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发表时间:2024-02-26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

    十几减8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13页,在课堂练习本试做“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内容:

    十几减8(第13页 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能熟练演唱歌曲,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2、体验与同伴一起玩《小松鼠采松果》游戏的乐趣。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自制ppt、松果道具若干、歌曲音带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ppt:秋天到了金黄色的树叶从树上飘下来,一片二片多美啊。

    2、有只小动物来树林里玩,听,它来了

    猜猜谁来了?为什么?(出示小松鼠)

    二、理解、模仿歌词

    1、小松鼠来树林干什么?

    我们来学一学:刺溜、刺溜,我是小松鼠。刺溜、刺溜,找呀找松果。

    2、听着音乐,我们来演一演吧

    3、松树上有许多松果,怎么采呢?

    听一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噗噗噗噗,爬上树。

    4、小松鼠是怎么爬树的?

    原来小松鼠是从树底下爬到树顶上的。真棒。

    。松树爷爷,请你给我一颗小松果。

    小松鼠采松果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练练本领吧。

    三、游戏互动

    1、练好了本领,我们一起来采松果。我先来演松树爷爷,你们来我这里采松果。

    。小松鼠猜对了就能得到松果。猜对了,两个朋友换一换玩。

    4、天色不早了,小松鼠们真能干,找了这么多的松果。我们把松果放到篮子里,留着过冬时再吃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3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作出决策的过程。2.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用不同的形式呈现数据。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发展统计观念。5.学会与人合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矛盾情境,激发统计愿望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看了一场体育比赛,可热闹了,想看看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正在进行哪些体育比赛?(课件播放两个小朋友介绍体育比赛的场景,如下图。)

    男: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天气多好呀!今天我和一群小伙伴儿来到操场上,进行一次体育比赛。

    女:瞧,多热闹呀!有跳绳的、跳远的、拔河的,还有打乒乓球的。看着他们这样热闹,我也想参加跳绳比赛了。

    男:那我们组织一次跳绳比赛吧!女:不行,万一同学们不喜欢怎么办呢?

    男:是呀,该组织什么比赛好呢?女:这样吧,我们去问问同学们喜欢什么比赛吧。

    男:好吧!(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有拔河的同学。生2:我看到有打乒乓球的同学。生3:我看到有的同学在跳远,有的同学在跳绳。

    师:今天,我们也要组织一次体育比赛,(板书课题:组织比赛)大家最想参加什么比赛?在小组中大声地说一说。(学生自由地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在全班说一说?生1:我最想参加跳绳比赛。

    师:好,我们就组织跳绳比赛,让大家都参加,你们有没有意见?

    生2:我不同意,因为我不喜欢跳绳。生3:我也不同意,因为有些同学不喜欢。

    师:糟了,大家意见不统一,那我们组织什么比赛好呢?快想想办法吧!

    生1:我们去问一问同学们最喜欢哪种比赛。生2:对,我们去调查一下。

    (评析教师巧妙运用热烈的体育比赛场面,在学生的对话中营造出一个积极的、欢快的活动氛围,让学生想要去调查,让他们在矛盾的心情中体验想尽快知道组织什么比赛好呢这种情感冲动,感受数学与身边事物的密切联系。)

    (二)实施分组调查,体验统计过程

    师:为了帮助大家调查,我送给你们一件小礼物。瞧,这是什么?(屏幕展示统计表)

    拔河

    跳绳

    打球

    跳远

    其他

    ()人

    ()人

    ()人

    ()人

    ()人

    师:请把统计表找出来,放好(学生动手找统计表),现在它要对同学们说几句悄悄话。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统计表。我今天要帮助大家调查你们最喜欢的体育比赛。第一,请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比赛;第二,每个人只能说一项;第三,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其余人要认真听,组长在我的第二排中作记号,比如用○△等方式;第四,把每项比赛的总人数写在我的()里。大家听清楚了吗?

    师:比一比哪组的同学调查得又快又准确。开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最喜欢体育项目的人数。)

    师:4组的同学速度最快,我送给他们一只漂亮的小青蛙。大家向他们学习,其他同学加油!

    师:(全部调查结束后)哪一组的同学愿意把统计表给大家展示一下?(小组组长进行汇报,将统计表贴在黑板上。)

    组1:我们组有6个人,我们是用画☆的方式记录的。我们组最喜欢拔河的有2人,最喜欢打球的有1人。

    拔河

    跳绳

    打球

    跳远

    其他

    ☆☆

    ☆☆

    (2)人

    (2)人

    (1)人

    (1)人

    (0)人

    组2:我们组有6人,我是用打的方法记录的。最喜欢拔河的有3人,没有喜欢跳绳的同学,最喜欢打球的有2人,最喜欢跳远的有0人,喜欢其他活动的有1人。

    拔河

    跳绳

    打球

    跳远

    其他

    (3)人

    (0)人

    (2)人

    (0)人

    (1)人

    组3:我们组有6个人。这是我们的统计表,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拔河

    跳绳

    打球

    跳远

    其他

    △△△

    (4)人

    (1)人

    (1)人

    (0)人

    (0)人

    生1:我发现喜欢拔河的人比打球的人多。生2:我看到喜欢拔河的人最多。

    师:喜欢拔河的人最多,那我们组织拔河比赛怎么样?

    生3:不行,我不同意,因为有些人不喜欢。生4:我们再问问其他同学吧!

    组4:根据我们组的统计表,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拔河

    跳绳

    打球

    跳远

    其他

    (5)人

    (0)人

    (1)人

    (0)人

    (0)人

    生:我发现喜欢拔河的人比喜欢打球的人多一些。

    组5:你们觉得我们组填得怎样?

    拔河

    跳绳

    打球

    跳远

    其他

    ○○○

    ○○○

    (3)人

    (3)人

    (0)人

    (3)人

    (0)人

    生:我觉得填得很美丽,记号也画得很整齐。

    组6:我们填得好吗?给我们说一说吧!

    拔河

    跳绳

    打球

    跳远

    其他

    (3)人

    (2)人

    (1)人

    (0)人

    (0)人

    生1:我觉得你们调查得很仔细,调查的人数和记录的人数一样多。

    师:是呀!大家都调查得很仔细,我送给每个小组一只聪明的小青蛙。(贴青蛙图)同学们都调查得很仔细,你觉得在调查中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生1:我们在调查的时候要把统计表讲的悄悄话听清楚。生2:组长要认真听大家的发言,把统计表填准确。

    生3:我们在说的时候只能说一项比赛,不能说多了。生4:组长调查的时候要不重复,不漏掉一个同学。

    师:讲得很好!听清楚,填准确,不重复,不漏掉。我们可以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示每项活动的人数,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更清楚地表示喜欢每项活动人数的多少,它就是统计图。(屏幕展示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用一种涂色的新方法来制作统计图。在涂色的时候要注意:统计图的一格表示一人。比如一组有2人喜欢拔河,就在拔河这一列从下往上数2格,用画斜线或全部涂色的方法把这2格涂上颜色。(教师示范涂色和画线。)现在请大家观察统计表,请每位同学在统计图上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你们组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学生观察黑板上粘贴的统计表,填涂统计图。)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参观一下?

    生1:我们组喜欢拔河的有5人,我就从下往上涂了5格;喜欢打球的有1人,我就从下往上涂了1格。我涂得好吗?大家说一说!生2:你涂得很漂亮,没有涂错。生3:你涂得很准确。

    师:同学们做的统计图真是又快又好!可是,这次是我们全班组织比赛,要知道全班最喜欢拔河的、跳绳的、打球的、跳远的和喜欢其他活动的各有多少人,怎么办?

    生1:我们把这些数都加起来。生2:我们把全班喜欢各种活动的人数都画出来。

    师:好,这里也有一张统计图,一起来涂涂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电脑课件上的统计图。)

    师:大家帮助我算一算。(学生口算各项活动的人数:喜欢拔河的有20人,喜欢跳绳的有5人,喜欢打球的有6人,喜欢跳远的有4人,喜欢其他活动的有1人。)

    师:看着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喜欢拔河的同学比喜欢跳绳的同学多得多。生2:我发现喜欢跳绳的同学比喜欢打球的同学少一些。

    生3:我发现喜欢拔河的同学最多,喜欢其他活动的人少一些。

    师:你们真是会观察的好孩子。你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我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生:我们一共调查了36名同学。

    师:现在我们班要以参加各项比赛人数的多少来组织比赛,你们觉得咱们班组织什么比赛好呢?为什么?

    生1:我觉得我们班组织拔河比赛最好,因为喜欢拔河比赛的人数最多。

    生2:我也觉得组织拔河比赛好,参加拔河比赛的人多,大部分同学都喜欢。

    师:我们按照调查的结果,今天下午就组织拔河比赛好吗?生:好!

    师:统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每个同学喜欢什么体育比赛,还让我们知道喜欢什么比赛的人最多。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组织让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的体育比赛了。

    (评析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在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对统计信息进行分析和表达;在多种形式呈现统计结果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在整个统计活动中,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适时进行点拨与评价,使学生对统计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有了充分的认识。)

    (三)分析现有数据,作出简单决策

    师:在比赛结束后,我要发给大家好喝的饮料作奖品,请看,这是我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喝的饮料以后制成的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看到同学们喜欢喝的饮料很多,有果汁、牛奶、可乐、汽水和其他饮料。

    生2:我发现喜欢喝果汁和喜欢喝可乐的人同样多。

    师:你从这张统计图中想到了什么?生1:我想到了邵老师买饮料的时候要买果汁和可乐。

    师:是吗?那喜欢喝牛奶和汽水的同学可不高兴了,因为没有他们喜欢喝的饮料。

    生2:我想您应该把果汁、牛奶、可乐、汽水和其他饮料都买了,这样就大家都喜欢了。

    师:你的建议真好。是每种都买同样多吗?

    生3:不,我们把果汁和可乐多买一些,牛奶、汽水和其他饮料少买一些,因为喜欢喝果汁和可乐的人很多,喜欢喝牛奶、汽水和其他饮料的人要少一些。

    师:你真是一个会想办法的好孩子。老师送给你们组一根大香蕉。(贴图片)

    (评析教师运用统计结果构建问题,将数学思考与统计分析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认识统计图表的基础上,学习作出简单的决策或建议,树立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观念。)

    (四)结合生产实际,自主统计活动

    师:同学们都喜欢喝果汁吗?生:喜欢。

    师:那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参观果汁厂,你们愿意吗?(课件播放果汁厂场景。)

    师:果汁厂的叔叔知道咱们这里盛产各种水果,他很想知道你们家里种了哪些水果,你能够用今天学习的统计知识来告诉他吗?生:能。

    师:统计可以帮助叔叔知道什么?生1:统计可以帮助叔叔知道每个同学家里有什么水果。

    生2:统计帮助叔叔知道全班同学的家里哪种水果最多。

    师:请大家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调查每组同学的家里种了哪些水果。家里有几种水果就说几种,把它填在这张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学生分小组制作统计图,教师指名汇报,再利用课件完成全班同学家里种植水果情况的统计图。)

    (课件展示统计图。)

    组1:我们组种桃子的有3家,种梨子的有2家,种葡萄的有2家,种苹果的有0家,种其他水果的有0家。

    组2:种桃子的有2家,种梨子的有1家,种葡萄的没有,种苹果的有1家,种其他水果的有2家。

    组3:种桃子的有1家,种梨子的有3家,种葡萄的有2家,种苹果的有0家,种其他水果的有1家。

    组4:种桃子的有4家,种梨子的有3家,种葡萄的有0家,种苹果的有2家,种其他水果的有1家。

    组5:种桃子的有0家,种梨子的有1家,种葡萄的有1家,种苹果的有1家,种其他水果的有0家。

    组6:种桃子的有3家,种梨子的有1家,种葡萄的有4家,种苹果的有0家,种其他水果的有1家。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能给叔叔提一些什么建议?

    生1:我看到了种桃子的最多,种苹果的最少。

    生2:我想到了要是再多种一些苹果,果汁厂生产的苹果汁肯定要便宜一些。

    生3:我想对叔叔说:生产桃子果汁和梨子果汁好,因为种这两种水果的最多。

    (评析结合家庭种植和生产需要,组织学生综合运用刚学到的统计知识,将统计的全过程来一次演练,巩固统计的基本方法,熟悉统计的基本流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将调查的对象从单项向多项扩展,深化本课的教学内容。)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统计的知识,在生活中,你还可以利用统计的知识调查身边的事情,比如:你家里一天用多少只塑料口袋?全班同学一周用几枝铅笔?只要我们用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用智慧的大脑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统计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

    (评析课末,教师把学生学习的目光从课内引向课外,指给学生课外统计的内容和方向;把思考的余地留在课外,暗示数学学习的广阔天地在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侧重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这节课中,安排了两次合作学习。第一次是在组织比赛这个活动中,由组长带领组员一个一个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然后请组长根据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再由大家观察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绘制统计图。这次活动只是初步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调查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第二次是在果汁生产这个活动中,让学生运用调查的方法。组长成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让大家为了完成调查任务而进行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2.充分运用激励性评价。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方式是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体现。同时,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对学生评价方法的指导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这节课中,我非常注重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在学生的两次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有先有后,我对先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说:你们的速度真快!你们看,大家都在向你们学习。对于那些速度比较慢的小组,我更多的是采用鼓励的方式,比如:别着急,相信你们一定做得很仔细。运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对那些速度快的小组起到鼓励的作用,还在全班树立了榜样,让大家都向他们学习;而对于慢的小组,让他们减小心理压力,使他们感觉学习并不困难。在评价中,我不仅经常运用激励性语言,还注重给学生象征性的鼓励,如:在小组调查最喜欢的体育比赛结束后,我对每个调查方法好、结果准确的小组都要送给他们小青蛙做奖励,让学生明白:只要你付出努力,你就会有收获。

    不过,我觉得还有两方面做得不够。第一,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一年级的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还没有真正掌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方法。第二,还应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在组织比赛饮料购买水果生产这三个活动中,可以通过老师介绍、师生共同探讨和学生独立说出统计意义这三个过程加深学生对统计意义的理解。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的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2、引导学生加深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3、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理复习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一、基本练习

    1、数数

    2、

    二、整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一想,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

    汇报: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这就是我们所学的知识。

    三、练习

    课件出示

    1、★△▲○●□☆

    从左数,第5个是()☆排第()

    2、94

    □5□□

    3、△□△□△□

    接下去怎么画?

    4、小猴小兔必须沿1-10的路线回家该怎么办?

    5、按规律填空

    (1)2、()、4、()、()、()、8

    (2)8、()、6、()、()、()

    (3)2、4、()、8、()

    (4)1、3、()、()、9

    6、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5

    教学内容:认识半点(第

    教学重点: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

    二、认识半点

    电脑出示钟面: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电脑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

    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

    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

    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

    图1:小明9时半

    图2:小军8时半

    图3:小强9时

    4、快乐的周末

    第95面的第4题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等活动,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含义,道用词语和符号来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各种动物头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聚会就在今天,好多小动物都来到了动物乐园,它们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动物乐园图)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1、数一数

    师: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汇报。

    生:我看见有4只小熊,有5只小白兔、我看到小猴是3只、有4只小鹿、还有2只小鸟。(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动物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

    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朋友交流一下。

    生1:我是手指着小猴一个一个数的。

    生2:我是用铅笔点着小兔子,一只一只数的。

    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

    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

    生5: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习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一个具体结果更重要。教师不仅注意到学生数的结果,更重要注意到了数的方法,学生介绍了自己很多的方法,有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也有的学生作一个记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2、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①学习=师:老师要为小动物们发奖了,老师手中有4朵红花(教师拿出4朵红花),要送给一种小动物,要每种小动物都能得到一朵,你认为送给谁最合适?

    生1:给小白兔,小白兔最可爱。

    生2:4朵红花5只小兔,有一个小兔得不到会伤心的,应该给小鹿,小鹿正好有4只,一人一朵不多也不少。

    生3:还可以给小熊,小熊也是4只,一只小熊一朵正好。

    生4:小鹿也有4只,给小熊也行。(发现小熊和小鹿的数量是一样的,引出比较小熊和小鹿)

    师:怎么才能清楚地看出小熊和小鹿的只数一样多呢。

    生:一个对照一个来帖,演示。

    师:恩,很不错,这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小熊对应一只小鹿

    师:小熊和小鹿一样多,一样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也就是同样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多的意思)。

    师:怎样用一个算式表示小熊与小鹿一样多呢?

    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4=4。

    讲解: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4。(齐读2遍)等号表示一样多,所以这两横很平,而且还一样长。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学生书空)表扬看得认真的孩子:只有看得认真才能写得漂亮。

    请学生观察周围,写出类似的算式,并说说表示什么,学生写出6=6、3=3、

    ②学习>

    刚才我们比了比小熊和小鹿,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其他的小动物吧。

    生:小兔和小鸟比。(让我们请上小兔和小鸟,变说边摆)

    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小白兔有5只,小鸟有2只,一只小白兔对应着一只小鸟,小白兔还剩下一些,小白兔比小鸟多,也就是5比2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5>2。

    引导学生正确读:5>2读作5大于2,表示5比2多。指导学生书写>。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领学生齐读。一列排读,男生读,女生读。

    【学生第一次接触大于号,感觉较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学生便于记忆,理解深刻,为学习小于号作下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学习<

    师:5只小白兔比2只小鸟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2只小鸟比5只小白兔少。

    师:2只小鸟比5只小白兔少,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2小于5。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小于5。

    生:用<

    师: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

    生:我认为大于号和小于号一定相反。

    教师及时给于肯定,让这位同学领读一遍,作出板书:2<5,读作2小于5。

    强调小于号的写法,并指导书空。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7

    教学目标:能读写100以内的数,通过数数活动,会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

    10个10是100。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做数数游戏,大家喜欢吗?每8个人一组,你们组合好吗?

    二、探究新知

    (一)数铅笔,小棒活动。

    1、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8个人,两人合作,分清楚要数什么,然后用最快或最快或最喜欢的方法数清铅笔或小棒的数量。

    (2)小棒和铅笔都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2、学生游戏。

    教师参与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学生数数是否熟练,对不同的数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3、交流,汇报数数方法。

    (1)请学生说说自已是怎么样数数的。

    (2)集体数数。

    (二)数手指游戏。

    师:每个人有几根手指?数数看。

    师:大家数了几个10?是多少?再添上一个十呢?

    (三)数一数活动。

    1、抢答数数。

    随便出一个数,学生抢答出下一个数。一个一个地数或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

    数。如:85、90、95。

    2、数一数我们班的人数。

    3、圈一圈,数一数。

    师:总数是多少?你是怎样这么快数出来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4、小结:数数时不仅要注意不要多数,也不能少数,还要认真、细心观察,排列整齐的东西要先找规律,才能数得又快又对。

    (四)布置作业。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8

    课标内容:比较物体多少与大小

    这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比较的第一课时内容,本单元共有多少、大小、长短、高矮等内容,这些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主要是一种让学生进行体验性的活动,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向学生提供具体、有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并获得相对活动的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动物头饰、三角形、圆、正方形等学具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不信,你们看:(出示动物乐园图)

    二、建构知识:

    1.数一数:

    (1)、师:(出示动物乐园图)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会儿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用了什么好方法?

    学生同桌交流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摆一摆:

    (1)师:谁愿意动物头饰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吗?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展示学生摆的作品:这些图美吗?

    3、比一比: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4、说一说:

    师:刚才小朋友把这些动物作了比较,你能说说谁与谁比的结果吗?(引导学生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或谁与谁同样多的句式来说一说)

    学生说比的结果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吗?

    5、认一认: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A.师问: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

    B.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E、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板书:4=4

    读作:4等于4

    谁会写=?(等号)

    ③指导书写=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①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怎么比?

    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比()多(少)}

    (3)认识、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谁会写?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出示,它的名字叫什么?(大于号)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出示<,它的名字又叫什么呢?(小于号)

    这个式子怎么读?35(3小于5)。

    C、帮助记忆:

    这两个符号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吗?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有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大于号,小于号,朝着大数哈哈笑)

    D、指导书写:、

    6、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

    (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三、知识运用:

    1、、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3○4小鹿比小兔--4○5

    小熊比小猴多,4○3小兔比小鹿--5○4

    ()最多,()最少

    2、填一填:

    7○34○93○35○810○1

    2口6口6=口口=8口9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各题。

    4、实践活动:找一找

    四、课堂总结:(略)

    通过创设情景,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导人,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突出学习的过程性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而本堂课的内容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主要是一种让学生进行体验性的活动,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所以在这里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数一数的活动,这是让全体学生亲自体验的活动,后面的你是怎么数的,用了什么好方法,一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二是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倾听人家意见的好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摆的结果展示出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统计图,这是对统计知识的提前渗透,又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出各种动物的多与少,还能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怎么比?比的结果怎样?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现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写的让他们自己写,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和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而突破难点内容。

    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人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9

    教案设计:大柘小学程胜美

    课标内容

    1.初步统计活动。

    2.本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和动手操作感悟到分类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对整理生活、学习用品产生一定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认识。

    2、初步感知分类方法的多样性。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重点难点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活动法合作教学法

    教学用具

    一些学习用品、扫帚、脸盆、抹布;体育用品、幻灯片等。

    预设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把学生分成5-6个小组围坐在一起,并在教室里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物品,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1)小朋友们,你们看见我们这个教室有什么想法吗?

    生:太乱了。

    (2)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把教室整理一下。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

    板书:小管家

    (学生齐读)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能获得今天的最佳小管家称号。(出示头饰)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

    问:你们说这么乱的教室怎么整理呀?

    (存在的问题:一个人整理/大家一起整理:分类、分工。)

    生:发表各自见解,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师:现在就按照同学们说的这个按小组分工,把物品进行分类来整理我们的教室,看看哪一组同学做得最好?

    生:按要求进行整理教室。(把物品分类放在指定地点。)

    师:现在你们感觉我们的教室怎么样?

    生:整齐、干净、漂亮......

    2、整理书包(不同的标准分类)

    师:(1)在这么漂亮的教室里你愿意参加一场比赛吗?

    (2)看谁最先从书包里拿出一本整洁的美术书?

    生:动手操作。

    (用掌声表扬优胜者。)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没他们那么快,书没他们整洁吗?

    生:书包里有些乱。

    师:那么该怎么办才更便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呢?

    (学生操作,整理书包。有困难的同学小组之间互相帮助。)

    师:你是怎么收拾的?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说出多种分类方法。如:按学科、大小、种类。)

    师:同学们的书包经过这样一整理,既整洁又便于我们找东西了,真好。我看大家都可以当选小管家的称号。但想要当选最佳小管家,还要看你们下面的表现。

    三、活动:完成练一练

    问:想一想,你们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有哪几种分法?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教师指导,然后学生汇报情况。(依次出示4幅图的幻灯片)

    问:(1)说说你们组的同学分别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的?

    (2)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

    四、小结

    问:(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平时,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

    (学生自由发言)

    (3)大家认为谁能当选今天的最佳小管家?

    (为他们带上头饰)

    五、布置课外活动

    1、请小朋友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事理好。

    2、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当地的某大超市、商场的设计家或管理人员,你将怎么摆放物品和划分商场呢?请说给同学或爸爸、妈妈听。

    结合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熟悉的情境引人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通过具体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运用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体验确定分类标准的重要性。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合作交流的习惯。

    体验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