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 >导航
  •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7-08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时间过得太快,一学期即将走完。我们在通过一学期的教师教学后就要对这一学期的教学进行一次总结,通过这次教学总结我们就能看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学习的,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的反思可以参考下述示例:

    1. 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

    在这个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例如字、词、句、篇等。因此,在这个期中考试中,教师需要加强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通过练习、默写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字词记忆和阅读能力。

    2. 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这个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理解、分析、推理、表达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3. 增加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这个期中考试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试题,例如让学生给一篇文章或题目起一个有创意的名字,或者让学生给一个电影或电视剧写一个观后感等。

    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语文是一门情感学科,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书籍或作者的文章,或者让学生写一封信表达他们对家人或朋友的思念等。Jk251.cOm

    5. 重视考试结果,但也要注重过程

    考试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教师应该重视考试结果,但也要注重过程,例如通过鼓励学生交流、讨论等方式加强他们的语文能力。

    jk251.cOm扩展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精选


    教师只要心中有梦,工作也就有了目标。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要从深度和广度上掌握教材中概念或原理的要求,很多新手老师对于编写教案都很头疼把?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1】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当堂预习“读、圈、标、划、问”后又加了一个新的项目——找寻文章中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语感好的学生迅速直扑“天阴沉沉的”等环境描写手法而去,却也说不出为什么觉得好。我点拨学生,是不是由这些环境描写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这样写是不是对人物、事件的发展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学生在一品读,咦,好像就是这样的!

    我又启发学生,是否看过类似的与环境、人物相关联的文章。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联想到《三顾茅庐》中巍巍青山的描写是对卧龙人物形象的衬托,有的联想到看到的作文中写过因做好事而觉得太阳更加灿烂、微风更加和煦(虽说这样的描写有些烂,对孩子的发现还是要给予肯定的)。读写结合并非一句空话,因为老师教学上的关注,学生才会重视得更多。

    作为“通讯”的节选,我找出原文给大家读了一下,和《大江保卫战》《在大海中永生》一样,品读不删改的原文,学生的领悟会更多。

    三位人物的话语是对谭千秋老师的侧面描写,对于学生的选材指导来说也是很好的范例。有不少学生敏感地指出:从三个不同人的视角写出了不同人物眼中的“谭老师”,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2】

    《春笋》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段: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边演示雨后春笋生长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雨后春笋生长的特点。

    2、出示句子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让学生展开想象,生自由第四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3、模仿该句子说说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

    花儿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愤,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二自然段。

    5、会春笋的喜爱之情,把第2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6、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上教学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具体表现为:

    1、感知个性化。

    设计的第一步,意在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实践感知课文内容。但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呆板的读文章说意思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做学习主人翁的意识。

    2、思维个性化。

    本段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先让学生欣赏雨后春笋生长的景象,通过具体形象的景观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再让学生看动画说说雨后春笋生长的特点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接着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说说春天里的小草、花儿等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渠道理解春天的美丽

    3、朗读个性化。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本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整的朗读效果,而是引领学生看动画,述情景,谈体会,说感受,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与体验,使学生由心底迸发出对春笋和春天的喜爱之情,再将情感自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在这一设计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3】

    近年来,教师学习教学案例的活动方兴未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案例成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桥梁。

    教师学习教学案例资料,参加教学案例培训,显然是必要的、正确的,但是还不够。笔者认为,要让教学案例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莲需要让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习案例资料

    (一)学习案例写作知识.主要学习书籍、报刊上关于案例写作的知识,明确撰写教学案例的目的、意义、原则、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二)学习案例写作样品。尽量收集案例,认真学习。最好学习教学案例原始样本,便于直接吸收,不需要太多的转化。当然,也可以学习教育案例、管理案例、医学案例、经济案例、司法案例等等。尽管这些案例的写作内容跟教学案例有所不同,但是写作的原则、思路、方法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借鉴。

    (三)学习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经验、教学体会、说课讲稿等资料,虽然不是教学案例,但跟教学案例非常相似,有很多资料可供写作教学案例参考,有些有特点的资料可以作为教学案例写作的素材。

    (四)学习中外寓言故事。中外许多寓言故事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虽然不是案例,但对我们写好教学案例很有启发作用,也需要反复学习,深刻理解。

    二、收集案例素材.

    (一)案例素材的特点.教学案例来自教学事例,但并不是任何教学事例都能作为教学案例的素材。教学案例的素材有几个特点:一是事例要典型。教学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大家关心、比较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无穷的回味,有实用的价值。二是要生动。教学案例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个隐含观点的教育故事,要具体、生动,要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三是寓意要明确。教学案例能够启发大家思考,能够让教师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规律和本质,对教育工作有指导作用。

    (二)收集素材的途径.一是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实地收集案例,便于获取真实信息。这些案例,可以是自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别人经历的。比如,可以从自己课堂教学、教育学生、教学研究的过程巾,从听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中,从教师、学生交谈的某些内容中,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中收集素材。二是在教学音像中寻觅。可以从电视、磁带、光盘的课堂教学录像、教学经验介绍的观看、收听中收集素材。三是在教育书刊中查找。可以从备课教案、说课讲稿、教学实录、教学经验等材料的阅读中收集素材。

    (三)收集素材的方法。一是要突出重点。每天发生的教学事实很多,有些事实太平淡,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不必都收集起来,只需要收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二是要扩大视野。只要有典型意义,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败的、发人警醒的、达成共识的、存在争议的,思想的火花、错误的行为都可以收集起来。三是要经常注意。对于具体教学现象及其反映,要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否则,就会对许多典型案例熟视无睹,让许多很有价值的案例从我们眼前滑过去。四是要坚持记录。因为案例要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单靠记忆,不可能记得那么完整、准确,必须及时记录。记录时,主要写出有关人员的特点,包括语言、行动、做法、效果和相互关系等,不必过于计较写作的语法、修辞与逻辑,可以在记录结束之后再规范地进行整理。

    三、提炼案例主题

    教师收集到的教学案例素材,仅仅是教育情景需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进行反复、深入的研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提炼出重要的、鲜明的、深刻的、有指导意义的主题。对于提炼主题,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主题紧扣案例.提炼主题必须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确定。

    (二)定题具有新意.提炼主题要有创新精神,确定主题的角度要新颖,确定的主题,往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顺应时代发展.要与时俱进,要有利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精神,要适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符合教育规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

    (五)具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中某些带倾向性的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能局限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选择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但要能以小见大。

    四、介绍案例事实

    (一)目的要明确。教师撰写的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疑难或某一项决策。教学案例不仅要描述人物语言和行为,而且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需要、动机、态度等,还要将某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工作原则、活动构想蕴含其中。

    (二)内容要真实.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学实际。因此,撰写的教学案例必须是真实情景,不能虚构,不能杜撰。对于事件原貌,不允许进行夸张,更不允许歪曲。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适当增删一些细节、场景等:为了保护正当的隐私权,可以虚构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注明虚构的部分)。

    (三)情景要完整.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故事要具体,要真实感人。

    (四)取舍要恰当.教学案例通常篇幅较短。要求文字简练。因此,情景介绍的主次要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要尽量写好主要事件,尽量精简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

    (五)叙述要客观。写作教学案例的教师,对于所写的教学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案例写作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问题,表述观点,小能流露感情的褒贬。要让读者仔细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

    五、进行案例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教学案例的后面,要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请他人写,也可以作者自己写。可以从一个当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理论实际紧密结合.撰写案例分析时,要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

    (二)体现先进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要跟得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比如在当前,案例分析就要贯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精神。要引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分析务必实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将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

    (四)论述需要突出重点.对于已写成的教学案例,要反复阅读,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把主题揭示出来。

    (五)观点要有充分依据.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分析案例时首先要认真思考:采用已选中的分析方法分析某个特定问题,需要哪些事实然后回过头来寻找所需事实。选材要严,挖掘要深。

    撰写教学案例之初,教师没有经验,可能写得不好,不足为奇。因此,写作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坚持不懈地写下去,必定会越写越好;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必定会越来越真切;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必定会越来越深刻;教师的业务素质,必定会有较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案例写作和积累的过程中,完全可能成长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型教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4】

    本单元课文围绕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一主题,向读者展示不同地方的民风民俗。如: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的藏戏以及别具一格的民居等。

    《和田的维吾尔》一文,又向我们展示了维吾尔乡村浓郁的西域风情和和田的维吾尔人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精神。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设立的教学目标是:

    第一、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在朗读中体会文字之美。

    第二、要求学生能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尤其是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感受维吾尔乡村的风情,并且理解和田维吾尔的精神。为此,在教学中,在学习课文之前,我首先让学生充分作了预习,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课前让他们谈谈在他们心目中的和田的样貌,从而对和田风情有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中,通过抓中心句,重点词去理解,去品读,效果较好。如,在学生交流了自学情况后,就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够反映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抓中心带动学习的积极性。了解了维吾尔人的特点是: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爱美的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有句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节课同样留下了一些遗憾:对朗读的处理,我还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特别是学生对作者用两个反问句和两个感叹号表达自己的惊叹这一句式,只是让学生个人读和齐读两种方式,因而学生还没有通过“读”完全体会到作者的惊叹。另外,我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用语很精炼,但不够精彩。这也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存在的缺点。

    十几年的语文教学,让我发自内心地爱上语文,爱上语文教学。我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和语文“回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5】

    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回答。这个记者从罗斯福夫人的话中得到了一个人生态度的启示主动走向生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3练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指导或帮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

    一了解故事更改,学习采访前的课文内容。1说说课文描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介绍关于埃利诺罗斯福的资料。

    3读一读课文的1~8小节,然后尝试着描述一下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准备?1用汪国真的人生格言揭开本节课学习的序幕。

    2在学生交流资料的同时,教师相机疏通、点拨、做适当的补充说明,以便使资料的交流更简洁、通俗。

    3相机指导,以求学生能领悟到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

    1出示课题。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读一读课文的1~8小节,然后尝试着描述一下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准备?

    二模拟采访,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1交流初次见面,罗斯福夫人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模拟采访过程

    (1)读一读课文的9至14小节,把科宁斯和罗斯福夫人的对话分别用不同的线条标出来,对采访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

    (2)讨论:为了使再现采访能够比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议;

    (3)学生小组内排练;

    (4)上台采访;

    (5)细细地揣摩罗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进一步感悟广交朋友,走向生活的人生态度。1相机总结:罗斯福夫人是一位充满了热情和智慧的女性。

    2对于再现采访,老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先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采访内容;然后讨论采访应注意什么?(记者的注意事项,怎样表现罗斯福夫人等等);

    3采访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根据临场需要)

    4体会罗斯福夫人的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显得充实生动,避免说大话、空话。投影罗斯福夫人的那段话,突出两个强迫。

    网易娱乐新闻

    三揭示主题。1体会科宁斯最大的收获。

    2富有激情地朗读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生格言。1引读课文第三部分。

    2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人生格言。投影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四拓展性作业。

    讨论写采访报道的角度。帮助学生复习梳理科宁斯写的采访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写?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6】

    《船长》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主要讲述了“诺曼底”号在行进中突然遭到“玛丽”号大轮的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的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秩序井然的脱险,自己却和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在学完这篇课文时,我问大家对这篇课文是否还有疑问,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船长为什么要与轮船一起沉入深渊,他完全有机会与其他乘客和船员一起安全脱险啊,他的这个牺牲有必要吗?”说实话我在备课时,也想到过这个问题,也有这个疑问。但此时有学生提出,我正担心讲不好这个问题,会影响到学生对哈尔威船长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时,有个学生举手回答说“我认为哈尔威船长与诺曼底号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也许诺曼底从一开始就是和船长一起出海,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船长早已把船当作自己的亲人,或是自己的孩子,他怎么舍得抛弃自己的孩子自己独自逃离呢?”另一学生补充道:“船长的与船一起沉入深渊,更能使我们感受到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忠于职守的的高贵品质。

    对于同学们的回答,让我感到有点吃惊,原来我“小看”了我的学生,也让我看到了学生动脑思考、积极向上,他们对文本的认识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不能再有老眼光审视学生,应该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更多的了解他们。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7】

    《卢沟桥烽火》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不屈精神。在读课文2、3自然段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文中写到“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从哪里看出来?以下是教学片段:师:请你们找找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本侵略者是故意挑起事端?生找。生:不就是一个日本士兵丢了嘛!军队里那么多士兵,也不在乎这一个,难道非要找到他不可?生:你去问路,应该要客气些。那日本军官找人说话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客气些啊,那气势汹汹的样子,哪像找人。(学生读相关句子)生:他们是来找人的,那为什么白天不找,而要“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的时候去找呢?深更半夜看得见人吗?生:他们“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偷偷摸摸干什么呢?一看就没有好事。师:请你把这些能表现日本侵略者故意挑起事端的词语突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你讲到的句子。(学生读)。生:(读句子)找人需要“全副武装”吗?生:(读句子)找人就找人,干吗说成“搜查”呀?生:找人就一定要过卢沟桥去找吗?他们想干什么一看就知道了。师:由此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的时候,体验变的真切的时候,情感变得敏锐的时候,许多精彩的解读就会应运而生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变得开阔,语言变得丰富,情感得到激发。各种新鲜读到的见解就会喷涌而出。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8】

    《称赞》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很有启迪意义的童话故事。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它,使它有了自信,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所以称赞的效果多么神奇啊!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这篇课文,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自然揭题,营造气氛

    在课伊始,我对学生每一个积极的表现都给予真诚的称赞,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如:课始,我对学生积极准备上课的状态进行了称赞(你坐的真端正,你们的学习用品摆放得多整齐啊等)。这样,课堂上让孩子们感到轻松,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红悟意,读中悟情

    在讲授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两句相互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通过抓重点词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等指导学生朗读,老师在评价中不时地称赞和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称赞带来的好心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身临其境地朗读,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时,我拿出了一个大苹果引导学生读,把苹果的香味通过学生的朗读弥漫在了整个教室。

    三、拓展延伸,入情入境

    本节课中我还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架起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最后拓展环节我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称赞称赞周围的人。如:同学、老师、警察、父母、消防员等。来体会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学会感恩,在这一民主、平等、和谐、温馨的氛围中,激励了学生敢想、敢说、乐说的学习精神,促进了情感的交流,人性的体验。

    当然,本课中我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应改进: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预设与生成有一点距离。

    3、学生在课前对教材的熟知度不够,导致学生开始对文本理解不深。

    其实,诸多的不足和遗憾,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程的关系重大,我会紧随教改之路,继续学习进取,努力让自己的课堂焕发有内而外的生机。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9】

    《匆匆》一文是我国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这篇课文的含义很抽象,对于小学生阅读是有一定的难度。我把课文的阅读分为三个环节。

    一是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题“匆匆”,了解课文写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

    二是再读课文,弄清各个自然段大意;

    三是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就这样,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领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节课上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篇课文最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语言的优美,二是其情感的浓厚。我把教学重点之一放在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句子用修辞好在哪里。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地读,富有个性地悟,结合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去读,去倾听作者的无奈、彷徨、伤感……树立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最后我让学生把这篇优美的散文背下来。由于学生对文章的体会较深刻,虽然文章较长,大部分学生在一天的时间内都能很完整的背诵下来。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这样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10】

    《彩色的翅膀》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我让学生找出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学生很快就能把感人的地方找出来了,但怎样才能体会出感情呢?首先我通过关键字词的理解帮助学生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其次我通过体验与想象丰富学生的感受。“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象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这段文字,我不仅让学生从战士尝瓜的动作中体会战士们对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的珍爱,还让他们边学着尝瓜的动作,边想象战士们尝瓜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嘴里是怎样啧啧赞叹的,体会他们为了西瓜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这西瓜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啊!朗读是体会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学生朗读的指导一直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一件事,有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这节课中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们再读出来时就自然有滋有味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所以我让学生充分读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的孩子从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一句中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有的孩子从“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中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有的孩子从“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中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还有的孩子从“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中体会到战士相信小昆虫会在岛上愉快地生活、劳动。

    看!孩子们的体会多深哪,我不仅为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怀而感动,更为我的孩子们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感受而喝彩!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模板【篇11】

    今天我完成了《爱之链》的重建课,课堂环节在原来基础上做了较多的修改,虽然不是完美的课堂,但我终于明白磨课竟是这样的一种痛苦并快乐的感觉。对于高年段第一课时的教学,不能说通过一次研究课就能得出某个定论,我想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总结。先就我的这课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学环节设计花了心思

    基于以前上课的教训,这次的备课我特别注重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堂目标明确,教学设计才能有针对性、有效果。在导入部分我设计了读“爱”这个环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这个字,说说你这样读的理由。在全班学生深情地读出“爱”这个字时,课堂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而这正是学习本课需要的感情基调。

    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字词学习要求太低,又考虑到这篇课文本身是故事性的,所以我在字词学习中我设计了看词语想象画面的环节。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字词,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回忆故事情节。此外,从字到词再说句,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用起了自己的头脑,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下面理清故事情节做好了铺垫,可谓一箭多雕。

    二、课堂设计有效性要提高

    听了老师们的评课,加上自己的思考,我感觉到我的这课教学在环节设置的有效性上还得多加斟酌。

    如初读这个环节,我要求大家“边读边划出你认为难理解或难写的字词”然后指名学生起来交流,有的学生找到了一些难写的生字词,指出了字在读音、字形或是词义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具有典型性。(当然这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提出的字词只是对于自己而言有困难的,没有典型性,这样就浪费了其他同学的时间。课堂中实际的结果违背了我的设计初衷,有效性大打折扣。

    还有字词教学部分和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脉络部分的整合问题,让我大受启发。我在重建时候将这两部分整合为:字词教学——想象画面——理清故事情节——概述主要内容——理清层次——读课文。上下来的确有一气呵成之感,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范文


    时间如白驹过隙,新学期即将来临。无论什么职业通过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该进行一次回顾,教师也是如此,通过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思想上与工作上的变化,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范文 篇1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在教学《月光曲》这一课第二部分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前边的内容,盲姑娘爱好音乐,但音乐会的票价限制了穷人的喜爱,引起了贝多芬的同情,进屋弹琴,遇到了知音,受到感动,从当时的月光展开联想,弹奏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接下来我放手让学生自研读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想象音乐旋律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音乐的旋律中变化中推想贝多芬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边读边思考,还可以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解决问题。

    2、找句,认识中心句:

    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中心句。/强调集体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对成果进行评价,尊重差异,鼓励创新,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最后让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读读画画:

    课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把问题画出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说出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贝多芬用乐曲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听得人看着月光听着乐曲展开联想,感动《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感情是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开始我认为这部分内容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光靠老师的将是不行的,在课堂上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尽情的读,尽情地说,尽情地问,大胆质疑,学生从中能体会、想象音乐旋律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节奏:由慢逐渐到快,按键的力度,由轻逐渐到重,从音乐旋律的变化中推想,贝多芬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但有的学生提的问题太难,老师随时纠正,让学生组成两个的问题,还要指导学生能根据盲姑娘的神态和语言,来从中悟出些什么。

    对教师而言,教学本身应是一种对话,对话中既没有无所不知的圣人,也没有完全无知的愚人,对话过程应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陈述理由,去留意生活,大胆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范文 篇2

    看着这摇摇晃晃的索桥,脑海中不禁开始想象关于索桥的故事……

    《索桥的故事》讲述了几个和索桥有关的小故事,但是作者主要通过讲述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文中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介绍索桥、站在桥上、走下索桥、点明主旨。全文脉络清晰,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去自读自悟。

    本节课我感触最深的是在解决“写索桥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这个问题时,张硕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和何公何母修建索桥都是为后人造福,都勇于克服困难。”看似没认真听的他,回答得非常到位。这样的惊喜比什么都好。

    但是本课的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我的目的是启发孩子,培养阅读能力,但是并没有给孩子一个太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当同学们站在这样的桥上会想到什么?”“索桥给你什么样的启示?”等等,当同学们把书中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联系起来的时候,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范文 篇3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初期,心智正在发展,血脉正形成,这些学生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中小衔接的阶段性课题上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呢?

    根据以往在初中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在西长甸小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恰到好处的因势利导迁移应用可以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墙面涂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组织学生为校园的花坛写温馨的宣传用语,教学大楼内部选择格言警句、写凡人小语,为校园增添环保小寄语。在练笔、讨论、推敲中学生乐而不疲,尊师爱校、友爱同学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

    实践证明,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恰到好处的因势利导迁移应用可以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同时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双赢”,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范文 篇4

    我们的课堂应当还给学生,整个语文课程如能让学生参与起来,这要比教师一人“一言堂”的教学效果要好,本篇文章开始教师只讲了索溪峪景色的“野”,紧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中还描写了其他景色是怎样的“野”法,同时抽两个学生讲这两部分内容。班中有一名学生异常活跃,自告奋勇讲第一部分内容,在他的带领下,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充分参与话题的讨论,许多教学问题迎刃而解,真理也许是在这种轻松的讨论、辩论环境中自然而出吧!

    但其中,也发现强调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活跃的同学谈得较多,没有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引导学生评价也存在不足,在场面热闹,积极参与背后还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切活动都应该为语文学习服务。

    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一名同学在日记中竟然模仿本篇课文写了一篇《猕猴区的“野”》,语言活泼,猕猴所独有的、天生的野在他的笔触下富有灵性,他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是很欣喜的。同时,引导学生作文写出自己的特色,这样你的文章也有新意。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范文 篇5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当堂预习“读、圈、标、划、问”后又加了一个新的项目——找寻文章中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语感好的学生迅速直扑“天阴沉沉的”等环境描写手法而去,却也说不出为什么觉得好。我点拨学生,是不是由这些环境描写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这样写是不是对人物、事件的发展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学生在一品读,咦,好像就是这样的!

    我又启发学生,是否看过类似的与环境、人物相关联的文章。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联想到《三顾茅庐》中巍巍青山的描写是对卧龙人物形象的衬托,有的联想到看到的作文中写过因做好事而觉得太阳更加灿烂、微风更加和煦(虽说这样的描写有些烂,对孩子的发现还是要给予肯定的)。读写结合并非一句空话,因为老师教学上的关注,学生才会重视得更多。

    作为“通讯”的节选,我找出原文给大家读了一下,和《大江保卫战》《在大海中永生》一样,品读不删改的原文,学生的领悟会更多。

    三位人物的话语是对谭千秋老师的侧面描写,对于学生的选材指导来说也是很好的范例。有不少学生敏感地指出:从三个不同人的视角写出了不同人物眼中的“谭老师”,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范文 篇6

    《卢沟桥烽火》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不屈精神。在读课文2、3自然段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文中写到“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从哪里看出来?以下是教学片段:师:请你们找找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本侵略者是故意挑起事端?生找。生:不就是一个日本士兵丢了嘛!军队里那么多士兵,也不在乎这一个,难道非要找到他不可?生:你去问路,应该要客气些。那日本军官找人说话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客气些啊,那气势汹汹的样子,哪像找人。(学生读相关句子)生:他们是来找人的,那为什么白天不找,而要“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的时候去找呢?深更半夜看得见人吗?生:他们“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偷偷摸摸干什么呢?一看就没有好事。师:请你把这些能表现日本侵略者故意挑起事端的词语突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你讲到的句子。(学生读)。生:(读句子)找人需要“全副武装”吗?生:(读句子)找人就找人,干吗说成“搜查”呀?生:找人就一定要过卢沟桥去找吗?他们想干什么一看就知道了。师:由此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的时候,体验变的真切的时候,情感变得敏锐的时候,许多精彩的解读就会应运而生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变得开阔,语言变得丰富,情感得到激发。各种新鲜读到的见解就会喷涌而出。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范文 篇7

    《船长》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主要讲述了“诺曼底”号在行进中突然遭到“玛丽”号大轮的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的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秩序井然的脱险,自己却和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在学完这篇课文时,我问大家对这篇课文是否还有疑问,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船长为什么要与轮船一起沉入深渊,他完全有机会与其他乘客和船员一起安全脱险啊,他的这个牺牲有必要吗?”说实话我在备课时,也想到过这个问题,也有这个疑问。但此时有学生提出,我正担心讲不好这个问题,会影响到学生对哈尔威船长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时,有个学生举手回答说“我认为哈尔威船长与诺曼底号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也许诺曼底从一开始就是和船长一起出海,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船长早已把船当作自己的亲人,或是自己的孩子,他怎么舍得抛弃自己的孩子自己独自逃离呢?”另一学生补充道:“船长的与船一起沉入深渊,更能使我们感受到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忠于职守的的高贵品质。

    对于同学们的回答,让我感到有点吃惊,原来我“小看”了我的学生,也让我看到了学生动脑思考、积极向上,他们对文本的认识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不能再有老眼光审视学生,应该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更多的了解他们。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简短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身为教师要学会为教学内容编写对应的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相信你应该喜欢教师范文大全编辑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简短,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简短 篇1

    近年来,教师学习教学案例的活动方兴未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案例成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桥梁。

    教师学习教学案例资料,参加教学案例培训,显然是必要的、正确的,但是还不够。笔者认为,要让教学案例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莲需要让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习案例资料

    (一)学习案例写作知识.主要学习书籍、报刊上关于案例写作的知识,明确撰写教学案例的目的、意义、原则、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二)学习案例写作样品。尽量收集案例,认真学习。最好学习教学案例原始样本,便于直接吸收,不需要太多的转化。当然,也可以学习教育案例、管理案例、医学案例、经济案例、司法案例等等。尽管这些案例的写作内容跟教学案例有所不同,但是写作的原则、思路、方法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借鉴。

    (三)学习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经验、教学体会、说课讲稿等资料,虽然不是教学案例,但跟教学案例非常相似,有很多资料可供写作教学案例参考,有些有特点的资料可以作为教学案例写作的素材。

    (四)学习中外寓言故事。中外许多寓言故事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虽然不是案例,但对我们写好教学案例很有启发作用,也需要反复学习,深刻理解。

    二、收集案例素材.

    (一)案例素材的特点.教学案例来自教学事例,但并不是任何教学事例都能作为教学案例的素材。教学案例的素材有几个特点:一是事例要典型。教学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大家关心、比较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无穷的回味,有实用的价值。二是要生动。教学案例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个隐含观点的教育故事,要具体、生动,要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三是寓意要明确。教学案例能够启发大家思考,能够让教师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规律和本质,对教育工作有指导作用。

    (二)收集素材的途径.一是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实地收集案例,便于获取真实信息。这些案例,可以是自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别人经历的。比如,可以从自己课堂教学、教育学生、教学研究的过程巾,从听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中,从教师、学生交谈的某些内容中,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中收集素材。二是在教学音像中寻觅。可以从电视、磁带、光盘的课堂教学录像、教学经验介绍的观看、收听中收集素材。三是在教育书刊中查找。可以从备课教案、说课讲稿、教学实录、教学经验等材料的阅读中收集素材。

    (三)收集素材的方法。一是要突出重点。每天发生的教学事实很多,有些事实太平淡,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不必都收集起来,只需要收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二是要扩大视野。只要有典型意义,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败的、发人警醒的、达成共识的、存在争议的,思想的火花、错误的行为都可以收集起来。三是要经常注意。对于具体教学现象及其反映,要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否则,就会对许多典型案例熟视无睹,让许多很有价值的案例从我们眼前滑过去。四是要坚持记录。因为案例要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单靠记忆,不可能记得那么完整、准确,必须及时记录。记录时,主要写出有关人员的特点,包括语言、行动、做法、效果和相互关系等,不必过于计较写作的语法、修辞与逻辑,可以在记录结束之后再规范地进行整理。

    三、提炼案例主题

    教师收集到的教学案例素材,仅仅是教育情景需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进行反复、深入的研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提炼出重要的、鲜明的、深刻的、有指导意义的主题。对于提炼主题,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主题紧扣案例.提炼主题必须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确定。

    (二)定题具有新意.提炼主题要有创新精神,确定主题的角度要新颖,确定的主题,往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顺应时代发展.要与时俱进,要有利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精神,要适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符合教育规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

    (五)具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中某些带倾向性的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能局限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选择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但要能以小见大。

    四、介绍案例事实

    (一)目的要明确。教师撰写的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疑难或某一项决策。教学案例不仅要描述人物语言和行为,而且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需要、动机、态度等,还要将某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工作原则、活动构想蕴含其中。

    (二)内容要真实.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学实际。因此,撰写的教学案例必须是真实情景,不能虚构,不能杜撰。对于事件原貌,不允许进行夸张,更不允许歪曲。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适当增删一些细节、场景等:为了保护正当的隐私权,可以虚构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注明虚构的部分)。

    (三)情景要完整.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故事要具体,要真实感人。

    (四)取舍要恰当.教学案例通常篇幅较短。要求文字简练。因此,情景介绍的主次要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要尽量写好主要事件,尽量精简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

    (五)叙述要客观。写作教学案例的教师,对于所写的教学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案例写作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问题,表述观点,小能流露感情的褒贬。要让读者仔细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

    五、进行案例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教学案例的后面,要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请他人写,也可以作者自己写。可以从一个当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理论实际紧密结合.撰写案例分析时,要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

    (二)体现先进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要跟得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比如在当前,案例分析就要贯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精神。要引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分析务必实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将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

    (四)论述需要突出重点.对于已写成的教学案例,要反复阅读,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把主题揭示出来。

    (五)观点要有充分依据.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分析案例时首先要认真思考:采用已选中的分析方法分析某个特定问题,需要哪些事实然后回过头来寻找所需事实。选材要严,挖掘要深。

    撰写教学案例之初,教师没有经验,可能写得不好,不足为奇。因此,写作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坚持不懈地写下去,必定会越写越好;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必定会越来越真切;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必定会越来越深刻;教师的业务素质,必定会有较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案例写作和积累的过程中,完全可能成长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型教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简短 篇2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的不期而至,“停课不停学”已经成为“宅家学生族”假期生活主流,老师也自然成为 “主播”,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网上授课。对于这个新生事物,从没用过,更没网上直播过。上课之前,各种紧张、无措、不安、激动,简直难以言表,上课后也收获了欢喜和感动。

    紧张不安的是:

    1、备课以前写的是教案,现在要写讲稿,而且有时候语言还要幽默一点。平时授课过程中的学(20—25分钟左右)+练的模式。网络授课改为学习+练习+总结的模式。(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尽量控制在3—5分钟之内,随后配以相应的练习)。

    2、如何使用钉钉?怎么跟学生互动?如何布置作业?如何分享屏幕?…

    欢喜和感动的是:

    1、慢慢了解了直播的步骤,大体掌握了操作。

    2、在钉钉上看家长的留言,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与肯定。

    只要做,就会有效果;只要尝试,就会有突破;只要完成,就值得被看见和被肯定。虽然疫情依然严重,但它永远阻止不了一颗团结的奋力前行的心,相信一起并行,共克时艰,所有的美好终会到来!因为人生的路上,唯有成长和学习,方能行稳致远!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简短 篇3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1.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2.教学案例的特征: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特点呢?

    (1)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分析

    1.案例素材比较丰富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教学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案例写作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案例事实,二写案例分析。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事实比较熟悉。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

    3.案例写作基础较好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理论,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一定的教学教研经验,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总之,教师具备写作教学案例的基础。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撰写教学案例与撰写教学论文相比,写成的可能性,写好的可能性,获奖的可能性,发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照镜子,过电影,把自己的教学一览无余地再现,用新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能由模糊变得清晰。能使教师把某些教学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2.推动教学理论学习通常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需要运用教学理论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要把案例分析透彻,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理论支撑。教师往往感到教学理论修养不够,分析教学案例力不从心。这就促使教师带着教学案例的实际问题,深入地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教师这时的学习,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愿望,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百闻不如一见,教师通过撰写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学到的教学理论。就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干巴巴的教条;而是非常有用的思想和方法,利于教师内化教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总结教改经验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案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4.促进教师交流研讨案例是教学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学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形成教学研究成果撰写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固然是教学研究;撰写教学案例,也是进行教学研究。写成的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都是教学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教学案例是较小的、单一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是较大的教学研究成果。关于某个专题研究的教学案例,不仅本身是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是撰写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的很好的素材。这类素材经过加工,具有典型性,采用这样的素材写成的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紧密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6.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教师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时,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加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通过教学理论的指导,使教学行为科学合理。要写好教学案例,需要把教学案例涉及的问题披露出来,深入分析研究,取得清晰的认识,较好地解决某个问题。教学案例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种倾向。经常撰写教学案例,就能够敏锐地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找出解决同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案例还能体现教学规律。典型教学案例深层次的认识积累多了,就能够通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真切地感悟教学的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习惯,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撰写教学案例是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学论文是撰写教学案例的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是撰写教学案例的升华。三个方面结合,能够促使教师做到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科学紧密结合。这三个方面,撰写教学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教学研究才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撰写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有了撰写教学案例的基础,就为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能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7.提高教师一般能力

    (1)提高观察能力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就要找出很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教学事例天天都有,层出不穷,但要从日常纷繁的教学事例中发现典型,并不容易,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撰写教学案例,讲述的教学故事要体现典型、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就必须将有关教学事实形成逼真的表象,也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因此,撰写教学案例,能够促使教师注意观察教学现象,发现教学问题,持之以恒,就会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的能力。

    (2)提高思维能力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能力。每个案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枝节部分,教师要排除枝节部分的干扰,重点把握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核心部分与教学理论的密切联系,就需要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提炼出教学案例的主题,解决好教学案例反映的具体问题,探索出解决一般问题的途径,养成凡事用脑筋好好想一想的良好习惯,掌握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的规律,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

    (3)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写出的教学案例,可能是某项教学研究中的细化了的材料。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思考教学案例反映的教学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再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带上条理性和科学性,就有可能发现某些教学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创新多了,就会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五、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及关键点

    1.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

    (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学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亦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因素是什么?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3)确定事件中的演员。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贡献的角色才得以充实。在案例写作时要考虑:谁是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出场的演员是谁?幕后演员是谁?每个人都扮演了什么角色?相互之间关系怎样?与你的关系呢?坚持考虑每个角色个人的情感、动机、目的、期望,不要忘记把自己放于演员表之中;不要忘记通过情感、动机、目的、个人价值这面多棱镜来审视你的角色;也要审视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设源于何处?它怎样影响你的行动?

    (4)检查你行动的结果。教师所做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你的回应引起的一些反应是什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班级气氛的影响是什么?对其他演员的影响是什么?你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对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行为以何种方式提高或降低你对自己的重视?

    (5)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你怎样以不同观点看待事件?看待演员?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现在允许你重新考虑,你要选择一个不同的回答吗?

    2.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好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六、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1)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能算案例,问题或问题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2)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

    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地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发生偏移。

    (3)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5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简短 篇4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和校本研训的深入开展,撰写教学案例已成为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发现和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分享经验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成为我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训的基本要求,它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写好教学案例?从参与者这一角色和相互交流的目的出发,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从身边的故事、教学后记写起

    一线教师,每天身边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故事,其中就存在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案例。一线教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作为一线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从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写起,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把自己课堂中的精彩记录下来。一线教师,写作、研究的时间一般难于集中,这就要求及时做好记录。

    在写教学后记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一些事例或情节的记录:(1)教师自身的独创教学以及课堂效果,包括寻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疑难问题所采取的办法、对策等。(2)学生的独到见解,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独特解法、独创思维等。(3)精彩的教学片断,包括课堂中有亮点的教学情节与过程,精彩的答问、语言等。这往往是智慧的火花,它常常是突然而至的,一闪而过。若不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4)自己课堂教学中不足之处的反思与分析。

    写教学后记应追求短、平、快,短小精简,平中见奇,快捷及时。若时间有限,还可以超越文本,创造性地利用课本、教案、备课参考书为载体进行加以记录或旁注。

    2.并非所有教学故事都有研究价值

    并非所有的教学故事都能成为有研究价值的案例,因此要求教师应善于抓住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发现身边有研究思考价值的案例。什么样的案例有研究的价值?我认为教师写教学案例可以选择以下的一些事例:一是带有问题性。有价值的教学案例记录的应是一些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包含着一些深刻的教学问题,它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二是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些事例能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说明一些道理,或验证某些理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三是典型性。教学案例所选择实例应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这也是教学案例的生命。

    只要多写一些教学后记,素材多了,写教学案例时选择典型事例就有余地了。

    3.多思、多写,才有提高

    目前,我们很高兴看到许多老师乐于写教学案例,但也听到一些学校领导反映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水平低,甚至认为不算是教学案例。我认为,教师初写教学案例,要求不宜过高。

    其实有些教师说不懂如何写教学案例,往往是希望专家提供案例写作的一个固定模式。我认为教师写教学案例其实不必拘泥于形式。当前,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追求一个统一定式,如教师的说课就是这样。我认为,撰写教学案例主要应抓住如下几个方面:

    (1)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学事例或故事的启示,提出某一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2)故事过程的描述要具体、生动。教学案例讲的应是教师自己身边的故事,要用描述性的语言或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如,教学实录)来叙述。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复杂的内在的心理活动。要具体、生动,故事情节让人读起来感到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学后记时尽可能进行详细记录,特别是一些戏剧性的具体情节。

    (3)对问题及有分析、思考。应多角度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述、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归因;总结出规律;解决的途径或方法;改进的意见)。

    撰写教学案例已成为一线教师的自发性的行为,平时要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多思、多记,及时抓住灵感。一篇写出来不怎么样,二、三篇也一样,可写了几十、上百篇,也许质量、水平就不同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了,一些一线教师写教学案例,越写越好,越写越爱写,质量、水平越来越高。

    4.有理论素养,才有文章质量

    写好教学案例,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往往就难于发现和抓住有价值的事例;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对一些教学事例的归因往往缺少理论的支撑。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使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擦出问题的火花,对发生的教学问题能作深刻的的反思,对事例中启示的道理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一线教师要写好教学案例,还必须重视自身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当前,作为一线教师,除了加强自身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之外,应该认真学习、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与要求,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关注新课程实施过程的案例,研究和探讨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5.交流分享,有利提高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目的之一是相互交流,是与同行资源共享、分享经验的一种方式,且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其实,教学案例的撰写,还可以利用集体智慧来完成。如,集中一些教师在一起,大家各自讲自己的教学故事,然后从中确定一些有研究价值的案例,进行集体研究,集体拟定教学案例的初稿(提纲),集体研讨案例中问题,对案例提出集体修改意见。我相信,在集体交流和研讨中,更可能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我认为,网络是教师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新的平台,网络中的博客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一个很好工具和平台。教师写教学案例,如果有条件的话,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工具,多在通过网络收集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学习他们的教学案例中写作方法,多利用网络写自己教学案例,多利用网络与专家和其他同行交流,我相信案例的写作水平一定逐步提高的。对发表的一些教学案例,还应注意案例题目的命名,采用一些有吸引力的语言,如不管怎样,都不能放弃、今天我们打个赌等题目,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简短 篇5

    线上直播课已经进行了三周的时间了,孩子们也从刚开始的好奇激动,到现在渐渐失去新鲜感,一些网络教学问题也接踵而来。现把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一、一部分学生总是不上课。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电话联系家长的方式了解孩子不上课原因。有两个孩子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没有智能机,无法参与线上学习。还有两个学生是因为家里学生比较多,手机不够用,也无法通过直播在线学习。对于这些无法参与线上教学的孩子,我和家长进行沟通,采取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观看河南电视台“名师课堂”的方式进行学习,每天中午我会定时微信或电话与孩子联系,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并给孩子布置相应的作业。

    二、随着对网络教学新鲜感的慢慢减退,一些学生开始出现迟到,早退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把全班划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安排负责任的小组长。由小组长在钉钉群中创建各自的小组群。每节直播课前负责组员签到。课后汇报给任课教师学生出勤情况。任课教师随后及时和家长联系,实时沟通,确保直播课期间每个学生都可以按时上课。

    三、部分学生无法按时提交作业,作业质量不过关。直播课到现在每天都有10名左右学生不做作业。我每天都会在班级微信群中及时总结反馈当天作业情况,并不断提醒,催促不交作业学生,但这几个孩子总是视而不见。为了让这几位孩子家长重视网络教学,督促其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我逐一打电话与这几位孩子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家长,我们的网络教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为了让孩子不掉队,需要各位家长朋友配合老师多督促孩子。毕竟孩子现在在家,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重视多督促孩子按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孩子不掉队,并且学有所得。

    四、学生听课效果不好。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都会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我发现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好。针对这个情况我采取两个措施进行解决:一、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预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结合注释,将生僻字的读音标注的课文当中;2结合注释,疏通大意。3标注自然段,最好能总结段意。4新版的教材旁边都有很多空白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些问题小气泡。同学们可以做批注,对于一些优美的词句段写上自己的理解,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做出标注,等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就可以认真的去听。5同学们可以直接先看课后题,然后再进行课文的预习,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预习,效果也许会不一样。)二、要求孩子今后在提交作业的时候也要提交听课笔记。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了解孩子们听课的情况。

    直播教学的日子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会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调整,把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做好。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日月如梭,新学期正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后就是时候写一篇总结了,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教学总结来对自己的成绩进行一个总结,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1

    今天我完成了《爱之链》的重建课,课堂环节在原来基础上做了较多的修改,虽然不是完美的课堂,但我终于明白磨课竟是这样的一种痛苦并快乐的感觉。对于高年段第一课时的教学,不能说通过一次研究课就能得出某个定论,我想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总结。先就我的这课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学环节设计花了心思

    基于以前上课的教训,这次的备课我特别注重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堂目标明确,教学设计才能有针对性、有效果。在导入部分我设计了读“爱”这个环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这个字,说说你这样读的理由。在全班学生深情地读出“爱”这个字时,课堂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而这正是学习本课需要的感情基调。

    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字词学习要求太低,又考虑到这篇课文本身是故事性的,所以我在字词学习中我设计了看词语想象画面的环节。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字词,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回忆故事情节。此外,从字到词再说句,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用起了自己的头脑,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下面理清故事情节做好了铺垫,可谓一箭多雕。

    二、课堂设计有效性要提高

    听了老师们的评课,加上自己的思考,我感觉到我的这课教学在环节设置的有效性上还得多加斟酌。

    如初读这个环节,我要求大家“边读边划出你认为难理解或难写的字词”然后指名学生起来交流,有的学生找到了一些难写的生字词,指出了字在读音、字形或是词义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具有典型性。(当然这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提出的字词只是对于自己而言有困难的,没有典型性,这样就浪费了其他同学的时间。课堂中实际的结果违背了我的设计初衷,有效性大打折扣。

    还有字词教学部分和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脉络部分的整合问题,让我大受启发。我在重建时候将这两部分整合为:字词教学——想象画面——理清故事情节——概述主要内容——理清层次——读课文。上下来的确有一气呵成之感,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2

    本单元课文围绕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一主题,向读者展示不同地方的民风民俗。如: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的藏戏以及别具一格的民居等。

    《和田的维吾尔》一文,又向我们展示了维吾尔乡村浓郁的西域风情和和田的维吾尔人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精神。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设立的教学目标是:

    第一、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在朗读中体会文字之美。

    第二、要求学生能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尤其是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感受维吾尔乡村的风情,并且理解和田维吾尔的精神。为此,在教学中,在学习课文之前,我首先让学生充分作了预习,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课前让他们谈谈在他们心目中的和田的样貌,从而对和田风情有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中,通过抓中心句,重点词去理解,去品读,效果较好。如,在学生交流了自学情况后,就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够反映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抓中心带动学习的积极性。了解了维吾尔人的特点是: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爱美的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有句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节课同样留下了一些遗憾:对朗读的处理,我还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特别是学生对作者用两个反问句和两个感叹号表达自己的惊叹这一句式,只是让学生个人读和齐读两种方式,因而学生还没有通过“读”完全体会到作者的惊叹。另外,我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用语很精炼,但不够精彩。这也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存在的缺点。

    十几年的语文教学,让我发自内心地爱上语文,爱上语文教学。我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和语文“回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3

    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的感觉还比较满意,几个以前学习上无所谓的孩子对语文感兴趣了,对于语文学科来讲,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同学进步很快,让我感到自己平时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回报。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错。

    一、以赏识的教育唤醒孩子的自信心。

    有了兴趣,没有信心也不能在学习上有大的突破。一些孩子之所以成绩差,因为其在学习上没有成功的信心。因为很多老师课堂的目光多停留在优生身上,提问时不注意,好不容易给个机会学困生生,可能是道难题,只会让其丢脸,没有成功怎会开心?我提问会根据难度来,简单的让学困生回答,正确率自然高,赞美的语言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常常喝一肚子蜜,精神爽,信心自然上去,他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脑子不如人。即使答错了,也要找个理由夸一夸。我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眼里,大家都一样,只是态度不同造成成绩的差异。态度改变,成绩必须进步。

    二、夯实基础知识,抓实基本技能。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夯实基础,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旧不能忽视。这个学期,我要求学生从把字写认真、清楚开始做起,明确了学生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平时加强了生字和新词的听写,从源头上堵住了出错的概率。其次,分阶段、分资料注重了对语文基础的回顾和复习,如:结构相同找词语,修辞手法、改病句、缩句的操练,名言警句的积累、重点句的理解、把握课内外阅读、加强了写日记和即席作文等。此外,对于语文的作业,要求上课专心,不懂多问,力求掌握于课内。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精讲精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好各单元的过关,从字词、段落到篇章,要求学生逐个过关。

    三、重视学法指导,注重积累,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学科尤其重视知识的积累,我曾多次告诉学生,语文课上,老师讲了再多的方法,如果自己不去记忆,课外不去超多阅读,积累好词佳句,是无法写出的好的文章来的。优生为什么经常有玩的时间,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学习最重要的莫过于是学习方法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老师重视了学法指导,学习效率将会大面积提高。首先,我要求优生小结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班队课中介绍给大家,其次,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作业,认真复习,平时要学会思考找规律学习。最后临睡前好好回顾当天所学,到双休日再重新温固知识。要求背诵的课文,诗词,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的成语,都务必熟练背诵,当然,如果不愿意背诵,还能够选取反复地抄写。背诵或抄写,能够自己选取,目的只有一个,牢记于心。数学老师常说举一反三,语文一科中有些题同样如此,同一知识的测试,有很多种方式,老师平时加以训练,学困生才不会再考试中束手无策。如把转述的话变成引用的话,那么又怎样把引用的话变成转述的话呢?人称代词怎样变化,意思才不会变化,练习多了,学生自然就有感悟了。

    语文教学因为其学科的特殊性,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因为工作量大,我感觉自己的阅读还不够,个性是理论书,下学期还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才能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4

    本学年我担任了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八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八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创造一片新天地。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5

    《灯光》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战斗故事,学生应该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的时候我先让学生逐字逐句朗读课文,读通句子,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学生讲故事的内容不能清楚完整地概括。大概是由于这个故事稍微有点复杂,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的缘故吧。于是我在此我为学生进行了提示,战斗前,郝副营长( ),战斗中,郝副营长( ),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 )。这样,难度降低了,学生基本上没什么障碍。

    然后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哪句话出现了多次?每次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当时想到了什么?本来我打算让学生分小组学习,但是我觉得小组学习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一部分学生的确是积极参与了自学,但是一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基本上就是只听不动脑,更有甚者,他们连听都免了,趁着这个机会偷玩!

    于是我在这里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拿出笔在书上批注,每个学生都必须动手。我想,课堂上,应该给足学生自由朗读,静静思考的时间。学生貌似聚精会神地在自学。

    我特意走到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身边,问他第一次“多好啊!”是谁说的呢?他随口回答,“郝副营长!”我急!你读读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的自然段,读给我听听。学生读了。“这时你认为是谁说的呢?”“记者!”我更晕。“别急,你把这个自然段反复读几遍后再回答我!学生在我的注视下开始朗读了!最后他终于回答:“是背后的人说的!”终于对了,我舒了口气!接着我让他展开想象,背后的人究竟是什么人呢?这个学生的想象还是比较丰富的,他说可能是广场上散步的人,可能是参观天安门的游客,也有可能是专门到天安门广场上观灯的人说的!然后我继续引导他,你说此时他站在天安门璀璨的华灯下可能看见了什么?……就这样,我用了将近15分钟的时间引导他学习了第一次出现“多好啊!”

    这篇课文虽然是阅读课文,但是我用了两个课时才引导学生把课文学完。

    通过走近这个学生的自学我发现,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一直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让学生分小组自学,其实这也是在“培养”少数学生的惰性,他们从没有利用自学的时间仔细读书,认真思考!

    课堂上就应该提供每个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的机会。教师如何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如何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感悟?实在是我们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课结束了,但是,这个问题久久在心头萦绕!

    精选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精选


    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能写出优秀的教案。优秀的教案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事半功倍。您现在对教案的编写有头绪了吗?经过收集并整理,教师范文大全为你呈上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1)

    叶圣陶的《荷花》一课,听过很多老师上过,今天这位年轻老师的课给我很深的印象。后生可畏。真是一位起点高,悟性好的老师。

    一、精彩开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开课,《出水芙蓉》的音乐在教室响起,老师让孩子们想象音乐带来了怎样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唤起孩子们对荷花的美好记忆,激发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好多荷花像跳舞一样,好漂亮;很多荷花,微风吹来,翩翩起舞;我听见荷花好像在说:瞧,我多美啊!孩子们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接下来,老师说带着大家去荷花池看看。听老师的要求:可以下位,可以东张西望,可以指质点点,可以说长道短。嗬,如此看花,该是多自如,多开心呀。荷花在哪儿呢?孩子们变魔术般纷纷拿出自己画的荷花图,教室里顿时开满美丽的荷花,仿佛荷花的清香也一起溢满课堂。孩子们下位满心欢喜互相欣赏大家画的荷花,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自己看到的荷花鲜艳、婀娜多姿、无比美妙、冰清玉洁、亭亭玉立荷花的美好形象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激起了孩子们进一步学习的强烈兴趣。

    二、品读想象

    音乐、图画已把孩子们带进了荷花的美妙世界,在叶圣陶爷爷的语言世界里,还有更多的精彩在等着孩子们。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品读着,赏析着,想象着,徜徉在叶老优美的语言中流连忘返。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老师美美地朗读着,孩子们则随着老师的朗读用高高举起小手,把这几种姿态表示出来,盛开的荷花映着孩子们的笑脸,似乎开得更艳了。有了亲自开放的体验,孩子们再读这几句话,那份投入极富感染力,那份情感全融在朗朗书声里。我想,一池的荷花恐怕不仅仅只这三种姿态,想一想,还会有哪几种呢?孩子们的想象起飞了:有的还是小花苞,非常小有的快脱落了,只剩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展开了,随风飘动

    老师在和学生交流阅读的体会: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每当读到这里,就觉得冒字用得特别好。怎样地长叫冒?做动作感受感受。孩子们的动作当然未免夸张,但是冒也随着这个动作映在脑海里了。孩子们体会得也未必准确,突然间长出来了,不是慢慢长从缝隙里长出来但是从这些真实的话语中看到孩子们对语言的感受。教师继续激发孩子们对语言的运用如果让你写,你打算用什么字?冲、顶、钻虽然三年级的孩子可能还没有把这些字和冒进行比较的能力,但是自己创作的快乐是无比的。老师也对孩子们的创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么多这么美的荷花从荷叶之间冒出来,冲出来,顶出来,当她们眨着眼睛,竖起鼻子的时候,她们又能看到听到什么呢?同时又把孩子们引到想象的天地里遨游。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2)

    师:刚才,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了小动物们举行的比尾巴比赛,认识了许多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觉得十分有趣。现在,我们也来举行一个动物尾巴介绍会,请小解说员们准备好自己带来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谁先上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生:我带来了一张老虎的图片,老虎的尾巴长长的,上面还有许多花纹。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他能用长来生动形象地介绍老虎尾巴的特点(板书:长)。大家在介绍时,要向他学习,看谁也能用上本课学到的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如短、扁、弯,还可以发挥想像,用上好像这个词。还有哪位小朋友们想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这么多的小朋友举手啊!这样吧,大家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等一下选派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

    生:四人小组交流。

    生: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发言情况举例如下:

    生a托着小鱼缸上台:这是我养的小金鱼,金鱼的尾巴扁扁的,好像一把小刷子。

    生b举着图片上台:这是我昨晚在电视栏目《动物世界》上看到的一只长颈鹿。我把它画了下来。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好像小辫子,又好像一根毛笔。

    生c拿着玩具袋鼠上台: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袋鼠经常把它当作椅子坐。

    生d带着一本《动物小百科》上台,翻开其中一页:锦鸡的尾巴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评析】这个教学片断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机会,初步培养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长、短、扁、弯等,让学生出示材料进行介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教师用富有童趣的过渡性语言,把学生带入动物尾巴展示会的学习情境;教师运用鼓励性评价,激起了全班学生上台交流的欲望,师与生、生与生的信息处于良性动态交流之中。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3)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1.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2.教学案例的特征: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特点呢?

    (1)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分析

    1.案例素材比较丰富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教学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案例写作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案例事实,二写案例分析。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事实比较熟悉。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

    3.案例写作基础较好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理论,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一定的教学教研经验,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总之,教师具备写作教学案例的基础。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撰写教学案例与撰写教学论文相比,写成的可能性,写好的可能性,获奖的可能性,发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照镜子,过电影,把自己的教学一览无余地再现,用新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能由模糊变得清晰。能使教师把某些教学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2.推动教学理论学习通常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需要运用教学理论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要把案例分析透彻,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理论支撑。教师往往感到教学理论修养不够,分析教学案例力不从心。这就促使教师带着教学案例的实际问题,深入地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教师这时的学习,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愿望,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百闻不如一见,教师通过撰写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学到的教学理论。就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干巴巴的教条;而是非常有用的思想和方法,利于教师内化教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总结教改经验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案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4.促进教师交流研讨案例是教学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学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形成教学研究成果撰写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固然是教学研究;撰写教学案例,也是进行教学研究。写成的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都是教学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教学案例是较小的、单一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是较大的教学研究成果。关于某个专题研究的教学案例,不仅本身是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是撰写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的很好的素材。这类素材经过加工,具有典型性,采用这样的素材写成的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紧密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6.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教师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时,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加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通过教学理论的指导,使教学行为科学合理。要写好教学案例,需要把教学案例涉及的问题披露出来,深入分析研究,取得清晰的认识,较好地解决某个问题。教学案例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种倾向。经常撰写教学案例,就能够敏锐地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找出解决同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案例还能体现教学规律。典型教学案例深层次的认识积累多了,就能够通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真切地感悟教学的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习惯,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撰写教学案例是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学论文是撰写教学案例的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是撰写教学案例的升华。三个方面结合,能够促使教师做到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科学紧密结合。这三个方面,撰写教学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教学研究才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撰写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有了撰写教学案例的基础,就为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能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7.提高教师一般能力

    (1)提高观察能力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就要找出很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教学事例天天都有,层出不穷,但要从日常纷繁的教学事例中发现典型,并不容易,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撰写教学案例,讲述的教学故事要体现典型、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就必须将有关教学事实形成逼真的表象,也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因此,撰写教学案例,能够促使教师注意观察教学现象,发现教学问题,持之以恒,就会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的能力。

    (2)提高思维能力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能力。每个案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枝节部分,教师要排除枝节部分的干扰,重点把握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核心部分与教学理论的密切联系,就需要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提炼出教学案例的主题,解决好教学案例反映的具体问题,探索出解决一般问题的途径,养成凡事用脑筋好好想一想的良好习惯,掌握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的规律,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

    (3)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写出的教学案例,可能是某项教学研究中的细化了的材料。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思考教学案例反映的教学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再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带上条理性和科学性,就有可能发现某些教学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创新多了,就会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五、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及关键点

    1.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

    (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学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亦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因素是什么?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3)确定事件中的演员。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贡献的角色才得以充实。在案例写作时要考虑:谁是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出场的演员是谁?幕后演员是谁?每个人都扮演了什么角色?相互之间关系怎样?与你的关系呢?坚持考虑每个角色个人的情感、动机、目的、期望,不要忘记把自己放于演员表之中;不要忘记通过情感、动机、目的、个人价值这面多棱镜来审视你的角色;也要审视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设源于何处?它怎样影响你的行动?

    (4)检查你行动的结果。教师所做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你的回应引起的一些反应是什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班级气氛的影响是什么?对其他演员的影响是什么?你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对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行为以何种方式提高或降低你对自己的重视?

    (5)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你怎样以不同观点看待事件?看待演员?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现在允许你重新考虑,你要选择一个不同的回答吗?

    2.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好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六、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1)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能算案例,问题或问题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2)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

    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地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发生偏移。

    (3)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5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4)

    [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悠久的历史孕育出敦煌灿烂的文化。那精美的石窟艺术,那遍地的文物遗迹,那浩瀚的典籍文献,那神秘的高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敦煌莫高窟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北的大漠上。

    今天,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去触摸莫高窟,去欣赏莫高窟,去感受莫高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况?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分节指读课文?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指导点拨

    1、指导学生精读彩塑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这段内容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2)哪些词语写出了彩塑的特点?围绕这个特点描写了哪些彩塑?

    (3)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彩塑。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壁画一段。

    (1)总结学习彩塑的方法:①朗读课文,画出该段中的中心句,说说壁画的特点。②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壁画,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壁画。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小组合作学习壁画一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3、略读藏经洞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指导提升

    1、出示莫高窟壁画中的五台山图,指导学生观察。

    (1)谈谈观看五台山图的总体感受。

    (2)说说五台山图上画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3)说说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2、将自己观察到的、体会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注意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方法去写。

    3、组织学生交流。

    五、总结谈话,学习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了解了敦煌艺术的特点,感受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而且我们还学会了怎样读书,学会了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为我们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诊断意见]

    该教案依然体现着知识中心论、教师主体论的思想,正如于漪说的那样: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认为该教案存在着三个不足:

    一、三个维度体现不足

    该教案的教学目标,第一、二两条仍然强调的是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第三条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但在教案中落实不够到位。显然,这样教学目标不能统领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构建一个三个维度的立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中要关注几个问题:一是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更重视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美读、诵读、让学生体验、感悟、熏陶,在语言的海洋里涵泳、品味、玩赏。而该教案中只注重了理性的分析,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去读书。二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中感受莫高窟艺术的博大精深,通过体验、对话、追问,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三是关注过程,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能否逐步地掌握学习的方法。该教案关注的是教师怎样教的过程,而不是关注学生怎样学的过程。

    二、主体意识突显不足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是以谁为中心。该教案的主体意识突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堂缺乏生活意识。在激情导入,营造氛围这个环节中,以期通过教师激昂的情感和精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而莫高窟本身远离学生的生活。试想,这样导入,不但不能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反而更增添了陌生感,拉开了学生与莫高窟的距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局外人。其次,课堂缺乏问题意识。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不给学生时间去质疑,这样的教学怎么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呢?再次,课堂理性化、程序化。从提出读书要求到检查读书情况,从指导精读到合作学习,从读法指导到写法实践,一切主动权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课堂教学只是在走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学生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研究,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只能被动地配合教师完成任务。

    三、言语感悟深入不足

    该教案中言语感悟的策略是:先朗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说出哪些词语写出了彩塑的特点;再搞清楚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彩塑;然后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艺术形象;最后练习朗读课文。好端端地的语言被解剖得支离破碎,试图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的能力。其实,这样的策略只会导致学生诵读不足,只停留在语表层,没有进一步地穿透内蕴层;咀嚼不足,没有经过揣摩咀嚼语言,得到的是教师强塞给自己教参上现成的结论;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不能倾注自己的情感,披文入情,审美体味。

    [改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保留原目标中1、2两条,写法指导不作要求。

    2、情感态度: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的情感。

    3、过程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研究的问题;学会搜集、筛选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组合,学写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1、同学们,你看过寺庙里佛像吗?欣赏过墙壁上的绘画吗?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玩过泥塑吗?喜欢绘画吗?能谈谈你的创意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泥塑、绘画有关的课文《莫高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原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以下修改:1、加上激疑导思: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2、在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先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不要分节指读,学生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针对课文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

    2、学生汇报,老师相机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当即解决,有些问题可供学生课堂选择研究,如:莫高窟彩塑、壁画有什么特点,藏经洞的文物是怎样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的,为什么说莫高窟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等。

    3、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问题?

    4、我们不急着去回答这些问题,先把描写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四、精读品味,点拨提高

    1、你想读哪一段内容?(根据学生情况随机进入)

    2、品读彩塑一段。

    (1)朗读感受:莫高窟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2)欣赏影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莫高窟的彩塑。

    (3)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读课文,说说你最欣赏是哪一句?为什么?

    (4)对话追问:同学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和课文对话,课文这样描写想告诉我们什么?学会追问我们的古人,他们塑造这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5)美读感悟:你能把自己对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6)配乐朗读彩塑这一段。

    (7)想象说话:如果你站在莫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

    3、总结言语感悟的策略:朗读感受品味体验对话追问美读感悟。

    4、自主品读壁画一段,读后汇报交流。

    5、欣赏莫高窟壁画的影片:品读了课文,欣赏了影片,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画面前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6、品读藏经洞一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观看关于藏经洞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夺的影片。

    (3)了解到这些情况,你有话想说吗?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4)带着这种情感读读课文。

    7、语言积累:你喜欢哪一段就读一读、背一背。

    五、确定主题,深入探究

    1、通过品读课文,我们感慨万分,情绪高涨,激情飞扬。面对这些问题,仿佛有满肚子的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去研究。

    2、老师为你们研究问题提供了一些资料,面对这些资料,我们该怎么做呢?

    (1)围绕研究的问题,学会浏览性阅读,搜集与自己研究问题有关的资料。

    (2)围绕研究的问题,学会筛选性阅读,确定哪些资料是需要的,哪些资料是不需要的。

    (3)围绕研究的问题,学会创造性阅读,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加工、组合,特别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3、小组确定研究的问题,分工、合作研究。

    4、汇报研究的成果,举行敦煌研究报告会。

    5、课后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布到网站上,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

    六、总结谈话

    最后,我想用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的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畅谈: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于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们走进神话、走进寓言。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我们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color=Green]

    [名师点评][/color]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体现全面和综合,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这三个维度提出的。过去,我们只考虑到了知识、能力这个层面上的目标,让学生学的是教师对文章的解释,而不是文章本身;让学生说的是教师想要他们说的话,而不是他们自己要说的话;让学生做的是教师设计好的方法,而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时时刻刻考虑到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如《莫高窟》改后的教学目标。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改后教案中言语感悟的策略是:朗读感受品味体验对话追问美读感悟。让学生读出情感,通过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情感积淀,启动情感,学生读起课文来才能找到感觉,读出味道。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再加上精妙的设计,如:如果你站在莫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再如:品读了课文,欣赏了影片,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画面前最想做的是什么呢?了解到藏经洞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夺的情况,你有话想说吗?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让学生穿透语表层、内蕴层,出入物境、意境、情境,体验课文的意蕴,与课文产生共鸣,和课文一起心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当代信息技术导致我们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片、声音、动画、影片,这就是信息时代超媒体阅读。改后教案则注重了这一点,通过采集、编辑制作了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影片,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搜集有关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通过整理有关文字资料,真正有效地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阅读学习的方式。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属于学习性阅读,即以学习阅读知识,训练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合作性阅读、探究性阅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进行自主性阅读。从改后教案中不难看出这一点,设计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这样的话语多了起来: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读哪一段,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问题,你读懂了什么等等。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起点和归宿,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上课伊始,通过问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学生已有的认识;接着激学导思,你想了解什么?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然后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我们的课堂充满了问题才会学趣盎然。在学生探究性阅读中,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让学生同桌交流,小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伙伴,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上,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只有这样,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才能得以体现与落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随心所欲的、潇洒自如的,应该不断地生成新的内容,生成新的过程。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xx/78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5)

    一天,读四年级的女儿兴致勃勃地跑到我的面前,说他们年级搞了一次作文竞赛,要求写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情,她把写好的作文递给我,请我指导一下。我便打开作文本

    吃烧烤

    暑假的一个晚上,爸爸说,他有一篇文章发表了,刚寄来了稿费,应该好好庆祝一下,要带我们到外面好好地吃上一顿,我听了甭提有多高兴啦!

    我们在外面转了很长时间,也没转到一家令人满意的饭店,爸爸介绍了许多饭店,妈妈都说不行,不是说这家太脏了,就是嫌那家太热了。这时,爸爸说:一个同事告诉我,有一家韩国烧烤,味道很好,怎么样?我们齐说:好!

    到了这家韩国烧烤,我把头向饭店里一伸,哇噻!人真是太多了,看来,这家饭店的生意很兴隆喔!我找呀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置,就坐了下来。这里蛮舒服的,我数了数,大约安装了五六台空调,外面虽已暑气蒸人,室内却凉风习习。这时,一位服务员走过来,把菜单放在桌上,问我们要吃些什么。哇!这么多好吃的!爸爸、妈妈把点菜这个任务交给我了,可点些什么呢?每个餐桌上都是羊肉串、牛肉串、火腿串我想:初来乍到,就和他们一样吧!我也要了各种各样的肉串。菜都上齐了,可我们是第一次来吃,还没有经验,不知该如何下口。听了服务员的讲解,我们才明白应该怎么做。首先,要把木炭放进一个长方形的小炉子里,把一个烧烤架子放在小炉子上面;然后把肉串和其他一些要烧烤的东西放在架子上烤,烤一会儿,再用手把肉串翻过来,还要来回地翻动;最后,一串串黄灿灿的肉串就烤好了,把肉串拿在手里,蘸一点芝麻等配料,就可以品尝啦!我急不可待地拿起一串,放在嘴里咬一口,香喷喷的,麻滋滋的,辣乎乎的那种滋味真是好极了!

    回家的路上,我想,下一次再来吃,我就有经验了,于是我又盼着爸爸能经常发表文章

    没想到我们生活中这样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却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产生了创作的激情。那浓浓烈烈的生活气息,那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那朴素平实的语言表达,那天真烂漫的灵性飞扬,让初步进行课程改革研究的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兴奋地鼓励她:你的习作写得不错!快拿给妈妈看看!不一会儿,便从厨房传来了责备的声音:怎么能这样写?这样的作文肯定不能获奖!你对孩子也太不负责了,还是让我来指导!满面迷惑的女儿呆呆地望着我。

    第一,这篇作文立意上思想不够积极,难忘的事,一定要写有意义的、刻骨铭心的、给人以启迪的事情,吃烧烤显然不能突出积极向上的主题。你看看人家作文选上的作文,那么多难忘的好人好事,你为什么不写?

    可是,那些好人好事我觉得都是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难忘的,而且吃烧烤就挺有意思的!女儿辩解道。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在立意上片面强调思想性,往往造成孩子为了写健康向上的东西,脱离生活实际编造一些虚假的东西,什么公交车上让位子、桥头推车子、公园里送回迷路的孩子孩子不能有感而发,而是主题先行,这不仅封闭了孩子的心灵,而且压抑了写作时的创造性乐趣。

    我没有你那么多道理,就算写《吃烧烤》吧,可是,第二,作文的布局谋篇太不讲究了,我给孩子买的《作文写法宝典》中介绍了那么多好的方法都不用。开头显得罗嗦,不如用开门见山法或者设置悬念法。结尾不够精练,没有提升主题,应该用点题式结尾法把难忘点出来,再加上一点感慨我们的生活水平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啊!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显得有分量!

    当然,训练孩子的写作技能是必要的,如果布局谋篇过分强调程序性、操作性、技巧性,热衷于炮制种种写作方法,让孩子机械模仿,削足适履,我们忽略了通过作文培养孩子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训练,还是同个性的思想发展、精神成长、人格追求紧密相关的。激励孩子勇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我的生活感悟,这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高境界。《吃烧烤》一文所追求的不正是这种境界吗?

    我保留自己的观点,不过还有一点我必须得指出,作文的语言要精心推敲,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斟词酌句,千古传唱。《吃烧烤》的第二自然段内容不太合适,我们在外面转了很长时间,也没转到一家令人满意的饭店不是说这家太脏了,就是嫌那家太热了这样写怎么能很好地宣传自己的家乡呢?应该把这一段删去!

    坐在旁边的女儿再也忍不住了,说:妈妈,那天事实就是这样的嘛,我觉得这样写才更能突出吃烧烤令我难忘呀!也许这样写还能促进家乡的发展呢!

    对语言进行推敲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不能强塞给孩子。过去在指导孩子作文时一味追求语言成人化,写出来的作文成人腔比较严重,缺乏孩子特有的情趣。内容空洞,语言干瘪,千句一腔,千篇一律。文贵以真,孩子有孩子的视角,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法。要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吐真言,抒真情,让人读了才能感到朴实无华、真实可信。

    好了,好了,我总是说不过你,但是让我指导的作文在考试中总是能得高分,你这一套就未必管用了!不要看你们的课程改革搞得轰轰烈烈,用不了多长时间,还会回来的!

    听了这句话,女儿给我带来的欣慰荡然无存了,心情沉重了起来。这种典型的中国化的言语导师,他们的引导与教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语文教育方式,由此引发我进一步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

    我们的作文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思想贫乏,空话假话连篇;语言稚化,表达苍白无力;想象匮乏,行文枯简生涩。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狭隘的文以载道的写作思想在作怪,也有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当然,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过去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封闭式的训练。作文内容是封闭的,学生作文的内容大都受到教师的限制,有立意的限制,有选材的限制,有体裁的限制写作过程也是封闭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和封闭的教室内独自完成,缺乏广泛的信息来源和必需的情感酝酿。封闭的作文教学割裂了写作与生活的血肉联系,使学生的写作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相脱离,作文不再是表情达意的需要,而成为生产的需要。

    以上弊端集中到一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生活实践。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前一句对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从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来看,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

    那么,如何让作文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涵泳与喷薄呢?首先,我们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具体地说,就是在文本解读活动中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情景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的激流宣泄出来。其次,通过观察现实生活、积累人生体验,让学生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表现自我。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因为只有通过生活积累,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才有可能从中发现思想的闪光点并产生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另外,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学会探究生活,反思生活,从而形成比较深刻、完整的认识。

    作文是一种自我精神性的实践活动,它与学生自我心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不能把作文教学仅仅看做是一种模拟性的练习,而应把它看成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人格建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集腋成裘,涵养精神,厚积薄发。我们还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在写作中融入自我的感受与体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烙上学生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

    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xx/6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6)

    鉴于第一课时老师和同学们给我提的意见,我根据课堂情况对教案进行了修改,没有完全执行之前的课堂设计。

    首先是课堂气氛方面。第一课时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为了在这堂课里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我把全班齐读课文的环节临时改为淘汰制朗读法。这个朗读方法是借鉴刘老师的,因为我发现学生在用这个发放朗读课文的时候,特别活跃。当我把这个方法借鉴到我的课堂中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参与课堂的学生增加了很多,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

    在运用淘汰制朗读法的时候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本来在写教案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想怎么才能把课后的朗读指导和这篇课文更加自然的联系起来,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由于我在这个环节开始之前立定了一条规则,就是如果上一个同学在朗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找出他读错的地方,再又最先找出错误的同学继续朗读,如此循环。结果学生在读的时候为了不出错,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课文,完全没有注意轻重音、停顿和感情的把握。于是我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在结合课后的朗读指导和习题,那朗读时要注意的事项跟学生交代了一下,后来学生的朗读效果就好了很多。

    然后再点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举手的还是那几个学生,但是我发现有的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就是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当他们在下面小声说答案的时候,我就把答案提出来,然后让这个学生解释为什么要怎么回答,结果他们答得还不错。有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让思考问题的时候根本就没动脑筋。我点了个别这样的学生回答问题,以提醒他们上课要跟随老师的思路。

    第二课时跟第一课时相比,课堂气氛好了很多,同时我的状态也自然了一些。希望继续改进!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7)

    [目标导航]

    ▲巩固生字,学会条、角、爪、公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部首ノ。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情景下角色的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在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设计说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创设适合于本课教学的情景,通过对比观察、课件展示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不同情景下角色的转换及心情的变化,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感悟课文的奇妙所在。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溶为一体,从而从小树立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课堂描述]

    一、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白云是会变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请大家一齐读出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找到了在白云身上睡觉的字宝宝。咱们一齐开着小火车把它们叫醒吧!

    (师出示白云形的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同学们复习生字。)

    二、指导学习三、四自然段。

    师:大家读得可真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二自然段。知道白云有时会像一匹马。瞧(出示课件,兔兄弟坐在草地上,白云变成了牛)。

    师:同学们,快看呀!马儿不见了,谁来了呀?

    生:好象是一头牛!

    (师指着大屏幕范读第三自然段)

    师:孩子们,兔兄弟高兴吗?

    生(齐声):高兴!

    师:请大家轻轻打开课本129页,自由地把第三、自然读一读!

    (生自由地读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中兔兄弟高兴地叫:看哪,这朵白云,像牛儿在吃草。)

    师:谁想来读读兔弟弟说的话,大家听一听,看他读得怎样?

    (生读)

    师:谁能给他评一评,看他读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字音读得准。

    生2:我觉得他读得还可以,可没有兔弟弟高兴。

    师:哦,哪谁能比他读得还高兴呢?

    (生读)

    师:这个兔弟弟可真高兴呀!让我们全班一齐来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

    师:云儿真的像牛吃草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比一比吧!

    (课件出示牛儿吃草的图与第二段的白云图对比)

    师:孩子们,瞧瞧,像不像?

    生(异口同声):像!

    师:有谁能告诉老师,是哪儿像?

    生:粗粗的腿很像。

    (老师出示卡片粗粗的腿)

    师:请大家一齐来读卡片上的词组。

    (生齐读)

    生:弯弯的角很像

    (老师出示卡片弯弯的角)

    师:请大家齐读。

    生:牛儿低着头吃草的样子很像

    (老师出示卡片,低着头吃草)

    师: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后,师将卡片分别贴到黑板上)

    师:大家仔细观察黑板上卡片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能告诉老师吗?

    生:我发现粗和细是一对反义词。

    师:大家观察可真仔细呀!细的反义词是粗。是呀,这朵白云真的很像牛呀!难怪兔哥哥会那么惊奇地说:哎,真像!

    (课件出示句子。兔哥哥抬头瞧哇瞧:哎,真像,两只弯弯的角,一根细细的尾巴,还有四条粗粗的腿,牛在低着头吃草呢!)

    师:这朵白云可真的很像牛呀!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兔哥哥说的话,待会儿咱们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像兔哥哥!

    (生看屏幕,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

    (师生比赛读)

    (男女比赛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棒极了!孩子们,牛儿很快不见了,白云又变成了

    生:大狮子。

    师:大家可真会读书呀!瞧,牛儿不见了,又飘来一朵白云,忽然,它变成了一大狮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只大狮子吧!

    (课件出示动画:一头张着大嘴的狮子在凶猛地奔跑。)

    (边放课件,教师口述:忽然,大狮子张开大嘴,伸出爪子,朝下边扑过来。)

    师:孩子们,多凶猛的大狮子呀!你们能说说大狮子的动作吗?

    生:张开大嘴,伸出爪子,朝下边扑过来。

    (师出示词组卡,生齐读,板书到板上)

    师:大家能做一做这些动作吗?我们来边读边做。

    (生边读词组,边做动作)

    (以小组为单位,生读生做)

    师:孩子们,凶猛的大狮子来了,兔兄弟是怎样表现的?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自由地读,把你的感觉读出来吧!

    (师走下讲台,到小组听学生们自由朗读)

    (生1上台表演读)

    (生2生3上台。一同学读,一同学作动作)

    师:孩子们,兔兄弟俩可真害怕呀!谁能找出他俩害怕的词呢?

    生1:快跑,快跑!

    生2:躲。

    师:好,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把你们的感觉读出来吧!

    三、引导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孩子们,白云现在去哪儿了呢?来看看吧!

    (师范读第五自然段)

    师:孩子们,大狮子不见了,两只小白兔多快乐呀!你们快乐吗?让我们一齐读出最后一个自然段,尽情地挥洒我们的快乐。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孩子们,我不光看到太阳公公是笑咪咪的,也看到了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想一想,太阳公公对小白兔说点什么呢?

    生1:孩子们,不要害怕,大狮子已被我赶走了。

    生2:孩子们,天晴了,快出来玩吧!

    师:你们说得可真好呀!太阳公公说:孩子们,别怕。蓝天上的朵朵白云千变万化,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会发现的孩子呀,可以从它身上了解到天气情况呢!走,让我们飞上蓝天,去看云吧!

    四、拓展训练:

    (课件出示,大屏幕上依次出现各种蓝天背景下的白云,最后以小画面的形式定格在一个屏上,图画下方出现句示:天上的白云,真像_____呀!)

    (生惊奇白云的美丽,惊叹不已!)

    师:孩子们,把你想说的和同伴们讨论一下,再来告诉我。

    (生与同伴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师:谁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生1:天上的白云,真像楼房呀!

    生2:天上的白云,真像雄鹰呀!

    生3:天上的白云,真像一个小娃娃去上学。

    师:是呀!孩子们,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奇妙的东西呢!

    (生小组讨论,举手回答填空的内容)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师:孩子们,有几个字宝宝可等得着急了,我们赶快去瞧瞧吧!

    (点击课件,出示生字条、角、爪、公)

    (生齐读生字)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

    生:我记角,上面一个角字头,下面一个用字。

    师:哦!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真不错。

    生:我记公字,一笔撇,二笔捺,三笔撇折,四笔点。

    师:嗯,真不错!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真聪明。老师送你一件小礼物,咱们齐读这几个字吧!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8)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和校本研训的深入开展,撰写教学案例已成为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发现和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分享经验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成为我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训的基本要求,它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写好教学案例?从参与者这一角色和相互交流的目的出发,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从身边的故事、教学后记写起

    一线教师,每天身边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故事,其中就存在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案例。一线教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作为一线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从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写起,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把自己课堂中的精彩记录下来。一线教师,写作、研究的时间一般难于集中,这就要求及时做好记录。

    在写教学后记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一些事例或情节的记录:(1)教师自身的独创教学以及课堂效果,包括寻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疑难问题所采取的办法、对策等。(2)学生的独到见解,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独特解法、独创思维等。(3)精彩的教学片断,包括课堂中有亮点的教学情节与过程,精彩的答问、语言等。这往往是智慧的火花,它常常是突然而至的,一闪而过。若不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4)自己课堂教学中不足之处的反思与分析。

    写教学后记应追求短、平、快,短小精简,平中见奇,快捷及时。若时间有限,还可以超越文本,创造性地利用课本、教案、备课参考书为载体进行加以记录或旁注。

    2.并非所有教学故事都有研究价值

    并非所有的教学故事都能成为有研究价值的案例,因此要求教师应善于抓住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发现身边有研究思考价值的案例。什么样的案例有研究的价值?我认为教师写教学案例可以选择以下的一些事例:一是带有问题性。有价值的教学案例记录的应是一些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包含着一些深刻的教学问题,它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二是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些事例能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说明一些道理,或验证某些理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三是典型性。教学案例所选择实例应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这也是教学案例的生命。

    只要多写一些教学后记,素材多了,写教学案例时选择典型事例就有余地了。

    3.多思、多写,才有提高

    目前,我们很高兴看到许多老师乐于写教学案例,但也听到一些学校领导反映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水平低,甚至认为不算是教学案例。我认为,教师初写教学案例,要求不宜过高。

    其实有些教师说不懂如何写教学案例,往往是希望专家提供案例写作的一个固定模式。我认为教师写教学案例其实不必拘泥于形式。当前,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追求一个统一定式,如教师的说课就是这样。我认为,撰写教学案例主要应抓住如下几个方面:

    (1)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学事例或故事的启示,提出某一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2)故事过程的描述要具体、生动。教学案例讲的应是教师自己身边的故事,要用描述性的语言或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如,教学实录)来叙述。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复杂的内在的心理活动。要具体、生动,故事情节让人读起来感到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学后记时尽可能进行详细记录,特别是一些戏剧性的具体情节。

    (3)对问题及有分析、思考。应多角度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述、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归因;总结出规律;解决的途径或方法;改进的意见)。

    撰写教学案例已成为一线教师的自发性的行为,平时要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多思、多记,及时抓住灵感。一篇写出来不怎么样,二、三篇也一样,可写了几十、上百篇,也许质量、水平就不同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了,一些一线教师写教学案例,越写越好,越写越爱写,质量、水平越来越高。

    4.有理论素养,才有文章质量

    写好教学案例,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往往就难于发现和抓住有价值的事例;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对一些教学事例的归因往往缺少理论的支撑。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使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擦出问题的火花,对发生的教学问题能作深刻的的反思,对事例中启示的道理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一线教师要写好教学案例,还必须重视自身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当前,作为一线教师,除了加强自身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之外,应该认真学习、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与要求,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关注新课程实施过程的案例,研究和探讨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5.交流分享,有利提高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目的之一是相互交流,是与同行资源共享、分享经验的一种方式,且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其实,教学案例的撰写,还可以利用集体智慧来完成。如,集中一些教师在一起,大家各自讲自己的教学故事,然后从中确定一些有研究价值的案例,进行集体研究,集体拟定教学案例的初稿(提纲),集体研讨案例中问题,对案例提出集体修改意见。我相信,在集体交流和研讨中,更可能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我认为,网络是教师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新的平台,网络中的博客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一个很好工具和平台。教师写教学案例,如果有条件的话,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工具,多在通过网络收集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学习他们的教学案例中写作方法,多利用网络写自己教学案例,多利用网络与专家和其他同行交流,我相信案例的写作水平一定逐步提高的。对发表的一些教学案例,还应注意案例题目的命名,采用一些有吸引力的语言,如不管怎样,都不能放弃、今天我们打个赌等题目,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9)

    一、教学案例撰写的意义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二、什么是教学案例

    四种说法: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郑金洲,2000)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Ricahert,A.E.,1991)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三、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四、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五、教学案例的特点和撰写要求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学案例是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而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

    与教学实录相比,教学实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描述、记录和点评。

    4.撰写的教学案例要有价值性。

    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描述、反思,既能提升自己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又能为其它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10)

    一、教学案例

    师:作者写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呢?

    生:(齐)第二次。

    师:想不想到鸟的天堂去春游,看看那里的热闹景象。

    生:想。

    (课件展示鸟的天堂)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作者笔下的鸟的天堂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三段,仔细读读描写这番情景的段落。

    二、教学案例(学习课文第三段后)

    师:读到这里,你一定会对鸟的天堂发出由衷的赞叹,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1:鸟的天堂鸟儿真多。

    师:说得真好,鸟的天堂鸟儿真多!(板书:鸟的天堂鸟儿真多)

    生2:鸟的天堂不愧是鸟的天堂!

    师:是啊,鸟的天堂鸟儿真多,美不胜收,那么这么多鸟儿为什么都喜欢这里呢?

    生:因为这里有一棵大榕树。

    师:那是怎样的一棵大榕树呢?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画大榕树?

    (一生上黑板画大榕树!)

    师:他画的是不是作者笔下的大榕树?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课文中说,有数不清的丫枝,许多根垂到地上。

    师:你读得很仔细,帮助修改一下?

    (生修改画,添上了根和丫枝)

    师:现在画得像不像?

    生:像,课文第7自然段是这么写的。

    师:我们一起读第7自然段。

    (生齐读)

    (课件出示大榕树)

    师:这就是文中指的那棵大榕树。哪位同学愿意用一句话来赞美赞美这棵大榕树呢?

    生1:好大的树啊!

    生2:好美的大榕树,让我心醉!

    师:说得好,这棵榕树的确美!

    (板书:这棵榕树真美啊!)

    三、教学案例(学习第二段后)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老师,我有问题!

    师:请讲!

    生:课文中说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河水怎么会涨潮呢?

    师:你读得很仔细。这个问题老师备课时也没想到,同学们能帮他解决吗?

    生1:河是跟海连在一起的,海上人起波浪,河水当然也会涨潮了。

    生2:河有闸门的,闸门一关,河水就涨起来了。

    生3:下雨后,河水就涨起来了。

    师:同学们讲了很多,到底谁讲得有科学道理呢?我们课外一起去找一找资料。

    四、教学反思

    案例一,教学伊始,通过课件展示鸟的天堂鸟儿翻飞,鸟声悠扬,令人目不暇接的热闹景象,给了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凝练,同时,片断一能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采用变序的手法,先学第三段,更能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二,让学生上来画榕树,并让学生评画、改画,这一环节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既能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又能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一环节中,两次安排了学生说话训练:一次是在学生充分感受了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一次是在学生画树,看课件大榕树后,都是学生有感要发时,因此,学生的赞美都可谓有感而发,的确是由衷的赞叹,而教师分别选择一句话板书下来,看似不经意,其实也为最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句作为总起句写一段话作了铺垫。

    案例三,学生能在学文后大胆提出疑问,这是很可贵的。虽然这个问题跟本课的教学重点关系不大,但既然学生提出来了,而且看得出当时还有好多学生也面露难色,就得设法解决。说实话,我备课时的确忽视了这个问题,现在学生提出来,我一下子的确感到有点突然,看到有几个孩子举起了手,便在承认自己备课时没考虑到后,请学生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想不到孩子们的答案这么多,一下子又难以确定谁讲得更有道理,争论也不会有好结果,这时告诉学生课外一起去查找资料,既不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也促使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拓展,激起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由此,我想,如果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教师怕它打乱教学进程,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简单告诉学生它跟课文主要内容关系不大,不用去浪费时间,那么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他可能再也没有兴趣去读、去思考、去质疑。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或是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就谈不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能对课文进行质疑,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才能提高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这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摒弃封闭的填鸭式教学,实行系,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11)

    《称赞》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很有启迪意义的童话故事。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它,使它有了自信,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所以称赞的效果多么神奇啊!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这篇课文,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自然揭题,营造气氛

    在课伊始,我对学生每一个积极的表现都给予真诚的称赞,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如:课始,我对学生积极准备上课的状态进行了称赞(你坐的真端正,你们的学习用品摆放得多整齐啊等)。这样,课堂上让孩子们感到轻松,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红悟意,读中悟情

    在讲授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两句相互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通过抓重点词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等指导学生朗读,老师在评价中不时地称赞和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称赞带来的好心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身临其境地朗读,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时,我拿出了一个大苹果引导学生读,把苹果的香味通过学生的朗读弥漫在了整个教室。

    三、拓展延伸,入情入境

    本节课中我还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架起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最后拓展环节我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称赞称赞周围的人。如:同学、老师、警察、父母、消防员等。来体会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学会感恩,在这一民主、平等、和谐、温馨的氛围中,激励了学生敢想、敢说、乐说的学习精神,促进了情感的交流,人性的体验。

    当然,本课中我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应改进: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预设与生成有一点距离。

    3、学生在课前对教材的熟知度不够,导致学生开始对文本理解不深。

    其实,诸多的不足和遗憾,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程的关系重大,我会紧随教改之路,继续学习进取,努力让自己的课堂焕发有内而外的生机。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12)

    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回答。这个记者从罗斯福夫人的话中得到了一个人生态度的启示主动走向生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3练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指导或帮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

    一了解故事更改,学习采访前的课文内容。1说说课文描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介绍关于埃利诺罗斯福的资料。

    3读一读课文的1~8小节,然后尝试着描述一下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准备?1用汪国真的人生格言揭开本节课学习的序幕。

    2在学生交流资料的同时,教师相机疏通、点拨、做适当的补充说明,以便使资料的交流更简洁、通俗。

    3相机指导,以求学生能领悟到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

    1出示课题。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读一读课文的1~8小节,然后尝试着描述一下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准备?

    二模拟采访,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1交流初次见面,罗斯福夫人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模拟采访过程

    (1)读一读课文的9至14小节,把科宁斯和罗斯福夫人的对话分别用不同的线条标出来,对采访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

    (2)讨论:为了使再现采访能够比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议;

    (3)学生小组内排练;

    (4)上台采访;

    (5)细细地揣摩罗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进一步感悟广交朋友,走向生活的人生态度。1相机总结:罗斯福夫人是一位充满了热情和智慧的女性。

    2对于再现采访,老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先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采访内容;然后讨论采访应注意什么?(记者的注意事项,怎样表现罗斯福夫人等等);

    3采访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根据临场需要)

    4体会罗斯福夫人的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显得充实生动,避免说大话、空话。投影罗斯福夫人的那段话,突出两个强迫。

    网易娱乐新闻

    三揭示主题。1体会科宁斯最大的收获。

    2富有激情地朗读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生格言。1引读课文第三部分。

    2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人生格言。投影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四拓展性作业。

    讨论写采访报道的角度。帮助学生复习梳理科宁斯写的采访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写?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相关推荐
    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

    时光飞驰,新学期即将来临。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了,看自己在教师这份工作有多少成长,通过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一学期有哪些成长,一篇教学总结要怎么把它写好呢?这篇《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

    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翻开新学期的篇章。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我们就该进行一次总结了,通过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思想上与工作上的变化,教学总结是怎么样写的呢?这篇《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现将小班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保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