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生物教案范本15篇
  • 七年级生物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8

    七年级生物教案范本15篇。

    本文将全方位深入剖析和分析“七年级生物教案”的多个方面。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老师的上课应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3.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4.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5.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重点和难点

    重点: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章的教学重点主要不是知识目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组织好调查、设计和课外实践这三个学生活动。这三个活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相关技能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组织实施。还要特别关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章是这册教材的最后,时近期末。所列调查和设计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提供了方便。因此,应把评价一并考虑在教学实施之中。

    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学有关植被类型的知识。例如,通过录像和幻灯片等媒体,让学生了解各种植被类型,描述各种植被类型的特点。从动态的角度演示我国(或某地区、或家乡)植被的变化情况,为学生提供其他资料,便于学生讨论我国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通过观察各国的植被分布地图,让学生粗略计算,并列表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或者我国不同地区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也可以纵向比较(通过计算、列表比较建国以来各时期我国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或者组织学生撰写、宣读小论文,开小辩论会,了解我国植被破坏的严重程度,唤起学生的危机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六种植被的特点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观察书上插图,结合经验互相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本地情况。

    创设问题情景,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全班交流,作为一员参与交流,对交流做引导、点评,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属少林国家,并且资源分布不均匀

    4人小组合作粗略计算,然后进行横向比较(各国森林面积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或纵向比较(建国以来各时期我国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出示表格(如各国植被情况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组织交流,并作出评价。

    2、我国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日益减少,并呈现退化现象

    先看一看,想一想,然后4人小组议一议,之后以“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想说……”为题进行角色模拟,进一步表达感情。

    播放一段森林受到破坏的录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性角色模拟,激发学生情感。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植被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依法治林,加强资源保护,例如:《森林法》、〈草原法〉、〈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2)加强造林绿化进度,提高绿地面积及造林质量。

    4人小组合作调查绿化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交流。

    讲述有关国家采取的策略,课前引导学生调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2、意识的提高

    从自身作起,提高意识,关心绿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结合时事(如xx年奥运会主题),4人小组合作讨论准备为奥运会做点什么。

    引导讨论,组织交流,激发学生情感。

    进一步增强爱护植被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绿化校园”设计活动

    课前4人为小组,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其他的建筑情况,画出草图,并表明各自的位置,了解有关的园艺知识,然后讨论,设计出方案,制出美化环境平面图。

    布置设计内容及目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出评价方案,指导学生办专刊,进行展览。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在经济上的意义。

    2.通过对铁线蕨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及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比较,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铁线蕨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树立生物体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观点的基础;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它由于有真根,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决定了它比藻类植物、苔藓植物都高等,植株也比苔藓植物高大。但又由于它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还远不如绿色开花植物发达、受精过程还离不开水,同时又决定了它仍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比绿色开花植物低等。所以铁线蕨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应确定为本节的重点内容。

    2.难点分析:

    铁线蕨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学生第一次接触孢子囊、孢子、原叶体等名词,绝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未亲眼见过,会感到比较难理解。而且对铁线蕨植物体上不直接生出雌雄性生殖器官,却是先产生孢子,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原叶体上长出雌雄性生殖器官,与葫芦藓植株上直接生有雌雄性生殖器官有所不同,学生会感到更难理解,加上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较大困难,所以铁线蕨的生殖过程应确定为本节的难点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引言的--:

    结合复习葫芦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引出本课题。

    课上首先演示葫芦藓的植株(实物或挂图),请学生辨认它属哪类植物?形态结构上有哪些地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在学生回答后,再演示铁线蕨、肾蕨等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观察,看看是否能叫出这些植物的名称和生活环境,由此指出,还有一类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蕨类植物。

    2.关于“铁线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特点的教学:

    本部分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2~4人一组,教师组织他们观察铁线蕨,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①铁线蕨的植株的颜色如何?

    ②用尺子测量一下铁线蕨植株的高度,并做记录,想一想,它与葫芦藓相比有何不同?

    ③铁线蕨的地上部分是什么?它的茎长在哪?

    ④铁线蕨的叶是单叶还是复叶?紫黑发亮的部分是什么?你知道铁线蕨名字的由来吗?

    ⑤把铁线蕨的地下部分挖出来观察,看看这是什么?其上长有许多纤细的结构又是什么?它与葫芦藓的假根有什么不同?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形态。

    ⑥用放大镜观察铁线蕨的小叶,看看叶上是否有叶脉?分析一下,这里有何种组织?

    ⑦结合以上观察,试说明铁线蕨为什么会比葫芦藓长得高大?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归纳性讲解。强调蕨类植物已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3.关于铁线蕨生殖过程的教学:

    ①铁线蕨的生殖过程较复杂,同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获得这部分知识。可事先准备好带有孢子囊的新鲜的铁线蕨或标本、新鲜的原叶体或标本(其上带有雌雄性生殖器官)。并准备好生殖过程的剪贴图。

    ②先请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叶片背面边缘上长出的一些半圆形的褐色隆起,这些隆起是什么?这些隆起内部是什么?要求学生对照课本图I-71观察,当学生答出:这些隆起是孢子囊群,孢子囊内有很多孢子时,教师请学生到黑板前贴出它生殖过程的剪贴图:铁线蕨→孢子囊→孢子;并告诉学生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下边可提出问题:铁线蕨的雌、雄性生殖器官长在哪?此时可组织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原叶体,特别是对照课本图I-72,细心观察原叶体的腹面,注意其上是否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继续完成剪贴图:

    有卵细胞,雄性生殖器官里有许多带鞭毛的精子,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可启发学生思考,铁线蕨的受精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卵受精后,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再请一位同学根据以上内容完成整个生殖过程的图解。

    最后,教师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从生殖过程看,铁线蕨为什么只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强调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4.其他的蕨类植物:

    让学生观察卷柏和蕨的标本或投影片,并给学生展示卷柏和蕨的生境图,使学生了解卷柏生长在岩石表面或岩石的缝隙里,蕨生长在森林和山野阴湿的环境中。

    5.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在学生重点了解了铁线蕨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注意把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等特点与苔蕨植物相比较,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后,归纳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与苔藓植物相比较,蕨类植物不仅有茎和叶,而且有真根,根、茎、叶里都有输导组织和比较发达的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但它与苔藓植物一样,受精过程还离不开水,所以多数仍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学生归纳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小结一下它的主要特征。

    6.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先给学生播放蕨类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片,让学生经过讨论后归纳出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结合最后一点意义,可给学生展示曾经繁盛的古代蕨类植物的生境图,使他们加深理解最后一点意义。

    最后通过一道题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铁线蕨为何能长得比葫芦藓高大,为何他们都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板书设计】

    第三节蕨类植物

    一、铁线蕨

    1.生活习性:阴湿环境

    2.形态结构

    3.生殖:

    二、其他蕨类植物

    三、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有真根、茎和叶,有输导组织和较发达机械组织,较高大。

    2.受精离不开水,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

    四、蕨类植物经济意义

    可食;药用;观赏;绿肥;饲料;

    古代蕨类植物→煤。

    小资料

    铁线蕨原叶体的培养和观察

    一、采集铁线蕨的孢子:

    夏末秋初,采集背面有褐色隆起的铁线蕨叶片放入纸袋,一段时间后纸袋里就留有囊群散出的孢子。

    二、培养铁线蕨的原叶体:

    1.把砖块稍稍磨平,洗净,并煮沸消毒,放入平底瓦缸或玻璃缸,往缸内倒水使之浸没砖块的一半。

    2.把铁线蕨的孢子稀疏地撒在砖上,用玻璃盖没缸口。把缸放在温暖而阴湿的地方,温度最好保持在15℃左右。

    铁线蕨原叶体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把砖浸在水时,把缸放在温暖阴暗处,并用玻璃盖没缸口,砖面不断吸水,经常保持湿润,都是为了维持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三、观察铁线蕨的原叶体:

    如果管理得当,15天后砖上长出绿色的原叶体。把钱铁蕨的原叶体从砖上小心刮下,放在载玻片上,底面朝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原叶体,可见它是心脏形的绿色叶状体。原叶体下端靠近“心尖”是丛生的须状假根。假根基部附近是球形的雄性生殖器官——精子器,靠近“心脏”凹陷处可见突出的雌性生殖器官——颈卵器。原叶体被水浸没后,精子器里的精子游到颈卵器里,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颈卵器里发育成胚,最后发育成新的铁线蕨。

    附:培养铁线蕨原叶体还可使用培养基。

    具体做法如下:称取硫酸钙0.25克、磷酸钙0.25克、硫酸镁0.25克、氯化钠0.08克、硝酸钾0.07克、氯化铁0.005克倒入盛有1000毫升水的三角烧瓶或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再加8克琼脂,加热搅拌至琼脂溶解,倒入培养皿中,使它凝成厚1~1.5厘米的平板。把纸袋中的孢子倒在白纸上,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盖上盖子,放在有散射光照射的地方。

    在15℃以上的室温条件下,孢子能正常萌发成绿色的原叶体。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加以检验。而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则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节的教学安排为3课时,第1课时讲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性实验,第3课时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意义。

    教法建议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可以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通过概述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学内容如下:

    科学家

    实验过程或结果

    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 1648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

    柳的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 1771

    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

    植物能“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 1779

    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 1782

    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

    CO2是原料,O2是产物

    索热尔 1804

    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

    水是原料

    萨克斯 1864

    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有机物是产物

    其教学目标有三:一是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要珍惜学习知识的机会;二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三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准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有:

    (1)选叶遮光应先暗处理。应选择生长健壮,便于接受光照的叶片,经过遮光处理后,再放入暗处2~3天。暗处理条件下,叶肉组织不能合成淀粉,细胞内积累的淀粉大部分被呼吸消耗或以蔗糖形式运出叶片。由于叶片内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从而为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创造了条件。

    (2)对遮光——暗处理材料的光照时间应视光强度而定。实验当天的上午,强光照射3~4小时,下午实验效果显著;若上午使用实验材料,则必须在夜间用灯光照射处理材料,光线不强应延长光照时间。

    (3)酒精脱色过程一定要采取隔水加热法(水浴)。当叶片在酒精里呈黄白色时,应先熄灭酒精灯。一定要注意安全,事先准备好湿抹布,一旦出现问题不要慌乱。

    (4)酒精脱色处理的叶片脆而硬,用热水漂洗的作用主要是使叶片经过水化处理而变软,并为碘与淀粉的反应创造条件。

    (5)滴加碘液的同时,注意观察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

    (6)处理好实验课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在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并仔细观察和分析所看到的现象。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两个演示实验要力争演示成功,这两个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总结可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另外在进行演示之前要简要介绍实验装置和基本原理,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有关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实际上是对光合作用假设的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检验证明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假设是成立的,从而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因此,教学时在每完成一个探索性实验之后,都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每个实验揭示的问题。当一组探索性实验完成后,应指导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等问题。

    第3课时在上述实验基础之上,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加以总结,让学生尝试用关系式的形式描述光合作用,并用语言加以描述。这样就得到了光合作用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光合作用概念形成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启发学生运用知识来说明或解决实际问题,在分析和说明问题过程中领悟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条件、产物的实验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难点: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组织和实施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

    引言:上一节我们了解了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结构有着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呢?光合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这还得从柳苗生长之迷说起。

    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一定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一株大树那粗大的树干、茂密的枝叶、丰硕的果实,都是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变化来的。果真是这样吗?怎样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科学家是通过探究过程寻求有关自然界各种问题的答案的,揭示柳苗生长之迷也是如此。

    在课前查资料的基础上,请同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海尔蒙特的实验。

    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将一棵重2.3kg的柳苗栽种到一个盛有土壤的木桶中,木桶内土壤的重量是90kg。此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过去了,柳苗渐渐地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苗和土壤的重量,结果使海尔蒙特大吃一惊:柳苗重量增加74.5kg,土壤重量仅减少了0.057kg!(配合投影图)同学们,根据海尔蒙特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发言,得出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板书:海尔蒙特 柳苗生长之迷 说明柳苗的增重来自水)

    提问: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讨论发言:可提到阳光、空气。看来,海尔蒙特的实验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那么,后来的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在研究助燃空气时,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扮演蜡烛、小鼠、绿色植物和太阳,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表演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配合投影图)。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板书:普利斯特利 钟罩内的实验 说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讨论回答引出下一个实验:阅读材料"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光的重要作用。(板书:英格豪斯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说明光的重要性)

    提问: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光)

    讲述:那么,在光照下绿色植物究竟释放什么气体?这种气体是否与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关呢?后来,科学家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成分,明确了这种气体就是氧气。

    阅读材料:"1782年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此基础上,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对光合作用首次进行定量测定,发现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的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因此他指出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这也与海尔蒙特的结论相吻合。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遮光的部分叶片无颜色变化,而照光的一部分叶片显示深蓝色。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只有淀粉遇碘呈现蓝色,淀粉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它是一种有机物。萨克斯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下不仅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这样,柳苗的生长之迷也终于被揭开了。"

    提问: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板书:谢尼伯 发现光照时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 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产物是氧;索热尔 植物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 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萨克斯 发现光照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阳光;产物是淀粉和氧;场所是叶绿体。

    (第二课时)探索光合作用

    引言: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我们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做出了初步的解释。怎样检验我们对问题的解释是否正确呢?我们来做一组探索性实验。(板书:二、探索光合作用)

    萨克斯利用对照实验法和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发现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能够制造淀粉?

    小组讨论: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同学们能够设计出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为什么?然后用黑纸片遮住叶片的一部分,将其放在阳光下照射。思考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

    发给每组一片经上述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请参与上述实验过程的同学进行说明。

    但是如何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存在,直接用碘液滴在叶片上行不行?还很难回答。

    指出:叶绿素可以溶解在酒精中,用隔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操作:将叶片上的黑纸片取下,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把小烧杯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将这一套装置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讨论:能否将装有酒精的小烧杯直接加热?(不能,酒精容易燃烧)

    观察:加热过程中,酒精颜色的变化和叶片颜色的变化。直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分析说明:绿叶变成黄白色及酒精变成绿色的原因。

    操作:将酒精灯熄灭,用镊子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将漂洗干净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几滴碘液。放置片刻。(此时将实验台收拾整理)

    观察: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得出结论: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叶片遇碘液后,见光部分呈深蓝色,表明有淀粉产生;遮光部分不变色,表明没有淀粉产生。说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由此可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那么,光合作用还有其他产物吗?

    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介绍实验装置,并让同学看到试管中上升的小气泡,解释排水集气法。然后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试管中的气体,请注意卫生香的燃烧情况。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光合作用产生的助燃气体是什么气体?

    总结: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

    我们蒸馒头要有面粉、水和发酵粉作为原料,那么,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氧需要什么原料呢?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说明两套实验装置的不同在于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一个盛有清水,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分别取两枚叶片,进行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的处理后,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说明原因。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往水里吹气,能产生淀粉吗?可见,光合作用除了需要光以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

    演示实验: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用银边天竺葵进行实验,根据现象说明问题,得出结论。

    以上实验验证了我们对光合作用的解释是正确的。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课时)

    引言:有人把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比作工厂的生产活动。你能说出绿叶这个"绿色工厂"中的机器设备、原料、动力和产物各是什么吗?

    启发学生回答

    提问: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把"绿色工厂"的生产过程表示出来吗?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光合作用的公式: (板书:二、光合作用的公式)

    思考:在光合作用的公式中,物质和能量都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板书: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引导学生回忆种子的成分中有哪两大类物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由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淀粉等),并且释放出氧气。

    提问:在物质变化的同时,还有什么变化发生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从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

    根据公式及实质用语言表述什么是光合作用。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书上光合作用概念的有关内容,并做出标记。(板书: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对绿色植物本身、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板书:五、光合作用的意义)

    提问:人和动物也能像绿色植物那样,把从外界摄入到体内的各种无机物在体内转化成有机物吗?那么,我们人和动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是哪来的呢?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熟悉的棉、麻、糖、橡胶等,也都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

    (板书:(一)食物来源)

    提问:我们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从哪来的呢?食物中的能量又是从哪来的呢?

    讨论回答后总结:不仅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贮存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源于光能,我们用的柴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都是现在或过去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贮存的太阳能。

    据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700万亿度。现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一年所消耗的能量仅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的10%左右。

    (板书:(二)能量来源)

    提问:人和动物及其他生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分析总结:生物呼吸时消耗了很多氧气,产生了很多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燃烧同样要消耗很多氧气而产生很多二氧化碳。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中可达1万吨左右。照这样的速度,大气中的氧气在300年左右就会被用完。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过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要归功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据估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板书:

    (三)氧气的来源)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来源、能量的来源和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板书:六、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农作物产量的高低与农作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有机物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合理密植和立体高效种植,可以将植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板书设计:

    二、光合作用的公式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食物来源

    (二)能量来源

    (三)氧气的来源

    六、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表述根尖外形及根毛特点。

    2、准确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明确相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根尖各部分结构的联系以及各部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体会到生物体是统一整体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解

    二、教材分析

    1、"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众所周知,植物体的根是由根尖发育而成的。根尖为什么能够发育成根,这与其结构紧密相关。而根尖的结构特点又决定了根尖的功能。根尖的功能又决定着整株植物的生与死。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及其相应的功能"是本节的难点知识。教材中的插图或挂图都是根的结构模式图,而显微镜下观察的根尖细胞结构,大多是不规则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根尖细胞结构时,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认清显微镜下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避免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趋于模式化。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

    3、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容易把根尖的四个部分看成是界限分明的,而不是互相连续的。这就应该在最后研究根尖的发展变化的时候,指出根尖的四部分是互相连续的,各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各部分是依次向前发展变化的。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由分生区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而形成的,使学生既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形成了根尖是发展变化的动态观点。

    三、教法建议

    本节课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让学生了解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课前利用小麦或其他植物,使其萌发并长出数条幼根。在课上先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根尖,教师要指出从根的尖端到长有绒毛的一段根就是根尖,同时要求学生观察一下根尖以上的部位,弄清根尖在一条幼根上所占比例的大小。帮助学生从根尖的外形上区分各部分的形态、色泽等特点,如:根尖尖端处稍带黄色的帽状结构是根冠;根冠内部一团稍稍发暗的部位是分生区;分生区以上白色、表面光滑的部位是伸长区;伸长区以上长有根毛的部位是成熟区。在成熟区的上端,还可以看到已经枯萎的根毛。

    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时,教师要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观察,并配合使用挂图或投影,帮助学生掌握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结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在进行显微观察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两点:(1)学会边观察边移动载玻片的技能;(2)正确认识永久切片的颜色。学生在观察经染色的永久切片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永久切片一般都要进行复杂的染色过程,使不同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内的不同结构呈现不同的颜色,防止学生产生"植物器官组织就长成五颜六色"等误解。

    在本节中,不仅要了解根尖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但是根尖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这个动态的发展中,植物的根也就形成了。这一变化过程,如果单*教师讲解,对于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用教具制作根尖生长活动图片或利用多媒体制作根尖生长的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种动态的变化。

    在研究过根尖的四个部分以后,还要研究成熟区以上直到茎的基部的结构,在这里出现了“导”这一名词。学生初次接触到导管这一名词,不太容易透彻理解,教师可以用一根玻璃管来表示导管,管内贴上螺旋排列的有色纸条来表示导管内壁的加厚花纹,这样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导管的结构特点和这种结构是有利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主要功能。

    难点:根尖的发展变化规律

    手段:学生观察、分析与讲解相结合

    设计思想:

    本节的内容相对来讲,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对照课本内容自学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而对于根生长的现象,则需要通过图像等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并引入新课:

    根有固着植物于土壤中,并且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根为什么能够从土壤中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呢?这应与根的结构有关。那么,根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根尖的结构:

    1、组织学生完成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的观察。

    (1)肉眼观察植物的幼根,讲解根尖的定义,及根尖占根的比例。

    (2)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颜色及形态,以及根尖可分为几部分。(从外形特征上看,一般可确定出根冠、成熟区、以及二者之间的部分。但可以不给出具体名称,只要求学生能说出形态特征即可。)

    (3)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永久纵切片,并对照课本58—59页内容学习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及功能。

    (4)指导学生列表总结。

    (5)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成熟区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大量的根毛使植物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成熟区是根尖各部分结构中最主要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6)利用录像或动画课件展示根尖动态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认识根的生长过程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二)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

    1、继续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幼根,指导学生观察根尖以上的部分。

    2、讲解:

    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吸收能力。其中部一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上下细胞失去细胞壁形成中空的导管。

    3、通过显微投影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导管。(讲解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与茎和叶中的导管相连)

    三、反馈:

    提问:"当把花卉移栽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根尖)

    板书设计:

    第二节根的结构

    一、根尖的结构:

    二、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

    1、根毛消失

    2、内部有导管

    探究活动

    探究洋葱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形态

    目的要求:

    1、学会制作洋葱根尖的临时装片。

    2、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细胞形态特点。

    3、练习使用显微镜。

    材料用具:

    洋葱、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吸水纸、稀碘液、清水

    方法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了解玻片标本的种类。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训练学生规范操作的技能。

    情感目标:

    1、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训练,对学生进行遵守实验室纪律的教育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2、在实验中,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体系图解

    本节教学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观察细胞的用具》这部分内容,通过对显微镜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生物实验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为今后实验教学打下基。'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学生步入中学后的第一节实验课,课本从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到收镜,每一个步骤都详细叙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认真组织并上好起始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纪律,对于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的重点是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下一节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法建议

    这节实验课是学生进入中学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实验课,因此,开始实验操作前,应进行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设施的教育,注意将实验过程组织好。

    这一节课的重点要放在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上。这一节课不要求观察载有实验材料的玻片标本(只要求观察诸如贴有“上”字薄纸的代用玻片标本)。目的也在于让学生弄清楚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达到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看课本上的插图,对照显微镜实物,自己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进行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训练,然后经过学生的归纳、概括,课后通过填写《实验报告册》及时进行反馈,来检查教学效果。这样可以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师应强调的是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有关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操作步骤的顺序、重点内容,并及时表扬在操作和纪律上表现好的学生。通过这种“纲要化”处理,提高学生记忆的选择性,有利于记住最关键的东西;

    (2)尽量的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反复多次练习,以提高学生记忆的牢固性;并把学与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形象性。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观察细胞的用具

    重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第一次实验课的组织

    教学手段:以学生个人及小组活动为主

    教学设计思路: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在教材中用图表示得很清楚,教师不需要讲的过多或过细,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教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显微镜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教学过程:本节内容为1课时。

    导入:显微镜是一种可将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物体放大的仪器。

    活动一:学习显微镜的各部分的结构及用途

    要求:1、学生对照课本P8—9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利用实物观察并记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用途。

    (观察前,教师需先讲解显微镜的提取、安放。即: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靠在胸前,平稳的置于桌面。)

    2、同组同学相互考查记忆结果。

    3、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利用挂图或实物讲解。

    教师总结(重点介绍反光镜、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活动二: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要求:1、学生对照课本P8—10的图片和相关文字,按要求用显微镜观察“上”字装片。

    2、由于对显微镜使用还不够熟练,要求学生练习时动作要轻,以免损坏显微镜。

    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巡视,并急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师总结:显微镜的操作过程提问: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有什么不同?2、放大倍数的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得出结论:1、物像与实像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活动3:学习玻片标本的类型

    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一片树叶,感受在显微镜中的视野状况。

    提问:为什么视野中看不到图像?如何才能在显微镜下到树叶的微观结构?

    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汇报

    教师总结:显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玻片标本的种类

    (1)永久性玻片标本:可长期保存。

    (2)临时性玻片标本:不用长期保存。

    组织学生阅读P10玻片标本的类型,并在给出的永久玻片中找出相对应的切片、涂片、装片。

    三、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册

    板书设计:

    第一节观察细胞的用具

    一、显微镜的使用

    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二、玻片标本:

    切片

    涂片

    装片

    探究活动

    自制简易显微镜

    目的:通过自制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材料:圆形花镜片两个;马粪纸(鞋盒也可)一张;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块;小镜片一个;铁丝和圆钉若干;乳胶;小木条。

    制作方法:

    1、取长15~20厘米马粪纸,宽以花镜片周长为准,宽出1厘米即可,卷成筒状。

    2、用透明胶条将花镜片分别固定在纸筒两端。

    3、取10厘米X10厘米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块,中央开直径为1厘米孔一个。

    4、在三合板一边的中点和相对的两角处各粘一个高5~8厘米的木条腿。

    5、在三合板(相当于载物台)的上面两后腿的中间位置竖直粘一个高20厘米的小木条。

    6、用铁丝(10号铅丝)弯成一镜筒支架。一端套住镜筒,另一端固定竖直木条上(手动其一端可使镜筒上下移动)。

    7、在三合板下面,用铁丝弯一个反光镜支架,将小镜片装片上,固定在通光孔下。

    8、使用时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即可,注意用手上下移动镜筒时要轻慢和稳(放大倍数依花镜的度数而定)。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生: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设计

    什么是生物?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或实地考察大自然。(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提出问题:“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 ,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的特征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10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小学的自然课里已经学过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你能说出一些生物吗?(要求:每位同学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要重复)从而导入新课。

    学生思考后回答。

    2.新授

    (1)什么是生物

    教师:你能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请你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⑵生物的特征

    教师:请大家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存活?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1—5,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

    问题1:①每幅图说明了什么含义?②植物需要的有机物从哪里来?③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吗?④人是有生命的,能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也会排出废物吗?⑤植物是通过那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

    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的结果。

    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不了解的,教师可简单解释一下其概念,以加深学生对其问题的理解。

    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不太准确,教师要加以指导。

    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6—10,并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2:①图6---7说明了什么问题?②请你用手触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片,触碰的含羞草叶片与周围的叶片相比,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这些都属于应激性,并补充说明含羞草叶片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在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

    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插图并思考问题

    问题3:①图8—10 说明了什么问题?②想一想,生物还有那些繁殖方式?动物、植物、细菌是怎样繁殖的?

    小组同学回答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出:狗、猫等动物可以产仔,有的植物可用种子繁殖、有的可用根、茎、叶来繁殖,有的还可用细胞来繁殖。还可补充说明细菌能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等。完成开放性作业3、4题。

    问题4:你能准确地表达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

    师生共同整合得出结论

    问题5:①你自己是否也有上述这些特征?②请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这些特征是否都应在一个生物体上体现?③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怎样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3)练习:

    ①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师再提出问题:刚才你们描述的生物特征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与基本要求。

    3、教学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出: ⑴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⑵怎样判断一个生物是否具有生命 ⑶ 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4、拓展

    针对这节课,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5、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什么叫生物

    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三、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章是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该章内容对科学用药、保障健康进行了探讨。本章涉及的内容有家庭药箱建立的原则,大众用药存在的问题,重点是科学用药的方式、等。这些内容与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经历过的事例进行探讨如何科学用药,可以激发学的,通过让学生收集和整理药品标签并引发讨论,可以使学生在学的同时获得一些终身的。通过科学用药的常识性,让学生了解和改进卫生方面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学生分析

    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已经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 础,通过的适当引导,对药箱 的建立原则、治疗感冒的某些不良做法(如超剂量服用)、某些药的用药时间、用药方式,学生是可以通过思考找到答案的,而部分内容由于涉及到药理知识,学生对此接触较少 初一,因此需要的进一步讲解,如头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不起作用;药物联合使用会有不良反应;用果汁或茶水服药为什么不科学等。

    设计理念

    (一)

    A.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1)基于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安排了图片、分析多个探究活动,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自己构建知识。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3)创设开放性,尝试设计开放式的作业变“释疑解惑”为“起疑生惑”。提出问题,建议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

    (4)通过大量课件展示、问题讨论,增加感性认识,从而突出重点。

    (二)教法

    A.综合启发式教学:应用个性化处理的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有争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B.引导发现式教学: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尽可能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去,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学法

    A.自主探究法:课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收集药品标签和了解标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课外知识的能力。

    B.交流讨论法:依据学生的特点、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就 “科学用药时间、服药方式”、“营养药多多益善吗 ?”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勇于陈述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一些常用药的名称和作用 。

    2.举例说出常用药的正确服药方法。

    3.概述安全用药的知识及急救方法。

    技能性目标:尝试收集、处理资料。

    情感性目标:认同协同配合的团体协作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一周指导学生收集家庭常备药的标签,保留有参考价值的,以备课上与同学交流、讨论;教师准备课上用的课件,包括:导入(方案一)、家庭常备药、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治疗感冒的种种做法、服药时间、服药方式、营养药多多益善吗、想一想、错误的服药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导入(方案一):

    动 画展示(幻灯片一)

    观看画片,联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进入学习情境。 所有课件附在最后

    导入(方案二):

    生病吃药,这是生活中的平常事,然而药物能治病,也能产生不良后果。有资料显示,我国有逾3亿人滥用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脑卒 之后的第四大杀手,全球死亡病例中,1/3属滥用药物造成的,由此可见,科学用药以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由此引出本节课题“科学用药,保障健康”。 领悟资料内容,进入学习情境。

    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好的常备药 标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 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对收集的药品标签进行分类,统计出家庭常备药的名称,并将自己的统计结果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根据不同组统计出的不同结果,教师总结,并用(幻灯片二)展示一般家庭常备药。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 分组讨论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并推荐出小组发言人在班内交流,阐述本组的看法。各组之间相互评议。

    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并用(幻灯片课件三)动画展示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并提议建立自己家庭药箱贮存的常备药。 依据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及自己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拟定家庭药箱常备药并呈现自己的拟定结果。 对课件三的补充: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时令性疾病的 药物为主;急救药放在易拿到的地方;药箱要定期检查。

    问题探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得病,不同的人得病之后有不同的做法,请大家分析以下治疗感冒的做法哪些合理,哪些不合 理。(幻灯片四)展示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对教师给的例子进行分析,并呈现结论。 头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但有些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之不起作用,还会引起药物性发热,合并真菌感染。

    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还可能使病情加重,那么如何才算科学用药呢?就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服药方式等谈谈你的看法。 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阐述自己的观点。

    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小结,并用(幻灯片五)、(幻灯片六)展示。 注重观察画面,积极思索,领会相应的道理。 某些药物之所以饭后服,是因为胃中食物可减轻药物的刺激性。

    药物嚼碎可增大与胃的接触面积,润喉片含化可发挥对咽部的止痛、消炎作用,硝酸甘油含化1—3分钟缓解心绞痛。

    讲述:除了需 要注意以上这些正确的服药方法外,药物在联合使用时也要注意科学性。研究表明:同时接受1~5种药物的患者中,18%受到药物 毒副作用的危害,同时服用5种以上的药品的患者,发生药毒反应者高达80%以上。因此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会降低药效,甚至发生意外,因此不要认为服药越多、时间越长就越好。

    提出议题:(幻灯片七)展示(注:幻灯片处有相应的议题) 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件七中将议题与举例分成两部分,等学生讨 论之后,举例以动画效果出现。

    对议题进行阐述并列举事例。

    小结:药物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除了有益的治疗外,往往伴有各种副作用。这就充分证实了“药物能治病也能致病的道理”。

    组织学生总结“科学用药”包括哪些方面,实际用药应注意些什么? 各组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各自的生活体验,小结出本组的意见,然后在班内交流, 同时要相互评议,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

    想一想:(幻灯片八)(注:幻灯片处有相应的问题) 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答案设成动画。

    布置作业:很多人平时这样服药(幻灯片九),你认为正确吗?组织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说明原因。 对课件九中这些错误的服药方法的解释设成动画,待下节课展示。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9

    一、教材简析

    (一)地位和作用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本节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学好《尿的形成和排出》这节内容,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能正确区分排泄和排遗;

    ⑵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⑶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⑷明白排尿的意义。

    能力目标:

    ⑴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⑵通过对血浆、原尿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养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人体结构与功(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尿的形成过程。

    难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二、教法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根据对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以问题贯穿其中,用逐渐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三、学法引领

    以学生熟悉的话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愿望,让学生感受到本堂课的内容是与自己有关的。学法上倡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理解知识,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相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在一天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去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出远门坐车时要少喝水?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检验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变化,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排尿有什么意义?

    (二)合作探究

    1、废物排出的方式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要予以鼓励。然后由教师小结。

    2、泌尿系统的组成⑴出示泌尿系统组成图⑵解读图,思考回答: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

    注意观察肾动脉与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推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考虑动态生成: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没有,顺利过度到下一环节;也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关系,请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设置悬念,为下一环节做一铺垫。)

    ⑶交流分享

    ⑷总结归纳

    协助、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进而归纳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3、肾脏的结构

    实物出示,课件示图。学生观察,教师讲解。主要讲解肾单位的结构。

    4、尿液的形成过程

    问题引入:⑴医生为何可以通过一张单子、一些数据就能判断一个人肾脏是否有病呢?

    ⑵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数据分析:书本82页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并讨论,回答后面的讨论题。

    为什么血浆与肾小囊液中蛋白质含量差异这样大?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如果尿液是由肾小囊直接形成,为何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动画演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加强理解肾小球的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挖掘教材、提出新发现:

    尿液同肾小囊液(原尿)比较,并没有新的尿素产生,为什么浓度会增大呢?

    5、尿液的排出

    教师设问:

    ①肾脏形成尿液在腹腔脊侧,是怎样通过腹腔排到体外的?

    ②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

    ③膀胱内的尿液从何而来?为何有贮存功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然后教师用图表列出排尿过程。

    6、排尿的意义

    学生自学后回答

    (三)总结练习

    1、排出废物的方式:排泄、排遗

    2、泌尿系统的组成

    3、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尿的排出过程及意义。

    练习略

    (四)拓展探索

    介绍血液透析、血尿、蛋白尿等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难点: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三、教学准备:

    1、 男、女生殖系统的挂图。

    2、FLASH: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

    3、视频文件:

    (1)精子的形成;

    (2)女性的生殖系统和卵子的形成;

    4、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访问: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

    人是怎样形成的?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朗读]:书P1页的绪言。

    [讲述]:人类只有在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才可能真正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提问]:课前让大家做了两个访问题(1)人是怎样形成的?(2)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你们对父母的访问结果是什么?

    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认同人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必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饶有兴趣地发言。

    结合已有的认知,说出人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知道自己是从母亲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讲述]:大家说得很地,人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预示着新一代生命的诞生,由受精卵发育为成熟人体,需经历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

    [提问]: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以是怎样产生的?让我们带着问题先来认识一下男女性生殖系统。

    [讲述]:男女生殖系统是由一系列的生殖器官组成的,在这些生殖器官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人的生殖过程。

    [观察]: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认识生殖系统分别是怎样组成的?说出产生精子和卵子的部位,以及精子和卵子成熟后的排出路线。

    [填表]: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表。

    名称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组成

    产生精子

    卵子部位

    排出路线

    主要器官

    [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

    [小结]:对,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子都是人的生殖细胞,分泌的激素则可以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

    [播放视频]:

    (1)精子的形成;

    (2)女性生殖系统和卵子的形成。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观察、讨论,并用笔在图上画出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填写表格。熟悉男性、女性的生殖系统组成。

    回答:因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观看,进一步了解男、女性的生殖系统组成,产生精子和卵子的器官以及它们成熟后的排出路线。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布置课后访问]:同学们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及组成已经非常了解了,回去以后,再做2个访问,

    (1)你们的母亲在怀你们时,身体有什么感受?

    (2)当母亲怀孕时,父亲都做了些什么?

    [阅读]:课外阅读“试管婴儿——生殖医学的奇迹”。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⑵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2、技能目标

    ⑴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

    ⑵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3、情感目标

    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

    二、重难点

    1、重点

    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难点

    ⑴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

    ⑵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

    1、教师 准备多媒体材料和相关用具

    2、学生

    课前预习:①请教家长:我是怎样来到世上的?

    ②请教母亲怀孕时间是多久?怀孕时有什么感觉?

    ③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谈谈酒精、烟草和某些药品为什么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有哪些表现。

    四、教学策略

    本节介绍的是人的个体形成方面的内容。学生一方面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往往有怀有羞怯的心情。教师在理解学生这种心情的前提下,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先给出自然界生物生殖的图片,例如花、海马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根据上学期学习的知识知道花是生殖器官。教师接着指出其实所有生物都有生殖现象,人类也同样有。生殖是自然界很普遍的现象。新生命的诞生更是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要正确的看待生殖。进入人的生殖的学习。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又是怎样来到世上的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前对父母的询问来回答问题,调动课堂的气氛。并且指出人的生殖同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相类似,也是由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加强学生的正确认识。

    接着,教师让学生互相观察指出男女外观的差别,再让学生判断小孩相片的性别,让学生感觉到男女最本质的区别是生殖器官。进入生殖器官的学习。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识图,讨论或独立完成课本图iv-4和iv-6,并且完成课后习题2。教师课前准备相关的答案纸条,让先做完的那一组学生上来将答案对应的贴上去,再提问男性和女性分别哪种结构是重要的,为什么等。课后习题2的答案用投影的形式打出来。

    了解了生殖系统后,进入生殖过程的学习。老师播放一段关于生殖过程的录像,请学生观看录像后,完成课前老师发下去的纸条(见附)。播放前请学生先看清楚纸条上要求回答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完成。第1题的答案用投影公布出来。在讲这道题时,结合课后习题1,让学生用课前的调查回答。在讲完第3题后,教师可以紧接着提问母亲在怀孕是神秘感受呢,遇到哪些事情,酒精、烟草和某些药物对胎儿有哪些影响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课前调查回答,体会到母亲怀孕的辛苦。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对母亲来说生育不容易,对父母来说养育子女更辛苦,懂得疼爱父母,孝敬父母。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态系统的概念

    ①通过观察家庭水族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②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如家庭水族箱。②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

    生态系统的组成

    ①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②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引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书中的资料,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②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②教师播放一段录像,其中有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

    环保教育

    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意义。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3

    输血和血型

    学习流程;仔细阅读课本76-77页(4分钟)完成轻松起航(5分钟)完成试试身手(5分钟)完成能力提升(6分钟)实际应用(5分钟)小展示(13分钟)小结(2分钟)

    总结:

    AB型是万能受血者,

    O型是万能供血者,

    课题4.4.4输血和血型课型预习+展示

    教学目标:

    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血量的关系。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重点: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难点:

    轻松起航

    1.ABO血型分为、、、四种类型。不同血型相遇,可能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

    2.大量输血是应以输入血为原则,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还可以输入少量的型或型血。

    3.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4.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毫升,能在短时期内自然恢复正常,如一次失血超过毫升,会有生命危险。

    5.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试试身手

    1.一个AB血型的病人需要大量的输血,原则上应给他输入的血为()

    A.O型血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

    2.某人是B型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输入少量的()

    A.A型血B.O型血C.AB型血D.以上三种都可以

    3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是()

    A.A型B.B型C.O型D.AB型

    4健康的成年人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其结果是()

    A.对人体健康无影响B.一个月可以恢复

    C.三个月可以恢复D.造成终生的损失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多少会引发生命危险?()

    A.1200-1500毫升B.800-1000毫升

    C.600-700毫升D.400-500毫升

    能力提升

    1.输血时,如血型不符可能发生凝集反应,凝集现象是()

    A.白细胞黏结在一起B.红细胞破裂

    C.红细胞黏结在一起D.血液凝固

    2.小明被车撞伤住进医院,需要输血,小明的血型是A型血,那么适合小明的血型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3.在无同型血的情况下,危险性最大的病人的血型是()

    A.A型B.B型C.AB型D.O型

    4.将下列患者症状与该输入的血液成分用直线连接起来。

    严重贫血者血浆

    身体大面积烧伤者浓缩血小板悬液

    出血不易止血者浓缩红细胞悬液

    实际应用

    讨论:(先讨论后总结)

    1献血以后,应该补充哪些营养成分?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2.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实物),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回产生许多的废物,它 们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有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人体是怎样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呢?教师: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大家想一下,在不出汗的情况下,喝水多时,尿量有什么变化?喝水少时,尿量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人体每天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化验尿液的各种成分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液的形成。

    二、新课讲解

    1、排泄的概念

    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排便这一说法,那么排泄与排便有什么不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对比:二者的排出物分别是什么?分别在身体的什么部位产生的?排出的途径各是什么?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观察泌尿系统的挂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

    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泌尿系统的组成,说一说泌尿系统的器官的主要功能,并能知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3.通过观察活动,认识肾脏的内部结构:

    活动(1),若学校条件允许,最好能有教师的【演示实验】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肾的皮质与髓质、肾盂。(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由于标本小,要配合挂图或投影片讲解,肾脏实物要放在解剖盘中让学生传看。)

    活动( 2)可以通过看挂图、看投影片等认识肾小体。通过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自己归纳肾单位的结构。(由学生小结肾脏的结构。)

    4、尿液的形成

    (1 )学生:观察活动,阅读课文。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毛细血管的分布位置,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毛细血管的作用。(学生:总结得出,两处有毛细血管分布。一处是肾小球,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另一处是肾小管周围缠 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由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本23页的数据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

    学生甲:通 过对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比较,我发现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而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稍有增加,所以,我认为排尿主要是排出无机盐和尿素, 还有多余的水。

    教师:如果尿液中没有水,请你判断一下无机盐和尿素能否排出体外?

    学生甲:不能,无机盐和尿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排出体外。

    学生乙:比较血浆和原尿(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发现肾小囊中液体的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和血浆中完全相同,水略有增加,而蛋白质只有极少 量。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而大分子的蛋白质一般很少透过。

    学生丙: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了。

    (3)我们已经知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又知道肾脏是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又知道血液与尿液 的成分差异,那么,尿是怎样形成的呢?

    参照尿的形成示意图,看书21页与26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滤过和重吸收 。

    ② 肾单位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完成滤过和重吸收作 用相适应?

    ③ 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左上方血液进入球小动脉,左下方血液流出肾单位,血液在肾单位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 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出球小动脉的血在汇入肾静脉的过程中又发生什么变化?

    ⑤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

    ⑥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肾小管中的尿流向何处?

    学生小结: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阶段。

    三、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排泄的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是怎样形成的。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液的形成排泄

    一、概念与途径

    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水;

    皮肤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

    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三、肾脏的结构:

    1.肾脏纵剖:皮 质、髓质、肾盂。

    2.肾单位的结构

    四、尿的形成:

    血液 肾小球滤过形成 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形成 尿液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15

    1.1.3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明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情感目标:

    举例说明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学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生物学的概念

    2、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

    五、重、难点突破

    导入部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的周围,总会碰到不少引人思考的问题:春华秋实、北燕南飞、蜘蛛结网??自然界中这些纷纭众多的生物现象神奇奥妙、饶有趣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板书课题]。

    科学探究部分:

    科学探究一:

    (一)生物学的概念

    探究过程:

    1、学生分组,列举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一些现象。

    2、各小组根据例子归纳总结生物学的概念。

    3、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最后得出生物学的概念

    (二)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过程:

    1、学生4人一组,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讨论生物学与人类关系,每小组推选1名主持人,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

    2、学生根据生产生活展开讨论。

    3、各组交流讨论情况,汇总生物学与人类关系的例子。【www.BIjIAOGao.cOm 笔稿范文网】

    4、讨论后,每人写出总结、交流。

    情景渗透材料:

    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农林牧渔生产、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离不开生物学知识。

    我们从事各种学习和工作,需要有健康的身体,生物学是医要卫生的基础,防治疾病、卫生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都需要生物学知识。

    我们生活需要良好的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解决环境问腿,使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改善。

    我们研究先进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即利用改变遗传物质的方法来创造生物的新类型;仿生学,即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的原理来改进工业技术;抗癌药物的研制、试管婴儿的研究等,更是离不开生物学知识。

    科学探究二: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探究过程:

    1、学生4人一组,结合《袁隆平和杂交水稻》一文及生产生活实际和利用报刊、电视媒

    体所获得的信息,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各组交流讨论情况。

    3、通过讨论、交流,每人就“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写出总结、交流。情景渗透材料:

    当代生物学的新进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划时代的巨大成就,使生物科学成为当代成果最多和最吸引人的学科之一。

    1963年,我国的医务工作者陈中伟在同事的陪合下成功地将断离的肢进行再植的手术,后来又接活了各种断肢(包括断掉的手指)。这项成就至今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陈中伟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手再植奠基人”。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就——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我国在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及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就。

    美国科学家在1978年成功地培育出能直接生产能源物质的新品种在——“石油草”,这种植物的茎被割开后,就会流出白乳状的液体,经提炼就得到石油。

    在利用细菌治理石油污染方面,由于石油的不同组成成分往往需要用不同的细菌来分解,美国科学家就将不同细菌的基因分离出来,集中到一种细菌内,从而得到了“超级菌”,这种“超级菌”分解石油的速度比普通菌快得多,净化石油污染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七年级生物教案范本15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