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7篇
  •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7篇

    发表时间:2022-12-19

    教学教案。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不过在写时,需要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每个知识点。怎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教案课件?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关于小学教学教案7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硬质线材的表现手法,学会用曲卷、折叠、连接等手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多维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觉线造型的艺术特点,体会线造型结构带来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合理用材巧妙用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教学难点:

    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范图、学生作业用纸绘画工具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二、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去的路》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去的路)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三、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课后作业:

    观察:生活中近大远小的现象;

    尝试:绘画或拼贴一副有路的风景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绘画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节课作业

    ⑴透视现象是否准确

    ⑵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有没有运用在画中?

    二、在绘画上色时注意哪些问题?近的鲜明一些、远的灰暗一些。

    三、学生继续完成作练习,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 篇2

    知识与技能:

    1、写出春天的特点和对春天的感受。

    2、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中加深对春天的体会感悟。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景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2、精心选材,能反映出春天的本质特征。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 观察体会,感受春天的特点。

    1、 导入春天。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支欢快的歌曲。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师生交流:

    1)同学们,这首歌歌唱的是哪个季节?

    2)这首歌唱出了春天的什么?

    3.忆春天

    是啊,这首歌唱出了春天的美好。春天到了,一下子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要求:用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举诗句表答出来。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说的不是其它季节的特点就行。)

    4.找春天

    上周末我让大家去自己生活的周围寻找春天待,通过大家的仔细观察分别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春天。展示自己的图片说一说。

    学生各自说,其他学生评价。

    5.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是啊,春天是多美好的,红花开放,绿草如茵,黄莺在春天里歌唱。同学们就是根据这些,发现春天到了。今天,我们就以“春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春天。

    二、看课件,谈发现:

    导语: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相信大家会有好多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1.播放春天的一些景物的课件,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师启发:春天里的景色美吗?这些美景使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春天就像一首诗,春天就像一首歌,春天就像一幅画,春天就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此时此刻你想不想用你的方式来抒发一下你的内心感受?

    (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感受。)

    2.请小摄影张景桓同学介绍水景公园的照片。

    3.师:春天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个感受,张景桓同学找到了春天,你又在哪里发现了春天的脚步呢?谁愿意把你的春天介绍给我们?

    4.同学们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介绍自己找到的春天。

    三、体会写法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小眼睛发现了那么多春天的变化,这都是你们认真观察的结果,老师祝贺你们的发现。

    1.指导“仔细观察”

    同学们,要想学好春天的作文,我们就要走进大自然,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好,我们要认真观察春天里的景物,如春风,春雨以及花草树木和春天里的小动物。怎么观察,我们可以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还可以用手去触摸,

    2.指导“写生动具体”

    我们要抓住景物的颜色 形状

    味道等方面的特点来展开描写,要想写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就要把句子写的生动具体。我们要用到一些修辞方法。(学生举例)

    有三位同学分别写了三句话,我们来作个比较看谁写得最形象最具体?

    甲:桃花开了。

    乙:桃花盛开了。

    丙:桃花盛开了,浮在半空,犹如一片粉色的云霞。

    师引导小结:由于丙同学仔细观察,既写出了花开得多,又写出了桃花的颜色,还打了比喻写出了桃花浮在半空的样子,这样的句子才显得形象生动呢。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多学习借鉴这样的写法。

    师:老师这还有一句描写春天的句子,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他写的好不好?

    春天来了,小草长出来了,小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

    3.指导“精选材料”

    (1)师:同学们学会了观察,并且能够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我们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精选材料”,

    )由于春天值得一写的景物太多了,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板书:精选材料

    那么,你准备挑选哪几样景物来写呢?(指名汇报)

    (2)小组练说

    你认为什么事物能代表春天?为什么?(抓住事物的外形、色彩、情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

    (3)汇报评价

    4.指导“写出感受 ”

    同学们,漫步在春天里,你有什么独特感受?我们文章的最后还要抒发一下

    自己的内心感受,发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样就能更好的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板书:写出感受

    同学们,你们那么喜欢春天,那么就请您们用一两句话来赞美一下春天吧。

    四 、下笔成文

    春天的美景已尽收我们的眼底,同学们用这么优美的语句描绘出五彩斑斓的春天。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自身观察,想象,感受春天的气息,从而有感而发,抒发出自己的情怀!这正是写作的真谛!

    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刻的一处春色写下来吧!可以是农田,山野,校园,公园。也可以是春天里的一树柳绿,一抹桃红,一片青草,还可以是春天里可爱的小燕子,辛勤的小蜜蜂,漂亮的花蝴蝶,

    顽皮的小金鱼;还可以是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一束阳光;一丝细雨……

    板书设计:

    春 天

    1、仔细观察 走进大自然

    2、写生动具体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3、精选材料 抓重点

    4、写出感受 抒发情感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理念:

    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

    聆听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对家的爱。

    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音乐:课堂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想家的时候》,学生在歌声中走进课堂。(课前酝酿“想家”的气氛)

    师:同学们应该熟悉这首歌曲吧!知不道是谁演唱的?什么歌名?

    学生:阎维文 《想家的时候》

    师:非常正确!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触,但是老师也有哦!你们想不想分享下老师的一些感想?

    学生:当然想。

    师:老师的故乡是在遥远而偏僻的山村,那里风景特美,那里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有我最疼爱的父母亲,还有我最好的小伙伴。所以刚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特别想家,想念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特别是那条深深地印着我成长的足迹的故乡小路,在那条小路上发生过很多乐事、趣事,路的两旁有果树,有很多野花,虽然也有很多野草,下雨的时候还很泥烂,但是,那是一条通往家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也都有一条通往家的路,每条路也不一样,感想当然也不同,你们能不能也说说你的想法?说说你们的家,你们的故乡小路?让大家分享一下!(引起学生对“家”的共鸣)

    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家、故乡的小路(导出主题“故乡的小路”)

    二、新课

    1、欣赏歌曲《故乡的小路》,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

    设置疑问:

    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

    歌曲的重拍在哪?是几拍子?(第二遍聆听)

    2、教师范唱

    3、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8小节。

    4、分声部学唱歌曲B部分旋律。

    5、歌曲合成

    6、歌曲理解与处理,感受并对比萨克斯演奏的不同风格的不同小路(理解、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家”)

    (1)教师演奏:

    第一种:慢速

    第二种:中速

    第三种:快速

    提问:

    A、你觉得这三种风格的《小路》各表现的是什么样的路、什么样的家?

    B、配上歌词来比较(教师演奏学生演唱)

    你觉得那种表现风格比较合适属于你自己的故乡的小路?并说说理由,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第一种风格慢速节奏,表现的是悲伤,走在路上的人很伤感,可能这个人不开心或者这个家不大幸福;第二中是中速,表现的是甜美、幸福的路,是幸福之家;第三种是快速,表现高兴,快乐,是个快乐的家庭!

    7、带着情绪演唱全曲(甜美的)

    三、创作与活动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编自己的《故乡的小路》,标名速度、风格,并唱一唱

    2、教师作伴奏,邀请学生表演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做动作表演或伴奏

    四、欣赏

    《回家》——韩红

    五、小结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回家的这条小路也各不相同,路虽然有好走的,也有难走坎坷的,但是,家是我们的港湾,是我们停靠的彼岸,家才是最温暖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生活,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家园!

    教学反思: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本位。

    情感就是艺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很显然,它需要情感的投入,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很明白,要唱好一首歌,要表演一个人物角色,必须要以感情的投入为基础,上音乐课也是一样,我们作为学生的策划指导者,要想他们投入,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先要付出更多呢,以前上音乐课我也没注意到这一点,结果学生就表现得很散,不集中,通过这一节课,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加强与学生合作,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也不例外,有些学生条件好,唱歌自然好听,也有些学生舞蹈动作做得很好,具有很丰富的表现力,所以,我在课堂上常常轮流安排一些学生表演,这就很容易去发现他的优点,既锻炼了他本人,也乐趣于他人,形成对比,帮助他人乐于去找自己的闪光点,这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不断注入音乐新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也要不断加入新元素,如果一味以歌碟,又或者是钢琴这种单一的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对音乐感到厌倦,那么对于音乐的学习,那可能是件很可怕是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永保新鲜感,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应用到了萨克斯管作伴奏乐器,尽管吹得不大好,但是,学生还是投入了浓烈的兴趣,在这种气氛下教学,是我要的效果,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老师的意愿。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搞搞新意思,或许会有更多的惊喜!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 篇4

    一、教材的选择

    《有余数的除法》选自培智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整除的基础上,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必备知识,是除法试商的基础。有余数的除法需要试商才能确定正确的'商,并且求出商以后还有余数,是学生接触的一种新的除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必须切实学好。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书写”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本课的重点:弄清“余数”概念。难点:理解余数的特点。

    本单元共1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3、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分层目标:

    A组能达到上述要求。

    B组在A组的带动下弄清“余数”概念。初步学习一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书写。

    C组养成安静参与学习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

    八(2)班数学课有学生10名,男7名,女3名。9人能参加集体学习,一人不适应集体学习,他的智商无法测试,是自闭症患儿,他作为C组。其余学生智商在40左右。9人中有7名是弱智的孩子,2位女同学与全班的差距在拉大,计算加减时让她们使用计算器,这样才能跟上大家,这两名学生为B组。5人中两名学生接受能力强,在应用题的理解上较快,能带动其他同学。有三名同学的接受能力稍有不同,但家庭教育的不同,他们掌握牢固程度基本相同。其余2名是自闭症孩子,他们的计算能力较强,理解能力欠缺,容易受其他同学的影响,在应用题的理解上跟不上其他同学,这7名学生为A组。

    1、已有的知识经验

    他们已经掌握了百以内的加法、减法以及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与应用题,学完了九九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式,懂得整除的概念。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时,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让学生采用同样的算理来完成教学目标。

    2、学习方法和技巧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是本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呈现的图案,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求有余数的除法任务。

    3、个性发展与群体提高

    同以往的探究算术活动相比,本课题的学习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B组的学生,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对于A组,鼓励大家大胆动手,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积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主动交流,带动B组、C组一起进步。

    四、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把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作比较,理解余数的含义。

    2、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构建新知,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摆小飞机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这个活动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和空间,充分发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我结合学生摆小飞机的例子,鼓励学生猜想、验证,逐步抽象概括,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程序

    1、教学具准备:课件、磁性小飞机。塑料小飞机。

    2、设计思路

    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创设情景,操作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3、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为新知准备。以竞赛的形式学生抢答,为本队争星。说出()里最大能填几?和4道除法文字题。

    (二)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用建国60周年阅兵式飞行表演导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摆一摆小飞机列式计算(整除)和一生板演摆一摆飞机,列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比较,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会正确用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在这里还要通过议一议:剩下的1架飞机还能再分吗?余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难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新知,享受快乐

    这部分我出示了2幅水果图,让学生先看图和算式说图意再填括号;另两道算式题。A组做4题,B组做2题。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共同评价,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 篇5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了解《诗经》的创作成就,积累文中出现的名句,品味中国古代经典的思乡主题所反映出的内涵。

    ⑵ 学习《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⑶ 掌握诗经的语言特点,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过程与方法:

    ⑴ 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本诗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⑵ 小组讨论,生生、师生互动交流,重点品评本诗的抒情语段,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围绕家园之思设计情境对话,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品读法。

    2、点拨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初中时,我们学习了《诗经》中的《关雎》、《蒹葭》,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中的名篇──《采薇》。

    二、作者、背景资料

    1、回顾初中时,我们学过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

    《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所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乃宫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有“大雅”“小雅”之分,共105篇;“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者其它重大典礼时专用的乐歌,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

    “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文学成就。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岁亦莫(mù)止 猃狁(xiǎnyǔn)之故 王事靡盬(gǔ) 我行不来(lài) 彼路(lù)斯何 四牡騤騤(kuí) 雨(yù)雪霏霏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鱼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启发:

    ⑴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讨论明确:《采薇》是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边塞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⑵ 这首边塞诗,它的抒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我们改用什么样的语调、语速朗读它?

    学生讨论明确:基调凄凉、忧伤,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⑶ 《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用铅笔划分本诗的节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⑷ 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本诗创设氛围。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要运用联想、想象,再现此情此景。)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可同位合作探究,借助注解,疏通语句,用较优美的语言翻译全诗)

    译文参考:

    ⑴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刚刚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离了亲人没有家,为跟猃狁相厮杀。不得安宁无闲暇,为跟猃狁来厮杀。

    ⑵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没人把信捎回家!

    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长得很挺拔。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无闲暇。满怀忧愁真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⑷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征,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⑸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掩护兵士也靠它。

    四匹马儿齐步跨,鱼皮箭袋雕弓挂。没有一天不警惕,军情紧急不卸甲!

    ⑹ 回想当初上征途,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我心伤感满腔悲,其中哀痛谁体会!

    5、再读全诗,把握本诗的创作思路:

    明确: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四、对话和文本研讨

    (学生对下列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师不能随便下结论,但对下列问题,应给出基本要点)

    1、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基本要点:

    乡愁即家园之思,是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

    求学、做官、战争等原因使游子漂泊在外,导致了游子的思乡之愁。

    2、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之愁的句子。(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先分小组交流,

    后展示本组的共同成果(每组准备两到三处)。

    交流显示: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怎样的联系?

    基本要点:

    这是《诗经》里常用的起兴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本诗前三章的首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都是“兴”的表达方法。

    “薇”巢菜,是乡间常见的事物,是家乡常有的野菜,这自然能唤起思乡之情。

    4、仔细阅读2、3两章,比较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基本要点:

    第2段,从空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亲人”方面渲染乡愁。

    第3段,从时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我”这方面渲染乡愁。

    5、前三章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联系?

    这种变化不仅是避免重复,更是用“薇菜”的生长暗示乡愁的渐浓、渐深。

    6、第4、5两章是如何表现诗歌的主题的?

    基本要点:

    第4、5两章转写战事之频、战事之烈,这是乡愁的根本原因。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你的看法。(个性化阅读,见仁见智)

    基本要点:

    以哀情写乐景,情景交融。想象之笔,虚实结合,表达物是人非之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乐”。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8、带着情感再读《采薇》,同时在头脑构想主人公的形象。(品读抒情语段,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表述:

    这首诗,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也许他的妻子正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也许他的恋人正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之中他终于上路了,虽然是一个人在落寞的独行,但是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的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

    (以上问题设计不可一律,但在引导文本研习、展开对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对话,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文本的表现手法的运用进行文本研习。)

    教师小结: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边战士,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情感是深沉的。

    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天子之命,将帅之责、戍役之苦,更写了“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等戍边将士的忠诚之心,他们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他们的思乡之情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烘托的──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将士思归的情感。

    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它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五、品读本诗的艺术魅力

    1、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情感,那么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首诗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情感的?

    基本要点: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

    四、五两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末章写解甲归里,用了对比手法。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写景,有抒情;有动作描写,又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妥帖自然。

    2、集体诵读本诗,体味语言上的特点──重章叠咏,一唱三叹。

    体味要点: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六、拓展迁移,开阔视野

    1、回忆《诗经》中其他不同思乡的作品,写出你读过的那些写乡愁的诗句,介绍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你的理解。

    2、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七、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洁、生动。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从诗经中走来的男子历经沧桑,豁达坚毅,从诗经中流传出的故事飘渺悠长,哀婉凄美。

    让我们用真挚的情、善感的心,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板书设计】

    诵读──品读──美读

    整体感知探究赏析艺术提升

    内容、结构篇章、语言情感、意境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 篇6

    (心得体会大全 xD63.com)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 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习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1)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 “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2)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具体化。(如“草”是什么样的草?“莺”是什么样的莺?“柳”是什么样的柳?怎样地拂?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师:诗人用“长”、“飞”、“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产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把自己看到的秋景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做到注意听别人讲话,能较清楚地用普通话说话,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课前准备:

    1、课前由家长带孩子到野外玩耍,收集一些有关秋天的图片、照片或采集的果实。

    2、老师课前准备许多有关秋天的词语卡。

    3、一幅秋天的图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歌曲《秋风起》。说说这首歌唱了些什么。

    2、对!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多像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呀!它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二、创设情景,集体交流

    1、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秋姑娘走过丰收的田野,走过瓜果飘香的果园,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秋色。请把你们照的相片和收集的图片、秋天的果实拿出来,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相机点拨指导)。

    2、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请小朋友们听仔细,等会儿我们评一评谁说得。(引导全班同学用心倾听,积极评价。)

    3、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收集到了一幅秋天的图画。请你认真地看一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4、师有意设问,多方进行交流。

    师:你从哪里看到秋天来了?

    生:树叶黄了,说明秋天来了。

    师:说得好!老师送你两片写有“树叶”、“黄”的叶子词语卡。

    用同样的方法指导:“苹果红了”、“菊花开了”、“稻子熟了”、“枫叶红了”、“燕子南飞”……

    师:孩子们,想一想,现在刮的风叫什么风?生:秋风。

    师:现在下的雨呢?生:秋雨。

    师:孩子们真聪明!奖励你们“秋风”、“秋雨”的词语卡。

    师:人们常说“秋风秋雨渐渐凉”,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三、拓展交流

    1、孩子们,咱们到校园里再找一找秋天吧!如果你找到了,可以告诉同伴或老师。

    2、(回到教室)大家到校园里找到了秋天,谁都觉得自己是秋天里的一员啦,是吗?在这里,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几个赞美秋天的词语呢。看谁能猜一猜,拼一拼,认一认,谁先读出,就把这张卡片送给他。(秋风送爽,落叶沙沙,春华秋实,秋风红叶)

    【关于小学教学教案7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