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荷塘月色课件范例
  • 荷塘月色课件

    发表时间:2023-10-29

    荷塘月色课件范例。

    真正的优秀文章寥寥可数,“荷塘月色课件”便是其中之一。兹提供本资讯仅供参考,请自行酌情考虑实际情况。教师在授课前务必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因此认真撰写每个教案课件尤为重要。优秀的教案应全面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荷塘月色课件(篇1)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荷塘月色〉教案。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2)体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茶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一)导入课文。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伤口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下面,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如不具备这个条件,可由教师表情朗读)。

    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现在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两种考虑:

    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然后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教案《荷塘月色〉教案》。

    观荷塘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分析作品结构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摊牌体会。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

    不加掩饰直反正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各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学生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一见陈竹隐藏《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_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安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审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说明:上面这各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为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六)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与用“照”相比较进行品味。)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

    荷塘月色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2、欣赏清秀隽永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文中作者心理变化的脉络;

    2、重点分析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那么,我们以前还学过朱自清的哪一些文章?(《匆匆》、《背影》等)

    大家觉得朱自清的这些散文有什么样的特点?(质朴而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诗意的景物,动人的细节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另外一篇散文《荷塘月色》。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作家、学者。著有《踪迹》、《背影》、《你我》、《欧游杂记》等。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摆脱这惶恐,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然而,作者毕竟是个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西院,有一天晚上,由于心情烦闷出来散步,因此写下了这篇《荷塘月色》,文中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荷塘”,再写“月色”。

    乘(chéng)凉     煤屑(xiè)   踱(duó)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颤(chàn)动     霎(shà)时    媛(yuán)女    纤(xiān)   敛(liǎn)裾(jū)

    1、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独游荷塘的原因,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月亮渐渐地升高了”一句中,“渐渐”有何妙处?

    明确:“渐渐”一词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反衬出自己内心的颇不宁静。

    明确:正是因为心里不宁静,所以才走出去,因此,第一部分:点明心境,交代夜赏缘由。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一句中,“寂寞”一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

    明确:“寂寞”一词极妙,既写出了夏夜荷塘的宁静,又确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作者不说自己内心寂寞,而说路寂寞,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

    2、“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一句中,“淡淡”二字除了写“月光”,同时还在写什么?

    明确:还在写作者的心情,淡淡的景色传达出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3、“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字的妙处?

    明确:“踱”字准确地写出了作者若有所思的神态和暂得安宁的心态。

    4、“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妙处”是针对现实生活中许多令作者不能摆脱的苦闷而言的。“受用”一词准确地写出了作者得到这块难得的“乐土”的心情。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哀愁变为淡淡的喜悦。

    1、这一段写荷塘景物的顺序: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荷韵

    明确:明喻。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暗喻:本体和喻体都有出现。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博喻:由一个本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喻体连用构成。

    3、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确:拟人。“袅娜”形容花柔美,“羞涩”极言荷花含苞待放的难为情之状,这两个词写出了荷花的妩媚多姿。

    博喻。“明珠”写荷花之洁净;“星星”写荷花之明亮;“美人”写荷花之娇美。

    4、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明确:以歌声写花香,将听觉转化为嗅觉,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本来“缕缕清香”是靠嗅觉来感知的,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一下子转化到听觉的感觉上来,这种通感是新奇真切的,这两者在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等特点上极为相似。

    ▲ 通感:也叫移觉,它是指人们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出现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

    5、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拟人。 从“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可看出,拟人化。

    6、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明确:拟人。从“脉脉”可看出。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1、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色本是难状之景,因此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笼”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

    “泻”: 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 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 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笼”:表现月光下叶子与花轻飘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去,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明确:比喻。“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

    4、“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明确:通感。月光、月影本来依靠视觉感知,作者却用名曲这一听觉来描写,巧妙地表现了视觉与听觉的沟通与转移。

    5、小结:这一段通过叶、花的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与柔和。

    1、“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语言平实自然。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5、“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明确:大自然的热闹,使作者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从而产生孤寂、失落之感,将作者由游荷塘的淡淡喜悦拉回到现实的淡淡哀愁中来。

    1、为什么作者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明确:因为采莲的热闹情景与眼前蝉蛙鸣叫的热闹景象相契合;更重要的是:现实美景无法平息颇不宁静的心绪,作者只能再到六朝时采莲的热闹场景中去寻找解脱。另一方面,他生在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

    2、引用《采莲赋》有什么作用?

    明确:意在以古代采莲时的欢乐情景,衬托自己内心的哀愁与苦闷。

    3、引用《西洲曲》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主要是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

    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是对愿望无法满足的遗憾。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表现了作者身处现实烦忧中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结构上,起转接过渡的作用。(作者出生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结构上:照应开头的带上门外出,妻拍儿睡。内容上:回到无法超脱的现实中,更能体现作者的哀愁。

    “猛”、“不觉”:表明作者由荷塘回到家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足见荷塘令人沉醉,也足见作者心中极不宁静,连走到哪里都不知道。

    (暗线)情感:不宁静     求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

    本文写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想。作者因遭遇到现实中的痛苦、烦恼而去观赏荷塘,他希望借此摆脱现实约束,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的人”。事实上,当他面对荷塘时,的确也感受到淡淡的喜悦,心灵获得短暂的自由和宁静。作者从各种角度、用各种手段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将我们带入一个亦真亦幻的迷人境界。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

    主旨:《荷塘月色》描写了一个夏夜,作者为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所见到的景色,抒发了“不宁静     求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的情感,表达了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心境。

    1、课后题一: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

    明确:“另一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没有痛苦的世界。

    此时的作者与平时相比是超然的,没有俗世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只有安宁和平的心境,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明确:第1、2、4句中加点字是叠音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同时加强了语势,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第5句:换成“照”字,则显得太一般了,达不到如此的效果。

    1、用词生动准确。如:“泻、浮、洗、笼”等动词;“森森、淡淡”等叠音字。

    2、情景交融。以美景来抒发不宁静的心境。

    3、通感手法的运用。

    4、圆形的结构。

    外结构:作者从出门去荷塘又归来,依空间结构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内结构:情感思维从不静、求静、得静、最后到不静,也是一个圆形。

    5、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塘                      月下的荷塘            淡淡的喜悦

    月    第三部分(4~6)   荷塘中的月色          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课件(篇3)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朱自清荷塘月色公开课课件,我们来看看。

    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教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幻灯片出示)

    (二)同时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三)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导语: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再思考几个问题。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荷塘月色课件(篇4)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1、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的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河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三自然段中“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3、默读全文,分析思想感情。

    明确:

    ①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

    “幽静”“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的眼中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

    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得到淡淡的喜悦。

    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既素淡宁静,又朦胧和谐。

    ③回到现实。

    ④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

    四、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一、赏析第4段:

    全体诵读第四自然段,分析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明确: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男生读第六自然段,女生找出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交流后教师指导:

    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

    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赏析最后两段:

    请一学生朗读最后两段,教师提问: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明确:“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明确: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明确: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作者朱自清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另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这美丽、宁静、清新的大自然也正是作者精神的避难所。今天我们领略了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但是作为一篇美文,《荷塘月色》是多方面的,希望同学们能以独特的视角去关照美、感受美、体验美。

    荷塘月色课件(篇5)

    一、学情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过程

    课前:

    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课堂:

    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仔细思考文章的文眼、线索及全文的感情脉络。

    ②重点分析课文四五六自然段,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后:

    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导学和同步训练》上的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准确认读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背景

    3、全文写景状物的特点

    导入新课

    1、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背影》、《匆匆》、《春》

    2、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

    明确:线索:作者的行踪变化+情感变化

    3、文眼:颇不宁静

    为什么?——结合背景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4、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5、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6、语句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十)小结本课内容

    (十一)布置作业: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荷塘月色课件(篇6)

    (2)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们想起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优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反思教学:向来,名家名篇非常难上。本人经过长期的准备及许多富有经验的教师的帮助,这堂课上得还算成功。

    一、在幻灯片的设计上符合文章意境,熔画面、音乐、文字、朗诵于一炉,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

    二、授课思路上,打破传统。重点切入教学目标。重点探讨语言的品味,符合单元要求。

    三、教学方法上,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点拨试等。尤其在运用小组竞争法上,本人认为较为理想。

    当然,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教师,本人在这堂课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语言的品味,没有很好地与充分的朗读结合起来。

    二、文章的导入不够自然。应在出示幻灯片(1)后让学生背出有关荷塘的诗句,可激活课堂。

    三、胆量上还须培养,力争做到镇定,“胸有成课”。教学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工作。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满意总会更多于不足。

    荷塘月色课件(篇7)

    1、知识目标: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背诵课文4、5、6段。

    2、能力目标:

    ⑴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⑵ 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形象的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3、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思想情感,了解旧时代知识分子不满的现实,迷茫、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

    1、朗读教学法。

    2、美点寻踪法。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赏析课文的美,背诵课文4、5、6段。

    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朱自清四个闪光点: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不领美国救济粮,体现民族英雄气概。

    4、散文秀丽朴素。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描画荷塘月色美景的。

    1、多媒体显示荷塘月色优美画面。

    2、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录音。

    3、教师指导朗读方法:一要正确、清楚,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二要态度自然,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的技巧:停顿、重读、语调、速度。

    1、教师请同学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2、美点寻踪:

    美表现在课文哪些地方?同学们大胆发言。

    ⑴ 文题可以知道,本文主要是写荷塘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

    3、4、5段。

    ⑵ 教师范读第三段,学生齐读4、5段。

    ⑶ 全班分成6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段落。围绕文章写了哪些具体景物?体现景物什么特征?运用那些写景?三个问题要求人人参与。

    学生讨论交流:

    第一组:第四段主要写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写景技巧:

    ① 动静结合先写荷叶后写荷花,这是静的画面,接着写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景,这是动的画面。

    ② 不写一个月处处有月。

    第二组:第五段主要写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借荷叶、荷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的特点。

    第三组: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以树为着眼点。写出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蛙声。

    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有的用比喻,有的用叠词,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简单分析的喜欢的原因。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比喻的运用,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叠词的运用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

    荷塘月色课件(篇8)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欣赏作者眼中的月下荷塘薄雾缭绕、朦胧和谐,塘上月色清幽迷蒙、安谧柔和。

    教学目标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重难点

    1.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方法教具

    运用多媒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

    “问题导学四步走”学习过程设计

    第一步预案落实

    检(抽查)学生预习情况、情境导入

    1.朱自清,原名(),号(),字(),他是著名()

    ()()。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写作背景介绍

    第二步理论探究

    1、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新知(可采取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示范、学生体验等方式)

    2、教师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一、导入:

    由课题所知,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段

    二、诵读、鉴赏第四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播放幻灯片,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三、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1. 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

    (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第三步实践探究

    一、基础训练

    1.课文第四段写了什么?作者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荷叶、荷花、荷香的?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是在描写荷花的香气,说说这样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拓展训练

    讨论:第四段写“月下的荷塘”但是并没有明写月光,甚至没有提到月光二字,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景物暗示月光的存在的?

    三、创新训练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第四步归纳创新

    一、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创新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布置作业(基础作业、创新作业等)

    1.背诵第4、5段

    2.第五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两个方面衬托了月色,请简要分析。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讲的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即月色下荷塘的柔美,荷塘上月色的朦胧,但我总觉得没有讲出作者的美感来,不够精彩,思想性没有讲出濡染来,内功还需修炼

    荷塘月色课件(篇9)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的“阅读鉴赏”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第一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运用娴熟细腻的描写,悉心遣词布字,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阅之动容,为之陶醉,心随文动。它是一篇典范的,又独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精品。对于这样的文本,披文入情,因情动心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因而《荷塘月色》这篇文学作品既承担落实写景状物这一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高一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所以,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掌握写景状物及其语言特点,并能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美情,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就成为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另外,在整个高中阶段,质疑、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而这一文本也站在了初高中衔接的承上启下的位置上。

    同时,教师通过这个文本的教学,能够加深对朱自清作品的内涵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并在教学中进行课改尝试,也能在与学生互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愉悦。

    此文本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之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多篇写景抒情散文,如《春》、《济南的冬天》等,对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高一学生在认识问题上还不够深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质疑探究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审美情感也停留在较浅层次,基于这样的基础,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突破口,而兼顾知识技能的进一步完善,进而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提升的教学定位,是附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也是科学的。

    根据文本,《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质疑自觉和质疑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因而,本课教学设计拟通过引导启发,引起学生质疑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整合。下一步,通过师生互动,对文本阅读进行深化、拓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并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的掌握,探究方法的习得,探究过程中情感体验的丰富。

    教学的内容可设计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导入,介绍,词语积累,启发质疑。第二课时为阅读的深化,拓展,探究解决问题,总结评价。

    在第一课时的质疑过程中,学生的有些问题可能会偏离中心,可先看看有无价值,若无多大意义,可以删去,有些重要问题学生也可能没有发现,可对之进行启发、引导,引出问题,总之,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保证本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这样的设计突变因素可能较多,有些问题也可能是教师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跟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启发,甚至可以超越课堂,课后带学生去请教专家,查阅资料,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师生就都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提高发展。

    同时,本课设计也注重教师在新课程中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从而完成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师生互动,启发诱导的最佳时机、方法、技巧。

    ②为什么想到“采莲”之事?

    ③对探究问题的方法指导及探究中出现的突变因素的控制。

    (一)第一课时:导入,介绍,词语积累,问题的发现及整合。(时间最好安排在周五,以让学生利用周末上网查阅资料,上图书馆或请教专家。)

    1、导入:多媒体播放清华园荷塘月色,同时播放配音朗读带:课文4-6自然段。

    教师引导启发:朱自清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我想和我一样,大家可能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对某些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对语言风格的概括,对中心或篇章结构、行文线索等方面的把握等等,凡涉及到这篇文章的各方面问题,都可能有待深入探讨。接下来我们把同学分成四-五组,大家先阅读,边读边思考,之后再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把问题集中,然后把问题列在黑板上。

    学生质疑过程中,可能提到并经过有效整合后的问题有:

    ①文章的层次如何划分?依据是什么?

    ②作者写了荷塘(4-6段)的哪些景物?

    ③本文写景特色是什么?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上的渺茫的歌声似的”,用的是什么修辞?有何特点?

    ⑤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⑥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⑦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江南采莲的事?为什么两次写到“妻”?

    如果有其他问题提出来,但对这篇文章意义不大,可略加评价,肯定其价值,然后删除,评价以鼓励为主,以促进学生质疑意识的自觉和兴趣。

    可能不会提到但必须提到的问题由教师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如可提示在审美领域的问题有哪些。学生没有提到但对这篇文章至关重要的问题,可由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提出来。这个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维向难点探究,以完成教学目标。整合后可有如下几个问题。

    ⑧作者思想感情怎么变化?

    ⑨这篇文章的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⑩课文后对朱自清的评价不一,你怎么看这些评价?〔查找资料(上网、图书馆),请教专家等途径。〕

    教师在第一课时把这些问题整合,布置学生回去思考,讨论,待第二课时来解决。教师也应在这一时间里查阅相关资料,思考问题,备好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性,以利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二)第二课时:深化拓展阅读文本,探究解决问题,评价总结。

    1、探究问题:

    问题①探究:层次的划出因为标准不一而结果不同,允许学生有多种划分方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学法指导:侧重于探究中帮助学生找到划分标准。启发时注意筛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抓住亮点,一步步向标准引导。如学生回答中有“作者”,就可以引导到“作者写作意图”“动机”这一标准上来。

    层次划分参考标准:

    可按动机:想起荷塘(1)——夜游荷塘(2-6)——荷塘归来(7—完)

    按场景:院内外(1)——小路(2-3)——荷塘(4-5)——四周(6)——回家——路上(7-完)

    按行踪:出门(1)——小径(2-3)——荷塘(4-6)——归来(7——完)

    问题②探究:这个问题较简单,可由学生自己探究找答案:叶、花、香、波、水、月光、青雾、树影、光影、树、山、灯光、蝉声、蛙声。探究指导:找名词中心语。

    问题③探究:探究指导:确立思维方向→寻找答案表述→举例证实,探究方向:多角度,动静结合,想象力丰富,修辞运用,意境创设。

    问题④探究:探究指导:侧重指导学生探究通感与比喻修辞不同的地方——感官上的互通,然后可以确定其修辞的特点,为了巩固,可让学生再造一个句子,提向,评价。

    问题⑤探究:探究指导: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探究:修辞、遗词、意境创设,可举具体例子分析或让学生找例子印证。

    问题⑥、⑦:这是文章的难点之一,解决这个难点的方法是:让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探究突破。

    A、帮助学生探究作者生活的时代及思想感情状态。

    B、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探究。

    C、用多媒体提供其他相关资料(程翔《的主题思想》、朱自清《哪里走》、王瑶《念朱自清先生》、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学·散文》导言)。

    D、参考朱自清其他散文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与学生相互探讨,发现学生找到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线索,教师也应积极思考,互相启发,以利问题的解决。答案可允许有创选性的解读,也可以从纯文学角度回答。

    有这几种解读可供参考:一、“1927年7月”表时作者对政治不安的担忧。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妻已睡熟好久了”说明妻始终不解作者心情的变化。三、引用《采莲赋》、《西洲曲》说明作者借古代美的诗文以消愁。四、作者生活面临困境,所以心中不宁(资料查阅)。五、朱自清性格使然,可观其他作品风格知悉。

    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指导学生对阅读进行深化,拓展。通过问题“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感情有没随之变化?”来完成这个任务。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也可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互动。这样,教师的情感体验也会在新课程中不断丰富。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到“原来,像朱自清一样,排解不宁静的心情的方法可以如此高雅,别致,月光淡淡,我愁悠悠,思及旧俗,我心幽然,虽然是暂时,但却余时无穷”。

    问题⑨探究:这个问题可自由展开讨论,答案也不一定统一,具体可有:自然美、意境美、亲情美、语言美等方面,教师可有自己的看法。并与学生提出的看法平等对待,师生可互辩,不确定熟是熟非。

    问题⑩探究:对于此问题,可让学生充分感受体会,也可让学生写一段自己的评价,可在课后完成。教师可自己表达观点,与学生相互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高各方面能力。

    荷塘月色课件(篇10)

    导入

    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荷塘月色课件(篇11)

    一、 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

    在教学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读过这篇课文。我不认为传统的教材分析可取。我完全抛弃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头脑去钻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结果我有了很多独特的想法。比如我发现朱自清带上门出去前他其实是很想同人交谈,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与他共享这份苦闷,我想他就不会如此不平静如此寂寞了。他的妻子,迷迷糊糊哄着孩子睡觉,他必须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这时候就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

    我认为这篇文章一直是作者与荷塘――他心目中艺术的美,或者说简直就是他追求的“艺术的女人”对话。他本来一直处在一种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他在煤屑路上走,他体验着一个人的自由,他说他喜欢这样,但这看来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还是不甘心寂寞,他还是在寻找对话的客体。于是他开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受用”,而是和这样一个宁静幽美的月下荷塘展开了对话。

    既然是对话的客体,当然不是静静美丽着的自然,荷塘在他心中不断幻化成脱俗曼妙的女子,他心目中的“艺术的女人”。这些女人亭亭玉立,有体态轻盈、随风起舞的,有羞涩如明珠般闪烁的,还有通灵清透的出浴美人。这些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尽现其娇羞、柔媚的一面,他似乎听到了美人渺茫的歌声,他似乎看到美人心底的那丝颤动。

    “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慢慢虚化幻化,她们开始做梦,那是一个朦胧而美好的梦,让人不忍心去触碰,唯恐不小心惊动了梦中静谧、祥和而又柔美的女人。

    他无奈,只能把视线移开荷塘,移向四围,像鬼一样黑黢黢的树影中,他终于又发现了新的艺术女人,新的对话客体――丰姿绰约的杨柳。杨柳的倩影是无论什么烟雾都遮挡不了的,连影布荷叶都显得那么和谐,也只有名曲才可以有如此谐和的演奏。他很高兴,但是杨柳似乎没有荷花那般通人性,她的美总是让人觉得无法接近。于是作者再寻觅新的对话者,然而没有了,他的视线越过了树梢,看到远山,看到树缝里的灯光,听到嘈杂的蝉声和蛙声,他知道又是回到了人世,那些通灵美妙的女子不再和他对话,他没有心情了。他再次感到落寞,他说“我什么都没有”。

    他不甘心没有人与他对话。他回想起古代的女子,他们是多么活泼可爱,唱着艳歌去采莲,那个风流的季节多么让人向往,但一转念,向往归向往,还是不能回去与他们对话。

    没有对话的人好让人惆怅啊。作者觉得自己像《西洲曲》里的女人,唉,想着想着,不由得怀念家乡了,也许只有家乡才能找到真正可以对话的人。

    他带着一腔无处诉说的失落走着,走着,已然看见过去的一切,继续罢。苦闷,暂时放在心里。待来日希望找到红颜知己,让我倾诉郁结已久的烦闷罢。

    他寻找一个知己,一个可以领会他的内心可以听他倾诉的知己,在他心中,这个知己只有艺术的女人才可以充当,他最后仍然失望了。

    二、 教学目标

    (一). 文学角度

    1. 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作

    2. 了解散文这一文学体裁

    (二). 写作角度

    1. 体会散文的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 学习散文准确生动的用词方法

    3. 学习散文使用多种修辞的表现手法

    三、 教学重点

    (一). 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二). 生动准确的用词

    (三). 多种修辞手法

    四、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如何让学生体会景中包含的感情,情观照下的景

    五、 教学方法:

    体验法 品味法

    六、 课时设想

    共两课时,提前发朱自清生平资料给学生。

    第一课时:文本解读

    通过通读课文,想象、体味、感受作者的情及月下荷塘的景,了解情景如何自然交融,掌握本文写作脉络。

    第二课时:艺术品读

    包括品读词语和品读修辞两部分。

    七、 教学过程

    (一). 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先不了解背景等,直接进入文本感受、品读,课后再请同学结合背景验证自己的理解

    1. 作者及背景简介(有提前发下去的材料,略)

    2. 请学生读课文,读得时候注意(15分钟)

    1)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者的心情

    假设你是作者,你不宁静,你想着出去走走,你来到煤屑路上,你看到这样的荷塘,你看到这样的树影,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感到什么?

    如果你想得和他想得不同,如果有疑问,请一定记下你的疑问。

    例如:“颇不宁静”想想自己什么时候颇不宁静?不宁静的时候最希望作甚么?

    2) 找出本文的感情基调

    你在体验过程中,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

    3) 理出作者的行动和思想脉络

    4) 写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

    3. 提问,通过提问带领大家走入课文

    1) 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本文的题眼在哪里?本文给你的整体感情是什么样的?

    2) 写出本文的写作线索,找出过渡型的词眼和语句。

    3) 本文的感情是按照一个什么顺序发展变化的?

    4) 文章中作者的行动路线是什么样的?作者在行动过程中视线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5) 直接写景的部分是哪些?景中是否有情?如果有,情是如何融入景中?请举例说明。

    6) 作者笔下的景完全是客观真实的吗?如果不是,则作者如何将自己的情投射到景中?请举例说明。

    7) 直接抒情的部分有吗?直接抒情完全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情了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4. 布置作业

    1) 请同学们找出至少5个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句子进行赏析,说明情是什么样的情,景又如何表现情,情景是通过什么交融在一起。

    2) 找出本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试着说明为什么精彩。

    提示:词语可以使用“替换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修辞可以使用“还原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荷塘月色课件范例】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