补充解答。

    (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

    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5、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天都峰的高与险,要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

    五、布置作业

    1、自己学习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提名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二、学习新课。

    1、我和爷爷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意思。

    (1)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生联系前后文,知到是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

    (2)他们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么?(读第二次对话,知道这个力量就是勇气。)

    4、读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说说读了这两段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感悟汉语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词的确切。)

    5、齐读末段中爸爸的语言,自己再读读,看还有什么问题?

    (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爸爸的话,需要他们反回来继续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变成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三、完成练习第二、三题。

    四、布置作业

    用终于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6、爬天都峰

    来到天都峰(1)

    在、、、、、、脚下(2-5)

    爬上、、、、、、(67)

    爬上、、、、、、之后(810)

    教后小结:

    本文表达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对话语言朴实但内涵丰富。学习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学会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孩子们对课文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给孩子充分读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并且整节课轻松但效率极高。

    爬天都峰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2.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尤其是最后一次对话。

    3.准确掌握居然、终于、汲取等较抽象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课件演示天都峰的图片。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分段学习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课件出示找到的句子。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课件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向峰顶爬去。(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六)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爬天都峰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3.情感与价值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战胜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欣赏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0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如: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子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字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海中的“画”。

    学生熟练阅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级边上的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4.学生练读,评读。

    5.小结。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字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3.学生分组讨论。

    4.全班交流、小结。(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 )向峰顶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2)“我”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勇气。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三、拓展学习

    想一想,假如你在爬天都峰,请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四、总结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战胜困难。同学们,你们有勇气和信心吗?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可分角色朗读。

    2.跟自己的家人说一说,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

    爬天都峰教案 篇7

    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教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检查识字。

    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该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

    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爬天都峰教案 篇8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爬天都峰》。下面我就教材方面、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四方面对这篇课文作一个初步的教学构想。

    说教材

    对教材的理解《爬天都峰雀》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从内容上看,本课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说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对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说教法

    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在教学中充分借助教学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从读中理解,画中理解,演中体会,议中体会、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教师通过"导、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说学法

    脑动心到,心口一致。

    合作交流,疑难共解。

    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

    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提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全文之间的联系。

    (一)、揭题,设疑激趣。

    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

    1、(师故意将课题误写成"登天都峰")让学生指正题目中的错误。

    2、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挂图。

    这里有一幅天都峰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天都峰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天都峰的呢?

    【通过辨析"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的优劣,引出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再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天都峰的险峻峭拔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让他们体会爬山是手脚并用。这为后面的体会思想起到铺垫作用。】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读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2)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具体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A、高:"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我爬得上去吗?"————(犹豫、怀疑)有什么好处?

    B、陡:"笔陡"、"天上挂下来"、"发颤"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3)请两个同学板画。然后结合第2自然段的内容,交流、评价学生画的天都峰简笔画。

    【采用了简笔画辅助理解,从字的世界走向了画的世界,又从画的世界回到了字的世界。在特殊的情感氛围中,完成了字画转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增添了课堂里的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时,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学生体验到"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情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5)小结,悟理。

    写天都峰的高与陡,正说明爬上天都峰非常不容易,那是需要勇气、力量和决心的。

    【对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也是中低段学生学写句子的有效途径。】

    2、学习3~5自然段。

    那么,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顶的除了我和爸爸,还有谁?那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你怎么知道他也是来爬天都峰的?

    (1)课件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2)思考: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和我一样"。)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小结:

    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纪这么小,老爷爷年纪那么大,却都来爬。我们是互相惊叹,互相钦佩。表现了这一老一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抓住关键语句,感觉人物形象。特别是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那些关键语句的理解,是学懂课文的关键,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文中"我"和老爷爷对话中的两个"也"字,细细揣摩,通过点拔,进行挖掘,使学生感觉到这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人物的形象自然也就丰满了。】

    (4)分角色朗读。

    读出两个人之间互相羡慕、佩服的语气。

    【通过演读,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内化活用文本语言,并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共鸣,达到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3、学习第6~7自然段。

    受老爷爷的影响,我开始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样爬的?

    (1)课件出示句子,填空。

    我(  )向峰顶爬去。

    A、"奋力"是什么意思?

    B、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爬山的?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手脚并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爬?

    (2)我们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爬,结果怎样?

    A、"终于"是什么意思?

    B、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

    (3)拓展,启发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鼓励对方?

    爬上峰顶,"我"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会有哪些感觉?

    【爱因斯但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4)指导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体验;而适当的口语交际训练落实到阅读教学当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课堂小结,领悟道理。

    学习如登山,我们只有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凭着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才能攀上知识的高峰。

    (四)布置作业。

    把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积累好词好句,学以致用,来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说板书

    【大家都知道板书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设计本课板书时,我以学生板演的天都峰简笔画为背景,在山体上板书了"高"、"陡"两字以彰显天都峰的险峻。随着山势,在山脚、山腰和山顶由下到上分别板书了"(仰)望"、"奋力"、"终于",以体现爬山前、爬山时、登顶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落,使文路、教路、学路融为一体。在金字塔形的山底下,用红色字体板书"汲取力量"四字,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总之板书力求体现师生双边活动,做到图文并,充分发挥板书应有的效用。

    爬天都峰教案 篇9

    师:来,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说个绕口令。一棵柳树搂一搂,两棵柳树搂两搂,三棵来,谁先来试试。

    师:我说得不错嘛,对不对,同学们,老师也需要鼓励一下。

    师:好,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次见面,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途径收集黄山的资料,大家带来了吗?

    师:这么美的资料如果不给大家展示真可惜,来,到这来。

    师:感谢您搜集的资料,大家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大家能不能给教师一个机会,让我也展示一下我收集的资料。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天都峰上的一个故事。

    师:好,请大家齐读课题。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书。放开声音读书。读吧,自己读。

    师:书读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里的卡片合作学习本课生字。各组小组长负起责任来。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利用生字卡片,学得最好。

    师:有的同学已经进行了第二遍了,先停下来。我发现咱们八个组的小组长都非常负责任。我们来接读课文。

    师:好,请坐,我发现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字非常容易志错,现在谁来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

    师:同学们,大家在较短的内容就能把课文读顺了,在读课文当中,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师板书:汲取)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那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比较熟的天都峰。

    师:老师教给你们一些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想像的天都峰用最简洁的线条画出来。看谁画得最快,最好。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所画的天都峰展示给大家看。

    师:为什么险?你自己来说说,想通过这幅图想体现天都峰什么特点?

    师:看来同学们只是看到了这段天都峰的石级,铁链,谁再来展示。

    生:第二幅图好,是因为他把第二自然段的云彩那句话画出来了。

    师: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天都峰非常高,在云彩上面呢,并把他的想象画出来了。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险,那你们能把他读出来吗?自己来试,你的感受会更深。

    师:读的这个地方多好了,这样读就把天都峰的高读了出来。谁能来读,读得比他更好。

    师:哪位同学也能像刚才老师一样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呀?

    师:现在谁还想读,而且比前边两个同学读得都要好。好,你来读。

    师:读得好,评得妙,那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来,放开声音,读读这一段。

    师:现在我邀请我们班同学读这一段,可以站着读,坐着读,如果能加上动作表情更好。

    师:读得好。天都峰如此的高,如此的险,小姑娘站在天都峰的脚上她在想,我爬还是不爬,她犹豫了。

    师:正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看这三段话,告诉老师你最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呀!

    师:那现在就请我们三人一组分头学习,马上开始吧!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读的情况。你来。

    师:老师也觉得这组同学没有读出最高水平来。那怎样才能读出最好的.感情呢!

    师:读到人物语言时,心里就要想一想,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里,哪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说说。

    生:老爷爷说:小朋友你也爬天都峰。老爷爷在想,小姑娘会不会也能跟他一起爬。

    师:是啊,前面讲了天都峰那么险,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读呢?

    师:对,为什么?因为他想这个老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来爬天都峰,所以他想努力一起和老爷爷爬天都峰。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师:同学们理解了这三句话的语气,现在三个人再开始朗读。

    师:现在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展示给大家。来,你们三人来。

    师:小爷爷和作者已经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他们向天都峰爬去。请大家一起读。

    师:同学们这一老一小已经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他们信心百倍,那你们把他们的勇气都读出来了吗?准备一下,我们再来读一下。

    师:这一老一小经过努力终于爬上了天都峰,我们向他们祝贺,这节课开头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大家明白了吗,汲取是什么意思?

    师:受到了鼓舞,汲取战胜困难的力量。这一老一小靠自己的力量爬上了天都峰,同时,我们也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我们不明白的内容。同学们请课下利用我们查到的资料出一期壁报,下节我们继续学习。

    爬天都峰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从内容上看,本课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据据课标、教材内容和三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就是本篇课文的重、难点和学习思路。在刚进入课文的学习后,就用课件出示这两个研究问题。新课标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专题研究法”。这样一方面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究中心的兴趣,有利于促进主体性发展。另一方面虽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只有在“研究问题”的定向中,“鸟”才能在茫茫的天空中不失“飞”的方向,“鱼”才能在浩瀚的大海中找到“跃”的目标。

    设计理念:

    1、 众所周知,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与创造空间,我把学生搜集发到“作业天地”的资料整理后做成课件,运用到课堂上。我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了一个课件。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六张图文是“第二自然段”、“天都峰简介”、“第一次对话”、“勇攀天都峰”、“第二次对话”、“爸爸说的话”。点击图文,我们可以看到超级链接而成的介绍天都峰的图片文字。这种框架式结构,便于根据学情灵活运用。

    2、小学语文姓“小”名“语”,这种提法明确了小学语文必须以小学生为本,以语文教学的性质为根基。在阅读教学中,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些都说明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尤其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根据三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的实际,指导学生理解小妹妹的话时,重在“扶”;理解老爷爷的话时,着力“放”。为了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着重指导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这一环节重在扶。为了引导学生想象老爷爷是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课件出示类似的思考题,这一环节重在放。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是想让学生在逐步适应并掌握学习方法,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3。“读”占阅读鳌头,教给学习方法。

    在本课设计中,我着眼于读书的训练。读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有感情朗读,即叶老说的“美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阅读能力与习惯。在读的过程、评价中,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和谐共振的局面。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勇攀天都峰。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学生自读,画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语,并理解这些词语;最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一齐朗读课文。这样通过听读、画读、赏读来指导学生读书活动,学生必定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启发合理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但学生们可以凭借前面理解到的小妹妹在老爷爷鼓舞之下爬上天都峰的那些认识,在自己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来。

    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设计了这样一组想象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既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教法、学法

    从读中理解,画中理解,演中体会,议中体会、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教师通过导、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

    “情景教学法” ,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中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能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炼资料,复习导入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和校内外沟通。通过查找、阅读资料来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量。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时要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查到资料,还要进一步整理查找到的资料。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又与语文学科强调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能够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查找、阅读、整理资料中得到切实的锻炼,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收集背景资料过程中,会得到许多与天都峰相关的信息,然后与他人交流。其实,学生收集资料、交流信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过程。

    课前,我让学生交流,说说:你收集到什么资料?上课伊始,我就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看介绍天都峰的文字,引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使学生懂得根据要求分类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读画演议,培养能力

    1、整体把握。“请大家自由地投入地把课文读一遍,然后着重研究师生筛选出的两个问题,”这一设计遵循课标“从整体把握”的原则,旨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2、以线串珠。以两个“研究问题”为线,根据学生情况相机进行各个段落的教学。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思想。

    3、“读”占鳌头。崔峦说过:一定要把课文读对读通读顺读好,这是学习课文基础,也是理解内容前提。“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读,力求让学生读而不厌,读得有成就感。

    4、图文相映。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想、画、诵”的方法学习课文。学生先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要求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把课文中的'描写天都峰高陡的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在预习本上,用最准确最简洁的线条画出来。接着学生作画,请两个同学板画。然后结合第2自然段的内容,交流、评价学生画的天都峰简笔画。最后小结齐读第2节。采用了简笔画辅助理解,从字的世界走向了画的世界,又从画的世界回到了字的世界。在特殊的情感氛围中,完成了字画转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增添了课堂里的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时,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学生体验到“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情趣。

    4、角色表演。第一次对话或第二次对话采用表演的方式学习。通过演读,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内化活用文本语言,并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共鸣,达到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5、议论风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的有关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二个专题的学习,我主要抓住了课文最后一句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展开教学。首先,我向学生提供了理解这句话的方法:理解重点词意;理解整个句意;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学生知道了方法,再用“吐泡泡的方式”提出问题?学生肯定会问:“怎样理解‘真有意思’‘汲取’的意思?” “‘汲取’的力量是什么呢?‘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三、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爱因斯但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趋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一是在空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如老爷爷是怎样受小女孩的鼓舞爬上天都峰的,就是根据小女孩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展开的类比想象。二是在理解了重点内容以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引导学生练说:“‘我’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假如你是老爷爷或者是小女孩,想一想,你怎样劝导我爬天都峰?”诸如此类,不一一举例。

    四、布置作业

    说板书

    大家都知道板书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 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设计本课板书时,我以学生板演的天都峰简笔画为背景,在山体上板书了“高”、“陡”两字以彰显天都峰的险峻。随着山势,在山脚、山腰和山顶由下到上分别板书了“(仰)望”、“奋力”、“终于” ,以体现爬山前、爬山时、登顶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落,使文路、教路、学路融为一体。在金字塔形的山底下,用红色字体板书“汲取力量”四字,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总之板书力求体现师生双边活动,做到图文并,充分发挥板书应有的效用。

    爬天都峰教案 篇11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爬天都峰》,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针对课文的内容,我利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了一个相关课件,首先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课文的封面,封面上有两张照片,这张是太阳升起时的天都峰,这张是云雾缭绕中的天都峰。紧接着,我们可以看到天都峰的文字介绍。进入学习重点,我们看到了,图片欣赏学生可以看到点击影片欣赏精彩的短篇展现在眼前。讨论交流中,学生可以粘贴最后一张是我运用网络上现成的资源作的连接。例如【教法运用】

    教学中充分借助集声、色、光、音于一体的视频片段图象,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读中理解、体会;教师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环节】

    拿到教材后,我仔细地阅读了教材的内容,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词语以及文中的长句。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人物语气和感情。2、能够通过网络收集图片,并对所选图片进行复制、粘贴。

    情感目标:1、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力量。2、培养学生从小就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体会句子的含义,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我是如何把教学目标与制作的网页结合在一起的呢?我把这堂课分成分成三个环节:一、图片欣赏,分析题眼

    课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观看天都峰的介绍,然后让他们交流,说说:你收集到什么资料?引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然后通过比较登山与爬山,让他们体会到爬山说明是要手脚并用的。这为后面的体会思想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说演结合,培养能力

    课文的分析,我主要抓住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展开教学。首先,我向学生提供了理解这句话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这三步来学习,学生可定会问汲取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引导他们利用金山词霸来理解。联系上下文照相关的句子,我为学生提供了BBS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把找到的句子,复制粘贴下来。通过公告板,学生之间可以阅读到自己的、别人的,教师也可以轻松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反馈情况,便于加以指导。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把自己推荐给同学,大家一起来评一评、议一议,这样,交流面大大地扩大了。便于学生理解内容,我还提供了一个短篇,学生再次感受到天都峰的高和陡。图片欣赏中,鲫鱼背的照片解决了一个难点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

    三、拓展阅读,培养能力

    在理解了重点内容以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老爷爷和小女孩的对话演一演,再次体会到他们身上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且,让他们收集黄山的图片。拓宽知识面。【设计理念】

    1、现代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信息,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能够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我个人认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与创造空间,未必要花很多时间来精心制作网页,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直接把现成的资料做成连接。让后运用到课堂上,例如我都采用了这个方法。面对学生的有些提问,我引导他们运用金山词霸软件自己解决问题。例如:

    2、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在古诗的教学中,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归宿到能力的培养上。这样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古诗提供了一把钥匙。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另一位先哲也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都说明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古诗教学来说,它也是十分重要的。

    3、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营造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利用互联网学习可以充分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于理解的抽象内容,学生可根据媒体上提供的内容,一一找到答案,例如在背景资料中,学生会得到许多与长征相关的信息,然后与他人交流。其实,学生收集资料、交流信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过程。

    爬天都峰教案 篇12

    以下是一份爬天都峰的优秀教案,希望能提供帮助。

    主题:爬天都峰

    目标:通过这次课程,学生将学会如何规划路线、准备必要的装备、进行必要的体能训练,并能够成功攀登天都峰。

    时间:4天3夜

    地点:中国西藏

    教学人员:教师1名,学生20名

    教学设施:登山鞋、背包、帐篷、睡袋、登山杖、氧气瓶等

    教学内容:

    第一天:规划路线

    1. 学生将组成20人的小组,通过网上搜索和咨询专业登山者,确定攀登天都峰的路线和攀登时间。

    2. 学生需要绘制一份详细的攀登路线图,包括起点、终点、攀登路线、安全路线等。

    第二天:准备必要的装备

    1. 学生需要购买登山鞋、背包、帐篷、睡袋、登山杖、氧气瓶等必要的装备。

    2.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装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学会如何组装和拆卸。

    第三天:进行必要的体能训练

    1. 学生需要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爬山等,以增强体能。

    2. 学生需要参加一些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以增强肌肉力量。

    第四天:攀登天都峰

    1. 学生需要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攀登天都峰。

    2.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适应不同的地形和气候,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登山技巧。

    3.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并应对一些紧急情况。

    教学评价:

    1. 学生需要完成一份详细的攀登路线图,并在地图上标注出自己的姓名和攀登时间。

    2. 学生需要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以增强体能。

    3. 学生需要完成一份攀登日记,记录自己的攀登过程和心得体会。

    4. 学生需要参加一次模拟攀登,以检验自己的攀登能力。

    教学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学生将学会如何规划路线、准备必要的装备、进行必要的体能训练,并能够成功攀登天都峰。

    【爬天都峰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