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发表时间:2023-09-10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编辑了“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以满足您的需求,如果你认为这份资料有用请将它发送给你的伙伴们。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教案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产物。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1

    课题一: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

    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做一做第1、2题,练习一第1、2、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再引导学生总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主题图情景,引入新课

    1、观察主题图,根据信息条件提出问题。

    (1)说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的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滑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二、结合情景,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上面的问题进行解答。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老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71—44+85 =27+85 =113(人)

    答:现在有113人在滑冰。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再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92×6 =2×987 =1974(人)=1974(人)答:

    第一种方法中,因为是照这样计算,就是照每天接待同样多人数计算,先算出987÷3一天“冰雪大地”接待的人数392人。再算6个一天接待的人数392×6(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争。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小结:同级运算:+(X)号在前就先算+(X),-(÷)号在前就先算-(÷)

    三、巩固练习

    第5页做一做第1、2题。

    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2、一箱橙汁48元,一箱有12瓶,芳芳要买3瓶,须付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1—4题。

    【板书设计】

    课题二:没有括号的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例3,做一做,练习一第5--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掌握“先乘除后加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什么?找出信息条件。

    2、引导提问: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结合情景,教学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小组交流:结合主题图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学生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答:购门票需要60元。(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2、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乘除,后加减。

    三、巩固练习:

    1、第7页做一做第1、2题,2、练习一第5、6题。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的知识你需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7、8、9题,第10题有能力者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三:带有括号的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P10例4,做一做,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再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小括号的作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正确计算三步式题,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什么?找出信息条件。

    2、引导提问:如果每30人需要一名保洁员,180人需要几位保洁员?

    二、结合情景,教学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合作: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可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小组代表汇报:老师根据汇报板书(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先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在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最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答: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3名保洁员。

    (3)比较式子(1)和(2)的计算顺序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小括号起了什么作用?

    2、小结: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再计算过程中要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括号起着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1、妈妈用100元,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一件冬衣54元,一副手套6元,妈妈还剩多少元?

    2、计算:

    45÷3+30×4(45+35)÷7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第1、3题。

    【板书设计】

    课题四: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内容】课本P11例5,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四则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5(小黑板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想一想,它们各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查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2、概括运算顺序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第12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辅导,再学生互评,最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二第4题。

    【板书设计】

    课题五:有关“0”的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P13例6,练习二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2、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教学重难点】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小黑板出示:

    100+0 = 0+568= 0×78= 154—0= 0÷23= 128—128= 0÷76= 235+0= 99—0=(25-25)÷25=(25-25)×25=

    二、教学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提出问题:0是否可以做除数。全班辨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3、师生共同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4、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不能做除数。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说说? 四,作业:练习二第4题。

    课题六: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的第5—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复习运算顺序。

    1、先说说运算顺序(小黑板出示)(72+108÷36)×64(400—75×2)+125 63÷12÷(38—29)

    2、计算下面各题:

    45+35÷5(45+35)÷5(135-135)×64(75-75)÷15+125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生列式解答,师提示:求平均数怎么计算?再集体讲评。

    2、完成练习二的第6题:学生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再师讲评。

    提问:如果180÷72这样行吗?(不行,因为180表示大象每天的食物,而72是表示熊猫2天的食物,所以不能相除。)

    3、完成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再教师讲评 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4、完成练习二的第8题

    分析:“5秒航行60千米”通过这一句话可以求出什么? 学生分析后再列式解答。

    5、完成练习二的第10题:看看哪组方法多。

    三、拓展练习

    1、练习二第9题,生活中,小学生很喜欢玩这种游戏,你会吗?学生试练,再小组讨论,最后集体讲评。

    6×4×(3-2)4×2×(6-3)……

    2、练习二第14题,提示:一个符号就是代表一个数,你能根据运算顺序用符号列出算式吗?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意义吗?

    四、作业:练习二第11、12、13题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2

    一、填空题。

    1.根据4615=690,157515=10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615=0.460.15=15.750.15=15.751.5

    2.0.8+0.8+0.8+0.8用乘法算式表示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3.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7.50.8()7.57.57.5()1

    7.50.8()7.57.51.8()7.5

    4.3.7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5.李师傅4小时做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小时。

    6.3.470.62,商是5.5时,余数是()。

    7.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1.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

    8.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比原数少2.52,这个小数是()。

    二、选择题。

    1.如果两个数相乘的积小于被乘数,那么乘数()。

    (1)大于1(2)小于1(3)等于1

    2.30分=()时

    (1)0.3(2)3(3)0.5

    3.2.50.01与2.5100的结果比较()。

    (1)商较大(2)积较大(3)相等

    4.24.64.6+2460.44+24.6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1)24.6(4.6+0.44+1)(2)24.6(4.6+4.4+1)

    (3)24.6(4.6+4.4)

    5.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7.2,原来的小数是()。

    (1)21.6(2)3.6(3)2.4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4.50.07=6.30.09=2.53.6=

    19.83.3=50.25=0.760.4=

    2.用竖式计算。

    (1)5.080.6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9.620.15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14.211(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用简便方法算,并写出简算过程。

    (1)63.91.25(2)0.1386.40.12

    (3)10.25(1.283.2,/SPAN)

    (4)4.872.34+48.70.266

    4.列式计算。

    (1)3.06除以0.25与68的积,商是多少

    (2)2.5与0.4的积,乘以2.5除0.4的商,积是多少

    四、应用题。

    1.一种花布,每米价钱是10.95元,买2.5米要付多少元

    2.张师傅3.5小时生产28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生产14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3.一辆汽车24分钟行驶18千米,照这样计算,2.4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一间课室,长7.5米,长是宽的1.25倍,里面坐48个学生,平均每个学生占地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学校购买每张单价是140元的课桌,买了30张还多480元。如果用这笔钱买椅子,可以买40把。每把椅子的单价是多少元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3

    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教案

    四下作文教案

    第一单元作文(写校园的景色)

    教师:王文易

    一、习作内容:

    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教学目标:

    ① 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受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③学生完成习作后对自己的习作作一次修改。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春天也悄悄地来了,春姑娘用自己的巧手,打扮着迷人的春天,你们想看看吗?最好是能够看得仔细些,看完后给大家介绍介绍。出示教学挂图(灯片或播放多媒体课件。如果当地正值春季,最好带学生走出教室,直接感受春天。)

    2.导入新课。春风吹来,燕子回归,桃花盛开,小草绿了,柳树发芽,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呀!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3.师: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面容了校园。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

    4.当我们浏览春天的校园时,你有什么新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5.同学们真的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新主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校园的春天,描述一下校园的春天,好吗?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为了帮助大家描绘春天的美丽,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亦从此描述春天的成语,读一读下面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还知道哪些?

    鸟语花香 百花齐放 繁花似锦 桃红柳绿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大地春回 大地回春 富于春秋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满人间 柳暖花春 满脸春风 杏花春雨 阳春白雪 一年之计在于春 满脸春色 满面春风 满袖春风 满园春色 妙手回春 春风得意

    2.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你还能补充一些吗?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想象春天美。说一句想象春天的话,注意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手法,赞美春天。比一比谁想的一句话新颖有趣。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

    (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1.师: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天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

    2.同学们,让我们在脑子里放放电影,还记得校园中哪些地方最让你觉得最美呢? 3.春天来啦,校园里的景物变化很大。校园里的景物也很多,我们按什么顺序来说呢?

    4.我们知道了说的顺序,请大家在小组内按一定的顺序说一校园里春天的景物的美丽?比一比谁聪明,说的最棒。【小组内交流】

    5.小组汇报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听了刚才同学们的谈论,我觉得大家对校园里的春天的美丽知道的很多。如何把我们感触了的校园春色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还需要“更上一层楼”。为了帮助大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彩的范例。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读一读下面的佳作片段,说一说你的感悟和收获。

    2.展示佳作,引导评议,读中学写。【展示佳作片段一】

    春天来到操场上。操场上的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操场边上白杨树也长出了新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白杨树旁边的垂柳,抽出新的枝条,微风一吹,摇摇晃晃,像是在做广播操;细细的柳丝上,不知从什么地方送来的嫩黄色,定眼望去,又有些像绿色。她们的腰好软,轻风将下梢托起,整齐又好看;换个角度看,又一齐垂下来,仿佛梳齐的头发。我不禁诗性大发,吟起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讨论:这段话描写了什么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哪些特点?运用了什么方法?(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

    【展示佳作片段二】

    我来到校园东北角的花园里。啊,好美!有山茶、月季、一串红、紫荆„„五颜六色,竞相开放。瞧,西边的桃花开得多好啊!粉红粉红的。由五片花瓣组成的,鹅黄色的花蕊镶在粉红的花朵上,十分显眼。那粉红的花朵躲在那翠绿的叶子下,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微风徐徐吹来,北边的桃树轻轻摇摆,小蜜蜂和小蝴蝶在桃树周围飞来飞去,从这朵花上飞到那朵花上。那景色人见人爱。啊,什么香?随着一丝清香,我来到一棵开着紫色花朵的小树前。听别人说,这叫紫荆。紫荆花的花朵小小的,密密麻麻,好不可爱。那花是一串一串的,开在枝干上,像珍珠。最特别的是紫荆先开花,后长叶,你说这奇怪不奇怪?在东边,有一片不知名的花,那花也是一串一串的,不过是红色的。听人说把花蕊拉出来,吸里面的汁,很甜很甜的。那山茶花有的开放了,红红的,像天上的朝霞;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饱胀得快要裂开了。整个花园仿佛仙女织的一块花锦。

    讨论:这段话描写了什么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

    【展示佳作】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群山环绕、依山傍水的“椅山”山洼里,很隐蔽。步入校园,才能见到一座教学楼,像一个巨人似的,安然坐在碧绿的“沙发”上,非常幽静。

    我们的校园不算很大,但花草树木遍布,在群山的映衬下,一年四季有迷人的景色:春天,桃红柳绿;夏天,花草繁茂;秋天,菊花飘香;冬天,松青雪白。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校园的春色。

    春姑娘悄悄地、轻轻地、默默地走进校园,校园里顿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也破土而出,给校园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仔细看,它们嫩嫩的、毛茸茸的,十分喜人!光秃秃的树上也吐出了新枝嫩芽。那嫩芽,就像一个个绿色的珍珠,翠亮翠亮的。柳树垂下那柔软如丝的柳条,在春风中轻轻地摇动,好像在向人们招手。几只春燕自由自在地从校园上空飞过,一群小鸟儿在树丛中唧唧喳喳地叫着,像似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坛里,各种花儿纷纷开放,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散发出阵阵清香。树阴下,蚯蚓日夜不停地疏松土壤,蚂蚁遍地乱爬,寻找新的巢穴。花、草、树木、小鸟、昆虫们沐浴在太阳公公的温暖中,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春意盎然的校园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辛勤的园丁──老师们,在精心地备课,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们这些花朵。同学们正抓紧这宝贵的时间努力学习。有的同学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在聚精会神地写作;有的同学站在窗前,凝视天空,对着那美丽的朝霞在幻想;有的在高声朗读,校园里一片琅琅的读书声。课间休息,同学们尽情欣赏着满园生机勃勃的春色,趁着大好春光进行着各种活动,有的在跳高、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打乒乓„„春天的气息多么清新,同学们都陶醉在这春色中。

    啊!春天给校园带来了生机,春天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春天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我们要抓紧这大好春光,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栋梁之材„„

    讨论交流:

    (1)这篇文章描写了什么地方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

    (2)划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句子的妙趣。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色?你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3.如果让你写一篇描述校园春天的文章,你打算写一个什么题目?小组内讨论一下,比一比谁想的题目新颖有趣。

    (三)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1.师:同学们,春姑娘穿一身绿色的衣裙,踏一辆绿色的车,摇一路绿色的铃来了,来到了我们的校园„„春姑娘是个插花的能手,她悄悄地来到了人间,把一朵朵美丽的花插满了大地,春姑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她在白白的大地上,画上了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还有露着笑脸的太阳及棉絮般的白云,更有那可爱的花朵,活泼的蜜蜂、蝴蝶,顽皮的小鸟,使得大地看起来更生动了。赶快拿起笔来,描绘一下我们的美丽校园吧。

    2.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作中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写具体,二是按一定顺序写。

    三、后作文:快乐体验更新颖

    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

    1.学生完成习作后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靶不具体的地方改具体。划出自己认为是精彩的句子和段落。

    2.同桌互相交流,评改。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

    3.小组内评优点,评出大家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

    4.小组内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5.推荐一篇参加班级交流。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4

    元测试一

    一、口算.

    7+8=15-9=9+8=11-6=16-9=

    3+8=15-7=12-5=11-3=12-6=

    8+7=15-6=14-5=7+7=14-6=

    4+9=8+8=12-9=13-7=14-8=

    二、填().

    9+()=178+()=157+()=16

    6+()=133+()=125+()=14

    三、填□.

    四、在○里填上><或=.

    14-9○618-8○912-6○6

    五、填空.

    1.第一行摆6个○,第二行摆△,要比○多3个.第二行摆_______个△.

    2.摆14个○,9个△.○比△多_______.

    3.8+7=□9+8=□

    □+□=□□+□=□

    15-8=□17-9=□

    □-□=□□-□=□

    六、

    七、

    17-9-4=16-7+8=14-8-5=6+7-9=

    八、

    九、小红有8本连环画,小明有7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

    □○□=□(本)

    答:两人一共有_______本.

    十、小红有16本车环画,借给小明9本,还剩几本?

    □○□=□(本)

    答:还剩_________本.

    参考答案

    一、时间5分钟,先算一算,后收回,再做其他题.

    二、略.

    三、略

    四、<、>、=

    五、略.

    六、12-6=615-8=7

    七、4、17、1、4

    八、略.

    九、8+7=15(本)

    十、16-9=7(本)

    单元测试二

    1.口算.

    (1)6+2=(2)6+5=(3)6+7=(4)12-9=

    (5)7+8=(6)14-8=(7)12-7=(8)9+6=

    (9)12-8=(10)16-8=(11)7+5=(12)11-4=

    (13)13-7=(14)14-6=(15)5+9=(16)15-7=

    2.○里的数对不对?对的在()里画,错的在()里画.

    (1)18-7=9()(2)12-8=8()(3)15+5=20()

    (4)6+9=15()(5)13-6=5()(6)11-6=5()

    (7)16-8=8()(8)15-7=9()

    (9)11-2=9()(10)13-9=5()

    3.填表.

    加数

    7

    9

    10

    68

    加数

    8

    6

    89

    8

    15

    13

    14

    12

    16

    17

    4.填空.

    (1)15比()多3.(2)()比12少5.

    (3)()比19多1.(4)17比()少3.

    (5)()比12多4.(6)()比20少5.

    5.在()里填上+或-.

    (1)12()8=20(2)8()6=14(3)11()7=4

    (4)12()6=18(5)10()3=13(6)9()4=13

    (7)8()8=0(8)18()9=9(9)8()8=16

    (10)7()7=0(11)19()10=9(12)13()8=5

    6.填>、<或=.

    (1)7+8()17(2)17-8()6(3)13-9()14

    (4)16-7()9(5)16-7()8(6)14+3()17

    7.用5、9和14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8.写出6道和是11的算式.

    9.计算.

    (1)15-9=(2)17-9=(3)16-7=(4)11-8=

    (5)15-8-7=(6)8+8-9=(7)13-9+7=

    (8)8+5-6=(9)11-2+6=(10)12-3+5=

    10.应用题.

    (1)小红和小丽共画了15只蝴蝶,小红画了7只,小丽画了多少只?

    (2)橘子和苹果共16个,有苹果9个,有橘子多少个?

    (3)小华有18支彩色水笔,小飞借去了9支,小华还有几支?

    参考答案

    1.口算.

    (1)8(2)11(3)13(4)3

    (5)15(6)6(7)5(8)15

    (9)4(10)8(11)12(12)7

    (13)6(14)8(15)14(16)8

    2.○里的数对不对?对的在()里画,错的在()里画.

    (1)(2)(3)(4)(5)

    (6)(7)(8)(9)(10)

    3.填表.

    加数

    7

    99

    10

    6

    8

    7

    9

    加数

    8

    6

    4

    8

    8

    4

    9

    8

    15

    15

    13

    2

    14

    12

    16

    17

    4.填空.

    (1)12(2)7(3)20(4)20(5)16(6)15

    5.在()里填上+或-.

    (1)+(2)+(3)-(4)+(5)+(6)+

    (7)-(8)-(9)+(10)-(11)-(12)-

    6.填>、<或=.

    (1)<(2)>(3)<(4)=(5)>(6)=

    7.用5、9和14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9=149+5=1414-5=914-9=5

    8.写出6道和是11的算式.

    2+9=113+8=114+7=115+6=116+5=118+3=11

    9.计算.

    (1)6(2)8(3)9(4)3(5)0

    (6)7(7)11(8)7(9)15(10)13

    10.应用题.

    (1)8只(2)7个(3)9支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5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1.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1.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71-44+85

    =27+85

    =113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987÷3×66÷3×987

    =329×6=2×987

    =1974=1974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72-44+85987÷3×66÷3×987

    =27+85=329×6=2×987

    =113=1974=1974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P10/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4+24+24÷2

    =24+24+12

    =48+12

    =60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4×2+24÷2

    =48+12

    =60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270÷30-180÷30

    =9-6

    =3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30

    =90÷30

    =3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24+24+24÷224×2+24÷2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48+12270÷30-180÷30÷30

    =48+12=60=9-6=90÷30

    =60=3=3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面的。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11/例

    5、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42+6×

    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42+6×42+6×12-4运算顺序:

    =42+6×8=42+72-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114-4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110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13/例6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00+0=

    0+568=

    0×78=

    154-0=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235+0=235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0能否做除数?

    0+319=3190+568=5680不能做除数。

    99-0=99154-0=154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0×78=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0÷23=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128-128=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练习一第1、2、5题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6

    本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让学生在学会计算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教材分十几减9,十几减8、7,十几减6、5、4、3、2,单元复习四部分。

    1教学十几减9,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

    学生经过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不但掌握了这些加法的计算方法,而且积累了通过实物操作探索算法的经验,这就为主动学习退位减法创造了条件。教材把十几减9的教学设计成四个层次。

    (1)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操作进行计算,教学的重点不是算出得数,而是计算的过程与方法。例题教学13-9,学生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列出减法算式后,由于首次接触退位减法,很自然地会进行从13个桃里减去9个的操作,而且减去9个桃的过程与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多样算法是客观存在的。教材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考进行操作并交流方法。教学时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操作的步骤。如,先在盒子里减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与盒子外面的3个合起来。又如,从12根小棒里先减去2根,再减去7根。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理解同伴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出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但是学生借助操作实物进行计算,一般不会用加法算减法。因此,教材通过大卡通提出这种算法,并联系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2)想想做做第2、3题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一共有8道题,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教学其中的3道题,另外5道题安排在想想做做第2、3题里教学。在计算后5道题时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先是看图思考:9块和(6)块合起来是15块,15块去掉9块剩下6块。然后是看算式思考:9+(2)=11,11-9=2。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又不能勉强全体学生都用这种算法。如果部分学生喜欢其他方法也是允许的。

    (3)想想做做第4题通过口算练习初步掌握十几减9,教材把10-9、19-9与8道退位减法题集中在一起,不仅联系了旧知,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退位减法的特点和算法。这道题可以反复使用,暂时不要对学生提出计算速度方面的要求,而要关注计算的思路、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抽出少数几题,要求学生说说计算时的思考。

    (4)想想做做第5题整理十几减9,按被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些算式,学生从中会有新的发现。如相邻算式的变化,各道题的差与被减数个位上数的联系等。这些发现渗透了函数思想,扩展了计算思路与方法,有助学生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得数。

    练习一是配合十几减9安排的。第1题利用情境图重温减法的意义和十几减9的算法,第2~5题进行口算练习。教材避免让学生进行枯燥的练习,尽力提高各道题的练习价值,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第2题按被减数是单数且从小到大的顺序和被减数是双数且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排列8道减法算式,学生在练习中会有新的感受。第3题以顺利跳过每个树桩的情境激励学生认真计算,培养良好的计算心理。第4题检测和反馈计算情况,让师生了解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效果。第5题在加减两步计算中综合练习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提高计算能力。

    2教学十几减8、7,加强算法的抽象思考。

    十几减8、7是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教学的。十几减9较多地借助实物操作或依靠操作表象进行计算,十几减8、7则把实物操作活动抽象成数的计算活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有7道题,十几减7的退位减有6道题,这些题分别安排在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里教学。

    (1)遵循规律,组织抽象思考。

    学生学会抽象思考的一般过程是:实物操作抽象成数的运算根据数的运算再思考应用到其他计算上。

    第5页例题教学15-8,先让学生操作实物,把十几减9的操作方法应用于十几减8,为开展抽象思维构筑平台。教材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喇叭,既是一种学习策略的提示,也便于开展操作活动,实现算法多样化。

    把操作小棒抽象成数的有序运算是例题的教学重点。破十减和平十减都要分两步计算,因为相应的操作是分两步进行的。如从15根小棒中拿掉8根,可以先拿掉5根,再拿掉3根。因此,15-8可以先算15-5=10,再算10-3=7。教材引导学生看着小棒图反思操作活动,经历抽象成数的运算的过程,在学会计算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反复说说15-8的计算方法,有助于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试一试里的两道题,教材没有提供形象思维的支撑材料,也不希望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得出结果,而是鼓励学生能举一反三,用例题中获得的方法计算其他退位减法的题。

    教材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算法,并通过交流加强对算法的体验。想想做做第1题虽然在图上圈一圈就能看出得数,但仍然要求学生算一算,再次经历把操作实物的活动抽象成数的运算的过程,更好地体验算法。

    (2)进一步引导算减想加。

    在十几减9的时候,曾经教学了利用9加几计算十几减9。由于初步教学这种算法,许多学生还不习惯使用。在十几减8、7时再次教学算减想加,希望更多的学生学会并喜欢这种方法。想想做做第2~5题把算减想加的教学设计成三个层次:首先是直观引导下的思考,图中显示了8和几合成14,那么14减8就等于几;接着把8加几的进位加和相应的十几减8,7加几的进位加和相应的十几减7编成题组,让学生先算加法的和,再算减法的差,体会利用加法能得到减法的结果,并感受这种算法的简捷;最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由于学生在前两个层次里不仅学会了算减想加,而且对这种算法产生了兴趣,因此,要鼓励学生自觉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练习二通过第1题和第8题继续加强算减想加的引导。第1题让学生体会只要说出进位加法里的一个加数是几,就算出了相应的退位减法的得数是几。第8题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的关系,发现一道进位加法的题能算出两道相关的退位减法题的差。通过这样的安排,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算减想加的方法。

    3教学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更尊重学生的算法选择。

    经过十几减9、8、7的教学,学生基本形成并掌握了自己喜欢的方法。退位减法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说出十几减几的差,只要算得对、算得快,使用哪种算法都可以。因此,教学十几减6、5、4、3、2时,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独立计算的空间。第9页例题仅出现11-5和11-6两道算式,不规定必须使用某种算法,让他们自主选择算法。

    例题、想想做做第1、2题以及练习三第1题,都把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编在一起,用同一道进位加就能得出两道退位减的结果。这样的安排能引导大多数学生自觉地算减想加。

    4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复习第2~4题引导学生整理本单元教学的退位减法,有层次地安排了五项活动。

    (1)列出减法表。

    第2题的减法表的左边第一竖排依次写出了十几减9退位减的所有算式,其他竖排里写出了部分减法算式。教材先引导学生竖着看表格,发现各个竖排里从上到下依次排列11减几、12减几的算式。了解表格的结构以后,再让学生在空格里填写其他减法算式。通过整理减法表,回顾了本单元教学的全部计算题。

    (2)继续研究减法表,发现更多的规律。

    教材引导学生横着看减法表,发现从上往下每个横排依次是11减几、12减几18减几的算式;在同一横行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大1,算式的得数依次小1。教材还要求学生斜着看减法表,发现同一斜行里的减法算式得数相同,如12-9和11-8的得数都是3;斜着看还能发现得数是2的算式只有一道,得数是3的算式有两道得数是9的算式有八道。随着规律陆续发现,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学过的退位减法,并有结构地保存在记忆中。

    (3)寻找有联系的算式。

    第3题以13-6和13-7为例,引导学生先寻找它们的联系,看出在计算时用的是同一道进位加法。然后编出像这样有联系的几组算式,进一步加强算减想加的计算思路。

    (4)在减法表上进行口算练习。

    第3题还让学生从减法表中任意选算式、说得数,为学生提供了简便易行且高效率的练习活动。这道题可以在班级、小组或者同桌间进行练习,也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增加练习的容量。这一练习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是直接说出得数,不必详细地说出思考过程。对少数尚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要加强算法指导,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也可以利用其他算式进行推算;另一方面应要求他们努力记住这些题的得数。

    (5)写出得数相同的算式。

    第4题写出与12-6或16-8得数相同的其他减法算式,这是在熟练口算退位减法和发现减法表里斜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道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要经历算式到得数、得数到算式的思考过程。虽然思维难度大了,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熟练掌握口算退位减法是很有好处的。

    5结合计算教学,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本单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如第9页例题,11个蘑菇减去一种蘑菇的个数就得到另一种蘑菇的个数。又如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排球(或足球)的总个数减去虚线一边的个数,就得到虚线另一边的个数。这样的数量关系还有第10页第5题、第12页第5题、第15页第10题等。教学这些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比较相同和不同,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7

    《通分》教学设计

    -----双辽市第二小学 马茹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会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比较大小。

    2、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历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及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环保小卫士:同学们,我是环保小卫士叮叮,现代科技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在太阳系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地球。大自然形成了适宜的气侯、绿色植物、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但现在多种原因造成了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目前,我国人均垃圾产量440公斤,已经高于人均粮食产量。现有城市近700座,生活垃圾日产1亿吨, 2/3的城市被垃圾带包围,从经济和环境压力上看。垃圾的分类处理势在必行。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吗?(学生回答)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

    2.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分一般方法的概括过程.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 8和9 9和27

    教师提问:求最小公倍数有几种情况?

    (1)一般情况下,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的方法,除到两个商互质后,把各除数和商连乘.

    (2)特殊的情况是:

    ①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②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积.

    2.填空.

    3.比较下面分数大小.

    ○ ○ ○ ○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通分的意义.

    1.出示例3,比较 和 的大小.

    2.小组讨论:怎样运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把它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3.教师明确:这个相同的分母叫做两个分数的公分母.这个公分母应该是两个分母的公倍数.

    4.教学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教师板书:

    5.教师明确: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二)如何比较分数大小.

    思考:通分时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

    (三)教学例4.

    1.出示例4:(1)(2)

    2.启发学生思考:应该怎样想?

    (四)教学例5.

    1.出示例5:把、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板书: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随堂练习.

    1.说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的公分母.

    2.做一做 把下面每组中的分数通分,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3.下面哪组分数的通分是对的?哪组不对?哪组不够简单?

    (1)(2)(3)

    4.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 ○

    五、布置作业.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目标: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观察表格:你已经学会比较大小了,你能从表格中看出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多一些?

    你还想提哪些问题?

    生:空气质量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 + = 大家观察一下,分母一样吗?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进行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计算方法。(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巡视)2.学生交流:

    师:你能说说:分母不一样的时候怎么样进行加减呢? 生: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师生小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进行计算。

    4.巩固练习:绿点问题自己尝试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操作,交流小结)

    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减法怎么样计算?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是一道看图填空的题目。填完括号想一想为什么要化成分母是6的分数?

    2.独立完成第2题,做题时候要注意看清加减,计算结果记住约分 3.独立完成想一想,一共占在校时间的几分之几,是把谁当成“1”?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比较,填在对应的集合圈内。进一步巩固分数大小比较。

    4.第6题,学生先估测,再进行计算。让学生讲清估测的依据及计算的方法,再比较估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一步提高估测能力。

    四、看书质疑,总结收获。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分母不一样的分数你能怎么样快速进行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

    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算下面各题。11215+

    4+ 34125102、口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同一级运算,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遇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探索研究

    1.揭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332.教学例1:计算+-

    2410学生读题,思考并回答。

    ①这是一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你能说出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吗?(从左往右计算)

    ②在计算之前,先要做什么?(先一次通分)③通分以后,再怎样计算?

    (通分之后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让学生试算,同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3.教学例2 513出示例2 :计算-(+)

    3106学生读题。

    请学生比较,例2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括号)运算顺序应该怎样?(先算括号里面的)

    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最后集体订正。注意简便写法。

    三、课堂小结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

    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四、课堂实践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信息窗2、自主练习1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个小朋友看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景色?(出示挂图)

    看这三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记录)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好带回去给其他的小朋友看看。

    二、新授

    (一)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1.他们都记录了些什么?

    (1)他们首先想要记录什么?(天上、冰上的贼鸥)根据图中内容表述贼鸥的数量。

    2.天上的贼鸥

    (1)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天上贼鸥的数量吗?根据计数器上的表示写出数量,并学会读数。

    (2)你能够根据计数器上的珠子数量写出天上贼鸥有多少只?(板书:47)谁能读一读你写的数量?(根据学生的读法,板书:四十七)

    (3)小结:像我们平常在本子上写数字的方法叫做写作,也就是我们用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数量,而我们用语文的方法将我们口头读的形式记录下来叫做读作。

    3.冰上的贼鸥

    (1)下面你能否自己记录下冰上贼鸥的数量?并把它读出来?

    (2)通过记录贼鸥的数量,我们可以发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二)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记录出天上的贼鸥有47只,冰上有32只贼鸥,老师又有问题了,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2.六十几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42和49比较谁大?你是怎样比较的?100和50呢?99和100呢?9和100呢?

    3.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大(63和61)

    个位相同,比十位,十位大的数大(28和38)

    个位不同,十位不同,看十位(28和32)

    (三)练习

    自主练习1: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读一读。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的?怎样读的?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并且还比较了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3=4+5=6+2=

    3+4=9-6=7-1=

    8-5=5-4=6-1=

    二、新授

    (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出示:20+30=?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会儿交流一下。(10个10个地数;数的组成;一位数到两位数的迁移)

    2.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3.出示90-60=?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4.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考虑十位就行了,不要忘记在个位上加0。下面我们来看另一类题目。

    (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1.出示:20+3=?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2.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3.出示46-4=?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4.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它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计算的时候可要分清个位和十位。把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

    (三)练习

    30+50=84+5=47+2=

    25+3=90-30=87-4=

    68-5=50-40=20+70=

    56-5=78-3=42-2=

    35+4=76-4=11+8=

    67-2=32+8=70-60=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要想成为口算小能手,就必须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