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数学6的分解教案15篇
  • 数学6的分解教案

    发表时间:2023-09-01

    数学6的分解教案15篇。

    关于“数学6的分解教案”的话题是本文的中心。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学质量和教案的质量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以下内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严禁作他用!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

    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

    (1)(a+5)(a—5);(2)(4m+3n)(4m—3n)。

    【学生活动】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

    (1)(a+5)(a—5)=a2—52=a2—25;

    (2)(4m+3n)(4m—3n)=(4m)2—(3n)2=16m2—9n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1、分解因式:a2—25;2、分解因式16m2—9n。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1)a2—25=a2—52=(a+5)(a—5)。

    (2)16m2—9n2=(4m)2—(3n)2=(4m+3n)(4m—3n)。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a2—b2=(a+b)(a—b)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显示或板书)

    (1)x2—9y2;(2)16x4—y4;

    (3)12a2x2—27b2y2;(4)(x+2y)2—(x—3y)2;

    (5)m2(16x—y)+n2(y—16x)。

    【思路点拨】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5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解:(1)x2—9y2=(x+3y)(x—3y);

    (2)16x4—y4=(4x2+y2)(4x2—y2)=(4x2+y2)(2x+y)(2x—y);

    (3)12a2x2—27b2y2=3(4a2x2—9b2y2)=3(2ax+3by)(2ax—3by);

    (4)(x+2y)2—(x—3y)2=[(x+2y)+(x—3y)][(x+2y)—(x—3y)]=5y(2x—y);

    (5)m2(16x—y)+n2(y—16x)

    =(16x—y)(m2—n2)=(16x—y)(m+n)(m—n)。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数学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才能乐此不疲。在学习了6的分解与组成时,我发现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活动时孩子们兴趣不浓,只是被动的接受。近期,幼儿园承担全市幼儿教师培训,我园教师为前来培训教师准备公开教学活动,为了很好的完成教育目标,让孩子们乐学,体验合作操作、交流的乐趣,我设计了这堂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幼儿掌握6种分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递增递减规律和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玻璃弹子,磁性吸铁,吸管,铅笔,羊骨头,各种图形,纽扣,果冻盒,各种图片(与幼儿人数相当),幼儿操作材料(过生日)。

    活动过程

    1、复习6的组成 拍手游戏: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师:小朋友我问你6可以分成2和几?幼儿:朱老师我告诉你6可以分成2和4。

    2、学习7的分解。

    (1)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成。将幼儿分成8组,每组幼儿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成,记录分合式,并在集体面前表述。

    (2)创设情境,并出示课件:7只小猪在玩,让幼儿看图片找出小猪的不同,并写出分合式。让幼儿看分合式,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知道总数总比部分数大。

    (3)出示花的图片让幼儿区分花的不同,进一步学习掌握7的分解组成。

    (4)出示漂亮的鱼图片让幼儿分解,加强对7的分解组成。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7的分合式,了解分合式的前后两个数之间的递增和递减的关系,知道前面的数不断增大1,后面的数不断减小1,总数不变。通过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玩游戏:拍手问答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幼儿:朱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巩固幼儿对7的分合的掌握。

    5、玩游戏:“找朋友”加强对7的分解组成的学习掌握。

    每位幼儿手拿一张卡片,听《找朋友》的音乐开始找朋友。(两个幼儿拿的卡片上的实物图数量合起来是7,就是自己的朋友。)

    6、小组对抗赛,巩固掌握7的分解与组成:将幼儿分成三组,教师出示课件题卡让幼儿抢答比赛,看哪一组获胜,并奖励。

    7、完成幼儿操作材料上的练习。

    8、评价幼儿参与活动及完成操作情况。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数学知识对于孩子们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才能乐此不疲。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通过游戏、动手操作和小组对抗赛,让幼儿自主探索掌握7的分解与组成。下面我谈谈在教学7的分解与组成时的几点体会:

    一、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很多可操作材料。开始,我将幼儿分成了8组,每组不一样的操作材料,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索7的分解,并用分合式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探索操作时,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操作着自己组的.材料,想尽一切办法将材料分成两份,并记录操作结果。有的组记录的分合式都重复了,可是孩子们还在不停的操作,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现有重复记录的分合结果在不停的提示。有个别小组的幼儿不知从何下手,在我的指导下,他们能自己动手操作,探索7的分解。孩子们在同伴的合作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二、以游戏为主线,引起幼儿探索掌握数学知识的奥秘。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幼儿通过各种游戏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本次活动,幼儿已有了6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概念,我在活动开始设计了拍手游戏。幼儿对拍手游戏特别感兴趣,玩游戏时,幼儿都能注意力集中,准确地对出老师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活动中,为了加强幼儿对7的组成的掌握,同样,我又一次运用了拍手游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游戏—找朋友,不但让幼儿点数了卡片上的物体的数量,还使他们体验了有朋友的快乐。游戏是本次活动的主线,即让幼儿玩了游戏,从游戏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达到了自主探索学习的目的。

    “学中玩”、“玩中学”,让幼儿在自主操作中探求知识,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在比赛中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图片来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自主的范围中掌握了7的分解与组成,并能很好地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知道6有5种分法。

    2.能按数的递增递减规律列出6的组成,并用语言清楚表述。

    3.乐于操作,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学习6的分解组成,知道6有5种分法。

    活动难点:能按数的递增递减规律列出6的组成,并用语言清楚表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9以内数的分解组成。

    2.物质准备:雪花片24片,双面彩色纸24片,动物指偶24个,铅笔12根,记录单12张,牛奶盒12个,积木12个,水瓶12个,数字卡片1—6,花朵卡片5张和蝴蝶卡片5张。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游戏导入,复习5以内的分解和组成。

    师:看一看黑板上是数字3?今天我们玩一个数字游戏,我说的数和你说的数能组合成3。

    师:我说1,幼儿说我说2,1和2可以组成3。(拍手打节奏越来越快)

    小结: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的分解组成,你们记得5有几种分法,请你们说一说。

    基本部分:

    1.幼儿第一次自主操作,探索10的分解组成。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数字6的分解组成游戏?

    师:每张桌子上都有操作材料,请你们每人拿出6个操作材料动手去找一找,如果每一组的小椅子坐满了,可以选择其他材料。

    (1)第一组:将雪花片分别放在两种不同颜色的纸盘,探索6的分解组成。

    (2)第二组:将双面颜色的彩纸进行翻动,探索6的分解组成。

    (3)第三组:将指偶放在两张颜色不同的纸上,探索6的分解组成。

    2.教师进行总结记录,幼儿学习。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你们发现6有几种分法?

    教师小结:6有5种分解组合方法。

    师:怎样记录可以方便我们准确,更快速地记住呢?

    师:谁愿意分享给大家?

    3.幼儿第二次自主操作,探索方便的记录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两两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操作,再次完善自己的操作结果。

    (1)将积木分一分,探索6的分解组成。

    (2)将水瓶分一分,探索6的分解组成。

    (3)将牛奶盒分一分,探索6的分解组成。

    师:谁愿意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小结: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同时它们也可以组成6。

    师:你们发现左右两边的数按什么规律进行排列?

    小结:左边顺数,右边倒数的规律,在以后的书写时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更快速地记住。

    结束部分:

    1.蝴蝶找花游戏,加强巩固。

    师:听音乐《蝴蝶飞飞》,找朋友,必须让你身上的数字合起来为6。

    2.延伸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玩的很开心,在生活中我们试着去分一分吧。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4)

    活动前评析

    9的分解组成是使幼儿学会数的分解和组成,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9的分解组成是学前班下学期的内容。在这一册中,属于计算中最深的内容。与9的加减相联系,教材中的内容相对简单、枯燥,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根据幼儿对数的认知特点,以及幼儿理解能力,接受知识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情景表演。把书中简单枯燥的内容,变为幼儿所喜欢的活动,并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游戏中得到练习,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数的分解组成中两个部分数递增递减和互换规律。

    2、使幼儿知道9的几种不同分解组成方法。

    3、培养幼儿的迁移、类推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纸剪的小兔9只、纸圈2个、纽扣9个;

    2、给每个幼儿准备圆形塑料片9个,其中1个小的和8个大的,2个红色的和7个黄色的;一张作业纸和一支铅笔。

    3、每人准备一套9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过程

    1、碰球游戏,复习8的分解组成。

    师: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你的1球碰7球。

    教师继续逐次加1与幼儿碰球,幼儿则与之说出对应数量。

    2、学习9的分解组成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件好玩的东西,大家快来看看都有些什么?

    幼:纸圈、用纸剪的小兔、木板。

    师:大家知道这些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

    幼:用来做兔笼,放小兔的。

    师:你们真聪明那咱们来做个游戏。

    教师演示制作兔笼在木板上粘贴纸圈做兔笼和幼儿数一数小兔和兔笼各有多少?(小兔9只兔笼2个)找一名幼儿来和老师合作,教师拿出2个兔笼放在桌子上,请幼儿把9只小兔分别放在2个笼子里。引导幼儿边放边讲,左边放1只,右边放8只。

    教师示范并摆出9的分解组成式。

    教师和幼儿讨论并示范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几种结论

    然后让幼儿观察并找出规律(左边放的兔子数量增多,右边兔子数量减少,左边每增加一只,右边就相对减少几只但合起来的总数都是9)

    3、用互换规律推断出其他4组分解组成式

    教师把幼儿分为四组,让幼儿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摆放出另外四组分解组成式。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启发帮助。

    指名幼儿边演示边说出摆放的另外4组分解组成式。

    4、分圆形巩固练习9的分解组成

    教师分给每个幼儿9个圆形片启发幼儿按大小、颜色分类,教师作裁判选出两名幼儿做代表,把全体幼儿分为红、黄两队,进行比赛。

    比赛规则:哪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的完成任务将成为获得一朵小红花。

    每队的代表说出本队的摆放结果,老师和幼儿共同评判出获胜队,颁发小红花。(.来源教案网)全体幼儿为获胜队热烈鼓掌,同时给予另一队鼓励。

    5、玩猜纽扣游戏

    教师手拿纽扣让幼儿数一数有几个,然后分放在两只手里,给幼儿看其中一只手中纽扣的数量,请幼儿猜出另一只手中纽扣的数量。

    6、练习操作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张作业纸和一支铅笔,启发幼儿把左边的三角形和右边的三角形能够组成9的用直线连接起来。最后集体讨论连线情况。

    活动延伸:

    1、游戏和你合起来的数字是几

    --------玩法:准备一个皮球,幼儿围成一圈,先约定一个总数,请一位幼儿站在中间,把球抛给任意一个幼儿,并同时说出一个数字,接球者迅速说出另一个数,两个人的数合起来是总数(先约定的数,)接球者则进入圈内作抛球者,游戏反复进行

    2、本次活动通过师幼互动给幼儿充分操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幼儿在活动体验中找到答案。其次游戏也是幼儿教育中的灵魂,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利用多种游戏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活动环节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很难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这堂课中,教师能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这条导火线来启发、引导幼儿,把枯燥、乏味儿的数学变得使幼儿更乐于接受和参与,确实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碰球游戏

    2、猜纽扣游戏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同数分解对幼儿来说很难,掌握起来十分不容易,幼儿只有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知,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同数分解,因此我结合《纲要》精神,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设计本次活动以游戏和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幼儿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并掌握同数分解。

    活动目的:

    1、幼儿知道将一个数分成相同的几部分的分解是同数分解。

    2、了接大数对小数的包含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学具

    活动过程:

    一、问答游戏编花篮,复习6的分解组成。

    师:今天我们来玩编花篮的游戏好吗?小朋友编的数和老师编的数合起来是6。师: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采花甜,我编1,你编几?幼:你编1我编5,1和5和起来是6。

    二、分花操作游戏使幼儿发现6的同数分解。

    1、出示电脑动画6朵花,引导幼儿学习。

    2、师: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幼:花朵师:一共有几朵花?

    幼:6朵花。

    这些花有什么不同?

    幼: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

    (幼儿很容易的发现花的形状、大小、颜色不同。)

    2、游戏分花,使幼儿通过操作学具能够找出6的同数分解。

    师:老师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相同的6朵花,请小朋友根据特征将它分一分,看看都能分成几和几?幼:6能分成3和3,6能分成2和2和2,6能分成6个1。

    (幼儿找出了6的所有同数分解。)

    3、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4、引导幼儿观察组成式发现同数分解的特点。

    师:在这三个组成式中,有一个小秘密,谁发现了?幼:有6个1。

    幼:1是一样的。

    幼;1、2、3都比6小。

    (幼儿都能发现同数分解的部分数相同。)教师小结:这三个组成式有的分成两部分,有的分成几部分,它们的部分数都相同,而且都比总数小。象这样把一个数分成相同的几部分的分解组成叫同数分解。

    5、出示电脑动画,区分同数分解与其他的分解组成。

    请幼儿找出哪些是同数分解,哪些不是同数分解。

    (幼儿能正确的找出同数分解。)

    三、游戏蝴蝶找朋友,通过操作学具使幼儿发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1、教师为幼儿准备不同数量的蝴蝶,请幼儿找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幼儿能够根据自己蝴蝶的数量找到同数分解。)

    2、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3、师:除了1以外10以内的数都能进行同数分解,至少有几种方法?

    幼:一种。

    师:是怎么分的?

    幼:都能分成1、1、1、1教师小结:除了1以外的数都能进行同数分解,而且至少有一种方法,就是是几就分成几个1,如3分成3个1、8分成8个1。

    四、出示电脑动画游戏,巩固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1、师:小朋友都知道了同数分解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抢答的游戏,老师出题,会的小朋友举手,谁举的最快我就叫谁来回答,答对的就可以得到小企鹅的夸奖,答错了小企鹅就会摔倒。

    2、电脑显示10以内的数,幼儿以抢答形式进行同数分解。回答后,电脑显示正确答案,答对了,小企鹅跳起来说:嘿,你真棒。答错了,小企鹅随着音乐声眼冒金星摔倒在地。

    (幼儿对同数分解掌握的很好,兴高采烈的抢答,都想得到小企鹅的夸奖。)

    五、活动延伸游戏编花瓣。

    1、师:除了10以内数能进行同数分解,大数也能进行同数分解。现在,我请全班小朋友来玩编花瓣的游戏,老师说编成几瓣,小朋友就几个人手拉手蹲下表示编好。没编好花瓣的小朋友不能蹲下,现在我们就来报数,看看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幼儿报数后,知道班级有30名小朋友。)

    2、幼儿游戏:寻找30的同数分解,如编、编、编花瓣,你也编,我也编,快快编成5瓣花,教师总结游戏结果:小朋友都找到伙伴编花瓣了,一共编成了6个5瓣花,说明30能进行同数分解,能分成6个5。幼儿继续游戏,分别编成1、2、3、4、6、7、8、9、10瓣花,找一找30能否进行其他数的同数分解。

    (幼儿热烈游戏,每个幼儿都极力的快速找到伙伴来编花瓣。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充分理解了同数分解的含义。)

    六、结束:小朋友,大数也能进行同数分解,而且有些大数同数分解的方法更多,小朋友回家也找一找其它大数的同数分解,好吗?

    反思:

    同数分解对幼儿来说很难,掌握起来十分不容易,幼儿只有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知,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同数分解,因此结合《纲要》精神,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设计本次活动以游戏和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并掌握同数分解。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自己发现规律,并通过课件的应用和学具的使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教学内容富有儿童情趣,同时设计的多种游戏编花篮、蝴蝶找朋友及电脑游戏和小企鹅抢答等充分引起了幼儿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够大胆思考,想出多种方法进行同数分解,在愉快的活动中轻松掌握了较难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最后一个编花瓣的游戏,使幼儿了解了大数的同数分解,更激发了幼儿深入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探索、大胆发言,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说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很好的调动幼儿而学习积极性,做到动静结合,另外,教具准备精心、充分,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在教学中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知道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4,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数字卡、小猫。小兔头饰各一个。山洞、数字宝宝(1-3)2、4个棒棒糖、奶、鸡蛋、西瓜、草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走线并入座,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二、学习4的分解。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狗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看!

    2、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4只棒棒糖。

    幼:4个鸡蛋幼:4杯奶。

    师:那怎样把这些数量是4的东西分成两份呢?谁知道请举手。

    3、我们先来分奶。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总结说我们把这4杯奶,1杯奶分给了小兔子,3杯奶分给了小狗。(边说边出示数字卡)并让幼儿一起学念。重点认识分合号。

    4、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分棒棒糖,分的时候不能和前面小朋友分的方法一样。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幼:我把这4个棒棒糖,2个棒棒糖分给了小兔,2个棒棒糖分给了小狗。

    师: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4可以分成2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最后还有4个鸡蛋,谁会用和前面俩个小朋友不一样的方法分?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幼:我把这4个鸡蛋,3个鸡蛋分给了小兔,1个鸡蛋分给了小狗。

    师: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4可以分成3和1,幼儿一起学念。

    三、教师小结师: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三种分法。

    四、游戏学习4的合成。

    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4人一组开火车去吧! "(听音乐玩开火车的游戏)咦,看地上有什么呀(草莓),有几个?(2个)其地方还有没有?有几个?(2个),那总共有几个呀?(4个)听音乐再往前走咦,看地上又有什么了(西瓜)有几个(3个),其他地方还有没有(1个),那总共有几个(4个)听音乐继续走"呀,看,这是什么啊?(山洞),这个山洞只允许数字宝宝是4的小朋友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老师这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数字宝宝,(发数字宝宝)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 是数字4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4呢?(幼儿讲述1和3合成……)"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4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一起过魔洞吧!"(教师检查)幼儿分组找到朋友过魔洞后,做一个胜利的表情或动作!

    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4的好朋友一起过魔洞,真棒!"五、教师小结:

    3和1和起来是4,2和2和起来是4,1和3和起来是4.

    听音乐继续走(走出教室)六、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练习4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夺取智慧星"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7)

    数字5的合成、分解

    学习目标:

    1、学会分、合数字5。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3、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4、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字的兴趣。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熟练地进行5的分解和组成。教学难点:

    启发、引导幼儿初步理解组成的规律性。教学准备:

    图片、、苹果画、彩笔等。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小娃娃有妈妈。

    一、操作实物,学会按顺序进行5的分合。

    二、1、复习2-----4的分合式。

    师:现在请朋友们猜一猜,5有几种分法?找幼儿猜。(板书:5的分解与组成。)师:好!到底是几种呢?老师先不告诉你们,今天想让你们自己动手寻找哦答案。

    2、分别拿出棒棒糖、铅笔、书、彩笔。要求:小主人要用不同的分法分给两个小客人。

    (1)、幼儿操作实物,教师指导。

    (2)、指名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师:你们表现得非常棒,全分对了。刚才(某某)小朋友猜得很正确,5有四种分法。

    3、“金苹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寻找游戏规律)

    4、师:对!我们学习数学要善于学会找规律,现在我们按照1——4的顺序来分黑板上的金苹果。

    ○ ○ ○ ○ ○ 5

    ○ ○○○○ 第一次:1 4(第一次从5里分出1)

    ○○ ○○○ 第二次:2 3 ○○○ ○○ 第三次:3 2 ○○○○ ○ 第四次:4 1 师:小朋友现在观察分合式,看一看,你发现有什么规律?5的4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时,一边逐渐增加1,另一边则逐渐减少1.即一个部分数增加1,另一个部分数就会减少1,合起来总算不变。

    4、师:对!我们学习数学药善于学会找规律,现在我们按照1——4的顺序来分黑板上的金苹果。○ ○ ○ ○ ○ 5

    ○ ○○○○ 第一次:1 4(第一次从5里分出1)

    ○○ ○○○ 第二次:2 3 ○○○ ○○ 第三次:3 2 ○○○○ ○ 第四次:4 1 师:小朋友现在观察分合式,看一看,你发现有什么规律?5的4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时,一边逐渐增加1,另一边则逐渐减少1.即一个部分数增加1,另一个部分数就会减少1,合起来总算不变。

    5、引导幼儿读5的四种分合式。(5可以分成×和×;×和×合起来是5.)

    6、凑数

    游戏。

    我们凑成5,我出1,你出4,5可以分成1和4; „„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1、4),5(4、1),请小朋友观察。

    提问:两个分合式中,总数都是几?分出来的两个数有什么异同? 总结:这两个分合式,只是分出来的两个数位置交换了,合起来总数不变。

    2、请小朋友们再观察:5的分合式中,还有哪两组也是这样的?

    3、总结:对!小朋友们真聪明,5有四种分法,以后我们只要记住两种就可以想到另外两组,吧它们的位置交换一下就可以了。

    三、课堂总结。

    在“包饺子”的游戏中结束教学。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8)

    教育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特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分别为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说出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并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本着对《刚要》的理解和幼儿学习基础情况的分析,在充分理解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为:理解和掌握6的分解组成。

    难点是: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并主动探索发现6的分合规律。

    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

    1、数学卡片1——6,每人一份。

    2、熊猫图案圆片,背景色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绿色,每人6个。

    本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本节课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掌握数学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游戏教学使比较抽象的分合较好的融入具体实物当中,在生活中掌握数学。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因此本节活动课我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6的分解组成。

    1、多种感官参与法:幼儿好动爱玩,注意集中时间短,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2、在前面已经学习了2、3、4、5的分解,所以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学习新知应比较轻松。

    3、自由讨论法: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幼儿时间和空间,进行和伙伴自由讨论的机会,也培养了幼儿分享自己想法和成功的乐趣。

    (一)故事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许多小动物都收到了树妈妈的信、你们猜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呀?(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1、每名幼儿取6个圆片,引导幼儿玩撒圆片游戏。

    教师请小朋友把6个圆片轻轻撒在桌子上,看看有几个是红色的,几个是绿色的,把不同的发现记在记录单上。

    2、幼儿操作并记录撒圆片的不同结果。

    3、将幼儿分成小组,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讨论,熊猫分家一共有多少分法?以组为单位归纳总结出以数字方式表达的6的分解组合式。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整理。

    (三)探索:观察6的分合规律为了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声音变化的方法进行结束部分,有利于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在自然状态下结束本次活动。

    观察左边是12345,右边是54321,左边的数越大,右边的数越小。

    教师小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一个数一个一个的减小,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总数不变。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对幼儿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的延伸不可缺少。因此,我采用把数字卡和圆片投放进科学活动区域,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操作的方法进行活动延伸,帮助幼儿把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继续延伸。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9)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解质因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2、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回答质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二、引入新课

    1、教学例2

    把合数10、24和63分别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10=2524=222363=337

    (1)一个合数可以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

    (2)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

    (3)把合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2、区别几个概念

    (1)质数,因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2)分解质因数,是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3)质因数要求因数本身必须是质数。

    3、教学例3

    把15、42、60分解质因数

    (1)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什么是短除法

    (3)练习,

    (4)注意: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除数一定要用质数,看被除数能被哪个质数,整除,就用这个质数去除,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的是:

    1、让学生理解短除法的意思。

    2、分解质因数的时候,因数必须是质数。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中认识2的分解与组合。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制做玩具灭火器两个。

    2. 与幼儿数量相同的多类玩具,每类两个。

    3. 小黑板、数字卡2、数字卡1 多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玩具灭火器,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工具,什么会人使用它?

    共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2。

    2. 认识2 的分解。把两个玩具灭火器分给两名幼儿,向幼儿提问每人手中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让两位幼儿分别取 1 个数字卡 1 ,引导幼儿明白两个灭火器分给两个小朋友就是每人 1 个,也就是 2 这个数可以分成 1 和 1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成形式(即 2 分为 1 和 1)。

    3. 认识2 的组合。请两位幼儿把玩具灭火器和数字卡还给老师,引导幼儿明白两个小朋友的灭火器合起来又成了两个灭火器,1 和1 合起来就是 2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合方式(即 1 和 1 合成 2 )。

    4. 请幼儿说出刚才的过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2 的分解与组合。

    5. 给每个幼儿发两个玩具和相应的数字卡2、1,让幼儿操作2 的分解与组合,老师进行指导。

    活动评价

    1.理解2 的分解与组合。

    2.能利用玩具进行2 的分解与组合操作。

    活动反思

    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11)

    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因式分解,这是初中数学传统的经典,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重新理解它深刻的内涵。

    为此,我设定说课程序是:

    一、重新审视因式分解的教育价值

    二、教材处理的设想

    三、教学总体设计

    四、教学过程概述

    (一)重新审视因式分解的教育价值

    传统的因式分解,是数学的工具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因式分解技能技巧,本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演绎得十分复杂(如填数法,拆项法,凑和法,十字相乘法)

    新课程把因式分解作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全面思考,灵活解决矛盾的载体。为此,淡化理论。简化难题,紧紧掌握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即可。这是新课程体现教育价值最明显的变化。为此,在学生思维方法和对世上的事,要正,反两方面认识上下功夫,是这节课的重要所在。

    通过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向变换,使学生澄清这种逆是反过来的变换,不是逆运算—是教学的难点(逆运算,是在一个算式中,以两种形式不同实质不变的两种运算,而因式分解是一种恒等变换的两种说法)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育价值,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重点考虑我的学生理解能力弱,善于模仿,满足于一知半解,我确定:

    1、知识的能力目标: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编因式分解题目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目标:采用自学自练的方法,逐见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学会两分法看问题,体验知识发生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参与中激发学习情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变化,鼓励成功全面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满腔热忱,科学积极的态度,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材处理设想

    我以我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的身份,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情境的创设,明确目的与动机,用实际问题是学生体验到这节内容的价值(见教学过程)

    (三)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总体框架:教师设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思考→通过揭示因式分解的概念学习因式分解的意义→学生实践探索,发现提取公因式和公式法→熟练运用这种方法解题,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通过学生的编题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

    教学的主体是概念与方法20分钟训练上主题部分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概述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去过本溪吗?”“本溪的著名矿产是什么?”〈铁矿〉本溪歪头山的铁矿石,每吨含铁75%,采矿工人第一天采矿石203吨,那么,第一天矿石含铁多少?(75%×203)第二天采矿石198吨含铁(75%×198)第三天采矿216吨,含铁(75%×216)现将这三天采矿石的含铁量总数用代数式表示:75%×203+75%×198+75%×216,还可表示:75%(203+198+216),若果用a表示75%,用x、y、z表示三天的采矿数就有ax+ay+az=a(x+y+z)

    通过此例,揭示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就是因式分解,结合ax+ay+az=a(x+y+z)揭示,这种方法叫提取公因式法“正好相反”通过讨论,认识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不是逆运算,而是互逆变换,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实现了教学的第一目标

    教学环节二:思维在探索中展开:教学中,抓住“反过来”让学生从思维的逆向考虑,如何分解因式,这里在学生完成

    a(x+y+z)=ax+ay+az的基础上,再完成

    ax+ay+az=a(x+y+z)

    a2—b2=(a+b)(a—b)

    a2+2ab+b2=(a+b)(a+b)

    (制课件)

    整式乘法因式分解

    原型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加

    结果多项式因式乘积

    范围都能完成不能完成:3ab+5ac+7mn

    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有条件限制的,不是所有的多项式都能因式分解。因此,会观察,判断,十分重要。

    教学环节三:思维在展开教学中定势:本节课重点,掌握1、提取公因式法2、公式法对于这一新知识点,学生感到陌生,必须先使他们头脑中牢记,这就是先形成的思维定式

    例如,公式法中,平方差公式a2—b2=(a+b)(a—b)

    如—a2+25b216x2—4/9y2

    特点:1两项式2平方3异号

    教学环节四:思维在编题中创新:学生在认识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后,就不难编出很多因式分解的题目来(要求编题中,简单,明了,易解)

    总之,教学的着眼点,不是熟练技能,而是发展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情感,态度的价值观上发生深刻的变化。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12)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分解素因数,首先让学生自己写出两个整数,再要求分别写成几个素数乘积的形式,这一过程实际上让学生初步建立了分解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只有合数才能分解成几个素数之积的形式,从而引出分解素因数的概念,很自然地提出如何分解素因数的问题,通过教师的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特别强调用短除法进行分解,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及可选择性。

    在整节课的教学实际中始终坚持教师引发、学生主动、师生共建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对概念课的教学,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既澄清了学习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

    教学目标:1、理解素数、合数、素因数、分解素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素因数的几种方法,熟练掌握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

    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多种分类方法的异同,体现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分解素因数

    教学难点:素数与分数、合数与偶数概念的辨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每位同学写出两个整数,然后再将它们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请几位同学板书)有没有哪位同学所写的整数不能写成几个素数的乘积?

    由此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教师总结:引出素因数、分解素因数。

    如何将一个合数分解素因数?

    分解素因数的方法

    1)树枝分解法

    例:将48、35、60分解素因数

    (图省略)

    48=

    35=60=

    说明:先将该合数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再将其中的合数分解,一直分到不能再分为止。

    短除法

    例2:把24、35、64分解素因数

    说明: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的步骤如下:1,2,3。...(见课本)

    特别强调这种方法的解题程序,并且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

    计算器分解法

    例:将1334分解素因数

    说明:首先用计算器将合数分成两个整数之积,再分别对两个整数进行分解,最终化为素数之积的形式。

    探讨;

    分解素因数与分解因数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练习:P14练习1、4(2)

    课堂总结:学生学习的感受。

    作业:练习册。

    学生对于这种分解方法还是比较理解的。

    短除法的结果就是除到最后是素数为止。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交流计算方法。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整除、除尽、约数、倍数、奇数、偶数、素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掌握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

    2、能对以上概念作正确判断,能熟练地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知识整理与基本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能整除?哪些不能整除?哪些能除尽?把算式填到相应的圈里。

    6.991113除尽整除

    186691

    1042.40.8

    反馈后提问:什么叫做整除?什么叫约数?什么叫倍数?说一说上面整除算式中谁是谁的约数?谁是谁的倍数?

    2、练习:课本P65第1题。

    (1)学生在课本上全体练(1人做在投影片上)

    (2)投影反馈,矫正错误。

    (3)提问:

    A、自然数与整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出示投影片)

    B、什么是素数?什么是合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有哪些方法?171和395是素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C、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标准是什么?

    D、答:自然数()和()组成,或者由(),()和()组成。

    3、练习,课本P66第4题(学生练习后反馈)

    4、出示:在36、48、84、75、15、210、130、204这些数中,

    (1)能被2整除的数有(),能被5整除的数有(),能被3整除的数有()。

    (2)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有()。

    (3)说一说,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提问:

    什么叫分解质因数?把课本P65第1题中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备注

    (1)生练习(两个做在投影片上)

    (2)反馈,矫正。

    (3)练习:课本P66第6题(学生练习后反馈)

    二、综合练习

    1、填空:(投影片逐题出示,学生先思考,想好后再回答)

    (1)12的全部约数有(),把72分解质因数是()。

    (2)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素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3)一个数的最大约数是60,则它的最小倍数是(),最小约数是()。

    (4)自然数AB=4,则A能被B(),B是A的(),4能整除()。

    2、练习:课本P66第5题(学生练习后反馈,说理)

    3、思考题:

    有一位初中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别人问他成绩如何?他说:我的分数在60分以上并且我的分数,我的年龄和取得的名词的乘积是4275,你们说我考了几分?得了第几名?你能想出来吗?

    三、课堂作业《作业本》

    四、学生总结

    通过知识整理及填空、选择、判断各种题型的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各个概念,并能对各个概念加以区分。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14)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黑板上有什么?有几片雪花片?(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片)出示“6”的数字卡。

    师:孙老师要把6片雪花片分到两个小盒里,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我分分。

    1、请幼儿来分雪花片。

    幼儿将6片雪花片分在两个小盒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幼儿每分一次的结果用数字记录下来。

    3、引导幼儿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游戏猜猜看:

    1、教师出示6张扑克牌,分在两只手上,请小朋友看一只手中的扑克牌数,猜出另一只手有几张牌,猜出后点数验证。

    2、幼儿两两结对,玩猜雪花片的游戏,方法同上。

    幼儿人手一张作业纸,进行填写,教师巡回指导。指导策略:1、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提供雪花片,让幼儿操作填写2、完成快的幼儿,教师准备另一张6的加减法作业纸供幼儿练习。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接着进行复习巩固,并利用扑克牌开展游戏,根据6的分解组成学习6的加减法。

    数学6的分解教案(篇15)

    课题一:质数和合数

    教学要求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谁能说说什么是约数?

    2.请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约数。

    二、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那么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

    三、探索研究

    1.学习质数和合数。

    (1)请同学报出你们学号的所有约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①每个约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②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

    (3)可分为三种情况:(让学生填)

    ①有一个约数的数是:。

    这些数中②有两个约数的数是:。

    ③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

    (4)再观察。

    ①有两个约数的如:2、3、5、7、11、13、17、19等。这几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征?

    讲: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举手,点两名同学板演学号,大家检查。

    ③请学号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的同学举手并报出学号,大家检查。

    ④学生看书第59页,读书上的小结语。

    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什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写出后讲所写的数为什么是质数(或合数)。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1)按要求去做后看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

    (2)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第59页的100以内的质数表。(或者看6的倍数的左右)

    3、做练习十三的2、4题。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合数两个以上的约数

    1只有1个约数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3题。

    2、你知道吗?

    【数学6的分解教案15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