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发表时间:2023-08-16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教案是日常教学管理和督导的重要依据,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我们为您特别为您筛选的“一年级静夜思教案”一定能够让您满意,期待我们的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市场变化和趋势!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李白。

    二、认识二类字

    1、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3、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7、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2

    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幼儿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诗人的思乡之情。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古诗。

    活动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幼儿阅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其它诗作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谈话。

    1、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静夜思》。

    2.出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活动准备感受诗意,朗读古诗。

    1.出示挂图,配上好听的轻音乐。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细细地观察这幅图,看看挂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说,师小结: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井沿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3、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的(幼儿说:难过、伤心、悲哀)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幼儿回答)

    4、师小结: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师范读,幼儿看着画面,想象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思念情。

    6.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7、小朋友,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轻音乐)生:看到月亮

    三、活动过程角色表演。

    1、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2、幼儿接龙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3、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四、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分享古诗《静夜思》。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会读本课10个生字。

    ⑵ 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3、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1、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⑴ 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⑵ 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2、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⑴ 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⑵ 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⑶ 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1、初读课文:

    ⑴ 读通、读顺全诗。

    ⑵ 检查勾生字情况。

    ⑶ 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⑷ 解题:

    ① “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② 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③ 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⑸ 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① 读。

    ② 说(词义——句意)

    2、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⑴ 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⑵ 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⑶ 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⑶ 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⑷ 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⑶ 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⑷ 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说说诗句的意思。

    ⑶ 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⑷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4、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1、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2、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ppt1)月色图导入入,感受情境美。

    2、(ppt2)猜谜语,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ppt3)读通、读顺全诗,注意停顿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ppt4)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习第一句和第二句。

    (1)“疑”是什么意思?

    (2)说第一行诗意。

    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3)(ppt6)观察“明月”与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老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学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句和第四句。

    (1)读诗。

    (2)(ppt7)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ppt8)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5)(ppt9)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学生自己吟诵,划节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ppt10--ppt20)先观察,在田字格中写字。

    二.(ppt21--ppt25)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霜:白,冷 (先看后想)

    望-------思:思念家乡和亲人(读书笔记吧 dSbJ1.COM)

    作业设计

    背诵《静夜思》给家人听,并作简单讲解。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应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明月图)学生由图忆及李白的诗《古朗月行(节选)》《赠汪伦》,再指名背诵并说说诗的大意。

    2.认识诗人。

    (1)学生交流自己对李白的了解。

    (2)教师补充介绍李白并导入新课。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流传下来的有近千首。

    3.板书课题(板书:静夜思),了解题意。

    (1)读课题,指导认读生字“夜、思”。

    夜读“yè”,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组词识记:夜晚、月夜、黑夜、夜色。

    思读“sī”,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心字底。古人造字时,误认为是用心想的,因此,心字底的字一般都和思想、思考有关,如“想、忘、念”等。

    (2)引导学生释题并齐读课题。(静夜思,即在静寂的夜晚思念故乡之意。)

    二、读诗文,识生字

    1.学生圈出本课生字,(课件播放古诗朗诵音频)学生认真听生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诗句的停顿。

    2.学生自由拼读诗句,多读几遍。同桌互读互纠,教师正音。

    “床、光、望”是后鼻音且都带有韵母“ɑnɡ”,其中“床”是翘舌音;“夜、思、疑”是整体认读音节,其中“思”是平舌音。

    3.(课件出示生字)请会读的学生来当小老师,领其余学生认读。

    4.和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再全班交流汇报。

    (1)识记字形。

    ①熟字加偏旁:古+攵=故;木+广=床;田+心=思。

    ②形近字比较:低——底;望——忘;疑——凝。

    ③利用生活经验组词:举——举手、举例、举动;光——光亮、月光、灯光。

    ④创编字谜:u◇古文反着写——故◇心上一块田——思u◇一点一横长,一撇到木旁——床

    ⑤设置语境:u床头明亮的灯光驱散了夜色。u他登高远望,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小老师领读、齐读、接读、师生共读等。

    三、写生字,明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回忆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并范写,学生跟着做书空练习。

    上收下放。书写时注意“田”的第二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

    半包围结构。“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的横不宜过长。

    上下结构,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部竖向笔画平行,“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上下结构。上部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略往上扬,竖弯钩紧贴竖中线起笔。

    左窄右宽。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左右宽窄基本相等,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注意反文与折文的区别,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独体字。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第一个撇折在竖中线上

    起笔,第二个撇折略微上扬,长撇舒展。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提示:一看二写三对照)

    4.挑选学生的优秀书写作品投影,师生共评共议,学生再练写。

    5.鼓励学生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

    思乡床头床前前后月光光明高低低头故人故乡水乡

    四、配乐读,重拓展

    1.(课件播放配乐朗读《静夜思》)学生边听边跟着小声地朗读。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

    一、忆旧知,识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同桌合作,一人读生字,一人组词语。

    3.同桌合作,听写词语,全写对了,就在听写本上画上一朵小红花;有错误,帮助纠正。

    4.指几名学生接力读古诗,一人读一句,其余学生注意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读古诗,感诗情

    1.学生自由读古诗,再指名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读正确,读得一字不差。引导学生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示范朗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读出古诗的节奏。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初步了解诗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如第二句诗写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由此引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来朗读;第四句诗中,诗人借明月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朗读时可以放慢节奏。

    (3)熟读成诵。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请班上的“朗读小能手”朗读,再配以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感染,让诗中之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有层次、有梯度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第一、二、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都带有“ɑnɡ”韵,读出味道。

    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共同评选出“朗读之星”。

    3.在读中感悟诗人的诗情,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如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以及情感诗情。

    三、抓字眼,明诗意

    过渡:我们读完古诗,是不是被古诗描绘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呢?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感受大诗人李白非凡的才思吧!

    1.学习第一、二句诗。

    (1)指名朗读第一句诗。结合插图想一想: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

    (有月亮的晚上。)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月亮?(床前。)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床前)。学生说一说:这样的情景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4)齐读第二句诗,学生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交流。

    (5)指导理解“疑”“霜”的意思。

    [疑]怀疑、好像。

    [霜]教师在眼镜片上哈气,并解释眼镜片上蒙着的一层白色水汽是雾。在秋冬季节,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6)(课件出示霜和月光的图片)学生通过对比,了解霜和月光的相似之处。

    (7)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

    生: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8)讨论:月光如霜,这写出了月光怎样的特点?(明亮、清冷。)

    (9)想一想: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点明了诗人的心理活动?(疑。)

    (10)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读出节奏和停顿。

    2.学习第三、四句诗。

    过渡: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诗的最后两句。

    (1)指名读诗句,圈出诗句中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交流。

    [举]抬。[思]思念。[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2)引导学生画出诗句中的动词(举头、望、低头、思),让学生理解“举头”“低头”是一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加以理解。

    (3)(课件出示李白望月图)学生结合图片及诗句,说一说对诗意的理解。

    生:抬头仰望着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起故乡。

    (4)想一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念故乡。)

    (5)拓展:诗人为什么望着明月会思念故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明月象征家人团圆。诗人望着明月,想起自己身在外地,远离亲人,顿感失落,自然会思念故乡。

    (6)思考:诗人望着天上的明月,还会想些什么呢?

    3.指名朗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想意境,演情境

    1.(课件出示插图)在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引说。

    师:(话外音)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在思念故乡的什么呢?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教师范读古诗,再现意境;学生模仿练读古诗,想象意境。

    3.角色表演。

    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寂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诗吧。(生双手放在背后,眼望明月深情地吟诵古诗)

    (1)指名吟诵古诗。

    (2)全体起立,望月状诵读古诗。

    五、背古诗,多积累

    1.练习背诵古诗。

    (1)指导背诵古诗。可以配乐、配动作加强记忆,也可以通过定位填空法帮助背诵。

    (2)指名会背的学生背诵古诗,或指几名学生比赛背诵;不会背的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加深理解与记忆,再练习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积累关于月亮的古诗。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朗读诗句,想象画面(教学重点)

    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谁来读?

    (指名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床前的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床前洒满明亮的月光。

    生2:我仿佛看到明亮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床前。

    师:说得好!来,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让我们闭上眼,想象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透过窗子,洒在床前的情景。一边想象,一边读。

    (生齐读)

    师:诗人李白以为这明月光是什么?

    生:地上霜。

    师:你们见过霜吗?霜是什么颜色的?

    生:霜是白色的,有点像雪。

    师:是的,天冷时,地上那白白的、薄薄的一层就是霜。(课件出示秋霜图)你们看,这就是霜。李白为什么把明月光比喻成霜?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生1:霜和月光都是白色的。

    生2:它们给人的感觉都很冷清。

    师:深秋的夜晚,李白独自一人客居他乡,看到这如霜的月光,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生1:很孤单,很寂寞。

    生2:思念远方的亲人。

    生3:想念故乡。

    师:男女生比赛读。

    (男生读,女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女生读,男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

    赏析: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要描绘的画面。读者要想读出诗情,须进入意境,须发挥想象。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重在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所在的环境,体会诗人此时的心境,然后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通过朗读再现画面,进入诗境,为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做下铺垫。

    《静夜思》这首古诗广为流传,有部分学生在之前已经会读、会背了。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领读课文。生生互动,互为师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指导朗读环节,我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6

    教学设计

    课题

    《静夜思》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人

    许敏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思乡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光、思、床”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思乡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古朗月行》引入课题

    2、读课题:出示课题,强调后鼻音和平舌音。

    3、你会背么?(生背)

    5、背得不错,老师也来背一背(师有感情的配乐背诵)

    二、揭示课题

    1、课题中探寻出“安静的夜晚”。

    2、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在做什么呢?(出示字卡:思)瞧,思这个字下面是心字底,你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3、孩子们,李白心里很想什么呢?我们一起回到一千五百年前的那个安静的夜晚去看看吧。

    三、初读古诗

    1、读准字音: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2、读出节奏:学生试读,学生练读;师生搭配读。

    3、读出韵脚

    ①孩子们,古诗读起来都很好听、很顺口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古诗里可藏着秘密呢。

    ②(标红:光、霜、光)你发现了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一首诗中有几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这叫押韵。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再看古朗月行,找一找。

    4、提出问题

    关于这首诗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老师吗?或者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以前不懂后来明白了,是想提醒小朋友们认真听的?

    四、精读感悟

    1、创设情境之一

    孩子们,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住在扬州的一家小旅馆里,他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这时的他在想什么呢?那他为什么不回家呢?

    ①学生说;教师总结:A马船步行(出图)这样的速度太慢了B他会遇到高山,他会怎么过去?他会遇到大河,他要怎么过去?

    ②离家400多个日日夜夜了,即使是一封简单的书信也要在路上走上三个月,没有家人的一点儿消息,李白非常想家。他的心情怎么样?难过伤心......

    2、创设情境之二

    想着想着,李白在这家小旅馆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你猜他会梦见什么?

    3、学习第一句

    ①李白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床前白茫茫的是什么?

    “霜”教学A你看过“霜”么?瞧,这就是“霜”出图

    B秋天的夜里特别冷,空气中小小的水滴遇冷变成了霜。你看它里面藏着小小的水滴了么?

    C一觉醒来,床前铺满了一片白霜,多冷啊!读这个字

    ②那是霜么?

    “光”教学A照亮一个地方,使人能看见的就是光。

    B月亮发出来的我们叫月光。那太阳发出来的我们叫----阳光。灯发出来的我们叫-----灯光。(配图)

    C明明是月光,他为什么觉得是霜呢?(两张图片对比)

    颜色像,心情冰冷。

    ③夜是静的,心是冷的。你要怎么读?

    4、学习第二句

    ①当李白半夜醒来发现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一位从小陪他长大的朋友,在窗外静静地看着他呢,你猜这个朋友是谁?明月。

    ②“明”教学A我们在《明天要远足》这篇课文里见过“明”哪里的明天是第二天的的意思。

    B这里的“明”可不是这个意思。太阳很亮,月亮也很亮,他们聚在一起的多亮啊!

    C谁来叫一叫这位老朋友的名字?

    ③再来读这句

    ④“举”教学A出图,举最初的意思是大人把一个孩子举过头顶,你看到两条胳膊了么?你能给“举”组个词么?

    B这里的举头可不是把头举起来的意思。而是--抬头。做动作

    ⑤李白写下了这行诗,读---“举头望明月”

    ⑥引导孩子想象月光下李白和亲人一起做过的事情

    5、角色代入,再背古诗

    1、回顾整首诗: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夜晚,李白独自一人,站在床前,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天空中的月亮陪着他。不知道这一轮明月的光辉是不是也投在家乡父母的床前......

    2、带入角色背诵:来吧,你们都是李白,望着月亮,写下了这首诗----全班齐背。

    板书设计

    8、静夜思

    望明月思故乡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读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教学步骤: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一)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二)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三)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四)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二)认识10个二类字。

    (三)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一)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

    “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边数边书空。

    (二)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三)评价学生作业。

    三、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8

    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且新大纲后面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多年来,我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于是,我尝试用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分为五步:课前查询知诗人--介绍背景解诗题--质疑讨论明诗意--想象诵读悟诗情--迁移运用背诗文。下面,我就《静夜思》一文的教学,谈谈古诗教学的新举措:

    一、课前查询知诗人。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抒发了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夜深人静之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介绍背景解诗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新大纲十分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所以,不用旧模式老师介绍,而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效果更好。学生在介绍李白和写作背景时,便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质疑讨论明诗意。这个环节中,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而我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联系诗句、结合生活实际、问别人看来,人本主义教学观十分正确: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放声朗读几遍,再以老师的提问:请你们想想一下,如果你就是此时此刻的诗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已见,体会感情,受到李白那强烈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情感的感染和教育,同时学到了有语气朗诵古诗的方法,那就是要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当时意境。

    这个环节还要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和背诵在诗的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语句简炼,琅琅上口。古诗的这些特点都要让学生欣赏、体会。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我放了几首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合适的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朗读。我只对学生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这样,变着法子让学生读,学生在读中受到热爱家乡情感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五、迁移运用背诗文。课后作业体现自主性,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我们都知道: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参与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这个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

    总之,古诗教学也要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证明,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古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使学生真正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9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1.理解课题的意思。

    (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再看图选字意。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板书:地上霜

    (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4.理解第三行诗句:

    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

    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

    )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看图,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他思念起家乡来)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7.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板书:客居他乡、深感孤独)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板书:思念故乡;想念亲人)

    8.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0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如果课堂上教师仍然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部分学生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

    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我又设计了以下练习:

    1、学生领读生字,扩词。

    2、游戏:小刺猬摘苹果。(开展背诵竞赛)

    3、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做过高要求,只要有积累的意识即可。)

    4、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

    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

    在作业安排上,我布置学生观察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同时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又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真正做到了为学生而教!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1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

    1、看中秋赏月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人们在做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做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故事导入:

    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寞。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

    (三)、认识二类字

    (1)、读围裙妈妈身上的字宝宝:

    过渡:课前小朋友们已预习了课文,都知道这首诗里有10个生字宝宝。现在它们都躲在围裙妈妈的身上。谁认出它们,我就把字宝宝奖给他。(请得到字宝宝的同学带读生字)字理分析“床”。

    (2)、字理分析“故”

    “故”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呢?(古字加个“攵”就是故,组词“故乡”)

    生字宝宝找妈妈:

    过渡:现在呀,围裙妈妈可想念她的孩子了,她正在找他们呢。听——围裙妈妈的呼唤:“后鼻音宝宝,你们在哪儿呀?”生齐读后鼻音生字:静、床、光、望、乡。“整体认读音节宝宝,你在哪儿呀?”

    (3)、生字宝宝找家:生字宝宝在这首诗中也有家,看看谁能最快回家。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四)、学习第一二行诗

    1、诗中哪两句写“夜”呢?读一读,用笔圈出不懂的字词。

    释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疑:好像。霜:小朋友们见过霜吗?冬天的早晨,在地面上结成的白色小冰晶就是霜,摸上去又冷又湿。

    说诗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2、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五)、学习第三四行诗

    哪两句诗写“思”?读出来。

    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做什么?谁来做一做这两个动作。看课件,认真观察诗人是怎么举头、低头的。给你什么感觉?(沉重,伤心,难过)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这句诗到底该怎么读?师用沉重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

    。哪些字该读重些呢?(举,思)

    生试着用沉重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六)、激情渲染,吟诵古诗

    1、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钱也用光了,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别人都回到故乡,与父母、妻儿、朋友团聚。只有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迟迟不能入睡,霜一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没有一个人给他添一件衣服,没有一个人给他生个火盆,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更没有一个人陪他说说话。他多孤独啊!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举起和低下的不仅仅是头,而是游子心中那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啊!

    2、同学们互相说说: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孤独地读诗,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读诗中表达出来。

    老师在小朋友们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了淡淡的乡愁。你想李白会有怎样的朋友呢?他们常在一起做什么?(秀才,读书)见过以前的秀才读书吗?(古人读诗常常是摇头晃脑地读的,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

    欣赏课件:古人读诗

    来。让我们把这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带到诗中来唱唱这首诗吧!

    (七)、总结

    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意一种方式来读这首古诗,尽情地读尽情地演吧!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很多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教学中,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通过动情的故事讲述引入课题,再播放课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在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这一部分,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篇12

    设计理念: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

    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过程与方法:1、获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2、获得理解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静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设计意图: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静、床、光 、望、乡 ” 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 (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请举手说说好吗?

    6.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这里只是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一位学生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五、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六、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