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计划精选: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500字
  • 计划精选: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500字

    发表时间:2023-02-04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看日历都到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教师们需要为新学期工作写个具体实施计划,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究竟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计划呢?也许以下内容“计划精选: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500字”合你胃口!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

    JK251.com延伸阅读

    【热门】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篇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带三年级一班,二班的数学。这两个班是二年级开始接手,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课时安排

    第二周 千米的认识 4

    第三周 吨的认识、加法 4

    第四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 4

    第五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 4

    第六周 放假

    第七周 验算、整理和复习 4

    第八周 四边形 4

    第九周 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周 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一周 时分秒、填一填 4

    第十二周 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三周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四周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

    第十五周 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4

    第十六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4

    第十七周 数学广角、掷一掷 4

    第十八周 复习1-3 4

    第十九周 复习4-6 4

    第二十周 复习7-9 4

    第二十一周 总复习 4

    第二十二周 考试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教学总体目标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与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学段,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学期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及学科活动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学校专题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共美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二)补差措施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3.认真做好补差工作。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

    4.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测量,倍数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

    【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二)、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长方形和正方形。

    【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单元测试时间安排:

    三单元测试一:第一单元《测量》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测试二:第三单元《四边形》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测试三:第五单元《时、分、秒》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测试四: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期末检测

    [计划范文]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其三


    马上就要迈入新学期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新学期的教学计划需要做好。认真做好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学计划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计划范文]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其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全班同学成绩较去年初有了较大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学习,听老师的话,上课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纪律性较好,成绩差别不大。

    二、本册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单元乘法口决(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八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三、教学进度安排

    (一)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二)乘法口诀(一)10课时

    (三)观察物体4课时(四)分一分与除法15课时

    (五)方向与位置4课时(六)时、分、秒5课时

    (七)乘法口诀(二)7课时(八)除法4课时

    (九)统计与猜测3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综观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这一板块:乘法口诀(一)、乘法口诀(二)、分一分与除法是本册的重点与难点。本册一个重要部分: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应尽力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展其想像力和创造性提供空间。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2500字集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新的一学期了,为了更好完成教学工作,不妨写一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正式上课前教师预先准备的授课流程,一篇优秀的教学计划是怎么样的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2500字集锦”,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两个班级304306班,由于三(4)班是由我一手带班上来的,在一、二年级期间主要重视写字习惯养成,大部分孩子书写习惯良好,字迹整洁,书写端正,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课外阅读氛围浓厚,保证每个学期每人阅读书籍基本数量。课堂思维活跃,发言较为积极,但是优生的求异性思维较弱,存在优生不优的无奈。大部分学生成绩较为集中,两极分化不严重。习作能力较为扎实,语文素养相对来说比较浓厚。306班是三年级刚接手的班级,班级学生积极向上,思维比较活跃,在学习习惯养成上较为扎实,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但在课外阅读习惯养成偏弱,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着重努力。个别学生写字态度较差,字迹潦草,严格要求以促进良好书写习惯的整体促进。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1、继续严格要求书写整洁、字迹端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对班级孩子书写要求较高,书写的速度较慢,因此今年需要要求孩子们写得又快又好。

    2、结合家校联系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保证中下生每学期基本阅读数量4本,优生则鼓励多阅读多积累。

    3、依托八个单元习作训练,继续扎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过程中重积累,形成丰厚的语文积淀。

    4、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语文积淀。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 篇2

    一、年级学情分析:

    本年级段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通过上学期的巩固已学会按部首查字典,能确定部首,检索汉字,看懂意思,并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学会打电话、问路等应对用语。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处。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认识冒号、引号,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初步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还需长久的训练。在阅读兴趣方面,女生的兴趣较浓厚,下课随处可见坐在教室里认真看书的同学,但有一部分男生的阅读兴趣较低,他们的阅读兴趣还需我们教师的大力培养。本年级有七八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写作方面比较吃力,语句不够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本

    1.关于习惯

    本册教材在前五册的基础上,安排了“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两个主题,配有5页插图。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逐幅弄懂图画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习明确有关要求并身体力行。

    2、关于课文

    全册共安排课文26篇,其中韵文2篇。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的;既有赞颂革命英雄人物的,也有表现儿童日常生活的;有介绍风景名胜的,有介绍自然科学常识的等等。这样安排,不仅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3、关于习作

    本册共安排了8课:看图写一篇作文,为别人画像后写一篇作文,写写自己的新发现,看图写一段对话,写一篇板报稿,写一篇发表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学写日记,编童话故事。从这8课的内容可看出,本册习作教材能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实践、体验,注重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练习写作。

    4、关于练习

    全册共安排8个,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写字练习、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主要措施:

    1、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将“听”、“说”整合起来,从听中学读、读中学写。在中年级,“以说促写”、“以说引写”、“说写结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在作文训练中,习作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要求力求适度明确,少写命题作文,不给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写放胆作文,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备注

    1

    习惯(3) 长城和运河(2) 美丽的南沙群岛(2)

    2

    庐山的云雾(2) 习作1(2) 练习1(3)

    3

    微笑着承受一切(2) 雪儿(2)

    花瓣飘香(2)习作(1)

    4

    习作2(1) 练习2(3) 阶段检测(2)菩萨兵(1)

    5

    菩萨兵(2) 李广射虎(2)

    少年王勃(2) 大作家的小老师(1)

    6

    大作家的小老师(1) 习作3(2) 练习3(3)赶海(1)

    7

    赶海(1) 荷花(2) 古诗两首(2) 习作4(2)

    8

    练习4(3) 阶段检测(2) 期中检测(2)

    9

    七颗钻石(3)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3) 水上飞机(1)

    10

    水上飞机(1) 跟踪台风的卫星(3) 习作5(2)

    练习5(2)

    这一周为8节

    11

    劳动节放假

    12

    练习5(1)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

    狼和鹿(3) 放飞蜻蜓(1)

    这一周为8节

    13

    放飞蜻蜓(1)习作6(2) 练习6(3) 阶段检测(1)

    14

    阶段检测(1) 恐龙(2) 槐乡五月(3)

    海底世界(1)

    15

    海底世界(2) 习作7(2) 练习7(3)

    16

    寓言两则(2) 争论的故事(2) 剪枝的学问(2)

    习作8(1)

    17

    习作8(1) 练习8(3) 阶段检测(2)

    期终复习(1)

    18

    期终复习(7)

    19

    期终复习

    注:习作训练原则上每周一次,进度安排中无习作训练的周次,由教师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自行安排小作训练。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5名,其中男生20名,女生25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

    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

    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

    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

    发挥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激发表达欲望,训练活泼的语言运用的能力。

    七、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

    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八、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基本情况:本班学生共有51名,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9篇。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两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分别编排了张衡,陶行知,阿兰。图灵、宋庆龄几个人物的简介,还介绍了清明节、雪顿节的来历及民俗等。在第一、七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使说话写文章更生动精彩”和“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搜集资料”。

    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每个单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四、教学教研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5)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习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习

    (1)综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点:

    1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2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难点:

    (1)综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七方法与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开好新学期的家长会。由于本班学生农村学生居多,家长在教育意识方面有些淡泊,好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程度低,导致好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送到学校就学好学坏就是教师的了。使教师的教学很被动。

    3,狠抓学风。

    4,、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5、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7、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8、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9、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1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八.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1、2课

    4

    课时

    第二周

    3、4课

    《语文园地一》

    7

    课时

    第三周

    5、6、7课

    6

    课时

    第四周

    8课、

    《语文园地二》

    4

    课时

    第五周

    9、10、11课

    6

    课时

    第六周

    12课、《语文园地三》

    4课时

    第七周

    13、14、15课

    6

    课时

    第八周

    16课、《语文园地四》

    4课时

    第九周

    17、18、19课

    6

    课时

    第十周

    20课、《语文园地五》

    4

    课时

    第十一周

    21、22、23课

    6

    课时

    第十二周

    24课、《语文园地六》

    4

    课时

    第十三周

    25、26、27课

    6

    课时

    第十四周

    28课、《语文园地七》

    4

    课时

    第十五周

    29、30、31课

    5

    课时

    第十六周

    32课、《语文园地八》

    4

    课时

    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2、个人教研安排:

    2月份:

    学习新课标,制定好教学计划。

    3月份:

    1、学习“三生课堂”教学模式

    4月份:

    1、学校组织期中考试,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2、学习如何说课、评课。

    3、听示范课。

    5月份:

    1、做好自己的常规教学,迎接检查。

    2、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6月份:

    1、制定好复习计划,迎接期末考试。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复习先行课。

    3、写好工作总结。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 篇5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学习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班上共有学生50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学,学习热情高,肯动脑筋,对学习语文有较浓厚的兴趣,学生识字量大大增加,语言有了明显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好词佳句,能够写简单的文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质疑和释疑的能力。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对学习语文有畏难情绪。对这些同学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采用多鼓励,勤检查的方式督促其认真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沿袭前面五册教材的编排特色,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特产》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展现自然世界的风貌的,如“春天的脚步”、“可爱的小生灵”、“奇妙的石头”和“走进森林”;有反映儿童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如“亲情”、“读书”等;也有表现人类智慧和文化,讴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如“智慧”、“尊重与平等”、“观察与发现”、“奉献”和“书信”等。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有诗歌,有故事,有书信,也有说明文,加上“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和古诗,体裁多样,文质兼美,可使学生在学习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六册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的充满童趣,有的表现出睿智;有的凸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有的赞美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切合中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本册语文天地的设计同三年级上册一样,分为“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等五个栏目,“金钥匙”和“自检”仍沿续。

    ◇“日积月累”设计了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开卷有益”选编的自读课文大都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情节有趣,例如《妈妈的葡萄》《书本里的蚂蚁》《带刺的朋友》《“发明大王”的秘诀》《猎人海力布》《爱因斯坦与小姑娘》《邮箱里的花束》等等;也有的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例如《雨在歌唱》;还有的包蕴了许多科学知识。这些自读课文既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合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学到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自读课文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扩展、补充,是阅读教学的延伸,以学生自读为主,不做分析讲解,但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阅读量。

    ◇“畅所欲言”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可和单元主题、主体课文或自读课文结合,自然引入。

    所有的“畅所欲言”都要使学生感到有发言的需求,愿意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在交流中锻炼表达能力,培养自信,逐渐学会交际、沟通,学会聆听,学会换位思考。

    ◇“初显身手”设计了多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语文天地中的所有内容都和主体课文紧密结合,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学时出现的问题灵活安排,随机组合。切忌在学完主体课文后再集中处理语文天地。

    “初显身手”作为综合活动,强调的是过程,是整个实践的全程。教师在单元学习开始之前就有通盘设计,要动员、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可以有分工的不同,但不允许有人游离在外。可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日程,合理安排分工,使每个孩子都能够感觉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愿意投入。

    ◇“笔下生花”作为习作栏目,不以指令性的形式出现,而是和其他栏目紧密结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自然引出,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这种设计既能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列出父母作息时间表、制作家庭档案(1单元)、借书经历、介绍好书(3单元)、小动物(4单元)解决难题、想象故事(5单元第56页)、写石头(6单元)、写广告(7单元)、互评优点(8单元)、观察验证天气谚语、有趣现象(9单元第96页)、续编《炮手》、爱心助人计划(10单元第106页)、写信(11单元第116页)、想象习作《走进大森林》(12单元第131页)

    全册11次习作我们会根据教学情况做选择,不适宜当地情况的,或学生不感兴趣、无话可说的不做,或者换内容,还可能安排成大小作文形式,尽量让习作不要成为学生的负担。

    三、教学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在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3、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学会290个左右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重视写字的指导,能正确书写318个字。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后试着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

    7、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新产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8、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9、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的习惯。

    10、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11、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继续练习写日记、写片段,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教学重难点

    1、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学会290个左右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318个字。

    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3、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的习惯。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

    5、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练习写日记写片段。

    五、行动措施

    1、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挖掘德育因素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真正树立为四化建设刻苦学习的思想。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重点在点拨,学生积极思维,训练紧紧跟上,通过扎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在识字教学中要照顾差异,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采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鼓励交流学习经验,启发旁人;鼓励互助合作。以正面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利用学过的汉字知识和识字方法,有意识地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采用多种形式(每日一比(形近字、同音字)、错别字病院扩词比赛、选字填空、形近字找朋友)形成认字写字、纠正错别字的环境氛围,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逐步做到正确用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通过让学生举例子、用自己的话解释、表演、打手势、找同义词替代、说反义词、画画等方式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某个词语。

    4、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尽量使学生情趣盎然地参与其中。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力求减轻学生负担,做到课堂作业精选,少给学生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

    5、加强口语训练,使学生说话态度大方。加强说话、写话训练,打好写作的基本功。

    六、评价检测

    1、测评学生能否准确的认读教材中需要认识的字。

    2、测评学生能否正确、美观的书写教材中的字。

    3、测评学生课外积累的情况。

    4、测评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测评学生能否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6、测评学生写作的情况。

    七、实施阶段

    课时安排’

    二周:礼物 平分生命 妈妈的葡萄 语文天地

    三周:梦已被染绿 理想的翅膀 春天的雨点

    四周:语文天地 小小的书橱 山沟里的孩子

    五周:珍贵的教科书 语文天地 花儿也会放风筝 小虾

    六周:松鼠 语文天地 田忌赛马

    七周:捞铁牛 用冰取火 语文天地

    八周:天外来客——陨石 和氏献璧 中国石

    九周:语文天地 期中复习

    十周:期中调研 试卷分析

    十一周:特产

    十二周:最美的花束 “这个规矩不能有” 苏珊的帽子 语文天地

    十三周:大自然的语言 李时珍 装满昆虫的口袋 语文天地

    十四周:大禹治水 炮手 小河的歌 语文天地

    十五周:给家乡孩子的信 送往小木屋的信 信

    十六周:语文天地 美丽的小兴安岭 叶上的歌

    十七周:失踪的森林王国 语文天地

    十八周:期末复习

    十九周:期末调研 试卷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 篇6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44人,男生25人,女生19人。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测试成绩来看,大多数同学成绩优秀,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然有个别同学基础一般,上课听讲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不会写作文,需要多加辅导,多加鼓励。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观察与发现,国际理解和友好,可爱的动物,神奇的科技世界,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神话故事、传说和寓言。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60个字,会写315个字。

    每个语文园地任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是“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观察生活,体验发现的快乐;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60个字,会写315个字。累计认识2404个字,会写1802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美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要求学会260个生字,会认314个生字。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

    正确姿势和方法,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养成自主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环境教育,教书育人。

    4、通过学习使学生语言积累,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把句子有顺序的写完整、具体写。

    5、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能将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预习习惯的培养,并填写好预习提纲,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鼓励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及天天阅读的习惯。并认真做好阅读笔记。

    4、继续培养学生写批注的能力,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文中的重点句段,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大胆质疑。

    5、、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勤于阅读,勤于练笔。能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并能书面表达。

    6、 反复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及视频课,研读名家课程解读,并将新的课程理念带进课堂。

    8、 鼓励优等生拓展知识面,鼓励他们多读多写。也要及时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多进行辅导,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 篇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5名,从上学期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的语文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同学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认真听讲,提出问题、专心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作业能按时、仔细地完成,并且做到字迹工整、纸面整洁。在朗读时能够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边读边思考,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和古诗文。在此基础上他们能够写一段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同学甚至还能够将平时积累的词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做到学以致用。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比较弱的同学不在少数,他们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肯动脑筋,存在懒惰、怕吃苦的思想,缺乏上进心,做事拖拉,懒散,作业的字迹马虎,有的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在朗读、习作、和词语的积累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学习跟不上大家的脚步,在本学期,将根据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争取在新的学期里,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再上一个台阶。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6篇。每单元安排“习作”一篇,共8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8个。

    关于课文:

    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6篇,其中韵文2篇。所编选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课文,又有表现当代人物精神风貌的课文,也有表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课文,有的课文介绍风景名胜,有的则主要介绍科学知识。从体裁看,除记叙文,还有诗歌、童话、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以上特点,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并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399个,其中要求会写的251个只要求认识的148个,每课4—22个。课本最后按课次安排了生字表,以便复习、巩固。

    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细致,饶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如下内容:

    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让学生认真读书,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继续培养语感,并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

    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小练笔”。

    关于习作:

    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势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

    习作教材安排了一定的例文,主要是片段,且基本上根据同年级小学生的习作改写而成,十分贴近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例文意在从内容到书写格式都为学生提供样例,以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打好习作的基础。

    关于练习:

    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处处留心、成语和古今诗文的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还安排了写钢笔字和毛笔字。以上练习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处处留心,是将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综合起来,让学生在学和用的过程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读读背背方面,仍采用了两种形势:一是成语或有价值的词语。二是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写字方面,强调按规范练习写好钢笔字,同时进行毛笔字的起步练习。毛笔字安排了横、竖、点、撇、捺、折、提、钩等基本比画的练习。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民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51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难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稞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四、具体实施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脚步。

    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6、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 篇8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了三(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人数是39人,本班的男女生比例男生偏多,女生较少,男生28人,女生11人。

    本班中等学生占班级学生的大部分,优生和后20%学生占一小部分。本班由我从一年级带上来,所以,对他们较为了解,本班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基础较扎实,两年多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们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不错的,特别是像:章满、郑旭阳、郑诗诺、刘泉等这些学生。本班中有部分学生记忆力在较低、学生多动记忆力容易涣散,所以很多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需要比常人多点时间去识记的,所以对于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会适当降低难度,对他们的写话,我也尽量让他们做到能够写点东西出来,这样的学生如沈盈盈、汪诗蒙、章益彤等。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群体中,有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过于溺爱和父母对孩子作业的不够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阅读习惯较差,这部分学生如:郑晨豪、陈冰雪、黄勇强等,对于他们这些习惯的纠正,还是成为本学期的重点。

    三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开始了写作。现在第二学期对于写作的压力,我们更大了,需要我们把握孩子们的特点,真正因材施教,为我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的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仍是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是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冶情操和训练阅读的功能。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为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不知了课外手机的任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综合性学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3、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新课程标准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是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是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单元内课文继续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①。 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②。 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课后练习,都是策略性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如《七颗钻石》的重点题目是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能够完成这个题目,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有的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交流。部分课后练习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在有些课文练习后安排了小附录,一次是有关时间的格言,在《和时间赛跑》后,一次是关于月亮的精彩描写,在《月球之谜》后。这样安排,一是拓展学习内容,二是引导学生随时随地搜集积累材料。

    本册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强调读写结合,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部分课后练习中安排了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决定是否选做。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的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习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习的同时,不忽视图像的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益。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兴趣。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的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完成课内习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五、具体措施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2、指导学生用好钢笔,写好钢笔字。

    3、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4、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6、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7、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的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语文 篇9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以音乐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了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使其中多数人在今后能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音乐欣赏者或爱好者。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

    本班有50人,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演唱时很开心、充满了感情。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奇妙的声音、时光、童话天地、月光奏鸣曲、鸟儿在歌唱、小舞曲、乡村美景、雨中情景。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学生的特点还是天真、可爱、好奇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创作和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4、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5、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7、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8、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9、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10、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1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1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13、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14、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15、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五、教学重点:

    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六、教学难点: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七、方法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5、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6、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工作尽职尽责。

    八、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猜谜瑶《山村来了售货员》《小乌鸦爱妈妈》

    2课时

    第二周:

    音乐游戏《火车咔咔咔》时光

    唱一唱

    时光

    2课时

    第三周:

    听一听

    良宵

    童话天地

    听一听

    糖果仙子舞曲

    2课时

    第四周:

    听一听

    黄鹤的故事(节选)月光奏鸣曲

    2课时

    第五周:

    月光奏鸣曲

    鸟儿在歌唱

    2课时

    第六周:

    玩一玩

    龟兔赛跑

    月亮姐姐快下来

    阿细跳月

    2课时

    第七周:

    玩一玩

    金梭和银梭

    鹦鹉

    荫中鸟

    2课时

    第八周:

    《小鸟》《小鸟小鸟》

    小舞曲

    2课时

    第九周:

    快乐的节日

    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2课时

    第十周:

    快乐小舞曲

    玩一玩

    《水草舞》

    乡村美景

    2课时

    第十一周:

    银色的桦树林

    乡下的阳光

    欣赏山涧溪流

    2课时

    第十二周

    山村变了样

    美丽的黄昏

    2课时

    第十三周:

    雨中情景

    小小雨点雨打芭蕉

    2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00字精选


    时间咻一下到新学期开学了,新的教学计划也要开始书写了,教学计划更有利于将来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你在写教学计划有什么秘诀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本班有学生15人,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直观教学。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由于三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直观教学,因此应制作和收集一些教具和学具,如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卷尺和测绳、七巧板、钟面、转盘。

    五、教改实验专题:

    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资源分: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五、教学设计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商业新闻网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如下,仅供参考,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1 、 2.16-2.17 位置与方向

    2 、 2.21-2.24 位置与方向、口算除法

    3、 2.28-3.3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4、 3.7-3.10 笔算除法

    5 、 3.14-3.17笔算除法、整理和复习

    6、 3.21-3.24简单的数据分析、平均数

    7 、 3.28-3.31 年、月、日

    8 、4.4-4.7 年月日、制作年历、口算乘法

    9、 4.11-4.14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10、4.18-4.21 笔算乘法、整理和复习、面积

    11、 4.25-4.28 面积

    12、 5.2-5.5 劳动节休息

    13 、 5.9-5.12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

    14、 5.16-5.19小数的初步认识

    15、 5.23-5.26解决问题

    16、5.30-6.3 设计校园、数学广角

    17、6.6-6.9 总复习

    18、 6.13-6.16总复习

    19、 6.20-6.23 总复习

    20、 6.27-6.30期末检测及质量分析

    七、教学评价方案

    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即时评价是对学生的表现立即给予评价,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时评价能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创设自由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在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要相互配合使用,使用即时评价来对学生以予及时的鼓励,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实行延时性评价,应让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之后,逐步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要把评价权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们,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有效、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怕改进,并获得发展。教师日复一日的“你真棒!”显然不如其他同学发自内心的“你真棒!我要向你学习。”更能引发学生的自豪感。学生自主参与的自评与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主体价值。也可以让家长参加评价,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避免教育中的“真空”,使学生在校内外做到表里如一,从而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时期末

    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有余数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进度与课时安排:

    时间 内容 课时安排

    第二周 千米的认识 4

    第三周 吨的认识、加法 4

    第四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 4

    第五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 4

    第六周 放假

    第七周 验算、整理和复习 4

    第八周 四边形 4

    第九周 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周 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一周 时分秒、填一填 4

    第十二周 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三周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四周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

    第十五周 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4

    第十六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4

    第十七周 数学广角、掷一掷 4

    第十八周 复习1-3 4

    第十九周 复习4-6 4

    第二十周 复习7-9 4

    第二十一周 总复习 4

    第二十二周 考试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6、 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7、 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8、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4)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求知识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70人,男 人,女 人,班额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差生平时受到教师的关注少一些,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教师平时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他们与整个班级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熟练的进行相关的口算,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4、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过。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内容分析:

    第五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平行与相交实践与综合运用:影响秋千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因素,纸与我们的生活。 统计与概率:认识条形统计图。

    四——。教学重点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些内容是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时间 16周4节数学课64节

    一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8课时

    二 热闹的民俗——对称…… …… …… 2课时

    三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 ……10课时

    期中复习评价…… ……4课时

    四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课时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 ……1课时

    五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家居中的学问 … ……5课时

    六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 ……5课时

    七 小教练——统计 …… …… …… ……3课时

    实践活动——饮水情况调查 …… …… ……1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 …… ……5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6)

    教学计划的重要性对小学数学教师们来说不言而喻!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希望你会喜欢!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二、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

    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

    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

    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

    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

    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

    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四、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对克、吨这两个质量单位,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接触过斤、两,对这两个单位有一定的了解。但有80%有学生不能举出相应重量的物体。所以在学习中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给学生创设充足的活动时间(如跟父母去买菜,买东西等的经历。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践活动,感知千克与克,建立1千克与1克的质量观念。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就在身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系简单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四、单元评价要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千克、克和吨;2、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初步形成千克、克和吨的质量概念,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

    五、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7~~8节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潜能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时、分、秒;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三、倍的认识;

    四、多位数乘一位数;

    五、分数的初步认识;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

    八、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2.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帮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预计)教学时间

    一、时、分、秒(4课时) 9月5日-- 9月11日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习一 ………………………….1课时

    复习………………………….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9月12日-- 9月20日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9月21日-- 10月16日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习………………………….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0月17日-10月30日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10月31日-- 11月13日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习………………………….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1月14日-- 11月30日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12月1日-- 12月11日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习………………………….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2月12日-- 12月18日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习………………………….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12月19日-- 12月22日

    十、总复习(4课时) 12月22日-- 12月30日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1)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数学教研组的领导下,以学校数学教学的要点为主线,通过课堂教学为媒介,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增强教研组在战斗和教学研究中的合作能力,认真上好教研课,通过教研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努力在教学中取得实效,真正做到40分钟内要求质量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教研组将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其他学习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加深对《标准》在寻找策略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理解和把握。

    2.加强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备考组的功能,以教研组为依托,脚踏实地开展互动教研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积极形成“积极参与、密切合作、乐于探索”的备考组文化和工作特色。应加强课堂教学策略、方法、手段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将学生听力习惯的培养纳入日常教学,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3.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践行“生活化教育”的理念,坚持“备课是基础,上课是核心,反思是促进”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真实高效的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努力实现教学进度的统一、数据的统一使用、单位调查的统一。

    三、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20xx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理解新课标精神,在基础教育改革新理念指导下,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2.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用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鼓励老师把每天的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提高课堂上课质量,课后及时分析反思每节课。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新课程成功实施的前提,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育教学理念的支配。因此,本学期我们数学教师组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1)《数学课程标准》;教材;(2)关于“学教”的理论文章。(3)数学专业报刊杂志

    具体做法:

    (1)教研组活动期间,组织谈论学校的集体业务学习资料,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

    (2)教师自学“有效教学”理论,做笔记,集体讨论。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收集和阅读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2.加强日常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的核心主要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有效性。具体做法:

    (1)学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

    (3)组织好间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

    (4)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教师在理论学习、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有关“以学定教”的论文。本学期要求年轻教师每人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数学组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论文案例评比活动;争取在本学期中有多篇数学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3、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3)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4)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教师博客、论坛,开展网上教研。

    5、学生方面。

    (1)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提高随堂课质量,课堂教学,教师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提倡教师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报,发挥数学报的功能。

    (3)要求学生每周或隔周搜集一个数学故事,(可以是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味故事等),或者提出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班内交流,或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2)

    一、形势分析

    (a)类别分析

    1、这个班有39名学生,其中男生14名,女生25名,转学生3名。根据去年的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概念都比较牢固,口算和乘法口诀都掌握的比较好。但是粗心的人很多,缺乏灵活性,应用能力差。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端正。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意识及时完成作业,这使得学习数学变得困难。因此,在新学期,在纠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2、这个班的一些学生意识不够,缺乏努力学习的精神。他们总是想偷懒,不做作业,不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要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学前准备,课后复习。在写作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要求。只有让学生认真写,才能认真思考。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探索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2)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一万以内的加减法、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矩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公里和吨、小时、分钟和秒、数学广角集(重叠题)、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

    这学期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考查问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我们应该找到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开心,愿意学习。

    二、这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写作教学安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量的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教学强调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加强估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实践学习材料,以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这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

    (a)知识和技能

    1、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一位数数到十和一百;我可以用两三位数算一位数,估计一下。

    3、知道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知道分数大小,计算相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解决与分数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区分和识别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5、了解毫米、分米、公里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公斤,就会进行简单的c

    6、理解“次数”的含义,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一个数是多少倍”的实用方法。

    7、学生将借助直接图形和集体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维

    1、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验集体思维,逐渐形成空间的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况,通过直观操作,初步了解分数的含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问题解决

    1、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明白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的经验。

    4、学会表达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可以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

    3、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比如观察、运算、归纳,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加减,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小时和分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

    五、提高本学期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500字模板


    为了合理的对工作下一步做出相应的计划,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新的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可以让你的工作如鱼得水,更容易且更轻松,一篇工作计划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呢?也许"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就是你要找的,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本学期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学科组的工作安排,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重视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4人,上学期语文期考平均分84.23分,及格率98.44%,优秀率59.38%。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

    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

    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字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创造多种方式,加强以人事汉字的复习巩固。

    2、重视朗读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优的读物,提高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3、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4、重视培养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再现生活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紧跟时代的脚步。

    2、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弥补不足之处。

    3、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二)提优补差工作措施:

    1、建立“学优生”、“学困生”档案,档案目标齐全,记录内容详细。

    2、做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重点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多与后进学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3、找准学困生的学困点,因人制宜。给他们配定“小老师”,多多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辅导,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式,不同内容,做到因人而异。

    4、“学优生”、“学困生”作业要坚持面批、面改、全批全改、及时反馈。

    5、要关注“三生”的平时考核,给学困生多创造机会,如课堂提问、小测验、平时检查等,让他们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6、单元测试质量监测,对“学优生”、“学困生”的答卷和成绩要进行仔细分析,查不足之处,判定改进措施。

    7、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多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双方一起努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把成绩搞上去。

    8、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诲人不倦,时刻让自己有耐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计划2一、本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教材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第三学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每条线索又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

    这些训练点根据难易程度和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一半已安排在第五册。余下的一半安排在本册教学。本册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各单元按教学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他们分别是:迷人的大自然;留心和保护周围的环境;如何看问题、思考问题;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人间真情;神奇的科技世界;感受国际友好情谊;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每个专题都非常贴近儿童生活,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高的教育价值,体现着时代赋予的时代的特点。每个语文园地仍有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本册教材要求识字200个,会写字300个。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另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相同。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继续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四、学生学情分析:

    经过三上学期的学习,班的学习风气已基本形成。课堂上,学生大都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

    一部分孩子上课发言很积极、学习踏实、认真、稳定,且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发展全面。

    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活跃,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但由于基础较差、书写马虎导致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待提高。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态度马虎。班里的学生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识字、写字方面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以及他们自己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识字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用熟字代生字的现象日趋严重。

    2、阅读方面

    有一小部学生已形成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

    3、口语交际教学

    这学期要努力提高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努力创设轻松活跃的口语交际情境。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

    4、习作教学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深刻体会到,想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就得先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发现学生当中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他们的写作能力比那些不喜欢读课外书的孩子明显好一些。本学期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

    五、具体措施: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2、指导学生用好钢笔,写好钢笔字。

    3、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4、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6、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7、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8、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做到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9、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8)班共有学生70人,其中男生34名,女生36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优生少差生多这种情况。而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本册课本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三年级(下学其)学生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6篇,教材编排了8组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主要由“课文”和“习作”两部分组成。“习作”的范文均由小学后誉写。课文里的生字仍分为两组:第一组要求学生认能识会写,排印在田字格内;第二组只要求学生认识,排在两条绿线内。常用的多音字出现另一读音时,列入第二组生字,在其右上角加*,以示区别。

    课文后面的练习突出了朗读,背诵,写字和读抄词语等内容。单元练习以综全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写字,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意在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单元练习中继续安排了学写毛笔字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作相应练习,练习时间以每天15-20分钟为宜。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

    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七、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3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回首过去一个学期,我们班出现了以下问题:

    1. 个别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到校后不知道主动学习。

    2. 个别学生拖欠作业严重,课堂作业,练习册做不完,太懒惰。

    3. 个别学生背诵课文中优美段落完不成任务。

    4. 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课堂语言的组织还很欠缺,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训练。

    5. 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太急躁,忽视了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幸福感!

    针对我们班的上学期的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学情分析

    四(1)班共有学生68人,其中男生36 人,女生 32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比较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仍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硬笔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把握小学语文工具和思想的辩证关系,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抓好双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5名,其中男生23名,女生21名。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经常作业不按时完成。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勤于学习的氛围,使大家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基本相同。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⑵ 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

    ⑶ 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具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充分给学生留出了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3、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单元内课文继续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⑴ 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⑵ 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课后练习,都是策略性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

    有的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交流。部分课后练习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在有些课文练习后安排了小附录。这样安排,一是拓展学习内容,二是引导学生随时随地搜集积累材料。

    本册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强调读写结合,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部分课后练习中安排了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决定是否选做。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习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习的同时,不忽视图像的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益。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60个字,会写315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情况

    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牢固的掌握了旧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少数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仍有欠缺。部分学生在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写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写作,有些学生出现无话可写或抓不住主题的现象,写作水平急待提高。

    二、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200个字,会写1 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三、教学策略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识字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不多,但是老师可以从这样的安排中受到启示,这一类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做一做。

    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可以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二)关于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培养对新鲜语汇的敏感,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选择练习方法的思想,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学生主动积累的习惯,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自己的学习是终生受益的。引导的最好办法是表扬和激励,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检查,如,听写一些词语、让学生互相交流。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默读比朗读速度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要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讨论。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法随时发表,平等对话,无拘无束交流。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自己的想象甚至是“突发奇想”;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思考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入;善于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2、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培养能力。

    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或辩论。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情境的创设,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增强。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能体现出学生语言的发展过程。

    3、全员参与。

    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适合交际的,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实践,要增加小组学习,多组交流等组织形式,以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提高训练效果。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质量。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

    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极富动态性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

    6、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关于习作教学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一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表达的内容范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安排。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教材中不少地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有些话题,如“说说我自己”,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要重视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习作。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要注重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64人。接班半年来,学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情况如下:本班学生已都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学会打电话、问路等应对用语。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处。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认识冒号、引号,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初步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也能注意到字的结构,做到顿笔。在阅读兴趣方面,女生的兴趣较浓厚,下课随处可见坐在教室里认真看书的同学,但有一部分男生的阅读兴趣较低,只喜欢看图画故事,不喜欢看长篇文字的书籍,他们的阅读兴趣还需我们教师的大力培养。本班中有64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写作方面比较吃力,语句不够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整套教材的结构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1、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分别安排了以下内容:“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做意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文。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在选文上坚持三种价值取向:

    一是文化性。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构成也尽可能均衡合理,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他们自己的文化。全册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化视野比较开阔。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国、外国,情感、理性等等,诸多方面均有涉猎。

    二是时代性。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本册中选入的几篇课文,这些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饱含着现代人应有的价值观。

    三是审美性。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从文章内容到语言表述,从课文插图到装帧设计,都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再有,每篇课文编有5道作业题。课后作业主要是读写生字新词,朗读,默读以及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一般每课课后有1道语言训练题是体现本单元阅读训练点的,必须重点指导,便于把阅读和说话结合起来,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习作。

    儿童学习语文,靠阅读来吸收“内化”,通过习作“外化”表达;学生习作水平如何,是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习作在语文教学中与阅读同等重要。本册习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共安排8次,意在为教学提供便教利学的凭借: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载体向老师传递、渗透习作教学的理念,规范老师的教学,保证习作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与教材“对话”之后,能够引发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并且习作思路得到开启,进而使他们能够顺利突破“习作”这个难点。

    4、单元练习

    教材8个单元各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课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地提高语文能力。综合练习的编排自成体系,又与本单元所学课文有一定联系。每次单元练习大体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说说写写”或“想想做做”等板块。课本最后附有生字表,供学生复习用。

    三、教学目标

    后进生转化:

    1、尽可能地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差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再害怕学习、不害怕上课、不害怕作业。

    2、多给予后进生关爱,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能自信地与同学交流,敢于在班上表现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3、尽量找时间给他们进行知识的复习巩固,使他们在本学期的考试中都能达到B级以上。

    优生培养目标:

    1、尽量给优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空间,如让他们参加学校各种学习上的`竞赛活动,班上定期举行知识竞赛,使他们对学习更有兴趣。

    2、尽量给他们提供更多阅读课外书籍的途径,除了班上的图书角之外,指导他们学会网上电子浏览,提高他们浏览的速度。

    3、抽时间对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辅导,如阅读指导、写作指导,使他们与班上中等学生拉开一定的距离。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5人。接班三学年来,学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情况如下: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已学会按部首查字典,能确定部首,检索汉字,看懂意思,并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学会打电话、问路等应对用语。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处。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认识冒号、引号,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初步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在书写方面有的学生习惯不够好,易错、易涂擦,还需长久的训练。在阅读兴趣方面,女生的兴趣较浓厚,下课随处可见坐在教室里认真看书的同学,但有一部分男生的阅读兴趣较低,只喜欢看图画故事,不喜欢看长篇文字的书籍,他们的阅读兴趣还需我们教师的大力培养。本班中有七八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写作方面比较吃力,语句不够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整套教材的结构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1、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分别安排了以下内容:“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做意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文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在选文上坚持三种价值取向:

    一是文化性。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构成也尽可能均衡合理,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他们自己的文化。如本册的课文:有写人的如《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有记事的如《雪儿》《花瓣飘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菩萨兵》,有科学童话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有介绍科学知识的如《狼和鹿》《放飞蜻蜓》《恐龙》《海底世界》,有描景的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荷花》等等。全册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化视野比较开阔。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国、外国,情感、理性等等,诸多方面均有涉猎。

    二是时代性。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本册中选入的几篇课文,《放飞蜻蜓》《槐乡五月》《海底世界》《美丽的南沙群岛》《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狼和鹿》《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这些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饱含着现代人应有的价值观。

    三是审美性。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从文章内容到语言表述,从课文插图到装帧设计,都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再有,每篇课文编有5道作业题。课后作业主要是读写生字新词,朗读,默读以及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一般每课课后有1道语言训练题是体现本单元阅读训练点的,必须重点指导,便于把阅读和说话结合起来,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习作

    儿童学习语文,靠阅读来吸收“内化”,通过习作“外化”表达;学生习作水平如何,是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习作在语文教学中与阅读同等重要。本册习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共安排8次,意在为教学提供便教利学的凭借: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载体向老师传递、渗透习作教学的理念,规范老师的教学,保证习作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与教材“对话”之后,能够引发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并且习作思路得到开启,进而使他们能够顺利突破“习作”这个难点。

    4、单元练习

    教材8个单元各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课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地提高语文能力。综合练习的编排自成体系,又与本单元所学课文有一定联系。每次单元练习大体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说说写写”或“想想做做”等板块。“学用字词句”主要是一些字词句方面的练习,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穿插其中,不再是过去的组词、填空一类的机械练习,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写字”是关于汉字书写的归类练习。“读读背背”主要安排两项内容,一是熟记成语,将成语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编写成语歌,让学生记诵;二是积累典范的语言材料,如格言警句、古今诗文、谚语对联、知识小品等。“读读背背”的安排意在丰富学生的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口语交际”则强调交际活动的情境性和互动性,重视交际的文明态度和修养。教材选取了大量贴近生活的话题用于口语交际的练习。“说说写写”或“想想做做”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设。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书本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课本最后附有生字表,供学生复习用。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民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51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难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稞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四、具体实施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脚步。

    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6、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州及县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学生知识的积累,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35名学生,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班上的学习风气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并初步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少部分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有个别不做作业现象;还有小部分学生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本学期要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交给他们学习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它们学习、阅读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8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选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文本中的“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综合性学习”“学生习作”等均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文内的“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等五个专栏。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认识汉字250个,会写字250个。

    2.让学生养成主动认识汉字,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能用钢笔正确、规范、熟练书写汉字,基本能用毛笔临摹字帖。

    4.能用音序、部首查字法独立查阅字典。

    5.注重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阅读

    1.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能交流阅读体会。

    2.能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在快速默读中,略知课文大意。

    4.能初步寻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且能借助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5.基本能通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能初步对不明白处提出质疑。

    6.能口头简要表述文章大意,感受文中人物、事物形象。

    7.能自觉背诵文中喜欢的片段,基本能仿写。

    (三)习作

    1.能通过观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的形象通过语言来表达。

    2.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3.学会书写简单的书信和常用的应用文。

    4.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的习惯,能自觉摘抄好词好句。

    5.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口语交际

    1.能主动向老师、他人请教不知道的内容,同学学会倾听别人提出的建议。

    2.能简要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对别人说的话要学会转述。

    3.能把课文里的或课外书中喜欢的故事将给同学或家长听。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有目的地收集生活中的作文、说话素材。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2.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一读懂一段话,写好

    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4.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1、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学会250个左右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250个字。

    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3、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的习惯。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

    5、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练习写日记写片段。

    六、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紧跟时代的脚步。

    2、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弥补不足之处。

    3、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9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5人。接班三学年来,学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情况如下: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已学会按部首查字典,能确定部首,检索汉字,看懂意思,并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学会打电话、问路等应对用语。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处。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认识冒号、引号,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初步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在书写方面有的学生习惯不够好,易错、易涂擦,还需长久的训练。在阅读兴趣方面,女生的兴趣较浓厚,下课随处可见坐在教室里认真看书的同学,但有一部分男生的阅读兴趣较低,只喜欢看图画故事,不喜欢看长篇文字的书籍,他们的阅读兴趣还需我们教师的大力培养。本班中有七八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写作方面比较吃力,语句不够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整套教材的结构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1、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分别安排了以下内容:“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做意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文。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在选文上坚持三种价值取向:

    一是文化性。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构成也尽可能均衡合理,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他们自己的文化。如本册的课文:有写人的如《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有记事的如《雪儿》《花瓣飘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菩萨兵》,有科学童话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有介绍科学知识的如《狼和鹿》《放飞蜻蜓》《恐龙》《海底世界》,有描景的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荷花》等等。全册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化视野比较开阔。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国、外国,情感、理性等等,诸多方面均有涉猎。

    二是时代性。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本册中选入的几篇课文,《放飞蜻蜓》《槐乡五月》《海底世界》《美丽的南沙群岛》《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狼和鹿》《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这些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饱含着现代人应有的价值观。

    三是审美性。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从文章内容到语言表述,从课文插图到装帧设计,都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再有,每篇课文编有5道作业题。课后作业主要是读写生字新词,朗读,默读以及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一般每课课后有1道语言训练题是体现本单元阅读训练点的,必须重点指导,便于把阅读和说话结合起来,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习作。

    儿童学习语文,靠阅读来吸收“内化”,通过习作“外化”表达;学生习作水平如何,是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习作在语文教学中与阅读同等重要。本册习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共安排8次,意在为教学提供便教利学的凭借: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载体向老师传递、渗透习作教学的理念,规范老师的教学,保证习作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与教材“对话”之后,能够引发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并且习作思路得到开启,进而使他们能够顺利突破“习作”这个难点。

    6、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部编版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7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三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识字表,要求会认250字;写字表,要求会写250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50个字、写25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仁些不用的地方向人请教,就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2、指导学生用好钢笔,写好钢笔字。

    3、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

    4、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6、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7、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穿身已塾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

    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8、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做到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9、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1、古诗三首2、燕子

    第二周: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游去哪玩?

    第三周: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

    第四周:6、陶罐和铁罐7、鹿角和鹿腿8、池子与河流

    第五周:口语交际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语文园地二

    第六周:快乐读书吧9、古诗三首10、纸的发明

    第七周:11、赵州桥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

    第八周:中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三13、花钟

    第九周:14、蜜蜂15、小虾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第十周:语文园地四16、宇宙的另一边17、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十一周:习作:奇妙的想象18课:童年的水墨画19课:剃头大师

    第十二周:20课:肥皂泡21课:我不能失信

    第十三周: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23课:海底世界24、火烧云

    第十四周:口语交际:劝告习作:国宝大熊猫语文园地七

    第十五周: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课:方帽子店27课:漏

    第十六周:28课:枣核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复习、考试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0篇


    一看日历都到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下面就到了教师们写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写教学计划呢?为此,编辑特意呈上“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⑵ 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

    2、过程与方法

    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学习过程中对比我们常见的约分求公因式的方法,比较它们在算法上的区别,并从程序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严谨,领会数学算法与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

    3、情感与价值观

    ⑴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⑵ 在学习古代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利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研究一个实际问题的算法,主要从哪几方面展开?

    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编写程序三方面展开.

    2.在程序框图中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有哪几种?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3.在程序设计中基本的算法语句有哪几种?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4.思考1:18与30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

    5. 思考2:对于8251与6105这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

    由于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较大,利用上述方法求最大公约数就比较困难.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较简单的找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呢?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 辗转相除法

    思考3:注意到8251=6105×1+2146,那么8251与6105这两个数的公约数和6105与2146的公约数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6105=2146×2+1813,同理,6105与2146的公约数和2146与1813的公约数相等.

    思考4:重复上述操作,你能得到8251与6105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吗?

    6105=2146×2+1813

    2146=1813×1+333

    1813=333×5+148

    333=148×2+37

    148=37×4+0

    以上我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

    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 和一个余数 ;

    第二步:若 =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 ≠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 得到一个商 和一个余数 ;

    第三步:若 =0,则 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 ≠0,则用除数 除以余数 得到一个商 和一个余数 ;

    ……

    依次计算直至 =0,此时所得到的 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思考5:你能把辗转相除法编成一个计算机程序吗?

    第一步,给定两个正整数m,n(m>n).

    第二步,计算m除以n所得的余数r.

    第三步,m=n,n=r.

    第四步,若r=0,则m,n的最大公约数等于m;否则,返回第二步.

    INPUT m,n

    DO

    r=m MOD n

    m=n

    n=r

    LOOP UNTIL r=0

    PRINT m

    END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三、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创新设计》,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习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竞赛班的教学进度要加快,教学难度要有所降低,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四、教学进度表(略)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3

    1.加强自身学习。

    ①加强课本的研读。教科书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考试的归属地,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会从教科书中找到类型题或者相似题或者其影子。对教科书能否吃透,专研到位,直接决定着教学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就决定着研读教材的必要性。

    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人由于生活的环境,面对的对象,自身知识局限等多方面原因,视野和出发点都有局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局限,因此,多阅读教学参考类的书,吸取他人的经验,借鉴他人所长弥补自己所短,对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精彩性大有裨益。

    ③强化课改意识。新课改已经全面铺开,新课改的精神和思想都独具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因此,加强新课改知识的学习,领悟新课改思想,增强新课改意识,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参与新课改培训,领会新课改精髓,并应用于实践中是当前必须要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新陈代谢。

    ④认真参与组内备课。珍惜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充分利用好这次集体备课机会,从同行们那里学习到自己缺乏或者不擅长的东西,并积极实施好组内的各项安排,落实好课时要求。

    ⑤增强听课意识。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新课改年级的课堂听课活动,听取授课教师的点评,发现亮点,记录亮点,积累亮点,点亮亮点。

    2.抓好课堂教学主战场,激发师生学习数学热情。

    ①加强新课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每一节新课的开展,都有其现实意义,有其价值所在,有其趣味性,充分挖掘好这方面知识,可起到一个良好的开端作用。

    ②精选精讲例题。对于学生自己学得会的,不讲,对于学生讨论后可以解决的,给以适当点拨,对于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成的,要慢慢讲,细细的讲,争取每个学生都听得进,听得懂,学得会。对于超越学生承受能力的,一概不讲。

    ③精心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反馈,作业质量的高低,一定层面可以反映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作业的布置需要科学化,分层化,多样化,且知识点具有全面性。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①利用晚自习,充分给以每个学生耐心、细心、全面的辅导。让学生积累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②利用自习课时间,寻找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辅导,公式背不出来的,抓背公式,不交作业的,责令补交作业。

    4.做好作业、考试反馈工作。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考卷,老师进行批改,总结共性问题,发现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以反馈,及时消除困惑。

    5.规范作答,养成良好习惯。

    现在学生的数学答卷,条理不清晰,逻辑混乱,因果颠倒,这是基础不扎实的表现,更是一种思维的缺陷。因此,现阶段抓好规范答题,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养成,避免将来高考失分和日后生活的凌乱。

    6.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普及数学价值规律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难,数学烦,难在何处,烦在何方?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课堂,移植中外数学趣味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通过多媒体,降低数学思维难度等等都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好方法。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二班的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 、表内乘法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 、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 、表内乘法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1、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2、教学重点: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3、教学难点: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材编写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措施:

    1、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 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进度 、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1、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2、直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0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1、观察物体…………………………………………………………1课时

    2、对称图形…………………………………………………………1课时

    3、镜面对称…………………………………………………………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1、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2、2、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3、3、9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4、乘法口诀表………………………………………………………1课时

    5、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6、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七)、统计…………………………………………………………2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1、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表内乘法…………………………………………………………2课时

    3、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1课时

    4、观察物体…………………………………………………………1课时

    5、统计………………………………………………………………1课时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 指导思想: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中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的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

    (二)能力要求 :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所学内容中的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逻辑知识和圆锥曲线、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

    立体几何是研究的是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通过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

    直线和圆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并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的全部内容: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数学的一般方法,即我们在教材和课程目标中要求掌握的数学对象的基本性质,以及处理数学问题的基本的、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分类讨论法、数形结合法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适应一切变化,使数学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学习《考试说明》,全面掌握教材知识,按照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全面复习。抓教材是关键,打牢基础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的目标。

    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不仅要注意《课程标准》中调整的内容和变化的要求,还要注意今年《考试说明》不同版本的对比。结合去年新课改区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课程标准》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探究命题的变化规律。

    二、学术状况分析

    我今年分两个班教数学:(20)班和(23)班。和同组其他老师商量后,打算20年2月初开始第一轮;第二轮从2月底到5月初结束;第三轮将于5月初至5月底结束。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备考组教师之间的研究

    1、学习《课程标准》,参考邻省20年的《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教学的要求。

    2、学习高中数学教材。处理好几个关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的关系;教材与补充教材的关系;重视基础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

    3、研究新课程区高考试题,把握考试走向。尤其是山东、广东、江苏、海南、宁夏。

    4、研究高考信息,关注考试动态。紧跟20个高考趋势,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5、研究我校的数学教学情况,尤其是高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复习教案。

    (二)重视教材,夯实基础,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

    教材是考试内容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学生智力的生长点,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增强适度创新能力

    考试能力是高考的关键和永恒的主题。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高考已经从知识的命题变成了能力的命题。

    (四)加强数学思维和方法

    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思想。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概括和提炼,包含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可以在相关科学和社会生活中转移和广泛应用。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数学思维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节课、每一套试题中。任何精心编制的数学试题,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如果注意渗透,及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就会深入内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只有当我们参加考试时,我们才会这样想

    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因此在进入高二复习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并非只在高二复习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

    (五)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六)认真总结每一次测试的得失,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

    试卷讲评要有科学性、针对性、辐射性。讲评不是简单的公布正确答案,一是帮学生分析探求解题思路,二是分析错误原因,吸取教训,三是适当变通、联想、拓展、延伸,以例及类,探求规律。还可横向比较,与其他班级比较,寻找个人教学的薄弱环节。根据所教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组题进行强化训练,抓基础题,得到基础分对大部分学校而言就是高考成功,这已是不争的共识。

    四、教学要求

    第二轮专题过关,对于高考数学的复习,应在一轮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专题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不要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需配合着专题的学习,提高学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元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选择、填空的特色,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方法,以提高在高考考试中的对时间的掌控力。第三轮综合模拟,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

    3、检验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

    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五、在有序做好复习工作的同时注意一下几点:

    (1)从班级实际出发,我要帮助学生切实做到对基础训练完成,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严格答题的规范化,如小括号、中括号等,特别是对那些书写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学生要加强指导,确保基本得分。

    (2)在考试的方法和策略上做好指导工作,如心理问题的疏导,考试时间的合理安排等等。

    (3)与备课组其他老师保持统一,对内协作,对外竞争。自己多做研究工作,如仔细研读订阅的杂志,研究典型试题,把握高考走势。

    (4)做到有练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5)课内面向大多数同学,课外抓好优等生和边缘生,尤其是边缘生。班级是一个集体,我们的目标是水涨船高,而不是水落石出。

    (6)教研组团队合作

    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博采众长,对工作是很有利的。校长一直强调团队精神,所以我们要在竞争的基础上合作,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合作也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我们几位老师准备做到一盘棋的思想,有问题一起分析解决,复习资料要共享。在工作中,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7)平等对待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宗旨是教出来的学生不一定都很优秀,但肯定每一位都有进步;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力争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出勤、实、悟、活的学风。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2)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课题

    1.算法的的基本逻辑结构有哪几种?

    2.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的基本思路如何?

    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

    第二步,确定每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并用相应的程序框图表示.

    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上两个终端框.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理解”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来表示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为了实现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并且形式类似.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我们知道,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如右图)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

    步骤n+1

    步骤n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输出结果的功能.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分别与程序框图中的输入、输出框对应.

    在每个程序框图中,输入框与输出框是两个必要的程序框,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这个程序框?其功能作用如何?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例1(课本P21例1):已知函数 ,求自变量x对应的函数值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算法: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x的值.

    第二步,计算

    第三步,输出y.

    程序框图: 程序:

    INPUT “x=”;x

    y=x^3+3*x^2-24*x+30

    PRINT “y=”;y

    END

    开始

    输入x

    结束

    输出y

    y=x3+3x2-24x+30

    这个程序由4个语句行组成,计算机按语句行排列的顺序依次执行程序中的语句,最后一行的END语句表示程序到此结束.

    ①在该程序中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它可以用字母、符号、文字等来表述. 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一般用字母表示. INPUT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还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提示内容加引号,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

    其格式为:

    INPUT “提示内容1,提示内容2,提示内容3,…”;变量1,变量2,变量3,…

    练习:尝试把输入框转化为输入语句

    输入a,b,c

    解:INPUT “a,b,c=”;a,b,c

    ②在该程序中,第3行中的PRINT语句是输出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学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学生基本情况

    高二倾理学生共有166人,学生学习数学的气氛不浓、基础很差。由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不及时复习,致使对高二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高一数学成绩充分反映没有尖子生,成绩特差的学生也有不少,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的学生,但学习不够刻苦,学习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以后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创新设计》,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习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竞赛班的教学进度要加快,教学难度要有所降低,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五、教学进度表:(略)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教学理念: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有上好课的欲 望。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上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口算能力提高很大。有一些同学基础比较好。多数同学能理解所学内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式练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个别小朋友上课不太用心。接受力比较差,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学生做题时也比较粗心。

    三、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从生活实例中感受认识更多数的必要性,能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3、会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坚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能解释估算的结果。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生活中时间的作用。

    5、能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认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辨认长、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会用这些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的这些简单图形,并从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美。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学习寻找简单平面图形的共性。

    8、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情分析

    高二5班共有学生73人,8班共有学生70人。两个班级都是高二理科班的三类班,大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存在怕数学科的心理。但他们还是存在一颗想学好数学的心,也想融入变化多端的数学世界,更想在每次考试中独领风骚,鉴于此,对他们正确引导,教学中适当调整难度,起点放低点,步子迈小点,还是会有好成绩的。

    二、教学计划

    1、加强自身学习。

    ①加强课本的研读。教科书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考试的归属地,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会从教科书中找到类型题或者相似题或者其影子。对教科书能否吃透,专研到位,直接决定着教学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就决定着研读教材的必要性。

    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人由于生活的环境,面对的对象,自身知识局限等多方面原因,视野和出发点都有局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局限,因此,多阅读教学参考类的书,吸取他人的经验,借鉴他人所长弥补自己所短,对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精彩性大有裨益。

    ③强化课改意识。新课改已经全面铺开,新课改的精神和思想都独具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因此,加强新课改知识的学习,领悟新课改思想,增强新课改意识,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参与新课改培训,领会新课改精髓,并应用于实践中是当前必须要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新陈代谢。

    ④认真参与组内备课。珍惜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充分利用好这次集体备课机会,从同行们那里学习到自己缺乏或者不擅长的东西,并积极实施好组内的各项安排,落实好课时要求。

    ⑤增强听课意识。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新课改年级的课堂听课活动,听取授课教师的点评,发现亮点,记录亮点,积累亮点,点亮亮点。

    2、抓好课堂教学主战场,激发师生学习数学热情。

    ①加强新课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每一节新课的开展,都有其现实意义,有其价值所在,有其趣味性,充分挖掘好这方面知识,可起到一个良好的'开端作用。

    ②精选精讲例题。对于学生自己学得会的,不讲,对于学生讨论后可以解决的,给以适当点拨,对于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成的,要慢慢讲,细细的讲,争取每个学生都听得进,听得懂,学得会。对于超越学生承受能力的,一概不讲。

    ③精心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反馈,作业质量的高低,一定层面可以反映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作业的布置需要科学化,分层化,多样化,且知识点具有全面性。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①利用晚自习,充分给以每个学生耐心、细心、全面的辅导。让学生积累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②利用自习课时间,寻找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辅导,公式背不出来的,抓背公式,不交作业的,责令补交作业。

    4、做好作业、考试反馈工作。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考卷,老师进行批改,总结共性问题,发现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以反馈,及时消除困惑。

    5、规范作答,养成良好习惯。

    现在学生的数学答卷,条理不清晰,逻辑混乱,因果颠倒,这是基础不扎实的表现,更是一种思维的缺陷。因此,现阶段抓好规范答题,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养成,避免将来高考失分和日后生活的凌乱。

    6、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普及数学价值规律的应用。

    兴趣是的老师。数学难,数学烦,难在何处,烦在何方?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课堂,移植中外数学趣味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通过多媒体,降低数学思维难度等等都是提高学生兴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转眼假期生活过去了,新学期要开学了。下面就到了教师们写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学计划对我们新学期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一篇优秀的教学计划是怎么样的?你不妨看看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2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整顿课堂纪律,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对学生缺失的知识进行调查,并及时寻找时间进行补充,尽量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较轻松地学好相关知识。

    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能进一步的提高。

    5、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向同组老师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

    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五、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7课时(四)乘法……9课时(七)年、月、日…8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五)周长……5课时(八)可能性……2课时

    (三)千克、克、吨…6课时(六)除法……8课时(九)总复习……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7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第1周:一、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及练习

    第2周:一、测量: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第3周: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周:二、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验算

    第5周:二、加减法验算

    二、整理和复习

    第6周:国庆节放假

    第7周: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第8周:三、周长

    第9周:三、估计

    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0周: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1周:五、时、分、秒

    第12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13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14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5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6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7周:八、可能性

    第18周:九、数学广角

    第19周:十、总复习

    第20周:十、总复习

    第21周:十、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习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六、采取的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提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学习内容的理解。

    (1)加强直观演示,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3、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备好每节课的教案,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优化教学方法,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和敢于创新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7、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分层设置作业,尽最大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8、加强书写训练,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览,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1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6

    学情分析

    1、学生习惯和兴趣 : 我班学生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数数、交流、类推等活动,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算法,正确进行除法的笔算。认识“万”以内的数,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自主发现千克和克的关系。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理解24时计时法。

    难点: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建立正确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计算的正确性,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

    教学措施

    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习习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利用每周一课的数学阅读以及中午的午间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等,拓宽知识面,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4.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进度表

    月 日

    月 日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9.1-9.15 第一单元 除法

    9.16-9.23 第二单元 认数

    9.24-10.8 第三单元 千克与克

    10.9-10.26 第四单元 加和减

    10.27-11.5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11.6-11.14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1.15-12.7 第七单元 乘法

    12.8-12.15 第八单元 观察物体

    12.16-12.26 第九单元 统计与可能

    12.28-1.8 第十单元 认识分数

    1.9-末 期末复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37——3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正确表象,认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容易变形的特征。

    2、使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探索活动中,使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容易变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尺子,信封(信封内装学具)课件,钉子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两幅拼图:大公鸡图案和自行车图案,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幅图进行拼组,在拼组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这些拼图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说说、做做你心中的“平行四边形”。

    师:小朋友,从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我们小朋友都爱拼图。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拼图,(课件出示上画各种图案的平行四边形的拼图,)漂亮吗?

    生:漂亮。(有个别学生面对这么多的拼图发出惊呼声)

    师:(课件隐去各种图案,留下平行四边形的轮廓)你知道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踊跃举手,有部分学生迫不及待地喊出:平行四边形。)

    师:其他小朋友有没有听说过平行四边形?你能说说你在哪里看到过平行四边形?(请生自由说说)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认真思考:到底怎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如:竹篱笆、装饰门、栏杆扶手、马路等上面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或图案……。)

    师:看了这么多的平行四边形,你是不是也感觉手痒痒的,想自己创造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吧,根据你自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拿出老师给你准备的一些材料,想办法利用这些材料创造出平行四边形,看谁的方法好。(教师提供给每个同学的材料都不同:有的同学有小棒、白纸、方格纸这三种材料,有的同学只有其中的两种,甚至有的同学只有一种材料)

    学生活动:有的摆小棒,有的在方格纸上画,还有的试图用白纸折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展示学生的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暂不评价图形的正误。(图略)

    2、探究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一个自己认为是平行四边形的图形,那究竟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

    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师:仔细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猜一猜,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大胆猜测)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进行了大胆的猜测,那小朋友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可以怎么办?这样吧,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平行四边形,(老师为每个同学提供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家可以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看看到底哪些小朋友的猜想是正确的。(学生自主探究,有的同学通过折一折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有的通过量一量同样也发现了这个特征。)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回想一下,你刚才做得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投影再次展示学生先前创造的图形,修正错误的图形,使它成为平行四边形)其他小朋友,你们创造的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不是的请赶快改正过来。(部分学生修正自己创造的图形)

    3、探究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通过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其实平行四边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不知你发现没有?老师这里有一个活动衣架,为什么说它是活动的?来,你来拉一拉试试。(指名一学生操作,其他学生观察,发现衣架收放自如,能随意调节)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想过,活动衣架为什么要做成平行四边形而不做成其他的形状,如果做成三角形行吗?

    大多数学生凭猜测说:不行。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学生支支吾吾,很难说清)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和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师事先装在信封里)捏住他们的对角,拉一拉,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迫不及待地抢着发言。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性?(学生自由说)

    生:有些小区或单位的自动伸缩门就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

    (根据学生回答,师用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聪明的劳动人民应用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方便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出示实物:拉花、灯笼、水果包装膜等,让学生欣赏。

    学生不时发出“啊啊哇哇”的惊呼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判断:下面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打√,不是的打×(图略)

    (当学生判断出最后一个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后)师:怎样使这个图形变成平行四边形?请你改一改,画一画。(学生在方格上画,展示交流各种改法)

    2、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中想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把这个图形在钉子板上围出来,其他同学对照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3、完成练习九1—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讲评并订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习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4)班数学科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0人。这班里有许多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过,对于他们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实用!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大全(4篇)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二次根式,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图形的相似,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第五章:随机事件的概率。其中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这两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随机事件的概率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相似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三角形的相似、并能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涨到性赢得比例关系。在《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二次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相似》。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随机事件的概率》。《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相似》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并掌握三角函数的初步知识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成立条件。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随机事件的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2周。安排如下:

    内容复习上学期内容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相似随机事件的概率綄合复习期末测试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本学期我任教九年级两个班(9、7和9、9)的数学,并担任9.9班的班主任,由于新接手这批学生,所以对班级每个学生还不够了解,但是从其他老师的介绍和上学期的学态中我了解了两班的大致状况:

    此届学生,学生逆反心理较强,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作风懒散。针对以上情况,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体的数学素质,从而提高平均分。期末平均分提高五分以上,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培养学优生,保证期末成绩突出的前提下,深入学习,为明年中考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3、辅导学困生,对一些有潜力进步,但由于各种原因成绩教差的学生,给予充分关注,调动学习积极性,使成绩尽快提高。

    二、教学措施

    1、尽快了解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消除学生逆反心理,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深入挖掘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关键,争取在课堂上消化知识,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主要途径。

    3、多研究教学改革、多参加听评课活动,多学习,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作好常规教学,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复习,及时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让每一名学生放弃数学。不让每一名学生放松学习,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施成功教育,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如:组织作业展、几何作图展、设立月考进步奖,月考优秀奖等。

    5、组织学困生的辅导。课堂上多进行提问,多与学生沟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增强学习信心。

    三、其它方面

    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同时制订合理的计划,为下学期全面迎接毕业考试和升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配当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现初步拟定如下学年教学进度表:

    时间内容

    九月份解直角三角形

    十月份二次函数

    十一月上旬二次函数

    十一月下旬以及十二月圆

    一月上旬投影与视图

    一月中旬复习。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一、 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四人互动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着眼双基,强调目标,分层推进。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

    第23章:数据分析;第24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5章:图形的相似;第26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7章:反比例函数;第28章:圆。

    三、 教学重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直角三角形》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图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

    2、会

    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是: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三、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对学生的作业要适量,老师深入题海,然后精选题目,做到少而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每次作业,老师要认真批改,并及时发放,注重讲评.

    3、充分利用午休、自习课的时间,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和尖子生的培优,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4、精心组织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5、加强与本部,同文间的集体备课,教师间的互相听课,以取长补短,听课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在课后交换意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九年级上学期(3)(4)班数学教学计划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九年级3班、4班两班数学教学,作为毕业班,身上的担子重,责任大。为了搞好本期的数学教学,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部分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担心在本班的后进生差距大,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六章:

    由于下学期的时间紧,要进行中考总复习,本期要完成第22章---第26章外,还要提前上一章下学期的内容。具体内容为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第27章:二次函数

    四、重点,难点

    重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两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解直角三角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难点:灵活证明两三角形相似,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0分钟。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六、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七、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2023年上学期三年级班主任学期教学计划 精选版


    xxxx年上学期三年级班主任学期教学计划

    **村小学建在依山傍水、风景如画人称“神仙故里”的山林中,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学校;我们班共有学生14人,其中瑶族孩子13人,汉族1人;

    在学校里,小学低年级班主任,既是学生们学科任课老师,也是学生们的人生启蒙老师,既要关心孩子们的各科成绩,亦要教会孩子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责任重大,工作重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思想;

    2.培养学生们树立基本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们养成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习惯;

    4.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优秀品格;

    5.建立正确的荣誉观、羞耻观等最基本的价值观。

    所以学生们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以及功课成绩是好是坏,这些都关系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是否尽心尽责;同样,社会风气存在的问题,亦可在区域班主任的德育教学工作中管中窥豹!可见班主任老师在孩子们健康成长、传统人文的传承、社会风气的正确引导等方面责无旁贷!真正做好做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安全”六育全面、均衡发展,本人在兼任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中,本学期日常六育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1.充分了解全班学生的习惯、习性;

    2.利用开学升国旗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3.每天严格督查值日情况,检查教室及学校班级责任区的卫生状况,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讲卫生的文明意识及责任心;

    4.每周进行交通安全、用火用电安全、近水防溺、春季疾病预防、防雷等相关安全常识教育;

    5.每周一次班会进行小组及个人,在纪律、学习、品德等多方面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个人荣耻观,进行积极并充满正能量的班风建设;

    6.建设完善的以班干部为主的班委会,培养学生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参与意识;

    7.抓好个别(赵**、盘**、赵**)较顽皮、懒惰、学习后进生(盘**、赵**、盘**)的教育;

    8.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

    根据人生的成长规律来看,如果说“三岁定终身”,班主任老师无缘孩子们三岁以前的教育,但是三年级的学生,恰好在八、九岁年龄阶段,却是修正、重塑个性特征的关键时期!如果班主任在孩子们这个年龄段,能耐心细致会带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最新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500字集锦6篇


    时间伟大的作者,转眼间新的一学期即将到来,学校的教师们需要制定新年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老师授课才能游刃有余。你会怎么样写自己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习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一、 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并能够利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了长度、质量单位,能比较正确地利用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另外已经能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能按照左西右东的顺序观察方位图和地图。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并制作成方块统计图,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有一定的认识。

    2、数学思考方面:

    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已经能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进行思考,所不同的是不同学生的思考层次和水平。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地发展,同样,少数学生的思考离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不断地加强训练。

    3、解决问题方面:

    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不断增强,能根据一个场景和若干个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能逐步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算法)解答同一问题。少数学生由于数学思考发展的滞后,也影响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4、情感和态度方面。

    学生们已经能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得到加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也发现少数学生由于自身或家庭的原因,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对学生投入不足,情感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数与代数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活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单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的几何的三视图,能比较两个形状相近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有那些相同、哪些不同。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几何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能在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上数出图形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结合实例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西安市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经历探索简单的搭配规律、寻求各种搭配方案的过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并发展符号感。

    在简单的几何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厂方、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学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日常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强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三、教学措施。

    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实物,加强直观教学。

    2、根据教材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

    3、加强课题“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情景创设”的研究,以课题指导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课程改革理念学习和课改实践,不断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实践教法和学法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5、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交流,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6、教学中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发掘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7、注意培优、补差。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3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大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xx、xx、xx、xx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具体措施】

    一、落实教学“八认真”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对学困生要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好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助。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最佳辅导时机。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在共同的基础上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让他们当先生说一说,将一将。习题的总量也要分层。可以每次课后布置一道思考题由尖子生完成。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课时)。

    三、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四边形(6课时)。

    五、倍的认识(5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4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三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三、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6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

    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

    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

    (二)教材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8-9课时第一、二周

    二、观察物体3课时第三周

    三、千克、克、吨4课时第四周

    搭配中的学问1课时

    四、乘法9-10课时第五、六周

    整理与复习(一)3课时第七周

    五、周长5课时第八周

    交通与数学1课时

    六、除法9课时第九、十周

    七、年、月、日4课时第十一周

    时间与数学(一)2课时第十二周

    时间与数学(二)2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2课时第十三周

    八、可能性2课时第十四周

    生活中的推理1课时

    总复习4课时第十五周

    【计划精选: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500字】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