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荐】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荐】

    发表时间:2022-01-31

    【www.jk251.com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按照惯例,高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可以参考的高中教案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荐】,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能力目标

    体会学习运动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为了引导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教材直接从加速度的定义式由公式变形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紧接着配一道例题加以巩固.意在简单明了同时要让学生自然的复习旧知识,前后联系起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另一个重点.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中学阶段通常采用图像法,从速度图像导出位移公式.用图像法导位移公式比较严格,但一般学生接受起来较难,教材没有采用,而是放在阅读材料中了.本教材根据,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并利用速度公式,代入整理后导出了位移公式.这种推导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适合.给出的例题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解答,便于学生的理解和今后的参考.

    另外,本节的两个小标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了公式就可以预见以后的运动情况.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对速度公式获得具体的认识,也便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可以从某一实例出发,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测速度公式,之后再从公式变形角度推出,得出公式后,还应从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中,加以再认识.

    对于位移公式的建立,也可以给出一个模型,提出问题,再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

    对于两个例题的处理,要引导同学自己分析已知,未知,画运动过程草图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两个公式的建立及应用

    教学难点:位移公式的建立.

    主要设计:

    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提问: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加速度?

    2、讨论:若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则1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1s末的速度为多少?2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2s末的速度多大?t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ts末的速度如何计算?

    3、请同学自由推导:由得到

    4、讨论:上面讨论中的图像是什么样的?从中可以求出或分析出哪些问题?

    5、处理例题:(展示课件1)请同学自己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指导同学用正确格式书写.

    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一中第2部分给出的情况.若求1s内的位移?2s内的位移?t秒内的位移?怎么办,引导同学知道,有必要知道位移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2、推导:回忆平均速度的定义,给出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请同学自己推导出.若有的同学提出可由图像法导出,可请他们谈推导的方法.

    3、思考:由位移公式知s是t的二次函数,它的图像应该是抛物线,告诉同学一般我们不予讨论.

    4、例题处理:同学阅读题目后,展示课件2,请同学自己画出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进而求解.

    探究活动

    请你根据教材练习六中第(4)题描述的情况,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看看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测量和记录,实际做一做,并和用公式算得的结果进行对比。

    jK251.COm精选阅读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例题的讨论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及。

    2、了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进一步体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例题1自然的引出推论公式,即位移和速度关系,通过思考与讨论对两个基本公式和推论公式做了小结,启发学生总结一般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涉及到五个物理量,由于只有两个独立的方程式,因此只有在已知其中三个量的情况下,才能求解其余两个未知量,引导同学思考和总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教材通过例题2,实际上给出了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特点,强调由两个基本公式入手推导出有用的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通过例题或练习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画出运动过程草图,动手推导公式,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配合适当的课件,加强学生的认识.在推导位移公式时直接给出的,在这里应向学生说明,实质上它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的推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推论公式的得出及应用.

    教学难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主要设计:

    一、例题1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条件,,a,s,待求量.

    2、请同学分析解题思路,可以鼓励学生以不同方法求解,如“先由位移公式求出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等.

    3、教师启发:上面的解法,用到两个基本公式,有两个未知量t和,而本题不要求求出时间t,能否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可以启发学生两个基本公式的消去,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4、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到,即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并且思考:什么条件下用这个公式更方便?

    5、用得到的推论解例题

    二、思考与讨论的处理

    1、(1)(2)(3)三个公式中共包括几个物理量?各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更方便?

    2、用三个公式解题时,至少已知几个物理量?为什么?[(知三求二)因为三个公式中只有(1)(2)两个是基本公式,是独立的方程,(3)为推论公式,所以最多只能求解两个未知量]

    3、如果物体的初速度等于零,以上三个公式是怎样的?请同学自己写出:

    三、例题2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题,标出已知量、、,待求量为.

    2、放手让同学去解:可能有的同学用公式(3)和(1)联立先解出a再求出t;也可能有的同学利用前面学过的,利用求得结果;都应给予肯定,也可能有的同学受例1的启发,发现本题没让求加速度a,想到用基本公式(1)(2)联立消去a,得到.

    3、得到后,告诉学生,把它与对比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当作一个推论公式应用,此公式也可由,将位移公式代入.利用求得.(请同学自己推证一下)

    4、用或解例2.

    四、讨论典型例题(见后)

    五、讨论教材练习七第(5)题.

    1、请同学根据提示,自己证明.

    2、展示课件,下载: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媒体资料)

    3、根据课件,展开讨论:

    (1)1秒末,2秒末,3秒末……速度比等于什么?

    (2)1秒内,2秒内,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3)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4)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平均速度之比等于什么?

    (5)第1个1米,第2个1米,第3个1米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什么?

    探究活动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请你想办法测出自行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及加速度,需要什么测量仪器?如何测量?如何计算?实际做一做.

    高中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精选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能力目标

    体会学习运动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为了引导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教材直接从加速度的定义式由公式变形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紧接着配一道例题加以巩固.意在简单明了同时要让学生自然的复习旧知识,前后联系起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另一个重点.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中学阶段通常采用图像法,从速度图像导出位移公式.用图像法导位移公式比较严格,但一般学生接受起来较难,教材没有采用,而是放在阅读材料中了.本教材根据,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并利用速度公式,代入整理后导出了位移公式.这种推导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适合.给出的例题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解答,便于学生的理解和今后的参考.

    另外,本节的两个小标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了公式就可以预见以后的运动情况.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对速度公式获得具体的认识,也便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可以从某一实例出发,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测速度公式,之后再从公式变形角度推出,得出公式后,还应从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中,加以再认识.

    对于位移公式的建立,也可以给出一个模型,提出问题,再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

    对于两个例题的处理,要引导同学自己分析已知,未知,画运动过程草图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两个公式的建立及应用

    教学难点:位移公式的建立.

    主要设计:

    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提问: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加速度?

    2、讨论:若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则1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1s末的速度为多少?2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2s末的速度多大?t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ts末的速度如何计算?

    3、请同学自由推导:由得到

    4、讨论:上面讨论中的图像是什么样的?从中可以求出或分析出哪些问题?

    5、处理例题:(展示课件1)请同学自己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指导同学用正确格式书写.

    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一中第2部分给出的情况.若求1s内的位移?2s内的位移?t秒内的位移?怎么办,引导同学知道,有必要知道位移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2、推导:回忆平均速度的定义,给出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请同学自己推导出.若有的同学提出可由图像法导出,可请他们谈推导的方法.

    3、思考:由位移公式知s是t的二次函数,它的图像应该是抛物线,告诉同学一般我们不予讨论.

    4、例题处理:同学阅读题目后,展示课件2,请同学自己画出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进而求解.

    探究活动

    请你根据教材练习六中第(4)题描述的情况,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看看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测量和记录,实际做一做,并和用公式算得的结果进行对比。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精选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能力目标

    体会学习运动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为了引导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教材直接从加速度的定义式由公式变形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紧接着配一道例题加以巩固.意在简单明了同时要让学生自然的复习旧知识,前后联系起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另一个重点.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中学阶段通常采用图像法,从速度图像导出位移公式.用图像法导位移公式比较严格,但一般学生接受起来较难,教材没有采用,而是放在阅读材料中了.本教材根据,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并利用速度公式,代入整理后导出了位移公式.这种推导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适合.给出的例题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解答,便于学生的理解和今后的参考.

    另外,本节的两个小标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了公式就可以预见以后的运动情况.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对速度公式获得具体的认识,也便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可以从某一实例出发,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测速度公式,之后再从公式变形角度推出,得出公式后,还应从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中,加以再认识.

    对于位移公式的建立,也可以给出一个模型,提出问题,再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

    对于两个例题的处理,要引导同学自己分析已知,未知,画运动过程草图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两个公式的建立及应用

    教学难点:位移公式的建立.

    主要设计:

    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提问: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加速度?

    2、讨论:若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则1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1s末的速度为多少?2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2s末的速度多大?t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ts末的速度如何计算?

    3、请同学自由推导:由得到

    4、讨论:上面讨论中的图像是什么样的?从中可以求出或分析出哪些问题?

    5、处理例题:(展示课件1)请同学自己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指导同学用正确格式书写.

    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一中第2部分给出的情况.若求1s内的位移?2s内的位移?t秒内的位移?怎么办,引导同学知道,有必要知道位移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2、推导:回忆平均速度的定义,给出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请同学自己推导出.若有的同学提出可由图像法导出,可请他们谈推导的方法.

    3、思考:由位移公式知s是t的二次函数,它的图像应该是抛物线,告诉同学一般我们不予讨论.

    4、例题处理:同学阅读题目后,展示课件2,请同学自己画出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进而求解.

    探究活动

    请你根据教材练习六中第(4)题描述的情况,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看看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测量和记录,实际做一做,并和用公式算得的结果进行对比。

    高中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例题的讨论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及。

    2、了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进一步体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例题1自然的引出推论公式,即位移和速度关系,通过思考与讨论对两个基本公式和推论公式做了小结,启发学生总结一般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涉及到五个物理量,由于只有两个独立的方程式,因此只有在已知其中三个量的情况下,才能求解其余两个未知量,引导同学思考和总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教材通过例题2,实际上给出了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特点,强调由两个基本公式入手推导出有用的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通过例题或练习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画出运动过程草图,动手推导公式,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配合适当的课件,加强学生的认识.在推导位移公式时直接给出的,在这里应向学生说明,实质上它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的推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推论公式的得出及应用.

    教学难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主要设计:

    一、例题1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条件,,a,s,待求量.

    2、请同学分析解题思路,可以鼓励学生以不同方法求解,如“先由位移公式求出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等.

    3、教师启发:上面的解法,用到两个基本公式,有两个未知量t和,而本题不要求求出时间t,能否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可以启发学生两个基本公式的消去,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4、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到,即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并且思考:什么条件下用这个公式更方便?

    5、用得到的推论解例题

    二、思考与讨论的处理

    1、(1)(2)(3)三个公式中共包括几个物理量?各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更方便?

    2、用三个公式解题时,至少已知几个物理量?为什么?[(知三求二)因为三个公式中只有(1)(2)两个是基本公式,是独立的方程,(3)为推论公式,所以最多只能求解两个未知量]

    3、如果物体的初速度等于零,以上三个公式是怎样的?请同学自己写出:

    三、例题2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题,标出已知量、、,待求量为.

    2、放手让同学去解:可能有的同学用公式(3)和(1)联立先解出a再求出t;也可能有的同学利用前面学过的,利用求得结果;都应给予肯定,也可能有的同学受例1的启发,发现本题没让求加速度a,想到用基本公式(1)(2)联立消去a,得到.

    3、得到后,告诉学生,把它与对比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当作一个推论公式应用,此公式也可由,将位移公式代入.利用求得.(请同学自己推证一下)

    4、用或解例2.

    四、讨论典型例题(见后)

    五、讨论教材练习七第(5)题.

    1、请同学根据提示,自己证明.

    2、展示课件,下载: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媒体资料)

    3、根据课件,展开讨论:

    (1)1秒末,2秒末,3秒末……速度比等于什么?

    (2)1秒内,2秒内,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3)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4)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平均速度之比等于什么?

    (5)第1个1米,第2个1米,第3个1米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什么?

    探究活动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请你想办法测出自行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及加速度,需要什么测量仪器?如何测量?如何计算?实际做一做.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精选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例题的讨论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及。

    2、了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进一步体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例题1自然的引出推论公式,即位移和速度关系,通过思考与讨论对两个基本公式和推论公式做了小结,启发学生总结一般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涉及到五个物理量,由于只有两个独立的方程式,因此只有在已知其中三个量的情况下,才能求解其余两个未知量,引导同学思考和总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教材通过例题2,实际上给出了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特点,强调由两个基本公式入手推导出有用的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通过例题或练习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画出运动过程草图,动手推导公式,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配合适当的课件,加强学生的认识.在推导位移公式时直接给出的,在这里应向学生说明,实质上它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的推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推论公式的得出及应用.

    教学难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主要设计:

    一、例题1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条件,,a,s,待求量.

    2、请同学分析解题思路,可以鼓励学生以不同方法求解,如“先由位移公式求出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等.

    3、教师启发:上面的解法,用到两个基本公式,有两个未知量t和,而本题不要求求出时间t,能否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可以启发学生两个基本公式的消去,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4、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到,即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并且思考:什么条件下用这个公式更方便?

    5、用得到的推论解例题

    二、思考与讨论的处理

    1、(1)(2)(3)三个公式中共包括几个物理量?各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更方便?

    2、用三个公式解题时,至少已知几个物理量?为什么?[(知三求二)因为三个公式中只有(1)(2)两个是基本公式,是独立的方程,(3)为推论公式,所以最多只能求解两个未知量]

    3、如果物体的初速度等于零,以上三个公式是怎样的?请同学自己写出:

    三、例题2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题,标出已知量、、,待求量为.

    2、放手让同学去解:可能有的同学用公式(3)和(1)联立先解出a再求出t;也可能有的同学利用前面学过的,利用求得结果;都应给予肯定,也可能有的同学受例1的启发,发现本题没让求加速度a,想到用基本公式(1)(2)联立消去a,得到.

    3、得到后,告诉学生,把它与对比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当作一个推论公式应用,此公式也可由,将位移公式代入.利用求得.(请同学自己推证一下)

    4、用或解例2.

    四、讨论典型例题(见后)

    五、讨论教材练习七第(5)题.

    1、请同学根据提示,自己证明.

    2、展示课件,下载: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媒体资料)

    3、根据课件,展开讨论:

    (1)1秒末,2秒末,3秒末……速度比等于什么?

    (2)1秒内,2秒内,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3)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4)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平均速度之比等于什么?

    (5)第1个1米,第2个1米,第3个1米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什么?

    探究活动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请你想办法测出自行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及加速度,需要什么测量仪器?如何测量?如何计算?实际做一做.

    物理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例题的讨论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及。

    2、了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进一步体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例题1自然的引出推论公式,即位移和速度关系,通过思考与讨论对两个基本公式和推论公式做了小结,启发学生总结一般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涉及到五个物理量,由于只有两个独立的方程式,因此只有在已知其中三个量的情况下,才能求解其余两个未知量,引导同学思考和总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教材通过例题2,实际上给出了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特点,强调由两个基本公式入手推导出有用的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通过例题或练习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画出运动过程草图,动手推导公式,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配合适当的课件,加强学生的认识.在推导位移公式时直接给出的,在这里应向学生说明,实质上它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的推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推论公式的得出及应用.

    教学难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主要设计:

    一、例题1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条件,,a,s,待求量.

    2、请同学分析解题思路,可以鼓励学生以不同方法求解,如“先由位移公式求出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等.

    3、教师启发:上面的解法,用到两个基本公式,有两个未知量t和,而本题不要求求出时间t,能否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可以启发学生两个基本公式的消去,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4、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到,即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并且思考:什么条件下用这个公式更方便?

    5、用得到的推论解例题

    二、思考与讨论的处理

    1、三个公式中共包括几个物理量?各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更方便?

    2、用三个公式解题时,至少已知几个物理量?为什么?[(知三求二)因为三个公式中只有(1)(2)两个是基本公式,是独立的方程,(3)为推论公式,所以最多只能求解两个未知量]

    3、如果物体的初速度等于零,以上三个公式是怎样的?请同学自己写出:

    三、例题2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题,标出已知量、待求量为.

    2、放手让同学去解:可能有的同学用公式(3)和(1)联立先解出a再求出t;也可能有的同学利用前面学过的,利用求得结果;都应给予肯定,也可能有的同学受例1的启发,发现本题没让求加速度a,想到用基本公式(1)(2)联立消去a,得到.

    3、得到后,告诉学生,把它与对比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当作一个推论公式应用,此公式也可由,将位移公式代入.利用求得.(请同学自己推证一下)

    4、用或解例2.

    四、讨论典型例题(见后)

    五、讨论教材练习七第(5)题.

    1、请同学根据提示,自己证明.

    2、展示课件,下载: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媒体资料)

    3、根据课件,展开讨论:

    (1)1秒末,2秒末,3秒末……速度比等于什么?

    (2)1秒内,2秒内,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3)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4)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平均速度之比等于什么?

    (5)第1个1米,第2个1米,第3个1米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什么?

    探究活动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请你想办法测出自行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及加速度,需要什么测量仪器?如何测量?如何计算?实际做一做.

    高中教案物理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能力目标

    体会学习运动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为了引导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教材直接从加速度的定义式由公式变形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紧接着配一道例题加以巩固.意在简单明了同时要让学生自然的复习旧知识,前后联系起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另一个重点.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中学阶段通常采用图像法,从速度图像导出位移公式.用图像法导位移公式比较严格,但一般学生接受起来较难,教材没有采用,而是放在阅读材料中了.本教材根据,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并利用速度公式,代入整理后导出了位移公式.这种推导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适合.给出的例题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解答,便于学生的理解和今后的参考.

    另外,本节的两个小标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了公式就可以预见以后的运动情况.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对速度公式获得具体的认识,也便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可以从某一实例出发,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测速度公式,之后再从公式变形角度推出,得出公式后,还应从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中,加以再认识.

    对于位移公式的建立,也可以给出一个模型,提出问题,再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

    对于两个例题的处理,要引导同学自己分析已知,未知,画运动过程草图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两个公式的建立及应用

    教学难点:位移公式的建立.

    主要设计:

    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提问: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加速度?

    2、讨论:若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则1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1s末的速度为多少?2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2s末的速度多大?t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ts末的速度如何计算?

    3、请同学自由推导:由得到

    4、讨论:上面讨论中的图像是什么样的?从中可以求出或分析出哪些问题?

    5、处理例题:(展示课件1)请同学自己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指导同学用正确格式书写.

    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一中第2部分给出的情况.若求1s内的位移?2s内的位移?t秒内的位移?怎么办,引导同学知道,有必要知道位移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2、推导:回忆平均速度的定义,给出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请同学自己推导出.若有的同学提出可由图像法导出,可请他们谈推导的方法.

    3、思考:由位移公式知s是t的二次函数,它的图像应该是抛物线,告诉同学一般我们不予讨论.

    4、例题处理:同学阅读题目后,展示课件2,请同学自己画出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进而求解.

    探究活动

    请你根据教材练习六中第(4)题描述的情况,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看看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测量和记录,实际做一做,并和用公式算得的结果进行对比。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荐】】相关推荐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

    关于电流教案示例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1.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3.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二)教具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带座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