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课件系列]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
  • [课件系列]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

    发表时间:2022-11-14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课件系列]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蝙蝠和雷达》属于科普知识短文,富有趣味,主要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章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激发学生爱科学从小就探索科学的兴趣

    难点: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空间安全飞行的联系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课题质疑,引发探究。

    在课堂开始,我出示了蝙蝠的图片和雷达的图片,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很快便说出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人类发明的探测仪器,学生答后我再质疑: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科技产品,课题用“和”字连接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设疑是探究学习的开始,一下子学生的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置于一定的情景中,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也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作铺垫。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课前,我加强了预习指导,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中,我设计同桌合作探究,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并完成表格。在阅读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我又让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同时我又指几名学生上台分别介绍三个试验过程,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勇于展现自我。通过活动,学生在玩中学,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了解了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3.渗透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是影响学习方法掌握的重要外部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较强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有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能凭借学习内容,把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与如何学习统一在同一过程中,寓学法于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学生领悟各种学习方法。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如果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有效方法,运用到其他课内阅读或课外阅读,就是很好的方法指导。我让学生仔细阅读完课文后,找出课文中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合起来正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当学生找到后,就让他们连起来说一说,并且告诉他们有时候利用文章中的主要句子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以后的自己阅读中也可以试试。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成功之处是:课前,我加强了预习指导,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中,我设计同桌合作探究,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并完成表格。在阅读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我又让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勇于展现自我。通过活动,学生在玩中学,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了解了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不足之处

    在学习科学家三次实验的经过,填写表格这一学习环节没有处理好。学生在复述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很好地运用到课文中的语言,只是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语言,没有达到复述课文的真正目的。复述完后,如能带领学生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回味课文语言,感悟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的缜密,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读的训练还显得较为薄弱。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参与兴趣,“现在咱们开个小小的招聘会,这里有两积职业供大家选择,一种是记者,一种是科研工作者”。接着自学课文,“记者朋友们把你要提的问题罗列在纸上;科研工作者要把你研究的过程按要点罗列到纸上”。然后合作探究:“蝙蝠是怎么探路的?”再谈一谈“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最后,拓展练习,培养创新精神:“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创造发明也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你现在最想发明什么?”这一拓展练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同时,激起了学生创造的欲 望。

    jk251.cOm扩展阅读

    蝙蝠和雷达教案1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蝙蝠和雷达教案1篇,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以下主题为蝙蝠和雷达教案1篇 ,为编辑特意向您推荐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要知道一份好的教案课件,知识点的设计要有轻重层次。

    第一课时

    ●初读,整体感知

    ①自由读课文,同桌相互逐段读课文。

    ②小黑板或课件出示生字词,打乱齐读,指名读,正音,说说已理解的生词意思。

    ③自由读,说说课文要讲什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揭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抓住课文要点或者引用能概括大意的原话。

    ●研读,感悟重难点

    ①小组合作探究:科学家做的三次试验及其结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雷达是怎样探测障碍物的。

    ③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汇报研读收获,代表发言,小组成员或其他组代表补充发言。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或过程中,教师课件演示(如制作动画片、画图示)三次试验的情景和蝙蝠探路、雷达探测的示意图,使学生直观感受;然后读一读课文,填写课后的填空题,明确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抄读,积累字词句

    ①出示所有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大多数是左右结构),教师范写难写的避、揭、碍等字,学生在生字本上写一写所有生字。

    ②学生勾出新词语和重点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读课文,复习巩固

    ①听写字词。

    ②仿照写句子。(即使也,终于等)

    ③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讲读,学当解说员

    ①创设情境:有一群低年级小朋友,非常想知道蝙蝠与雷达之间的科学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当小小解说员。现在请大家根据提示读一读课文,准备准备吧!

    解说要点:

    a.提出问题──飞机在夜里为什么能安全飞行?

    b.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揭开了蝙蝠夜间探路的秘密。

    C.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难题。

    ②同桌互讲,再自荐或推荐在全班讲。如果有条件,可带学生到学前班(或低年级班)当小小解说员。

    ③小结评议上台同学的解说情况,主要是表扬与激励。

    ●趣读,学做资料卡片

    ①指名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什么是仿生学,教师出示课件(图文并茂),补充介绍相关信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与探究兴趣。

    ②学生拿出各自所带的课外资料,教师下发资料卡片,指导学生阅读、精选、仿照课后资料袋制作自己的资料卡片,注意内容要精选自己读得懂的,不要长篇大论原文全抄。教师下发的资料卡片可设计为:

    类别 仿生学小资料 搜集人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

    ③展示交流资料卡片:先在全班展示──宣读、实物投影展示,张贴在学习园地或展示台中等,再各自找小伙伴交流。

    ●回读,观察小练笔

    ①学生自由地朗读全文,回顾学习过程,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②课堂小练笔:描述配合的情景。

    a.齐读句子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引出配合一词。

    b.请两名学生表演一幕双簧(可事先排练并保密),其他学生观看后写一、二段话,描述两个小演员相互配合的情景。

    c.宣读交流,点评两三篇。

    蝙蝠和雷达教案之五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与此同时老师写好教案课件,对自己教学情况也能有所提升。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写教案课件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蝙蝠和雷达教案之五,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蝙蝠和雷达》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情况的研究,找出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从而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常识兴趣的一篇说明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生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从教材的内容看,难点是让学生弄清楚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在夜间飞机;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与经过。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减缓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坡度,本次设计注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品读关键词句,抓住要点准确把握内容。其次由于本文是科普课文,引进媒体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多样化的信息能让学生全面去感观,创设了更新颖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能力目标: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试验的例子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情感价值观: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1、了解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两课时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一)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句

    (二)出示过渡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过渡: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要先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三)重点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讲段意

    3、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为什么?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 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1)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危险的本领。

    (2)模拟体验: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让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

    (3)说感受

    (4)指导朗读:蝙蝠的本领真让人佩服,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话?(赞叹、佩服)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11课《蝙蝠和雷达》,还记得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家们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

    1.快速阅读4、5、6两个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科学家如何通过实验探究蝙蝠探路的奥秘。

    2.学生读书、讨论、填写实验报告。

    3.每组选代表上台介绍试验情况,同时展示试验报告所要填写的内容。

    4.屏示、齐读,说说三次实验说明了什么?

    过渡语:那么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划出关键词句,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

    5、指名说说。

    6.多媒体演示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

    7.读懂了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障碍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8.假如你是蝙蝠,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本领。

    9、让我们一起用赞赏的语气再读第七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1、飞机是怎样用雷达探路的?请大家轻声读相关课文内容。划出关键词句。

    2、指名说说飞机用雷达探路的方法。

    3、多媒体演示飞机利用雷达探路的特点。

    4.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障碍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5、假如你是雷达,请给向别人介绍一下自己的本领。

    6、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之间的联系。指名说后师生评议

    7、多媒体显示:完成填空,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拓展:同学们,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这就是仿生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多媒体展示如:蜻蜓—— 飞机、蛙眼——电子蛙眼、荧光屏——日光灯等)科学是多么神奇,一只平平常常的蝙蝠能使科学家们得到启示,创造发明了能使飞机安全夜航的雷达。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做呢?联系实际畅谈。(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索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1.把这个仿生学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后阅读有关创造发明的读物

    11 蝙蝠和雷达

    嘴 天线

    蝙蝠 超声波 障碍物 无线电波 雷达

    耳 荧光屏

    四年级加法教案系列


    您是否对“四年级加法教案”感兴趣呢请看下文介绍。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推动教学革新的有效途径。如果您能从本文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那就是我的心愿!

    四年级加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

    第五天城市BC

    第六天城市CD

    第七天城市DE

    AB115千米

    BC132千米

    CD118千米

    DE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P30/做一做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32/5-7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课后小结:

    四年级加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法则.

    2.运用法则和运算定律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来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投影片1)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结合上题的订正进行提问)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

    (1)出示例1(变复习题第2题为例1).

    教师明确:复习题2题是以克为单位的数(板书:克数),现在把每小队来集中草药的克数改为千克数,求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就变成了今天所要学习的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4)小组讨论:求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例1与复习题中的2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735+4.075(板书)

    (6)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7)列竖式: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教师板书:3.735+4.075

    (8)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左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数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右式是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板书: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9)学生试算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10)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1)反馈练习:列出0.604+0.8257.58+26.08的竖式和教材第111页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求什么的?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思考:例2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启发学先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来集中草药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启发学生说明小数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不是相同?

    教师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板书:减)

    列出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教师提问: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咱们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板书:

    教师提问:整数减法式题个位是几减几?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7.81-3.735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最后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7)反馈练习:7.81-4.0750.4-0.3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

    4.练习:教材第113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计算下面两题,并且验算.

    12.16+5.3470.4-0.125

    5.教学例3

    (1)出示例36.08+12.3+9.72=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计算?

    (3)同桌互相检验.

    (4)集体订正

    6.教学例5

    (1)教师提问: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0.5○0.5+3.2

    (4.7+2.6)+7.4○4.7+(2.6+7.4)

    (2)出示例5(演示课件出示例5)

    计算0.6+7.91+3.4+0.09

    教师让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在本上做.

    教师提问:还有其它的算法吗?指名板演.

    同桌讨论: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教师补充说明: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7.练习:教材第116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1)6.7+4.95+3.3=6.7+□+4.95

    (2)(1.38+1.75)+0.25=□+(□+□)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二十六第1题.(在书上做,订正时说出做题的依据)

    2.填空:

    计算小数加、诚教,先把各放的()对齐(也就是把()对齐)再按照()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根线上的()点上小数点.

    3.计算:(投影片3)

    4.改错:(投影片4)

    5.练习二十六第2题的下边一栏3个小题.

    75.8+26.286.07-4.8962.983+0.52

    6.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116页做一做第二小题)

    0.384+0.36+2.641.29+3.7+0.71+6.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板书:和)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5元6角2分+3元零9分1吨30千克+980千克

    4米35厘米+5米70厘米4千米800米-3千米50米

    10千克-4千克800克6千米-2千米860米

    2.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1.88+2.3+0.75.26+3.43+0.74

    0.9+1.08+0.92+0.118.76-3.47-0.53

    3.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张英跳过了1.1米,肖红比张英跳的低0.05米,李强比肖红跳的高0.25米.李强跳过多少米?

    板书设计

    四年级加法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

    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

    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4、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为什么?234-66-34与234- (66+34)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如果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

    5、发现、总结规律。

    (1)发现规律。

    师: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如:251-30-70=251-(30+70)或154-68-54=154-54-68。

    (2)总结规律。

    ①交流讨沦: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计算连减时怎样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交流后出示:a-b-c=a-(b+c)。

    6、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简便计算的。

    (三)检测评价

    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字。

    146-55-45=146○(45○45)

    ☆-※-△=☆○(※○△)

    624-172-328= ○( ○ )

    a-b-c=a○( ○ )

    213-○-○= ○(68○32)

    2、想一想,不改变运算顺序,谁会计算得快一些?

    (1)126-48-52 126-(48+52)

    (2)364-(153+47) 364-153-47

    (3)685-(228+272) 685-228-272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减法的简便计算,知道了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五)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例1: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六、教学后记

    四年级加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

    活页练习题

    教学类型:

    随堂课

    教学过程:

    一、加法交换律

    (一)故事引入,得出猜想

    1、讲故事

    (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这一天,老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多了,要省着点吃。以后每天早上吃3个饼,晚上吃4个饼,怎么样?”猴子一听,怎么早上吃的比晚上还要少,不干,抗议!老人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马上改口说:“那么早上4个饼,晚上3个饼,好不好?”猴子一听早上多了一个饼,自己占便宜了,这才开心的答应了。

    2、适设问

    猴子占到便宜了吗?为什么?

    3、巧引用

    引:也就是什么没变,只是什么变了?(也就是猴子一天一共吃的饼个数没有变,只不过是早晚吃的个数换了换。)

    4、活板书

    早上吃3个饼,板书3,晚上吃4个饼,板书4,一共吃了3+4个饼,也就是7个饼。早上吃4个饼,晚上吃3个饼,一共吃4+3个饼也是7个饼,所以3+4=4+3。(猴子占到便宜了吗?)

    5、细观察

    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什么?(数不变,符号不变,和不变,位置交换)

    6、得猜想

    是不是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需要验证。怎样来验证呢?我们可以像这样举例子。

    (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1、举实例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自备本上写一个。

    谁先来?4+5=5+4你怎么知道相等的?左边,4+5=9,右边5+4=9,所以两边相等。所以下面请你这样说:左边4+5=9,右边5+4=9,所以4+5=5+4。谁再来说?1+6=6+1。这些都是几位数相加的例子?还有别的例子吗?12+11=11+12,这个例子和上面的有什么不同?还有别的吗?100+22=22+100,这个例子又有什么不同。还有吗?我们就不说了,用……表示。

    评价: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不但想到一位数加一位数的例子,还想到一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等等,这样各种类型的例子越多,验证的猜想也就越可靠。

    2、得小结

    这时,我们通过验证就可以来下结论了,谁能说一说?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3、想简写

    用语言文字叙说比较麻烦,大家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图形、字母等把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呢?在自备本上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让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创意,并让学生解释说明。

    4、得结论

    看来,用符号、字母等表示就是简单!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作a+b=b+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请大家读一读。

    其实一年级你们就接触过加法交换律,看!数的分成,对吗?二年级也学过,笔算加法并交换加数位置来验算加法,是不是也是交换律?

    二、加法结合律

    过渡:刚刚,我们研究了两个数相加,发现了交换律,告诉你哦,数学家们研究了三个数相加,也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呢,你们想知道吗?

    1、出示定律

    请你们自己读一读,你能理解吗?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2、分析定律

    我们一起来分析。“三个数相加”,懂吗?谁来举一个三个数相加的例子。简单点的。4+6+8。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什么意思?也就是先算几加几?再加几?为了强调先算什么,老师在4+6外面加上括号。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也就是先算?再加几?我们只要怎么办?在6+8外面加上括号就行了。和不变吗?我们要计算。左边先算4+6=10再加8等于18,右边先算6+8=14,再4加14等于18,所以(4+6)+8=4+(6+8)

    3、观察发现

    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什么?特别是什么没变?位置没变。

    4、自由验证

    那么是不是三个数相加,位置不变,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都不变呢?这虽然是数学家验证的结论,但我们学习数学要抱着怀疑的学习态度去学,别人说的就一定对吗?只有自己验证了,你才能说这个结论是对还是错。

    你该怎么样验证呢?举例子。

    就近五人一组合作交流每人举一个例子其中一个人记录。注意一定要左右算一算,看是不是和不变。

    5、汇报交流

    谁先说?左边……右边……所以……。这是几位数相加的?还有别的吗?这个例子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还有不同的例子吗?还有吗?我们用……表示

    6、事例验证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看,我们班男同学34人,女同学21人,后边还有听课的老师12人,问一共多少人?可以怎样算呢?我们可以先算男同学的人数和女同学的人数,再加老师的人数,也可以先算男同学的人数和老师人数,再加上女同学人数,还可以先算老师人数和女同学人数再加上男同学人数。虽然运算顺序变了,但是都是求总共人数,所以和不变。

    7、得出结论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数学家的结论正确吗?请你读一读,看看大家这次读得懂吗?如果用a、b、c来表示这三个数,结合律怎么表示呢?谁来表示一下?

    8、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发现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我们书中的小朋友也发现了找出来读一读,看看和我们总结的一样吗?我们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统称“加法运算定律”你们都掌握了吗?下边我就来考考你们。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各题中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以手势进行判断,用手掌代表加法交

    换律,拳头代表加法结合律。)

    82+0=0+82

    ●+★=★+●

    (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第4小题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填空练习。

    (45+36)+64=45+(□十□)

    560+(140+70)=(560+□)+□

    18+(24+82)=(18+□)+□

    小结:看来运算律真有用,可以使计算变得很方便,大家把加起来是100的两个数放到一起先加,这可真是个好办法。

    3.那么这两题要怎么算更简便!

    25+32+4572+43+28

    四。拓展延伸

    著名数学家高斯以很快的速度算出了这样一个算式你行吗?

    1+2+3+4+-------+99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分别说一说。

    四年级加法教案(篇5)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5和例6。

    教学要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口算:(投影片或口卡)

    0.35+0.50.26-0.160.25+0.175-2.5

    7.2+6.88.5-53.6-1.62.1+7.9

    13.5-2.46.7-2.34.8-2.87.1-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120-75-25430-121-79

    36+11+64+8985-(15+64)

    3、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16.88+8.54+8.58

    =25.42+8.58

    =34(秒)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17+17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三、复习巩固

    1、练一练

    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⑴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

    ⑵指名汇报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0.5+1.5+1.5+0.55.26+3+1.74

    0.25+0.15+0.75+0.8527.85-(7.85+3.4)

    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简算

    8.42+8.46+8.54+8.588.42+8.46+8.54+8.5

    =16.88+8.54+8.58=(8.42+8.58)+(8.46+8.54)

    =25.42+8.58=17+17

    =34(秒)=34(秒)

    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

    课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4+0.6+57.5+3.1+2.510-2.5-2.521-7.7-2.3

    8-2.59+3.610-2.48-1.6

    二、简算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

    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

    1.25+3.7+0.755.6-0.18-1.27.08+16+8.2

    10+0.009+0.1913.75-0.75-1.2580-19.4-8.09-3.51

    5.6+0.5-5.6+0.57.2+5.6-2.834.5-(17.2+4.5)

    三、解决问题

    1、P1054

    20xx年春季运动会田径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见书)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2、P1065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3、P1067(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4、P1068

    ⑴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xx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

    ⑵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5、P1069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

    四、作业:第134页7题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0.375+0.6255.8+2

    5-0.20.48+0.294.3-1.6

    0.74-6.41-0.893-2.3

    2.计算:

    4.2+15.624.8-18.213+7.1

    10-9.053.96+6.04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练习: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

    2.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

    (1).9.26-3.96+8.905=

    (14.47514.20513.809)

    (2).9.09+11.1-19=

    (201.11.19)

    (3).40-9.05-(3.8+6.02)=

    (21.1333.3520.95)

    3.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

    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

    8.43+2.87+0.57+0.13

    4.列式计算:

    (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

    (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

    二.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四年级加法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学习过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这里将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具体编排如下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总体感觉

    1、知识点编排集中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上;计算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简便。所以把小数加减法安排在同一例题中进行教学。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因此让学生充分利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应该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2、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空间很大。

    如100页例3104页例4,教学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方法事先呈现给学生,而应该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后,通过交流,领会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实践与反思

    1、要灵活选择素材

    要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尝试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数的加减法》中的主题图,雅典奥运会的情景,这个在当时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但是现在离这一届奥运会久远了些。他们那个时候还小,孩子们也不太熟悉,所以兴趣不是很浓厚。还有,以前是利用元角分的情景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更有利于让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的得算理。论坛上有人提问:这样的情景设置还有什么其它的编写意图吗?

    编者陶雪鹤老师:雅典奥运会的情景算运动员的得分,不涉及量的计算。现在的选用的情景体现的主要意图是小数的现实性。从教材试验过程看来,有利有弊,有利是更更突出了小数加减法的现实意义。不足则是没有借助突出算理。借助元角分进行教学小数加减法,实质是把小数加减法转换成了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教学中,老师可对教材情景进行调整或重组,既能选择可以帮助理解小数加减法意义的素材,也可选择帮助理解算理的素材。

    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情境提供的算式不够典型,都是两位数小数加减两位小数,极易让学生造成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只要把小数的末位对齐即可的想法。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触及小数加减法的本质--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才能加减。

    应在例题中出现多种不同的情况:如19.45+6.9822.3-19.4525-21.6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本质。

    2、引导学生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小数加减法相对于本册其他单元的内容还算简单,但是由于课时安排比较紧凑,练习较少,学生计算错误还是很多。小数加减法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重视。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应该遵循以下的思路去研读教材:

    接纳--比较--质疑--完善--超越--斯苗儿

    研读,只是研究和理解,最后还是要接受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用事实来说话。最后特别提醒老师们包括我自己在实践中时刻谨记以下三点:

    1、别忘了数学自身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2、别忘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3、别忘了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孩子。

    感谢雷老师给我们创造了学习的机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四年级加法教案(篇7)

    教学内容:教材127-128页例1、例2、128页做一做,练习三十第1-3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正确区分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异同.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计算小数加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计算小数加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教学重点: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对齐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说出下列小数中每一位数表示的意义.

    0.40.081.0323.715.26

    2.说出下面的钱数各是几元几角几分.

    1.82元0.03元7.90元0.65元0.27元15.04元

    3.整数加法法则是什么?

    (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竖式计算1283+2642479+560

    转化成12.83+26424.79+5.60导入课题.

    板书简单的小数加法

    2.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小红买一支自动铅笔用0.65元,买一支转笔刀用0.27元.一共用了多少钱?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看题,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①列式.

    ②用几角几分知识计算.(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时提示:列竖式时把数位对齐)

    (2)小数计算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时提示:

    ①0.65中的65、0.27中27的意义.

    ②竖式排列的道理:明确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③从低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④和的小数点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板书(见板书设计)

    (3)启发思考: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明确: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低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③结果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比较以上两种方法哪种简便?

    (5)反馈练习:127-128页做一做1、2.(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6)教学例2.

    出示:王宏的妈妈买花布1.5米,买白布2.6米.一共买了多少布?

    ①用例1的方法类推,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时点拨十分位上满10个0.1向前一位进1的道理.)

    ②检查效果.

    板书1.5+2.6=4.1(米)

    ③质疑.

    ④反馈练习:182页下面的做一做1、2题.(分组做,互相交流)

    (7)启发学生思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明确相同点:(1)相同数位对齐(2)从低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不同点:小数加法在和里点上小数点.

    (8)计算导入时的两个小数加法.

    12.83+2.6424.79+5.60

    三、巩固发展

    1.填空(用小数计算)

    (1)=()+()=()

    (2)=()+()

    (3)=()+()=()

    2.判断对错,并改正.

    3.计算.

    0.45+0.780.34+0.520.54+0.080.47+0.37

    4.129页2题.

    四、全棵小结: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重点从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整数加法的异同方面总结)

    五、布置作业:练习三十1题后4个题.

    六、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法

    答:一共用了9角2分.

    四年级加法教案(篇8)

    课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4.7-0.50.56-0.461.2+0.8

    1-0.40.39+0.157.7+0.63.6-0.8

    4.8-35.7+0.23.6-1.6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108.5-35.05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3。

    课型:新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7325-714+146-89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2、小组合作要求: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汇报。

    (1)483.4―(39.5+98.8)

    =483.4―138.3

    =345.1(千米)

    (2)165+80.7+99.4

    =245.7+99.4

    =345.1(千米)

    (3)483.4―39.5―98.8

    =443.9―98.8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课件系列] 四年级语文课本教案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发展,怎样写好自己的教案呢?本站收集了《[课件系列] 四年级语文课本教案》,供您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习写小课本剧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写课本剧的方法。

    教学难点:编排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一个剧本

    教学过程

    自主设计

    一、朗读剧本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自己准备的剧本。

    二、互相评议

    小组内互相评议,挑选出优秀作品。

    三、进行修改。

    小组内进行修改,要注意编排的合理性,编写剧本要想到什么?

    1、时间、地点、人物;

    2、编排故事情节;

    3、人物的台词;

    4、人物活动提示;

    四、选定剧本,进行练习

    分析人物,分配角色

    五、分组表演

    六、评价总结

    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表演小组”“最佳表演个人”。

    七、板书设计:4-表达——课本剧

    表情、动作、语言

    [实用教案] 蝙蝠和雷达教学思考(推荐一篇)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教案] 蝙蝠和雷达教学思考(推荐一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

    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渗透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是影响学习方法掌握的重要外部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种中,应有较强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有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能凭借学习内容,把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与如何学习统一在同一过程中,寓学法于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学生领悟各种学习方法。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如果把概括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有效方法,运用到其他课内阅读或课外阅读,就是很好的方法指导。我让学生仔细阅读完课文后,找出课文中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合起来正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当学生找到后,就让他们连起来说一说,并且告诉他们有时候,利用文章中的主要句子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以后的自己阅读中也可以试试。

    二、从质疑中引发探究心理

    学习贵在生疑,有疑才能有问,有问才能激发更深地探究。在课堂开始,我出示了蝙蝠的图片和雷达的图片,并问学生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人类发明的探测仪器,那课题用“和”字连接是为什么呢?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做铺垫。

    三、开展活动,回归文本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好实践活动,对于密切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容易遗忘又是孩子的缺点。让小学生牢固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进入自我探索的角色。

    在课堂中我设计同桌合作探究,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并完成表格。在阅读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我又让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勇于展现自我。通过活动,通过玩中学,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了解了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注重了活动,没有让学生摆好后,回归文本,参照黑板摆出的卡片,用自己的话复述蝙蝠和雷达探路的过程,这是一个败笔。按照黑板复述是对文章内容的巩固训练,更是锻炼学生

    说的极好时间,我却错过了。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系列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要知道好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不少的,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或许"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认识8生字,会写12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制作动画片)、生字卡、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多媒体视频。

    2.过渡——出示语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9 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 、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把法记住字型。

    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允应该读yun 第三声,不要读成 rǔn 、yǒng。

    “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五、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

    学生围绕“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怎样?应该怎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

    1.研读课文第二三—八段。

    2.自然段,体验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读了这大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3.指导朗诵,能以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

    4.续读第二三—八自然段,体验童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你还想到什么情景?能模仿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5.学生朗读醒悟前的对话。

    ○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像。

    ○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

    三、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巨人砌墙与拆墙花园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几在脑海里,注意像“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制作动画片)

    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

    2.过度: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9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把法记住字型。

    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允应该读yun第三声,不要读成rǔn、yǒng。

    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五、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

    学生围绕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个问题进行研读,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怎样?应该怎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

    1.研读课文第二三八段。

    2.自然段,体验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读了这大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3.指导朗诵,能以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

    4.续读第二三八自然段,体验童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你还想到什么情景?能模仿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5.学生朗读醒悟前的对话。

    ○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像。

    ○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

    三、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巨人砌墙与拆墙花园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几在脑海里,注意像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三课时

    一、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

    这些词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读读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还能组不一样的词语吗?

    2.开火车说词。

    3.选一个最喜欢的词用说一个句子。

    4.重点指导,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5.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二、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相讲,听,提意见,并推荐一名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三、写同步练习

    四、课后作业

    1.找其他童话故事读一读,将给别人听。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3

    第二课时

    复述故事,研究问题

    1、请同学讲一下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就上节课提出的巨人拆除围墙前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这个问题,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来回答。

    3、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或段落,边读边想象:从这些段落或句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组朗读,交流感受

    1、小组分角色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朗读体会,交流对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基于对课文认识的加深,再读课文。

    总结交流,揭示道理

    1、学生汇报阅读感受,可以是朗读方面的,可以是小组交流讨论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读童话后想到的事情。交流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小结和引导。(重点是像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赶走了。等含义深刻的句段。)

    2、播放录音或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像边思考这个童话说了个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是,阿!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善良、宽容的心带来的是春天。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板书)。

    再读课文,感受特点

    1、自读课后资料袋,谈谈读后了解了些什么。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从这篇课文印证资料袋中说的童话的特点。

    3、读后,可以与同学合作表演片断,还可以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安排作业

    1、生字词书写。

    2、布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4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地读写本课的1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教学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个性特点。难点是: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二、解读文本,说理念

    细细品读课文,发现作者笔下的巨人,当阴冷的自私盘踞在心头之时,孩子们远离,他的花园雪花飞舞;当温暖的阳光照彻巨人心房的时候,孩子们亲近他,他的花园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王尔德以艺术的形象告诉我们,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更不可能拥有人生的春天,甚至会扼杀一切的美与希望。所以我打算“以”墙为中心,辐射全文,从引出“围墙展”——感受“砌墙”——感悟“拆墙”展开教学。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三、联系实际,说策略

    1、策略特点: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2、教学法: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通过想象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渎自悟、合作讨论,关注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循序渐进,说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就投你所好,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

    2、揭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认读:

    (2)、指导书写“覆盖”

    (三)、品读感悟

    (1)寻找描写花园的句子,进行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引出“围墙”,是“围墙”让花园发生了变化。

    (2)、点拨,梳理:谁砌起了这道墙,是怎样砌成的?让孩子寻找巨人斥责孩子的句子?感受“砌墙”。

    在找、读、品、悟中,感受巨人的自私、冷酷、狭隘。

    (3)“砌墙”后巨人得到怎样的结果?再次找、读品悟,通过与巨人斥责孩子语句的对比朗读中,让学生明白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

    (四)带着疑问走出课堂。

    这无情的墙拆了吗?是什么让巨人转变了态度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五、回眸课堂,说反思

    1、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本设计,我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人物态度的对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草翠花开”是怎样的美好景象?巨人训斥孩子时态度、神情怎样?巨人内心的想法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自己反复的朗读、品味,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

    2、努力抓住教学的生长点,在读悟中领会寓意

    在设计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读”。这里的“读”,我有意识地进行引领,写了不少朗读指导的过度语言。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自己的急功近利,没有有效地和学生的读相融合。学生能认真的地读,但不能完全沉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另外,自己对于“读”和“悟”的比重把握不够理想。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会写溢、允、墙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允许、训斥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5、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再次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

    2、课文教学录音带或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

    3、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先问学生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知道哪些童话中的角色。然后引导学生简要说明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小结:是啊,童话世界真吸引入。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播放本课录音至第;自然段。)激趣:这是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作品《巨人的花园》,有人称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这是花园里是不是一直洋溢着笑声呢,那里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好吗?

    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c、找出生词所在的句子,反复朗读,注意体会生词的意思。

    d.指名读课文,读后相互评价,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3、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教师要注意梳理,最后把问题归纳一下,点出巨人拆除围墙前后,巨人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6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增添、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的特点,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明白乐应当大家分享。

    3、摘抄喜欢的词句。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上周,老师已经请同学们阅读了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两部童话集,请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读的童话故事,或说说你的感受,好吗?

    2、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世界,用心读读其中的一个童话故事,去感受童话的魅力。它是根据王尔德童话中的《自私的'巨人》改编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1、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字、词的学习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二)集中交流

    三、质疑问难,探究理解

    1、细读这篇童话,你对课文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勾画圈点,或做一些批注。

    2、师生共同梳理,确定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疑问一般会集中在对课文第9自然段中的几句话的理解上:

    (1)“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句话怎么理解?

    (2)“唤来寒冷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巨人为什么这样说?

    3、精读课文,尝试着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几句话的含义。

    四、信息反馈,巩固练习

    1、读词语,并自主选择词语造句。

    洋溢允许围墙增添训斥喧闹告示牌

    覆盖凝视冷酷愉快拆除脸颊火辣辣

    2、摘抄文中你喜欢的优美词句。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增添、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和阅读童话故事。

    3.配乐曲《神秘花园》和歌曲《分享》。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抓住文中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巨人砌墙和拆墙后态度和感觉进行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以更好的体会课文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分享。

    2.由课文故事引发开去,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快乐,更要懂得与他人分担忧愁。

    二、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你最喜欢哪童话?为什么?

    生:喜欢!并说出喜欢的童话集读后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

    二、范读课文。

    师:你们想知道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我们赶快来看吧!(出示范读课件)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刚才我们听了示范朗读,下面就请大家自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默读、自己读、小组合作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生字的读音,读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检查朗读。

    师:同学们读可真认真。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课文,每人一段)

    五、理清线索,复述课文。

    师:通过读课文,大家对这童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在这童话故事中,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

    生:发生了3次重大的变化。

    师:为什么发生变化呢?

    生:复述课文内容。

    师:做相应的指导。(指名说)

    六、生字教学。

    1.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说得很棒,能用既精炼又准确的语言复述课文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课的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这些生字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都见到了,现在老师把它们从文中拿了出来,你还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太棒了!谁愿意领着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2.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那我去掉拼音你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3.交流记字方法。

    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关于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记忆的好方法吗?

    生:选择其中的字,自己说记忆方法。(老师随机指导书写)

    组词,造句。

    师: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方法把字记得又准又牢。字是拿来用的,你能选一个字族一个词并造个句子吗?

    生:组词造句。

    书写生字。

    师:现在就请大家把这些字写一写吧!(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熟读了《巨人的花园》,还学习了其中的字词。谁还记得《巨人的花园》这一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复述课文)

    师:说得真不错,看来这个童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巨人的花园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呢?

    生:这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板书:美丽)

    二、分析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读第一段

    师:你喜欢这个大花园吗?你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发挥想象并描述。)真是太美了,老师都闻到花的香味了!谁再来读一读?(指名品读)

    师: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孩子们是多么的——(板书:孩子)

    生:快乐!(板书:快乐)

    2.学习第二段:

    师: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第二段。

    师:哦,这个巨人的喊声都把孩子们吓跑了,应该怎样读?(指导朗读)

    生:读“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师:读的真不错。谁来读一读这块告示牌?

    生:读“不准擅入,违者重惩”

    师:什么是“擅入”,什么叫“重惩”?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

    3.学习第三段:

    师:春天又来了,在巨人的花园里有春天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

    生:春姑娘讨厌自私的巨人,没有光顾他的花园。(板书:自私)

    师:哦,因为巨人的自私,现在的花园是什么样的?

    生:读(课件出示:巨人的花园……弄坏了一大半)。

    师:读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

    生:感觉很荒凉。(板书:荒凉)朗读相关句子。

    师:这会的巨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苦恼!(板书)

    4.学习第四段:

    师:你们瞧!有一天,春天终于光顾了巨人的花园。(课件出示:一天早晨……春天来了)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谁带来了春天,是春姑娘吗?

    生:不是。

    师:那是谁?

    生:孩子们。

    师:课文中还能从哪里看出是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生读第四段剩余部分。

    师:春天又回来了,此时巨人的花园不再是荒凉的花园了,又变成——

    生:美丽的花园了!(板书:美丽)

    5.学习第五段:

    师:看到花园的变化,你们高兴吗?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五段吧!

    生:读第五段。

    师:哦,巨人和孩子们是“快乐”的!(板书:快乐)

    师:为什么巨人开始是苦恼的,又变得快乐了呢?

    生:因为他变得不自私了!(引导板书:

    宽容)

    师:此时的快乐和故事一开始提到的快乐一样吗?(板书:共同)

    三、拓展延伸:

    师:巨人的快乐是来源于他的宽容、无私,愿意把自己美好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帮巨人重新在告示牌上设计一句话吧!

    生:编告示牌。

    四、:

    师:(指着板书)由于巨人的自私使原本美丽的花园变的荒凉,又由于巨人懂得了宽容与分享,花园又恢复了美丽的景象。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像巨人一样,能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做个真正快乐的人。(板书:学会宽容,分享快乐)

    咱们班也是一个集体,希望每一个同学今后在为人处事上,也要学会宽容,学会分享,使每个人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能做到吗?

    生:能!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齐读课题,提问。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学。

    二、粗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3.认读生字

    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

    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

    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

    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

    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

    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

    (2)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B体会与此同时。

    C朗读本段。

    (3)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A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B讨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

    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

    (1)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唤来春天的,。

    (2)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注:要结合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引导。

    (3)反复阅读这两句话,在读中深化感受。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学会的生字

    2.师板书左右结构的字:溢、墙、牌......

    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识字,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讲解。

    需要重点讲解的字:溢:满;拆──折。

    3.指导书写

    酷左右差不多,其他的是左窄右宽。

    4.学习剩下的生字允、覆、

    允和充可辨析,覆的上面部分同西辨析。

    本课小结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你所懂得的理说一说。明白了道理,那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家再读。

    二、解决细节问题

    1.自读课文

    要求: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

    需要指导的有:

    (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方法:洋溢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个词语?(荡漾)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方法:巨人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必要时要引导。

    (3)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方法:从第一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写

    1.读课文,要求:看在读什么地方时脑袋里会出现相应的画面。

    读写结合的点:

    (1)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

    (2)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

    (3)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

    (4)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

    ......

    2.交流汇报

    建议:学生说的时候,要进行语言规范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言积累

    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

    本课小结

    童话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以后可以多读读,在后面的活动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讲童话、演童话的比赛。推荐童话:《豪夫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10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的结合上下文理解。

    2、通过学习懂得本篇童话是运用对比写法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在学习中感受童话的特点,激起课外阅读更多童话故事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由学过的童话故事引入,归纳童话的特点:有趣、神奇。

    第二个环节:读、想象情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引入思考,在相关句子下划线,并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

    第三个环节:检查生字

    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品一品,评论人物,感知形象。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第9课,请读课题。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巨人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拿起笔读课文,把能表现他人物形象的`句子画出来,并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描述。

    提示:不要满足一个方面,可以是多个方面,要看别人看不到的。

    生交流

    提示: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发言好的上台板书,对发言好的做好小结。

    小结:我们从巨人的话语、行为可以看出巨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读板书内容说

    2、这是巨人的三次语言描写,请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谁允许你们到这来玩的!都滚出去!”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

    ①都有滚出去.这个词看出什么?冷酷暴躁

    ②句末都有叹号.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叹号,可以看出什么?小标点作用大。

    ③一次比一次生气从哪读出?提示语:比较“生气”“又一次生气”“大声斥责”。

    ④“请允许”“好容易”的意思

    这个“好容易”和“这道题好容易,我闭着眼都会。”两个“好容易”意思一样吗?

    提示语很有意思,没有一个说字,说的意思全在里面了,请赶快把这句话积累到脑子里吧?

    第二环节:写一写感知特点、感悟事理

    1.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我们知道巨人做出了改变,它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默读第9.10.11.自然段,用几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

    让巨人做出改变的是谁?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如果是你一指,桃树能展开绿芽吗?能开出花朵吗?现实中有小男孩这样的人吗?

    这就是童话故事的一个特点:板书:有魔力、神奇

    创作童话故事的作者不仅仅是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让人们读,更重要是他要通过故事给人们一个启示、一个道理。这篇童话让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呢?请大家拿起笔有选择地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写上三五句话。

    预计板书:9.巨人的花园

    童话故事:有魔力巨人:自私冷酷脾气暴躁任性

    神奇孤独知错就改和蔼可亲

    启示道理愿意分享大方心中有爱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11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制作动画片)

    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

    2.过度: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9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把法记住字型。

    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允应该读yun第三声,不要读成rǔn、yǒng。

    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五、抄写生字

    四年级语文巨人花园教案 篇12

    【教材简析】

    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前准备】

    课件;回顾已经阅读过的童话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为什么?你们都读过谁写的哪些童话呢?请你告诉大家。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读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知道什么呢?这篇文章将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带着思考进入故事。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

    3.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再指名提出不懂的词句。

    重点解决:洋溢、喧闹、训斥、叱责、隆冬、瑟瑟、冷酷

    4.指名分段读故事,思考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正音,如:“火辣辣”后两个字读平音。

    (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是围绕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还写的。

    2.理清层次

    第一段(1、2):写村子里的花园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

    第二段(3-6):写巨人在花园周围筑起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花园里一片荒凉,只有隆冬。

    第三段(7-11):写孩子们的进出使花园又一次变化,后来巨人在小男孩的启发下醒悟拆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感到无比幸福。

    四、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思考:巨人在回来前,回来后,醒悟后态度的变化,使花园也发生了不同的情况,多神奇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讨论。

    2.抄写生字词。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系列


    教师范文大全专题“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推荐内容。

    下面编辑为您呈送了“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主题的相关内容。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要知道高效教学水平可以体现在老师写的教案课件里面。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柔和、甜美的声音和舒展恬静、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两首《摇篮曲》,感受歌曲中亲情真挚的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2、通过聆听朝鲜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和聆听三首不同的《摇篮曲》来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的特点,表达的妈妈与孩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好《摇篮曲》装饰音以及附点音符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3)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

    2、表演:歌曲《摇篮曲》。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妈妈的歌。让我们共同一起“唱唱我们的妈妈”表达“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

    2、通过聆听朝鲜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和表演歌曲《摇篮曲》来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表达的妈妈与孩子的情感。

    3、通过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1、聆听歌曲。感受朝鲜音乐的风格。

    设问: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在节奏与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2、再次聆听歌曲:随音乐轻轻哼唱,体验孩子对妈妈的亲切的呼唤。

    三、表演《摇篮曲》。

    1、教师谈话导入:这是一首妈妈哄宝宝入睡时,唱给宝宝听的摇篮曲。也许你已不记得婴儿期妈妈如何抱你、哄你入睡,但你可从影视片中,或周围邻居的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中,想像你当时的情况,这首歌就是歌唱那种情景的。

    2、听范唱,教师做哄小宝宝入睡的动作。

    3、再听一次。请看歌谱,这首歌的记谱与第三课的《愉快的梦》是一样的。上次我讲过那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谱同样也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边听边打拍子

    4、为了把这一曲调的节奏唱好,我们先复习一下第三课《愉快的梦》的曲调。

    5、用点谱法学唱第一乐句4小节(做到90%以上的学生都能唱好)。

    6、在教师指导下再学唱第二乐句4小节。

    7、学生自学第三、第四乐句(各4小节)。

    8、能流畅、准确地完整唱好曲调后,唱歌词。

    9、要求学生能用动作表演《摇篮曲》,投入角色(要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四、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

    1、启发学生用家里的废料,如:线、尼龙丝、竹片、木条等进行制作。

    2、教师简单介绍弹拨乐的基本要求,振动弦,运用弹、拨的方法来发出声音。

    五、开放式教学。

    1、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选一首符合本课题的歌,唱给妈妈听。

    2、要求妈妈给孩子的唱写一个评语交给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该项活动的进行,也引起家长的重视与配合。

    3、为本单元全班开演唱会作好准备工作。

    六、教师小结。

    让我们回到家为妈妈唱上一首自己创作的《摇篮曲》吧!那将是妈妈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也能为妈妈减少一些疲劳,安心的入睡。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篇2

    龙里格龙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l)、说一说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

    2)、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生:(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3、京剧的表演形式

    欣赏与分辨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师:请你说说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

    生: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应该是花旦,奶奶是老旦的角色。其中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三、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l)、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带上脸谱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篇3

    《小螺号》

    教材分析:

    《小螺号》由的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歌曲一经演唱就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音乐形象传唱开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四个小节,每个乐句的前两个小节都运用了XXX︳XXXX的节奏,欢快、活泼,独具特色。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舒展,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型相同,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延长了三拍半,仿佛在模仿悠长的螺号声,也好似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宽阔、蔚蓝的大海,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最后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

    在演唱方面,要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训练学生均匀的呼吸和清晰的吐字。第二乐段的气息要长,并能够保持,以免在唱长音的时候,音准容易发生向低偏离的现象。做到在问题中解决问题,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

    2、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意境,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正确有感情地演唱《小螺号》。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为歌曲配以伴唱与轮唱的表现方式,初步培养合唱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具:录音机、歌篇、小螺号、打击乐器、素材磁带、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播放《小螺号》伴奏音乐,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教室,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2、师生歌唱问好。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篇4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点的音乐形象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趣。

    3、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自身的旋律流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设想

    本节课以“雨”的音乐形象为线索,通过“听雨——戏雨——看雨——踩雨”四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

    “听雨”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中雷、点的音乐形象,“戏雨”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旋律流畅感,“看雨”环节让学生感知歌曲描绘的形象,“踩雨”环节让学生在玩中熟悉音乐的节奏、旋律,以便刚好的学唱歌曲《踩雨》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听雨——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1、 唱《春雨蒙蒙》

    导入: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雨也似乎是禁不住绿色的呼唤,“沙-沙-沙”的飘了下来,小草们把双手举得老高,迎接他的洗礼。听《春雨蒙蒙》

    2、 听《电闪雷鸣波尔卡》

    (1)、导入:春雨是柔和的,夏天的雨是怎样的呢?你能听到什么声音?

    (2)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3)生仔细听辩“雷声隆隆,电光霍霍……”

    (4)介绍作品

    (5)欣赏录象带

    3、说雨中趣事

    你愿意告诉大家在雨中的生活趣事吗?

    二、 戏雨——音乐游戏

    1、导入

    下雨了,一把小阳伞撑了起来,红、黄、蓝……哪一把和“小红是好朋友呢,大家帮忙来找一找

    2、音乐游戏《找邻居》

    唱一唱,听一听伞上的旋律,你觉得“小红伞“上的旋律与哪一句连起来唱最流畅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旋律流畅感,同时熟悉歌曲《踩雨》的旋律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古典音乐,大家想不想一听为快?(播放《蓝色多瑙河》)

    介绍音乐:这首音乐叫《蓝色多瑙河》,是由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首华尔兹圆舞曲,旋律优美动听。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进维也纳,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生词欧洲生涯装饰金碧辉煌草坪优雅博物馆街头巷尾掺和镂花梁柱阿尔卑斯山北麓华尔兹圆舞曲(指名读,齐读。)

    2、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在文中找出几句重点语句来进行简单地概括(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音乐摇篮音乐装饰音乐生活音乐圣殿)过渡:你们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从课本上获取这么多资料。维也纳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并要求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摇篮”本来指什么?文中的音乐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呢?(发源地)你从“摇篮”这个词语,看出维也纳和欧洲古典音乐有什么样的关系?(欧洲古典音乐诞生在维也纳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发展、进步。)小结:许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是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孕育了他们的音乐生涯,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过渡:维也纳给了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

    2、看,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呢!出示“贝多芬、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舒伯特”相关资料。学生观看并作简单介绍。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呢?(维也纳真不愧是音乐的摇篮,真不愧是音乐之都啊!)

    3、在音乐中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有疑问吗?是呀,装饰一般用物质材料,可是维也纳这座城市的装饰材料却是音乐。音乐果真可以用来装饰城市吗?还是这里的“音乐”有所特指?(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2、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

    3、生齐读第三小节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齐读中心句(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师:从“离不开”这三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维也纳人热爱音乐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板书:如痴如醉)

    3、小结: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人更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音乐回荡在维也纳人的心中。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场景中读出不同的感受。过渡:维也纳到处回荡着优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里,我们都能欣赏音乐,但是最适合欣赏的地方则是歌剧院和音乐厅了。

    学生自学5、6、7段,然后交流学习收获

    1、国家歌剧院世界歌剧中心、美观大方、规模宏大、色彩和谐、艺术品

    2、金色大厅流光溢彩、金碧辉煌

    3、播放课件,欣赏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小结:维也纳是一个音乐圣地,每一位音乐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乐家都以在那里举办音乐会为自己的目标;每一位爱好音乐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赏而感到自豪。让我们带着荣幸,带着向往之情齐读这一段。(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4、听赏歌曲《好日子》。

    四、回归整体,反馈成果。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音乐的文化之旅,从四个方面感受到了维也纳这音乐之都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同学们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吗?

    (动手操作,发表学习感受。)小结:同学们,你们发表的是学习的感受,也是美好的愿望。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最后让我们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篇6

    教学目标:

    1、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欢乐。

    2、学生基本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自然地唱歌,能够和大家整齐地演唱《我们一起来唱歌》,较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3、在即兴填唱歌词等活动中,学生能大胆自信地作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

    在音乐声中让儿童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儿童和老师手拉手成为好朋友,更让儿童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引导学生熹爱音乐、喜欢音乐课,培养良好的演唱、听赏音乐的习惯。

    课前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节奏卡片等。

    课时:

    一课时

    教案内容: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一年级的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2、一年级的小学生要结识许多新朋友,学许多本领。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认识一位新朋友——音乐娃娃。

    (教师可准备一个音乐娃娃的头饰;也可戴一只白手套,在上面贴一个音乐娃娃,将娃娃的嘴做成可活动的,配上录音,会使音乐娃娃惟妙惟肖)。

    3、(播放录音)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音乐娃娃,今天我来担任小向导,带你们去参观美丽的音乐教室和奇妙的音乐王国。

    4、带领学生参观钢琴、打击乐器等,让学生尝试敲敲、玩玩。听听好听的音乐和歌曲

    片段。

    二、学习歌曲:

    1、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的旋律。

    2、小朋友在音乐声中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___|___|___|___|

    (按节奏说名字)我们一起来唱歌。

    3、六人一组,用接龙的方法说、唱。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注意提示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唱,切忌喊唱。)

    (1)在空白处填词,师生分别作自我介绍。

    老师:王老师

    小朋友:李小明或周萍

    (2)在以上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加创编的难度:

    老师:你来唱,我来和,我是你的好朋友。

    小朋友:你唱一,我唱二,我们一起来跳舞。

    (3)完整演唱。

    三、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跟着音乐音乐走一走。

    安排学生和着音乐走一走。为了避免枯燥单调,鼓励学生每人创造一种走步的姿势(例如:用脚尖走、用脚跟走、大跨步走、

    小猫走、小兔跳等)在教室里自由行走。

    音乐停止,立即停止动作,同时身体保持在停止瞬间的姿势,变成“静态造型”。音乐再进行时,继续行走。

    听到音乐出现重音时,立即原地旋转一下,换一个方向后继续行走。

    2、随着音乐,走进走出教师,要求有精神,脚步要踩在拍点上。

    提示:

    ★行走时的脚步要轻,不要跺脚。手和脚的动作要协调、流畅、优美。

    ★音乐的停止和再开始可选择在乐句的结尾处。待熟练后可停在任何地方。

    ★音乐的重音可选择在乐句结尾的空拍处。

    四、课堂小结

    五、结束下课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篇7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的学唱和背景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们感受到祖国给他们带来的幸福。

    教学难点:弱起节奏、附点节奏和前倚音的正确演唱。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涵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

    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都看过那些电视剧或电影呢?

    生:(《女人心计》、《潜伏》??)

    师:大家除了关注影视作品里的剧情和人物以外,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音乐呢?生:(有/没有)(都有哪些呢?)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影视音乐。那现在老师放两段音乐,大家来听一听,同学们猜猜是那两部电视剧里的?

    生:(《水浒传》、《大长今》)

    师:那大家都是在那里听到这些音乐的呢?

    生:(电视)

    师:影视音乐就是通过电视这个媒介传播,乃至远远流传。这两首歌都是影视作品的片尾曲,而在影片开始播放的音乐叫做片头曲,还有一种音乐,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穿插在影片之中的音乐,大家知道,这种音乐又叫什么呢?生:(插曲)

    二、新课导入

    师:接下来,老师想再给同学们听一首流传至今的老歌,这首歌同样也是影视作品的插曲,相信通过学们一定听过,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播放音乐、学生不唱)

    师:大家知道是什么歌吗?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大家把书翻到第26页。这首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你们很多同学可能不太了解。你们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应该都看过这部电影,回去可以问问他们。《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园生活的影片,影片通过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故事。

    师:刚刚老师发现好多的同学都已经会唱了,那我们现在跟着录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好吗?

    生:(好)

    三、歌曲学唱

    师:现在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这首歌。(老师边弹琴边唱,学生跟着老师后面唱)

    生:(学生跟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在乐谱的最后四行是合唱部分,但是我们今天只唱第一行主旋律。同学们看看乐谱,乐谱中有这样三个小节,同学们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有休止符)

    师:那休止符在这一小节的那个地方呢?

    生:(最前面)

    师:这个休止符在这一小节的第一拍上,那这一拍是强拍还是弱拍呢?生:(弱拍)

    师:那强拍被休止了,从弱拍起,我唱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空拍、轻唱)

    师:乐谱中还有这样一些小节,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节奏?

    生:(附点节奏)

    师:在乐谱的那些地方还出现这样的小节呢?

    生:(??)

    师:在乐谱中还有一个装饰音,大家找一找在哪里出现了?

    生:(波浪)

    师:这个装饰音叫作前倚音,跟着老师的把这装饰音唱一唱。

    生:(学生跟琴唱)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唱一遍。(播放音乐)

    生:(学生跟音乐唱)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在唱的同时啊有这样几个地方唱地并不是很到位!乐谱中出现了多出一字多音地方,跟着老师琴把这些地方唱一唱。生:(学生跟琴唱)

    师:乐谱中除了出现了一字多音,那有一音多字的地方吗?生:(天的、悄悄的、安排、幸福的)

    师:跟着老师琴唱一唱。

    生:(跟琴唱)

    师:那我们现在跟着音乐再唱一遍。

    四、歌曲分析

    师:歌曲唱完了,现在来让我们看看这首歌产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之下?当年影片中的小朋友用怎样的方式演唱这首歌的呢?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呦!(播放视频)生:(划船。合唱、独唱)

    师:那一段是合唱,那一段是独唱呢?

    生;(第一段是合唱,第二段和第三那段是独唱,高潮的部分是合唱!)

    师:那大家想想一想,我们刚刚看到的画面和书上的歌词又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再来看一遍。(分段播放)

    师:歌词与画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播放第一段)

    分别有几个小朋友要来演唱的呢?那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播放第二段)从小朋友脸上洋溢的笑容,你们能看出他们当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播放第三段)

    生:(歌词所唱的与画面上看到的一样)

    师:曲作家呢,为了让音乐能更好地配合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影片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充分利用镜头语言,来抒发了内心情感,这就是影视作品插曲的一大特点。师:那同学们刚刚看了影片中的小朋友演唱了歌曲,你;师:那我们也带着这样的心情跟着音乐再把这首歌一起;师:同学们知道吗,影歌作品里的插曲除了带有歌词的;第7课祝你快乐;《幸福拍手歌》;一.教学目标;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学生能够自;1.带上动作演唱歌曲;2.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并能够清晰的吐字三.教学;感受音乐中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

    师:那同学们刚刚看了影片中的小朋友演唱了歌曲,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演唱呢?生:(愉快、高兴)

    师:那我们也带着这样的心情跟着音乐再把这首歌一起演唱一遍吧!(播放音乐)师:这首歌的作曲家刘炽不仅写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同样也为其他的影视作品写了不少优秀的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接下来呢,再给同学欣赏两首歌曲!(播放《我的祖国》、《英雄赞歌》)师:好听吗?生:(好听)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知道吗,影歌作品里的插曲除了带有歌词的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不带歌词的,下节课,老师将会带大家去欣赏一些不带歌词的的影视插曲,这类的插曲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茉莉花》,并能背唱歌曲。

    2、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歌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生答)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她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出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来,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他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问题那样,被处死刑。当天晚上,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播放背景音乐),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师问:这首曲子大家听过吗?有谁能哼唱两句吗?

    生答。

    师: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刚才老师讲的美丽的传说,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家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在剧中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从此,《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经典歌剧走遍了世界各地。

    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呢?

    生答。

    (出示歌页)

    二、初听歌曲。

    师:请大家听一遍歌曲《茉莉花》。请大家听一听,再次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听听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

    学生听后,师问: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怎样?(优美抒情)

    生答。

    师: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

    生答。

    师:有谁见过茉莉花吗?

    生答。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出示茉莉花图片。)茉莉花也叫茉莉,为白色的小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原产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它还是菲律宾的国花,也是印尼的国花。它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用来熏制茶叶。

    三、演唱歌曲。

    1、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的范唱录音,边听边在心里哼唱,感受一下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播放歌曲录音,与学生一起内心哼唱,边画旋律线。

    2、师:现在,我们用哼鸣轻声练习演唱,请大家边唱边画旋律线好吗?

    学生跟老师的电子琴用哼鸣练习演唱歌曲旋律。

    3、师:刚才的哼鸣练习中,你记住了哪些好听的句子?

    学生回忆演唱歌曲《茉莉花》中的句子,老师用电子琴伴奏,并及时纠正音准、节奏。

    师:大家记住的句子可真多,你们发现这些句子中,有没有相同或是相似的句子啊?请你唱唱它们的谱子。

    指生唱。

    请前后四个学生一起试着唱唱歌谱。(提示学生唱好连音线,和比较长的句子。)

    请大家一起演唱一遍歌曲的谱子。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我们在演唱时要注意唱好有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得流畅连贯,我们再唱一遍。

    生跟琴唱。

    师:接下来,我们试着填词演唱。

    (和学生一起演唱,要求学生跟琴慢速演唱,在连音线处提示学生注意。)

    四、教师小结

    今日课件: 四年级下册教案《钓鱼》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今日课件: 四年级下册教案《钓鱼》,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设计理念:

    大写意的语文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学设计不是面面俱到,不是“深挖洞”,而是删繁就简,求一而舍全,腾出时空于核心问题。《钓鱼的启示》一文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以往课堂提问杂而碎的现象,以“作者多次写到‘月光’,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个月光如水的晚上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永久的回忆和终生难忘的启示?”这一问题贯串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感悟。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开去。这样,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的人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正确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联系实际,受到“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4、 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环境衬托手法的巧妙运用,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意境美、行为美、心灵美,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文中蕴含的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内在美,,从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难点

    课文中部分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重点,但也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 鼓励学生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读有关诚信的文章。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3、 回忆或收集生活中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4、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欣赏美。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美妙的画面往往叫人赏心悦目。欣赏美、品味美能净化人的灵魂。

    在我语音未段的导语后,伴着优美的乐曲,几幅精美的月夜突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入情地欣赏着皎洁、清柔似得月夜图,自然陶醉其中。

    2、问题引路,揭示课题。

    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咱们跟随主人公来一次情景再现。——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

    3、读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初读课文领略美。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生字词,边读边用笔画出来,可多读几遍。需要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相机引导理解。

    2、指名逐段检查朗读情况,边检查边指导,对易错的字音相机领读,对难读的句子范读。

    3、整体感知。你在读书的过程中一定发现了,课文多次写到月光。现在请你再快速浏览全文,划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语句,看月光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

    (1)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次,“我”和父亲来到湖边时: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第二次,“我”得意地欣赏钓到的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时: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第三次,“我”哀求父亲留下鲈鱼是: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第四次,每当“我”回忆起这件事时: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2)指导学生将这种美妙的情景读出来。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配音展示读。

    (3)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划分层次。(钓鱼——放鱼——启示)

    (4)刚才大家欣赏着描写月光的优美句子,心中一定有话想问吧?

    4、老师小结。是啊,多么美好的月光啊,它常常能引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借月抒情。那么,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在钓鱼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呢?月光的描写在这里又起什么作用呢?

    三、深入品悟感受美。

    (钓鱼部分)

    1、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从作者对月光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引导学生体会出:第一处描写表明在作者的记忆中,这件事情非常美好,连那一天的月色都是这样美,还表明作者和爸爸一起钓鱼时轻松愉快的心情;第二处描写则衬托了作者钓到少见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是欣喜、兴奋的心情。

    3、进一步深入品读。

    同学们,除了能从月光的描写中体会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还有哪些描写也能体现出来?请同学再逐句品读第3自然段作进一步的体会。

    4、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感悟出:

    (1)直接表达内心惊喜的句子,如:“啊,好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的欣赏着……”

    (2)对“我”钓鱼的动作及鱼儿挣扎的情景的细腻刻画,如:“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迅速拉上岸、得意地欣赏”;“鱼儿不停地甩动鱼尾并跳跃着,在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出不少水花……”进一步体现了作者此时惊喜的心情。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表达美好的心情。

    假如你就是作者,听着鱼儿甩尾时发出的“啪啪”声,看着鱼儿跳跃时溅起的水花,心情该是何等兴奋啊!那么,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此时兴奋的心情呢?(先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可自己边品味边读,可同桌互相读,可小组成员齐读;再指名读,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或范读、领读。最后齐读。)

    6、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回到了三十四年前的那个美好的夜晚,与作者一起分享了钓到鲈鱼时的快乐,特别领略了作者独到的表达方法。然而,作者和父亲没有得意多久,就遇到了难题,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研读“放鱼”部分。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三十四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和父亲去钓鱼,作者钓到了一条少见的大鲈鱼,父子二人欣喜异常。可是,父子二人没有得意多久,一道难题却出现在他们面前。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它像一杯陈酿酒令作者三十四年间回味无穷?这节课咱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那个夜晚。

    二、继续赏文感受美。

    (一)(放鱼部分)

    1、自由读课文4——9段。了解父子二人面临的难题是什么。

    2、分角色读。在分角色朗读中引导学生入情如镜,体验面对难题,“父亲”和“我”态度又和不同,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交流体会。(边谈体会便出示相关语句,进一步引导理解感悟)

    父亲:态度坚定,没有商量的余地。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你猜, 父亲此时在想什么?

    (2)“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从哪个字中你体会出父亲态度的坚决和不容争辩?父亲说这句话时语气会怎样?你能试着添加一个提示语吗?

    (3)“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你从爸爸的平静中读出了什么?

    “我”:不理解——难过——哀求——依依不舍——沮丧

    (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从“我”的质问中,我似乎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让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鲈鱼放掉,你理解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外查阅的相关资料回答)

    (2)“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觉得委屈,与父亲大声争辩着,可文中并没有具体写出“我”跟“父亲”争辩的内容,你能想象出他们是怎么争辩的吗?请同桌扮演分别扮演“我”和“父亲”,设身处地想一想,他们当时争辩的情景,看谁能找出最充分的理由说服对方。(双方辩论)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此时,“我”没有再争辩什么。我们知道,一定是刚才的争辩“我”没能辩过“父亲 ”。可“我”还是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你想像一下作者还想对父亲表达什么?

    (4)“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尽管我是那样的'舍不得,我还是把鲈鱼放回湖里。假如时你,心里当时会是什么滋味?)

    4、再次分角色朗读,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

    5、师质疑:读到这段课文时,老师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没解开:在“我”和父亲争辩不休时,作者却插入了这样的描写:“皎洁的月光下看不到其他人和船的影子。”这处描写起什么作用?你能告诉老师吗?

    (1) 引导学生感悟到:父亲是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教育我自觉遵守钓鱼规则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父亲的行为就像这皎洁的月光一样美好。

    (2)出示孟得斯鸠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它在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齐读)

    6、小结过渡。

    (1)小结:尽管只有两个小时就到鲈鱼捕捞开放时间,尽管除了他们父子二人不会再有他人知道他们钓到鲈鱼的时间,尽管詹姆斯是那样的舍不得放掉那条少见的鲈鱼。但是,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他还是把鱼放掉了,遵守了钓鱼的规则。当鲈鱼游走的一瞬间,“我”怅然若失。

    (2)师质疑: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作者当时明明很沮丧,可在结尾他却写道——(出示第11段)“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究竟是什么,这么值得他难忘?

    (二)(启示部分)

    1、请仔细品读第10段,看谁能解决老师的疑问。(引导学生理解)

    虽然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的严格要求,但34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想起这件事就对父亲充满崇敬之情。因为父亲当年的劝诫给了“我”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师导引:下面咱们就跟随作者,再次品味父亲的教诲。(投影出示父亲告诫“我”的话。)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到的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就 “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理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原因——它往往需要我们放弃自己的利益,需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这么难以抉择的事情,我还是做到了。这得感谢谁?

    (2)当年“我”放弃了那条大鲈鱼,却在人生路中收获了更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3)齐读父亲告诫“我”的这段话。

    3、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引导体会)

    (1)这诱人的“鱼”还是海里的鱼吗?(对自己有利却违背道德的事物)

    (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还会遇到哪些与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如:金钱、名誉、地位等的诱惑。)

    (3)面对这些诱惑,“我”抵制住了吗?是什么力量让他战胜了诱惑,战胜了自我?(再次读父亲劝诫自己的话)

    (4)“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用“因为……所以”说一说“放鱼”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4、老师小结。

    作者正是因为这次不同寻常钓鱼,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才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所以说——

    (1)(引读11段)——“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2)、师质疑:最后这段,作者又一次写到“月光如水”,这里的描写又起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感悟:那个晚上,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获得了终生受益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每当回忆起来,都觉得十分美好。同时,它贯穿全文,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

    三、理解升华表达美。

    1、同学们,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生活中,你也很可能遇到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是怎样选择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启示?是否也像作者一样乐于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做法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共享。)

    2、总结。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四、读写结合,巩固提高。

    1、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注意环境衬托手法的灵活运用。

    3、文中描写美丽月夜的句子,进行摘抄积累。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月光如水的夜晚)

    钓鱼——放鱼——受益

    “我”(惊喜)——(沮丧)——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热搜课件: 猫四年级教案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搜课件: 猫四年级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和它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4、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一种小动物,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一个片段。

    难点:

    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它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动画录相带

    一、说说我喜欢的小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爱的小生灵,他们的到来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可爱,小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喜欢它吗?说说你对它的印像。

    二、读读我喜欢的小猫(分析课文理解课文)

    著名的现代作家老舍先生也十分喜欢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那么他的笔下又是怎样一幅妙趣横生的群猫图呢?让我们去看看吧。

    1自读课文,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部份,这部份的文字与你心中小猫的形象最一致。

    2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胆小,勇猛

    1)请你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小猫的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胆小,勇猛)

    2)评一评,他读得如何?怎样读能更好的读出小猫的可爱形象?

    3)说一说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小猫可爱的形象?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深入理解课文:

    如: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

    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不可。)

    理解词语: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问: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解释: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提问: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板书:无论……也)

    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胆小与勇猛。)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4)齐读课文,共同体会作者笔下的小猫

    三、想想小猫的世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如何你是一只()的小猫,它高兴或是不高兴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语言或想法呢?你能演给大家看看吗?

    我是一只老实的小猫……

    我是一只胆小的小猫……

    我是一只……的小猫……

    四、演演我喜欢的小猫(内化理解,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

    让学生们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去演一演这些可爱的小猫,一方面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通力和表演能力。

    五,体会主人的心情

    看到这群可爱的小猫你有怎样的感情呢?说给大家听听。我们的老舍先生和你们一样,面对这些充满灵性的小爱伙,心中有说不出的喜爱之情,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小猫的形像才能跃然纸上。我们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周围有那么多可爱的事物,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再次有感情朗读一遍全文(可配乐)

    六,找找描写小猫的词语(积累词语,灵活使作词语)

    边积累边运用,在课文中积累词语并让学生造句。并给予指导,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指导。

    本课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说,读,想,演,积累。来学习这篇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此外积极开展积累与运用。让学生充份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打好良好的语文功底。

    [教案系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优秀的教案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教案系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内容:

    P5:例3 “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

    100+0= 0+568= 0×78=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0不能作除数。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四、课堂测评

    1.计算

    (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

    五、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

    板书设计:

    0的运算

    一个数加0或减0得原数;

    一个数乘0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课件系列]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