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离子课件
  • 离子课件

    发表时间:2024-01-11

    离子课件。

    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考虑到您的需要,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编辑了“离子课件”,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离子课件 篇1

    一、设计思路: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

    四、教学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nacl溶液、0.5mol/lna2so4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

    3、学生准备:2人为一组,用最优化组合配置。

    4、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中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

    5、学生每人一分学案

    七、教学过程

    【引入】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

    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而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铜离子遇氢氧根离子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

    那么什么叫离子反应?离子反应要发生具备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

    [分组探究实验]

    实验

    现象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判断的依据

    1、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ml的nacl溶液

    2、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ml的bacl2溶液

    [思考与交流]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从下表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实验证明?

    3.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表一:几种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分析

    混合前溶液

    混合前溶液中的

    离子

    由现象推断

    生成的物质

    混合后溶液中的

    离子

    实际发生反应的

    离子

    cuso4+nacl

    cuso4+bacl2

    [教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cuso4和bacl2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化,溶液中有的离子消失了,有的离子还存在。我们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化:

    [板书]反应前反应后

    cu2+cl-so42-ba2+baso4↓cu2+cl-

    [教师]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教师]上述反应中cu2+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没有参加反应,那么该反应的本质就是:

    [板书]ba2++so42-==baso4↓

    [教师]这种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板书]二、什么叫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教师]一个离子反应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而离子方程式更能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那么离子反应的发生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三、探究复分解反应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探究实验1]

    实验Jk251.COm

    反应前溶液中的

    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cuso4溶液中加入

    3ml的naoh溶液

    [学生归纳]

    [板书]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条件之一——生成沉淀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离子反应都有沉淀生成呢?

    [探究实验2]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

    离子

    由现象推断

    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2co3溶液中加入

    3ml的hcl溶液

    [学生归纳]

    [板书]条件之一——放出气体

    [教师]刚才有些同学说除了放出气体外还有水生成,那反应中生成的水怎样用实验验证呢?

    [探究实验3]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oh溶液中加入

    几滴(2-3滴)酚酞溶液,

    再逐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

    [学生归纳]

    [板书]条件之一——生成水

    [教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是两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

    ①na2co3+cacl2②ba(no3)2+cucl2③k2co3+hcl

    [教师]上面能发生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怎样书写呢?

    [板书]四、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步骤

    步骤

    举例(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电解质

    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电解质

    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查”--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

    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左电荷总数=右电荷总数(电荷守恒)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⑴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2)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一律拆写成离子

    (3)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

    (4)弱酸(h2s、hclo、h2so3、ch3cooh等)、弱碱(nh3·h2o)等难电离物质写成化学式;

    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agcl、baso4、fe(oh)3、cu(oh)2等)一律写化学式

    练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k2co3+hcl 2、ba(oh)2+h2so4

    [教师归纳]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应注意:

    1、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或化学规律

    2、反应是否有该拆的没拆,不该拆的拆了。

    3、栓查条件符号是否标好,等号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学生练习]课本34页第6题

    [课堂练习]不同酸、碱中和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koh+hcl==kcl+h2o

    2naoh+h2so4==na2so4+h2o

    2koh+h2so4==k2so4+h2o

    ba(oh)2+2hcl==bacl2+2h2o

    [教师]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电离出的h+与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h2o

    [板书]六、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离子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

    (2)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某个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的离子反应。

    [学生练习]课本34页第5题

    练习

    下列离子方程式能表示哪些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

    ⑴ca2++co32—=caco3↓

    ⑵co32-+2h+==co2↑+h2o

    [3]h++oh-==h2o

    [教师归纳]根据离子方程式列举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分析出离子方程式中每种离子所代表的各类物质,如、ca2+可代表碱或可溶性钙盐,co32-只代表可溶性碳酸盐。

    2、分析出由离子符号所代表的物质中其他成分之间是否发发生反应,若发生反应,其生成物是否与离子方程式右边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相吻合。

    如、h++oh-==h2o其中h+表示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电离出的h+,oh-表示强碱,但若用强酸h2so4与强碱ba(oh)2反应则不符合。

    3、检查,可将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对比一下是否与离子符号相吻合。

    [拓展练习]

    1、写出nahco3、nahso4的电离方程式。

    2、写出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硫酸铜与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七、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区别

    左边

    右边

    电离方程式

    左边只是化学式没有离子符号

    右边只是离子符号没有化学式

    离子方程式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附《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学案

    [分组探究实验]

    实验

    现象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判断的依据

    3、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

    4、

    中加入3ml的nacl溶液

    2、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

    中加入3ml的bacl2溶液

    [思考与交流]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从下表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实验证明?

    3.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表一:几种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分析

    混合前溶液

    混合前溶

    液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

    生成的物质

    混合后溶液

    中的离子

    实际发生

    反应的离子

    cuso4+nacl

    cuso4+bacl

    [结论]一、什么叫离子反应?

    [结论]二、什么叫离子方程式?

    [三、探究复分解反应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探究实验1]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cuso4溶液中加入

    3ml的naoh溶液

    [结论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2co3溶液中加入

    3ml的hcl溶液

    [结论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

    实验

    反应前溶液

    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2-3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

    [结论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中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

    ①na2co3+cacl2 ②ba(no3)2+cucl2③k2co3+hcl

    [结论]四、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步骤

    举例(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电解质

    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电解质

    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查”--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

    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左电荷总数=右电荷总数(电荷守恒)

    练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c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2、k2co3+hcl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⑴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2)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一律拆写成离子;

    (3)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

    (4)弱酸(h2s、hclo、h2so3、ch3cooh等)、弱碱(nh3·h2o)等难电离物质写成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agcl、baso4、fe(oh)3、cu(oh)2等)一律写化学式。

    [课堂练习2]不同酸、碱中和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koh+hcl==kcl+h2o

    2naoh+h2so4==na2so4+h2o

    2koh+h2so4==k2so4+h2o

    ba(oh)2+2hcl==bacl2+2h2o

    [教师]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电离出的h+与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h2o

    [结论]六、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离子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

    (2)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某个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的离子反应。

    练习

    下列离子方程式能表示哪些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

    ⑴ca2++co32—=caco3↓

    ⑵co32-+2h+==co2↑+h2o

    [3]h++oh-==h2o

    [教师归纳]根据离子方程式列举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分析出离子方程式中每种离子所代表的各类物质,如、ca2+可代表碱或可溶性钙盐,co32-只代表可溶性碳酸盐。

    2、分析出由离子符号所代表的物质中其他成分之间是否发发生反应,若发生反应,其生成物是否与离子方程式右边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相吻合。如、h++oh-==h2o其中h+表示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电离出的h+,oh-表示强碱,但若用强酸h2so4与强碱ba(oh)2反应则不符合。

    3、检查,可将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对比一下是否与离子符号相吻合。

    [拓展练习]

    1、写出nahco3、nahso4的电离方程式。

    2、写出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硫酸铜与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结论]七、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区别

    左边

    右边

    电离方程式

    左边只是化学式没有离子符号

    右边只是离子符号没有化学式

    离子方程式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离子课件 篇2

    教学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 2)

    比较稳定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多于4个

    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离子课件 篇3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本节内容属于高中的起步教学,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导电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认知目标:

    (1)是学生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分类情况,了解溶液导电的本质。

    (3)通过实验分析,了解物质导电性和自由移动离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反对虚假的精神;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依据:依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模拟实验的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物质导电原理。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电解质的概念。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发挥化学实验最大作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便于学生学习,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用实验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所以精心设计模拟实验的flash动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讨论,得出“电解质”的定义。

    2、通过教学设问的方式进行随堂小练习。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设计练习内容,该练习对本节所学内容起到巩固作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重点知识的掌握

    (三)小结

    采取学生先小结,老师后总结的方式,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离子课件 篇4

    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离子反应》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单元课题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

    学生情况: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在知识学习上学生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等诸多特点。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应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离子共存问题,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常见离子反应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探索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渡: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实验探究及自主建构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认识,对本节课,我准备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参与的方法,体现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方法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也训练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配合清晰的板书强化重点知识。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在这一个环节首先让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电离知识进行回忆,并完成习题中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由此开始引导学生建立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为离子的概念。然后进入我的教学第二个环节。

    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温故知新,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主要分三部分,离子反应的认识,离子反应方程式及其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三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先看第一部分离子反应的认识。

    1.离子反应

    (1)探究电解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引导学生思考,既然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那么溶液中电解质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从微观层面来看,具体发生了什么反应?学生通过思考,大胆猜想就是离子发生了反应,老师及时给予肯定。

    (2)体会离子反应的含义:

    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归纳出离子反应概念: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我们把这样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

    这一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和导入部分的习题形成很好的衔接,环环相扣,让学生自主发现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其次,根据上面所学知识,老师带领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参加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再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合并,将左右端同时存在的等数离子删掉,形成最后的离子方程式。带学生回顾书写过程,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四步法,明确离子方程式含义。配合练习题进行书写方法巩固。

    最后,请学生上台,参与到演示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生成物,总结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这一部分设计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合作学习,主动建构理念,通过分析对比得到结论,很形象直观的突破了重难点,并通过实验培养科学的态度。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这一环节给学生准备了典型的练习题,一方面通过习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检测学生这节课的掌握程度,这些练习题与本节课学习内容针对性强,如离子方程式的辨别以及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虽然是选择题的形式,但是习题存在一定难度,学生通过练习可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运用意识,也可从中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巩固提高环节是由老师带领学生回忆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这样学生通过回忆,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了学习效率。

    最后布置作业,作业是查阅思考总结难溶盐的特点及课后习题。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巩固练习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树立他们勤奋获得成就的意识。

    离子课件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高中化学组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A.了解电解质的概念;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C.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应的实质。

    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意在渗透探究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限于新高一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以启发性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

    充分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

    演示溶液导电性实验,观察分析,同时展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从微观领域明确溶液导电的本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溶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2、通过上面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后,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能够很快地辨别出那些物质是电解质,能够正确地书写电离方程式,能够运用定义辨别出酸,碱,盐。

    结合本节知识,课后讨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离子课件 篇6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认识元素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了解原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到离子是物质的一种离子;了解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总结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运用多**、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观察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以及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认识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了解材料组成的奥秘,培养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初步形成“物质的粒子性”观点。

    【活动方案】

    活动1。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初步认识

    1阅读下列材料并填空。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了解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

    阅读课本第78页,讨论下列问题。

    ① 为什么电子不能被原子核吸引

    ②它的运动的是否有如卫星一样有特定的轨道

    ③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④ 第一电子层、第二电子层和最外层分别能容纳多少电子?

    三。阅读p78的表4-4,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

    选择适当的序列号并填写以下括号:

    ① 核电荷数②核③电子层④电子层上的电子数⑤中子数⑥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画出碳、硫、钙和氧原子的结构。

    活动2: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数据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根据元素周期表显示了元素1-18的原子结构。请找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并讨论它们的结构规律。

    ⑴根据资料1,填空:

    ①此表纵行排列的依据是 ;此表横行排列的依据是 ;

    ② 惰性气体原子中电子排列的特点是

    ③ 金属元素原子中电子排列的特点是

    非金属元素中电子排列的特点如下

    ③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与

    活动三、了解离子的形成

    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了解离子

    阅读课本79页图4-10,了解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成过程。

    ①钠原子最外层有_____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1个电子,电子层数______,原子核______发生变化,核电荷数元素种类________改变,如此变化后的钠原子带上_______ 个单位______电荷,变成了钠离子,表示为na+,这样的离子为阳离子。

    ②氯原子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______ 个电子,电子层数_____,原子核_______发生变化,核电荷数________,元素种类________改变,如此变化后的氯原子带上______ 个单位______电荷,变成了氯离子,表示为cl-,这样的离子为阴离子。

    ③ 由于静电作用,na+和cl-形成化合物nacl。na+和 cl-个数比为

    ④na结构示意图为na+结构示意图为元素符号右上角的“+ ”、“-”号表示电性,如 na+表示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cl-表示由几个原子形成的集团带有电荷,它们也叫离子,如 so42-(硫酸根离子)。

    2.了解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① 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nacl,

    ② 由键合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称为离子化合物。

    三。以钠和硫为例,画出硫化钠的形成过程。

    活动四、小结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阅读课本第79页的图表,完成下列图表。

    【课堂反馈】

    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获得电子

    a. b. c. d.

    2.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

    a、 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

    3、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以下关于铱的陈述是正确的()

    a、 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铱是非金属的

    4.下列同学对“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bcd.

    5.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元素

    a、 相对原子质量是13b,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 原子结构图是d,原子序数是13

    6.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是

    a、 分子b原子c阳离子负离子

    7.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 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

    《课题3 离子》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认识元素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了解原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到离子是物质的一种离子;了解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总结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运用多**、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观察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以及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认识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了解材料组成的奥秘,培养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初步形成“物质的粒子性”观点。

    重点:核外电子的排列和离子的形成。

    难点: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2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理思维方法。

    [情景创设]

    像分子和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离子。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继续了解物质组成的奥秘,并了解第三种粒子-粒子。

    什么是离子?离子是如何形成的?要得到答案,我们必须从原子的内部组成开始。

    活动1。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初步认识

    〖情境创设〗 让学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核外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呢?

    活动组织:完成活动1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活动结果】对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课堂评价。

    电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有一些区域经常出现;

    2电子排列在原子核外的层中;

    三。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上层2个),电子总是先填充内层,然后填充外层;

    活动2: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语境创造中的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根据元素周期表显示了元素1-18的原子结构。请找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并讨论它们的结构规律。

    研究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活动组织:独立完成活动2。完成活动2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和展示。

    【活动结果】对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课堂评价。

    〖归纳提升〗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个(氦为2个),称为满电子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它们的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

    2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获得相对稳定的结构;

    三。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在4个以上,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

    4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

    活动三、了解离子的形成

    【情境创造】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容易获得电子。这些原子在获得或失去电子后会形成什么样的粒子?这些粒子又如何构成物质?你可以通过阅读课本第79页来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组织:阅读课本第79页的课文和图4-10。独立完成活动3。小组讨论和交流。

    离子课件 篇7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实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提问】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评价】给予肯定。

    【指导实验】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追问】分别讨论三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这些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反应。

    【练习】书写如下电离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过渡】用什么式子来表示离子反应呢?前面已经通过实验证明AgNO3与NaCl、HCl、KCl均能发生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同学分别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二、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思考并讨论、猜想。

    回答: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在溶液中均电离出氯离子,跟AgNO3电离出的Ag+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讲解】先把溶液中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仍写成化学式。反应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结合成难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把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H+和NO3-即实际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删去就写成了“离子方程式”。

    Ag++Cl-=AgCl↓

    子方程式。

    【练习】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问】通过完成AgNO3分别与HCl、NaCl、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①能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提问】Ag++Cl-=AgCl↓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讲解】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写、改、删、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

    领悟。

    Ag++Cl-=AgCl↓

    发现反应物虽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见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与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间进行的反应,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银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相互交换的过程,探究反应的实质,引出本节的知识点。

    (2)改: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凡是难溶、难电离、气体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质仍写其化学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4)查:检查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①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是否相等。②方程式两边电荷数是否相等。

    【练习】盐酸跟Na2CO3、K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验证两同学回答是否准确。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盐跟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类反应。

    分析离子反应如何运用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的练习,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的基本功。

    请写出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请讨论此写法是否正确?

    【评价】对后一组的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固体物质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离子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 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 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

    [前置练习]

    书写电离方程式

    H2SO4 NaOH NaCl Ba(NO3)2

    [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

    [板书]第五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展示目标]

    [演示实验]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

    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

    [问题讨论]实验中尽管反应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

    [学生回答]

    [总结]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

    [问题讨论]下列反应那些属于离子反应:

    ⑴氧化铜和西硫酸溶液

    ⑵锌投入到盐酸中

    ⑶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

    ⑷氢气还原氧化铜

    [学生回答]

    [板书]关键:①在溶液中进行(或熔融)

    ②有离子参与

    [引入]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子间的反应呢?请大家阅读课文,讨论回答有关问题。

    [阅读讨论]

    [问题探索]

    1、 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

    2、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2++SO42-=BaSO4

    两个反应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

    3、 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应?

    [学生回答]

    [板书]二、离子方程式

    1、 定义

    2、 含义:表示一类反应

    [引入]如果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阅读]P58,内容

    [板书]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回答]

    [板书]步骤:1、写方程 2、改离子 3、去相同 4、查守恒

    [练习]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 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2、 实验室中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3、 氯气通入水中

    4、 硫化氢通入硝酸铅溶液中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同学们应特别注意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大家应根据四步书写法多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作业]《基础训练》P40、9题。

    化学知识的趣味记忆法

    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如编选歌诀、利用谐音、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

    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

    离子课件 篇9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今天主要讲授第1课时的内容,包括: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第1课时包含了如下的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究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初步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起始篇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初中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高中阶段知识的学习。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就已经做过了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这对于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奠定了基础。并且高中生思维能力在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会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分别概括酸、碱、盐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说出电解质、电离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能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

    2、通过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得到提高。

    3、学习中感受探究物质组成奥秘的乐趣和化学世界的奇妙。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

    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教学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环节,首先是第一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引子和铺垫。在这里我会结合学生初中所做的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提问: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哪些不可以。并请学生思考原因,借此引入本节新课“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环节二:新课讲授

    导入之后就进入了新课讲授环节。

    1、电解质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能导电的溶液,提出不仅NaCl、KNO3、NaOH的溶液可以导电,这些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由此提出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接着我会提问学生:Cu、盐酸、CO2、是不是电解质?针对概念中的易错易混的点进行解释和探讨,通过这一过程深化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电离

    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电解质之后,我会请学生思考NaCl溶液为什么会导电。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我的讲解可以得知是因为NaCl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

    NaCl=Cl-+Na+

    这一过程我会通过动画的形式来进行呈现NaCl的电离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动画中学到知识,增加化学课堂的情感体验。最终充分理解NaCl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酸、碱、盐的电离

    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离之后,我会请学生根据NaCl的电离方程式,写出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并且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的本质。学生通过写电离方程式就可以概括得出: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采用类比的方法,请学生试着写出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碱的本质。

    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盐的本质是易错的一个点,我会这样来处理:设置小组合作探讨环节,请各个小组列举熟悉的盐,并从中归纳概括如何从电离的角度定义盐。

    部分小组根据之前的规律很可能就得出: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有的小组也可能会考虑到(NH4)2SO4、NH4Cl也是盐。这样通过小组之间思维的碰撞最终得到完整正确的结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老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环节三:巩固提升

    我会请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判断Na2SO4、Na2CO3、NaHCO3、NaHSO4是不是盐,并写出它们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在这一环节中出现了酸式盐NaHCO3、NaHSO4,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酸式盐的电离与正盐的电离不同,酸式盐和酸式盐的电离也不相同,也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

    环节四:小节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是什么?这样的作业与下一节课的内容“离子反应”相衔接,体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离子发生反应的关键,知识间的逻辑体现更加完善。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体现教学重难点,方便学生梳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我的板书直观而简明,请各位老师看我的板书:

    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离子课件 篇10

    1、 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 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 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

    [展示目标]

    [演示实验]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

    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

    [问题讨论]实验中尽管反应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

    [学生回答]

    [总结]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引入]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子间的反应呢?请大家阅读课文,讨论回答有关问题。

    [阅读讨论]

    [问题探索]

    1、 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

    Ba2++SO42-=BaSO4↓

    两个反应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

    3、 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应?

    [引入]如果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阅读]P58,内容

    [学生回答]

    [练习]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同学们应特别注意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大家应根据四步书写法多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作业]《基础训练》P40、9题。

    化学知识的趣味“记忆法”

    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如编选歌诀、利用谐音、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

    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

    离子课件 篇11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说教学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位于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到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从教材体系来看:他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为后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选修4奠定了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新考纲明确指出“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在教材处理上我将让学生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初步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过渡语】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为中心”,学生学情不能忽视

    2、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和“电离方程式”的知识, 已经意识到用实验的方法去进行化学探究,但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储备不足, 物质离子式不熟悉,所以本节课在完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不能随意拔高难度

    (2)认知基础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们知道高中生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辩证思维也迅速发 展,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前期,但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稍弱,不能直 接给出概念或结论,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

    【过渡语】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和重难点内容: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B、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的离子方程式,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C、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用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观

    4、重、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学生分不清哪些需要拆成离子式,哪些 仍然写化学式,需要借助教师归纳,并不断练习强化)

    【过渡语】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学法

    1、说教法

    【过渡语】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根据这一原则我主要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法”引导学生通过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对“离子反应和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探究,针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多过手练习,从而突破难点内容

    2、说学法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遵循由感性----理性的认知规律

    【过渡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新教材编写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我将从四个环 节展开教学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通过一则小故事拉开本节课的序幕“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军士们误饮了哑泉,后又喝了泉水才转危为安”,吸引学生眼球,再让学生回顾“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实质”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

    (目的:从原有旧知识中生长出新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吸收)

    2、实验探究,获得新知(30min)

    A、[创设问题情境一],让学生思考“是否有离子就能发生反应”,进行猜想,做探究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2-1】 a、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KCl溶液

    b、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BaCl2溶液 现象:a中没有现象b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a中Na2SO4电离出的Na+和SO42-与KCl电离出的K+和Cl-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b中Na2SO4、BaCl2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Na+与Cl-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与Ba2+发生了化学反应,这个反应的实质是:SO42-+Ba2+====BaSO4

    从而得出结论:“不是有离子就能发生离子反应,有些离子在反应过程中并没有参与反应”,进而引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目的:让学生学习用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 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观)

    B、以Na2SO4+BaCl2反应为例,详细讲解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步骤,我把它总结成四个简单的字便于学生记忆,即:“写、拆、删、查”。教师强调“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要拆成离子式,单质、氧化物、气体和难溶物仍然写化学式”,强调学生不要忘记“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让学生练习书写“NaOH+HCl,KOH+HCl,NaOH+H2SO4,KOH+H2SO4”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发现四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H++OH-===H2O”教师进而提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不仅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一类离子反应” (目的:通过详细讲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并练习强化,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难 点内容)

    C、[创设问题情境二]让学生思考“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进行猜想,做探究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2-3】a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NaOH溶液

    b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用滴管向试管 里慢慢加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c向盛有2ml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盐酸

    学生描述反应现象,并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分析:由上面abc三组实验得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水或放出气体”

    (目的:让学生逐渐学会用规范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强化学生用化学实验的方 法进行科学探究)

    3、知识应用,加深理解(5min)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随堂练习

    (目的: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准确把握重难点,也可以检验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4、归纳整理,理性提升(2min)

    为强化认识,教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板书设计

    为求板书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我采用提纲式板书,现将板书划分为三版: 左板:一、离子反应的定义

    中板:二、离子反应方程式

    1、书写步骤

    2、意义

    右板:三、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设计实验、描述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主线,让学生学习用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当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离子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