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锦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9-2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锦。

    小编为您搜集了“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详细信息以便满足您的需求,希望您能从本文中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设计教案需要注重学生社会化和拓展视野。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程六年级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89——90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目标:

    1、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3、培养学生的操作试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方法。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

    圆片、铁圈、绳子、直尺。

    教学方法:

    观察、演示、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问题从情境中引入:兔子和乌龟进行赛跑比赛,(如图)兔子绕着直径为1KM的圆跑一圈,乌龟绕着边长1KM的正方形跑一圈,你认为它们谁跑的路程长?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圆的周长又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引导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2、化曲为直,测量周长。

    (1)(出示铁环)什么是圆的周长呢?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讨论:把铁环拉直后测量——“剪开拉直”。

    (2)出示水杯(指底面),你能将它“剪开拉直”测量出它的周长吗?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将它化曲为直,测量出周长呢?

    讨论:

    方法1:可以用带子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测出周长;

    方法2:将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出周长。(板书:“绕线法”和“滚动法”)

    (3)学校外面的操场,你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不能)教师再指出黑板上所画的圆,你还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不能)指出:化曲为直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要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来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想发现。

    ㈠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2、验证: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一周。(如图)指出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直径最短?哪个圆的周长最长?哪个圆的周长最短?

    3、总结:圆的直径的长短,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

    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出示内接圆图)对照这幅图,猜一猜,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2倍。)

    小结: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2、验证:(小组合作)用绕线法或滚动法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周长C(毫米)直径(毫米)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讨论从表中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3点几,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三、感受数学文化,激发情感教育。

    1、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想像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不易。(附:祖冲之在一个直径3.3333米的大圆里割到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计算出每条边的长度是0.852毫米。虽然如此,祖冲之并没有停步,继续分割得到正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每条边已经和圆周紧密贴在一起了。祖冲之经过不懈地努力和严谨的计算,终于得到了比较精确的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在3.1415926和3.1418927之间。这个结论在当时的世界上独一无二,比欧洲人发现这一结果至少要早一千多年。)

    2、介绍计算机计算圆周率的情况。

    3、教学圆周率:π≈3.14。

    四、归纳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生讨论:

    (1)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求圆周长的字母公式有几个?各是什么?

    生回答,教师板书:C=πd或C=2πr

    利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

    1.d=4cm2.r=1.5m

    五、应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指名读题,自己列式解答(1生板演)

    六、巩固新知。

    1、请学生说说怎样计算圆的周长?用字母又怎样来表示?如果知道圆半径怎样来求圆的周长?用字母怎样表示?

    2、尝试练习:

    ①.有一个半径是5米的圆形花坛,在它周围每隔1.57米放一盆花,一共要准备多少盆花?

    ②.已知一棵大树的周长是9.42米,你能算出它的直径吗?

    3、完成判断选择题。

    七、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五3、4、5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π≈3.14

    c=πd或c=2πr

    例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c=πd

    =3.14×0.95

    =2.983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

    圆形物

    周长(C)(毫米)

    直径?(d)(毫米)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实验记录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2

    一、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对本册有关统计知识的系统复习。重点复习的内容有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以及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和结合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谈话回顾,建立联系。

    通过谈话,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上课伊始,根据复习课的特点和知识结构,进行关键点的有效回顾,帮助学生与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这样的设计,符合教育的本真,即教育的任务在于激励、唤醒。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小组合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倾听能力、组织能力、思考能力都会得到锻炼与提升。在复习中重视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征,并学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二、课前准备。

    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一共学过哪几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这几种统计图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1)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

    生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很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

    生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生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二)复习用扇形统计图知识解决问题。

    1、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114页6题。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正逐步提高,在20xx年监测的330个城市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1)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2)了解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讨论一下如何提高空气质量。

    2、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①思考:题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无用信息有哪些?

    ②汇报。jK251.com

    生1:题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是无用信息。

    生2:对于问题(1)而言,题中“330个城市”和“16.1%”是有效信息。

    ③根据统计图算出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330×16.1%≈53(个)

    (2)解决问题(2)。

    ①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

    ②全班交流:如何提高空气质量?

    生1:要改善取暖工程。

    生2:加强环保意识。

    生3:严禁开私家车,统一乘坐公交车,这样避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

    生4:减少工厂废气排放。

    (三)巩固练习。

    1、小红收集的各种邮票统计如上图。

    (1)小红收集的风景邮票、人物邮票和建筑邮票数量的比是( )。

    (2)小红收集的( )邮票数量最多。

    (3)小红共收集了200张邮票,其中风景邮票有( )张。

    2、完成教材117页17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应用范围。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的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例2、练习十九第1~3题。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为百分数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例1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第一层次,呈现学校篮球队3名队员在投篮练习中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中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第二层次,将表中的几个分数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第三层次,在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揭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在试一试与练习中进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初步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百分率,为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积累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反站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

    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说到篮球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

    (姚明)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

    (出示)

    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3%。

    (两个百分数用红色表示)

    教师:大家认识红色的数吗?看到这两个数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认识这个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出示课题:认识百分数)

    教师:关于百分数的知识,你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二、例题教学,引出概念。

    1、出示例题,引发探究

    例1: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王老师对其中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教师:我们来看看比赛的数据显示。

    (出示表格)

    姓名

    投篮次数投中次数

    李星明2516

    张小华2013

    吴力军3018

    教师:如果你是教练,根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你能判断出哪个队员投篮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想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如:谁投中的次数多,谁的成绩就好一些;谁失球的次数最少,谁的成绩就好一些;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再比较这几个分数,谁大就表示谁的成绩好一些。

    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方法,并明确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并在表格的右边增加投篮的比率一栏。

    2、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

    指名报计算结果,教师完成统计表。(出示书上完整的表格)

    让学生说一说16/25、13/20、18/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学生的方法可以是把三个分数,先两个两个比较,再确定哪个分数最大,或者先把三个分数一次性通分,再比较大小,也可以把它们都改写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谈话: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改写。

    指名口答改写的结果,教师板演。

    提问:6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再让学生说一说65/100、60/100的实际含义。

    提问:现在能很快看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学生:张小华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说明: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提问:百分数怎样写,怎样读呢?

    学生自学课本99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

    组织学生说一说读法和写法,教师进一步示范64%的读、写法。

    提问:百分号相当于分数中的什么部分?用百分号形式写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模仿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照样子表示出65/100、60/100,先写出来,再读一读。

    提问:读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说明:百分数不读作一百分之几,而要读作百分之几。

    提问:你能说说黑板上百分数是什么意思?(尽量引出投篮命中率为后面的百分率作铺垫)

    教师:请大家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些自己喜欢的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记时开始。(停,时间不是很长)

    师:如果老师要求写十个,请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描述一下你写了几个。

    学生1:我写了5个,我完成了50%

    学生2:我写了7个,我完成了70%

    教师:如果不直接告诉别人,让别人猜猜你写了几个?

    学生1:我还有70%没有完成;

    学生2:我写好的接近50%;

    学生3: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话题入手,根据统计表提出谁的成绩好一些?引发学生思考,在交流中认识到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并将分数再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从而初步体会到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揭示百分数的概念,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讨论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自主写喜欢的百分数的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了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三、分层练习,加深理解

    试一试

    指导学生做一做。

    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

    指名回答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近视率的含义是什么,再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通过解答这两题,谁能说一说对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的理解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后,在班级里说一说。

    明确:百分数的本质是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因此把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是合适的。

    练一练第1题

    学生看题,理解题意,独立做一做。

    做好,交流填写结果。并具体说一说某个百分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说明:百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

    第2题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百分数?

    在小组里说一说,并说出这些百分数的含义,再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

    练习十九第1题

    同座同学互相读一读,并说出每个百分数的含义。

    指名分别说一说每个百分数的含义。

    教师:从三幅图中分别能知道些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些与100%有关的例子吗?

    练习十九第2题

    学生独立写一写,写好在小组中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写法,并说一说百分数表示的含义。

    教师:分母是一百的分数都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吗?

    练习十九第3题

    出示题,让学生试着判断,并说明理由。

    明确: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不用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在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时,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

    四、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来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一节课同学们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你们100%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出示: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

    教师:你能用百分数来描述你这节课的感受吗?

    [设计意图:选择现实的素材,让学生读、写百分数,说百分数的含义,既练习了百分数的读法,又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感受百分数的应用价值。在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通过判断,了解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再次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课的结束前学生用百分数描述学习的感受,检验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和体会。]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4

    第一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板演(指名学生脱式计算)

    46+570÷80 60÷[(30+30)×10]

    二、新课。

    1.谈话:如果把板演题目中的整数换成分数,应该怎样计算?运算的顺序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学习例1.

    出示例1:计算

    (1)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想一想:这个算式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大家打开练习本,抄题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5)订正。怎样确保计算的准确?

    3.学习例2。

    出示例2 计算

    (1)请你试着按运算顺序读出例题。

    (2)想一想:这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3)想一想: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呢?

    (4)在练习本上完成。

    (5)指名学生板演。

    (6)如何检查,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完成课本第60页上面的“做一做”题目。

    计算前,先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怎样才能保证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正确率?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1)( )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要先算( ),再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 ),再算( )。

    2.判断正误: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错误的原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5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54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五第1~3题。

    育人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经历探索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方法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等活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分笔记本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创造。

    5.经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学习评价设计

    1.学生思考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经验,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同学们都有买文具的经历,请看大屏幕(实物投影出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实例)几个同学凑钱批发文具,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买的?

    ①李芸和张倩各拿出8元钱,一共买了10支水彩笔。他俩该怎么分这些笔?

    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做出评价,板书教学。

    ②这儿还有两个同学,也批发了一些文具,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指导学生读题)

    这两个同学怎样分这些笔记本?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组织评议。

    小结得出:按拿钱的多少来分配笔记本最合理,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一)

    学生口答,独立思考,再交流:

    生:平均分,一人5支。

    生:陈红多点,赵青少点。

    在分笔记本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创造。

    探究新知

    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把10支水彩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为什么要平均分呢?让学生理解,因为两人拿出的钱数同样多,也即拿出的钱数比是1:1,所以要平均分。

    陈红和赵青分笔记本,为什么不平均分呢?

    组织学生思考交流,因为两人拿出的钱数不一样多,再平均分是不公平的。要做到公平,应根据出钱多少来分配才合理。两人拿出的钱数的比是3:2,那么,15本笔记本应按3:2分配。

    最后,教师指出: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2.例举身边的事例,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需要把某一物品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比如:实物投影出示物品配料标签。

    (1)某配方奶粉调配时,奶粉和水的比为1∶7,按照这个调配建议,我们在冲奶粉时能平均放奶粉和水吗?

    (2)市场上出售一种5升装的混合油,其中橄榄油与花生油的比是1∶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分装方法?这5升油中,花生油有多少升?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反馈.

    交流后,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这样的例子?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3.学习例1。

    同学们理解了什么是按比例分配,下面(第54页例1)大家开动脑筋,帮助陈红和赵青分一下笔记本,看看谁分配得最合理,分配的方法最容易操作!

    (1)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学生做法,集体分析解法。

    方法1:陈红、赵青拿出钱数的比是:6∶4=3∶2

    解:设每份是x本。

    3x+2x=15

    5x=15

    x=3

    陈红应分的本数是3×3=9(本)

    赵青应分的本数是2×3=6(本)

    方法2:先求出每份是多少本,再分别求出两人应分的本数。

    15÷(3+2)=3(本)

    陈红应分的本数是3×3=9(本)

    赵青应分的本数是2×3=6(本)

    方法3:总份数是3+2=5,因为陈红应分的本数占15本的,赵青应分得本数占15本的,所以:陈红应分的本数:15×=9(本)。赵青应分的本数:15×=6(本)。

    答:陈红应分9本,赵青应分6本。

    学生交流解法,并说明解题思路。通过评价,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3)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真棒!可是你们如何证明自己的解法是正确的?(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方法1:把求得陈红、赵青所分到的笔记本数加起来,看是否等于总数15本。

    方法2:把陈红、赵青所分到的笔记本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

    (4)引导反思:这道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特点:把15本笔记本作为总量,按照给定钱数的比进行分配,像这种方法:用份数的思路解答;用分数的思路解答;用方程解答。

    如果按1∶1分配,是怎样分?

    指出: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例。

    独立思考再交流理解为什么要平均分。

    结合生活实例讨论交流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举例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反思交流按比例分配这类型的特点及解题方法。

    经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学生交流解法,并说明解题思路,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2、3题,完成后用投影仪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一题(阅读资料,结合自己班的人数,设计一个合适的比,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来参加两项公益活动,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得愉快吗?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一说)在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谈收获。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61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其特点,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重点难点:

    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印入,复习旧知

    1、问题情境

    根据5天的训练成绩,选拔一位同学去参加学校的跳绳比赛。

    张明:201205208213217王星:206204210209202

    2、学生说理

    为什么要选择张明去参加。

    3、引导转换,复习旧知

    你觉得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合适?

    4、简单读图,感悟趋势

    呈现张明和王星跳绳成绩统计图,学生读图,简述趋势,得出淘汰王星的结论。

    二、学习新知,初步感悟

    1、制造冲突,引发思考

    (1)呈现刘辉的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分析其进步趋势。(数据:204 206 208 212 216)

    (2)设问:如果张明和刘辉要一决高下,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呈现两张统计图,让学生交流。

    (3)引发思考

    我们能不能再想个办法,对这两张图做个处理,使得我们能一下子就看出张明比刘辉进步得更快?

    2、唤醒旧知,初步感悟。

    (1)直接过度。

    把两张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合并后,两条折线都是白色)

    (2)细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同一种颜色的折线无法区别两人成绩。

    揭题: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

    (3)感悟优点。

    相比刚才两张统计图,你觉得它有什么优点?(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三、加深体验

    呈现王芳7~15周岁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图。

    观察这张图,你了解到了什么?

    在原图上加一条“标准体重”折线

    再让学生评价一下王芳的体重发展情况?

    四、巩固练习

    出示题目:中国和美国在第25~29奥运会获金牌情况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中国:1616283251美国:3744393536

    (1)让学生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只描点连线)

    (2)学生独立绘图。

    (3)读图练习,再次体验。

    (4)根据“中国是否可能在第30届奥运会上金牌继续保持第一”。引导学生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反映两国夺金趋势。

    五、练习。

    P63 试一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辨析两次判断单位“1”有什么不同。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香蕉的筐数是苹果的。

    2)香蕉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黄牛只数的等于水牛的只数。4)水牛的只数相当于黄牛的。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2。

    2、读题,分析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明确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思考:要画几条线段?5/6和2/3分别是谁的5/6和2/3?单位“1”分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

    4、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1)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思路: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2)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思路同上。注意认清单位“1”

    5、指导列综合算式解答。

    1)完成课本P15页下的“做一做”。

    2)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三、新课小结。

    1、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锦】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