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天都峰教案2500字精选5篇
  • 天都峰教案2500字精选5篇

    发表时间:2022-12-18

    天都峰教案。

    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老师课堂教学氛围大大不同。那老师怎样做好优秀教案课件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天都峰教案25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天都峰教案 篇1

    1. 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暑假、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4.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准确掌握“居然”、“终于”、“汲取”等较抽象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2.教育学生懂得: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爬过山吗?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受吗?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受。

    (板书:爬天都峰)齐读课题

    3、提出学习目标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2)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认识的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明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书上画出来

    二、展示学习成果

    1.我会读生字新词。

    2、我能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这篇课文,讲的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

    起爬上了天都峰。

    4、请同学们把自己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对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果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理解的,尽量鼓励他们相互帮助理解。)

    ……

    三、激发知识冲突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自己查找资料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试着理解下列问题: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爷爷、爸爸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对于“奋力”“终于”“居然”这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爬天都峰》。

    2、提出学习目标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3)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4)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针对学习目标,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

    2、展示朗读。

    小组内共同来练读,个人读。

    3、学文展示

    (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句话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说天都峰非常高。“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2)“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这句话写的是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怀疑,也衬托了天都峰的高。

    (3)“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中的“笔陡”“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为“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从天上挂下来的”是说天都峰特别陡,所以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发颤”表达了“我”当时害怕的心态,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4)“我”看到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通过对老爷爷的描写,可见他年岁已经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于是勇气倍增,不再犹豫,并和老爷爷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5)“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我向峰顶爬去”一句加上“奋力”能使我们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6)“终于”指“我”和“爸爸”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用上“终于”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费力,很不容易。

    小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这两个词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7)“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词能使我们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气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8)小妹妹爬山的勇气使老爷爷增添了勇气,老爷爷爬山的勇气又使小妹妹增强了爬山的信心。

    4、创作性展示

    (1)我想对小妹妹说……

    (2)我想对老爷爷说……

    三、激发知识冲突

    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知识拓展延伸

    感受人物对话,结合身边的事,写一段对话。

    天都峰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心理变化。

    2、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三、教学方法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1、搜集黄山图片

    2、自己制作的有关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更有闻名于世的崇山峻岭。大家看看老师找的这几幅图片:观察后询问:谁知道这是什么山的景色?根据你自己搜集资料的经验判断一下?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分析: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黄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峨嵋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所以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的美誉。

    天都峰山势陡峭,坡度有八十度,险峻异常,一步一景,有爬山不看景,看景不爬山之说。下一个台阶顶你鼻梁,可谓高矣。好在爬个百十来米总有个缓冲地带。歇一歇,再爬。小道台阶之窄,只容一人通过,上、下之人要你呼我喊,1

    免得碰车,上下不得。至此已无回旋余地,只能硬着头皮往上爬,望下看,头晕目旋,不敢侧目。真是步步险,步步紧,一步一重天。边分析边打出幻灯图片【天都峰】

    (二)、读文感悟

    1、初读课文,处理生字。不理解的词圈出来,作好标记。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不多,但都有难度,笔画比较复杂。 “陡”放在图画中识记,可以理解字义,并注意和“徒‘的区分;“颤”用动作来理解;

    “辫”和“辩”的区分:有丝线可以扎小辫儿,有语言可以辩论;“爬”中“爪”的捺起笔在竖上。

    单个字集体指导后,逐个练习,全班写好后,再进行下一个字的书写。 2.看图读文,了解内容。同学们借助搜集到的黄山图片,直观的感受黄山的险和陡。【重放天都峰课件】 3.激发情趣,再读课文。

    补充材料也可由学生来完成。【天都峰高1892米,可以和本教学楼比较,让学生感受,有了感受再去读课文。】 4.抓住文中重点句子来读。 “我爬得上去吗?”──怀疑自己“叫人发颤”──自己已经犹豫不决了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1.同位练习朗读不同角色的话,读完后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两个人为什么互相询问,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2.“我”遇到老爷爷之后,两个人的对话,体现了一个心情变化的过程。

    发颤──奋力

    (四)、问题回顾,学习写法。

    1、找出文中描写天都峰险陡的句子,并说一说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突出描写天都峰的险呢?【为了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

    2、我是怎样爬天都峰的呢?生读课文,引导揣摩“奋力,一会儿? ?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的意思。

    3、爬上天都峰对小朋友和老人来说本来都是很难的事情,可是他们都做到了,原因是什么呢?可以根据上文一老一少爬山时的对话说一说。

    【一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而是能够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五、练习积累

    1、课后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试着背诵。

    2、把自己搜集到的黄山图片办一个“神奇的黄山图片展览。

    天都峰教案 篇3

    一、揭题,勾画心中的天都峰

    1、师: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一起随着课文中的小姑娘去爬一爬天都峰,看看我们能有什么收获?

    现在,我们来到 了天都峰脚下,站在天都峰脚下 ,我看到—(引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勾画心中的天都峰,点评交流

    师:你们觉得这位小姑娘用语言描绘出了天都峰的什么特点?

    生:(答)

    师:一个挂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答)

    师:为什么作者要在这儿写天都峰的高和险呢?

    (小组讨论)

    师小结: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爬天都峰要有勇气和力量。

    3、看书观察天都峰

    师:你们看书上这幅图,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险,那我们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好,谁试着读一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师:(过渡)天都峰比云彩高,而且笔陡笔陡,爬天都峰难呀,难于上青天,我站在天都峰脚下会想些什么呢?

    生:(答)

    师:是呀,很多游客都和这个小姑娘一样,抬头望着天都峰,害怕了,犹豫了。

    师:能爬上天都峰的,都是勇士呀!这个小姑娘有没有爬 上天都峰呢?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是什么力量让她勇敢地爬上天都峰顶?我们来看课文。

    二、深入读、议、理解我和爷爷爬上峰顶的过程

    1、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到最后,用笔把小姑娘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生自学)

    2、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1、)生:读找出的句子。

    (2、)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小姑娘在爬山的过程中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3、)请用上“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 ),一会儿( ),”来说一说你想到的动作。

    (4、)仿照这句话来说一句话。

    (5、)就这样,,爬呀爬,小姑娘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老师看到有的孩子读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 上了峰顶一样。请大家再读一读7自然段。

    3、想象说话:

    师:那么老爷爷又是怎样爬天都峰的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说)

    师:“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大家觉得老师读的和课文中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没有“终于”二字。

    师: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7自然段,读完之后,同桌交流一下体会。

    (学生谈体会)

    师:那你能通过读把你的体会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三、启发想象,回顾前文,理解我和老爷爷是互相鼓舞,爬上天都峰的。

    1、师:站在天都峰顶,我,老爷爷,爸爸说了些什么?

    (指名说→分角色读)

    2、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提问题)

    3、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4、汇报,交流

    (1)师:交流前,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小姑娘来到山脚下时,看见那高陡的天都峰,心里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力量使她有勇气要爬上去?

    生:(答)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

    师:这时,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想?

    那么老爷爷呢?看到“我”这样一位小姑娘也来爬天都峰,心里又是怎么想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当时他们的对话。

    (2)出示对话,指导朗读,强调“也”字,从中体会到什么?

    (3)师在爬山途中,当他们觉得累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象一下,他们又会怎么互相鼓励呢?

    (学生想象回答)

    师:对,他们始终在互相鼓励。所以,他们要互相道谢,让我们再来读读他们互相道谢的话。(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看,这一老一小谢得多真诚,所以爸爸要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现在你明白爸爸说的话的意思 了吗?爸爸笑着说的话是对这一老一小的赞扬,让我们学着爸爸,也笑着来赞扬这一老一小吧!

    (生齐读爸爸的话)

    四.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教师引导: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让每个游客坚定爬天都峰的决心。

    (学生说感受)

    3、小结:听了你们的话,我想这些游客一定会像小姑娘一样不再犹豫,一定也会爬上天都峰的。愿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能战胜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最终攀上科学的高峰!

    天都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颤、攀、鲫”等6个生字;会写“辫、仰、似、勇”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终于、白发苍苍、居然、似乎”等词语。

    2、在理解自然段意思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整体感知有所体会。

    3、背诵第二自然段,积累语言,迁移内化。

    4、学习从人物对话中品味人物性格和品质。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天都峰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交流热身

    (一)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天都峰的文字图片资料。

    1、学生互相交流。

    2、教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天都峰文字图片资料,游人爬天都峰片断。

    (二)学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峰。

    (三)教师相机小结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观看和交流,对天都峰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爬天都峰》(相机板书课题)里的内容和我们看到的内容会不会相同呢?

    [设计意图]

    通过搜集文字图片资料,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实践,丰富他们对天都峰的了解和认识,为学习课文奠定感性基础,为走进文本打开一扇窗户。同时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培养合作精神。

    二、读题质疑

    (一)学生读课题。

    (二)抓住动词“爬”,名词“天都峰”,展开探究。

    1、谁?怎样爬天都峰?

    2、天都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梳理疑问。

    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课文里写的天都峰和我们了解到的天都峰是否相同?

    [设计意图]

    读题质疑,由疑而思,阅读的欲望生发了;由思而追问,探究就有了方向。于是阅读伴着思维,伴着探究开始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便转化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循疑读书。

    (一)带着疑问初读课文。

    (二)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一拼,读一读。

    (三)师生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整体印象。要点:爬天都峰人物,课文里写的天都峰和我们了解的天都峰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

    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对生字初步认读,对人物有初步认识,对内容有大概了解,即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将文本叙述的天都峰和通过资料了解的天都峰作同异比较。从而对课题《爬天都峰》有所感悟。

    (四)再读课文。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1)指导读准“颤、攀、鲫”三个生字。

    (2)指导观察“辫、仰、似、勇”四个生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2、整体感知。

    (1)用“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说课文内容。

    3、以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

    [设计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读准难认字,记住难写字,奠实识字写字基础;用新的句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尝试着把厚书读簿;给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了解文本叙述顺序,积淀为整体感知经验,积沙成土,形成语文心智。

    (五)三读课文。

    1、分组接力读,看那个组读得好。

    2、边读边画出写天都峰和爬天都峰的句子。

    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根据第二自然段文字描述,把天都峰画下来。

    (3)看着画作尝试背课文。

    四、小结启思。

    这节课我们通过“谁”“做什么”的句式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用先写,接着写,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了课文叙述顺序,用把文字内容还原为图画的办法,让平面的天都峰变成立体的天都峰,并尝试着背诵了课文,收获不小。下节课我们将着重研究作者是怎样写爬天都峰的。

    [设计意图]

    通过三读课文,把读落到实处。通过重点读第二自然段,把读引向深入。通过读文作画,把语言文字承载的平面信息,还原为看到见摸得着的立体图景,文图互换间,培养语感和理解能力。图文参照,背诵积累,丰富语言和形象。

    五、练习

    1、根据第二段内容。把画画得更完整、更逼真,把这段话背得更流利。

    2、给“爬、峰、辫、顶、仰、似”找一个以上的形近字,然后组一个以上的词,抄写1到3遍。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巩固积累。具有弹性的识字写字练习,适合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有利于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第二课时

    一、温故引新。

    (一)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

    1、读句子想画面,修改完善“天都峰”画作。

    2、背诵展示。

    [设计意图]

    “温故引新”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第二课时的导入采用“温故引新”的方法尤其恰当。在巩固了上节课重要内容的同时,为进入新的学习内容做好心理准备。

    (二)品句子,丰富语感。

    1、抓住“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等句子品味天都峰的高,和“我”怀疑能否爬得上去的心情。

    2、抓住“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等句子品味天都峰的陡和“我”信心不足的心情。

    3、概括段意。

    (1)思维导航:这个自然段,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都峰的高和陡,二是“我”缺少信心的心情。

    (2)引导概括:天都峰又高又陡,我信心不足。

    4、积累内化。

    (1)思维导航:先写看到的实在景物,然后写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象,把实在景物和感受想象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天都峰的险。

    (2)用“似乎”说说你看到天都峰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

    从感悟的层面上说,抓住重点句,透过语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的意思,尝试着把簿书读厚,渗透从语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意思的认知方法,从训练的层面上说,一是在思维引导下,让学生对文本把实在景物加上感受和联想的表达方法有所体会,在这个基础上用“似乎”进行想象和语言训练,使想象和语言训练相得益彰。二是扎实进行段的训练。

    二、由新深入

    (一)小结过渡

    通过研读第二自然段,我们从字里行间似乎也看到了天都峰又高又徒,似乎走进了作者由于畏难而信心不足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故事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请小朋友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3至7自然段。

    (二)深入研读

    1、学生自由朗读3至7自然段。

    2、汇报感受

    3、根据汇报,相机指导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扮演人物展开对话,感受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内心世界。

    4、思维导航

    (1)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尚且敢爬天都峰,“我”怎么不敢?

    (2)“对,咱们一起爬吧!”老爷爷的话深深地鼓励了“我”。

    5、品读想象

    (1)在老爷爷的鼓励下,“我”是怎样做的?

    课件出示:“我奋力向山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抓住“一会儿……一会儿”揣摩“我”攀爬的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句式说说“我”或老爷爷攀爬的样子。

    抓住“像小猴子一样……”展开想象,“我”还可能像什么?

    (2)课件出示:“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抓住“终于”一词,再现攀爬情境,体会攀爬时的艰辛和奋力。

    (三)小结过渡

    “我”在老爷爷的鼓励下,经过奋力攀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按说课文到此就该结束了。可作者为什么还要用2个自然段来写他们互相道谢呢?

    [设计意图]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在品味人物攀爬的动作行为中,体会攀爬的艰难和奋力。同时放飞想象,再现 “我”和老爷爷攀爬时的各种动作形态,并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加于表述,在发散思维的同时,内化语言,丰满人物形象。

    (四)探究升华

    1、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8至10自然段。

    2、学生汇报。

    (这个问题,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用两个预设分散难点)

    3、预设1:课件出示下列对话:老爷爷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我”回答说:“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4、让学生扮演角色多次对话。一边对话,一边体会。

    5、汇报读对话体会。

    6、预设2:思维导航

    (1)这一老一小能爬上天都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要点:a自身的努力。b都从对方的身上汲取了力量。

    (2)他们都说要谢谢对方,那到底该谁谢谁?

    要点:要感谢自身的努力,也要感谢来自对方的鼓励。

    [设计意图]

    继续在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情感,继续学习从语言表面意思中体会其含着的意思,提升感悟理解能力。对“作者为什么还要用2个自然段来写他们互相道谢”之问题,若遇到解读困难,可用两个预设加于引导,化解难题。

    (五)升华拓展

    1、带着感情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

    2、思维导航

    (1)“我”老爷爷真有意思,体现在那些地方?

    (2)回顾第二自然段有关“我”缺少信心的句子。

    (3)回顾“我”在老爷爷鼓励下奋力攀爬的句子。

    (4)想象老爷爷奋力攀爬的样子。

    要点:努力奋斗,向他人学习,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例说从别人身上受到鼓励的故事。

    4、学生自由发言,说实例,谈体会。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获得语感,通过思维导航,化解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难度,提升理解质量,通过例说,提高理解的广度,升华文本主题,使学生受到人文熏陶。

    三、教师相机小结,布置练习。

    (一)、小结:小朋友们,老师相信你们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时,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二)练习。

    1、根据课文中“我奋力向山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的描写,展开想象,用上“一会儿……一会儿……”写一写“我”或老爷爷攀爬时的样子。

    2、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

    把阅读和放飞想象,发展思维,习得语言,陶冶情操结合起来,落实语文教学该当之任。

    天都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字,学会其中的15个。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及对于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险峻,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汲取力量,战胜困难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读书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互相激励着爬上天都峰的,在读中学会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读懂文中爸爸说的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2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大家欣赏一组风景图片,仔细看,看你能看出这是哪吗?这就是美丽的黄山。黄山的美景还不仅是这些,今天,我们再学一篇有关黄山的课文,板书:爬天都峰。黄山有“七十二峰”,其中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它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现在我们就去见识一下天都峰,认识一下爬天都峰的人。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大家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一遍,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打乱顺序指读。

    3、学生接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精读自悟,边读边想

    (一)学习课文

    一、二自然段。

    1、读了课文后,天都峰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又高又陡高: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陡: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天都峰海拔1829米,登山石级约有1500米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接近90度。

    2、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3、这就是又高又陡,让人望而生畏的天都峰。谁来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4、结果小姑娘爬上峰顶了吗?是谁让小姑娘有信心、决心爬上峰顶的呢?

    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一位什么样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老爷爷怎么说的?小姑娘又是怎么说的?“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为什么他俩要这样问呢?都带个“也”字。

    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于是老爷爷又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5、小姑娘是怎么爬的?画出描写小姑娘爬山动作的词语。

    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6、从“终于”二字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指导朗读

    6、7两段。

    7、天都峰的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条长约十几米,宽不过一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爬到这儿太不容易了,得拍照留念啊。老爷爷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1、自由读课文,想象“我”和爷爷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意思。

    (1)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生联系前后文,知到是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

    (2)他们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么?(读第二次对话,知道这个力量就是“勇气”。)

    4、读

    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5、说说读了这两段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

    6完成练习第

    二、三题:(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感悟汉语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词的确切。)

    (1)分别出示课后第三题中的句子,边读边想,加上(去掉)“奋力”和“终于”有何区别?哪种更好?

    (2)选择“奋力”和“终于”练习说话。

    5、齐读末段中爸爸的语言,自己再读读,看还有什么问题?

    (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爸爸的话,需要他们反回来继续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变成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三、回归整体,朗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用“终于”写一段话。

    2、感情朗读全文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

    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

    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

    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教学预测〕

    教学后,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能够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教学中学生读人物对话时,有可能把握不准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教学时结合人物对话,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认为人物的心理活动,把握好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教师行为

    一、情境激趣

    1、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预习,让你们用不同的途径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你们拿出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2、放课件:天都峰的介绍及人们爬天都峰的导游片。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天都峰上的故事。

    4、出示自读要求:

    二、引导阅读

    1、课文读完了,谁能说说文章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再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三、指导分析理解

    1、怎样才能对同学们喜欢的天都峰这段有更深刻的认识呢?我教给大家一个新方法,就是一边读一边想,把你的感受再用画表现出来。[

    2、同学们,你认为谁画的好?为什么?

    3、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你们能不能试着把它读出来呢?

    4、指名读,读后引导学生评价。

    5、提问:这段里有个“似乎”一词,似乎是什么意思?比较有没有“似乎”有什么不同?

    6、再读课文。现在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可以站起来读,也可以做动作读。

    四、指导感情朗读

    1、请几人一组先分好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一边读一边想。

    2、请同学们看清楚有谁在对话?他们说话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指名两组分角色进行朗读。

    4、引导学生想象。问:“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时能有什么不同?

    5、讨论:

    (1)“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6、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制导联系实际

    1、谁说一说自己生活中,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的事例。

    2、今天我们每位同学搜集了不少有关黄山的资料,课后我们合作出一期壁报怎么样?

    一、初读感知

    学生行为

    1、学生纷纷展示搜集来的各种资料进性汇报。有几人到屏台上展示。

    2、观赏、体会。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二、细读理解

    1、几名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内容并说明原因。

    2、质疑。

    三、精读感悟

    1、开始一边读一边想,然后画天都峰。画后几人到屏台上展示、交流自己画这幅画的意图。

    2、相互评议。

    3、练习读。

    4、两个人被指明读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然后进行汇报。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四、赏读内化。

    1、前后桌几人一组分角色,开始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

    2、同学们相互讨论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探讨每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表达怎样的心情。

    3、两组分角色朗读,其余组听后评价。

    4、学生想象老爷爷爬天都峰时的样子,与小朋友山的样进行比较。

    5、学生分组讨论,接着每组派代表汇报。

    五、迁移运用

    1、学生自由发言,说实例,谈体会。

    2、好,同意。课后出壁报。

    六、总结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会从他人身上汲取量鼓足勇气,战胜困难的。同学们,你们有勇气和信心吗?

    【天都峰教案2500字精选5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