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物理教案
  • 九年级物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3-08-09

    九年级物理教案。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今天教师范文大全小编要向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名为“九年级物理教案”的文章,请务必将这篇文章收藏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感谢支持!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1

    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叫做平衡位置。

    (2)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

    (3)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4)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二、内能

    1.内能

    (1)物体的内能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都有关。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量

    (1)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2)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三、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这就意味着,在

    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6.热量的计算

    Q=cmΔt。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比如:水温度从lO℃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Δt==30℃-lO℃=2O℃,物体温度升高了30℃,温度的变化量Δt=30℃。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2、知道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电功的公式和单位;

    3、知道电能表示测量电功的仪器,会读电能表;

    【学习重点】

    电功的意义,电功的计算

    【学习难点】

    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通电时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电能

    1.自主学习:

    (1)小组讨论:生活中的各种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2)自学课本了解:电能的单位是什么?

    2.其他形式的能通过发电机、电池可以转化成 。电能通过各种用电器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的单位有:千瓦时和焦耳。1度=1kW•h= J。

    3.练一练:电饭煲将 能转化成了 能。电风扇、洗衣机将 能转化成了 能;电脑和电视将 能主要转化成了 能和 能;家用电吹风将 能转化成了 能和 ;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 能。

    知识点二:电功

    1.电动车工作时电流对车做了功,将 能转化为 能,那么电能与电功是什么关系?

    2.自学课本:

    (1)电流做功的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且用电器消耗了多少 能,电流就做多少功。如:电流对电动车做了360000J的功代表有 J的电能转化成电动车的动能和内能。

    (2)电流做功的多少跟 、 、 都有关系。

    公式为: ,W的单位: U、I、t 的单位分别是:伏(v)、安(A)、秒(s).

    3.练一练:

    一个小灯泡的两端加2.2V电压时电流是0.3 A,它在这种情况下通电10 min,电流做了多少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知识点三:电能的测量

    1.家里用的电能的多少不同,收取的电费不同,怎样判断你家里消耗电能的多少?

    2.课堂探究:

    (1)观察电能表,讨论电能表上的符号及数据的意义:

    参数 意义 电能表

    KW.h

    220V

    10A

    (20A)

    50Hz

    3000r/KW.h

    3200imp/(Kw•h)

    (2)电能表的读数:

    ①新电能表的示数应该是 ,表盘最后一位是 位。

    ②陈鸣一家今年一月新安装了电能表,如右图所示。九月初的读数为 ,九月末读数 ,从安装本电能表到九月初她家共用了 的电能,从安装上到九月末她家共用了 的电能。九月份她家共用了 电能。

    ③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___的仪表。

    一段时间内的用电度数等于电能表上先后两次示数之差。

    (3)自学电能表的种类:除普遍机械式电能表,IC卡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多费率电能表等。

    (4)自学了解1kW•h的电能的作用,增强节约用电的意识。

    三、课堂练习

    1、安装在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测量的是( )

    A 、电流 B、电压

    C、 电能(电功) D、电功率

    2、若小明家电能表今天的读数是:3 6 4 2 5 ,一周后的读数是 3 6 8 2 5 ,则该周小明家用了 度电。

    3、电能表上标有的“3000R/ kw.h”,物理意义是 ,这块电能表所测的某用电器工作一段时间内,它的表盘转了600转,那么该用电器在这段时间用电 度,合 J。

    4、电流做功的过程中消耗电能,实际就是____能转化为____ 能的过程;蓄电池充电是把___ _能转变成__ __能的过程。

    5、如果甲、乙、丙三位同学家的电能表上分别标出600 revs/kW•h、1200 revs/kW•h、1500 revs/kW•h.则这三位同学家

    (1)用电器均消耗1度电的时候,电能表转过的圈数分别是多少?

    (2)电能表均转一圈,消耗的电能分别是多少焦耳?

    6、有一只灯泡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发光10h ,消耗了1度电,问:这只灯泡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四、自我小结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常识性了解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的知识.

    2、 知道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3、 知道水能和风能是清洁能源,在使用中的能量转化和我国使用能源的概况.

    4、通过本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节约能源的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天然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开发和利用.教材的内容联系实际,是动能和势能的知识延续,是机械能在自然界中的具体体现,学习本节可以使学生对机械能形成比较具体的概念和全面的认识,在教材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教法建议

    本节的重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对建筑拦河坝提高上游的水位,到水流冲击水轮机,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三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风能和水能的利用可以采用让学生阅读,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提供的资料是:我国水能的使用情况;我国风能的使用情况;关于水能和风能使用的照片.

    做好调查的准备,课本后面有两个调查题目,分别是是否有利用水能和风能的可能,及是否有水电站,对于水电站做一些调查.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课题】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重点难点分析】从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修建拦河坝来提高上游的水位,对于水轮机的构造和发电厂的组成不要详细分析,从联系实践来学习,并扩展对机械能的认识视野.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内容建议用阅读的方法学习

    1,用课前诊测引入新课

    提出思考问题:重力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河水从高处落下,说明水的能量转化情况.

    2,阅读水能的利用

    方法1,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自行阅读并提出问题,组织成小组讨论,并提交思考答案,由全班同学审查.此种方法适合于班级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并组织的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方法2,提出思考问题:我国古代利用水能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水能发电的情况;拦河坝提高水位的意义;利用水能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利用潮汐发电的方法和意义及其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阅读风能的利用

    教学方法同上,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提供关于风能的利用的资料(这是在上一节课应当布置的课题),学生提供的资料可以由班级共享.对于一般的教学过程,可以提出思考问题:风能的利用状况;风能的特点(优点和发展特点)等.

    4,布置学生实践题目

    调查本地域中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状况;是否还有可以利用的水能和风能资源;实际的水电站的使用情况等.

    【板书设计】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4

    一、新课引入

    师生共同朗读“章首诗”

    板书: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第一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产生

    ①.教师先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感受各种各样的声音。

    问题:听了这段录音,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让学生结合已学的知识,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②.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几个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动手做一做。看谁的效果。

    如:用手指放在正在发声的喉头,感到喉头在振动。

    ③.演示实验1: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

    让学生学生对实验进行小结。

    ④.然后,请同学们阅读“帕斯卡的故事”

    提问:通过实验阅读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波。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5页的图片2-4,让学生归纳:

    板书: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

    3、把声音显示出来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25页的图片2-5,让学生归纳

    板书:3.示波器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声音的波形

    4、声音的传播条件

    ①.活动2:比较空气、木杆等物体传递声音的效果是否相同,并与同学交流讨论。(不相同,空气的效果最差,木杆的效果)

    ②.活动3:听水中发出的声音

    演示实验2:参照课本图2-7,一位同学在水中敲击石块,另外的同学耳朵贴在水槽的外面,试试能否听到敲击石块的声音。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③.提问:真空能传声吗?

    演示实验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让学生注意声音的变化。(让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抽气机一直在抽走罩内的空气,当罩内空气抽完了,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这个现象表明了什么?

    让学生交流讨论,并对以上活动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阅读“贝多芬的故事”

    教师提问:请你猜想一下,当宇航员到达月球后,他们是怎样相互交流的?与同学们交流并讨论你所想到的方法的可行性。

    板书: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是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5、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请同学们阅读P27内容(结合观察图2-7),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题:百米赛跑中,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准确吗?为什么?

    让学生交流讨论,并要求学生能否计算出:听见枪响计时会慢多少?

    板书:4、声音的传播速度:1)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

    2)V固>V液>V气

    6、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指导学生结合图2-11,阅读课文P28的内容,说说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并写在方框中。

    板书:6、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发声体振动――介质――人耳

    三、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

    四、巩固练习

    完成P29的“自我评价与作业”的No.1.2.3.4.5.6.

    五、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及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习的效果较好,但在探究有些问题时,探究方案的设计,对所看到的物理现象的科学归纳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我想这恐怕是刚系统地接触科学探究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多引导,可作专门的训练,以达到纠正,提高的目的。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5

    学生思考,内能的增加是通过什么方式?

    归纳这三个活动的共性:做功,并且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学生举例

    指导学生总结热传递与做功改变内能时的区别。

    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思考:与前三个试验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看视频

    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后经过小组讨论再回答

    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后填写答案

    通过多个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并归纳总结。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

    三个活动分别对应:克服摩擦做功、压缩做功,让学生总结共性,学会归纳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新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进行归纳,寻找异同

    由点火爆炸试验引出热机,同时与前面知识做一对比。让学生分清机械能与内能转化包括两种情况:外界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对外界做功

    先通过视频让学生对汽油机有一个整体认识

    再通过问题驱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寻找答案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是热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2、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排气冲程 C.做功冲程 D .压缩冲程

    3、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气缸中气体的( )

    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 B.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C.压强减少,温度降低 D.压强减少,温度升高

    作业布置

    练习册21页1-----10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1)

    一、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克服摩擦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压缩体积做功

    二、 演示点火爆炸试验:物体对外界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 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电流,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流大小的引入,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关于电流你了解多少?

    1.电流的成因:

    1.电流方向的规定:

    3、电池有正负两个极,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

    学生回答问题。

    (二)、认识电流

    1. 播放水流视频,类比水流引入电流

    水流有强弱之分,单位时间内从水管中流出的水越多,水流就越大。电流是否也和水流一样,有强弱之分呢?

    2.教师演示课本52页----观察:灯泡的亮度,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电流是有大小之分的。

    3.学生看书52页,得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叫做电流。并自学电流的单位及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4.电流单位转换练习

    ①房间灯泡中的电流约0.2A,等于 mA.

    ②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约50 mA,等于 A.

    ③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约100μA,等于 A.

    ④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 A,等于 μA.

    5.课件展示和看课本52页了解一些常用电器的工作电流的大小。

    (三)测量电流

    1.学生看书使其知道,1.电路中电流大小需用电流表测量;2.电流表的符号是A

    2.探究活动:

    1认真观察电流表 。观察电流表的外观,你能发现什么?

    2拿到一个测量仪器先观察什么?(零刻度、分度值、量程)

    3自学J0407型直流电流表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

    a.电流表的用途

    b.电流表的测量范围?怎么选择测量范围?选择0--0.6A量程时,一大格和一小格各代表多大电流值;选择0—3A量程时一大格和一小格又代表多大电流值?

    c.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练习电流表读数。

    4.学生探究: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练习使用电流表

    5.针对学生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分析故障的原因。

    (四)、课堂练习

    (五)、师生共同小结:

    (六)、板书设计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7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亲身体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物理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发展能力,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处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本章整体学习能量知识,前面学习了《机械能》、《内能》。这一节是将机械能与内能进行结合,学习两种能量的转化及生活应用。同时本节也是对改变内能的方式的补充,所以学好前三节知识是前提,学好本节知识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和应用。

    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通过视频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过程方法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的意义

    2、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本节重点为: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难点是: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会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些问题台阶,帮助学生逐步通过现象分析到本质。在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情况分析时(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减小)通过实验归类,进行突破。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这个重难点突破方法上,我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刺激:有视频、有自主学习课本、有问题引导合作讨论、有模具针对点观察(曲轴的转动情况)。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机能来主动学习。

    5、教法设计:

    实验探究法、视频辅助法、指导读书法、问题引导法。运用实验探究法能更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同时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视频辅助法把不容易展现的汽油机工作过程全方面多角度的展示给学生,弥补了模具小、可视性差的缺陷。指导读书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课本时教师通过问题引导,使自主学习更具指向性,目标性更强。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师通过针对点专门突破讲解。

    6、学法设计:实验法、观察法、阅读法、讨论法。这些方法的应用都是为了让学生限度的参与教学,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参与,自己解决。

    二、教学准备:利用铁丝、铅笔、图钉等随手可得的器材让学生动手体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演示两个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酒精、小瓶,学生体会归纳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利用汽油机模型、观看汽油机工作视频,物体与视频资源结合,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学习。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8

    ●了解四冲程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情况。

    ●知道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养成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 ,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养成学生的.环保意识。

    ●了解这些内燃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师准备:

    PPT课件、flash动画(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过程)、试管、水、橡皮塞、酒精灯、铁架台、火柴、四冲程汽油机模型(J2255型)和柴油机模型等。

    学生每组准备:

    同学们,汽车已经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18世纪第一辆汽车问世时,速度只有数千米每小时,而目前最快的汽车速度已经是声速的几倍,达到了1678千米每小时。

    你想知道汽车是如何获得这么大的机械能的吗?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热机,将会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悬念,让学生感受热机的威力,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由生活走向物理。)倾听讲述。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9

    课题:第十三章第四节《  杠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会画杠杆示意图,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实验,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 通过分类,把握分类的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独立探究、讨论交流,培养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画杠杆示意图 教(学)具: 木板,土钉,起子,老虎钳,板手,夹子,教学光盘 板书设计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图 引入新课 出示铁钉、长木板,用羊角锤把铁钉钉入木板。问:谁能用手把铁钉拔出  问:那我们能否借助其他工具来完成呢? 问:怎么拔?  老师故意用装泡沫柄的羊角锤 老师换用木柄的羊角锤插入铁钉中但不动。 ”老师又故意演示扳动但不接触木板。 播放生活有关杠杆应用的图像背景资料 学生观察,回答,操作 答:(学生会抢着回答)用羊角锤拔 学生会大声说;“不行,柄太软,要用硬木柄。” 学生会说:“不行,要用力向后扳。 通过师生互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行新课 杠杆 请同学们认真自学P3-P4活动11.2上面内容,5分钟后能回答杠杆的定义,并作出杠杆的五要素。  1、什么叫杠杆?  2、找出图11-2中各工具的动力和阻力。  3、画出下列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培养学生阅读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探究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指导学生实验 组织小组评估交流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代表讲述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进行试验,组内分工协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小组代表介绍本组实验的情况 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杠杆应用 播放有关杠杆应用的背景资料 观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培养热爱科学的.感情 反馈练习教师出示相关练习巩固练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训练应用武力值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小结 请学生小结 学生发言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教学反思     课题:第十三章第一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2.通过自制测力计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板书设计: 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   使用 弹簧测力计         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elastic force) 应 用   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   制作(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板、拉钩、吊环、外壳   (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   (3)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 (出示玩具弓箭或弹弓)这是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 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后汇报 创设情境 导学激趣 自主学习自主质疑 一、弹力的 产生 1、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做些小实验,从生活走向物理认识弹力的效果,了解弹力的产生,将学生观看视频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1、学生实验:压拉弹簧、互压手指、手指压文具盒、手压直尺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弹力的产生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合作交流互动释疑 弹力大小 2、演示实验:①将乒乓球压在橡皮泥上松手后,球仍保持静止。②将乒乓球压在弹簧上,乒乓球会跳起来;而且弹簧的形变越大,松手后乒乓球弹跳的高度越高。③用较大的力拉弹簧后弹簧不能恢复原长。教师归纳弹力的概念,并板书内容。 2、观察并分析,感悟到弹性与塑性的区别;弹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弹簧的弹性是有限度的。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2、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展示知识梳理 弹簧测力计 组织学生活动――“拉拉力器比赛”,得出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关系,为弹簧测力计的学习顺利过渡作准备。启发学生领会弹簧测力计的间接测量原理。 1、学生分组探究,按照要求实验。①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②感受1N、2N、5N的大小 3用测力计拉小车在木板上匀速前进,读出拉力大小 4测出头发被拉断的拉力大小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2、激发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知识应用反馈提高 1 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什么?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些什么? 2必须要弄清产生弹力的物体一定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两个物体互相接触,这是产生弹力的前提.没有物体、只有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不互相接触都无法产生弹力;其次,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间还必须互相挤压,即发生弹性形变. 3问: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出示练习题,组织学生交流 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锻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及学习导纲练习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电压单位的换算。

    3.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4.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压的作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2、电压的作用;电压表的读数

    三、教具准备:

    电源、开关、灯泡、导线、电路板、电压表

    四、教学过程: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

    用水压形成水流来类比电压形成电流。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上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要有持续电流的条件:电源,电路应是通路。

    3.电压(U)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伏)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4.常见的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1.5V。(2)一节铅蓄电池:2V。

    (3)安全电压:不高于36V。(4)家庭照明电压:220V。(5)工业电压380V

    5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此个,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1.电压表的结构:

    电压表的外形,符号,接线柱,量程:0-3V,0-15V。

    2.读数:

    (1)认清所接量程。

    (2)认清最小电压值。0-3V每小格0.1V,0-15V每小格0.5V。

    (3)检查写单位。

    3.练习读数。(幻灯显示)

    4.电压表的使用:(实物讲解)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5.学生上讲台演示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规则。

    6.讨论想想议议

    7.练习:(1)把一个灯泡接人电源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小灯炮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2)在两个灯泡L、L串联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小灯泡L两端的

    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3)在图右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

    灯泡两端的电压,并在电压表两端标出它的“+”、

    “一”接线柱。

    8.小结(学生归纳)。

    利用表格的方法对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教学后记:

    【九年级物理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