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课件推荐: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范例
  • 课件推荐: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范例

    发表时间:2022-08-27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有哪些好的优秀范文值得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课件推荐: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范例》,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意识.

    2.认识1度的角,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3.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探究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用量角器量角这一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三个滑梯)玩过吗?

    生:玩过

    师:大家都玩过!想玩哪个?

    生1:第三个,这样可以滑的快一些

    生2:第一个,我想滑的慢一些,我会害怕

    师:观察一下,这三个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1:有高有矮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它们的角度不同?原来角也有大小啊?生活中我们一般以2号滑梯为标准,今天这节课我们以2号滑梯所形成的角∠1为例一起研究:角的度量(板书)

    二、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1.明确测量标准要统一,为“度”的出现作准备

    师:∠1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学具来表示它的大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和一些学具,在1号学具袋中,请小组长打开,小组合作,借助学具表示出∠1的大小。

    学生动手测量

    师:量完了吗?谁能到前面来介绍你是怎样量的?

    生边操作边解说: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们这个方法非常好,老师帮你把它记录下来(板书:角顶点边)

    师:得到是结果是:3个(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测量结果吗?

    生:2个。

    师:还有吗?

    生:1个

    师:我们测量的都是∠1,但测量结果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把你们的小角举起来看一下

    生:我们用来测量的角大小不一样

    师:也就是标准不统一,所以测量同一个角的结果不一样,要想获得统一的测量结果应该怎么办?

    生:用同样大的角来量

    2、引出半圆

    师:好主意!下面我们采用统一的标准角在小组内再来测量∠1的大小,这个统一的标准角就放在2号学具袋里,请小组长打开

    生操作测量

    师:哪个小组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小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测量的?能边操作边解说吗?

    生: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哦,你在测量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指板书)角的顶点与量角工具的顶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一边对齐!谢谢你的交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钝角,你能量出它包含了几个这样的标准角吗?谁到台上量一量?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我刚才注意到这个同学在测量这个角时,把这个半圆又展开了一部分,(问生)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三个小角不够了

    师:你真聪明!

    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个角,大家看这是个什么角?(生:平角)谁来测量一下这个平角?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把这个半圆全展开了!数数你的测量结果

    生:8个

    师:操作非常规范,请回

    师:我们刚才用统一的标准角测量了几个角的大小,想一想,这几位同学在测量每一个角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了些什么?

    生: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展示:这些同学都把角的顶点对齐了半圆的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中心点(板书),我们刚才说了,测量时角的哪一部分和中心点对齐?(生:顶点)

    师:看来这个量角工具真是方便啊,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把这个工具搬到课件上,再用它来量一个角(课件展示,一锐角不能量)老师也注意到了角的顶点和量角工具的中心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这条线对齐。用这个测量工具测量这个角,同学们觉得合适吗?(不合适)怎么办?小组讨论一下

    生:把半圆多折几次

    师:你的意思是说把半圆平均分的份数再多一些,对吗?

    3、引出并认识量角器

    师:你的想法真好,已经非常接近科学家们的思想了!其实早在很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1度,记作1°(板书)我们来看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1°的角(课件演示)你还能再找一个1°的角吗?

    生1:1刻度线到2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生2:100刻度线到101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师:你能找一个3°的角吗?

    生:0刻度线到3刻度线之间就是3°的角

    师:谁到黑板上来写一个3°?

    生写

    师:你写的真规范,请回

    师:我们把0刻度所对应的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如果用量角器来测量角时猜测一下0°刻度线与角的哪一部分对齐?

    生:角的一边(板书)

    师:我们来读一下刚才那个角的度数。

    生:39°

    师:你是怎么读的?根据角的哪一部分读出的39°

    生:角的另外一条边wwW.JK251.cOM

    师:好方法!老师帮你记录下来(板书:另一边度数)

    师:再来尝试一下(课件出示两个角)

    生读数

    师:在3号学具袋中就有一个量角器,请同学们打开,仔细观察手中的量角器与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

    生:还有一圈数

    师:哦,也就是量角器有两圈数字,观察手中量角器这两圈数字有什么区别?(屏幕给出内刻度线)

    生:内外圈数字相反

    师:也就是说:外圈从左向右顺时针数内圈从右向左逆时针数

    师:多了一圈数字,也就多了一条0°刻度线,为了区分,我们把中心点左边外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外0°刻度线,把中心点右边内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内0°刻度线。

    师:大家对量角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借助量角器读出下面这几个角的度数呢?请看大屏幕

    (30°的角)

    生:30°

    师:你是怎样读数的?读的是哪一圈刻度?

    生: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我读的是内圈刻度

    师:再来读一个角

    生:130°

    师:这个钝角是多少度?

    生:150°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外圈刻度?小组讨论一下。

    师:大部分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角的一边对齐外0°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就读内0°刻度线

    师:同学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借助量角器读出角的度数!

    5、用量角器测量角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吧!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在量角时注意到了什么?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生边说,课件边出示)

    师:想不想亲自量一量?(想)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量角器测量这张练习纸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并做好记录(练习卡上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开口不同,边长不同)开始!

    学生开始测量

    师:都测量好了?谁来交流一下测量结果?

    生:这个直角是90°,这个钝角是130°,这个锐角是60°这个平角是180°,这个周角是360°

    师:你能不能演示一下这个钝角的测量过程

    生:把量角器转一下,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所以是130°

    师:你能再演示一下这个周角的测量过程吗?

    生:转半圈是180°,它转了一圈就是两个180°,也就是360°

    师: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周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等于四个直角(师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师:谢谢你聪明的小伙子

    师:回忆一下刚才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步骤?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师补充板书)

    师总结:这位同学总结的真好!在用量角器测量角时,就应该注意到这几点(指板书),也就是: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他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7、画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量角器除了量角还可以画角呢!想试一下吗?(想)请尝试着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

    生尝试画角

    师:谁上台来交流一下?你能把你的画角过程演示一遍,画一个40°角吗?

    生:我先画一个点,再画一条线,在40°的地方点一个点,在连起来

    师:操作非常规范

    师:我们一起回顾刚才的画角的过程(课件)

    首先确定角的顶点,它与谁对齐?

    接着确定角的其中一条边,它与谁对齐?

    然后确定角的另一条边

    最后把顶点与这一点相连,我们画的这个角就是一个40°的角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出色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训练

    师:最后有几个问题需要在课下认真研究一下用这个坏掉的量角器能否量出角的度数?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小编分享: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范例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编分享: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工具

    教学准备: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一填: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 )

    10个10是( );10个100是( );10个1000是( )。

    1亿是10个( ),100个( )1000个( ),10000个( )。

    2、网络数据:

    20xx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超过1亿部。

    20xx年中国的网民超过1亿人。

    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1亿千米。

    我国的小麦产量一直稳定在1亿吨左右。

    中国移动平均每天可以净赚1亿元。............

    老师:

    一亿到底有多大呢?

    走路的时候就在想“一亿步有多远?”

    吃饭的时候就会想“一亿粒米有多重?”

    发作业本的时候就会想“数一亿本练习本要多少时间?”............

    二、新知探究

    (一)数一数。

    1、质疑:出示一大堆本作业本场面让学生直接数【疑惑:数不了】

    2、解惑:讨论怎么办?【化难为易】

    问题——数作业本要花多少时间?

    材料——作业本,计时器

    步骤——先测出数1本(10本)所需的时间

    再推测出100本,1000本,100000本……100000000本需要的时间。

    过程——表格式

    10本100本1000本10000本100000本1000000本10000000本100000000本

    9秒( ) ( ) ( ) ( )( ) ( ) ( )

    算一算

    合( )分钟=( )小时=( )天=( )年

    小结——从现在开始(9岁)要数到18岁才能数完。

    3、试一试

    (二)量一量

    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三).称一称。(小组合作)

    1、问题

    数出100粒大米,称称大约重2.5克

    照这样计算,一亿粒大米约重多少克?

    2、步骤

    1000(粒) 10000 100000000

    25(克) 250 2500000

    3、结论:亿一粒大米约重2500000克。

    4、运用

    (1)我们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

    (2)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

    课后小结

    三、课堂小结。

    1、你知道了什么?(节约从每一粒米开始)每人每天大约吃400克大米,13亿中国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大约够一个人吃( 81250)天≈(223 )年。

    (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喜马拉雅山高约88848米,一亿张白纸叠在一起比喜马拉雅山都还高……未知的世界等待你去发现!

    2、你学到了什么?(化难为易)

    课后习题

    3、你还想知道什么,请用课堂上的方法和步骤继续研究。并将你收获到知识做成手抄报进行展示。

    板书

    一亿有多大

    [范例参考]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二)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范例参考]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二)”,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教材给出的三组图形是根据两组对边是否平行来进行分类的,教材主要是对A组和B组进行研究。教学分类方法后,教材还适时安排了一些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2、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63名,有三分之一都是农民工子弟,这个班整体素质比较好,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对于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也较难掌握。因此,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边形进行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节课中,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并能按照四边形边的特点给四边形分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会按边的特征给四边形分类。难点是区别掌握各类四边形的特征。

    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发现每个四边形边的特征,进而根据边的特征为四边形分类。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几个学生大概能说出他们的分类依据,只是还不够完整。虽然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但是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用具

    教师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图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剪刀、课件等。

    学生课前准备:自制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图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剪刀、胶棒、直尺。

    三、教法

    本节课设计理念为:

    1、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新课程改革中,要让学生成为学生的真正主人,教师要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采取“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四、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图形的特征,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复习导课——探索新知——巩固应用——课堂总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导课。

    通过三角形的分类,引入各种四边形,大屏幕显示主题情境图。

    师: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分一分类吗?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四边形分类)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分类和学习“四边形”的定义,为本节课铺垫了基础。让学生在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而来研究四边形的分类。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观察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观察-比较”是现代科学探索中常用方法。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比较。

    (2)说一说。学生到前面黑板上演示分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

    (3)议一议。为什么要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到平行四边形里面呢?

    (4)用集合图来表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分类摆放,再说一说你他们小组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确或错误的分类方法。师生共同概括分类的方法,同时利用集合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但是学生在概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时,语言还不够准确、简练。所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巩固应用。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火眼金晴(分类”、“小小魔术师(剪一剪)”、“谁是拼图高手(拼一拼)”三个练习题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进行“小小魔术师(剪一剪)”中,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块让学生说的太少,一味的让学生去剪,有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剪?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够很好的驾驭课堂。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把四边形分类的?

    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梳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特别对学习方法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性教学目标在课时的体现。

    六、说板书设计

    四边形分类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用集合图展示几个图形的关系。

    [精选课件]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其八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精选课件]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其八》,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已能对角进行分类。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各种角的特征。

    技能目标: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 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把下列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2、量出下列各角。

    3、思考: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在旧知的复习中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65°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引导学生活动:

    教学角的画法。

    (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65°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得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4)尝试摆不同的角。

    3、引导学生学习角的画法:

    要求:利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引导学生活动:

    ⑴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

    ⑵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⑶请学生介绍自己画角的技巧。

    【动手操作,参与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4、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5、讨论画角的步骤。(重合、找点、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2、让学生质疑问难。师:大家有什么需要请教或者提醒别人注意的问题吗?

    ㈣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

    集体订正。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的角吗?(提醒学生利用手中现有工具——三角板) soft/

    2、让学生画60°的角,由学生代表展示这两种方法。

    3、提问: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我们常用的一副三角板有两个,每个角的度数如下:

    下面我们来画一画。

    ⑴动手尝试:分别用一块三角板画角。

    ⑵使用两个三角板用加或减的方法画角。

    ⑶合作交流,按照同样的画法还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在小组的共同活动中,学生也体会到合作的愉悦。】

    4、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比较与三角板的画法,发现问题:

    用三角板那不容易画出的角,而用量角器能准确地画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画角时应该根据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画。

    5、提问: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画法吗?

    【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

    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

    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135°75°

    演示并指导学生折角。

    2、利用手中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用半圆仪、三角板)

    【学会灵活运用特殊角画角,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画 角

    1、用量角器画角:

    重合、找点、连线。

    直接画 30、45、60、90度

    2、用三角板画角: 加一加 75、105、120、135、150度

    减一减 15度等

    合理选择画角方法。

    如果您觉得好的话,请告诉您身边的朋友,您的支持才是我们的动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其三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其三》。

    教材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读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且弄清楚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为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读亿以内较大的数,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读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时所出现的错误。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法难点主要表现在各数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必须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下读0,哪些情况下不读0。

    教学教法:

    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

    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

    教学学法:

    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复习旧知,先立后破。

    在这一环节中先以复习旧知为基础,唤起学生对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印象。

    二、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课前调查20xx年和20xx年山西省、兴县人口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出课题(人口普查——万以上数的读写)。

    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

    通过独立解决给定数的读法,由一般数到特殊数(中间有“0”)的读法探究读数的方法。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先小组解决,然后组内汇报,最后集体找出错误并改正!

    通过发现错误,找出错误,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读数的方法。

    (读数时,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亿、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亿”或“万”字。不管每级未尾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四、加深理解,巧设习题

    适量完课后的习题,以加深理解,巩固新知。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范例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一些优秀范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

    lǒng zhào yǐn rén zhù mù yǐn bì ǎng yì yú kuài guī lǜ

    ( ) ( ) ( ) ( ) ( ) ( ) ( )

    jìn zhǐ kāi pì diē dǎo xìng gé lì shēn cān yǐn

    ( ) ( ) ( ) ( ) ( ) ( )

    yì sī bù gǒu ru yǐn ru xiàn róng huà qīn xié lěng kù

    ( ) ( ) ( ) ( ) ( ) ( ) ( )

    suí yù ér ān fù gài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6分)

    侍( )栽( )佛( )季( )疑( ) 翅 ( )

    待( )载( )拂( )李( )凝( ) 翘 ( )

    三、默写本学期课内所学古诗。(4分)

    题西林壁 (苏轼)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多音字组词。(12分)

    折{ 假{ 似{

    便{ 闷{ 觉{

    五、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不光……还…… 如果……就……

    (1)(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 )不能担起建设祖国的重担。

    (2)他( )善于观察,( )善于联想,写起文章来总是具体生动。

    (3)小敏( )学习刻苦,( )不爱锻炼身体。

    (4)小强( )嘴上这么说的,( )有很好的实际行动,受到老师的称赞。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8分)

    (1) 大约有五个左右的领导,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2) 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

    (3) 老师和我们在操场做老鹰捉小鸡。

    (4) 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七、按原文填空。(6分)

    1、爬山虎的嫩叶,不大 ,引人注意的是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

    2、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 。

    七、同学们这学期看了许多课外书吧,能给大家介绍几本吗?《 》、《 》、《 》、《 》…… 其中你最喜欢

    《 》理由是 。(4分)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奶奶家的老母鸡孵了一窝小鸡有黑的、有灰的、有黄的.、还有白的、总共二十多只,可爱极了

    小鸡出壳不久,像鸡蛋一样大小,圆圆的、毛茸(róng)茸的,叽叽地叫个不停。

    一天早晨,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喂小鸡。我抓了一把碎米撒在地上,小鸡忽拉一下跑过来了,挤着、叫着,争先恐后地往撒米的地方钻。有几只小鸡为抢吃一粒粒米,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真不守纪律!

    小鸡一天天长大了,我越来越喜欢它们。每天上学时,我对小鸡们唱:“小鸡们,再见吧,我要上学了。”下午,我回到家,小鸡都围着我巴不得我再给它们喂食。

    我在小树下朗读课文时,小鸡也叽叽叫个不停,好像跟我一起读书一样,特别有趣。

    天快黑了,我把它们一个个抱进鸡窝里,对它们说:“睡觉吧,太阳下山了。”我对奶奶说:“明年我们家还要养好多好多的小鸡。”

    1.摘录描写小鸡外形的词语两个。(2分)

    ① ②

    2.摘录描写小鸡动作的词语四个。(2分)

    ① ②

    3.给第一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2分)

    4按孵小鸡─喂小鸡─爱小鸡的顺序给文章分段,用“∥”标在段尾3分

    5.第4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对小鸡的喜爱,写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分)

    九、作文(25分)

    你游览过哪些美丽的地方,用自己的笔把它写下来吧。题目自拟。

    【热门课件】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热门课件】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新课开始,我用课件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坐井观天》故事,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观察位置不同,观察的范围也不同,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由低到高观察物体时,由于内容很抽象,如果让学生去想象,有一定难度。我巧妙的使用三维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将课本上静止的图片做成形象逼真的动画,给学生提供了空间形象的直观经验,丰富了表象,并很快判断观察位置低——观察的范围小,观察位置高——观察的范围大。

    在由远及近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展示课本中A、 B两个观察点,让学生体验观察的范围:位置远----观察范围大,位置近----观察范围小后,我大胆的创设了一个C点,让学生再次感知观察点离小屋越近,观察的范围就越小,这样效果就会很理想。

    在解决试一试时,题目要求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这个问题时,我先用课件演示小明站在A点所能看到的范围,这样演示科学规范。为学生画出B点小明的观察视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看到的树的范围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拓展练习时,课件展示一组画面,有由低到高的观察顺序,也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总之,本课的课件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注重图像、声音、文字设计的合理性,形象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课件中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恳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

    [通知借鉴]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为满足您的需求,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通知借鉴]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1、一个架线工,一天可以架线304米,15天大约架线多少米?

    2、一块长方形地的长是205米,宽是88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每天修185米,已经修了20天,再修128米正好修完,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4、学校准备买一批课外读物,发给一至六年级的12个班,每班105本,还要送给幼儿园88本。学校应该买多少本课外读物?

    5、学校食堂新买来一堆煤,平均每天烧420千克,烧了14天后还剩下190千克。原来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6、一辆准载5吨的汽车装了160袋麦子,每袋麦子25千克,这辆汽车超载了吗?

    7、某林场要栽种树苗65行,每行24棵。已经栽了960棵,再栽多少棵正好完成任务?

    8、学校合唱队订做了60套演出服,每件上衣54元,每条裤子3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9、小明、小刚和小红三人参加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94分,其中小明得了92分,小红得了95分。小刚得了多少分?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的速度是45千米/时,6时到达。回来时提高了速度,只用了5时就从乙地回到了甲地。回来时每时行多少千米?

    推荐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回顾之五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推荐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回顾之五”,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光如梭,匆匆忙忙一学期已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要提高他们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六、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有关概念的归为一类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课件推荐: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学课件其七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课件推荐: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学课件其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赞颂之情。

    2、理清结构,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本诗内容。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从人类产生后,人类通过自己的文字去记载人类了解到的一切事物,特别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但在人类没有出现之前,以及人类出现后大自然许多未知的东西,我们今天又凭什么去了解和研究呢?

    学生讨论,回答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化石吟》。它不仅带给我们进入远古的年代,从中窥见亿万年前奇幻有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而且还会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未知的东西。

    解题化石: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二、整体感知

    重要字词注音:骸骨、躯壳、猛犸、葱茏奇幻裹藏幽雅海枯石烂引颈长吼

    朗读诗歌

    1、感受其中对大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2、题意:赞咏化石的科学价值。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课文里是赞咏的意思。

    这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用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

    三、品味鉴赏

    《化石吟》既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请同学们继续看这篇文章,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来探讨。示例问题(屏幕显示问题)

    1、诗文题中“吟”含有什么意味?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亲切自然。

    3、诗歌结构有何特点?哪两节结构相近?起什么作用?

    诗共7节,可分3层。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最后一节回应1、2节结构相近,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并板书: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4、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好在使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

    第二课时

    一、深入探究思考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既引起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2、理解:“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诗眼。

    3、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古代的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已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这些有机物的残余就是生命的信息,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就是破译这些密码。

    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

    二、自读感知

    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3、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全诗共4个“你”,其中三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

    三、小结

    内容上:化石有哪些科学价值?

    1、得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2、证明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3、地球的生命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结构上:首尾呼应

    板书设计: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2022最新:四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小实践圆教学设计模板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能在一定程度提升我们的语文水平,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22最新:四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小实践圆教学设计模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媒体)

    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学生介绍)

    师举例动态的圆:水滴落在平静的水面泛起的一个个圆形的波纹,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圆。(媒体展示动态的圆)

    揭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尝试探索: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

    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交流画法:

    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利用线、图钉画圆

    利用圆规画圆

    我们来看看体育老师和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是怎么画圆的?

    比较各种方法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最标准?(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

    (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介绍圆规的构造。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交流画法

    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点一点,再把圆规两脚分开一定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点上,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小组讨论用圆规画圆的要点。

    (板书:定圆心、定半径、绕一周)

    老师示范画圆

    小结:

    在圆中固定的那一个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O都有相等的长度,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圆心、半径)(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圆心和半径)

    (三)尝试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画的过程

    同桌相互检验

    (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请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个圆。

    出示同心圆,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

    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那这两个圆呢?

    这两个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因为它们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

    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板书)

    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拓展阶段: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 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

    推荐总结: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工作总结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一些优秀范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总结: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期以来,本人本着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生动、主动、活泼的发展的原则,认真做好培养优生转化差生的工作,现回顾如下:

    一、了解掌握优生的特点

    优生”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中,所谓“优生”更多的是指学生成绩拔尖的学生。(也被称为“尖子生”)。因此,这里有必要对“优生”作个大致的界定——这里所说的“优生”,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培养“优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素质教育”并非是“一刀切”的教育,而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教育。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发展,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优生”,最终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应该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上几点,只是就一般“优生”的共性而,当然不一定每一个“优生”都是如此。

    一、 培养优生的具体措施

    第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一般说来,“优生”智商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们的学习也会在班上名列前茅。这就往往使一些“优生”不求上进。要让优等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教育应从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抓起。要让“优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起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让“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一般说来,“优生”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发展。但同时,有些由于“优生”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框架、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价,还有些“优生”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如此等等,都妨碍着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妨碍着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阻碍他们成长为教育者所期待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第二、 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对少数具有出类拔萃潜质的“优生”,我们则应理直气壮地向他们提出“追求卓越”的希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第三、 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长期处在“金字塔尖”的“优生”们,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学生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优化“优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优生”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训练并强化“优生”的受挫心理,首先不可将“优生”在上特殊化,而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优生”平时就和一般同学一样,也就避免了某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失落感”;其次,“优生”担任学生干部不宜搞“终身制”,而应合理轮换,使“优生”应“能上能下”的机制;另外,对“优生”犯错误切不可迁就,而应该严肃批评,让他们习惯于批评,包括严厉的批评甚至处分;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多给“优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这当然不是说要有意让“优生”不断失败,而是引导“优生”尽可能多地在不同方面摸索、尝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失利,而当“优生”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

    第五、 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般来说,“优生”的学习成绩是拔尖的,但“高分低能”的现象却不是个别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优生”名列前茅的考试分数,而应有意识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教育“优生”敢于让思想冲破牢笼。总之,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从解题时的独特方法到作文时的新颖构思,从独当一面地开展班干部工作到积极参与各类课余科技活动……只要学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其创造能力锻炼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二、 了解掌握后进生的特点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二、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所以后进生的言行一般较偏激。例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三、 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措施

    1、 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径,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教师情感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 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3)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3、 晓之以理,增强后进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应晓之以理,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确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论,辅之以分明的奖罚。

    4、 创设情境,锻炼后进生的意志

    针对学生不良行为,光靠说理还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该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

    5、 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总之,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诉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2022课件推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篇四)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22课件推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篇四)》,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

    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1、认识刻度尺

    2、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

    3、认识几厘米

    4、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课件必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二)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你觉得哪些优秀范文是值得借鉴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课件必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第三个“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裴老师教学的这一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和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语言表述和思维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

    四、教学设想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两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完善了三个规律,使商的变化规律更完整,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延伸

    本课通过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

    3、尝试猜测—验证—总结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辨证的分析问题

    本课使学生在平常的口算练习中,根据思考,得出一个初步的推测,这个推测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性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学会从广泛的正面举例中证明自己的推测,还要全面的分析,从相反方面思考举出反例,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正确。举反例对学生来说是个突破,能用逆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整节课就在学生不断的猜测—验证—总结结论中,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尝试了这种数学学习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900÷25=?=36 6000÷125=? = 48 让学生口算结果,后面的这道题目由于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算不出来,而教师轻易的算了出来,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初步发现规律

    口算一组:

    14÷2=7 560÷80=7

    140÷20=7 5600÷800=7

    280÷40=7

    观察这组算式,

    得出:被除数乘10,2,除以2, 除数也跟着变化,而商不变

    2、逐步完善,让学生举例验证我们刚发现的规律

    询问学生还有别的发现吗?所有的数都符合这一规律吗?

    突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是不可以的。[ — xxjxSJ。 —更多数学说课]

    (三)反馈练习,应用规律

    这一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

    1、规律的直接应用:第94页第4题: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2、规律的运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体会到应用规律计算的方便:1400000÷200000=

    3、通过判断哪个算式的结果与48÷12=4的商相等,说说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① (48÷4)÷(12÷4) ② (48×5)÷(12×5)

    ③ (48×3)÷(12÷3) ④ (48÷3)÷(12÷4)

    4、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灵活掌握情况,通过900÷25的题目,让学生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然后化难为易。

    在这几个巩固反馈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课件系列]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一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课件系列]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2、教材地位与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认,而本单元则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单元是在小学阶段对整数学习的最后一课。对以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基础,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数目。

    3、教材的编排特点:a.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b.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增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万以内的整数。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会做一些课前准备,一是准备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二是准备计数器、游戏卡片等教具。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2、掌握亿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级个级、万级、亿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难点:1、读写数位较大的数目。

    2、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法:学生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学游戏

    五、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前准备:口答:一千里面有10个百,一万里面有10个千;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利用课件出示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图片)你们会读这些数吗?瞧,这些数比以前学习的万以内的数更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一万)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00表示8个千万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4个数位是一级,分为个级、万级和亿级。

    (三)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拿出作业本上的最末题

    (1)让学生自由读(2)小组交流讨论,该怎样读,为什么

    (3)反馈,老师做引导,而后总结读作:八千四百五十万七千六百

    A、从高位读起B、按照个级的读法,每一级的数读后加读‘万’或“亿”

    (4)思考:怎样去分辨这个数是在个级或万级?

    目的在于明确在读数之前必须先分级,有助于简单的读数。

    2、读数:

    13819000各自读,交流

    分级-从高位读起-按照个级读法,只是在后面加读级名最好在数位顺序表上体现,或进行分级。

    2496640700085000300

    先各自读,将其读法写下来,而后集体交流读法

    按照四位分级的原则,我国的读数法则是:(1)四位以内的数,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读起。

    (2)四位以上的数,先从右向左四位分级,然后从最高位起,顺次读出各级里的数和它们的级名。(3)如果一个数末尾有“0”,末尾的“0”不读;每一级末尾的“0”也不读;其他数位上,不论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例如30500804500,读作三百零五亿零八十万四千五百。

    (四)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六千八百五十万四千二百学生尝试写数-交流-确定方法(分级,借助数位顺序表)

    2、三千零八万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二

    学生练习后,指名到前板演,而后讲评,最终得出写数的方法:先分级,从高位写起,某一位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

    3、讨论:

    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

    (五)复习巩固

    (六)全课小结: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同学交流你课前收集的这些更大数的实际意义。

    练习设计了5道题,2道读法题,2道写法题还有一个思考题。最后是回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评价。

    【课件模板】四年级语文说课稿其四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那么,您看过哪些值得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课件模板】四年级语文说课稿其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教材】

    《井底之蛙》这篇课文讲了一只生活在浅井里的青蛙觉得自己很快乐,在听了生活在东海里的鳖述说大海的辽阔后,感觉自己很渺小。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这则寓言故事被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重点,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说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疲倦、邀请、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加强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寓意:什么样的快乐是大快乐?

    教学重点及难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读来体会青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

    【说教学】

    文章通过浅井之蛙与东海之鳖的对比,来表现青蛙的可笑、可悲、目光短浅,这是课文的重点,课上以质疑为主线,采用多种朗读的方法,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寓意,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自读自悟并质疑

    自读后让学生提出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大家帮忙解决。解决不了的有老师解答。重点解答:“千里之遥、千仞之高、两腋、瞠目结舌”等的意思。归纳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青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

    二、运用朗读的多种训练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体会感情

    (1)首先教师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第一段,要求学生找出具体表现青蛙快乐的句子,指导学生把朗读的语气和青蛙的心情 (快乐、骄傲)联系起来读。

    (3)要求学生找出动词,体会“躲、托住下巴”的好处。指导学生重读关键词,同时指出“安然休息、绵软舒适”要轻读,训练学生朗读时有轻有重,进一步体会青蛙的快乐与骄傲。

    三、学习第二段,体会东海之大

    (1)指名让学生读鳖的话,质疑:为什么鳖的一番话,让青蛙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读懂鳖的话,思考这个问题。

    (2)通过鳖的话,我们知道了千里之遥,已经是很大了,可是海的大不能用它来形容;千仞之高,已经很高了,海却比这还要深。大海真的好大啊!

    (3)师提问:这么大的海,你能用一个词来描述大海的辽阔吗?

    四、创设情境,学习古文的朗读方法

    (1)利用配乐师范读古文,让学生体会其韵味。学习朗读古文的方法:要注意停顿,抑扬顿挫地读。

    (2)指名让学生读,作出评价。

    五、拓展性延伸,体会寓意

    (1)师总结:庄子写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不能像青蛙一样做一只井底之蛙目光短浅,安于现状。

    (2)今天海鳖又带着青蛙走出了井口,青蛙看见了什么?想一想,回去写一篇想象作文。

    【课件推荐: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范例】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