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六国论课件精选14篇
  • 六国论课件

    发表时间:2023-10-08

    六国论课件精选14篇。

    学生时代,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一篇好的范文会让我们学到东西,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多阅读范文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那么,一份好的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国论课件精选14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课件 篇1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六国论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苏洵;

    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鉴赏艺术特色:

    ○1、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

    ○2、对比论证方法;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4、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4、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

    3、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

    2、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

    教学方法

    诵读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苏洵;

    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背诵全文。

    教学程序

    一、导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李世民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题解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六国:秦国以外的另六国,秦终灭六国,统一天下。

    3、论:史论,古文体。

    三、苏洵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四、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五、初读感知

    1、听范读(多媒体)

    2、正音正字

    暴霜露pù为国者weí小则得邑yì

    思厥先祖父jué与嬴Yíng洎牧以谗诛jì

    邯郸hándān燕赵yān革灭殆尽dài

    胜负之数shù当与秦相较táng或未易量liáng

    3、练读

    六、翻译

    第一段:

    重点词语:

    或曰:或,有的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互,交互,相继;率,全都。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因为。盖失强援:盖,承接上文,表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第二段:

    重点词语:

    秦以攻取之外:以,用,凭借。思厥先祖父:厥,其,他们,把六国;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暴,暴露,冒。举以予人:以,用,把,拿;后省略“之”,找国土。胜负已判:判,分清,明显。此言得之:得,得当,适宜,正确。

    译文:

    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第三段:

    重点词语:

    迁灭:灭亡。与嬴:与,亲近,亲附。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始速祸焉:速,招致。击赵者再:再,二次。李牧连却之:却,击退,一说为使动用法。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及,等到;以谗诛,因为受诬陷而被杀;邯郸为郡,赵国的都城邯郸作了秦国的一个小小的郡县。智力孤危:智,谋臣的才智;力,国家的实力;孤,势力孤单;危,国家危急。向使三国:向,以前,当初;使,假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理,都是命运的意思;全句是互文,胜负存亡的命运。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若,如果。

    译文: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第四段:

    重点词语:

    封天下之谋臣:封,封赏。以事秦之心:事,伺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被。为国者:为,动词,治理。

    译文: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第五段:

    重点词语:

    夫:发语词。弱于秦:于,比。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跟随,追随,步后尘。故事,旧例。是:这。

    译文: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七、积累

    完成下列练习:

    (一)、一词多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不对

    3、才能不及中人,非仲尼、墨翟之贤。没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偶或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有的……

    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以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也许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

    2、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3、诚不得已。能够,可以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ěi,必须,应当

    1、当与秦相较。互相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读xiàng,辅佐君主的大臣,即宰相。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

    2、其势弱于秦。势力,力量

    3、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形状

    1、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2、秦以攻取之外。用,凭借

    3、以地事秦。用,把,拿

    4、洎牧以谗诛。因为

    5、至丹以荆卿为计。用,把,拿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把、拿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凭借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用,把,拿

    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

    2、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

    3、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

    4、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另提一事)

    (三)、古字通假

    1、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倘若,如果。

    (四)、词类活用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2、能讥谤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听到,动词的使动用法。

    3、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削弱、使……变弱,形的使动。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洁,使……美,使……饱,均形的使动。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作状,每天,每月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

    7、义不赂秦。名活动,坚持正义

    8、小则获邑,大者得城。形活名,小的收获,大的收获。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被动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举以予人。

    倒装句:赵尝五战于秦。

    八、作业

    背诵全文(可用课后“练习”一作为背诵提纲,并为下节课分析课文作铺垫。)

    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艺术特色:

    ○1、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

    ○2、对比论证方法;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4、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教学程序

    一、严密的论证结构

    (一)、探究

    第一段:

    1、第一段中所提出的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它们和中心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3、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1、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这句话排除“兵”“战”的因素,强调“弊在赂秦”。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

    2、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照应第二段,“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照应第三段。

    3、作用: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第二段: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2、这一段是怎样分三层来论述的?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

    1、可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意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三层论述:

    第一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赂”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造成的得失,有力地说明了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第二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第三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3、印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

    第三段:

    1、齐国未尝赂秦,又为什么会灭亡?

    2、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3、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假设有什么作用?

    4、这段是怎样分三层来论述的?

    5、这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

    ——明确: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2、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毁长城。而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3、最后一句话的作用: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三层论述:

    第一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齐国灭亡的原因。

    第二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层(“向使三国……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5、印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四段:

    1、作者在呜呼句后提出的政见主张是什么?

    2、哪句话揭示了六国赂秦的根源,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3、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

    1、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

    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一语双关,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

    第五段:

    第五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明确:

    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部分起止层意

    一11、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提出两个分论点。

    二2-32、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4-54、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二、对比的论证方法

    找出文中对比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对比论证的作用:

    ——明确:

    “赂者”(楚、韩、魏)——“不赂者”(齐、燕、赵)

    秦之土地得失——诸侯土地得失

    赂秦之频——“一夕安寝”

    六国——北宋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三、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1、语言生动形象

    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描写生动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说理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写出秦人之惶恐不安

    还有文中很多对偶、对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

    2、语言气势充沛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憎恶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赞赏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惋惜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激愤

    四、借古讽今的用意

    1、主旨

    结合前面所讲背景知识,可知:

    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要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2、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历来争论不休。讨论一下,本文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六国究竟为什么破灭?(课后“练习”四)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五、总结全文

    鲁发福

    六国论课件 篇3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读音

    (2)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 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 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 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 , ”与子孙的“ , , ”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 , ”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 ,

    ”。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六国论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

    2、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能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

    难点

    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A.洎()牧以谗诛不得下咽()奉之弥()繁弊在赂()秦弃之如草芥()

    率()赂秦耶暴()霜露殆(i)尽胜负之数()思厥()先祖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常识填空

    《六国论》选自苏洵的《xxx》,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辙、苏轼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两个分论点是:一_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

    3、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背景资料: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文本研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勾划疑难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正音。

    3、齐读课文,学生读中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三、设问,导读第一段。

    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段中,哪一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作者先否定了历史上的哪两种看法?

    作者在第一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这两个道理论据对后文有何作用?

    课文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设问?有什么作用?

    (在每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指名逐句翻译,并随时讨论语法。)

    学习本段的语法重点:

    1、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虚词。

    A、“赂秦而力亏”的“而”,

    B、“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以”,

    (三)指导背诵本段文字。

    设问,导读第二段。

    (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

    (2)从上面的分析看,“赂秦而力亏”表现在哪些方面?“暴秦之欲无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3)作者在本段中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古文翻译与前段处理方法同。)

    语法学习。

    1、通假字。“暴秦之欲厌。”

    2、古今异义字。“其实百倍。”“至于颠履。”

    3、文言虚词。以——

    “秦以攻取之外”。“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

    (三)指导朗读,争取当堂背诵。

    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第三段分析

    ⒈齐读,借助注释翻译

    ⒉本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原因的?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⒊齐燕赵为什么灭亡?作者对这三国灭亡的感情有什么差异?

    六国论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的思想。

    2. 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以两副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引入对苏洵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 、“小苏”(苏辙) 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 《权书》10篇, 《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五、教授新课

    1、听录音,校正字音

    弊在赂(l ù)秦 思厥(ju é)先祖父

    暴(p ù)霜露 如弃草芥(ji è)

    洎(j 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 ài )尽

    2、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3、研读课文第一段

    1)、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研习第二段

    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问题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三、研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 重要词句: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 问题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

    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 背诵这两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已学知识

    二、研习第四段

    1. 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3.问题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问题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背诵这两段

    [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思考和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六国论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读音

    (2)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 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 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 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 , ”与子孙的“ , , ”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 , ”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 , ”。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继续研习课文。

    2. 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牧以谗侏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

    板书:

    (1) 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反面

    (2) 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 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 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4) 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

    (5) 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 问: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4.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习。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 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以“也谈六国灭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附(一):板书设计(略)

    课堂实录

    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

    生:开门见山。

    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

    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

    生:对。

    师:好。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

    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X说的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

    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

    生:杀。

    师:对。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接下去是什么?

    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

    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

    生:……

    师:好,你请坐。谁来补充?

    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

    六国论课件 篇8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六国论课件 篇9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这样*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收一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动乱,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一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三段,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一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四段,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三个小层。

    第一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三四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和一二节相比,可以发现是不同的,一二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分析其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其中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国力亏损,逐步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被逐个歼灭了。我们把三四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也叫事例论证看,而把一二节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实际上,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接下来,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总结)作为一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说理有力,

    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因此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六国论课件 篇10

    一、以学生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六国论》公开课教案。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统一。

    二、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研学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句义,掌握字、词、句方面的文言知识要点。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学方法点拨、答疑、导引、讲解主要步骤 四步两场:四步:一是导入新课,自主感知课文;二是互相质疑解疑,相互合作学习;三是探究讨论,学习论证艺术;四是理解写作意图,小结课文。重点在“两场”:一场讨论(字、词、句疑难问题),一场争论(本文的论证有无漏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4:10战国时代,七国争雄称霸,秦由弱变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虽然七国纷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回声却永不消失,智者的思考也没有停止。面对这一段风云突变、狼烟四起的历史,尤其是对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历来论者就莫衷一是,那么,苏洵对此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又是怎样论证的呢?让我们带着积极思考探究的精神,去学习这一篇课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学习目标”)

    二、下面先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大声把文本朗读一遍,在朗读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准确停顿。2.充分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义,尝试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3.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4:15)哪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段,来展示你不凡的朗读水平,教案《《六国论》公开课教案》。生读。生评。师点播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③“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④“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⑤“故曰……”读起来掷地有声,理由充足的肯定判断。(4:20)

    三、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请你先和四邻的同学讨论一下,如仍不能解决,提出来和同学一起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涉及的文言现象积累在《文言知识积累卡》上,课上同学相互交流学习。检查预习(印发文言知识积累卡)交流成果(由公推代表交流积累成果)

    四、在解惑答疑的过程中。兼及字、词(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句释疑解难(兼顾提及翻译的方法)(4:30)1.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在这篇文章中,针对六国灭亡,苏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探讨讨论行文思路学习本文论证艺术一是思考针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呢?指名学生朗读文本对比论证(出示演示文稿画面:“论证方法”)(4:40)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错误虽然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但是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

    六、文本的题目是《六国论》,通过刚才我们的梳理,其实到此为止,作者已完成了《论六国》的写作意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四、五段呢?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速读文本(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0)

    七、理解写作意图(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北宋地图”)(借古讽今、文章合为时而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5)

    八、总结课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从来不只是为后人留下骄傲的资本,也会留下警示与反思:大宋王朝如果一味的输币纳绢,那只是会积贫积弱,自取灭亡。这不也是《六国论》作者给大宋王朝的讽喻吗?

    九、

    作业:二选一1.进一步整理完善《文言知识积累卡》的内容。2.以《六国破灭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要求:1.观点鲜明,举例典型,分析简明。2.写200――300字。

    六国论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课件 篇12

    教学目的:

    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2、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例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推断词语的用法;

    2、理解本文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文言词语的比较运用,翻译语句;

    2、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法、自主学习攻克难点、练习法巩固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苏洵有关知识与背景;

    2、学习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以旧知识导入:贾谊《过秦论》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上分析历史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劝当时的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六国论》,作者苏洵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政治主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国论》。

    二、解题与作者介绍:

    1、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八大家是指“韩柳”“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的散文特点:见解精辟, 观点鲜明, 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雄奇中富有变化。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②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赂lù 六国互丧sàng 耶yé 获邑yì 厥jué 暴pù霜露 荆jīng棘jí 草芥jiè 安寝qǐn 弥mí繁 颠覆fù 与 yǔ嬴yíng 洎jì 谗chán 邯hán郸dān 胜负之数shù 当tǎng与秦相较 处chǔ秦革灭殆dài 下咽yān 为wéi国者为wéi积威 “盖”还可用作连词,起说明原因的作用,后面的句子是前面句子的原因。

    A、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故曰弊在赂秦也。邑:小城镇。城:大城池。所亡:所丢失的土地。患:担心的。固:本来。厥: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举:都。然后:这样以后。厌:通“餍”,满足。弥、愈:更加。判:确定,断定。颠覆:灭亡。固:本来。事:侍奉。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 ) 2、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才)

    3、举以予人 ( 拿,把) 4、以地事秦 ( 用)之:1、较秦之所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2、秦之所大欲(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而: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3)古今异义: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

    成语:如弃草芥:抱薪救火终:最后。与:亲附、亲近。既:已经。免:幸免。义:坚持正义。速:招致。再:两次。洎:等到。谗:小人的坏话。殆:几乎。智力:智谋和力量。向使:假如。数、理:天数,命运。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 洎牧以谗诛③齐人勿附于秦 ④斯用兵之效也

    事:侍奉。势:形势。为:治理。故事:旧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以趋于亡。以:而。其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苟以天下之大以:凭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介后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五、总结本文的基本文言知识: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3、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③故曰弊在赂秦也。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⑤斯用兵之效也。①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 ③其势弱于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洎牧以谗诛。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以”后省“之” 至丹以荆卿为计:“荆卿”后省略动宾词组“刺秦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

    讨论:(1)、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证。

    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得出结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岂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得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课件 篇13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六国论课件 篇14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yin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六国论课件精选14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