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2023课程与教学论课件14篇
  •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发表时间:2023-07-25

    2023课程与教学论课件14篇。

    现在为您提供的是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整理的“课程与教学论课件”,希望这能够拓展你的学习和工作视野。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1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xx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丰富课程体系,激发校园活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特色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结合我校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制定我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课程背景

    (一)学校基本情况

    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创建于19xx年,坐落于郑州市庆丰街12号,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完全中学,郑州市示范性高中。学校以“厚德博学,励志笃行”为校训,追求“尚德尚能,惟勤惟绩”的共同价值,形成了“和谐向上、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乐群、诲人不倦”的教风,“志存高远、学而不厌”的学风。学校遵循“特色促发展,师生共成长”的发展思路,彰显“空乘”为主的艺术特色,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整个校园校风正,学风浓,和谐而富有生机,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培养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温文尔雅、充满自信、勇于担当,具有创造力的现代公民。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础

    学校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15315平方米;有实验室6个,功能教室约40个,操场正在建设当中;有42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8个教学班,高中24个教学班;2100余名学生,150余位教职工,均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其中高级教师39人,中级教师46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5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术技术带头人31人。可见,学校不仅具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物质与环境基础,还具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师资力量。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期待

    1、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是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3、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4、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抓手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设定

    根据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需求,兼顾特色发展和学校实际,构建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勇于担当、自信、阳光,有创新精神与公民意识的现代人,确定现阶段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与定位。

    (一)学会交往与合作。懂得平等与尊重、宽容与理解、关心与互助、担当与合作,讲究现代文明礼仪,提升团队素养与领导力,实现合作共赢。

    (二)学会认同与认可。认同自我,认可他人,讲究规则意识,提升坚韧、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学会探究与创新。学习一门探究性课程,动手操作,由转变、改变到创新,不断培养穷究物理、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

    (四)学会生存与生活。有安全意识并掌握安全技能,掌握一至两项健身技能,发展一项健康休闲兴趣爱好,培养志趣高雅的生活情趣,保持自信与个性,实现个人价值。

    (五)具有国际视野。不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民族文化自信,又能够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视野下审视传统,主动融入又保持自我尊严,理解国际文化与规则,具有国际视野。

    三、校本课程结构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三类课程:探究实验课程、学科发展课程、特色发展课程。同时,结合创客教育,将学校校本课程纳入创客课程建设。课程呈现形式可以是校本课程,也可是社团形式。以社团形式呈现的校本课程,必须有完备的社团章程和社团成员招募书,常规性开展社团活动。

    (一)探究实验课程:设置“拓展探究课程”与“融合探究课程”。以理科探究创新、学科融合课程为主,强调研究性、探究性、自主性、动手操作等深度学习方式。侧重培育理科见长的创新型人才,使参与学习的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与探索的乐趣,发展问题意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语言文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国际理解课程”。关注兴趣与爱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增强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开阔视野,突出个性与品质的培养,侧重学科素养、学科拓展、合作交往、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融合、国际规则理解等素养的培育。

    (三)特色发展课程:设置“德育特色课程”、“空乘特色课程”和“艺体特色课程”。充分发挥“弟子规”、礼仪教育等特色德育课程的影响力,以德促智,以智养德,德智相融;彰显“空乘”、美术、播音主持、“艺体”特色,让整个校园浸润在美育的河流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绽放出多彩的人生芳华。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2

    1.出示黄叶:同学们请看,今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玄武湖边捡了两片――黄叶,我为什么要悄悄珍藏这两片黄叶呢?因为在我的心目中,“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那么在你们的心目中,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们眼中的秋天色彩斑斓,转眼间,有到秋天了。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秋天王宜振)

    3.简介王宜振:王宜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山东人,今年60岁了,和我们学校的王校长、卢校长、卢老、耿老崔老师(正好在听课)他们是同辈人。他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指读名字,注意“振”的发音)

    4.请看(出示课件秋景图,《秋日私语》音乐响起),老师朗诵全诗。

    5.看了秋景,听了描写秋天的诗,你对秋天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生自由发言)

    6.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迷人的,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更令人陶醉。你一定也很想读读这首诗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7页。

    (2)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3)读顺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

    7.这么美的诗,我们要想读好,首先要读准(字词)。

    (1)出示词语:桂子、香气、苹果、红袄、葡萄、紫袍、(后面是书后3词语);

    (2)注意读音(这些读音和写法也要看仔细):脚印、柔韧、珍藏、红缨、嚷着。

    8.全诗共有几小节?想不想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好,看看他们字音读准了没有,语句读通顺了没有,听上去是不是很美?

    (指名读每一节,注意正音评析;重要的诗节,正音后全班齐读或男女生分读)

    9.(然后,再指名读,喜欢这部分的同学一起读)(老师注意引导每一节的熟读)

    10.我们读了自己最喜欢的诗节,跟着诗人走进秋天,看到了秋天,那么你能告诉大家这首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哪些美丽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呢?(板书:美景――红色笔)

    11.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老师顺势引导归类、板书: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

    12.风景如画的秋天,秋阳娇艳,秋风飒爽,秋实累累,秋色怡人,秋香飘溢(师指板书),让我们伴随《秋日私语》的优美乐曲,再次轻轻齐读这首诗。

    13.读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生自由说)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3

    一、在《酒吧经营管理》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形态。随着高校逐年扩招,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现象。国家和各级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各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二)是激发《酒吧经营管理》课程活力的一剂良方

    《酒吧经营管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重要课程之一,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设定是围绕酒店大堂吧、行政酒廊等酒店相关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设计的,对于培养熟悉酒店各项主要业务,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酒店酒吧服务岗位需求数量有限,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学习、顶岗实习过程中得到实战演练机会非常有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酒吧服务与管理方面的理论不扎实,技能不娴熟,《酒吧经营管理》课程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在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无疑是激发课程活力的一剂良方。

    (三)是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当前酒店人才市场最紧缺的是专业类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酒店企业中、高级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更是日益增大,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就业薪酬、福利待遇等也远远高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可以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喜人,但各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持续走低。

    二、《酒吧经营管理》课程中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酒吧经营管理》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大势所趋,也符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那么《酒吧经营管理》如何融入创业教育呢?我认为策略如下:

    (一)以任务为驱动重构课程内容,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专业能力结构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课程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实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酒吧经营管理》是围绕酒店大堂吧、行政酒廊等酒店相关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设置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往往由酒吧服务和酒吧管理两大部分构成。然而,当课程缺乏必要的酒吧服务和酒吧管理的实践条件,没有了真刀真枪的实战,就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注定了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很难全面实现。

    (二)校企合作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创新、应变是创业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生创业最缺乏的能力之一,而市场是始终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应变能力,就要用市场的眼光衡量课程教学的成果,因此在课程的项目实践考核评价中,需要引入企业的评价机制,聘请行业专业人士对学生的项目策划案等学习作品进行评价,甚至可以考虑把优胜作品或方案纳入合作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用市场的反映去检验课程学习的成果。

    (三)开发第二课堂,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将课程培养

    体系作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内在基础,实现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点。近几年,许多高校都开展创业大赛、创业讲座、评选创业之星等活动,为大学生创业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希望以此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然而遗憾的是,在“问卷星”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上开展的“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心态调查”的选题“假如你即将毕业,你有何打算”中,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学生数竟然为零,与其他专业相去甚远,与当前大众创业的局面也格格不入。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在专业领域内创业的认知是一方面原因,但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当前的这种良好氛围,开发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创业讲座,夯实创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专业教研室也可以要求本专业的创业典型学生回校开设讲座,向在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分享创业的心路历程,以自身的成功经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作者:黄新 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蕾,胡善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下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6,18(6):29-33.[2]任泽中.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风险规避[J].教育与职业,2015(6):79-81.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4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必2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深圳市滨河中学

    姜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不同地域城市发展的差异如我国南、北方城市发展的差异、世界上不同大洲城市发展的差异,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人类活动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地理信息,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并能从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举一返三对本地城市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学会与人合作,培养科学人文素质。【内容分析】

    高中地理的核心应是探讨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城市是区域的核心,也是整个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城市是人类活动创造的,其本身就是人地关系和谐的表现。本节就是要探究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地理学中的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是人创造的文化景观,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其形成的文化景观各有特色。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有多种表现,如物质方面的城市地域结构、建筑景观、交通、服饰等,或非物质方面的语言、饮食、生活习惯等。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中不同城市的文化景观,认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深圳、广州、香港三城市的图片、地图等资料,要求:图片和地图能够反映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并形成文字。方式:全班分为3个大组,每组负责收集一个城市的资料并选出2~3名中心发言人。

    〖问题情境〗

    [开场白]前面我们认识了城市的地域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同学们也收集很多世界不同城市的景观资料,那么同学们发现每个城市具体的地域结构和发展历程是相似的还是各具特色呢?

    (各具特色)

    [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域的城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讨论城市的形成因素——自然环境、各种人文因素)

    [转折语]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同时也赋予城市鲜明的城市地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地域文化的含义以及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探究解决问题〗

    1.布置学生阅读学习材料,谈谈地域文化的含义。

    2.学生分组研究本组收集的深圳、广州、香港三城市资料,找出每个城市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特征2~3点,并分析得出其形成的文化背景。

    3.课后学生完成一片小论文(题目选其一):①谈谈如何根据本地的地域文化并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合理规划本城市未来的发展

    ②移民城市的发展之路——对深圳市未来的规划

    〖讨论与交流〗

    全班学生分为3个小组,每组学生派2~3名学生就研究成果进行发言,并在黑板上标出本组认为最能代表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表现的地理事物名称,教师和其他两组学生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充当听众,并给各组评论打分。

    【自我评价】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探讨,列举的案例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城市的发展,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放手发动学生,采取自学与模仿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思考、收集资料、讨论、发言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会城市中人地关系的互动,从中感受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地理素质,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欣赏不同地域文化之美,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注意:①一定要让学生预先阅读学材;②布置给学生收集资料的任务要具体、责任到人,并且,资料最好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③教师预先多准备一些备用资料,以防学生在举例说明时出现冷场的局面。

    【他人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5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分步骤教学研究

    摘要: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融合的课程,拥有复杂、宽泛、多学科知识综合的特点。针对其课程特点,教学过程中实施课内分步骤教学与课外分步骤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内从基础理论、作业实践、知识巩固分步;从前期调研、中期报告、终期汇报分步;从给予课程分数上分任务、分阶段进行评分。课外以学习兴趣组、开放工作室的形式,可使课程内、外的分步骤教学相辅相成。阶段性、延续性、深入性的分步骤教学方法,使得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能够贴近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化难为易,综合性的培养博物馆展示设计方面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展示设计;博物馆展示陈列;分步骤教学

    引言

    博物馆展示设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是多学科的综合,较为复杂。在博物馆展示设计教学中,由于所教授知识的系统性,需要前期学生对展示空间、展示道具、展示照明以及平面、数字多媒体等各种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重点探讨的问题。

    在类似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利用课内外分步骤、分阶段的教学法,能够将理论、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并且能够让学生熟知完成实际项目的相关步骤,将学院派的设计与社会实际项目相结合,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博物馆展示设计专业人才。

    1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内分步骤教学

    课内分步骤教学针对课程的系统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将各个步骤分开,把时间、任务划分明确,使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的课内分步骤教学如下。

    1.1基础理论、实践作业、知识巩固三步教学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的学时一般安排96课时,由于其学时长、周期长的特点,分步骤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按部就班的完成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理论到实践到知识巩固的三步骤教学中,理论课程讲解占到教学时长的四分之一。基础理论课程的讲解以理论配合实际案例进行,避免枯燥无趣理论知识的强行灌输。

    设计作业占到教学时长的四分之二。设计作业最好选择适合课时需要的实际项目,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进行运用,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设计作业环节要求教师根据实际项目的文本、设计、施工步骤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要求,在课堂中模拟设计公司完成项目的工作模式,使学生有实践性的体验,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知识巩固占到教学时长的四分之一。知识巩固部分是通过模型的制作落实到三维可见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能够检验前期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明确博物馆的空间概念、细节部分设计的优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2分阶段、分任务的学生汇报、教师讲评制

    三步骤的汇报、讲评制,需要前期教师规定好明确的时间表和任务表,在规定的时间要求学生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能够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时间观。

    (一)调研阶段

    调研在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开始就要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调研阶段开始前,教师应先做相应的调研要求,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调研、带着兴趣去调研。调研分为书籍、网络、市场、问卷等各种形式,通过广泛的收集相关资料,更能明晰自己所做博物馆的国内、外现状情况,以及目前现有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优缺点。

    通过自己的实际调研,将调研结果写成调研报告并做出汇报文件,在课堂中进行汇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汇报能力。

    (二)草图方案阶段

    前期的调研加上明确的主题,进入到草图阶段。草图阶段按照每人或每组选定的主题将学生组成讨论小组,进行头脑风暴的设计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平面图中设计出理想的方案,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自主、灵活的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做过多的设计讲评干预,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将自己的初步想法进行表达。

    草图阶段对数量要求较高,当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草图时也会自我进行筛选出比较满意的几套方案,在自我筛选后进行草图方案阶段的设计汇报,汇报完毕由讨论小组成员提出方案中的优缺点,给予每个同学一次的点评机会,在点评他人方案中审视自我方案缺陷,锻炼学生跳出自我思维定式,以创新型、多角度的视角进行方案的初步设计。最后由教师做最后的点评总结。

    (三)效果图、模型阶段

    初步方案完成后进行细部深化,效果图阶段将二维的设计稿转化成三维,在三维模式中能够深入推敲设计方案的细节部分,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再通过模型制作以更直观的模式,建立空间概念。

    2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外分步骤辅助教学

    培养学生建立课外自主学习式学习模式,能够更好的辅助课内教学。

    2.1学习兴趣组

    在兴趣小组中,可以把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中的任务进行拆解,让学生自己选择较有兴趣的小组,进行分部的训练。例如将博物馆展示设计拆解为:展示道具设计、展示橱窗设计、展示照明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展示色彩设计、展示心理学、展示平面设计等兴趣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根据设计比赛题目,布置相应的任务。分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参与设计比赛的积极性。

    2.2开放工作室

    在开放工作室的设立中,以设计团队为组合,起初可以通过真题假作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慢慢培养对设计任务的敏感度。然后接收实际的设计项目,带领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项目,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

    3结语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中的一部分技能是在课外知识的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只有具备较宽泛的知识面和眼界才能够更好的将课堂知识熟练的运用,完美的表达自我创意的思想。由于静态的、久远的、古老的展品自己不会说话,需要通过展示陈列将其展示,并向公众诉说展品的历史故事的同时,要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增强对其展品的理解力。这就要求学生了解所设计博物馆主题展示领域的展品及相关文化的历史信息,没有文化、没有故事只注重形象、外观的展示设计不能深入人心。

    因此倡导课堂内和课堂外相辅相成的分步骤式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分步骤的对系统知识进行接纳,分步骤的进行知识巩固。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和课外实践能力的锻炼,避免了过多知识的堆积式灌输和短时性的知识学习。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6

    《学弈》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选编本文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有利于学生继承发扬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二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悟了学习方法,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让学生通过对照译文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反复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之”字的用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让学生能明白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重点 让学生熟读成诵,能结合译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一 调查导入,简介作者。

    1.导语。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做一个调查:

    (1)你们平时都有哪些爱好?

    (2)你们平时都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爱好的呢?

    (过渡)只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爱好,就一定会学有所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学习态度有关的文言文《学弈》,相信对大家的启示会更深刻。〔板书学弈〕

    2.简介作者。

    (1)生汇报交流收集的关于孟子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活动,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又自然导入到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二 观察图画,了解内容。

    「设计意图」看图整体感知,明白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过渡),看懂了画面内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去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吧!

    三 诵读入情,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字音障碍。

    3.老师范读,学生感受文言文朗读与现代白话文的区别。(可从语速,停顿上点拨。)

    (方法一)文言文朗读时速度较慢,句中停顿较多,这就是古人讲求的吟诵,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板书:诵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反复诵读,读通课文。

    (1)自由读。(2)指名读,学生自己评价。(3)分组读。(4)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字音,解决字词障碍。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语气、节奏等规律,在诵读中体味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四.对照译文,学懂课文。

    (方法二)对照译文学懂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

    z板书 对照读文{

    (2)交流学习所得:说说你都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掌握文言文学习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

    五.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探究问题一:二人虽师出同门,但结果却是截然相反,是他们的智力存在差异吗?

    1. 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1) 学生找出句子后齐读。

    (2) 用成语概括文中两个人的表现。

    z板书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学习了本篇课文,你肯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说些什么呢?

    4. 小结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两人虽师出同门,由于学习态度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专心致志的人最后是学有所成,而三心二意的人是一无所获,因此我们做事应该专心致志,而不能三心二意。 z板书 学有所成 一无所获{

    1. 学生找出文中六个带有“之”的句子。

    3.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之”在每句话中的意思。

    4. 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觉质疑的习惯,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突破课文难点,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六.总结方法,背诵积累。

    1.学完了课文,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可从课文蕴含的道理,“之”的用法,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等方面去引导)。

    2.背诵并检查。

    (方法三)背诵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自悟自得,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熟读成诵,巩固学生的文言语感和记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享受文言学习的成就感,拓展知识,提升兴趣,加强积累和运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设计意图」紧扣教学目标,本着精要概括、简洁美观的原则,全面反映本课所学内容,突出中心。

    在这节课上,我在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整堂课通过多种方式力求张扬学生的个性,对学生有创意的见解与心得加倍爱护,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课堂上基本上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效果挺好。但是,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缺憾和不足,如对“之”的讲解尺度把握得不很准确,这需要更细、更深的反思。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7

    一、认识地图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方法也很多。今天,我们要从认识地图开始来认识自己的家乡。(出示中国政区图)地图就像一幅画,它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信息。瞧,比例尺、图例、方向就是地图特有的语言,是读懂地图的关键。谁认识它们?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

    二、了解家乡

    师:读懂了地图,我们来找一找家乡在祖国的什么位置。通过课前调查,我们知道全班只有几个同学的家乡不是重庆,这几位同学愿意先给大家介绍介绍自己的家乡吗?

    生:(介绍时先在展示台上标出家乡名称,再具体介绍家乡在祖国的什么位置,有些什么特点。)

    师:关于家乡,你们在调查中还了解了些什么?这是老师的建议,有补充吗?那好,开始讨论吧。

    师:讨论得很激烈,哪个组愿意来介绍自己的资料。

    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资料

    师:刚才好几个同学的介绍都提到了重庆的山多而陡,路也很难走。这些与它的地形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师:(出示教材中的地形图)请仔细读读这张地图,想一想家乡的地形与图中哪个小朋友的家乡更像一些呢?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宗旨,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中心,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深化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教育名校。

    二、目标任务:

    1、通过开展教研工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

    2、通过开展教研工作,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探究适合我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再塑学校新形象。

    3、通过开展教研工作,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把我校建设成为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实现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达到校本教研的全面创新,全面促进新课程改革。

    三、工作思路和活动形式:

    开展教研工作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促进师生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突破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专业自我提升上,推进新课程实验。

    我校教研工作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基本教研模式,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说课、听课、评课、教师间交流、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教学指导、教学研讨观摩等基本形式,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以“发现问题——建立课题——行动研究——反思总结”为方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开展教研工作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教学研究的实体和中心,要通过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形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重点工作与具体措施:

    (一)建立教研工作运行机制,保障教研工作有序开展,逐步实现我校教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学校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王天杰为组长,段永雄、韩德余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学校教研领导小组。负责我校教研的督导;制定发展规划和学期校本教研计划。另设学校教研指导组,由王天杰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和全体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我校教研的指导;与校外教研人员的协调;过程管理与措施落实,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

    2、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研管理机制。

    确立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设八个教研组,21个备课组。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在教研室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正常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

    逐步建立完善的我校教研管理体系,整合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的力量,形成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系统,加强对教学研究的管理。以教研室为中心,逐级推进,层层落实,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保证。学校领导要实行包级包组责任制,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教研活动,发现并解决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检查,通过学校三级教研活动,保证我校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实行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每月一次会议,各教研组、备课组每月采取书面形式集中或分散汇报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进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情况。学科间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教研工作不断进步。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9

    设计思想:

    《蹦蹦跳跳》一课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理念的推进、落实中进行的课堂教学研究。它是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新课程、探索新方法为宗旨的教学设计。课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拓展发扬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2、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3.过程与方法:

    (1)在开放式的寻宝游戏中体验、感受小纸偶的蹦蹦跳跳,学习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2)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习小纸偶组织制作方法。

    通过体验尝试、联系生活、欣赏表现挖掘人文内涵,激发学生传承美术文化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律动与游戏——通过寻宝大行动机趣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接触小纸偶,帮助学生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把座位附近的宝贝找出来交给组长。

    2、讨论自己组找到的是什么宝贝?

    3、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是用什么方法作成的?

    教师小结:

    1.他们都是通过画、剪、折、贴而成的。

    2.说说小纸偶制作的多有趣,蹦蹦跳跳的多生动。

    [设计思想:游戏创设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能够及时地发现蹦蹦跳跳小纸偶的可爱,通过画、剪、折、贴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观看:

    1、设置情景导入本课: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朋友,你们来说说叫什么名字?

    学生:北京奥运会福娃,他们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2、教师出示福蛙小纸偶:你们觉得他可爱吗?想跟他们做朋友吗? 学生:自主回答。

    3、今天他们就带领我们蹦蹦跳跳迎奥运??

    [设计思想:通过交朋友的方式使学生对小纸偶更有亲切感,想让学生先入为主喜欢上小纸偶,然后给他们提示:小纸偶为什么是会动的?那是因为他的身体用了有弹性的纸弹簧,一动他就蹦蹦跳跳起来了。]

    2、教师:请一个大胆的学生上来折纸弹簧,愿意上来的请举手。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折纸弹簧。

    4、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示范小纸偶的制作过程。(用画、剪、折、贴的方法示范做一个小男孩的小纸偶)

    [设计思想:通过示范和教师完整的分步骤讲授,学生能够系统地消化知识。教师的演示是直观地给予学生信息的方法,提问则是提示学生需要思考纸弹簧的运用。]

    2、教师:他们在纸弹簧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制作成的?学生:画、剪、折、帖。

    学生: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很逼真、很好玩、像真的一样。

    3、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法?

    [设计思想: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堂,更应利用好这门学科的特征,好好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精神,在本课中,我特别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折纸弹簧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敢于尝试,敢于解疑,敢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发现,学会了折纸弹簧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而美术课也不是一味的教的过程,积极营造一种开放、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灵活性、独特性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10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一组课文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组19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回顾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 在课文中积累语言.

    4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5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

    6 背诵记忆要求的段落,并会填空.

    7 积累关于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积累的内容比较多.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表达特点,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生字词掌握

    yín sòng chàng hè pùbù tǐng bá shēn qūqīng shuǎngdǒu qiào qiào lì

    ( ) ( ) ( ) ( ) ( ) ( ) ( ) ( )

    jīng zhì yùn hán xiá kè jìng mì ào mì zhuī suí xiǎo xiànghōng kǎo

    ( ) ( ) ( ) ( ) ( ) ( ) ( ) ( )

    yīn yùn tàn suǒ yǎn zòu qín miǎn áo yóu qīn wěn shén qí yōu yǎ

    ( ) ( ) ( ) ( ) ( ) ( ) ( ) ( )

    huān yuè qīng cuì níng jù biàn rèn qīng xīn dé gāo wàng zhòng

    ( ) ( ) ( ) ( ) ( ) ( )

    bù jū yì géyì wèi shēn chángbié yǒu shēn yìjīn jīn lè dào páng rán dà wù

    ( ) ( ) ( ) ( ) ( )

    xíng sè cōng cōngzuǒ chōng yòu zhuàngnián guò huā jiǎ qí miào wú bǐ

    ( ) ( ) ( ) ( )

    二 四字词语掌握

    岁月( )( ) 波光( )( ) ( )( )乐道 别有( )( )

    ( )( )攘攘 ( )( )深长 花色( )( ) 驻足( )( )

    ( )( )大物 ( )( )匆匆 望而( )( ) 千峰( )( )

    绵亘( )( ) 随心( )( ) ( )( )一格 旁逸( )( )

    窈窕( )( ) ( )( )直跳 ( )( )归真 左( )右( )

    年过( )( ) 奇妙( )( ) 德高( )( )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11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

    例:解剖器使用(2010市长陵中学视导课)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

    例:克隆羊(2004市视导课),更多的是目标不要求的无用内容 教学目标为教学主题服务

    例:安全用药(区青年教师大赛课)

    一、当前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比较空,或者写的不是理念。例如摆上一堆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之类的东西,什么时髦说什么,什么大说什么。还有的老师想,你不是说不能写大吗?那我就写具体的,结果写是出的都是具体怎么做、而不是理念,是具体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甚至把教学资源也写到理念里来。

    2. 教学目标制定比较笼统。大家都知道要围绕着知识、能力、情感这三维的目标来制定,但是知识制定到什么程度?它的依据是什么?能力怎么写?情感怎么定?写得都比较笼统。最关键的是对象不清楚,缺乏可测性。也就是说,你要求这一节课让孩子哪一方面的能力有提高写得比较笼统。例如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等等这样一些说法,都是比较笼统、不具体的、更是不可测的。怎么就叫具备了?怎么就说明他的实验能力提高了?说不清楚。情感目标更是如此,例如培养学生认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样的东西太大了。辩证唯物主义是一个大的观点,这里面结合我们的学科、结合这一堂课,它的特点是什么?写得不清楚。

    3. 教学组织形式时髦化。什么时髦写什么,该不该合作、该不该探究、该不该讨论,一股脑都来了。其实很多地方有更好的、更多样的组织形式。

    4. 学习者分析和教学评价设计形式化。学习者分析老师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这节课我应该怎么样,流于形式的东西比较多。

    5. 缺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其他学科也存在。

    6. 把教学设计理解成教案或课堂实录,把一节已经上完、上得比较好的课,从 虑的问题。

    (二)问题2: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我们追求有效教学,怎样才能有效呢?要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就是预设。想要学什么?想要达到什么要求?想要用什么方法来学?这些都是预设。近两年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词“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强调预设,更应该强调生成。”为什么在课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又强调生成呢?预设和生成是什么关系呢?下面举2个例子:

    例1:老师在讲《条件反射》这节课时,老师预设的是给学生吃一种非常酸的小食品,把学生的眼睛蒙上,没告诉学生是什么食品,吃完以后让孩子谈体验。他预设的结果是希望孩子谈的是按照教材、吃酸的东西,唾液分泌增多。真正上课时,孩子们食品一进嘴,就酸得手舞足蹈,太酸了,就想把它吐掉,可是在课堂上同学们都看着,又不能随便吐,所以酸的感觉无法表达,就酸得手舞足蹈。一会儿酸劲儿过去了,老师让学生回答刚才的感觉,他期望学生回答“唾液量分泌增多了”,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因为他当时酸得注意力都不在这儿了,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唾液量的变化。老师很无耐,就跟学生说“课后„„”,虽然没有明说,但言下之意就是抱怨学生没有配合他。学生学习是他的的事、体验是他的事,凭什么配合你呀?这里面的预设可能就有问题,谁吃酸的东西首先想到的是唾液增多和减少?没有人去想这个事,除非事先提醒他。那是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的一个非常理性的结论,不是靠感觉能感觉就能轻易感觉出来的。其实学生的手舞足蹈就是一个反射,在这个地方讲反射多好啊。这个例子反映出,老师只顾预设,没想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

    例2:老师在讲《显微镜的使用》这节课,显微镜的结构上节课都学完了,这节课讲显微镜使用,老师非常规范地从显微镜箱里把显微镜取出来,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到实验台的规范位置,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老师让学生来描述。这本身也是挺好的,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看老师怎么规范化地操作,从而影响学生自己,然后比照着要点一说,学生一模仿不就会了吗?很简单的事情。老师可能知道课堂教学不仅仅要预设,更要关注生成,于是就让学生描述老师的动作,求预设和生成的协调统一。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预设与生成两者的冲突现象: 1. 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这在以前是一堂好课。(PPT)

    例如有这样一节高三复习课,老师讲课时就像做遗传推理和分析一样,一环扣一环非常严谨,评课的时候,很多老师认为这节课讲得很好极了。确实,从高三常规教学的角度来说,这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能仅仅追求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一步扣一步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在高三的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高三并不是为了高考,高考也并不是只有知识上的要求,这节课中所讲的例题,高考也绝不会考。但这题要不要在课堂上讲,绝对是必要的,但如果课堂教学就定位在这几个知识点、这几道题上,教学肯定是低效的。这样一节课就属于预设有余、生成不足。2. 生成过多。就如前面讲过的显微镜的例子。(PPT)

    大家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课堂上重视了学生的生成,学生发言,老师又很难控制,结果老师就被学生带着走了。本来应该讲生物课的,结果成了一节别的课。本来应该讲植物的,讲成了别的东西。例如温家宝到北京市黄城根小学听一节语文课《玻璃》,老师讲得很精彩,自己举了很多、也让学生说了很多玻璃的作用。总理的评价是:语文教学、语文课堂还是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多说、多写,一个词有几种意思?有哪些用法?可以多讲。例如钢化玻璃碎了之后有“藕断丝连”的现象,“藕断丝连”这个词有哪几种用法可以多讲,而玻璃和种类和用途,那是科学课的任务。语文课就是讲字、词、句、章,而不是讲成科学课,很多老师尤其在讲说明文时,讲着讲着就成了科学课。生物课也有这样的例子,生成过多,就偏离了主航道,带来的是低效的教学。

    三、生成性在新课程中的作用

    (一)新课程突显教学的生成性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

    例:渔夫的誓言(PPT)。故事中的渔夫太注重预设、不重视生成,结果饥寒交迫而死。在课堂教学中,确实有老师把自己的教案当成圣旨,无论如何都要达到教案中的设计,而不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突显教学的生成性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1. 从人学角度说。

    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你不能完全预测别人脑子里的想法,所以课堂教学必然会有生成性。2. 从课程角度说(PPT)

    最终的课程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国家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写在教育方针里面。这一轮课程改革,从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都有个总的规划,然后形成这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的理念,然后制定出大家所看到的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一个文本,也是大家所能感受到的“一级课程”。而老师们并不是拿着课程标准去上课,而是教材。编写出来的教材能不能体现课程标准的意思?课程标准能不能体现国家的意志?一套好教材,是不是所有老师拿着它就能上出好课?同样是一个好老师,给不同学生讲课,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课堂效果?这些都不一定。所以说,课程至少可以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达成度4个层次。这4个层次都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小组他要体现国家的意志,还要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他们有他们的创造,编出来一个课程标准。由薄薄的一小本课程标准演变成几本教材,教材的编写人员对课标是有不同理解的,编写过程中每次一个人又有自己的创造性。一套教材的使用,不同老师同样是有不同的理解和创造的。同样一个老师在课堂里讲课,不同的学生参与是不一样的、生成是不一样的。所以从

    课程的角度来说,只要是参与课程的人,都会有创造和生成,新课程突显生成性是必要的、是应该的。(PPT)3. 从教学角度说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既然是互动,就会有生成。“学生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的观点早就过时了(PPT:叶澜)

    (二)强调生成性并非意味着否定预设。

    如果否定预设,就没必要谈教学设计了,设计就是进行预设。(PPT:预设指什么、预设的重要性、传统预设的反思)

    很多传统的预设把手段变成了目的。预设是为了怎么上课而设计的,并不是说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完全不能离开预设,预设控制课堂是不对的。另外,老师不能盲目的要求学生来配合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没有理由配合老师,他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有可能产生自己的不同想法,老师也应该允许他发表不同见解,而不是让他憋回去,他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是不可能真正学会的。

    (三)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 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1).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再次要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

    (2).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大家所熟知的“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说法,这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一个分水岭。今天的教学不能仅仅是教教材,而是要超越教材。如果连教材都没搞明白,怎么能超越教材呢?所以超越教材的前提源于教材。

    (3).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老师注意到生成这是对的,但如果这个生成是可预知的,就没必要在课堂上再花时间来这么一个过程。那就是为生成而生成,就是“作秀”,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2. 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预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开放性、可变性。它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1).生成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要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张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张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所以说,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2).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随机的、不可预知的,正如前面所说“不能准确地预料学生的想法”,但老师要把学生的生成,有效地整合到自己的预设中去,整合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去。(PPT)

    (3).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它都是手段,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四、关于教学指导思想和理念的表述

    案例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这是一个理念非理念的例子。

    (1)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先是播放黄宏与宋丹丹的春节小品《超生游击队》,截了中间一段,2人吵完了,到医院去。问学生为什么吵?去医院干什么?生男生女到底是谁的责任?引出课题,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再继续问怎么辨别男女,学生一般都能区分出男女,凭的是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12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

    摘要: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运用高中地理案例,分析、归纳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特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的成效和缺陷。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通过师生间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仅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 特征 形式 初探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地理教学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地理教师的重视。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朗道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创立。我们对案例教学法有这样的理解: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的判断和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目的是通过有限的精选过的地理知识实例,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概念,进行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贯彻“地理教学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已学会学习地理,同时向学生传授地理学习方法”的教育理念。

    二、案例教学的特征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其它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都将有助于高中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案例教学的特征如下:

    1、教学过程开放。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2、学生自主学习。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的角色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自主性。

    3、探究性。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4、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或思想的方法。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另外,案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剂良方。真实的案例更能让学生产生与案例角色有情感联系的意识,将自身融人案例,这时思想教育自然是水到渠成。

    三、案例教学的形式

    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途径之一。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一种是分析型,一种是决策型。

    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案例分析——内容扩展。下面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案例:

    在北京市郊区的杨镇的有一片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一家开发商看中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京东大芦荡休闲旅游度假村”。该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积极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并希望将来能到度假村工作。

    但是,环保志愿者得知该消息后,却纷纷为这片湿地的命运担忧。当环保志愿者多次赴现场进行考察,四处奔走,先后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片湿地。

    最终,当地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纳了环保志愿者的建议。

    呈现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然后安排学生对环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为、观点及行为后果进行行为价值分析,了解人的环境价值取向起着什么作用。最后安排学生分析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及价值观取向。

    这段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下:

    内容目标:国民环境行为价值分析

    案 例:要湿地还是要度假村? 案例使用:分析案例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反映出的环境价值观

    结 论:环境价值取向起着决定作用扩展:从环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并认识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

    分析型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案例中提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基本原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一步步学习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方法。

    决策型案例一般采用分段式学习方法:案例(部分)呈现——提出 问题——学生思考、判断、决策——案例(部分)呈现——检验判断或决策。这种学习的特点是案例本身为学生留下疑问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判断和决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是曾在教学中使用过的案例:

    教师在与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荒漠化的防治时,利用课本案例——我国西北地区。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案例,或者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案例,学生似乎来到了“现场”。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充分感知了案例。此案例,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①什么叫做荒漠化?荒漠化的景象和荒漠化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这是浅层性的设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探究,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因此属于知识性的探究。)

    ②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这是对前一层次的提升,要求学生从前一层次的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原因的分析;要求学生探究出正确的行为倾向,因此属于行为性探究。)

    ③请为荒漠化防治提出对策和措施。(这一层次的设问,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属于创新性探究。)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设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极大的诱发了,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扩展学生思维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比上述活动更为开放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只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方案,直接由学生进行决策。支持这个案例教学的地理理论内容,可 以安排在案例出现之前,也可以安排在活动之后、结论之前,还可以把原理的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四、案例教学中的师生 1.案例教学中的教师

    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课要讲深透;另一方面,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其责任有三,一是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二是课堂上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在这里,正像一些有经验的案例教师讲的那样,教师既不能无所事事,任课堂讨论自流,也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因而,这种讨论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三是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实际,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因为,案例更新是保持课堂活力的血液。

    2.案例教学中的学生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具体来说,学生应该做到:

    第一、认真准备。学生应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况中寻找问题,发现线索;要能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料并作好记录,拟订发言提纲。

    第二、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积极参与,争取发言。案例分析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提供了机会与场所。学生应以案例中的“身份”或“扮演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假设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运用职业判断;针对案例提供的情况,拟订方案,制订方案实施程序,确立实施重点,直至撰写出总结报告。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除能提高决策能力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外,还能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第三、总结收获。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案例讨论后,学生应总结自己在案例阅读、倾听、发言准备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适用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报告。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新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效果 1.案例教学的成效

    (1)便于学生深度理解概念和原理

    高中地理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 等特点,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2)培养了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是围绕着一个个案例展开的,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如从图书馆、Internet上学会了自主收集和加工处理资料和信息,能力得到了提高。

    (3)训练了思维能力

    教学中选择的一些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有些是热门话题,如温室效应、人口问题、城市化等,其中既有地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有相对次要的部分。学生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4)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案例教学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积极进行类似科学家探索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交流中,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关注地理时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以及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5)进行了思想教育

    案例教学联系社会实际,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联系乡土地理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环境的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2.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案例教学也不例外。(1)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使高中地理案例的选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不是专职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的能说明问题的高中地理案例为材料;针对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了讲解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活动式案例和调查式案例。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

    (3)案例教学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自然地理部分。其二,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

    (4)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教学环境相配合。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高,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技巧,并需要占用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课时安排上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并能在教学设施上创造条件。如果学校能够提供模拟仿真的环境,案例教学的效果会更佳。

    六、案例教学的展望

    地理案例教学开始并不着眼于讲授系统的地理知识,而是按照精选的地理案例来组织地理教学,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内容,了解地理思想,学会发现地理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为学生最终掌握地理系统知识服务,说明地理案例教学是更加符合系统教学的要求。地理案例教学反对传统教学一味讲求系统传授知识,面面俱到地讲授各种领域的完整知识,事无巨细都要求学生学习、记忆等做法。相反,提倡敢于大胆进行“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终生都能记住的地理知识。因此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地理知识的能力,这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主要参考文献:

    ⑴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1 ⑵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⑶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胡永生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参加劳动实践,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提高科学种地的意识,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懂得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

    花生初期清棵蹲苗方法。

    教学难点

    清棵蹲苗过程中保护花生秧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锄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花生破膜放苗的时间和方法。(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师生共同复习相关注意事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经过我们辛勤的劳动,花生苗正在茁壮成长,变得绿油油的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对花生进行什么工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劳技课,《花生初期清棵蹲苗》。(教师板书课题)

    三、新授

    1、教师解题:什么是清棵蹲苗?(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指名回答,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说明。

    2、为什么要清棵,清棵蹲苗有什么好处呢?(教师课件ppt出示,学生齐读。)

    (1)清棵的花生比不清棵的花生增产12.9%~23%。

    (2)花生齐苗时要进行清棵,清棵有三个作用:清除播种孔周某某的杂草;把未长出膜的分枝用手扒出;将播种过深过浅不易出苗的窝清点出来,便于及时催芽补种以确保全苗,在清棵过程中可再次封好膜口。

    3、结合幻灯片讲解清棵蹲苗操作过程。

    花生苗基本出齐时进行。先拔除苗周某某杂草,使子叶露出地面,然后用锄头铲点土,覆盖在苗周某某,以免以后出现杂草,更有利于保持水分不流失。(教师板书讲解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便于学生在劳动基地的实践操作)。

    教师出示农民清棵蹲苗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的印象。

    4、教师讲解注意清棵蹲苗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伤根。

    (2)确保两片子叶露出来。

    (3)铲土不宜过多。

    5、有生活经验的同学讲解亲身经历。分组讨论实际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展示,边做动作边分享心得。

    6、前往劳动基地,(体育委员整队,唱着校歌《放飞理想》,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劳动基地)。亲自实践清棵蹲苗教师先做示范动作,学生边观察边学习。教师强调劳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锄头不宜抬过高,以免碰到同学。

    (2)另外不要踩到花生苗。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各组组长先带头示范,然后指导组员。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总结劳动情况(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把工具收拾好,放回原处,把手洗干净。大家齐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掌握了清棵蹲苗这一劳动技能,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篇14

    25日,全体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进行了第一期的培训,我也是一名青年教师,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我所在的六年级组集体听了李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唯一的听众》。

    我看到李老师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倾听着李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在听课中,我亲身领略着她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她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她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她在打开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下面说说我的几点反思:

    一、教师评价语具有艺术性

    本节课我比较关注李冬梅富有艺术型的`评价语,老师给了每一个发言的学生一个及时而且带着鼓励性的评语。如:“不紧张,老师相信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书是万能的金钥匙”“真棒,同学们!”“你真是个用心的孩子”等等,我感觉学生在得到老师这样一句鼓励的评价后,这节课肯定热情高涨,信心百倍,认真的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上,李老师让学生读课文是带着问题和要求去读文的,而且提醒学生写下读文的感悟。在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的时候,李老师再次提醒大家认真倾听,在自己的书上做批注,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生字词,多音字要及时批注下来。一个个小小的课堂学习习惯,无不体现着李老师的教学魅力。

    三、注意朗读指导

    在朗读课文过程中,李老师采取了整列开火车读文的方式,在每一位学生朗读之后都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她提醒并指导学生要入情入境的读文,读文的过程中要从容一点,大方一点,要多读几边。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李老师用自己的眼神,动作鼓励那些紧张害怕的学生。

    四、注意读写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青年心理、行为变化的时候,李老师采用了换位思考的方法: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学习某项技能的过程中,你的心理、行为有哪些变化,可以说一说,学生很快就能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进而感受青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在写作学习某项技能时,可以以心理、行为变化为线索来进行写作,对于“促成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写作。

    当然,李老师的语文课还有很多的闪光点,我会慢慢的学习,消化。这个学期,我会不断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逐渐成长,争做一名优秀教师!

    【2023课程与教学论课件14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

    tic.jk251.com/pc/js/index.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