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指导与调节集合
  •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指导与调节集合

    发表时间:2022-04-15

    【www.jk251.com - 管理班级的句子】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小编为你推荐《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指导与调节集合》,希望您喜欢。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一、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班级群体对管理目标在心理上的认同 在班级管理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有差距,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如学生对学校分配的任课教师有看法,班主任就要及时协调、沟通。04年学校安排了一位老教师来任教本班的英语课,一段时间后,学生纷纷来我处反映该老师上课节奏慢、音调低、不善于课堂管理等,要求学校撤换其他教师来任教。我了解到一方面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过于偏激,另一方面现实情况是学校不可能就此撤换。我当机立断决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该教师的优点及教学长处,加之该老师主动找学生谈心,慢慢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接近了,感情加深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也默契了。由此可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融洽师生关系,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生活集体中的满足感和责任感。 二、要注意心理换位,以化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岐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已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已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陪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三、要从个性特点出发,注意到班级中学生个性的相似和相容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一般情况,对个性不同的人,可以利用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来调节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教室座位安排,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主动与他人来往和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对他人表示亲热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支配他人、帮助别人的人与期待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要引导学生学会心理相容 所谓心理相容,即要求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促使老师间、同学间心理上相互认同,情感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育者和能对教育内容认同、相信、信服。中学班集体是为了实现中学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又有凝聚力的一个中学生群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利于促进班级成员德智体的良好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易产生误解,因误解而心生芥蒂,因误解而离心离德,如果一个班集体人心涣散,那么教化功能便无从谈起。只有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如学懂,会用;达到情感上的满足,如幸福,快乐;达到道德自我实现的满足,如认可,获得成功等。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五、要引导学生学会心理合理渲泄 到了高三,学生总有些急躁、紧张、盲目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是班主任、甚至科任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有的学生因为心理压力大,想通过看小说、玩游戏、谈恋爱来释放,却不知越来越不能自制。我班有两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半夜翻墙出校,查其原因,竟然是因为睡不着,想出去转转。我采用以下的一些措施来调节学生心理: 1、改变注意的焦点:听点音乐、做点运动。由于时间的关系,高三的学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听音乐和运动,或者做其他什么事情,班主任可以作些协调。比如:在学校统一下午两节课后的时候可以用15分钟左右组织学生锻炼。上课之前听一些优美的音乐。 2、改变环境:把教室清洁做得干干净净、把书桌收拾的整整齐齐、抓紧时间利用空闲时间去校园里散步10分钟左右。 3、学校组织的跑操过程中鼓动学生尽力喊出口号,渲泄出心中的烦闷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而且可激发出每个学生为集体做贡献的潜能。使班级进入高层次的管理。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浅谈班级管理中潜能生的转化(参考)


    潜能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有些潜能生也常常是家庭的主要负担。他们若纠集在一起,还会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能不能做好潜能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的风气。如何才能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呢?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要转化潜能生就必须掌握其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要考虑每个潜能生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才能帮他们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成才。 潜能生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求知欲,学习能力较低 潜能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学习还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家长、应付老师而学习,对自己没有什么大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与同年龄儿童相比,他们的智力发展较慢,学习能力较低。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懒于观察和质疑,习惯于死记硬背,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缓慢,因此学习成绩较差。 2、既自尊自傲又自卑自弃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潜能生也不例外。但是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受到的指责多于赞扬,不是批评、训斥和同学的讽刺、挖苦、嘲笑,就是家长的责备、打骂。因此,他们往往有较严重的自卑感,觉得比别人差一等,低一头,信心不足,自暴自弃,甘居下游,个别的甚至破罐子破摔,与老师、集体对立,采取粗暴无礼的反抗态度,一摸就跳、一触即闹。另一方面,他们又很要面子,害怕和反对教师在大庭广众中的批评,特别对教师“翻旧帐”、“揭老底”的做法十分反感。因为潜能生并不满意自己所处的后进地位,内心深处还会时常迸发出要求进步的火花。当他们因稍有进步而受到肯定和表扬时,就会兴奋不已,跃跃欲试;但当他们受到外因引诱重犯错误时,又会感到积重难返,难以自拔,出现自卑情绪。这种自尊自傲和自卑自弃心理在潜能生身上就这样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处于矛盾斗争之中。 3、意志力薄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潜能生意志力薄弱具体地表现在正确性的道德观念未能战胜个人不正当的欲望和要求上。潜能生虽然有时懂得什么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但当个人不正当的欲望和要求与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由于恶习较深时常表现出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意志薄弱的潜能生往往能说不能做,要做不能坚持,没有恒心,缺乏毅力。这是导致他们在转化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的原因之一。 潜能生一般都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一种不良的行为,开始可能出于偶然,但经过多次反复,这种不良行为同个人的某种需要、某种满足发生了联系,就形成了坏习惯。一些学生屡犯错误就是由于被不良习惯所支配而产生的。例如有的潜能生养成了偷窃的习惯,就会“熬不住”把手伸到人家的口袋里。 总之,潜能生的心理特点是复杂多变的,其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对潜能生的教育是一艰巨、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但潜能生的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按照班集体和教师的教育影响的强弱和受教育者的主观努力与否,他们可能往正方向发展,也可能往负方向发展。为此,班主任必须切实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其具体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1、全心献出自己的爱心。 全心地献出自己的爱心是新课程形势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怀着爱心去工作,热爱潜能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由于潜能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常常在父母、教师、同学那里遭到冷淡、歧视,很少得到同情和温暖,普遍地背着思想包袱,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潜能生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往往怀疑老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转化潜能生时应该倍加关爱他们,做到不疏远、不歧视、不嫌弃,并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他们。这样,潜能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2.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 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失败与挫折就像预先为人设下的激流险滩,只有通过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的“磨合期”。对此,鼓励潜能生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挺住,不气馁,敢于承认和正视挫折的存在,要有和挫折抗争的精神,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 3、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潜能生的思想品德差与学习成绩差,往往是互相联系的。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好。因此,班主任要紧紧围绕着学习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的落后状态。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别人笨,自己一定能够学好。其次,经常与课任教师加强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争取到课任教师的配合,为他们“开小灶”、指导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成绩。只要他们有一点的进步,就要及时地表扬,这样就能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也能逐渐地提高。 4、保护自尊心。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力量。潜能生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两者交织在一起。如果班主任嫌弃潜能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就会损伤他们最敏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拒绝一切教育。因此,班主任必须保护潜能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同时,班主任还必须使潜能生在增强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起集体荣誉感,鞭策他们珍惜荣誉、改正错误行为。 5、反复抓,抓反复。 潜能生在进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因为潜能生的思想转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要正确对待潜能生转变过程的反复。要深入调查了解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的工作。对反复的潜能生,仍然要尊重、信赖,要坚定信心,对他们在转变过程中重犯了错误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不要在转变过程中出现反复时,就认为潜能生是稀泥巴糊不上墙,失去耐心,大为恼火,甚至新帐老帐一起算,将学生已有的进步、做过的好事全盘否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师生感情重新对立,前功尽弃。当然,我们不能等待学生出了反复再抓,要细心观察,及时洞察其转变过程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发现问题,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燃”。 7.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班主任要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每个潜能生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错误轻重、态度好坏等,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发现教育的突破口,寻找钥匙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促进转化。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其他方面如体育、文艺、劳动等可能很突出。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鼓励他们发展个性,发挥特长,要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迁移到学习上,这样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每学期我组织学生评选“最关心集体的人”、“最遵守纪律的人”、“最尊敬师长的人”、“最乐于助人的人”等,通过评比,一部分中、差生榜上有名,他们感到很高兴,找回自信心,激发了上进心。 总之,教育潜能生没有现成的妙策和固定模式,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热情耐心,持之以恒,既要看到潜能生所存在的缺点,客观地分析潜能生形成的原因,又要善于利用潜能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转化的契机,就定会使潜能生转化为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生存,富于创新的人才。

    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分享)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激励,能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出色地实现既定目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运用激励手段,对于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存动机,建设团结、和谐、进取的班集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个人的需要是有效激励的前提,激励是以人的内部需要为依据,并以需要的满足来驱动个体完成某种行为。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因而需要激励在激励机制中是第一个要素。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来激发其积极性。1、归属需要。学生总是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如班、组的归属,这没有激励作用;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则要经过主观努力,如团、队组织的归属,宣传小组、文艺小组等的归属,这就具有了激励作用。因而,应该让学生主动报名参与自己想参加的班级中的某些事物,教师对其进行分组和分工。学生身上的激情得到了满足,工作带劲了,人也变得能干了,更自信了。2、情感需要。学生情感需要一般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喜爱,一是希望得到同学的温暖和友谊。这两个方面情感需要的满足可以极大地唤发出积极性。3、自尊需要。学生的自尊心都是很敏感很强烈的。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才可能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4、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推动着学生奋发努力。每个学生都有成就需要,但强弱不同,因而推动力大小不同。心理学家洛厄尔以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表明,成就需要强的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而成就需要弱的学生进步就不明显。这就要求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成就需要。5、发展需要。马斯洛说,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学生而言,还是称为“发展需要”为妥。因为学生的全部行为活动的意义在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这种需要,他们都希望在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这正是班级管理者可以最广泛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根源。二 、班级管理中激励的策略激励是一种激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过程。在班级管理中,有效的构建激励机制,采用正确的激励手段,将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化为巨大的内驱力,是班级管理中永恒的课题。下面浅谈几种常见的激励策略。策略之一——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管理,指导学生的行动,使学生的需要与学校、班集体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激励的关键是使目标能产生激励作用,故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时代性、可行性和适度性。正确的做法是让目标(如奖罚制度、考核制度等)在班级中反复讨论,形成共识,从而确定一个在要求上是经过最大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使之真正成为激励学生的一个标杆。策略之二——班主任言行激励。班主任的示范、表率作用是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重要条件。作为班主任,应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工作在前,享受在后。班主任的工作作风是良好班风的源头,班主任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举止风度等,都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策略之三——关怀激励。在班级管理中,应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做到学习上信任、生活上关心。要有手足情、姐妹爱,要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经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和疾苦。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当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对自己关心爱护的时候,就会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只要把关怀注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能唤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与思想的共鸣,取得相互尊重与信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策略之四——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既引导全班学生学习革命前辈的光辉榜样,同时,更加重视引导全班学生学习我们自己队伍中的榜样,特别是我们身边的各种先进典型,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策略之五——奖惩激励。奖励是一种正强化激励,它是指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并使这种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它是从负强化角度约束人们改变消极和错误的思想的行为,以重新唤起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合理地运用奖惩激励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策略之六——民主参与激励。民主参与激励是指教师注意发挥班会的作用,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重大决策和学习目标的制定,经常与学生沟通情况,交流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上和思想上与班级患难与共的积极态度。教师要发挥班会、团支部、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通过班会讨论审议班级重大议题或方案,让全班同学参与班级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利用班委、团支部及时反馈学生中的信息,协调好人际关系,创造相互信任、彼此相继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如班会费使用等涉及全班学生普遍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学生考核制度、奖惩条例、班委选举等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问题,班主任要慎之又慎,应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扬民主,充分讨论,做到班务公开,增强透明度。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也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观念,从而推进班级的民主管理,促使班级工作跃上新的台阶。激励,是班级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上述种种激励策略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时候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交叉甚至部分互相包容。因此,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抓住不同的激励时机,从实际出发,把准内容,不断创新,不断研究探索新的领域,不断改进管理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激励策略,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以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班级管理要提防十种心理效应(分享)


    一、提防“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是指最近的印象。新近的信息材料往往会对人的印象的形成产生一种覆盖作用,改变旧的印象,代之以新的印象。为了提防“近因效应”,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或者看待学生的功过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语句的先后顺序,特别是注意怒责之后别忘安慰,以使谈话产生一种良好的近因效应。在批评过程中,班主任难免有些情绪化,如果结束语妥帖一些,就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比如“:??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第二,不要因为学生最近犯了次错误,就抹杀了他以前的成绩。同样,也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最近一次好成绩,就可以无视其平时的不良表现。二、提防“投射效应”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很是得意,回家后就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 佛心自见’,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推及别人身上。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说谎;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为了提防“投射效应”,班主任在推断学生心理与行为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深入学生实际,调查研究,反对想当然、主观臆断。第二,信任自己的学生。经常提醒自己:看待学生时,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三、提防“拆屋效应”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为了提防“拆屋效应”,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或者对待学生提出的要求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第二,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错误相当于“ 开天窗”。四、提防“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人们称之为“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宙斯那里得到了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禁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猎奇和冒险的心理。她终于将它打开,灾祸由此飞出,充斥人间。潘多拉的心理正应了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禁果效应”在班级管理中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再加上有些班主任总喜欢禁止,如禁止看武侠小说,不准男女学生太接近等。结果,越禁止的书,学生越想看。有许多禁书,学生本来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去看,但是学校一旦禁止,平时不爱看的,这时候也十分来劲,想一睹为快。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学校一旦禁止反而涂上了一层诱惑的色彩,容易造成一些学生的早恋现象。为了提防“禁果效应”,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纪律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二,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其心理需求,有时强制不如疏导。五、提防“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这一心理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知觉的现象。它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其实大多数班主任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心理效应的影响,产生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智力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比如,成绩不好或顽皮、捣蛋,那么往往就会被认为一无是处。为了提防“晕轮效应”,班主任在公正而全面地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不要过早地对新生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第二,及时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学生,特别是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学生。六、提防“齐加尼克效应”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实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为了提防“齐加尼克效应”,班主任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或布置任务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布置的任务不宜过重。第二,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七、提防“马太效应”《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 年,美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望的科学家,给予的荣誉很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为了提防“马太效应”,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在班的管理中,许多班主任对学习优异的学生爱得“过剩”,而对普通学生视而不见,对“ 后进生”横眉冷对。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心理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失范,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第二,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在班的管理中,班主任褒奖“好学生”的同时,更应该为“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对他们多包容、多鼓励,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班主任的关爱。八、提防“霍布森选择效应”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 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了提防“霍布森选择效应”,班主任在处理课堂民主与纪律的关系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要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罗杰斯说过,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聆听班主任的教诲,而没有自由思考和表达的机会,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势必会被窒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第二,班主任应以身作则,成为讲民主、守纪律的楷模。在班的管理中,班主任老师要做到“推己及人”,不仅要“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而且要“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九、提防“刻板效应”社会心理学中,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 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为了提防“刻板效应”,班主任在处理对学生的刻板印象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学习好坏、品德优劣等都是暂时的、相对的,班主任不应以老眼光看人。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第二,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长,也有不足。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弥补不足。十、提防“超限效应”有一次,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准备捐款,他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 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使人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为了提防“超限效应”,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说理教育时应注意如下原则:第一,切忌时间过长、次数过多。比如,有些道理,学生明明已经懂得,可是班主任仍絮絮叨叨、反反复复地说个没完,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一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班主任说得越多,效果反而越差。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洞察他们的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育管理方式。总之,班主任应了解各种心理效应,提防它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消极影响,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艺术,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班级管理得失谈集合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就“管理”而言,它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行没有尽头的耕耘者的足迹。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教育的管理,教育的真谛,在于“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之火,以信任之剑斩断心灵枷锁,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大门”。教育管理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成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的过程;教育管理的终结,就是培养具有高度智慧和高尚人格的人才。 作了两年多的班主任,遍尝管理学生的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回首这两年来的风风雨雨,感慨万千,为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有更好的表现,现对这段班主任的历程作一个小结。先说自己在工作中的浅显认识。 一、日常班级管理及教师与学生的相处 (一)、日常班级管理 1、必须作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特别是不偏向好学生。 2、遇到突发事件一定要及时解决,决不能拖。(当天事当天解决) (二)、与学生相处 1、尊重学生但决不迁就学生,坚持原则,面对学生的错误要大义凛然坚决要求其改正。自己犯错误要勇于承认、勇于改正。 2、课余可以和学生多交流思想,要了解同学的心理状况。但必须把握好分寸,努力作到让学生敬而不畏,在我的面前敢于发表个人意见,但又绝对尊重我的看法。 当然初接班级,由于经验上的缺失,必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谈一下失误之处,以警示自己。 二、班级体的建设 (一)、要尽可能早的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级制度 去年,我是在摸索中前行,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大致建立了一套班级制度。并在以后的时间内有了多次大的改动,使同学们时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因此,接班前必须自己有一个大致的班级制度的雏形。 (二)、充分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这一部分是我去年做得最为不足之处,而这也是建立一个良好班级体的根本。如何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呢?我这样设想了一下。 1、明确集体与个人目标的同一性。 作为高中的学生,最实际的目标必然是考上理想中的大学。我的工作是使他们明白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同学们努力学习的重要性,而这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可以靠同学们自己来建设的。首先统一学生的思想,在一个如家般温馨的集体中大家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2、培养一批有能力、有责任心的班干部(重中之重) 班干部是维系老师与同学间的纽带和桥梁,也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直接指挥者,因此培养一批优秀的有责任心的班干部是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班干部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带动同学们向优秀的方面发展。 3、建立班级制度的同时不妨借助同学的力量 班级制度是约束同学行为的工具,是维系班级良好运作的有力武器。但是要使同学们真正能够乐于遵守班级制度并非一件易事。 (1)、使同学明了建立良好班级体的重要性 (2)、明了我们的共同目标——建立优秀班级体,为高考做准备 (3)、由同学讨论制订班级制度,包括班规、值日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目的只有一个,建立优秀班级体。(可制订一个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规划)(重点在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4)、全班讨论通过并就此成为所有同学必须遵守的准则。(鼓励同学勇于发表个人意见,当个人意见与集体相左时,个人意见可以保留,但须按集体意见办) 4、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加深同学对班级体的认同感。(大扫除、教室布置、黑板报以及其它各项活动) 既然管理是一门艺术,那么对于艺术的追求就是永无止境的。管理方式多种多样,我还要多向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让自己在这管理艺术路上,赞放出美丽的花朵。

    也谈班级管理中良好班风的树立范文


    班风也称个体人格的集体化,在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会自然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同学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她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创建一个健康快乐成长地班集体,首先,得有责任心,但是光有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还不行,你充其量是一头拉磨的驴,因为你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教师还要有使命感,所谓使命感就是你必须想到你今天的学生在未来能否用他的双手撑起头顶上这片蓝天;在交往过程中能否成为一个强手。在你今天的教育当中就注入一点未来。这样他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人才。在本次的期中考试中,我班取得了较明显的进步。下面,我将结合自己这半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一点浅薄的看法。一、事无大小,以班级创建为契机对于一个新组建的班级,要使班级有凝聚力,关键在于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的落实。班级的事情不求惊天动地,只求把一件件的小事做好。特别是从细节的地方入手,从容易忽视的地方入手。在暑假家访的交谈中我发现班级中的很多的同学在不经意间就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好逃避的借口,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班级会多多少少出现请假、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控制的好,则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否则,会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开学第一周我就结合政教班级创建项目,制定了我班的班级创建目标——不迟到班级。对于班级迟到现象把好关,学生缺勤做到及时跟踪,同家长取得联系。事后,要了解情况,让学生对老师,老师对学生都有一个明确的交代。不能不查不纠。并以班级创建为契机,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密切关注学生在这些行规方面的细小变化,从到校一直到放学,学生的早读、早操、收交作业、课前准备、上课纪律、两操、午餐、午休、放学值日等等,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或漠然置之,就会“大姐做鞋,二姐有样”,最终,这种不良现象就会迅速蔓延,从而早造成纪律上的松懈。二、严格要求,强化集体观念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因而良好的班风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按照正确的班风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态度与行为。相反,如果班风不好,不良行为就会由于"从众"而像瘟疫一样在班级里蔓延开来,使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通过军训时的寻找身边的淑女和绅士,军训文艺演出事件、校外打架及9.18台风事件的训导,对自己、对班级、对班主任的期望的文章撰写;校运会报名等等,在班级中不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个人要服从集体的意识;强化做个勇於负责的人,做个有爱心,有包容力的人,做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做个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幸福的人,做个能了解自己潜力而不断学习与努力的人。三、甘当学生,协调一致,发挥集体力量我们班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原来都是优秀的班主任,都是很有主见,很有经验的教师,可以说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独挡一面。因此,要共同管理好班级,首先得尊重任课教师。在任课教师面前,我甘当学生,主动联系任课教师,向任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注意听取他们对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向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等。协助任课老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了解与信任。在交流过程中,我不仅可以让任课教师掌握了班级情况,还可以了解任课教师的一些想法,做法,为更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这样的主动交流,也能让任课教师了解作为班主任的我的处事态度,管理方法。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任课教师会给我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从而达到互相配合、同舟共济,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出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多与任课老师交流,会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受到更多的启发,从而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

    班级管理与班纪班规的制订运用策略(精选)


    学校是养成健全人格,培养真人的场所。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促进其奋发努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它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有着不同程度,不同心理不同性格不同家庭教育地学生生活于同一个班集体之中。如何处理班级与学生个体的关系,从而充分调动 班级中每个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在班级中达到优劣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必须具有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健全而科学的班级群体管理体制。 班级管理是一门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艺术,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是导演,学生是主角。班级建设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班主任这个导演,若导演不得法,学生就不能发挥其作用,班级的管理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形成。那么如何通过班主任的导演,使班级管理的更好呢? 第一步,班规大家定,自己管自己。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学生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也要有一定之规。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班规大家定是学生成为主人的第一步。班规的内容主要是“应该怎样”或者是“不该怎样”,大家定班规比起服从别人制定的规定更容易接受和认同。比如:在我们班里制定了这样的定: 1. 每天都要穿校服,佩戴名签,红领巾等。每 天都有专人检查,有记录,如有违规者在他的成绩栏中扣掉相应的分数,而且没一项都有一个同学专门负责。特别是专门用那些不爱穿校服或者总爱忘带名签或者红领巾的人担任。这样既约束了别人也 强化了自己。如果他自己做不到,他就无法去查别人。因此他做的格外的好。而且也很负责任,同时他有了这个“官衔”别的方面也知道约束自己了,做的也更好。2.每天作业必须写。如有不写作业者,既给他个人扣分,又给所在的小组扣分。学期末比比看,看哪个小组扣分少,然后评出优秀小组。这样一来,不写作业的同学为了不给个人和组里扣分就约束自己认真写作业,小组里的同学为了不给小组扣分,也在放学时常常督促那些不爱写作业的同学,这样不但约束学生完成了作业,而且也增强了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是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过程。3. 学习成绩优秀者奖励小红花,并把同等水平的同学结成对子,在他们中间开展比赛,优胜者得花,比如象梁小阳 .王冶 .贾君成三名同学,学习不太好,老师留的课堂作业经常完不成,玩够了再写,也下课了,久而久之成绩就跟不上,如果他们跟好同学比总也得不到小红花。于是班规规定他们三人竞争每天谁先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这一招果然有效,他们看到了得红花的希望,同时产生了自信心,觉得自己有实力去跟他俩竞争。每天他们三个你看我我看你争着要得这红花。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4 梁小阳大家都认识他,很难管理好自己,一批评就哭,半分钟记不住就犯,特别是升旗时他在队伍的最后面,老师又在最前面离开了老师的视线他就一点保障也没有。于是我们又专门为他定了一条规定,如果周一升旗他表现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并且有专人监督,在实施过程中真的很有效,梁小阳根本不用老师看他自己就把自己管理的很好,当得到了红花时,他那分高兴劲,真的让老师体会到了班规的重要性。5 科任老师相对来说,组织纪律比较困难,班主任老师应积极配合其管理和协助。给我上科任课的老师都知道,每一节科任课都要派三四名同学注意观察把随便说话的同学的名字记下来,下课后交给老师,几个记名单上都有你的名字,就要被扣分,并给小组扣分,这样一来,学生们为了既不给小组和个人扣分,也就自觉约束自己,象过去我教过的李东宁,有的老师了解他很野性很淘气的,但是他的集体荣誉感较强,科任课照样能上的很好,像杜光宇 王大鹏这样的出名人士也能自觉的上好科任课。记名的同学上课前临时任命,谁进教室后坐的好不讲话就委派谁。时间长了,同学们进到教室里立刻会坐好不讲话等待老师委任他这一重任。这样班主任就要辛苦一点,每一节课都要亲临教室去一趟,嘱咐几句提醒一下那些上课爱说话的人。多年来,我是每一节课必到教室看一看,说一说。这样科任老师上课就容易多了。另外班主任也便于掌握班级情况及时进行教育。 像我们班还有这样的规定,班主任在时如果你犯了错误,老师有时可以原谅你,如果老师不在的时候你犯了错误,那就要“罪加一等”,双倍扣分,这样一来,即使老师不在,我也比较放心,知道他们不会怎样,有时还会明察暗访,委托别的老师去偷偷的看班级纪律怎样,早自习纪律怎么样等,以便更好的掌握班级动向。 另外,学生也不能一味的被扣分,也得有相应的鼓励,在班级里,如果今天科任课你们小组的同学上的好,就在纪律栏上加一朵红花,卫生没被扣分就在卫生栏里加朵红花,期末以红花多少评优胜小组,优胜小组全组同学都获奖。经过集体努力当他们获奖时,小组长还要重奖,这样也激励小组长负责任。 有了一定之规,就是学生依法自己管理自己,这就是一个班级管理的落实问题。要让每个学生都制定自我管理规划,并要求他们按规划执行。由于学生参与了规划的制定,他们比较乐于遵守,自己管理自己的可能性增强,如果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形成自觉意识,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第二步,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在制定班级管理方案时,班主任就应将班级管理的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的头上。组织纪律,检查记录,清洁卫生,扣分加花,文艺,体育的管理责任到人作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相结合,提高了每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感受到了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觉得我的这些做法还可以。同时也让我充分地认识到提高班级管理效率重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管是为了不管,通过这种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群体管理,使全体学生既自我约束又互相督促,既积极竞争又团结协作。特别是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管理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兴奋和担忧交织的心理,驱动他们也争取上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制力。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充当了所有的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在每天的任何时刻管理与被管理都得到了充分的融合。管理不在浮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个角落,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而且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同时,学生们从中也学会了管理,促进了学生们的智力发展也促进了各方面的提高。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指导与调节集合】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