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精选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4-03-18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精选。

    教案可以让你了解的更多吗?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明灯,好的教案能让学子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教案课后反思写作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有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期待我们能够为您提供更全面的参考和建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1)

    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

    洪雅县余坪中学

    张焰明

    本节课,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研究:

    首先,我从理论的层面,谈谈对于初中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标准的认识。

    (一)《初中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标准》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探索过程;应注重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证明的要求控制在《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

    (二)《“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

    教学设计类似于打仗之前的作战方案,它是教学结构的安排和教学环节的部署。教学设计一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设计时应明确课堂教学中要产生哪些新的知识点,分析这些知识在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们与学生已有的知识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设计时还应研究通过课堂教学让(给)学生归纳出哪些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正所谓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

    在《旋转变换》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明确了本节课是在平移变换的基础上学习旋转变换,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和图形》的一个新内容。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从生活走进课程,从课程走进社会”的理念。旋转变换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也是进行图案设计的重要工具。

    因此,在具体设计学生学习旋转变换的概念和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的教学环节时,根据教学内容,把握“生活----数学----生活”的设计原则,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旋转变换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使学生掌握有关数学画图的操作技能,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形成初步的审美能力。、学生状况的研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学也是一样。应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才能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的教学。

    明确了《旋转变换》的教学内容后,了解到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通过前面对平移变换的系统学习,学生对于图形变换已经有所认识,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都很有帮助。旋转变换是图形变换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图形也较为复杂,学生对旋转图形形成过程的认识会有一定的困难。

    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状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启发讲授、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前预设的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教学中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标,还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

    教学目标要具体,要多用些显性化的动词,如:使学生能识别 „„,让学生在经历 „„的过程中获得 „„,使学生会做 „„,使学生能解决 „„的问题等等。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旋转变换”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变换,理解旋转变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②使学生经历对旋转图形的欣赏、分析、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通过多角度地认识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③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发现旋转变换所蕴含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应是所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教学难点是教学中抽象难解、学生思维障碍较大、问题复杂不易掌握等内容。在重、难点的确定之前,要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数学本质及学生的思维障碍,要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的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实施过程的整体规划,是施教过程中具体环节的设计,包括教学实施中的结构安排、教学流程的设置。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课堂的引入、教师的讲解、课堂的设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例题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反馈、教师的指导、多媒体的使用、课堂内容的小结、课后练习等内容的具体设计。

    教学设计一般分为引入新课、学习新知、应用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需要设计出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运用怎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哪些必要的教学手段、采取何种的交流方式等去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

    (1)引入新课:数学知识是数学问题中特有的本质属性,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设计中,新课的引出大多采用列举事例、归纳概括的方式。空间与图形中的许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世界,教学设计中要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引出。

    《旋转变换》具体教学设计:

    因为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研究了平移变换。所以,我通过开门见山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来引入新课:

    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例子吗?

    学生举出很多与旋转现象有关的生活实例,我向学生说明: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钟表的指针、电风扇的扇叶、车轮等,在它们的转动过程中,就包含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旋转变换。(2)学习新知:知识形成的关键是把握知识中所揭示的本质属性,分清不同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中可运用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的教学手段去呈现知识。数学知识是从一些数学问题、数学现象中产生的,这时应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这些数学现象的过程,从而真正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旋转变换》具体教学设计: a.认识旋转变换

    在学生对旋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我通过四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实现对旋转变换概念本质的认识。

    问题 1:这些旋转现象有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我适时安排课件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抽象出数学图形的旋转变换的特点。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引导其他学生修改、补充,总结出这些旋转现象的共同特点是“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绕定点转动”。

    问题 2:你能尝试叙述一下“旋转变换”的概念吗 ? 我引导学生类比“平移变换”的概念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达成共识后我进行板书.

    (板书)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变换,简称旋转。

    我接着引导学生讨论:

    问题 3:你认为在旋转变换的概念中,哪些是关键的字词?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回答,在其他学生补充后,我指出:“定点、方向、角度”是旋转变换的概念中的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它们也是影响旋转的三个重要因素,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介绍和旋转变换有关的知识:

    定点 O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 A经过旋转到点 A′,那么这两个点叫做旋转的对应点。

    问题 4:钟表的指针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是否发生改变?电风扇扇叶的转动呢? 学生就问题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达成共识。我结合学生的发言指出:“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这是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并进行板书。

    b 探究旋转的性质

    在学生理解了旋转的概念后,我引导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这个内容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观察—思考—测量—推广—归纳”的模式展开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突破难点。

    我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个图形的旋转过程,请学生仔细观察。观察如图 1,△ ABC 是等边三角形,D是 BC边上一点,△ ABD 经过旋转后到达 △ ACE 的位置。

    然后,结合此图形的旋转过程我提出三个的思考题。思考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旋转了多少度?

    (2)如果 M是 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 M旋转到了什么位置?

    (3)请写出图中所有的旋转的对应点。

    在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后,我请学生利用我提供的教具----三角形纸板,在实物投影上一边演示操作一边回答问题,其他同学给予补充。

    答案:

    (1)旋转中心是点 A,逆时针旋转了 60°;(2)点 M转到了 AC的中点 N的位置上;

    (3)旋转的对应点:点 B对应点 C,点 D对应点 E,点 M对应点 N。

    在学生明确了此图中的“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的对应点”后,我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测量。

    测量

    (1)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的度数。(2)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长度。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拿到下发的图形(图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 测量,并由各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每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师生达成共识后,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你的发现是否可以推广到一般情况呢?学生和我一起借助几何画板课件的演示进行观察、分析和验证。

    推广

    (几何画板课件的演示)

    如图,△ ABC 绕某一点 O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 △ A′B′C′ 的位置。① 观察图中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长度的关系,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的关系,上述结论是否成立?② 改变点 O的位置,再对 △ ABC 作旋转变换,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以上结论进行归纳。归纳

    旋转的性质: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应用新知: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例题和练习达到应用、巩固新知的目的。教学中,例题和练习能承上启下,引入新概念,又能加深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举反例还能证明假命题,揭示错误根源。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发挥例题和练习的作用,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旋转变换》具体教学设计:

    [ 例 1] 如图 3,△ ACB 与 △ ADE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和∠ ADE都是直角,点 C在 AE上,△ ACB 以某个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 △ ADE 重合。

    (1)请指出其旋转中心与旋转角度;

    (2)如果再将图 3作为“基本图形 ”绕着 A点顺时针连续旋转组合得到图 4,那么图 4是图 3通过几次旋转组合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答案:(1)旋转中心是点 A,旋转角度是 45°;

    (2)图 4是图 3绕着 A点顺时针通过 3次旋转组合得到的,旋转角度分别为 90°、180°、270°。

    图 4 例 1由学生独立思考、发言讨论完成,我通过激励性评价明确正误。通过例 1的讲解,使学生巩固旋转的概念,初步认识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完成例 1的教学后,我用动画把图 4补充成一个漂亮的风车图案(图 5),用这个实例说明旋转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许多美丽的图案可以由旋转设计而成。

    当学生对旋转变换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我开始例 2的教学。例 2是请学生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作图,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小题组成。

    [ 例 2] 请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作图。(1)如图 6,画出 △ ABC 绕点 C逆时针旋转 90°后的三角形。

    分析:假设点 B、A的对应点为 B′、A′,则 ∠ BCB′、∠ ACA′ 都是旋转角,且 ∠ ACA′= ∠ BCB′=90°,CB′=CB,CA′=CA.

    答案:见图 7.

    第(1)小题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会按题目给出的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2)如图 8,△ ABC 绕点 C顺时针旋转后,点 B的对应点为点 B′,试确定点 A的对应点的位置,并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分析:假设点 A的对应点为 A′,则 ∠ BCB′、∠ ACA′ 都是旋转角,且 ∠ ACA′= ∠ BCB′=90°,CB′=CB,CA′=CA.

    答案:见图 9.

    第(2)小题是在第(1)小题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根据题目给出的一组对应点找到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并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3)如右图,△ ABC 绕点 C顺时针旋转后,B的对应点为点 B′。试确定点 A的对应点的位置,并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分析:假设点 A的对应点为 A′,则 ∠ BCB′、∠ ACA′ 都是旋转角,且 ∠ ACA′= ∠ BCB′,CB′=CB,CA′=CA. 解:① 联结 CB′;

    ② 以 AC为一边作 ∠ ACF,使 ∠ ACF = ∠ BCB′ ; ③ 在射线 CF上截取 CA′= CA; ④ 联结 B′A′.

    下图中的 △ A′B′C 就是 △ ABC 绕点 C按顺时针旋转后的图形。

    第(3)小题是在第(2)小题的基础上,当旋转角不再是特殊角、同时没有网格背景时,使学生能根据题目给出的一组对应点找到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并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通过例 2的教学,使学生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理解旋转的性质,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步骤,认识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独立画出图形再进行小组交流,并请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叙述作图过程。

    完成例 2的教学后,我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图过程进行小结:如何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进行评价,师生达成共识:按题目要求找到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和旋转的对应点是作图的关键。

    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多角度地认识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将课本的练习第 2题改编成了一道开放性的拓展练习。

    [ 拓展练习] 如图 10,点 O是六个正三角形的公共顶点,这个图案可以看作是哪个“基本图形”以点 O为旋转中心,经过怎样旋转组合得到的?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看哪个小组得到的方案最多?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展示各种方案:

    (1)图 11和图 12是分别以 “等边三角形 ”、“折线 ”为基本图形,以点 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 5次组合得到的,旋转角度分别为 60°、120°、180°、240°、300°。

    (2)图 13和图 14是分别以 “一个内角为 60°的菱形 ”、“一个底角为 60°的等腰梯形 ”为基本图形,以点 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 4次组合得到的,旋转角度分别为 60°、120°、180°、240°。

    通过这道拓展练习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潜力。

    (4)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浓缩概括、重点提炼,运用得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课堂小结要突出如下的几个方面:重点知识的回顾、典型思想方法的归纳、易混易错内容的提示以及学生学习中的突出感受等。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也不必面面俱到。

    《旋转变换》具体教学设计: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本节课我学会了„„、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学生在自由讨论、发言补充的过程中,回顾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结合学生的发言,我给出评价和指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正确理解旋转变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动脑筋,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许多的生活实际问题。

    (5)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需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一般分为“基础题”和“能力题”。“基础题”促进知识的巩固;“能力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也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旋转变换》具体教学设计:

    A .基础题:课后习题第 48页第1、2、3题。B .实践题: 小小设计师

    如图是某设计师设计的方桌布图案的一部分,请你运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在坐标纸上将该图形绕原点顺时针依次旋转 90°、180°、270°,并画出它在各象限内的图形,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立体图形”!但是涂阴影时要注意利用旋转变换的特点,不要涂错了位置,否则不会出现理想的效果,你来试一试吧!

    第 1题是基础题,加深知识的巩固;第 2题是实践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让学生在坐标系中尝试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与图形旋转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

    当然,教学设计还应包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时间关系在此不详细说明了。

    (三)《“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问题》、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感到困难的环节。首先,请老师们对比两位教师制定的《三角形边的性质》的教学目标:

    教师 1:

    ①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及推论,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及推论解决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和变换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而有序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的开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的探索和创造,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实际生活中三角形带来的特殊的美和对称的美。

    教师 2:

    ①使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性质,初步学会用三角形边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②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初步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③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使学生体验实际生活中三角形带来的特殊的美和对称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对比,老师们很容易发现问题,分出优劣。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方面: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标,还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切记不要追求“高”、“大”、“全”。目标过高,学生难以达到;目标过大,学生难以完成;目标太全,教学难以实现。

    教学目标可以使用“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也可以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应包括本节课对“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但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中,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是无法严格分开的,也就无需将教学目标具体到哪一条是“知识与技能”、哪一条是“过程与方法”、哪一条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数学活动的安排: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任务需要完成。作为数学课,更应该体现的是“数学味”。而过浓的“数学味”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后,数学课堂教学,特别是“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通过“数学活动”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愈演愈烈的“数学活动”一定程度上也会冲击了数学“双基”的教学,冲淡了数学课独特的“数学味”。

    《三角形边的性质》新课引入环节:

    (教学设计 1)上课伊始利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一个数学活动的内容,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动手试一试:你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1)用 3根长度相等的棍子首尾依次相接,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吗?(2)用 4根长度相等的棍子呢? 5根呢? 6根呢?

    请大胆尝试,把活动中产生的每一个不同的三角形都摆出来,并把这些三角形固定在纸上。

    学生分小组活动,活动结束后,我首先请几个小组派学生代表上讲台展示本组的活动结果。然后对学生的数学活动进行小结,并提出新的问题。

    发现问题:(1)为什么 4根棍子无法拼成三角形?(2)你还发现其它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情况了吗? 可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出现了意外的情况: 师:下面请×××同学代表第 1小组进行汇报。

    (学生将固定好的三角形一一向同学展示,我及时给予激励评价。)

    师:×××同学说的非常好!通过刚才的数学活动,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我本以为这个问题学生的答案是“没有了!”,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下面的教学了,而我却意外地看到了一双高高举起的手„„)

    师:×××同学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生:老师,我发现我能用 4根长度相等的棍子摆成一个三角形。

    (我感觉一楞,心想:“怎么可能”,于是示意让学生将摆好的三角形拿到前面来给全班同学展示一下。等我看到学生的三角形,才发现问题。)

    原来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些长度相等的棍子,准备用于课上的数学活动,大部分学生带来的都是牙签,这些牙签并不能严格保证“长度相等”。所以在课上实际进行数学活动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摆出了边长分别为1、1、2的三角形。我只好再花好几分钟解释这个问题,才能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另外,学生在完成“摆三角形”的数学活动中,由于我给出的问题太多,学生活动的时间也稍显过长。而在学生没有得出活动结论之前,我是无法进行活动总结的。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原计划 3分钟就结束的新课引入足足花了我 6分钟,后面的教学时间也受到了影响,结果没有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 2)上课前的 5分钟,伴着柔和的轻音乐,利用大屏幕通过循环播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三角形的图片。在此基础上,上课伊始单刀直入地通过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删掉了原来设计的数学活动。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在“三角形”的定义中,有哪些关键词?

    生:关键词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师:任意给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三角形? 生 1:应该可以吧?!生 2:不一定行。„„

    师:大家的意见不太统一。我们一起来借助几何画板验证一下。

    请任意选取三条线段,将它们首尾顺次相接,看看是否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教学中,由学生选择线段,我在讲台上进行操作。因为选择的不同而得到了不同情况,师生进行总结。)

    生:任意给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不一定能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三角形。师:那么,所选的三条线段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三角形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 —《 13.2 三角形边的性质》(板书课题)。

    这次的新课引入只花了不到 2分钟的时间,在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步步设问,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种“数学味”的新课引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节约了时间,在后面的教学中我还补充了 4道小题,突出了数学课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要求,体现了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

    原来设计的例题: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请快速抢答,并简要说明过程。(1)8cm,4cm,5cm(能)(2)5cm,9cm,3cm(不能)(3)6cm,6cm,10cm;(能)(4)4.6cm,8.3cm,3.8cm(能)(5)5 cm,8 cm,3 cm(能)(6)4.4cm,7cm,2.1cm(不能)(7)4.3cm,4.3cm,4.3cm(能)(8)3.5cm,3.9cm,7.1cm(能)一个成功的数学课要做到“数学活动”与“数学味”相契合。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活动要少一点观赏,多一些思考;引导提问要少一点共性,多一些个性;交流展示要少一点摆设,多一些实效。最重要的是认真思考希望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什么,也就是设计某个数学活动的目的,这是数学活动的“魂”。、例题习题的设置:

    (1)适当地将课本例题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在思路探索中学会思考。课本中的一些例题,看似平常,提出的问题也比较明确具体,但在教学中仔细分析会发现,有的例题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有不寻常的功能,在例题的背后还有一个广阔的天地,例题中蕴含着不少值得教师去深思、探索的问题。(2)巧妙地对课本例题进行分解,引导学生在情景变化中提高应变能力。例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解答结果,而是通过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原型或模式。因此,在例题教学中,巧妙地进行例题分解,不但突破了教学难点,还促使学生在探索、比较、感悟中升华思维境界,提高解题技能。

    (3)有意识地创设课本例题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在发散思维中优化思路。数学除了落实双基、培养文化素质外,还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从片面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转向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因此例题教学中应引入开放题的设计,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将死知识变得能灵活运用,以致于达到融会贯通、全面掌握的层次。、信息技术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进行静态的投影和动态的动画演示,进行复杂的画图、繁琐的计算,提高了作图、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开阔了教学的空间,这是其它教具所不能替代的。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发展形象思维、直观能力都是有利的。但是,我们觉得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必须从教学的目标和技术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保证数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适时采用,讲求必要性、适度性、实效性,不能追求形式,为了整合而整合。

    另外,满足和过度地依靠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的演示,由直观代替抽象由特殊代替一般、由猜想代替推理,就给了学生一个不全面的数学观,不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数学的发现往往需要经过猜想和证明两个过程,初中阶段还不能进行证明时,也要向学生进行说明,而不能把直观代替证明。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更要重视数学创造过程中数学内容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顾此失彼是不全面的数学教育。在利用信息技术突出了直观的基础上,一定也要注重理论的提升。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我们可以归纳为:立足课标要求,运用先进理念,深入钻研教材,做好学情分析,合理制定目标,剖析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手段,优化设计过程。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设计中 ,我们要注重三个过程: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是知识结论的掌握过程;三是知识的巩固与应用过程。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深层次的落实。

    我们反对直接给学生提供基础知识的结论,把“着力点”放在记忆知识的结论,然后通过大量解题,只注重落实在巩固与应用上。同样我们也反对把教学的“着力点”仅放在情境的设置上,只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忽视知识的巩固与应用的过程,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三者兼顾。

    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每节课前,我们一定要认真备课,精心做好教学设计的工作。比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地安排教学层次,而且还要认真分析学生思维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做好教学的预案。这样在教学中,才能随机应变,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开放,具有生机与活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2)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作业

    思考与活动

    1.完成初中数学“空间和图形”教学设计一篇,具体教学内容不限,也可是在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上进行修改。

    12.1 轴对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轴对称图形.(3)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轴对称性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美,在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感受逻辑推理的严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轴对称图形.(3)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探索.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图片,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归纳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活动1 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一边播放图片一边叙述).无论是随风起舞的风筝,凌空翱翔的飞机,还是中外各式风格的典型建筑;无论是艺术家的创造,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图案的设计,甚至是照镜子,都和对称密不可分.

    问题: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大家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先出示建筑物、柳叶、蝴蝶、窗花等图片,然后出示投影片).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观察图形,讨论其具有的共同特征,可以发现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互相重合,比如在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有:飞机、风筝、汽车等.

    教师活动设计:

    经过学生讨论,找到特征后,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归纳: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活动2 问题

    出示图片(教材图12.1-3)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概括这些特点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观察图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教师活动设计: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进行归纳.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如果能够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进行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直线,都要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二、主体探究、合作交流,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活动3

    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和直线MN有什么关系?

    MAPA'BB'CNC'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自行分析操作过程,从操作过程中发现数量关系,点A和A′是对称点,可以设AA′与对称轴的交点为P,将△ABC沿MN对折后A与A′重合,于是有AP=PA′、∠MPA=∠MPA′=90°,对于其他的点也有类似的情况,于是可以发现,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

    教师活动设计:

    鼓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发现数量关系并进行交流,同时给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活动4 问题:如图,木条l与AB钉在一起,l垂直平分AB,点P是l上的点,当点P在l上移动时,分别量出点P到A、B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可以得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根据条件OA=OB、∠AOP=∠BOP、OP=OP由SAS可以得出△AOP≌△BOP,于是得出AP=BP.

    教师活动设计: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测,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学习是“猜测-验证”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活动5 问题

    类比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自行探究“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引导学生归纳: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中对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因此只要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接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对于轴对称图形也是类似.

    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 问题

    如图,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对称轴吗?

    AB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尺规作图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然后由学生进行证明.)

    问题

    电信部门要修建一个电视信号发射塔.如图所示,按照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学生活动设计:

    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可以发现发射塔必须修建在公路所成角的平分线上,同时还要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只要作出角的平分线和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两者的交点就是符合条件的点.

    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寻找符合条件的点.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作业:习题12.1.

    2.结合本课程的讲座内容,从一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初中数学“空间和图形”教学设计的想法,字数 1000字左右。

    教材的设计应和小学一样,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规律:立体→平面→立体。学生在这之前,通过“认识物体”一课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这四种立体图形。同时,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再创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本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在“趣”上下功夫。如在课的导入时,教师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举、辨、摸、找、说”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独立思考,有效合作。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地思考。本课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得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空。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具体采取了以下的策略。第一,设计既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教师这样设问:“这些图形的家是安在哪里?”“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帮它们把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住在纸上吗?”学生经过积极、自主的思考,创造了不少的方法。有的学生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学生说:“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纸上。”有的学生说:“可以把纸包在盒子的周围,用手使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还有的学生说:“还可以把盒子放在纸张下面,用铅笔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第二,提供材料,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再创造”。课前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印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以及印泥、纸张、剪刀等学习材料。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做数学”,在做中“创新”,在做中“再创造”。第三,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这样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3)

    专题讲座

    俞京宁(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 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可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什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层,往往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概念教学,以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概念?这是每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概念教学的现状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点,它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认知的思维水平的限制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一些抽象的、不常接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的网络,以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程度。对于概念教学这个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强了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而行动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案例 1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关于“平方根”的概念教学课,上课开始,教师呈现一组面积不同的正方形,要求学生求边长 x。

    这组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能够很快的得到答案。由于边长都非负,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说出的都是这组数的算术平方根,因为教师设计要讲平方根,所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并强调平方根的定义:即,然后取正舍负,再由这四个例子进行抽象概括出平方根与算数时,我们把

    叫做 的平方根,其中正值又叫做 的算术平方根。接下来就是根据定义求一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题组训练。表面上看,教师似乎让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但实质上,教师的设计只是形式化的,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平方根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没有使学生真正弄清楚为什么 叫做 的平方根,所以可以想到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概念,在此基础上照猫画虎式进行解题练习,这种做法一定会造成学生后期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混淆。

    案例 2:关于“同类项”的教学: 教师往往采用如下引入:

    下面各式有何共同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1);

    (2),而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只是揭示了“同类项是什么”,而没有揭示“为什么提出同类项的概念,为什么教学中这样定义同类项概念”。这里涉及到科学分类的问题,分类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逻辑方法,通常是根据所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恰当的标准,然后根据对象的属性,把他们不重不漏地划为若干类别,再分别加以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分类的产物,仅仅以事实为基础形成的概念难以迁移。

    案例 3:“矩形”概念的教学:

    首先采用合作学习:用 6根火柴棒首尾顺次相接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议一议:(1)能摆成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他们有什么特点?

    (2)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有没有面积最大的一个平行四边形?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分组讨论)生 1:我们这组认为,可以摆成无数个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师:这些特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邻边有什么特点吗? 生 1:(犹豫)邻边不相等,其比值始终是 2: 1.生 2:有一个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即长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如果摆成长方形,高与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相等,这样面积才是最大的。(众生疑惑)

    师:你能说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的特点吗? 生 2:每个角都是直角。

    师:实际上,平行四边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我们把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就叫做矩形。生(哗然):这不是小学的长方形吗?

    教师在学生的疑惑声中,画出图形,板书课题及矩形定义。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创设情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平行四边形什么时候面积最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引入矩形的定义,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很多学生对“当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时,面积最大”的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实质上这个问题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垂线段性质两方面知识的综合,它与矩形的定义没有多大关系; 2.矩形的边没有特殊性,但教师却要求学生说出邻边之比 2: 1,这无意中强调矩形邻边的不等性,使得在生成矩形概念时,学生错误的认为,矩形就是长方形; 3.这样的问题设计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的特殊化”的概念。

    教材把“矩形”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之后,就是因为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完全可以用概念同化的方法进行矩形概念的教学,这与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将要学习的菱形、正方形在研究思路、方法上一脉相承,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类比思维的能力。尽管新课程倡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更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制订教学策略,应该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的领悟为标准。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类似于以上的概念教学并不是少数,我们将目前部分教师的概念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归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开门见山,教师直接给出定义,归纳注意事项、举例让学生反复练习;

    (二)认为概念教学 = 解题教学,所以通过大容量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概念;

    (三)创设情境,但情境的选择并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只是为了设计情境而刻意安排的,让人感到前后不够协调;

    (四)注意到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但在概念的分析过程中,缺乏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总感觉每个概念都是孤零零的,没有形成系统。

    这些模式的教学,其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知识掌握的一知半解,吃夹生饭,对问题的解决,依靠简单的机械模仿,所有的训练都游离在知识的表层甚至知识之外。长此以往,必将使学生成为并不优秀的“做题机器”,数学双基也无法落实。鉴于此,反思我们的概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到底什么样的概念教学模式可以称之为好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没有统一的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能重视基本概念蕴含的智力开发价值,注意充分挖掘基本概念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概念教学都是有效的、好的教学。

    三、初中数学课堂概念教学的一些想法

    从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概念教学的核心就是“概括”:将凝结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打开,以若干典型事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各事例的属性、抽象概括其共同的本质属性,归纳得出数学概念等思维活动而获得概念。数学概念要讲背景、讲思想、讲应用,概念教学则强调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由于数学能力是以数学概括为基础的能力,因此重视数学概括过程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基本的重要性。

    概念的课堂教学大致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生成、概念的剖析及辨析、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概念应用举例、概念的巩固练习。下面结合实例就其中关键环节谈谈在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起始步骤,是形成概念的基础。传统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显然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标准中提出“ 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通过概念引入过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明确:“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取有关知识,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在引入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概念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

    我认为在概念课的引入上,要树立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观念,如果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对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产生需求,并主动发现新概念是最佳途径。这样学生们在运用概念时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对于情境的设计,要结合概念的特点恰当地选取,特点不同,引入形式也就会存在差异:我们提倡借助生动、丰富的实际问题引入概念,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这样往往比较具体、形象,学生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从中提炼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比如数与代数中的同类项、分式等,空间与图形中的角、平行线、三角形等;但并非所有的数学概念都适宜用这种方法,比如前面提到的平方根,我认为从数学内部的运算关系角度入手,更容易理解(后面会具体分析)。下面介绍概念引入的三种想法:

    1.联系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实物、模型、图示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搞清楚这些概念是从什么问题上提出来的。例如:在平面几何平行线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单线练习本中的一组平行线,分析这组线的位置特点,再利用相交线作对比,然后概括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圆的概念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支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所画出来的图形,归纳总结出圆的定义。

    2.从具体到抽象引入新概念。数学概念有具体性和抽象性双重特性。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它具体性的一面入手,使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讲线线垂直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室或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再模拟出线线垂直的模型,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概括出线线垂直的定义,并画出直观图,即沿着实例、模型、图形直至想像的顺序抽象成正确的概念,再比如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列方程,然后观察这些具体方程的共同点,从具体到抽象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案例 4 :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教师展示熟悉的生活实例,确立了一个学生熟悉的认知对象,由学生熟悉的铺地用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地砖铺地时的图案入手。

    提出问题 1 :观察图案 1 至 4,用正六边形黑白两色地砖铺地时黒砖块数与图案序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学生答案是:图案中的黒砖块数与图案的序号相等。

    提出问题 2 :如果用正六边形黑白两色地砖铺地时的铺法不变,请问第五个、第六个图案中黑砖块数是多少?与图案序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学生答案是:第五个图案中的黑砖块数是 5,第六个图案中的黑砖块数是 6,理由是铺法不变,就是“图案中的黒砖块数与图案的序号相等”的规律不变。

    提出问题 3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使图案序号与黒砖块数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呢?(学生思考,最后达成共识:列一个图案序号为第一行,黒砖块数为第二行的表格,学生顺便体会到了在处理大量数字或者相关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图案序号 黒砖块数 1 2 3 4 5 6 提出问题 4 :如果用正六边形黑白两色地砖铺地时的铺法不变,请问第任意个图案中黒砖块数是多少?与图案序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学生 1 的解答:第任意个图案中黒砖块数是任意个,与图案序号之间是相等关系,理由是铺法不变,就是“图案中的黒砖块数与图案的序号相等”的规律不变,即:

    图案序号 1 2 3 4 5 6 … 第任意个图案 黒砖块数 1 2 3 4 5 6 … 任意个

    学生 2 的解释:学生 1 列的表格中的“第任意个图案”、“任意个”我觉得可以不用文字,但是也不能用具体的数来说明“第任意个图案”中黒砖块数的任意性,怎么表示呢?

    学生 3 解释:用字母表示“任意个”,因为“任意个”可以是 23、123、100 等等,但是一个具体的数不能表示任意性、一般性,我认为用一个字母就可以表示任意性,字母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整数。

    学生 3 把表格改写为:

    图案序号 1 2 3 4 5 6 … 第 n 个图案 黒砖块数 1 2 3 4 5 6 … n

    至此,学生初步体会到表示任意性、一般性的问题时需要一个新的表示数的方法,体会到这类问题不用字母表示不行了,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的学习情节,使学生认识到“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有关内容的欲望,学生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东西,他们才能百分之百的经历、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所要做的事情中来,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果的。

    3.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概念。类比不仅是一种重要形式,而且是引入新概念的重要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同类项的定义类比地归纳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通过类比分数得到分式的概念,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等概念。作这样的类比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区别概念,在对比之下,既掌握了概念,又可以减少概念的混淆。概念的引入方法很多,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概念自身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生活经验,本着有利于突显概念本质的原则。就拿上面提到的平方根概念的教学引入为例,我认为首先要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不学行不行?其次还要弄清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讲产生理解它的困难的原因:以前学生大多接触的是答案唯一的情况,而正数的平方根都是两个,互为相反数,答案不唯一了,这与学生已有的思维习惯产生了冲突,所以学生非常不习惯,而前面所提到的这位教师所借助的利用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设计,并没有突破这个难点,相反,容易造成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混乱,实际上,在他所设置的背景下,应该先介绍算术平方根更好,因为实际生活中,涉及到开方问题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是非负数,并不能形象地揭示平方根的两个结果,所以,人教版教材就先安排的是算术平方根,然后,在不限定字母的取值范围时,再引入平方根的概念,有利于突出两个概念的区别,在对比中加深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其实我认为,平方根的概念与其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引入,不如从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的角度引入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为学生已学过的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在此基础上研究乘方的逆运算---开方。

    案例 5 :设计如下:教师首先利用竞赛的形式,给出两组练习,要求学生口答后,观察两组题目的区别与联系:

    这种引入概念的方法,是建立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在具体数值的计算中,发现规律:第一组题已知底数、指数,求幂,第二组已知幂、指数,求底数,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从特殊推广到一般。当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得到

    时,教师可以提出:此时将已知数 a 仍叫做幂、x 叫做底数合适吗?学生回忆加减法互逆后以及乘除法互逆后各数的名称都发生了变化,所以

    中各部分的名称也应相应改变。教师可以不急于给出平方根的概念,而让学生结合式子的特点给 x 命名,由于 a 是已知数,此式从形式上看是一元二次方程,而求 x 就相当于求方程中的未知数,结合已有知识,学生能够想到诸如“二次方程的根(解)”“平方的根”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规范成“平方根”,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对平方根的理解,因为在参与命名时,学生就要认真分析式子以及结果的特点,对理解概念有帮助,在此基础上,创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是应用平方根中那个非负的,顺势提出非负的平方根如何命名?学生结合小学学的都是算术,很容易说出算术平方根。这也保证与数学结果唯一的特性一致了。此外,在分析

    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式子中的三个量,知其二,可以求第三个,为后续高中学习奠定基础。

    再比如,前面举过的“矩形”概念的教学,另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案例 6 :首先借助几何画板:

    师:如图,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性质?

    他有什么样的对称性?

    生(齐答): 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是中心对称图形。

    师:它具有稳定性吗?那么,若把一个内角 A变成一个直角,(如图,拖动点 A,使角 A变成 90度)。这时,平行四边形 ABCD是我们熟悉的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我知道了,当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个四边形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引入矩形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考虑了所教内容的系统性及学生的已有知识及认知水平,概念的形成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

    此外,函数概念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中的难点,因其抽象性而令学生“望而却步”。函数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都要考虑到。函数从学科角度看,研究对象由定到动,思维方式由静止到运动,而学生的困难主要源于函数概念的高度抽象性以及函数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思维方式的变化。教学时,就要考虑到这些问题,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函数实例,在选择时要注意所选实例不仅应该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还要考虑到实例中要包含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理解函数概念---从变化、对应到形成概念,继而概念辨析,分层次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函数本质的认识。

    对于三角形中位线概念的教学设计,有老师可能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也有的老师利用它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与联系引入,其实还可以借助学生动手实验引入。

    案例 7 :事先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三角形纸片和剪刀,课上让学生思考,只剪一刀,将剪成的两张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很乐于参与这种动手操作的活动,根据生活经验也不难完成活动(如图),但当教师提出“说说你的裁剪方法”时,学生只能用生活语言,如“沿三角形的中间剪的”,说不出准确的数学语言。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裁剪线的端点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有实物模型加上学生动手剪拼,可以得到 D、E 均为各边的中点。那么,它能叫中线吗?如果不能,我们可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让学生尝试命名,根据它位置的特殊性,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可以得到中位线的概念。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为后续探究中位线的性质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多得。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概念的引入方式没有统一的模式,总的原则是通过教师创设典型、丰富的具体实例(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引导学生展开分析、比较、综合等活动,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共同本质特征,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入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问题导入、游戏导入、史话导入等等。

    (二)概念的剖析及辨析

    概念生成之后,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之前,往往要进行概念剖析,即用实例(包括正例与反例)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包括对概念特性的考察,可以达到明确概念、再次认识概念本质的目的,还可以从中体会概念中所呈现的转化问题的方法,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案例 8 :函数定义: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y,对于 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y叫作 x的函数,其中 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 两个变量; 对应; x 的每一个值; y 唯一确定.关键词中的“每一个 ”、“唯一确定 ”是指对于 x取值范围内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不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与其对应。

    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尝试利用概念进行辨析练习,进一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如

    有一位学生的考试情况是这样的:

    让学生分析每次考试的分数与序号之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 再比如:在

    中,y 是不是 x 的函数?那么反过来 x 是不是 y 的函数呢?

    还可以给出右图,让学生对图像中 y 与 x 的关系进行判断,是否具有函数关系然后利用两个图像进行对比,从中体会“唯一”的含义。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例子,大家一起判断所举例子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在概念剖析练习中,进一步体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函数的本质。

    此外,在剖析概念时通常要对概念的多种表示语言进行转化,数学语言主要是文字叙述、符号表示、图形表示,要会三者的翻译,同时更重要的是强调符号感。

    三种语言的转换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体现得较为充分。例如:在讲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时,得到定义“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后,往往会要求学生根据定义画出与之相对应的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尝试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定义。即:在△ ABC 中,∵ D 为 AB边中点,E为 AC边中点,∴ DE为 △ ABC 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义)反之,已知:∵ DE 为 △ ABC 的中位线,∴ D 为 AB边中点,E为 AC边中点。(三角形中位线定义)

    两个角度的描述,体现定义的双重性(性质、判定),然后让学生画出三角形中所有的中位线,进一步体会它的位置特征。往往还会要求学生将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进行对比,找相同点与差异,在对比中进一步熟悉三角形的中位线。

    再比如案例 9: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引入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后 ,给出一组判断题:判断下列三组图形是否是全等形:

    第一组:两个三角形;

    第二组:两面中国国旗

    第三组:两个六边形

    其中第三组图片,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后是否与另一个图形重合的过程,从而验证学生的判断,巩固全等形的概念.提问 :你认为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应具备哪几个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1)形状相同;(2)大小相等。

    你还能再举出生活中具有全等形的例子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全等形的概念。其中对于概念中所涉及到的图形,要注意采用图形变式,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圆中直径的概念,有的教师教学中一般画出的图形如图 1,忽视了其他的情况,造成有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的定势思维,认为只有满足图 1的情形,AB才叫直径,对于变式图形中的直径识别不出来。所以在概念教学中图形的变式训练,有利于突出概念的本质,只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就可以保证无论图形如何改变,都能从中找到研究的对象。

    (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数学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概念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概念教学还应该承担着建立与相关概念的联系的任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试着对概念进行适度的联系与发散,努力找出概念间一些体现共性的东西,以使学生形成功能良好的认知结构。

    案例 10 :对于三角函数的教学,我们先对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逐层剖析,再通过类比,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 ① 如图,在锐角

    (不妨令∠ BAC=)的一边上任取一点 B,作 BC ⊥ AC,垂足为点 C,当

    确定时,三个相应的比值、、随之确定,与点 B 的位置无关;而当锐角

    变化时,三个相应的比值随之变化——

    ”说明变量的存在性——“存在某个变化过程”; ②“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不妨令 ③“对于,以此为例)——说明三角函数同样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说明变量

    的取值是有范围限制的,即在锐角范畴内研究它们;④“ 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有唯一确定的对应规律,由以上类比剖析可知,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本质同样是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能像一次函数那样用解析式表示,只能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这也是它与以前所学代数函数的区别所在。

    另外,教学中还要使学生明白:①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建立,是对函数概念的一种升华,即从对应的角度来认识函数。②对应的角度的认识:可以 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如二次函数),但不能是一对多的,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据此进行一些训练,概念通过这样的联系与发散,同学们一定会对三角函数有进一步的认识。

    再比如,对于二次函数的教学,可以类比一次函数进行定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它与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以及二次代数式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它们有全面的认识,知识点串成线,最后结成网,必然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再有,对于梯形的教学,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它是一个组合图形,是由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的,所以它基本上没什么性质,而是通过图形分解,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解决问题的。其次教师要将这一点传递给学生,学生如果明确了,那么也就能自觉地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了。如果进一步能够弄清四边形与三角形如何拼成梯形,那么,对于如何添加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就不是特别困难了。

    (四)概念的应用举例与训练巩固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的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概念的形成过程,也要注意概念的应用。根据不同概念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实现对概念的理解,才能使学生学得好、学得牢。这一阶段,主要是选用有代表性的简单例子,使学生形成用概念做判断的具体步骤。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对于定义不难理解,但是在应用定义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由于找不准对应边与对应角而出现问题,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以安排如下例题:

    (1)指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2)在此图形中,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阐述你的理由。预案 : AB∥ FD,AC∥ FE,BD=CE等等。(3)教师拖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形状虽然改变了,但它们全等的关系仍旧保持不变。得出结论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对应边、对应角的变化,并得出结论:虽然长度和角度发生了变化,但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一结论却始终保持不变。

    这一环节通过改变三角形的形状,让学生感受到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在图形变换中相等这一关系始终保持不变的性质,从而树立“对应”思想。

    (4)教师将 △ FDE 进行平移,改变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观察对应边、对应角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思考在图形的运动变换过程中还有哪些关系保持着不变的性质。

    通过改变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全等变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两人一机,利用几何画板操作平台探究并完成实验报告(见下表).要求: 1.对实验报告中的由全等三角形图形变换得到的组合图形进行探究,指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通过几何画板课件动态操作演示,研究每组图形所具有的特殊的数量关系或位置关系,将结论填写在实验报告上,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并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可帮助学生识别对应边、对应角,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例 2:已知 :如图,长方形 ABCD沿 AM折叠,使点 D落在 BC上的 N点处 如果 AD=10,∠ DAM=25°,则 AN=________ , ∠ NAB=_________ 通过此题的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提供了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为今后的证明开拓了解题的思路。通过例题配备,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反馈,使学生能够利用全等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

    再比如,对于二次函数概念教学中的例题配备,要注意梯度与层次。练习1 :下面各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练习2 :已知函数

    若 x = 5,则 y =____________。

    练习3 :抢答练习

    是二次函数,则 m =____________ ;

    练习4 :如图:

    求周长增大部分C(cm)和面积增大部分Q(cm 2)与p(cm)的函数解析式,判定它们的类型;如果是二次函数,写出解析式中 a、b、c 的值.。

    练习1 至 4,从根据定义对二次函数进行识别,到确定二次函数各项的系数,到结合具体问题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让学生养成“不断回到概念中去,从基本概念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加强概念联系性的教学,从概念的练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五)与概念相关的背景、历史与文化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的背景、历史与文化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好载体。许多数学概念都是有其历史背景,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和素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概念教学对整个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发挥了基础性功能的作用,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努力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巩固、应用和拓展等过程,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好习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五、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1.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教学中,要把“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作为核心目标之一; 2.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其认识过程的曲折性,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螺旋上升,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再概括的过程; 3.人类认识数学概念具有渐进性,因此学习像函数这样的核心概念时,需要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 概括层次(如变量说、关系说、对应说等),这也是“教学要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的原因所在;

    4.为了更利于学生开展概括活动,教师要重视让学生能够自己举例,“一个好例子胜过一千条说教”;

    5.“细节决定成败”,必须安排概念的辨析、概念间联系的分析等过程,即要对概念的内涵进行“深加工”,对概念要素作具体界定,让学生通过对概念的正例、反例作判断,更准确的把握概念的细节;

    6.在概念的系统中学习概念,即要通过概念的应用,形成用概念做判断的“操作步骤”,同时建立相关概念的联系,这是一次新的概括过程。

    总之,对于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正所谓教无定法,好的概念教学课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谓百花齐放,但不好的概念教学课却有统一的特征:学生只是知道某某概念,但对于其怎么来的以及如何使用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使小小的概念教学中,能折射出我们教师大大的智慧。最后把 前苏联数学家辛钦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想尽力做到在引进新概念、新理论时,能尽可能的看到新概念、新理论的引入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只有利用这种方法,在学生方面才能非形式化的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东西。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4)

    初中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与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对俞京宁老师的讲座的学习后,我为了更好地组织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互助学习,将概念课教学设计为三段:即课前准备阶段、课上探究阶段和课后延伸阶段。对于课上探究阶段主要抓好四个重要环节,自立学习(探究)环节、合作交流(探究)环节、精讲点拨环节和巩固检测环节。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数学概念课的课前准备阶段分为三部分:一是课前知识与方法的衔接;二是课前材料准备;三是课前预习。

    我现在觉得不可以像以前那样盲目的教学。因为课前知识与方法的衔接是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围绕本节课的有关概念等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链接的前期台阶,以便于知识的迁移与过渡。例如,在“不等式及其解集”一课中,要通过“等式与方程的解”类比得到“不等式及其解集”。课前必须

    课前预习是教师安排或学生自行的学习,可以预习课本,也可以预习学案。教师安排时需要有明确的要求,必须要求学生怎样做,最少做到什么程度,这是课外作业的一部分。

    二、课上探究阶段 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自主学习(探究)环节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进行自立学习新知识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学习前要给学生明确的要求,即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等。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通过预习发现或探究问题的所在,可以借助图形或实际例子,归纳总结出概念以及性质等。学生光独立预习课本或(学案)学习本部分的有关概念,会比较所学概念与以前学过的有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会找出有关概念的重点语句和注意的问题;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学后组内讨论解决。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根据这一特点,要用联系的观点、转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指导学生看书,自学阅读课本知识。要抓住新课中的主要内容,在重点、难点、关键处多下功夫。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 可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1、填一填

    (l)北京奥运会的奥帆赛门票分三个阶段共售出了a张,其中第一阶段收入b元,第二阶段收入c元,第三阶段收入d元,平均每张奥帆赛门票__元。(2)我区一医院将选送1名骨干医疗人员参加汶川地震救护队,医院共有m名医疗骨干,小明的爸爸也在其中,小明爸爸被选中的概率是__。

    (3)甲、乙两码头相距s千米,一轮船在静速度是a千米/时,水流速度是b千米/时,则此船顺流速度是__千米/时,逆流速度为__千米/时,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逆流而上的时间为__(4)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分期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限期内固沙造林2400公顷,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则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__个月。2.想一想(独立完成,做完后小组讨论。时间3-5分钟)(l)这些式子形式上有什么特点?(2)它们与整式有什么区别?

    (3)这些式子与我们以前学过的_类似,所不同的是_____.(4)什么是分式?

    【给学生充足的分析时间和讨论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讨论结束后,学生展示成果,教师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自我构建分式的概念: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 式,如果整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为分式】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发现的规律。数学教学不能让学生单一地接受课本中的某一数学结论,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推导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此环节中学生独立完成,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但有利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习。合作交流(探究)环节

    合作交流(探究)分为组内交流与班内交流两部分。

    (一)组内交流

    组内每个成员把总结出的结论写出来,两两对照各自所列,总结出两人认为最恰当的结论;然后组内两同学再同上法进行,把所得结论进一步归纳,并尽量得到概念的本质内涵。

    (二)班内交流

    各级把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或特征),根据难易情况选派代表在班内交流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教师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加以引导、点拨、补充,从而使结论正确呈现,逐步完善为概念。

    例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同学们在探究如何用圆心距d和两圆的半径r、r 来体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先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思考: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5,圆心距(两圆圆心的距离)d为9,你能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吗?若圆心距分别为8、6、4、2、1、0时位置关系又如何呢? 利用以上的思考题让同学们通过合作交流,画图或想象,概括出两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心距和两圆的半径r、r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讨论,总结)小组发表合作交流的结论,并总结为: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一些副产品(总结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须牢牢抓住两个特殊点,即外切点和内切点两点。① 圆心距等于两圆的半径和时,两圆外切。② 圆心距等于两圆的半径差时,两圆内切。

    ③ 圆心距处于半径和与半径差之间时,两圆相交。④ 圆心距大于两圆半径和时,两圆外离。

    ⑤ 圆心距小于两圆半径差时,两圆内含。另外,也可以在数轴上显示。如图: 【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不仅达到了理解基本概念的目的,而且学生之间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准确应用概念及性质解决问题】 精讲点拨环节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教师要及时地引导、点拨,进行拓展与提升。特别是小组讨论中引起争议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精讲点拨是一个归纳、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由学生讲对于学生归纳总结不能达到完善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完善提高, 对于课堂中的重点习题,要点拨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要对题目进行变式训练与归类比较。在生生互动步入正轨后,当学生思考问题比较肤浅,对于似是而非的概念问题,学生固执己见,争论不休时,教师要适时点拨。

    精讲点拨环节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要根据课堂的需要设置。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有效训练各环节后都可以设计精讲点拨环节,不要将精讲点拨设计为教师将教学内容再讲一遍。

    例如:讨论|a|=?时,因为学生对分类讨论不熟悉,也不理解,在自主学习时,由于受到a是正数的影响,易得出类似|a|=a的结论;由于不知分类的写法,易得|a|=+a的结论等,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l)a的取值范围;(2)分类的方法;(3)|a|=?的表示形式;(4)会举反例否定某一结论等。

    教师在引导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观察所有互动小组的动态,有目的、计划地深入小组,从中获取足量的反馈信息,并对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错误给予及时评价和纠正,使学生、教师双方达到协调、同步。巩固检测环节

    巩固检测包括有效训练、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三部分。有效训练的目的是夯实双基,及时巩固运用所学概念或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以确保目标达成。因此设计训练题时要做到以下四点:①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②训练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③训练设计要注意疑点、难点和易错点;④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可拓展性。

    例如,在“分式的概念”一节,从实际问题中得出了分式的概念,共同探讨了分式成立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为了巩固概念,设置以下分级的题目:.振兴化肥厂原计划x天生产150吨化肥,于采用新技术,提前3天完成任务,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生产化肥__吨,通过该题组的训练,既做到了加强“双基”与查漏补缺的作用,又使部分学生对学习有用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总结与提升,是教学落实的重要环节。对于概念课的总结,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做。在开始的时候,老师要教给他们怎样总结,总结什么如:教给他们要总结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自己的收获。这些收获包含对概念、性质的理解,规律的总结,解题方法、技巧的运用,今后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当堂检测是根据一节课的重难点设计一组检测题,要求体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检测题目可以根据上课情况调整,也可以根据课堂情况不检测。若需检测必须及时反馈,并给出评价。

    三、课后延伸阶段

    课后延伸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分层次的课后作业作业要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二是必要的复习巩固。要给学生提出复习巩固的方法与要求等 三是与概念相关的探究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5)

    《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研修日志

    这几天通过学习罗林老师讲的《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我深有感触,几何教学时比较难的,学生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接下来谈谈我的认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思维实际出发,改造学习材料,拉近学习材料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利用学习材料和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认知动机。这让我突然领悟到,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遵循那些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年龄,思维方式,思维的认知程度以及生活实际 出发,找寻一些学生身边经常能接触到的一些物体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与了解图形与空间感。这在学习之前是我没想到的,一直以为照着课本往下讲就可以了,孰不知这样讲再多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能让学生知道表面化的一些浅显的知识。

    同时罗老师也讲到教学方式要变换,给学生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产生主动学习动力,保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让我联想到在课堂中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与空间图形有关的小比赛或情境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深入了解图形与空间感,同时让学生明白原来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很有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开心的、自主的、下意识的吸收更多的知识。

    罗老师们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实际,以解决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引用大量鲜活的教学案例,深度剖析,探寻“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课程体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也领悟出跟以往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数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针对性和 实用性相结合的课程,我会继续努力专研所教授的学科,在达到扎实的功课内容的同时,贯穿一些新鲜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想学,会学,学得精。

    旋转课上的小故事

    讲到旋转与平移这一章时,没有多媒体可以用,我就想:还有什么途径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呢?

    这天上课,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一个调皮的学生在大声说话,我很生气,正想批评他,转念一想,不如让他来教打击学旋转吧!我说“全乐,你上来.”当他在讲台上站好后,我让他赚了一圈,我问学生:“他在干什么呀?”“转圈”学生们大声说,然后,我又让他绕这我以一米为半径顺时针转了一圈,同样方法绕着肖华转了一圈,我问大家他的这两次旋转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了,转的位置不同嘛?”有人急不可待的说。接下来我又让全乐绕着我以一米为半径逆时针旋转一周,“这和上次的旋转一样吗?”“不一样,反了” 最后,我让他有绕着我转了半圈,”这次也不一样,不够一圈嘛?“大家争着说。好的,我在黑板上写下:决定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接着我说:“如果把我站的位置叫旋转中心,他转的方向角旋转方向,转的角度叫旋转角度,那么谁来说一下决定一个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接下来,在讲书上的例题时,大家就知道了要从这三方面来考虑了。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

    王晓菊(周口市第五初级中学)

    通过学习俞京宁老师的《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和王玉起老师的《初中数学中函授课堂教学设计》两个专题,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日志。

    方程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的重要模型,也是初中数学里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它在初中数学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发出疑问:用方程解决问题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本文就以一节具体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一些方法和实践。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节。

    教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类比,学生能够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含义。

    2.学生能够用代入的方法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学生能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找出问题的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含义。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引言: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思考:(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一类方程?

    (2)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研究这类方程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忆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本课类比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提供直接经验。

    二、实践探索 1.操作分析

    (1)用一根长为20 厘米的细绳围成一个长方形,请画出示意图.(2)你所画的长方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一样吗?(3)有没有共同之处呢?(4)如何来刻画这个数量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式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并自主地运用方程工具来刻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自主归纳

    (1)大家对于这个式子x + y = 10 熟悉吗?(2)你能试着给它取个名字吗?

    (3)究竟什么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4)下列方程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① m = 3n ② x2y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形成数学概念.3.类比探索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2)你能结合所画的长方形说出二元一次方程x + y = 10 的解吗?(3)就二元一次方程x + y = 10 而言,你还能找到它的其他一些解吗?(4)你能找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实际意义找出问题的解来化解本节课难点,同时通

    过再次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全面类比,进一步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4.合作探究

    (1)如果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 厘米,这样的长方形能画几个?你能从方程的解的角度来解释吗?

    (2)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长方形周长仍然要求是20 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又能画几个?

    (3)像这样,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下列方程组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2y1x2mn5x2y5① 3xy2 ②2m3n1 ③ x2y4 ④2y3z7 本设计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原理,从而使理解更深刻。

    三、拓展应用:

    x41.写一个解为y5的二元一次方程为 :

    x4变式,写一个解为y5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

    2.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找出问题的解。驴子和骡子一同走,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所负担的就是你的两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那么驴子、骡子原来所驮货物分别是多少袋?

    【设计意图】本题除了可以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来解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但似乎较难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则水到渠成,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四、归纳提升

    1.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什么? 2.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个内容的?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

    4.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我还想知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归纳、梳理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技能、方法,并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类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五、目标样题

    1、下列各对数值中是二元一次方程x+2y=2的解是()

    x0x0x1x1A y1 B y1 C y0 D y0

    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你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吗?试找出问题的解.【设计意图】通过2个样题评价检测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的理解,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理解,最终达到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能找出问题的解.总体设计意图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要求,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在本设计中“说出”、“判断”、“列出”、“找出”对学生来讲都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的行为动词;“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类比”、“ 用代入的方法”、“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等,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知道他要做什么?该怎么做?以及做得怎么样?有了这样明确的学习目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就有了明确的标准与依据。

    二、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基于促进学生学习而展开的.教师必须预设,是讲解、讨论、探究还是合作的方式,教师要为学生量身定做;同时还要考虑到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本设计的主

    要教学环节中:用“情景教学法”导入新课,用“自主探究法” 突破重点,用“类比研究法”化解难点。

    三、让学生把所学“用”起来

    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究竟是否达成,或达成程度如何,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的。因此,检查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方案设计是教学的关键,并应先于教学设计而展开.本节课主要开发了以下三种课堂评价方法:一是样题型评价;二是表现性评价;三是交流式评价,包括课堂上倾听、质疑、讨论和口头测验等。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是从提出“周长为20cm的长方形唯一吗?”的求解问题人手,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的过程,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算术的方法衬托出方程解法的优越性,以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衬托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优越性,更使学生感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引人顺理成章.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提取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展开的.根据建构主义理念,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主动地将其纳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所以本课的通篇整体设计,突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样板作用,让学生在类比中,主动迁移知识,建立起新的概念.使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地域差异,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等差异,本节课安排的内容稍多,以至于占用了本节课几乎所有的时间,留得写作业时间太短,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另一个不足之处是:课前学生的复习工作做的不好,以至于用到长方形的周长和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些概念时,学生不能运用自如,今后上课时还应多加注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7)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宣汉大成镇初级中学

    杨乐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最重要场所,课堂上的教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率。下面是围绕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功能以及一些具体的教学措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进行反思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一、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教学、评价和管理三个方面。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也是提供教学活动反馈信息的途径,具有诊断、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而管理,则贯穿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强调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预防问题行为的产生。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功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1. 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教室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

    2.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制定了基本的教室常规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步骤得以实施,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为了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了解学生的需要这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毕竟,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应当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例如,在刚开学初始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期望;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等。事实上,通过收集学生对“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的描述,我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老师抽烟,衣着不整、无精打采,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部分优生还具体提出老师应当多讲学习方法,典型题目以及解题技巧,平时还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以锻炼思维等;而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希望老师讲课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讲基础题目,甚至要求尽可能减少作业和考试等。通过这样一些做法,教师可以提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程度的教学目标。

    2、建立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满足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期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8)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公式、定理,也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 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概念 教学

    通过参与这学期的国培培训计划,对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的特征概括,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初中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它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况且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特征,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确定义,缺乏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也就无法对概念正确地理解、记忆和应用.下面就如何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概念的引入

    探究数学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其实质就是概念的引入),是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走的如何,对学生学好数学概念有重要的作用。概念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起始步骤,是形成概念的基础。传统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显然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标准中提出“ 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通过概念引入过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明确:“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取有关知识,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在引入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概念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1.运用具体实物或模型,形象地讲述新概念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入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在讲解“梯形”的概念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梯形的典型实例(如梯子、堤坝的横截面等),再画出梯形的标准图形,让学生获得梯形的感性知识.这种形象的讲述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容易理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联系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实物、模型、图示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搞清楚这些概念是从什么问题上提出来的。例如:在平面几何平行线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单线练习本中的一组平行线,分析这组线的位置特点,再利用相交线作对比,然后概括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圆的概念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支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所画出来的图形,归纳总结出圆的定义。

    2.从具体到抽象引入新概念。数学概念有具体性和抽象性双重特性。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它具体性的一面入手,使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讲线线垂直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室或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再模拟出线线垂直的模型,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概括出线线垂直的定义,并画出直观图,即沿着实例、模型、图形直至想像的顺序抽象成正确的概念,再比如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列方程,然后观察这些具体方程的共同点,从具体到抽象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3.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概念。类比不仅是一种重要形式,而且是引入新概念的重要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同类项的定义类比地归纳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通过类比分数得到分式的概念,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等概念。作这样的类比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区别概念,在对比之下,既掌握了概念,又可以减少概念的混淆。

    事先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三角形纸片和剪刀,课上让学生思考,只剪一刀,将剪成的两张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很乐于参与这种动手操作的活动,根据生活经验也不难完成活动(如图),但当教师提出“说说你的裁剪方法”时,学生只能用生活语言,如“沿三角形的中间剪的”,说不出准确的数学语言。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裁剪线的端点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有实物模型加上学生动手剪拼,可以得到 D、E 均为各边的中点。那么,它能叫中线吗?如果不能,我们可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让学生尝试命名,根据它位置的特殊性,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可以得到中位线的概念。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为后续探究中位线的性质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多得。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概念的引入方式没有统一的模式,总的原则是通过教师创设典型、丰富的具体实例(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引导学生展开分析、比较、综合等活动,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共同本质特征,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入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问题导入、游戏导入、史话导入等等。

    概念的引入方法很多,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概念自身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生活经验,本着有利于突显概念本质的原则。

    二、理解新概念 1.对概念的剖析及辨析

    刚刚对新概念的学习之后,要想理解概念,首先应该是对概念的剖析及辨析,概念生成之后,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之前,往往要进行概念剖析,即用实例(包括正例与反例)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包括对概念特性的考察,可以达到明确概念、再次认识概念本质的目的,在剖析概念时通常要对概念的多种表示语言进行转化,数学语言主要是文字叙述、符号表示、图形表示,要会三者的翻译,同时更重要的是强调符号感。还可以从中体会概念中所呈现的转化问题的方法,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2.利用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中的某些字、词的含义,为我们提供了记忆概念本质属性的直观材料,强调概念中具有这种特征的字和词,能有效地理解和记忆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一元二次方程”这个概念本身具有“一元”、“二次”、“方程”3个关键词,抓住这3个特征,学生自然也就掌握了这个概念.又如三角形的内切圆、外接圆中的“内”、“外”分别指出了圆在三角形内部、外部;“切”、“接”分别指出了圆与三角形的3条边相切,圆与三角形的3个顶点相接.教学中着重强调这些字词,使学生一看到这一概念,就会联想到这一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3.通过比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

    如果说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促进学生的理解,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促进学生的理解.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其本质特征更清晰.例如,在讲解梯形的概念时,可要求学生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两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和总结不难得出,两种图形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四边形,都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不同点是: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都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通过比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点,学生很容易抓住它们的本质属性,促进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它是一个组合图形,是由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的,所以它基本上没什么性质,而是通过图形分解,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解决问题的。其次教师要将这一点传递给学生,学生如果明确了,那么也就能自觉地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了。如果进一步能够弄清四边形与三角形如何拼成梯形,那么,对于如何添加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就不是特别困难了。

    4.在应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基础;反之,也只有通过解题,学生才能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课本中直接运用概念解题的例子很多,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同时,对学生在理解方面易出错误的概念,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练习、讲评,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三、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1.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教学中,要把“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作为核心目标之一;

    2.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其认识过程的曲折性,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螺旋上升,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再概括的过程;

    3.人类认识数学概念具有渐进性,因此学习像函数这样的核心概念时,需要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 概括层次(如变量说、关系说、对应说等),这也是“教学要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的原因所在;

    4.为了更利于学生开展概括活动,教师要重视让学生能够自己举例,“一个好例子胜过一千条说教”; 5.“细节决定成败”,必须安排概念的辨析、概念间联系的分析等过程,即要对概念的内涵进行“深加工”,对概念要素作具体界定,让学生通过对概念的正例、反例作判断,更准确的把握概念的细节; 6.在概念的系统中学习概念,即要通过概念的应用,形成用概念做判断的“操作步骤”,同时建立相关概念的联系,这是一次新的概括过程。

    总之,对于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正所谓教无定法,好的概念教学课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谓百花齐放,但不好的概念教学课却有统一的特征:学生只是知道某某概念,但对于其怎么来的以及如何使用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使小小的概念教学中,能折射出我们教师大大的智慧。最后把 前苏联数学家辛钦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想尽力做到在引进新概念、新理论时,能尽可能的看到新概念、新理论的引入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只有利用这种方法,在学生方面才能非形式化的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东西。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9)

    “学案导学”模式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

    靖边六中 杜兵兵

    摘要:“学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准备、导学新知、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梯度训练、拓展延伸、达标检测。当然不同类型知识和不同课型的学案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比如概念课、定理或数学法则课、复习课等各类学案的编写,均有各自不同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制学案的过程中也应该体现出各自的特点。而各类不同的课型中很多老师觉得概念课最难设计,但有很重要。因为数学概念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公式、定理,也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 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于此,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试着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概念 学案导学

    通过参与本次课题研究活动,使我对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模式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是“导”与“学”的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完成教材大纲和课标的要求。而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的特征概括,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初中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它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况且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特征,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确定义,缺乏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也就无法对概念正确地理解、记忆和应用.下面就如何利用“学案导学”针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概念的引入

    探究数学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其实质就是概念的引入),是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概念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起始步骤,是形成概念的基础。传统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显然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标准中提出“ 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通过概念引入过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明确:“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在引入过程中教师充分备课并且利用学案导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概念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

    二、形成概念

    概念是在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而形成的,因此这种过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丰富的感性材料,从各种类型的感知材料中概括抽象出数学概念。所以,数学概念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去学,感悟和体验。概念课的学案应该有大量的,足以形成概念的实例。在备课室尽量采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已经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梯形”的概念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梯形的典型实例(如梯子、堤坝的横截面等),再画出梯形的标准图形,让学生获得梯形的感性知识.这种形象的讲述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容易理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联系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实物、模型、图示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搞清楚这些概念是从什么问题上提出来的。

    例如:在平面几何平行线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单线练习本中的一组平行线,分析这组线的位置特点,再利用相交线作对比,然后概括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圆的概念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支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所画出来的图形,归纳总结出圆的定义。

    例如:在讲线线垂直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室或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再模拟出线线垂直的模型,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概括出线线垂直的定义,并画出直观图,即沿着实例、模型、图形直至想像的顺序抽象成正确的概念,再比如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列方程,然后观察这些具体方程的共同点,从具体到抽象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三、理解新概念

    1.对比辨析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才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概念教学中,会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概念非常容易混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找出概念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弄清其区别于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概念的理解,又可以强化新知。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其本质特征更清晰.例如,在讲解梯形的概念时,可要求学生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两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和总结不难得出,两种图形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四边形,都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不同点是: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都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通过比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点,学生很容易抓住它们的本质属性,促进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它是一个组合图形,是由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的,所以它基本上没什么性质,而是通过图形分解,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解决问题的。其次教师要将这一点传递给学生,学生如果明确了,那么也就能自觉地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了。如果进一步能够弄清四边形与三角形如何拼成梯形,那么,对于如何添加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就不是特别困难了。

    2.质疑问难中深化概念理解

    概念的有些重要特征,如果仅靠老师的强调或表面的揭示,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如果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质疑,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理解反而会使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更加完善。

    四、概念的表述

    概念的表述一定要从严要求,语言准确,措词恰当。努力避免概念性的模糊表达,如果教师对数学概念的表述含糊不清,教学就难以达到目的,更谈不上会有很好的效果。

    五.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学习数学概念是为了应用,也只有通过解题应用,学生才能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课本中直接运用概念解题的例子很多,教师在备学案时要充分利用.同时,对学生在理解方面易出错误的概念,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练习、讲评,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讨论。

    六、归纳总结

    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后对本节课有一个总结。

    总之,对于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正所谓教无定法,好的概念教学课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谓百花齐放,但不好的概念教学课却有统一的特征:学生只是知道某某概念,但对于其怎么来的以及如何使用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使小小的概念教学中,能折射出我们教师大大的智慧。最后把 前苏联数学家辛钦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想尽力做到在引进新概念、新理论时,能尽可能的看到新概念、新理论的引入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只有利用这种方法,在学生方面才能非形式化的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东西。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精选】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