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和课件
  • 教案和课件

    发表时间:2023-06-28

    教案和课件。

    笔者强烈推荐大家认真阅读本文“教案和课件”,其中包含深刻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每位教师日常教学都需要精心准备完整的教学课件和教案,而教案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相信这篇文章会对您有所启示!

    教案和课件 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3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

    2、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概括1-3段段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括1-3段段意

    难点:

    概括1-3段段意,感受荷花的美丽

    (三)课前准备:挂图、幻灯、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

    1、

    出示挂图:这是什么花?你看了图上的荷花有什么感受?

    2、

    听录音,思考:哪几段直接写了荷花?(1-3)

    二、学习字词

    1、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反馈:

    字音: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读准花骨朵,画图理解花骨朵

    字形:骨:第3画()翩:左扁右羽

    提出不懂得词:莲蓬:看图理解挨挨挤挤:做动作理解

    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不多字漏字,不读破句

    4、齐读课文,读出你想表现的感觉。

    三、学习1-3段

    1、

    默读1-3段,思考:这三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清香、形态、姿势)

    2、

    学习第一段

    ●读,找出写荷花香气很诱人的词?

    ●概括段意?(我一进公园,就闻到一阵荷花的清香。)

    3、

    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标好句号

    ●划出直接写荷花形状的句子(4、5、6)

    ●写了哪几种不同的形态?(全开、刚开、未开)从图中找出这三种形态的荷花。

    ●课文用什么词把三部分连接起来的?(有的……有的)

    ●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为什么?(2)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读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体会哪个词用的好?

    (冒写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机昂然,又写出了荷叶的茂盛。)

    ●划出写荷叶的句子

    这句话中写荷叶又多又密的词是(),写荷叶颜色的词是(),写荷叶形状的词是()。

    ●这段话主要写荷花,为什么要写荷叶?(荷叶茂盛,荷花就多。在碧绿的荷叶的衬托下,荷花显得更美丽了。

    ●小结,这段话荷花的形状。谁能概括的说说荷花的形状美在哪里?

    (开的多,形状各异,白花、黄莲蓬、绿荷叶,颜色美)

    ●感情朗读

    ●概括段意?(荷花形状各异,十分美丽。)

    3、学习第三段

    ●理解姿势:姿态

    ●看图说说白荷花有哪些姿势?用一个词概括?(千姿百态)

    ●为什么画家如果能画出这一池荷花真了不起?

    (所有的荷花都很美,各有各的样子,而且他们的样子不时的在改变。画家要画下来,是不可能的。课文这么写是为了说明荷花姿势美。)

    ●感情朗读

    ●概括段意?(白荷花的姿势很美。)

    4、

    读1-3段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看图仿写

    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有的()。

    板书:

    清香

    荷花

    形态

    形状各异

    姿势

    千姿百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5段,进一步感受荷花之美

    2、背诵课文2、3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荷花之美

    难点:

    感受荷花之美、背诵课文2、3段

    (三)课前准备: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有感情朗读1-3段,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荷花的美?

    2、背诵第二段

    二、学习4、5段

    1、听录音,讨论:这两段写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习第四段

    ●面对一池的荷花,作者想到了什么?

    ●想象中的我美吗?美在哪里?

    (静态美: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下,光彩照人;动态美,风吹来,与一池的荷花一起翩翩起舞,十分美丽。)

    ●蜻蜓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做了好梦,说明什么?(它们生活在荷花池里十分快乐,从而衬托出荷花的美丽。

    ●为什么我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我看的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

    ●感情朗读

    ●练习背诵

    ●概括段意(我看着美丽的荷花,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白荷花。)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荷花的诗句。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2、给荷花上色

    板书:

    荷花想象(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白荷花)

    教案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jK251.cOm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出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

    教师板书:比例的应用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1(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

    140÷2×5

    =70×5

    =3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1)思考: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

    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教师板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教师追问: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千米.

    2 =140×5

    =350

    答: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

    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

    教案和课件 篇3

    【教材简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细致合理,描写生动形象,读后可以使我们思接千古,不仅增长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而且激发起热爱科学探索的兴趣。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实践,探究,经历。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主要目标并非在于教教材让学生去弄清一个科学假想故事,接受书本知识,而是以教材作为一种凭借,引领学生通过图文结合,发现化石特点大胆实践,创编故事--文我比较,产生新的感受--发展改造原有知识经验的过程,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去亲历,去发现,去探究,去完善他们自己的知识建构。

    【教学目标】

    ⒈以教材为凭借,引领学生观察大象化石,了解发掘经过,在现实基础上大胆推测,合理想象,培养创新精神与想象能力。

    ⒉在把自编故事与课文故事对比赏评中,领悟科学假想的一般方法,感受作者的想象合理﹑严密,描写生动形象,培养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㈠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许多同学对现已灭绝的古生物挺感兴趣,特别是恐龙,因而对一年前去过的中华恐龙园是念念不忘,说说那次游园最令你难忘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需要之一,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又紧接下面环节古生物化石及相关知识介绍,激发学生内需。)

    ㈡化石资料交流,丰富感性认识

    课前搜集了不少有关化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所获所得。

    (设计意图:资料搜集交流是开放式教育下对信息处理的一种学习,亦通过感性材料的积淀,丰富对化石这一科学知识的感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㈢图文结合,发现化石特点

    ⒈观察化石图片。

    老师也带来一张古生物化石的图片,想看看吗?(出示)这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仔细观察一下。

    ⒉感知化石特点。

    怎么样,看了有什么感觉,跟大家来说说。

    ⒊引导读文,加深感受。

    陈列馆旁边还竖着一展牌,上面写的正是这具化石的介绍,你们读读看,有什么新的感觉。

    ⒋读中感悟,感情朗读,表现化石特点。

    指名读,齐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中感受化石的大和保存完整。

    ⒌了解发掘经过。

    师引述过渡:这具化石在地底下沉睡了200万年,直到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的一些农民在黄河边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便向当地政府报告,这具化石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让我们再去挖掘现场看看,又了解了哪些情况。自读课文最后一段。

    (了解化石出土姿势:脚踩石头,斜斜插入土里)

    ⒍引发生疑。

    了解了有关黄河象化石的这么多内容,接下去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⒎过渡引导。

    我们也来做做小科学家,假想一个有关黄河象来历的故事,你们说怎么样。

    ㈣想象来历,自编假想故事

    ⒈指导假想。

    ⑴科学假想我们还是第一次。首先让我们来策划一下,看这个假想该怎么个想法。

    ⑵学生讨论,引导归纳科学假想的要点:以现实为依据,大胆推测,展开科学合理想象。

    ⒉小组合作,自编故事。

    ⒊交流自编故事,学生评议。

    评评:①故事创意,②现实为依,③科学合理。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感知化石的特点,自己分析,思考,推断,自编故事,通过自己亲历、实践,体验科学家假想的一般过程,逐步发展完善了对科学假想的认知。)

    ㈤赏评课文故事,交流感悟

    ⒈读中充分感知课文故事。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⑵指名分段读,进一步感知。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读,充分感知,让文字内容在头脑中逐渐清晰明朗起来,为后面对文本故事的分析,比较,赏评奠定基础。)

    ⒉比较故事,细细品味。

    ⑴小组学习,把刚才自编的故事和课文故事比一比,谁编得好,好在哪里。

    ⑵交流感受。

    ①故事发展的背景环境:气候干燥炎热,动物们干渴难忍,为后文急于喝水,忘了危险埋下伏笔。(细致形象)

    ②老象陷入淤泥的经过,环环紧扣,故事想象合理、

    ③地质变化的过程,具有科学性。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欣赏书本故事的优点,亦可评其不足,也应肯定自编故事的独特创意,细腻周密之处,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书本)

    (设计意图: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赏评文本故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表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批判意识。)

    ⒊小结亲历感悟。

    说说通过自编科学假想,再与课文故事对比,你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传统教学重结论,而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起初,学生凭着已有的对科学假想粗浅的认知进行自编故事实践,再经历生生互评,与文本故事进行比较,分析,选择,经历了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不仅探究获得新知,发展了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空间。)

    附:板书设计:

    个头大,保存完整

    以现实为依据

    脚踩石头,斜插土里

    科学

    假想

    大胆推测,合理想象

    严密

    科学

    细致

    教案和课件 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

    2、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高山流水》的曲子、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师:同学们,在我们武汉市汉阳区有个地方叫古琴台,你们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这里流传着一个优美的故事,那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知道主人公的名字吗?(板书:伯牙、钟子期)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古老的故事中去。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伯牙是什么人?伯牙的高超琴艺是怎么练成的?请勾画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读自悟,交流,相机强化“伯牙学琴功夫深”的结论。

    3、出示重点句子:“这里就像仙境一样,伯牙陶醉在美景之中,浑然忘掉了自己。风声,浪声,鸟语,虫鸣,大自然奏起的交响乐,深深地打动了伯牙,他情不自禁地弹起琴来。”

    ⑴、遇到重点句,先别急,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多读几遍句子,再找到重点词来理解,谈体会,最后再美美地读一读。方法:初读——理解词——美读。用这个方法,自己来试着学习这句话。

    ⑵、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师小结:伯牙弹琴很投入,他是情由景生,是触景生情,然后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4、伯牙的琴艺大有长进,这令他十分高兴。然而,没高兴多久,苦恼的事情就来到了,你知道是什么吗?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围的人都听不懂,无法理解他的琴声,这使他陷入了孤独之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伯牙遇到了钟子期。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4个。

    2、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3、重点指导书写:勤

    4、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围的人都听不懂,无法理解他的琴声,这使他陷入了孤独之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伯牙遇到了钟子期。

    二、探究学习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钟子期是一个有着什么特点的人?你从哪里可见钟子期特别善于听琴?

    2、学生交流。(在抓重点词语理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朗读语感。)方法:初读——理解词——美读

    ⑴、“高山”这部分,抓住“立刻”和“兴奋”这两个关键词。

    ⑵、“流水”这部分,应该抓住“不住地赞赏”,因为从中可以感受到钟子期反应强烈。

    ⑶、“在下雨的情景”这部分,重点学习三个“时而”的排比句。

    ⑷、朗读感悟。

    3、紧承提问:伯牙对找到知音的感受是什么?讨论:为什么伯牙的感受是“感动”而不是“激动”呢?谁来读好伯牙的话?

    4、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是怎么做的?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1、钟子期去世了,为什么伯牙断琴?你怎样看待伯牙断琴?

    2、知音,是令人向往的,人人都想拥有知音。伯牙断琴,缘于知音难觅。而《高山流水》也成了千古绝唱,有空,大家也去听听这首古曲,也可以写一写感受,说不定你也能成为伯牙的知音呢!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4个。

    2、学生交流。注意“弦”的拼音。

    3、指导书写“泰、抒”。

    4、学生练写。

    教案和课件 篇5

    设计思想:前辈语文大师们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很有见地的。我们可以再往前迈一步:课本仅仅是个引子,是一些触点的集合,教师要把这个“小文本”通过你和学生的共同学习、研讨演变成“大文本”。说它是引子,是因为我们要据课本引出好多与课本有关的课内知识、一般能力的学习,也要引出好多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综合能力的学习。说它是一些触点的集合,是因为文本蕴藏着很多能触动读者思考的“元素”(点),这些“元素”涵盖了诸多角度、诸多层面,而且因人的认识水平、接收能力等的差异而不同。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这种“大文本”观。本文反映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就可以引导学生由此深入生活,去找寻人性中更多的“美”,也可以与《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人性中的“丑”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现实生活所表露出来的人性中“丑”的一面加以讨论,在讨论中明辨是非,体验什么是值得称道的“人性美”。另外,让学生复述、概括、理清脉络,这是一条由具体到概括的逻辑训练线路,经常训练,有利于学生很快把握文章的思路。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范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符合人物特定的心理,根据情节的发展读出起伏,确实能感染学生。

    二、让学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人物言行谈一两点感受。

    三、找几个朗读水平高的同学生分段朗读。

    四、复述课文。

    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六、理清文章脉络。

    1.启发学生找到两条记叙线索:明线写德拉,暗线写杰姆。

    2.让学生根据文章情节,顺着两条线索往下捋,找出明暗线的交替变化和融合。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线索”。

    3.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结构”。

    第二课时

    一、归结文章的主题。要求根据文本的内容,抓住主要情节,避免以偏概全,不要将本文主题偏移到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的关注,从而展开社会批判。正确的认识:歌颂了朴实而纯真、艰难辛酸却相濡以沫的爱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尊重他人的爱,怎样向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担负起自己的道德伦理责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找来英语原著,进行跨学科学习。

    二、与《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比较教学,了解人性的多样性。并从现实生活中分别举出一些人性中“美”和“丑”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自己分辩,从而明确是非,引导学生展现美好的人性。

    三、了解巧合和悬念的写法。这部分可由教师设疑、学生解疑的方式开展教学。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特点”(“巧合无痕”、“引而待发”)。

    四、仿照本文的写法,就你身边人们的某个闪光镜头,编写出小小说提纲。课下再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案和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寓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它用力挣扎,汗水淋漓,还是拉不上车去。伯乐见了,就赶紧挽住千里马,泪流满面,并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又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马说》是通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议论文体。“说”是“谈论”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字词学习:祗(zhǐ) 骈(pián)

    3、学生齐读课文。

    三、翻译理解

    1、学生自学,划出疑难点;

    2、全班交流:

    (1)重点词:

    祗: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并列,一同。

    是:这。

    能:才能。

    见:通“现”,表现。

    且:尚且。

    等:相等。

    安:怎么能

    临:面对。

    (2)一词多义:

    虽: A、故虽有名马: 即使。 B、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以: A、不以千里称也: 用。 B、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食: A、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 B、食不饱: 吃。

    其: A、其真无马邪: 难道。 B、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C、食之不能尽其材: 指代千里马。

    策: A、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 B、执策而临之: 马鞭。

    能: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B、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

    四、课堂小结

    翻译文言文,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这三字诀。而且,必须大声朗读,投入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背诵下来,并且领会文章的要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语文作业本》基础部分;

    3、课外查找有关韩愈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指名背诵课文;

    2、翻译重点字、词(见前一课时)。

    二、探讨质疑

    1、千里马指什么?伯乐又指什么?

    “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2、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马的,但有的千里马能被发现,原因是什么?而有的千里马却被埋没、被摧残,原因又是什么?

    前者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后者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

    三、拓展探究

    1、文章为何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问题?

    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可避免终身被埋没、被摧残的命运,其价值就无从体现。这样阐述,突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即突出了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性。

    2、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其真不知马也!”

    3、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当今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抑或是怎样呢?

    (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四、总结全文

    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练习。

    3、阅读《骥伏盐车》,回答文后题目: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节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1)千里马受到怎样的不公对待?

    (2)千里马为什么“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

    (3)文中表现出伯乐怎样的思想性格?

    教案和课件 篇7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3、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沙尘暴的.图片新闻,讨论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谁在保护着我们的环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课《绿色的卫兵》

    2.读准字音卫兵,什么是卫兵,换词说。

    (二)了解课文大意

    1.这群卫兵其实是谁呢?听范读。

    2.自己尝试读,回答问题。

    (三)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1.轻轻地读课文,圈生字,划词语,想意思,标段落。

    2.读通课文,读正确长句子。

    3.分段接读课文,纠正错字。

    (四)集体讨论,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集体正音。尤其注意:兵吼浓刺噪

    2.出示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

    3.讨论识记生字。

    4.分小组读课文,重点读准字音。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有几句话?

    2.一排排卫兵是指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3.齐读第一段。

    (六)巩固练习

    1.齐读生字,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2.抄写生字,范写噪、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第2、3、4段,理解手臂、长城、明朗、宁静等词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知道树林能挡狂风、阻黄沙、隔烟雾、减噪声,给城市带来整洁与安宁。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初步具有爱护花草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词语:卫兵、货车、烟雾、轰隆隆、挽起、整洁、浓烟、强弱,边开火车,边随机问问题,说意思、造句。

    2、出示图片,齐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看与第2段有关录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规范回答的语言,鼓励用自己的话说。

    2、那我们看看课文怎么写的,读一读,数数有几句。

    3、课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指名分句朗读。

    4、比较叫和吼叫有什么不一样。还有哪里看出沙尘很猖狂?我要进城!

    5、你们觉得绿色的卫兵怎么样?哪里看出的?读一读。

    6、感情朗读,师生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7、尝试背诵,指名背诵,看录象背诵,齐背。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第三段,齐读。

    2、讨论与第二段的相同与不同点。

    3、比较美丽又干净和明朗又宁静,能不能换个位置呢,为什么?

    4、看录象,感受后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评价。

    5、同桌分角色朗读,齐读。

    6、背诵练习。自由准备,指名看录象或看板书背诵,齐背。

    (四)学习第4段

    1、女生齐读。

    2、出示第一段,比较不同点。

    3、齐背。

    (五)巩固总结

    1、看板书回忆全文,背诵全文,充分利用板书的关键词。

    2、完成课堂作业6

    3、我们知道了绿色的卫兵为我们的城市带来的一切,那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城市做些什么呢?

    4、总结:我们要争当绿色小卫士,保护环境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教案和课件 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目标:

    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估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增强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师生一起说说复习单元的的内容: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估算乘法。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并逐一展示,最后全体评议。

    (1)先出示口算乘法算式,分小组指名回报,全体评议。

    (2)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3)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4)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5)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6)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7)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估算乘法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三、测评训练

    1、列竖式计算

    24×5=? 123×3=? 412×6=? 324×5=? 138×6=

    108×6= 204×5=? 150×6= 300×3= 235×3=

    39×5≈ 302×8≈ 599×6≈ 71×9≈? 108×4≈

    2、解决问题

    (1)小红每天上学骑7分钟自行车,他平均每分钟骑185米,小红家和学校距离多少米?

    (2)老师把全班分成9组做实验,每组5人。后来有改成每组9人,这样可以分成几组?

    教案和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残疾青年不计得失,想方设法帮助“我”的优秀品质,体会“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3、了解作者巧妙设计悬念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习残疾青年不计得失,想方设法帮助“我”的优秀品质,体会“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等。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揭示课题。

    2、引导学生就课题进行质疑,激发阅读需要。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或联系上下文、求助同组同学等弄懂新词。

    2、点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出示提纲:

    白读书──受责怪──卖马草

    买马草──遇好事──心里乐

    送马草──明真相──直想哭

    2、学生依据提纲,速读理清脉络。

    四、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随机出示描写摊主语言的句子,适当提问点拨。

    如:“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

    “他急了……”“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等。

    教师作适当补充。

    2、迁移运用,指导读好:

    ⑴ 你怎样看待摊主说谎?

    ⑵ 你觉得残疾摊主是个怎样的人?

    ⑶ 引导学生读有关语句。

    五、课后拓展练习

    收集身边感人的助人为乐的事例,在语言实践课上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

    别饿坏了那匹马

    白读书──受责怪──卖马草

    买马草──遇好事──心里乐

    送马草──明真相──直想哭 学生齐读。

    学生提出疑问。

    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文章分段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出示的句子。

    学生对这些句子提出疑问。

    学生讨论解决。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朗读有关的句子。

    【教案和课件】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