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长方形课件(热门15篇)
  • 长方形课件

    发表时间:2024-01-13

    长方形课件(热门15篇)。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长方形课件(热门15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长方形课件(篇1)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1、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以及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具备最初步的直观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能力,和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直角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为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①、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辨认生活中表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②、通过观察、测量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能力。

    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3、其中重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二、接下来说说教法和学法:

    我充分认识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以尝试探究教法为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最后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的思想指导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和自主探索,使其积极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将全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谈话:今天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样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顺利进入探究新知的教学。

    活动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步骤:

    1、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大胆猜测它们的特征。

    2、猜想证明自己发现的方法。

    3、先独立操作证明自己的猜想再在小组内交流探究方法及发现。

    4、小组汇报探究方法及结论,教师引导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名称。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对它们的特征有一定的思考和猜测。最后,让学生验证猜想验证概括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丰富学生的表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

    活动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另外几条边的长度。

    2、动手在订纸板上围一围长方形和正方形。

    3、动手用三角尺拼一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5、用纸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等。

    6、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通过层层有序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意识!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长方形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习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活动流程:

    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活动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

    对学习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长方形课件(篇3)

    1、在方格纸中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形贴画。

    2、教案如下:

    3、“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创设了各种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4、听算10道,集体对得数。重点讲解25×16

    5、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空间想象能力。

    7、新课讲授

    8、我们看到了惊人的中国速度十天十夜,7000多名建设者,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建筑面积

    9、李兰娟、90后护士…..

    10、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巩固概念。

    11、活动过程:

    12、正方体、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13、师:不能用重叠法怎么办?(学生小组讨论)

    14、师:全对的同学举手,请两位同学带大家一起唱《拍手歌》表示鼓励。好吗?(全班齐动)

    15、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6、明确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它们的大小就是图形的面积。

    17、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18、总结:没有什么岁月静好,面对猎人与熊的对立,结合这次疫情,这样的形容再恰当不过:欲望使人疯狂,骄傲使人类失去了敬畏之心。破坏与自然界的平衡,枪响之后再无赢家!

    19、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20、出示面积相近的两个图形,学生比大小。

    21、凳子、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22、固体胶、硬币等)

    23、【教材分析】

    24、教学反思

    25、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小纸片、硬币等)

    26、比较大小、揭示定义。

    27、湖北告急!一声呼救,即刻,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便一齐涌来:口罩、蔬菜,千里运抵,还有那医疗界“四大天团”,在武汉完成了胜利会师……

    28、出示两个正方形,学生讨论并判断是否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比较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29、学生判断,比大小)

    30、【教学重点】

    31、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32、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33、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34、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也认识了正方体、正方形的周长,到五年级时,他们还将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学习中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对两个图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在这一活动中将让学生大胆利用学具,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并择出更科学准确的方法。

    35、纸条、硬币。大家可以借助这些材料,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36、在今天的学习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7、展示学生部分作品,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

    38、【教学目标】

    39、

    40、仅三天后,建设时间同样只有十几天的雷神山医院建成交付,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的又一个核心阵地。中国速度让国人骄傲,让世界惊叹。

    41、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42、拓展(小小设计师)

    43、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44、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45、正方体积木、纸盒

    46、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47、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48、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49、重点:

    50、书本40页画一画。

    51、给学生的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比较时,我先让学生分组探讨出比较的方法,然后通过实践、数方格、摆硬币的方法等,这样学生全面、比较能力与合作意识。

    52、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

    53、【学生分析】

    54、观察比较。

    55、世界观和价值观;

    56、新课导入

    57、目标:

    58、教师提出活动具体要求。

    59、生:不能,但我们可以用重叠法。(学生上台演示)。

    60、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生观察后举手回答。

    61、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62、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63、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64、活动准备:

    65、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团队协作

    66、让同学们对新冠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消除紧张之心,学会防护措施;

    67、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68、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师巡视指导。

    69、揭示面积的含义。

    70、揭示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71、通过新冠疫情我们看到了什么?

    72、摸一摸,说一说。

    73、学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学生选择测量面积比较准确的方法。

    74、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75、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76、奋斗在离感染最近的地方。迎击疫情,他们珍视每一份健康所系、不辞艰辛的医者誓言。

    77、活动目的:

    78、明确面积一样,图形的形状可以不一样。

    79、刺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成了好食者的盘中餐,一些疾病就从这些生物身上传给了人类。所以,人类应该学会与动物和平共处,敬畏自然,保护自然。

    80、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81、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82、教学过程:

    83、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8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85、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86、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

    87、操作实验、研究方法。

    88、师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89、实验、验证、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90、课件出示出示面积接近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判断面积的大小。

    91、跨越万水千山,疫情无情人有情,距离难隔牵挂心。在这场与病魔的殊死较量中,没有一座孤岛,没有一个人是独自在战斗,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展现出了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92、【教学准备】

    93、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

    94、评价尤为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把激发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课堂评判语的激励功能。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继续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尤其对后进学生产生鞭策作用。评价的可持续性更是应该加强的。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点可持续性的评价:在学生猜测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大小之后,我的评价: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的猜测,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我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但要想离正确答案更进一步的话就应该去验证你的猜测。

    95、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96、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97、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98、师: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画在纸上就是平面图形,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有大小嘛?

    99、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00、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101、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02、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近,你能看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嘛?

    103、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104、国务院快速作出科学决策,各级政府作出积极响应,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人力、财力,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105、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

    106、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07、播放一段关于疫情防控的视频。一场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与众不同,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用于担当责任的人,因为承担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人存在的价值。但是有些人的责任意识并不轻,这些人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置于危险之中,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08、【学法引导】

    109、总结

    110、【教学难点】

    111、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112、量一量、铺地砖。《什么是面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套教材为了改变过去偏重面积计算和单位换算,不重视培养和发慌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把面积的含义单独列开教学。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实践活动:一是创设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活动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通过画图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较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也注重了学生创造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沟通、交流,自觉地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113、爱国奉献、敬畏法则、守护健康……

    长方形课件(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2、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龟兔再跑》,出示课件。

    上次龟兔赛跑是谁赢了啊?兔子一直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一时大意,才会给大家留下笑柄。但是兔子相信,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实力。一天他们各自在草原上找到了一块空地,相约再比试一次。比赛场地是这样的。出示课件。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问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这样比赛公平吗?

    学生估计并说明原因。

    (二)自学指导:

    (A)1.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记录在答题卡上。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反馈交流。

    2.小组讨论。派代表向同学们汇报。

    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5353=16(米)

    方法二: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5×23×2=16(米)

    方法三: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53)×2=16(米)

    3.优化出简便的一种算法。

    (B)

    1.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记录在答题卡上。

    2.小组讨论。派代表向同学们汇报。

    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4444=16(米)

    方法二:边长乘4。

    4×4=16(米)

    3.优化算法。

    三、当堂训练,学生独立练习。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算算长方形的周长;

    2、汇报各自的算法:点拨篱笆围正方形的三条边。

    四、知识迁移,深入探究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集体谈论,分组练习。

    五、反馈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总结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用多种方法计算周长。

    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畅谈感受!

    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

    长方形

    正方形

    方法一:5353=

    16(米)

    方法一:4444=16(米)

    方法二:5×23×2

    =16(米)

    方法二:4×4=16(米)

    方法三:(53)×2=16(米)

    长方形课件(篇5)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的教材。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周长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吸引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学习新知。

    二、说目标。

    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本着课程标准,我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关键点: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四、说教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点拨学生迷惑等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呢?设计教学时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总结规律,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中进行教学。

    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召唤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的动机。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交锋,思维共享,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多做多说多看多交流,老师放手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使学生操作,思维,语言相结合,深刻的体会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呢?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小组讨论看你们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结果:

    师: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汇报结果:

    有了长方形周长的基础进行知识迁移,学生会轻轻松松的总结出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1、老师要给一张长5分米,宽3分米的照片做一个相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2、妈妈要给一块边长为8分米的正方形台布四周缝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分米?

    3、爸爸想靠1面长10米的墙围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菜园长6米,宽4米,可以怎样围?需要多长的围栏?

    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发展的有无,一一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课中,依据教学重、难点,分层设计了以上几个习题,通过练习,既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又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课堂总结。学生交流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形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

    2.能力目标: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3.情感目标: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用具:

    学具小棒、多媒体演示、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正迁移,引入新授课。

    1.出示三条线段,线段a,线段b,线段c。

    2.围成三角形,问:

    (1)老师把这三条线段怎么样了?

    (2)演示:小蚂蚁绕三角形爬一周。

    (3)谁知道小蚂蚁爬了多长的路呀?

    师:小蚂蚁爬的这一周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3.情景:小兔子为了防止狡猾的狐狸到自家菜园偷东西,将菜园四周围上篱笆。(出示菜园图)

    问:

    (1)小兔子家的菜园是什么形状的?

    师: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对边长度一样,四个角都是直角。)

    (2)小兔子围这长方形菜园需要多少米长的篱笆?也就是要我们求什么?(周长)

    师:让我们一起帮帮小兔子的忙,行不行?

    4.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小组讨论)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一)长方形周长的认识。

    1.根据学生讨论得出不同算式出示。

    8+5+8+5=268×2+5×2=26(8+5)×2=26

    2.利用学具小木棒,摆一摆此长方形周长演示。

    3.师:看一看书上的公式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的?(先求一组长和宽,再×2。)

    师:因为有几组长和宽?(一组)

    (1)复述计算公式。

    (2)谁来介绍一下字母公式?

    4.算式与各部分对应的名称和字母公式。

    问: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条件?

    生:长和宽。

    5.那么给了我们长方形的长和宽,我们就可以求周长了。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能这样算?(长方形对边相等)

    6.小游戏:摆一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给定许多长和宽)

    (1)a=3cm,b=2cm,摆一摆周长;

    (2)a=5cm,b=1cm,摆一摆周长。

    7.量一量书本和铅笔盒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算一算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8.口答练习:(互相说,轻轻在同桌耳边说,下面我们就来练习一下。)给定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

    (1)a=3cm,b=4cm,求周长;

    (2)a=5cm,b=9cm,求周长;

    (3)a=12cm,b=12cm,求周长。

    (二)正方形周长的认识。

    1.请学生打开书本,完成第111页想一想.

    2.自学正方形周长公式:

    (1)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与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有什么不同?

    3.出示公式。

    4.检查自学情况,学生自我评价:

    C=a×4,谁会用语言来表达公式的意思呢?

    三、巩固新知,不断实践。

    综合型:(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A)例1: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25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C=(a+b)×2=(25+15)×2=40×2=80(米)

    答:它的周长是80米。

    (B)一张长方形的白纸,长45厘米,宽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C=(a+b)×2=(45+3)×2=48×2=96(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96厘米。

    长方形课件(篇7)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辨析、沟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三角尺人手一副、长方形、正方形纸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我们一起来看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在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它们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的物体引入图形,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呢?

    (学生举例)

    演示:如果把刚才找到的物体,沿着边画下来,我们就可以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出示长方形)

    (一)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测:

    小朋友,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长方形,猜一猜,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可能猜测:四个角都是直角;横着的边相等,竖着的边也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猜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2、验证:

    大家是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分别板书:边、角)那小朋友猜测的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对不对呢?还需要动手去验证一下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生交流:折、量、比……

    操作要求:下面就请小朋友利用老师发给大家的长方形纸,同桌合作,动手验证。(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

    你们找到了长方形的哪些特征?你是怎样发现的?

    量的同学用折的方法,折的同学用量的方法再次验证。

    相机介绍:对边。

    4、小朋友,现在你知道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小结。教师完成板书:(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5、小结:我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发现了长方形的特征,是(学生紧接着一起说)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不断地体验中感悟出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1、小朋友自己动手研究出了长方形的特征,(课件演示一个长方形逐渐变成一个正方形)那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有什么特征吗?

    生可能猜测:四条边的长度相等;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2、自主验证:

    师:现在你们想像刚才那样,自己动手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小组交流。

    3、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发现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学生交流汇报。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发现了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小结。教师完成板书:(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师生小结:

    ⑴说一说: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吗?(指名说、同桌互说)

    ⑵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吗?

    汇报:相同点是他们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⑶介绍边的名称: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有了探索长方形边和角特征的经验,所以再让学生自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方法的一次迁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实践操作、感悟体验:

    1、估一估:(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数学课本,引导学生认识它的长和宽。

    你能估计一下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多少?宽大约是多少吗?(学生估测)

    学生量一量。交流。

    2、画一画:(想想做做第6题)

    小朋友,真能干,已经会量长方形的长与宽了。那你会不会在方格纸上迅速的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呢?完成在作业纸上。(先完成的小朋友,同桌检查一下,画得对不对)。

    选择一人的作业全班交流,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你能描述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和宽吗?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图形。

    3、拼一拼:(想想做做第2题)

    接下来还要请小朋友同桌合作,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学生操作。完成后举出,大家互相判断。

    4、变一变:(想想做做第3题)

    小朋友,喜欢看变魔术吗?师演示: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剪出正方形。

    为什么这样折出来就是一个正方形呢?自己动手也折一折,想想到底为什么?学生交流汇报。

    5、量一量,填一填。(想想做做第4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了“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趣味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相关的变式练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的建构起到催化的作用,尤其是“帮一帮”的设计,很好地巩固了本课的内容,而且也凸显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新理念。

    四、总结全课、寄托心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找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老师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人人细心观察、善于动脑,勇敢的去探索、去尝试,那么我们一定会获得成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进行全面总结,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而教师的一番心语,激励着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传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真正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重要作用。

    长方形课件(篇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由来。

    四、教具、学具准备学具

    每个学生都准备6cm和3cm的小棒各两根,两张长8 cm长纸板。

    五、教学过程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

    2、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3、教师揭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钉子板、尺子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20+70=4302=16008=

    430-60=8804=31003=

    380+40=5006=420xx=

    800-50=4005=20004=

    2。计算:一个正方形,边长10米,周长是多少米?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①在钉子板用线围成长方形。

    ②动手量一量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③围成这个长方形要多长的线。

    (2)启发学生讨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一周要用的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两个长相等,两个宽相等,也就是对边相等。

    2。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出示例7: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边出示例题,边出示图形。

    (2)小组交流应该怎样计算?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计算。

    ①6+4+6+4=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6+4+6+4=20(厘米)

    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

    ②62+42=12+8=20(厘米)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先算2个长是多少,再算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或长方形对边相等,知道长方形的长,就可以求2个长是多少,知道宽,就可以求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还可以怎样想?

    ③(6+4)2=102=20(厘米)

    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对边相等),先求一个长和宽的和是多少,再乘以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4)引导学生比较三种算法。

    教师明确三种算法都正确,哪种比较简便呢?

    通过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后两种算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

    (5)反馈练习。

    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8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随堂练习。

    1。口述长方形的周长。

    2。出示一组图片,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投影出示)

    3。口述计算过程(投影出示)。

    算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花边,要用多少厘米花边?

    (3)一个长方形地,长25米,宽15米,周长是多少?

    4。操作练习,小组进行。

    四、布置作业。

    人民路小学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是100米,宽是45米。小明沿着足球场的边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长方形课件(篇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77页——81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练习十九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是让学生学会自行动手操作、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教具准备:

    长方形卡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图,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些长方形的面积1 我们是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得到的,如果我们想知道教室地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合适吗?

    (二)、探究新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老师手中有张卡片,,你能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学生交流估计答案)

    你能想办法知道这张卡片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同桌合作试一试,我们比比看哪些小组合作的最好。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师黑板展示:怎么摆?一行摆5个,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摆了3行,宽是几厘米,面积是几平方厘米,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生:汇报.可能说: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这个长方形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那么其它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吗?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要验证呢。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活动,4人一小组,用你手中的小正方形任取几个,拼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看看它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厘米,汇报给小组长,并填好小组合作记录表。 生: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师:黑板展示。

    2 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

    练习:计算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出示一组卡片分别是长9厘米、宽6厘米;长8厘米、宽6厘米;长7厘米、宽6厘米(实际上是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指着最后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特别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练习:老师有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计算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新知:

    一张长方形的办公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拓展新知:

    李小林从一张长10米,宽6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课件(篇11)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猜想,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和有意义的材料,把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5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①学生估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积大约有多大?

    ②学生把准备好的学具(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来摆各种长、宽数据不等的长方形,想一想:自己摆出来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①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选择一种进行探究。

    ②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③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再相乘……)

    ④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教师相机指导)

    通过拼、量,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系,并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①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把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学生交流、验证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是否正确?

    ③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

    ①请你帮老师配玻璃:老师办公桌上的一块玻璃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我想配一块和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你们帮忙算一算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校有一块边长16米的正方形园地,中间有一个边长4米的正方形花坛,周围是草坪。请你算一算草坪的面积。

    在本节课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操作,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在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积极组织活动,变被动的教为让学生主动的学,那么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能力。

    长方形课件(篇12)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是在学生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理解了周长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两点:

    1、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引导学生动手量一量,动笔画一画、算一算,通过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利用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充分发挥自主性,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从而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题卡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直尺 彩笔 题卡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哪些知识吗?谁能说一说周长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课件出示)

    师:刚才我们看到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别沿着长方形和正方形走了一圈,谁走得远?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要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才能知道)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既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探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践探究

    1、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48页上面例题。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怎样才能求出它的周长呢?

    学生动手操作,先量一量,再计算。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结果和方法。

    师:你测量了哪几条边的长度?你是怎样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的?

    (请学生充分表达,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预设

    方法一:先量出4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5+3+5+3=16(厘米)

    方法二:先分别量出长和宽的长度,再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5×2+3×2=16(厘米)

    方法三:先把1个长和1个宽加起来,再乘2、

    (5+3)×2=16(厘米)

    (3)理解计算方法。

    针对只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同学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在交流中明确: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

    (4)对比评价。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和评价不同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课件(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比较、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与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经历多种方法计算周长的过程。

    教学难点:

    总结周长公式

    检测工具:

    1、判断(每题10分)

    ⑴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⑵长方形周长=长+宽x2()

    ⑶一个长方形长8米,宽2米,它的周长是10米。()

    2、选择(每题10分)

    ⑴长方形桌面,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A、10分米B、24分米C、20分米

    ⑵一块黑板,长与宽的和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A、5x4B、5x2C、(5+5)x2

    3、计算简便方法下面长方形的周长(每题25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新课

    我们学校最近在操场上画篮球场地,篮球场最外圈是什么形状?(长方形)工人叔叔用纸胶带围了一圈,再刷油漆,这样又直又美观。工人叔叔让老师算算围一圈用多少米纸胶带?我们愿意帮忙算一算吗?知道要算长方形的什么吗?(周长)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明确目标

    学会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预期效果

    长方形有什么关于边的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一组边较长叫长方形的长,一组边较短叫长方形的宽),它的周长又是什么?能指指吗?大家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很好,相信大家学了这节课后一定会很好的帮助工人叔叔解决问题的。老师更相信大家能自己探讨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认真读下列任务,并在纸上完成第⑴、⑵任务后和同桌交流第⑶个任务。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⑴量出下面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并标出来。(用厘米做单位)

    ⑵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

    ⑶和同桌交流,选出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2、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练习,合作交流,教师分三次巡视学生完成情况(1、是否按要求做,2、是否有困难,3、寻找展示交流对象)

    3、展示交流

    ⑴长+宽+长+宽=周长

    ⑵长+长+宽+宽=周长

    ⑶长x2+宽x2=周长说长x2和宽x2的含义

    ⑷(长+宽)x2=周长说(长+宽)x2的含义

    优化计算方法,学生说说理由。

    总结:方法虽然很多,但我们在做数学的时候要选择最优、最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反馈练习

    ⑴计算用多长的纸胶带,也就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篮球场长25米,宽15米。

    ⑵量一量课本的长和宽,用整厘米计算它的周长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出示检测题(5分钟完成)

    2、效果反馈

    出示正确答案,自己批阅,教师统计达标情况(全对的有人,90分以上的有人,能自己改正,需要帮助的人)

    3、反思总结

    自己独立总结本节知识,交流总结。

    长方形课件(篇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五册p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

    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一间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

    (教室里的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一个面,课桌的面和电灯开关的表面都是长方形的,广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在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它们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课前同学们都准备了一个袋子,在这个袋子里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其它的平面图形。你能不用眼睛看,很快的从这个袋子里摸出一个长方形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你们摸出的是这个吗?(三角形)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

    那你们摸出的是这个图形(平形四边形)吗?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

    那是它(梯形)吗?为什么也不摸出这个图形呢?

    这个图形有四条边,四个角,为什么你们摸出的不是这个图形呢?

    那你们摸出的一定是这个图形了,对吗?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你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2)验证。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已经初步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征。但是这个只能作为初步的猜想,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来验证。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进一步的来研究它们的特征。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2厘米,两条短边都是9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2:我们也是用直尺量的,虽然量的结果不同,但也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

    生3:我们用铅笔去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并在铅笔上做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结果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4: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可以看到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换个方向对折,又可以看到两条短边也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长方形的边有哪些特点呢?你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发现的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将长方形对折,使它们两组对边分别重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发现它的对边是相等的,但是相邻两条边的长度不相等。

    我们再来看看长方形的四个角,这四个角都是什么样的角呢?

    长方形课件(篇1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长方形(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正确粘贴相应大小的长方形

    活动准备:课件 房子图形 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香糊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看课件。师:今天有个图形宝宝来给小朋友表演节目。想知道是谁吗?(长方形)

    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

    2、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哪些是长方形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长方形

    4、现在长方形宝宝要表演节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转呀转 翻跟头)

    二、感知不同的长方形

    长方形宝宝翻跟头翻到了长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长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长方形?

    (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绿的……,)这些长方形宝宝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动手操作

    1、现在长方形宝宝听说有小动物需要他的帮助,他要和小朋友说再见了。

    2、小动物遇到什么困难了。我们去看看。

    3、出示房子图。原来是小动物的房子被风吹坏了,有的地方要补上,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动物吗?(提示幼儿选择合适的长方形补房子)。

    活动结束

    【长方形课件(热门15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