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
  •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

    发表时间:2023-06-29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会分享一些和“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相关的资讯。对于每位老师来说,教案课件都是必备的教育工具,因此老师们最好认真撰写每个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完本文后,希望您可以收藏本页,以备后续参考!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1】

    一、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与其他类似知识点的关系

    《连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5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将连加和连减放在一页中,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将这一页内容分为两节课进行教学,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10以内两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还将为下一节课“连减”以及以后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编排的意图

    连加和连减是第五单元的难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而容易算错的计算障碍,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不过要注意,教材中的这种注明,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学生计算时不要求这样注明。

    (三) 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具体的理解

    通过教导学生知道连加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计算连加的式题,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来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和评议,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以此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于连加这部分内容,我讲课的时候会注重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的含义和掌握运算顺序这两点。

    (四)课后练习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65也的做一做的目的在于巩固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练习十四的第1题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从而更好地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二、目标设计背景

    (一)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

    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本节安排的三个数之间的运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与两个数运算不同,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问题。对此,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二)课标要求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次的教学活动设计的符合“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们要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的进行运算,增强学生们的数感,着重培养的是孩子们的运算能力,并通过自学和评议等手段,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对于数学有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材所提供的目标设计依据

    连加的编排充分利用了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尽管如此,由于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目标达成策略和方法

    (一) 老师的教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四个一”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方式,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不断讨论,不断更正,去获得新的知识。

    (二) 学生的学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重点目标达成的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揭题示标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导入,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孩子呈现: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跑来2只,让孩子们列一个算式3+2,并同时板书;然后又跑来1只,让孩子们接着列算式,并同时板书,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连加算式”,同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景的导入,不仅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什么是连加算式,同时也很好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心中有数,我口头叙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本领是会正确计算连加算式,有信心完成吗?咱们比一比,看谁表现得好,老师将奖励看书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从而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不甘落后的心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学生自学(看一看)

    “连加”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口算才能计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的计算困难。再加上一年级学生年龄太小的特点,我设计了非常具体的自学指导,如下:

    把书翻到65页,手指着小朋友喂小鸡的图,思考以下问题:

    1、 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来了几只?又来了几只?

    2、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手指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1、先算()+()=(),再算()+()=()。

    2、第二步中“7”就是第一步算出的()。

    3、连加算式要先算第()个加号,再算第()个加号,也就是按照从()到()的顺序计算。

    环节三当堂检测(做一做)

    1、在练习本上计算出黑板上3+2+1这个算式的得数。

    2、65页下面“做一做”左边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书上。

    第一个问题让两名孩子在小黑板上完成,其余孩子在练习本上完成。

    检测题的第1题与例题很相似,只差一个数字,例题是5+2+1,检测题1是3+2+1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检测题2做铺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通过自学学到的知识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转化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环节四集体更正(议一议)

    我设计了一下三部分,分别是 更正、评议和小结。其中小结的内容是: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强调顺序是从左往右。

    环节五当堂训练(练一练)

    1、 66页练习十四第二题。

    并提出问题:题目中的“4、”“2”“3”“1”分别表示什么?

    2、 你能列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吗?(课件出示)

    3、开火车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分两步去口答。

    2+2+6=

    2+1+5=

    7+0+3=

    3+2+4=

    环节五,关于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连 加

    5 + 2 + 1 = 8

    7

    五、作业设计

    将练习十四1、3答案写在书上。通过练习加深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与用。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

    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学具准备

    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指定3道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10-3-4=8-2-3=9-0-6=

    9-2-5=10-1-6=5-3-1=

    2+4+3=3+2+2=1+5+4=

    二、教学加减混合计算。

    1、教学天鹅例题1。

    教师在黑板上贴4只天鹅。

    问:原先有几只条天鹅?

    演示:飞来3只天鹅。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十3)

    演示:又飞走2只天鹅。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十3”的后面写“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数学应用的意识;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加几。

    教学难点:

    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环境。在植树节,淘气和笑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到公园里去种树。阳阳种了8棵树,蕊蕊种了6棵树。你们能根据植树的情境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集中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一共有几棵树?(课件出示:有几棵树?)

    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学生独立探究

    师:哪位小朋友能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

    学生列式。可能有:

    8+6=14或

    6+8=14。

    师:8+6=14,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你是怎样又对又快地计算出来的?介绍给大家好吗?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小树,摆一摆,算一算8+6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操作,思考,交流。

    2、汇报方法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可能有:

    方法(1):数一数的方法。数一数后面一排有8棵,前面一排有6棵。一共是14棵,8+6=14。

    方法(2):先把6给8两个,还余4,2加8得10,10再加4得14。

    方法(3):从8棵接着往后数6个数,一共14棵。8+6就等于14。

    方法(4):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总共就是14棵树。

    方法(5):根据9+6=15,8+6就等于14。

    方法(6):根据10+6=16,8比10少2,所以8+6=14。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的计算方法,我们利用了不同的方法算出了8加6等于14。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师:刚才,老师听到机灵狗说,他喜欢第二种计算方法:把6分成4和2,2加8得10,10加上4等于14,它还给这种方法取了个名字,叫“凑十法”。在刚才的几种方法中,欣欣的方法“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叫“凑十法”。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4、试一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灵活应用知识的本领了,刘老师真为大家开心,现在请同学们在这么多方法中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书上第74页下面的试一试,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细心。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师:计算完了吗?哪位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你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代表交流,集体订正。

    师:小朋友们,这三道题你算对了吗?有错误的小朋友请你再算一算,更正过来。

    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小朋友们累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机灵狗给我们带来的.小儿歌,放松一下吧!(课件播放:

    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再把余下的加上来,计算起来对又快。)

    师: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吧!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师: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蝴蝶在花间跳舞。(出示蝴蝶图)花丛中有8只蝴蝶,飞来了7只蝴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问。可能有: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师:小朋友们,要求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我们怎么列算式呢?

    学生列式并计算:

    8+7=15。

    师:花丛中不但有蝴蝶,还有蜻蜓呢,请你看看这幅图编个数学故事,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学生编故事,提问题。

    师:一共有几只蜻蜓,你是怎么列式计算的呢?

    学生列式计算:4+8=12或8+4=12

    师:我们刚才只是看到了漂亮的花园上面的景物,其实在花丛的下面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说悄悄话呢。他们是谁?又在干什么呢?(出示课件:小蚂蚁搬家)哦,小蚂蚁在搬家呢!

    师:我们怎样做能帮小蚂蚁找到自己的家呢?

    学生说方法,并算一算。

    师: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帮小蚂蚁找到了自己的家,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2、购买食品。

    师:老师决定奖励给大家一些美味的食品,请你从中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那么你就可以得到他们!小朋友们,这么诱人的美味,你想要吗?赶快选一选,算一算吧!(示课件:食品的价钱如下,糖果6元、面包3元、果汁4元、汉堡8元、巧克力7元、鸡腿9元、可乐5元。)

    (1)帮小淘气选择一个汉堡和另一种食品并计算价钱。(学生选择后练习8加几的计算。)

    (2)自己任意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任意两个数的计算。)

    3、游戏:夺红旗(书上第76页“夺红旗”游戏)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8+?”的计算方法,你都有什么收获?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努力,在成长的路上有更大的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5】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在上6、7的加、减法时我跟同学们讨论一道看图列式,一幅图上左边画着1朵花,右边画着4朵花,问怎么列算式,同学们回答了很多种方法,我还一个劲儿地给予鼓励,临下课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确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

    下来我仔细的反思了一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这不是我们鼓励的个性化吗?经过跟有经验的老教师讨论,我最终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诚然,在多种算法中,有的并不见得有优劣之分,比如:“左边的花+右边的花”或是“总共的花-左边的花”等等都很难说孰优孰劣,儿童完全可随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学生喜欢用哪个就用哪个。

    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举一反三、闻一知百,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如:第一步,先让学生把想法说出来,说明理由。第二步,由学生评价。第三步,找出比较符合题意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教学是正确的,又促进了儿童的发展,才是真正凸现了“算法多样化”的实质。算法多样化绝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无价值的重复。 总之,一切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6】

    教学内容:

    在街上(一年级第二学期)

    设计意图:

    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左与右,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在设计时,力求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数学知识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由于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正确建构“左与右”的概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在搞清自己身上的左与右及身边周围的左与右的基础上,来到大街上找左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这里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自己方向相反的小亚。在完成题2、3后,穿插一个游戏“面对面”,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完成题4作铺垫。在课的最后,我还是以一个“跟我做”的游戏来结束本课,既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也是将本课推向又一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空间和生活情境中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

    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空间中的左与右

    1.联系实际:我们已经分清了自己身上的左与右,下面我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站在每个人自己的位置上,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右边有什么?

    (教师示范)

    站在我的位置上看,我的左边有窗,我的右边有门。

    2.出示第1题图片,说说图意:观察图片说说,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大街上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是啊,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安全最重要。

    板书: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3.出示第2、3题:小丁丁也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在图的下面填上左或右。完成题2后核对。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小巧在哪里?生指出图上的位置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你能试着做一做这道题吗?生独立完成题3后校对。

    4.认识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谁能说说老师和我们小朋友站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面对面)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面对面”的游戏:这是我的左手,用动作来告诉我,你的左手在哪里?这是我的右耳,用动作来告诉我,你的右耳在哪里?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两个面对面的物体,它的左右的方向是相反的)

    继续进行“面对面”的游戏:谁能来指一指老师的左眼?同桌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听口令,指出对方的左与右。

    5.出示第4题:我们再回到图上看看,小亚站在哪里?(小巧的对面)和我们小朋友呢?(也是面对面的)

    你能说说:小亚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生完成第4题后和核对。

    二、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街上”,认识了左与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个情况。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7】

    单元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演示法。

    单元课时安排:

    12课时

    例1……………………………………………………3课时

    例2……………………………………………………4课时

    例3……………………………………………………2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法学法:情景演示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

    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

    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指出谜语图)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9=

    五、游戏

    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六、思维训练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有16个同学来猜字谜,已经来了9个同学,还差几个同学没有到?来猜字迹的有3个男生,6个女生,?

    八、课学小结:这节课学了十几减9的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十几减9可以这样想,见到减法想加法,用“破十法”算也可以连续减……十几减9的差,要比被数个位数多1。

    教学板书:十几减9

    有15个气球,卖9个,还有几个?

    15—9=6

    有14个圈,套中9个,有几个没套中?比较算式

    14-9=5

    例1、12-9怎样想想9+(3)=12

    12-9=3

    210

    10-9=1

    11+(2)=3

    教学反思:

    整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卖气球、套圈、猜字谜等)为主线展开教学,而这些情境又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能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信息轻松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得积极主动。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学习新知处,我组织学生自主探索15-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可是教师的组织不够精密,导致探索过程过于混乱,以后要加强注意。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

    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反复练习。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

    13-9=17-9=12-9=15-9=

    18-9=14-9=15-6=16-8=

    1)、集体订正

    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小黑板出示)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9+6=156+9=1515-6=915-9=6

    3、算一算

    第14页的第5题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答

    教师拿出准备的数学抽拉卡片,教师随意抽拉,让学生口答出得数

    二、出示小黑板(第14页的第6题和第8题)

    要求:1)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再指名说图意

    3)再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学生完成书中第7题

    回家写一个十几减九的算式,给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能说出几种方法就说几种,比一比,看谁说的方法又多又好。

    四、课堂小结:

    十几减9的差与被减数有什么关系?

    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板书设计:十几减9练习

    13-9=()12-9=()

    ()10()10

    ()()

    教学反思:

    讲十几减9的时候,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13-9=4这一算式时,我问大家是怎么想的,好多学生都是说根据9+4=13来想的。在我的启发下,有个学生根据情境图,说可以先从10里去掉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盒子外面的3个合起来是4个……这时候算法多样化已经无从说起。在探讨13-9=4的计算方法时,我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没有达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

    对话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语言,可以是表情,也可以是动作。在让同学说说你所想到的方法时,往往只有几位同学能大胆发言,也许对学生来说,我缺乏他们所希望的亲和力,以至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还要多多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敢于争辩。

    第三课时十几减几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第15页例2)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法学法:小组探究。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出示口算:

    8+57+87+66+85+75+913-916-918-915-917-914-913+712-8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鱼缸内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

    2、同学们发现左边小猫嘴边有“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同时右边小猫嘴边也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我们发现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比较简便。

    板书设计:十几减几

    例213-8=(5)条13-5=(8)条

    310310

    25

    教学反思:

    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通过“小猫钓鱼”这条情景主线编凑一个有关于小猫钓鱼的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帮助小猫解决问题,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把计算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很快小朋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5)条,是用减法13-8=5计算的。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几的口算。为了让学生体验算理,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巩固“破十减”“连减”“想加做减”的不同计算方法。

    整节课下来,节奏还是比较紧扣,一环接一环。在上课时,可能由于自己对学生表扬、鼓励性的语言较少,讲故事时缺乏儿童化语言,难免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

    (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法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12-712-412-314-816-98+9

    13-614-511-215-717-815-9

    评讲:说一说:11-2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16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游戏提高练习

    1、找座位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张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给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

    (书中第17页的第8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完成作业

    P17:7

    四、思维训练

    育红小学一(1)班有20人去秋游,有17座的车2辆,有6座的车2辆,有4座的车2辆。

    1、可以怎样租车?

    2、怎样租车空座位最少?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练习课,同学们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能正确得到答案,计算时你应在众多的方法中,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板书设计:练习课

    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教师只把学生的问题和自己心中的问题相比靠,认为和老师想的一致的就是可利用的,完全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其实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虽不能完全确定,但却是可预测、可引导的、大多可为教学所用的。学生的问题中蕴涵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扑捉这些信息,为教学所用可收到意外的效果。另外,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善于倾听。

    第五课时用数学

    教学内容:用数学(P19:例3)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法学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我们学习了退位减法,不知同学们学的怎么样?老师要检测一下大家。闯关游戏:

    一、口算:

    18-9=17-9=

    13-4=15-8=

    二、大括号小问号:

    教师课件展示,要求同学们说清题意,说清问题。

    第三关:隐身的小问号,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如:第1小题:8+6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

    1、完成21页:1题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21页: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都很出色,我们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教师真为大家感到骄傲!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例3: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8+6=148-6=2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13-6=7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16-9=7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

    17-8=9(只)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应出孩子们的问题意识较浅薄。对于课本所呈现的信息,来进行处理形成问题的能力不足。另外,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欠佳,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小组合作,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而未照顾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简单,教学方法与孩子的学习相悖,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8】

    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教科书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10。能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成。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学生能够自主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0的组成

    教学准备:

    10的点子图、计数器、直尺、花朵图、蝴蝶图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复习

    用数字宝宝的故事复习0~9

    师:谁最大?谁最小?

    2、 故事导入

    教师讲数字宝宝0被9欺负的故事,让学生帮助想办法帮助数字宝宝0。

    师:数字宝宝1也想到了办法,他和0站在一起后就比9大了,小朋友们说一说1说的对吗?

    3、 揭示课题“10的认识”

    二、 新授

    1、 认识10

    ① 数花朵图(只有9朵)

    师:慢慢地又有一朵花开了。(学生又贴上一朵)现在一共有几朵花了?

    ② 数蝴蝶图(只有9只,再发一朵给学生,让学生上台表演飞来的蝴蝶)

    又飞来了一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教读10,并请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

    2、 出示计数器(抽学生在讲台上来拨一拨)

    先拨9颗珠子,再拨一颗,现在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3、 教学直尺图(学生可以观察自己带来的直尺)

    出示直尺让学生看一看直尺上都有些什么。

    直尺上的刻度依次是0、1、2、3、4、5、6、7、8、9

    师:9后面是几?

    生:10

    师:10的前面是几?

    生:9

    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4、 比较9和10的大小

    5、 教学10的分合式(做游戏,教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9,一起说1和9组成10)

    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可以想到10可以分成9和1。

    三、 教学10的书写和完成书上连线,填空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车发,应用了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利用了故事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的数字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教学思考。

    为了方便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交流,在设计时注意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的空间

    不足的是学生的练习时间太少了,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设计练习的时间。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9】

    《找规律》就是一节很好观摩课。通过听课学习,谈谈一点心得:

    一、严谨的治学态度。

    自从金老师接到上课任务以后,就开始着手备课,对于一个有多年教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对于上这样一节空开课,应该是小菜一碟,可金老师却很认真对待,安排好时间,提前备课,做好充分准备。从一开始时间的不确定,到最后定下来,金老师没有任何怨言,她以学校大局为主,对学校的大型活动让路,包括学校的教学、家长开放日、同一天的语文科组公开课冲撞等,金老师都自己排好时间,改动原来设定的时间来迁就、方便全科组的老师集体听课学习,她不从个人方面着想,不是抱着应付了事心态,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实在感动。

    二、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开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金老师设计“找规律”这一案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做游戏“猜一猜”,让学生猜下面出现的是什么水果,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老师的问题“你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在猜测中意会,学生也马上会用流利的准确的语言回答“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同时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

    三、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本节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金老师多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特别是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图形排列并展示,通过课前感知规律——情境中发现规律——操作中深化规律——体会中创新规律——生活中应用规律这五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进行教学。金老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借助课件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索规律的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究、主动地去发现,创造规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重知识梳理,归纳规律

    从新课开始,金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例题,到课堂练习各个环节,都能及时让学生说出按什么的规律来排列,整体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规律所在,其实也就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新课导入就引导学生说出按什么顺序排列,例题在黑板板书以及课件演示都清晰地每组的规律归纳出来,例如彩旗是“红黄为一组”、小花是“绿紫为一组”、灯笼是“紫红为一组”等等,通过引导、归纳、板书,使学生掌握规律,并能把规律完成进行表述。

    课堂上还充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学生学的轻松,老师也从容组织课堂教学,课间穿插拍手找规律、听音乐等,都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又使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可见金老师匠心所在。一节课下来没有感到压迫、紧迫感,气氛轻松愉快,心情愉悦。

    听完这节课,除了学习金老师有点之外,本人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1、可以再调整一下课堂节奏,使课堂组织更显紧凑,增加密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有规律的现象,更彰显课堂的有效教学。

    2、在提高方面,金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涂熟练,设定了一条星状手链,让学生涂颜色。当时我们几个听课老师同时讨论:如果再放开一点,只要求设计一条精美手链,我想会更发挥孩子积极性,更开拓孩子想象力,从、颜色、图形、排列等,聪明的孩子思维能得到更大发展,使整节课的深度得到提升,使孩子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节纯粹的数学课。值得学习,值得借鉴。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通过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1.初步体验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感受统计的必要

    1.昨天我们聊到了一件事,就是六一那天我们去哪举行入队仪式,都可以选择去哪来的?(课件出示)

    2.你昨天选择的是哪?还记得吗?

    3.可是,我们班只能去一个地方,你想让我选择哪?她让我去海洋馆?你们同意吗?你想让选择哪?听她的,行吗?

    4.想去哪的人都有,到底选择去哪呢?(板书内容)

    你有什么好办法?

    举手,什么意思?(2)投票,什么意思?

    5.你们的办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我听明白一件事,就是看看喜欢去哪的人多,(板书内容)就去哪?

    6.那要想知道去哪的人多,我们就要先看看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

    二、体验统计过程

    (一)整理数据

    1.老师昨天把同学们选择的地方都打在了表格里。(出示表格)

    你能一眼看出每个地方的有多少人喜欢吗?

    2.那怎么办呢?

    (1)数一数:怎么数?分类数一数,这个办法我们倒是用过,可以试试!

    还有其它办法吗?

    (2)分四类:什么意思,说明白点?谁再说说!

    我来重复一遍,看看是你说的意思吗?

    (3)这个办法,我们还真是很少用,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

    1.请你们拿出1号题卡。我读一个,你们就在相应的位置,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一个。

    师生共同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

    2.汇报数据:

    (1)快数一数,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

    (2)谁来汇报?有跟她数据不一样的吗?

    监控:A数据正确。

    B数据不正确

    总数不对,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快速判断出谁错了?(算总数)

    他的总数和咱们班人数没对上,她一定错了。

    他的是不是就一定对了呢?咱们班有这么多人呢,借助别人的结果检验自己的,这个办法不错。

    总数都对:你有什么办法,能够判断出谁错了?咱们班有这么多人呢,大家互相借鉴一下,借助别人的,反思自己的,会学习。我们看看电脑给我们的正确答案是什么?(电脑出示答案)

    1.刚才同学们通过分类记录数据,知道了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你们这么快就完成了任务,我特想知道你们刚才都是用什么来记录的?

    (1)你用什么记录的?为什么选择画对钩?

    (2)你为什么选择画正字?

    小结:我们在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时,学习了5个5个的数,它把这个知识用到了今天的学习中,真有想法。

    画正字记录的方法数起来确实比较方便,今后,你们也可以试着用用这种方法。

    (二)描述数据

    1.刚才我们一起合作,找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1)其实为了区分地点和数据我们一般可以画上线(课件演示:把边线画出来)可以加上边线。

    区分每个地方,还要竖着画出线。

    这一列代表什么?这一列呢?这样就是一个统计表了。

    (2)看着这个统计表,你都能读懂什么?

    (3)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喜欢去哪的人最多吗?(手势)

    喜欢去哪的人最多呀?我们应该选择去哪?

    好,我们班就选择去游乐场了。

    2.但是有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如果六一那天游乐场设备检修,我们选择去哪也比较合理?说说你的想法?

    喜欢去游乐场的人最多是我们的首先选择去游乐场,万一出现问题,我们还可以选择人数第二多的,去海洋馆。

    3.研究统计图

    统计里还有一种表达数据的方式,能让我们一眼看出谁最多,谁第二多,想看看吗?

    (1)直接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第二多吗?怎么看出来的?

    (2)看这个图,你还能读懂什么?(频数范围、表示的人数、横向表示的地点)

    (3)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添加辅助虚线)看来左边的数还真有用,它能一下子让我们看出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

    这么方便的表达数据的方式,叫统计图。

    (三)分析数据

    1.读懂数据:体会统计图表各自的优越性。

    这些数据我们既可以用统计表表示出来,也可以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下面我们就看统计图和统计表,来回答几个问题,看谁反应快。

    (1)喜欢去哪的人最少?你看的哪?怎么一下子就说出来了?喜欢去哪的人第二少?看的.哪?

    嗯,统计图挺好的!

    (2)喜欢去天安门和喜欢动物园的一共有多少人?这回你看哪算的?怎么又看统计表了?

    统计表也挺好的。

    (3)他俩到底谁好呢?

    小结:看来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各的好处,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很重要。

    总结:结合选择去哪举行入队仪式这件事,我们收集整理了数据,用统计图和统计表表达了数据,而且通过分析数据决定选择去游乐场,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四)巩固练习

    1.我们班的问题处理完了,咱们看看一班同学的情况。(展示统计表)

    为了让一班的张老师也能一眼看出他们班的情况,帮他们把这些数据在统计图里表达出来,会吗?(拿出2号题卡,自己根据这些数据涂色。)

    2.反馈学生的统计图,提出意见。

    (1)出示正确的。这个同学涂的对吗?

    (2)出示错误的:先出示数据不对的:有问题吗?你想提醒我们点什么?

    再出示没对齐的:有问题吗?你又想提醒大家点什么?(如果有改正的,直接出示,提醒:虽然他错了,但我仍然想表扬它,因为它非常有反思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出示不太好看的,他也对齐了,数据也对了,你想对她提点建议吗?

    (3)怎么画才能又对、又快、又好呢?

    小结:对齐、对准数据和地点,做出标记钩边线。再涂色,就能涂得对、快、好。(边说、边展示涂色方法)

    3.来,现在我们给一班老师点建议,他们班应该选择去哪?

    小结:通过统计,我们班和一班都确定了要去的地方,你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和其它班交流交流,让他们也尽快确定要去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

    1.选择去哪入队,我们用到了统计的方法,想想:我们还可以统计什么,为什么统计这个?

    (1)统计班里同学们的视力(2)喜欢吃什么蔬菜(3)每天下午都谁参加课外班

    2.不仅是这些,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展示图片)

    总结:看来真是这样,统计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用数据来说话,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加合理。

    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篇11】

    课题:乘车

    (共1课时,第1课时)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45-47页)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课件,各种图形。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坐公交车吗?每当公交车到站就会有人上车下车,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下后上,讲文

    明懂礼貌,注意安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些乘车时的数学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课也要注意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及安全教育,抓住本课教学内容隐含的素材教育学生文明乘车、注意安全。

    二、探究新知:

    1、连加。

    师:看!老师把你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用图形在黑板上表示出来,这时候车上有多少人呢?

    学生思考,如果能回答,老师就追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让学生尝试解答。

    如果不能回答,教师讲解:车上原来有2人,前门上来3人,这时有5人,后门上来2人,这时有7人,车上现在就有7人。用

    一个算式表示就是2+3+2=7。(板书讲解)

    师:这样三个数连续相加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加,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用得数再跟第三个数相加,就能算出结果了。

    2.连减。

    师:同学们,看看在“七里庄”站的这辆汽车,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二幅图)

    生1:这辆汽车上有8人。

    生2:到站后从前门下来1人,从后门下来4人。

    师: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谁能提个问题呢?

    生:车上还剩多少人?

    师:问得很好“车上还剩多少人?”现在大家像老师一样

    在小组里用手中的图形摆一摆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列式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锻炼。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