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精选9篇
  •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2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精选9篇。

    用一生的精力上好一堂课,去启迪一代人的心灵。教案要符合实际需要,内容和观点正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好的教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质量,最近你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而烦恼呢?经过收集并整理,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你呈上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篇1)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92-93页。

    教学目标:1,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合理运用割补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复习引入

    1,师:大家知道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师:今天老师是也带来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长,正,平,三,梯)

    师:大家知道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马吗

    生说公式,同时师课间出示.

    师:老师把这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拼成了生活中的美丽图形,请看!

    (课间出示;风筝房屋的侧面七巧板中队旗)

    师:你能看到那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重点说中队旗分成两个梯形。

    引出组合图形的定义,课件出示定义。

    板书:组合图形

    2,寻找身边的组合图形

    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组合图形,大家找找看。

    (教师窗户,防盗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房屋侧面

    1,先出示没有数字的图形

    师:可以直接利用我们学过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

    生:不能

    师:那可以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看?

    汇报:可以分成两个梯形,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想法啊?作业纸上又提供的数据,大家在作业纸上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做,师巡视指导,搜集作品。,

    2,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方法一:转化成三角形+长方形

    让学生说一说他的做法,重点问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问:大家看懂了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呢?

    掌声送回学生一

    方法二:转化成两个相同的梯形

    (多让其他学生说一说分发)

    3,比较两种方法

    课件同时出示两种做法

    师:刚才这一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三角形和长方形)这种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了(两个梯形),虽然方法不一样,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成了已经学过的简单的平面图形。

    师:像这种分发在数学上叫分割法。板书:分割法

    分割

    板书:组合图形简单的平面图形

    求和

    小结: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把它利用分割法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求和。

    师:大家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了吗?那我们就去做一些练习吧。

    三:练习

    1,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学生上黑板板演,找另一学生评价。

    在图上加一条变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吗?(发现条件不够)

    教授:分割时不能随便分,要根据已知条件来分,这样才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中队旗

    先让同桌讨论方法,比一比谁找到的方法多,然后再作业纸上做一做。

    先讲两种分割法,重点讲解填补法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的分割法来求得组合图形的面积,但这位同学的方法有的不一样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独特,想这种方法叫填补法。

    板书:填补法

    师:我们把组合图形通过填补法转化成简单的平面图形,然后再(求差),就求出了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求和

    小结:我们在怎么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的?

    强调:转化优化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进行加法、退位减法。小数点对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主体图。(用幻灯投影或挂图)

    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

    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

    1、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小数,请猜一猜,我们也应该学习小数的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教学例3

    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

    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

    (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

    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

    (3)要点分析

    ①验证答案:1.4元=1元4角,结果正确

    ②观察算式:

    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

    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

    3、教学例4

    (1)提出问题: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2)探究计算,引导用小数直接计算。

    0.2元=2角 8角-6角=2角结果正确

    (3)出示例4

    一枝水笔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

    ①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

    ②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

    ③说一说计算要点。

    4、课堂小结

    (1)教师说明直接用小数计算的简便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掌握小数计算的重要性。

    (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96页的“做一做”

    第(1)题是小数加法。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既有小数加法知识,又有小数大小比较知识。

    第(3)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进行计算。

    2、补充问题。

    图中“找你6角”,猜一猜:小红给售货员多少钱,可能,买了什么商品?

    启发:找出购买商品的钱数尾数有4角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1-3下列各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页例6及后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0.8×40.32×40.8×12.57.8×0.01

    3.2×0.20.08×0.089.3×0.014.8-0.48

    2、把下面各数精确到百分位。

    0.256≈12.889≈40.00001≈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0页例题6.

    (1)出示例题6: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4)抽生板演:0.049×45≈2.2(亿个)

    0.049

    ×45

    245

    196

    2.205

    (5)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

    ②结果2.20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2.2是怎么来的?(根据四舍五入法: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从第二位开始省略掉。)

    (6)小结:当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三、练习

    1、完成第10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1、2、3题。

    3、拓展练习:王敏家的小汽车平均每千米耗油0.07升,她家距单位约15千米,王敏每月(按21天算)上、下班(每天按往返一次算)要消耗多少升汽油?如果汽油价格每升3.92元算,王敏家每月这一项要支出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篇4)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换。

    2、体会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

    3、感受等式的对称美。

    教学重难点:等式性质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故事:王财主家有一黄一灰两头懒驴。这天,他把每种货物都平均分装在袋子里,让俩驴驮运。因为俩驴谁都不肯多驮一点,所以它俩只能驮得一样重。黄驴说:我挑一袋大米。灰驴就说:我挑两袋土豆。一袋大米的质量正好等于两袋土豆的质量。

    为了方便,在课堂上用红球代替大米,一个a克;用绿球代替土豆,一个b克;用橡皮代替花生,一块m克;用胶带代替黄豆,一个n克。

    得出等式a=2b。

    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货物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索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猜想: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

    (都加挑一块橡皮)

    此时它俩所挑物品的质量相比第一轮发生了什么变化?

    (都增加m克)

    分别变成了多么克?

    (黄驴变为a+m克,灰驴变为2b+m克。)

    验证:俩驴所挑物品质量真的还一样重吗?在天平上摆摆看。

    (天平平衡)

    结论:都加挑一块橡皮,俩驴所挑物品质量仍然一样重。

    ......

    观察这些等式,都是由等式a=2b变换得来的,你能对这5个等式变换进行分类吗?

    (前三个都是在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后两个都是在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2条规律: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小组内的其它猜测,先用式子表示,然后合规律的说出所运用的规律,不合规律的在天平上摆摆看。

    2、探索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平左边一个红球和一块橡皮,右边两个绿球和一块橡皮,天平是平衡的。当两边都拿走一块橡皮,天平还是平衡的。)

    相应的由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a+m=2b+m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m)

    ......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两边送去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3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总结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提示课题: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等式的性质。

    3、探索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平左边2个红球,右边4个绿球,天平是平衡的,当两边的数量变为二分之一时,天平还是平衡的。)

    相应地有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2a=4b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除以2)

    ......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的两边除以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4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为什么强调不为0?

    (因为0不能作除数)

    总结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三、巩固练习

    1、第66页第5题

    2、对等式6x=8变换

    3、平衡天平上的变化。

    4、方程的变换。

    四、课堂反思

    1、等式的性质回顾

    2、本节课的感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导入,生动有趣,但讲故事又不仅仅只是导入新课的作用。学生围绕故事中的问题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展开猜测交流,从而引出对等式变换的猜测,学生把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也变得更加容易。在教学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时采用了猜想验证这一获知模式。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一模式。在教学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时,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空间,让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动脑、动手,得出结论,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说理能力。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篇6)

    开场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环节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上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我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熟悉情境出发意在学生能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这部分知识既可以解决实际生活的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的乘除法法奠定基础,在整个数学体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对教材地位分析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将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迁移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为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归纳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逆运算。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接下来是我对学生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但总结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描述对新知的理解,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感受获取新知的乐趣。

    三、说教法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教法我选择以启发法为主,辅之以讨论交流法、讲练结合等多法,并借助多媒体、教材等教具完成教学,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新知探索过程。

    四、说学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因此,我会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用脑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春游插花比赛的情境图,并提问(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预设有的学生会用加法列式计算:3+3+3+3=12,还有的学生用乘法列式计算34=12,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加法,也可以乘法呢?顺势揭示本节课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喜欢春游插花比赛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中,为新知的探索做好准备。

    2、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其部分名称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先观察两个算式,同桌之间说一说:乘法和加法有什么关系吗?通过加法,我们如何描述乘法的意义?学生观察后发现几个相同数字相加得到的结果可以用乘法表示,教师讲授乘法的意义及其组成部分名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在算式34=12中,3、4是因数,12是积。

    其次,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问题(2)、(3):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请学生先独立列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这两道题用的是什么运算?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请学生代表汇报结果,预设学生会快速列出算式:123=4,124=3,学生观察并结合上节课加减法的学习,会发现这个两个算式是已知两个数的乘积的结果,要计算其中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教师讲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商。比如123=4,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活动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我们上一节课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后还学习了什么?那大家能用式子总结一下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乘法和除法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我会走下讲台巡视指导,请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汇报结果,针对学生活动情况和汇报结果我予以肯定或鼓励的评价,师生共同得出: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果老师变一个魔术,藏起来1枝花,该怎么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呢?预设学生会列出算式113=32,114=23,师生共同总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本环节充分呈现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3、练习提升,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趁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会把拿出课本上的做一做融入到插花比赛的情境中,每个花篮有36枝花,一共有14蓝,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接着根据列出这个乘法算式快速改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归纳,扩展新知

    练习结束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表现的最优秀?你最想向她学习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知识点,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5、课后作业

    教师在大屏幕中呈现必做题和选做题,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课后让不同的学生数学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内容随着课程的推进而逐一展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条理性,意在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篇7)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2.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画图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出示半开放性素材)2分钟

    问题:学校刚接到教育局通知,让我们学校马上派15位同学马上赶到二小参加现场科技制作比赛,由付老师负责通知他们,你们帮付老师想想,付老师可以用什么方法通知他们?

    师由这个问题引出最直接、最能保证通知到位的方式:打电话(板书课题)

    (听+想+讲)

    活动2【活动】二:自主合作(学生呈现多个项度+确定项度)(6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32-133,并同桌或前后两人交互打电话的方案,时间3分钟

    (看+想+讲+听)

    (师巡视,并对自主学习认真的同学及予表扬)

    自主学习要求:

    a.看课本P132---133,看完以后,同桌或前后两人交流下讨论打电话的方案。

    b.通过自学,看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c.时间3分钟。

    通过自学,我知道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项度并板书:)

    项度呈现:

    主气泡:打电话

    子气泡:分组通知、逐个通知、每个人不空闲通知

    其中分组通知又包括分三组、四组、五组等三个向度。

    3.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团队共同确定其中的1个项度进行讨论,团队长并做好组内分工。

    (讲+看+小动)

    活动3【活动】三:合作探究(交互+强化)14分钟

    1.团队长根据自已团队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4-6人的小组交互,强化学习,并把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并作好发言准备。

    (通过小组的共同交互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达到68次的强化学习,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做+想+讲+听+大动)

    合作探究要求:

    a.团队长根据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小组讨论,强化学习,并把团队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

    b.每个团队做好上台展示交流的准备。

    c.时间是7分钟

    2:师巡视:提醒有关的小组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

    活动4【活动】四:展示交流(汇集+强化)

    1.选择四个团队上台展示汇报,涵盖所有项度的知识点。

    (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

    (讲+听+看+做)

    2.教师精讲,师生共同完成2n的推导过程,小结出最优方案。

    (看+讲+做+听+想)

    活动5【练习】三:巩固练习

    ⑴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

    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⑵小鸭子想开一个游泳会,如果通知一只鸭子要3分钟,你能帮它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30只鸭子来参加游泳会吗

    活动6【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看+讲+想)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的简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3×2= 7×2= 13×2= 3×20= 7×200= 21×4=

    口算后讨论: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⑴出示例题插图问:你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⑵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问:你是怎样由4×12=48想到4×120=480的?

    ⑶小结。

    2.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在书上计算,指名板演。

    ⑵指名板演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⑶问:第一题中乘数250末尾有一个0,积15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第二题算过7×9得63后,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写2个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 独立完成在书上,并进行评讲。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 组织讨论: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组织学生口算,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几百几十和几相乘的口算方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 5题。 引导学生读题。问: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吗?让我们计算什么?学生填表。问: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五、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5.6题。

    教学反思: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xx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x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x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x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x第x、x、x题。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精选9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