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系列
  •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1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系列。

    感谢阅读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你整理的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十分重要。教案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科学化。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20xx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三、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20xx)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略讲)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256)=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

    A、表格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min(summber1:summber2)。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简单通俗来说就是从表格中选中符合某个特定条件的数据来)

    D、数据的排序:对表格进行一般排序或进行自定义排序:有时候我们可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如对学生的成绩排名顺序来进行排序,那么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呢?学生完成一般排序和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E、数据的分类汇总:有了排序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也就是说先进行排序,然后再汇总)。

    F、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列表的交互式表格。她可以转换行和列以查看源数据的不同汇总结果,可以根据需要显示指定区域内的数据,还具备查询应用的功能等。要求学生尝试对杀毒软件销售情况数据表的透视表的操作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课本的实例介绍,一边讲解以上概念,一边演示操作过程。

    任务: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

    总结与归纳: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制作步骤和使用场合。

    实践:

    在Excel里,利用公式计算、排序、筛选、汇总题(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1、下面是某班的部分同学成绩表,根据下面要求完成。 X X班学习成绩表

    学号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总分 平均分 名次 001 罗昌辉 89 90 67 89 002 王丽青 98 90 67 59 003 林道威 80 89 88 85 004 曾燕华 74 89 98 76 005 韩龙 93 87 89 80 006 何雪瑜 87 87 90 85 007 高美玲 65 76 73 83 008 张智飞 87 76 57 79 009 韩静 74 75 82 85 010 冯刚 87 69 84 83 011 邢小玉 80 67 98 56 013 黄健 78 60 89 43 014 唐东阳 75 56 65 67 015 林道彬 65 85 78 96 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87 90 60 80 79 67 56 43 82 78 65 78 91 90 50 64 82 84 82 70 98 87 69 59 87 69 78 63 85 56 90 90 65 74 80 56 87 93 87 68 69 72 90 74 012 陈松健 61 63 65 69 60 要求:

    1、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

    2、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

    3、按总分从高分至低分进排序。

    4、下面是某总公司的各分公司,各分公司在几周内销售各种产品如下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XX总公司的各分公司销售产品情况统计表 公司名称 公司一 公司二 公司三 公司四 公司五 公司六 公司七 公司八 公司九 公司十 公司十一 公司十二 公司十三 公司十四 公司十五 周次 1 1 2 3 4 2 1 3 2 4 2 1 4 3 2 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星期一 品牌 TCL 联想 TCL PH 七喜 PH TCL 联想 清华同方 清华同方 联想 七喜 清华同方 PH 联想 数量(台) 单价 总价 200 158 160 85 128 96 87 198 250 204 180 169 150 80 90 385 419 385 435 365 435 385 419 448 448 419 365 448 435 419

    要求:

    1、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个公司的总价

    2、按照总价为关键字,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3、分别按照周次、品牌进行汇总。

    教学反思: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EXCEL,而且在我反复演示后,模仿能力比较强,大多数同学能基本完成我所布置的六个任务。但可能有的同学只是“依葫芦画瓢”,如果要其独立完成的话可能还是存在某些困难,所以我在讲解时尽量结合例子,讲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最简单。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电子信箱的申请及使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本节课的设计思想,请各位专家指正。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电子信箱的申请及使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中的一块内容。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邮件已成为当今流行的交流方式之一,也是现代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必备技能之一。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节课浏览网页,搜索、下载资料后,已不满足于只做一个网络的看客,很想在网络中开创一个自己的空间,证实一下自己的能力。这节课就是学生第一次在网上申请、注册类操作,也是第一次带有自己个性的网络操作,所以本节课如果学习效果很好,会对以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对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网络,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掌握网上注册电子信箱的通常步骤,能够对知识归纳、总结,并培养学生具有收发电子邮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法、激发兴趣法、任务驱动法、指导归纳法、演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维护网络安全、不发、不看不积极健康的电子邮件的教育,并自觉抵制网上的垃圾邮件。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子邮件的申请、发送及收取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是我们信息教师的一个基本任务。利用互联网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大家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而电子邮件则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换。如何教会学生通过邮件实现与老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并将学习场所及时间延伸的教室之外则显得尤为重要。

    难点:邮件中附件的巧妙应用

    电子邮件中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还可以有图片、声音、影片等资料,如何利用附件传送这一类文件,如何收取、选择和保存他人邮件中的附件是学生比较难弄清的问题。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在为学生创设了网络环境、提供了学习及操作的网址和这些情境后,用极具吸引力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引出问题,使学生乐于在这个情境中研究实践,再通过演示法来达到教学效果。期间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教学环境

    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投影设备。

    这节课的具体实现是在多媒体投影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比较方便地对学生进行主导,也能让学生及时参与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三、说学法

    观察、实践、交流和总结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应注意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我在课前已经根据调查将以及就近原则将学生进行好、差搭配分组,确定小组的负责人(以前申请过电子信箱的同学或信息技术课上反映比较灵活的学生)。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分如下几个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比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一段动画显示:同学们还有2年多的时间就将离开自己的家乡到自己心目中的大学读书了,到大学后同学们有那些方法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同学以及老师联系?

    引导学生先回答,然后利用动画展示学生实际生活中已经了解和熟悉的一些交流信息的方式。(如QQ、打电话、写信和E_mail等),让各个小组根据课件内容展开讨论这些信息交流方式的优缺点,然后教师抽个别学生回答,归纳得出结论:(使用E_mail交流的优越性)。

    1、传递信息速度快

    2、免费

    3、内容丰富

    然后问学生知道如何利用E_mail具体的进行信息的交流吗?部分申请过电子信箱以及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使用能力,基本能够回答出要利用E_mail进行交流所需的前提条件(申请一个新的邮箱)以及如何进行信息传递(发邮件)。(这些学生已经被分散的分入各个小组并被确定为小负责人)

    (二)、任务驱动,渗透方法,自主探究,交流互助

    利用投影展示,让学生明确任务,并分组完成。

    学校要搞一次民意调查,希望每个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的校园环境。要求每个同学自己申请一个电子邮箱,以班级和姓名为主题将这句话发送到教师的电子邮箱中。

    同时教师通过投影把可以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网址展示出来,并截取一个邮箱申请的界面,提醒同学们申请时注意每一项右边的说明文字,并提示学生只需要填写左边有红色“*”号标注的选项。

    由于现在申请免费邮箱的界面都非常清晰,只要说明了申请的一些注意事项,以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基本上是能够申请到一个邮箱地址的,同时各个小组中均已安插了个别操作水平较好的学生,能够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再加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可以给予及时的指导。因此大部分学生在10到15分钟内是能够基本完成这项任务的。

    大部分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及时展示收到的邮件,持续激发学生兴趣。

    (三)、任务递进,分工合作,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投影进一步展示该情境的下一步任务。学校要做一个湖北省著名旅游景点的专栏介绍,各小组以小组名义发送湖北省内任一风景区的图片及该景点的文字说明。

    学生先分组讨论,如何将搜集好的图片及说明文字发给老师。(邮件附件,对于如何发送附件,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同时让学生自己观察电子邮箱界面,除了刚才已使用过的一些命令按钮外,还有哪些东西。)

    然后各小组成员分工在网上搜集相关景点的文字简介及风光图片。再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到本组组长的邮箱里;最后要求组长将收到的邮件整理后转发到教师邮箱,所有同学一起来探讨操作方法和观察具体操作过程。

    (四)、展示结果,归纳总结,深化知识,提炼主干

    利用投影展示各小组发过来的邮件内容和景点风光图,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同时询问学生通过刚才的操作,是否了解了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信息需要的前提条件以及操作过程?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解释E_mail地址的格式要求及邮箱申请及发送的注意事项,同时教育学生网上垃圾邮件的危害。

    (五)、注重实践,强化运用

    学完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要把信件发给多个人应该怎样发?

    2、能不能在邮件中插入一段歌曲或动画?

    五、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思想、意识,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及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实践与探索,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2、理解信息集成的含义

    3、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4、选择适当的信息工具与他人交流信息,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讲述与演示,让学生认识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和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培养学生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

    素材的选择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文本,表格,还有做课件的演示文稿PPT,表达方式都比较简单,本章的学习就是对加工后的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集成的形式就是做一个网页。

    二、新课讲述

    1、信息集成

    概念:信息集成的过程主要指将文本、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在一起,为表达某一主题服务。

    信息集成的过程一般都要遵循以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举出一至两个实例来进行分析):

    ①选题立意价段

    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确定要表达的主题和设计的目标,并用一个贴切而有特色的名字来表达。

    归纳主题:

    提问:平时上网浏览哪些网站?

    教师带领学生浏览网站

    ②设计规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主题设计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并收集、整理和选择作品中需要使用的素材。

    1、设计作品的内容和结构

    总体设计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作品的总体框架,把握所要表达的主体内容。

    教师演示:打开“心系奥运”网站,展示五个模块

    主页,我和奥运,奥运动态,主题班会,奥运金牌

    详细设计

    从微观上勾画出每个页面的布局,需要展现的内容、各页面之间的超级链接方式。

    超级链接:实现从一个网页到另一个目标的连接,另一个目标可以是一个网页,也可以是图象、动画、视频,甚至可以是一个程序。

    2、素材的选择

    文字、图象、动画、视频和音频信息都是素材。

    /index.asp

    ③开发制作阶段

    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

    1基于页面的工具

    Word,WPS,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eaver

    2、基于图标的工具

    Authorware,方正奥思

    3、基于时间的工具

    Flash,Director

    网页三剑客

    Dreamweaver

    Firework

    Flash

    ④评估测试价段

    看网站是否达到你预计的效果;

    检查内容是否有错误;

    检查各处链接是否正确等。

    小结:信息集成的目的是使信息能被合理、清晰、有效地组织起来以表达主题,因些在集成时,应根据主题需求和各种素材的特色做到取舍有度、选择有方。

    实践:

    请同学们自愿组成一个小组(2-3人),各组确定一个组长,分工收集相关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然后制作网站。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开头,我就明确提出了接下去几节课的目标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完成一个网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生在平时上网只是浏览别人的网站,现在有机会自己尝试,还是很感兴趣的,我还没说完,有学生就迫不及待动手要做,在接下来的讲解中,由于今天是网站制作中的第一课,所以理论的东西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学生的反映开始有点冷淡,我就在讲解概念时在中间给大家展示几个范例网站,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制作网站的一些基本知识。最后我让学生填写了一张小组分工表(包括各组组长,成员的确立,网站主题,各模块内容的确立)希望在未来的几节课中,各小组能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互相帮助,顺利完成预期的网站。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4】

    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

    任课教师:娄

    海 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

    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信息可以增值;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知识梳理及达标练习

    信息的基本概念

    一、具体知识内容

    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感觉剥夺实验”告诉我们: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教材P2)

    2.一般我们可以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信息的载体(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符号、动画、视频)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

    3.信息的作用:为决策者提供依据的作用;可被用于控制的作用;用告知作用。

    二、达标训练习题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B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信息无时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人类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的基本特性

    一、具体知识内容

    1.载体依附性(案例:交通信息、文字信息。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通过获取有效的供销信息提高产品流通效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等。经过处理的信息也可以增值,即有可处理性和可增值性

    3.时效性(案例:交通路况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时效性实际上是与信息的价值性联系在一起的。

    4.共享性(案例:“刘翔12’88夺冠,破尘封13年世界纪录”、“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5.不完全性(案例:盲人摸象)

    6.真伪性(案例:“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兵不厌诈”)

    7.价值相对性(案例:“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二、达标训练习题

    1.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D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2.下列叙述中,其中( D )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3.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4.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5.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声音信息的加工》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一节第五小节。声音信息的加工,是多媒体信息加工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前面的文本、数据和图片的加工,此部分学生比较陌生。声音信息的加工能为后续的学习,如本章中视频制作中的配音,以及网页制作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处理都提供了技术支持。

    声音信息作为必修课的新知识,它的学习对于第二学期《多媒体技术》这一选修模块的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是选修模块学习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本节知识无论是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还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声音信息的加工》是一个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知识点,能提高学生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在网上根据主题搜集文字、图片、音乐等信息的基本能力。从文本、数据和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信息加工的目的和需求分析已经基本掌握。但学生的基础普遍不好,例如word和excel的使用基本不熟练,没有达到教材要求的基础,不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到图片的加工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而本节课的内容又是一个学生喜欢的内容,应该利用好本节课内容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音乐,对MP3、MP4等都有一些了解,很多学生也拥有自己的MP3、MP4设备。所以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学好没有什么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水平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MP3、MP4之类的东西,没有感性认识。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对音频文件的格式及特点不了解,对于这些偏理论性的内容如何处理好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音频质量的常用指标;知道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的声音加工软件;掌握利用windows录音机进行声音的采集、声音文件片段的截取方法;掌握利用千千静听进行音频格式的转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主题和信息呈现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软件和方法,对声音信息进行采集和编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声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体验声音采集和编辑的过程,感受声音信息加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声音信息加工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

    1)常见声音格式的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声音格式)

    2)声音格式的转换和声音片段的截取。(根据需要对声音进行加工)

    五、教学难点

    1)常见声音格式的特点。

    2)声音质量的常用指标。

    (这两个内容都是理论性知识,如何让学生理解好是难点。)

    六、教学策略

    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展示几个成功的解决这些需求的声音加工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任务中设置障碍,让学生主动探究关于声音格式和质量指标的内容。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操作并不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来掌握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方法。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场合对音频文件的不同需求。通过最后的课堂总结,把理论知识强调出来,并对今后学生可进行的深入学习做引导。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学生喜爱的歌曲。提出问题,想把其中的一部分截取下来做铃声该怎么做?

    欣赏音乐,并进行讨论。

    通过学生喜爱的歌曲吸引其注意力,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内容,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从知识面和学生的心里层面引入课题

    Wav声音的截取

    引导学生说出声音截取工具软件和操作方法。布置第一个任务截取声音片段。提供wav格式音乐。

    回答问题,参考教材或相互交流尝试利用录音机进行截取操作。

    1、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声音处理软件。(学生回答,教师再补充)

    2、布置任务但是不给提供前面提到的软件。让学生知道录音机这个工具。

    3、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的意识。

    Mp3声音的截取,格式转换。

    给学生一个新歌曲mp3格式的让其利用录音机截取

    尝试截取,学习格式转换

    1、设置障碍让学生知道录音机的功能限制。

    2、激发学生对声音格式的求知欲望。

    3、通过格式转换时的参数设置,让学生参考教材了解音频质量的指标。

    录制声音

    展示录制的铃声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声音录制

    尝试录制个性铃声

    1、使学生知道声音加工的另一个内容声音的采集。

    2、激发学生对录制声音的兴趣。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给出评价引导

    展示参与评价

    让学生了解对声音作品评价的标准,给学生展示和锻炼表达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鼓励他们应用更的的专业软件去完成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教师总结音频文件格式相关知识,介绍更强功能的软件。

    教师PPT展示

    听述并思考

    让学生较系统地了解音频文件格式的差别及用途,了解声音加工的更多内容,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6】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它是省编高一《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第一、二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信息、信息处理过程;认识计算机及因特网的作用。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多,内容较散,看似简单,每一部分只是点到为止,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一点了解,使用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由于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内容没有,所以上课时,要注意扩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信息的含义。

    ⑵、掌握信息处理过程。

    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⑷、知道计算机和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⑸、区分信息和信息载体。

    2、能力目标:

    ⑴、通过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会思考。

    ⑵、通过观察计算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信息处理过程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的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上网,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团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4、体验目标:

    让学生上网看一看,网络上到底有些什么,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点: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因特网的地位与作用。

    2、难点:对“信息”及“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网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师生讨论,上机操作。

    四、说学生

    我校是省级示范中学,每年面向全县招生,高一新生的来源有两大块,一块是农村初级中学,另一块是县城初级中学,来自县城中学的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学过一些,对计算机有了一定认识,而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的影响,对计算机了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学生从没见过真正的`计算机,这是我亲耳听学生说的,并且其它老师也听学生这样说过。记得上第一节课时,我曾粗略统计过,每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以前学过电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多少接触过电脑,还有三分之一学生没有接触过电脑。但所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都感兴趣,课前早早到机房门口等候,课下仍是迟迟不愿离去。课外活动如果机房向学生开放,总是座无虚席,堂堂爆满。

    五、说教法

    对理论知识,通常的教法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再做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情况,一直讲下去,基础好学生觉得没意思不愿听,基础差的学生又觉得听不懂,怎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这节课感兴趣,怎样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

    1、第一节课就安排学生到机房上,满足一部分学生没见过电脑的好奇心。缩短了他们与计算机之间的距离。

    2、用前言的第一句话导入新课,提出本节的教学大任务和小任务。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法。

    3、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及课本中没有新内容,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教师就每一个知识点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与思考,师生再共同归纳总结。这样各种情况的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中,发挥各自的长处。

    5、最后还有时间让学生上网。教师点拨,小组协作完成上网,浏览信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六、说教学准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上的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学习,所以在上第一节课时,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还要整理好机房,确保网络畅通。课前还要向学生讲清到机房上课应注意的有关事项。还要学生知道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性质,学年结束要参加省会考,从思想上搞高对这门课的认识。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教材前言的第一句话“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信息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人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中,提出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呢?点出本节课教学大任务“信息与信息技术”,这部分内容包括“信息概念及信息处理过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因特网的地位与作用(具体小任务)。

    (二)、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看书:(用课件展示问题)

    1、除课本提到“信息”外?你还能举出一些实例了吗?

    2、信息是以什么方式被人感觉到?信息的载体有哪些?

    3、请你描述高一招生的情况?

    4、信息一般存储在什么地方?举出事例。

    5、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6、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的核心是什么?

    7、观察学生计算机,看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在其它地方你还见到什么?

    8、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流程是怎样的?

    9、你能说出计算机有哪些作用?

    10、除课本提到因特网的功能外,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吗?

    (三)、分组讨论上述各个问题

    课件展示部分结果

    (四)、组织学生上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微提一下开机,及怎样上网,浏览信息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没有上过机的学生,可能心理有一点负担,这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操作,同时请有基础的同学帮助,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更自觉的,更主动的去帮助别人,从中体会“助人为乐”一词的真正含义。

    在辅导学生的上机同时,教师也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哪些学生学的好,哪些学生的只知道一点,哪些学生没学过,做到心中在数,为以后分层教学开展打下基础。

    (五)、说小结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并对学生上机操作情况给予肯定,顺便提一下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是勤动脑、多实践、善应用。教师再次鼓励学生,相信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好。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7】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材重难点及突破方法、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说教材

    《信息与信息技术》出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高中一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概念及起包含的内容

    3、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定义

    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较多,每一部分都有详细的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有一定了解,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详细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②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提升全体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

    ②增强师生间、同学间情感的交流,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材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难点:

    ①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②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突破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课堂练习、小结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2、学法: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和讨论协作学习法让学生以讨论的方法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精神,从而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环节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由引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提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有目的的开始接受新知识

    2、讲授新课

    ①通过阅读课本指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信息的含义,使学生能有清晰的`认识。

    信息是事物中所包含的意义,它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变化和内在联系。

    ②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由信息引导出信息技术,讨论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存储、处理、传送和应用信息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③讨论计算机技术的定义

    计算机技术是指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自动、高速地对信息进行处理。

    ④讨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A、人类经历了蒸汽机发明与应用,电气化,原子能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4次工业革命。

    B、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是当今社会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支柱。

    C、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商品经济发展中的最活跃的生产力。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学生掌握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后,进行课堂练习,强化知识。

    例: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概念

    ①信息技术包括那些?

    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定义

    3、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求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 1节,从内容上讲,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节,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着手,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方法与策略

    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

    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先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情况。我们本学期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共一册,是必修课程,共用36课时来完成。我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板书)

    (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

    (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

    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果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

    女生A: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玩电脑,我在家用宽带上网,不爱玩游戏,偶尔上网聊聊天。

    师:上网还做什么?

    女生A:上网校,查资料。

    师:好!你对网友见面怎么看?

    女生A:也有要提出跟我见面的,就在这个暑假。

    师:见了没有?可以公开谈吗?

    女生A:没有,我不想,谁知道是什么人啊!

    师:很好!网友见面要慎重。最好不要见,网友中坏人也是有的,并且还不少。特别是小孩子容易上当受骗,有人就一不小心被贩卖到非洲去了。

    众学生:哈哈……

    师:我看后排的某某同学(他在乱动)已经心里有“成长的竹子”了,既然坐不住了,你就来谈一下吧!

    男生A:没玩过!

    师:真的?我不信!中考要求考试嘛!不要误会向老师传播错误信息哦。你到网吧去上网没有?

    男生A:没有!

    众学生:老师!他有!他是网迷!

    师:哦,有人看到你进过网吧的。你去网吧不是去上网?那做什么?为你家里买菜是吧?网吧里的菜可比不上超市的新鲜啊!

    众学生:哈哈……

    男生A:上了,上得不多。我可没玩游戏啊,老师!

    师:玩过也不要紧,关键是要正确分析自己。你觉得你玩游戏影响学习了没有?我相信你有说真话的勇气。

    男生A:影响了一点吧。我学习落后好像就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师:谈得非常好,很坦诚,以后希望能注意克制自己,多用一些时间去学习。

    (其他3~4位同学继续谈,掌握时间,避免夸夸其谈)

    第三环节: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师:目前,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新时代,即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我们的思维、技术、文化都与以前大不相同。现在,我们就一起从几个讨论看一下这些变化吧。

    (1)成语补充。

    师:在新时代人们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始变化了。现在考虑以下两个成语补充题目。大家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我不需要具体答案,只要方法。

    天()马() ()屯()聚

    部分学生:天马行空!

    师:我就知道有人会这样回答,呵呵,看清了再说!再说我只要方法,即你如何去寻找答案。

    生1:查成语辞典!

    师:非常好!关键你怎么查?

    生2:第一个可以查“天”!把以“天”开头的成语找一找。

    师:不错!第2个呢?

    众生:不好查!难办!……

    师:在信息时代,我们用模糊查询,这种思维与传统是不很相同的。比如我们可以使用通配符代替这个不知道的字,让它去模糊查找。只要我们在google网站上输入“*屯*聚 成语”,一下就可以搜出来了。包括解释、典故等信息。

    (2)阅读。

    师:我们再讨论一下,信息时代的人们阅读的方法与传统有何不同。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和一些不知道的典故怎么办?又比如,我们读新闻时想了解相关的新闻,怎么办?现在让我们语文课代表的同桌来回答!

    (如果语文课代表站起,师提示:“注意你获取的信息要完整,我说的是你的同桌)

    生3:查字典、查资料。

    师:如果我们需要太多的,甚至要一些太珍贵的、太难找的资料怎么办?

    生3:这……

    师:你可以有一个向他人求助的机会。你向谁求助?

    生3:向我同桌(生4)。

    师:我已经为你想到了,所以才提问他的同桌你呢。

    生4:去图书馆吧。

    师:看过《哈利·波特》了吧?他的魔法书多好,用魔棒一点,里面就出现了相关的影像介绍,这样的书现在也很多,那就是光盘图书,比如大百科全书光盘。信息时代阅读的最关键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超链接”。比如,新浪网站上从“体育”链到“NBA”再链到“姚明在NBA的最新表现”……“超链接”就像很多条链子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跳转,有选择地阅读。

    众生:也不是随心所欲,还比不上魔棒啊!

    师:大家说得好!信息技术正在继续发展,你们要好好学习,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你们能够实现魔棒这样的“超链接”。

    第四环节:大家讨论信息特征。

    师: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通过讨论和提问,一起感受。

    (1)载体依附性。

    师: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

    众生:看过!

    师:好。请听题:武侠小说里经常有争夺一种神秘的书的情节,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但是有个叫令狐冲的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

    生1:思过崖山洞的墙上。

    师:不错!令狐冲发现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这个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就没有了。

    师:下一题:有的同学喜欢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学有所成。一条座右铭通常写在哪里?

    生2:写在日记本里!

    生3:写在铅笔盒上!

    生4:存在文曲星上,打开就看到!

    生5:老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

    生6:刻在课桌上!

    师:刻在课桌上是不对的,要爱护公物!鲁迅当年刻在课桌上也是不对的,不过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但是现在你如果随处乱写乱画,为你的座右铭这条信息乱找载体,我们是要追究你的责任的!

    总之,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板书),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篇9】

    1.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Information)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人类历史上的六次信息革命:①语言②文字③造纸术和印刷术④电传播⑤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⑥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

    在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了比物质材料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2.现代信息技术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随着微电子工业水平的不断增加,单位面积集成电路板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

    Internet 是无国界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机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通信和信息的自由王国。

    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3.计算机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4.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功能及发展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中央处理器(CPU)。

    5.存储器

    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时制位称为一个字节。

    单位换算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RAM中数据全部丢失,可读可写。

    内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但只能进行读操作。

    存储器 硬盘:可读可写 几十个GB

    外存储器 软盘:可读可写 1.44MB

    光盘:只读不写 650MB

    6.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及作用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除此之外,还有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扫印机、音箱、绘图仪。

    7.软件的概念及分类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8.系统软件的功能

    主要用于计算机内部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翻译、编辑、控制和运行等,它能使用户方便地操作计算机,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监控管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语言编译系统等,其中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 、UNIX 、Windows 、Netware 、Windows NT、Windows20xx、Linux。常用的高级语言有:FORTRAN 、BASIC 、COBOL 、PASCAL 等。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ase、FoxBase、Foxpro 、Oracle 、Sybase等。

    9.应用软件的功能: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常见的有word、Excel、商品流通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系列】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