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1500字精选11篇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1500字精选11篇

    发表时间:2023-02-02

    分数初步认识教案。

    增强反思和重构问题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上课前,老师必先会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就是将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网络上有没有优质的教案可以借鉴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1)

    1.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3.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师组织、引导与师生互动、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炼问题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找百分数,好找吗?好找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大家找的时候我也在找,请看老师找的。(课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百分数。(板书课题)

    大家觉得我们这节课应该研究些什么问题?

    预设1: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预设2: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

    预设3: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预设4:和分数有什么不同?

    这四个问题是老师一个一个讲给你们听,还是你们自己来研究?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黑板交给你。各小组选择一个问题研究,并思考:要把你研究的这个问题讲清楚,在黑板上写点什么别人就能明白。

    你们研究的时候,我干什么?我就在你们身边,只要你们需要我,我马上过来。

    1.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指导。(3分钟)

    2.学生到黑板前板书。(4分钟)

    3.展示交流(10分钟)

    问题一: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

    预设板书:便于比较,分母都是100。举例说。

    小结:它们都是把总数量平均分成了100份,分母都是100,只需要比较分子,分子大的就大。

    如果家里请客,你爸爸要喝高度数的酒,你能用今天的知识劝劝他吗?

    用一句话概括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分母都是100,很容易比较大小。)

    问题二: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预设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具体说说收集到的其中一个百分数表示什么。

    情况1: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百分数关系。

    情况2:表示两个独立数量间的百分数关系。

    问题三:读法和写法

    预设板书:写:分子+%

    读:百分之几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课件出示主题图(第91页)。

    提出问题:请观察图上有哪些人和物?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重点分析分月饼的过程

    演示课件:把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2个;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1个。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

    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抓“平均分”,如果孩子说到了平均分,教师则问:你为什么认为是平均分?如果学生没有说到平均分,教师则启发:男孩子得到2个月饼,女孩子也得到2个月饼,说明是怎样分的?这样能较好的引出分数做好铺垫。

    板书:平均分

    那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呢?

    ……

    学生说一半是对的,如果说出二分之一也是对的,课件演示得到一半的过程。

    如果学生说到了二分之一,教师问:它和以前学的数相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象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分数。如果学生只能说到一半,教师则问:一半是语文中的词语,在数学中用什么数来表示了?从而引入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一

    1、说一说。

    刚才分的是什么?板书:一个月饼。怎么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板书:2份

    第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第二份也是这个月饼的……所以用2个字概括是:每份。板书:每份

    一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

    学生写二分之一,读1/2。

    现在,谁能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1/2的呢?全班齐说。

    过渡:同学们已经能找到一个物体的二分之一了,能不能找到一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呢?

    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纸片,说一说怎样能得到它的二分之一?

    2.折一折。

    讲清要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找到它的二分之一,并说一说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

    ①学生动手折,并涂出1/2。

    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反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折法,并让学生感受到:不管怎么对折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得到图形的二分之一的?

    ③展示学生作品。

    强调:把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得一份,就是它的1/2。

    3.想一想。

    你能说一说1/2中“1”,“2”,“——”各表示什么意思吗?“1/2”表示什么意思?

    四人小组讨论。分小组汇报。

    1/2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初步接触1/2学生的理解很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此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突出小组学习的必要性。通过交流,完善对1/2意义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几分之一的意义打下基础。

    4、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过渡: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5.试一试。

    (1)折出几分之一。

    讲清要求: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每个人至少找2个不同的几分之一;说一说,图形的几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

    (2)学生操作。

    (3)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教师把不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有意识的按正方形、圆、长方形分类贴。

    反馈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把一张纸对折一次,平均分成2份,对折两次,平均分成了4份,对折3次平均分成了8份……,对折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几份的好办法,最后在表达上,还是要按照板书标准的说出来。

    (4)深究:(指着黑板上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1/4)

    提问:观察这几个图的阴影部分你发现什么?

    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表示?

    6.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1)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分数?

    学生说,老师板书:1/2、1/3、1/4、1/8、1/16……老师接着板书并说明:像1/2、1/3、1/8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2)教师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中间这条线叫什么?(分数线)分数线表示什么?(平均分)

    下面的叫什么?(分母)分母是2表示什么?(平均分成2份)

    上面的叫什么?(分子)分子表示什么?(取的份数)

    7.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

    找一找主题图中的分数。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体会理解学习几分之一的意义和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基本应用

    1、学生看书P91-93页,勾画出重点知识点。

    2、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四、练习深化

    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让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2.你能联系你的生活说一说你身边的几分之一吗?

    3.估一估。(课件)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3)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明白什么是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的分数等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们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加减运算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善于学习,爱好展示,善于发言,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与教材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能熟练地根据图表表示分数,根据分数涂写表格。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重点。

    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主要教法有: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精讲点拨法。

    主要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展示探究法。

    (设计意图: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探究,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倡导者和引领者。)

    五、教学过程(我下面重点说一下具体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人成长的动画图,人的成长都经过胎儿、婴儿时期,最后发展为成人,大家仔细观察胎儿、婴儿、成人的三幅图片,不同时期头部和其他部位占整个身体的比例一样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自然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学生对自身的成长充满好奇,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自主探究一:仔细观察胎儿时头部占整个身体的多少?怎样表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和交流,

    有的学生说:胎儿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一半。

    也有的学生说:胎儿时头部占整个身长的1/2。读作二分之一。

    教师及时鼓励,并板书1/2,强调读法。

    接下来教师设计了做一做、议一议的环节,让学生动手、动脑,小组交流讨论。

    做一做:将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怎样折才能得到整体的1/2?并涂上颜色。

    议一议:将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随意对折是不是整体的1/2?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用反例强化将整体平均分成两份,突破了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二:仔细婴儿时期和成人时期整个身长的比例图,婴儿和成人时的头长各占整个身长的多少?怎样表示?为什么?(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班内展示。)

    经过学生认真的自学,激烈的讨论,教师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有的学生说:婴儿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1/4,因为将整个身长平均分成4份,占其中的一份。

    有的学生说:成人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1/8,因为将整个身长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师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接着让学生运用长方形纸片折出1/4,涂上颜色,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任取其中的一份,便是几分之一。

    自主探究三:进一步观察成人时期整个身长的比例图,成年人上身的长占整个身长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为什么?(仍然要求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最后班内展示。)

    有的学生说:成年人上身占整个身体的3/8。

    也有的同学说:把整个身体平均分成八分,占其中的三分,教师板书3/8。

    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1/8、3/8。同时归纳总结分数的意义。

    像1/2、1/4、1/8、3/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并且选中3/8。

    解读各部分的名称和写法,中间的线是分数线,8是分母,3是分子(板书)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了三个自主探究的环节,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激活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设计了抢答题和必答题

    1、抢答题:课后自主练习3,明辨是非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

    2、必答题:课后自主练习1(照顾到每个学生,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4、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教师:将一个月饼分给3个同学,怎样分会比较公平,为什么?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课堂小结,谈谈收获,布置作业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整理知识要点。既可以巩固新知,又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作业布置:(一个题即可)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2,1/4,1/8,3/8…这样的数是分数

    3……分子

    —……分数线

    8……分母

    我将重点知识点写在黑板的中间,这样的板书一目了然,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老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4)

    【教学理念】

    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基于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索性学习的理念,建立以“课上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为引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时的《认识几分之一》是打开分数知识大门的钥匙。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觉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难点:能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手工纸、直尺。

    学具:几张正方形手工纸、彩笔、直尺。

    【说教法】

    “能运用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是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第一学段内容的要求。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找一找、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以直观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辅以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他们留出充分观察、比较、演绎、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

    【说学法】

    “知识的获得是主体在活动中主动的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分物品,引出分数。两个月饼分一半给一位同学,得到了一个月饼;再将剩下的一个月饼分一半给第二位同学,他得到了半个月饼;接着分下去,第三位同学得到了半个月饼的半个……半个、半个的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类新的数——分数【板书】

    环节二:合作探究,展开新课

    1、课件出示例1。使学生理解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分得月饼

    的二分之一,指导读写1/2,突出重点。

    2、课件演示“平均分”,强调“平均分”是理解分数的基础。

    3、小组合作探究1/2中的2和1所表示的含义,引导学生正

    确理解1/2的含义,突破难点,也为后续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做好准备。

    4、比较类推。课件出示被平均分成4份的月饼,让学生通过

    类推的方法,学习认识1/4。

    5、给出分数概念。

    环节三:动手操作,交流实践

    1、出示例2: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并涂上颜色。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鼓励多种折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交流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展示交流。将学生作品在讲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折出的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强调平均分,规范学生语言。

    3、知识迁移,巩固提高。出示表示1/3、1/8的教具,让学生认读并练习书写几分之一,突破重点;逐一说出1/2、1/3、1/4、1/8等分数所表示的含义,突破难点。

    4、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

    【板书】认识几分之一

    环节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93页做一做第一题。

    2、课本93页练习22第一题。

    3、课本93页练习22第二题。

    4、拓展提高。

    环节五: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出疑问。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分数

    以上是我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了。(课件出示场景图)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小明和小丽这一对好朋友相约来到郊外进行野餐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那些好吃的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教师板书:1)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

    二、展开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

    2、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6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三)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四)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两块同样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谁吃的多?(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议一议,说一说道理。)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测。

    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同样的巧克力,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一?(课件出示三个长方形,用阴影表示吃了的部分,分别占1/3、1/6、1/8,但先不画出等分线,等学生猜对以后再画上。)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出示路牌、外国国旗等,让学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

    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黄色部分占几分之一结果应是开放的)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观察、交流。)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6)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

    2、在“分一分”、“折一折”、“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等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手工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郊游,大家在一起聚餐,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个?

    如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瓶?

    2、课件出示分月饼活动。

    (1)如果要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块?(半块)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生说怎么切,出示错误分法。(每一份要分得同样多),对,这样才是平均分。(出示课件,让学生感知“半块”的具体含义)

    (2)“半块”用哪个数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活动一:课件演示,初步构建二分之一。

    1、1:刚才我们分的是什么?怎样分的?“半块”可以怎样表示?(课件演示)。完整地说一说怎么来的?完整表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左边的这“半块”月饼是它的二分之一,右边的这“半块”呢?(也是它的二分之一)

    2、师生共同明确平均分的是“谁”,就是“谁”的二分之一。指名说,板书,同桌说,全班说。

    3、介绍二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介绍写法时结合分月饼的过程明确小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边的1表示1份。

    4、能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用斜线表示出来。说说二分之一怎么来的?

    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

    图形不同,为什么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虽然折法不同,但每1份都是这张纸的一半,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5、课件出示练习活动: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哪些能用二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最后一个,你认为应改成多少?为什么是四分之一?

    4、活动二:类比推理,认识几分之一。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你能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欢的四分之一或其他的几分之一吗?并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2)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3)如果我想找出这个图形的八分之一,你会吗?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2、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

    3.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4、哪张纸条长?

    5、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6、想一想:你占你们同桌的几分之一?你占你们小组的几分之一?

    你占你们一大组的几分之一?你占全班的几分之一?

    为什么同一个我,能用这么多分数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五:问题思学

    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下面空白部分吗?

    板书:——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7)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76页的例1——例5。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通过学习,培养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先一起认识2(1),在通过动手操作,创造认识更多的分数,从而掌握分数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四、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练习题),为每个小组准备不同形状的纸若干张,胶水,剪刀。

    2、学生准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中秋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围在一起吃月饼。今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强强一家也围在一起吃月饼,强强和弟弟看着香甜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嚷嚷和吃月饼。可妈妈说:“吃月饼可以,我得先考考你们。”

    “1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8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

    2、老师看他俩回答得这么好,决定奖励给他俩一块大月饼。(师拿出一个圆形纸片,分成大小不一的两部分。)

    问:“你们看,老师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接着问:“要分的大小一样,得怎么分?”(让学生知道平均分才公平)

    师:“那我到底要分给他俩几块呀?”(生回答)

    师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二分之一

    1、同学们,你们从老师给你们的纸中选择一张试着分分它的二分之一吗?(学生动手分)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让两名生回答)

    3、师:同学们都是对折以后分成了大小相同的两部分,这样分我们我们叫(生答,师板书:平均分)

    4、师:谁能用上“平均分”这三个字,再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生回答)

    5、师:老师就把这块月饼奖励给他俩(师边说边把圆剪开,粘在黑板上)强强拿着月饼可高兴了,他说(课件出示:把一块月饼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指名读这句话

    问: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答后进行辩论)

    6、师:看来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前提,平均这两个字能不能漏掉呀?(屏幕出示正确的话,并把平均两个字变成红色)你们看看这句话,那个字词还很重要?

    生观察后回答,是引导生注意“每份”、“它的”两个词,并把这两个词变成红色。

    7、面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刚才分的过程,注意要把那些特别重要的词突出出来。(生小组交流)

    8、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那谁能试着写写二分之一?(生到黑板上写,是再强调分数的正确写法)

    (三)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二分之一,其实这个大家族中还有许多新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够运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创造出更多的分数,赶快行动起来吧。

    2、生用不同形状地纸动手创造分数,并把它贴在黑板上,用分数表示出来。

    3、师有选择的让生说说意义。

    4、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用自己的小巧手创造了这么多分数,像2(1)、3(1)、4(1)、8(1)……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5、我们创造出了这么多分数,我们来观察一下,分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不一样?(生答)

    让生看书,了解各部分名称,是相应板书。

    (四)、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选择能用4(1)表示的图。

    2、为涂色部分写分数或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写分数,看看每个小图形各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师发给每组图片,小组讨论后交流)

    (五)联系生活,谈分数生活中的运用。

    生自由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分数

    (六)升华总结

    师:是,不仅这些图形和纸片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的存在,课下,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分数,下节课交流。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物或图形,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借助图形明白几分之一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等方法,使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3、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和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游戏导入。

    用“掌声表示数”的游戏来引入,由老师来说问题,学生把答案拍出来。

    课件出示场景:

    (1)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3)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老师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不能用掌声来表示?”

    同学们就会各抒己见,得出“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半个”的结论。老师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出“半个月饼怎么用数来表示”这个问题。接着引入新课,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小学生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以上环节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分月饼的多媒体演示,创设了有效的问题情境,既将“平均分”的概念自然地体现出来,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例一:教学二分之一,认识四分之一。

    在认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块月饼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成两份呢?接着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大小一样的两块。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块是它的一半。也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点击课件:展示一个“平均分”和一个不平均分的月饼)

    【设计意图】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块是它的多少?用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呢?(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月饼平均分成4份。)

    老师小结揭题,规范表述分数意义的语言,并指导写法、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含义。板书:。读作: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在以上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辅助学生思维,实现了教法中的由扶到放。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月饼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仔细观察,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发挥了远教资源的“主导”作用,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例二:折纸活动。

    折一折:你能折出这张正方形纸的并给它涂上颜色吗?

    展示学生各种折法后问:“除了能折出这些纸的,你还能折出它们的几分之一呢?”(利用实物投影一一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利用投影来展示学生的成果,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热情。

    3、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加以巩固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4、例3:大小比较。

    (1)猜一猜: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吃西瓜的时候,也用到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它们都想吃的多。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它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

    (2)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谁吃得多”的讨论。

    (3)出示比较、的大小,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归纳: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一份就越少。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利用远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小猪小猴的可爱形象很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吃西瓜的图片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非常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较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了数学思考。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题、发展题、开放题。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做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这样的练习设计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课堂总结

    从今天的学习中,你认识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9)

    第一课时 认识分数

    教学内容:书105--10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理解知识,发展智力。

    3、培养创新和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二分之一

    例1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

    直观演示,学生操作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来表示

    用新的数来表示

    二、认识四分之一 四分之三

    例2 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一份图上颜色。

    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没有图颜色的就是3个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三。

    三、学习各部分的名称

    例3 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挂图

    由学生说出是几分之几

    师板书,介绍这些数就是分数,上面的叫分子、下面的叫分母、中间的线叫分数线。

    四、课堂活动

    1、 1题

    先用纸折一折,问: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填空

    2、2题

    同方同学,你读我写,互相交换

    3、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分数?

    第二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书107--108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代本课的任务

    完成练习十九的1--7题

    二、基础练习

    1、1题 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2、2题 在每个图里选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表示他下面的分数

    三、发展练习

    1、3题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注意 是否平均分

    2、4题 选出合适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此题的阴影部分不是连续的

    3、5题 看图填空

    4、6题 写出下面的分数,并指出分母和分子

    5、7题

    1个面包切成同样大小的10片,爸爸吃了4片,爸爸吃了这个面包的( )分之(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10)

    一、教材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应借助教具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数学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半多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学法: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手段: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二、教学环节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验分数的产生

    课一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吗?(中秋节)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妈妈准备了一个大月饼平均分给彤彤和弟弟两人吃。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

    (我提出这一问题目的是给学生建立“平均分”这一概念。)

    通过平均分每人得到了一个月饼的一半(板书:一半)“一半如何表示?”在这里我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半的意思,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探索欲望。

    通过汇报交流,最后得出“一半”不能用整数来表示,于是就产生一种新的数——二分之—。这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分数。(板书:分数)紧接着介绍分数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板书:

    1…分子

    写作:——…分数线

    2…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在这个环节里,引出“一个月饼2个人平均分”,结果应如何表示的问题,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学生激起了对新知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分得的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认识分数的认知需求得以产生。)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在这个环节里面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深层理解二分之一

    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是认识其它几分之一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形成二分之一的表象。但理解分数的含义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出示课件:再次演示平均分一个苹果的动画,学生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图中的几份数和一份数的含义。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折一折,把它的二分之一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再在小组交流。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贴在二分之一的下面。让学生明确:几种折法不同,有的图形也不同,但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张纸的二分之一。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教师出示不是平均分的长方形纸(其中一份写上二分之一),让学生讨论:这涂色部分用二分之一表示对吗?目的是进一步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主动探索,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二分之一,进一步认识了二分之一,丰富了二分之一表象,为后面继续认识其它分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知识迁移认识四分之一

    学生有了二分之一的表象,根据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情景图的直观演示去认识四分之一。

    出示课件:方方和园园将苹果平均分成2份,正准备吃时,他的好朋友东东和聪聪也来啦!于是方方和园园将各人手中的半个苹果又平均分成了2份,每人得到了其中一份,这一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同位互相讨论,全班交流。

    最后得出: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他不是把一苹果平均分成2份,而是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一份是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接着让学生找出几个四分之一?

    学生通过看、想、找、讨论、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含义,并理解了这里的四分之一就是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

    3、知识扩展探索其它几分之一

    在认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基础上,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在探索之前,我设计了一个操作演示的情景。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继续折下去,每对折一次,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主探索,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折一折:折喜欢的图形。

    画一画:在折痕处用铅笔或水彩笔画线,并把其中一份涂上阴影。

    看一看:把小组的成果放在一起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随机板书:三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并让学生明确:这些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板书: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一步完善课题。

    1…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写作:——…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2…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读作:二分之一

    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练习,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展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学生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逐步积累了独立探究的策略,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可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设计练习时做到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针对性强,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我设计了五个练习内容:

    1、写:看图写分数。

    2、涂:看分数涂颜色。

    3、说:说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是否正确。

    我设计这三个练习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会读、会写、会认几分之一的分数,面向全体学生,使90%以上的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4、找:从生活实物中找分数

    设计此练习是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折:用一根绳子,反复对折,得出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是一道拓展思维题。

    新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此练习是在保证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避免少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同时通过折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所占的越少,为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奠定基础。

    (四)自我评价感受成功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朋友——分数,你对它了解多少。请结合下面一段话,进行自我评价。

    有一天孙悟空在花果山上,看见一棵树上有14个仙桃,于是孙悟空把14个仙桃摘了下来放进口袋里,下山时,刚走了一半的路程,看见满地西瓜,它又摘了一个大西瓜。回到家后孙悟空首先将这个大西瓜平均分成了八份,它和7个小猴各吃了一份,接着又将14个仙桃平均分成了7份,每个小猴子分到了2个仙桃。

    (1)你能从这段话中找出“几分之一”的分数吗?(找对2个分数得2,全找对得4)。

    (2)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分之一”说一句话。

    设计此练习目的体现了分数的生活应用和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篇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9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设计分析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话说西天路上,唐僧师徒不光要忙着降妖除魔,还忙着研究数学问题呢,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有一天,师父把四个桃子给悟空和八戒当晚饭,悟空说:“师父,八戒每次都多吃,这次请您给我们分吧,一定要公平。”同学们你们说一说,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课件出示:4个桃子分给两个人,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几个?

    2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几个?

    1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几个?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在第一次接触时难免会有些陌生,心情会有些紧张。而且前面又没有相关的知识为这个单元做铺垫,所以在上课新课之前我用学生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来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有三个目的:一、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不知不觉的进入新课;二、通过这个情境引入我们这节课中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平均分”;三、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产生冲突:当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时,每人半个,那半个桃子在数学中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桃子的二分之一。

    (2) 一边回忆分桃子的过程,一边对应出示分数线、分子、分母和完整的分数二分之一。象二分之一这样的数我们把他叫做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另一半用什么表示呢?

    两个二分之一一样大吗?

    为什么呢?

    2、认识三分之一:

    (1)这时沙和尚也来了,他也想吃桃子,那这一个桃子分给三兄弟该怎样分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3个三分几之一合起来就是1

    3、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4、认识四分之一

    (1)四分之一你能折吗?学生独立折。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汇报交流。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5、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用折一折的方法创造出一个新的分数吗,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

    (3)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 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四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四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每一份就小了。)

    (4)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5)做一做第2题,打手势。

    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所以在认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时,通过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意义。

    通过对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初步认识,学生对分数已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学生在这时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是最强的。在这个时候设计一个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想一想更深刻的认识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产生的过程。

    在学生折了四分之一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折一折和方法产生更多的分数,在产生新分数的过程中对分数物意义进行渗透和拓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你觉得哪个分数最大?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得到分母大的分数大。教师在这时不急于下结论,故意给学生一个伏笔。

    学生在这时注意力已经不太集中了,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会有些疲劳。这时我又用了西游记中的两个学生最喜欢的角色来解决本节课中的第二个难点。通过孙悟空和猪八戒二个吃西瓜的故事并用课件展示实物图让学生直观理解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也就是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的道理。

    在把学生创造出来的分数任意的挑出来让学生进行比较,巩固比较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判断方法。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4、拓展运用。

    填一填,课件展示。

    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通过看图、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说说什么?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一次梳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分数的概念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扩展的,是从实际生产、生活和学习实践应运而生的,是从平均后不能用以前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时产生的.。教材的显示也非常突出 “平均分”这一中心概念。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时应当充分强调和重点突破。从设计意图来看,教材非常强调“数形结合”,学生初学分数,思维的支撑点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因此在教学时应当珍惜图形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其效应,在教学时应当从直观入手,通过学生对具体的分析、直观的事和物的分析,来抽象出分数的概念。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在完成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后,我再次回想我和教学过程,体会很多。现就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一、创高情境,制造冲突,引入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人教新课标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与反思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在第一次接触时难免会有些陌生,心情会有些紧张。而且前面又没有相关的知识为这个单元做铺垫,所以在上课新课之前我用学生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来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有三个目的:一、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不知不觉的进入新课;二、通过这个情境引入我们这节课中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平均分”;三、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产生冲突:当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时,每人半个,那半个桃子在数学中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在试讲时,前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时,我反复强调“平均分”,学生也意识到这个“平均分”的重要性,在前面的语言表述中也不忘加上“平均分”三个字。但在后面的判断对错时,有一个三角形,不是平均分的,也用三分之一来表示,好多孩子都认为是对的。我问一个学生是怎样想的。孩子说是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三份,其中的一份就用三分之一来表示。我马到成上明白了,学生只是把平均分当做一个词来用,并没有在实际的情境用实际理解。我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原来,我只顾着强调“平均分”,并没有回过头来再让学生比较每一个三分之一是不是一样大了。再次教学时,我先说三分之一的意义,再说还有哪些部分也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再回过头来问:每一个三分之一都一样大吗?为什么?学生就会说:是,因为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三份。通过这样的调整后,学生再判断对错时,只有个别学生出错了。由此可见,教学还是要多想、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

    还有就是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这些地方也是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反复琢磨的。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1500字精选1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