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范文: 失街亭教案(经典版)
  • 教案范文: 失街亭教案(经典版)

    发表时间:2022-11-04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有了严谨的教案课件,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 失街亭教案(经典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失街亭》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的内容。《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失街亭》这个故事,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的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学习本课的主要任务是欣赏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欣赏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善于借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表现封建统治集团之间,以及各自内部复杂而尖锐的矛盾斗争。这部书写战争极为出色,它以人物为中心,把斗智斗勇的描述结合起来,着重表现作战双方战略战术的运用、力量的对比、地位的转化,从而揭示出决定胜负的原因,使大小战役在作者笔下显得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毫不雷同。《失街亭》这场战争的情节相当单纯,但作者却写得曲折有致。诸葛亮点将时,判断准确,部署严密,看来是稳操胜券,但是马谡的轻率则埋下了失败的种子。扎营时马、王争吵,预示马谡必败。街亭失守,双方争夺厮杀,作者写得奇矫突兀,声色俱佳。其间贯穿蜀方的增援和魏方的打援,魏方的设计和蜀方的中计,时升时落,似大海潮涌;急起急伏,如重峦叠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作者没有静止地交代人物性格,而是运用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刻画马谡,是通过三个争执的小回合来展开的。乍到街亭,马谡先是以笑讥人,嘲笑丞相多心,表现出他极为主观;当王平提出异议时,他大觉逆耳,表现出他刚愎自用;王平以大局为重,再次提醒时,马谡以恃唬人,“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可以看出他目空一切,得意忘形。通过马谡极力拒谏的言行描写,显示出了他的思想性格。而本课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文章通过他的语言、行动的刻画,表现了他考虑周详、处事审慎的性格。如对马谡的再三叮嘱,派“平生谨慎”的王平佐助马谡,部署策应,安排疑兵等,都集中表现了他的神机妙算、谨慎周密的才能。挥泪斩马谡,又表现了他的大义。作者通过失街亭和斩马谡,充分赋予了人物鲜明的性格,使诸葛亮这个形象有血有肉。

    教读本课,主要运用品读法和设置问题讨论法。让学生深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深义。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议,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认识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能力目标

    1.品味《失街亭》中描写战争的技巧。

    2.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

    3.掌握本文有条不紊、严谨有序的结构特点。

    4.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

    学习《失街亭》,认识诸葛亮赏罚严明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

    ●教学方法

    1.品读法。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语句应仔细品读,体会其作用。

    2.分析、讨论法。课文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来理解。

    3.欣赏——比较——研习法。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关失街亭的部分,让学生比较画面展示与文字描写的异同,进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4.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用创新思维来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国演义》电视剧VCD光盘、《三国演义》主题歌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让学生进入氛围,感受雄浑、苍凉的气势。

    2.以提问——回忆的方式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三国演义》主题歌)以前我们学过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文章吗?(同学们回答:学过三国人物诸葛亮的《出师表》)好,我们共同回忆其中的一段话:“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蜀汉政权“北定中原”的目的之所以未能实现,失街亭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失街亭》一文。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罗贯中(约公元1330~1400),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据说,他曾跟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张士诚有相当的关系,曾给张士诚当过幕客。他“有志图王”,足见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中国,他改而从事“稗史”的编写工作。相传他创作的小说有几十种,但大都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列国演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平妖传》《粉妆楼》几种,而以《三国演义》最为著名。

    2.《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有人认为它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引人入胜地描写了封建王朝中四百个以上的人物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形象地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一时期的近百年的历史面貌,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忠义观念和仁政思想。它的主题思想基本上是通过曹魏和蜀汉两个集团的斗争表现出来的。作者善于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巧妙地通过艺术形象和动人的情节表现出来。他不是纯客观地描写人物,而是借助褒贬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和道德观念。全书在描写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矛盾斗争中,表现了尊崇刘备,贬抑曹操的强烈倾向。《三国演义》还以大量篇幅生动地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争。作者认为军事斗争及政治斗争的互相联系和斗智与斗力的互相结合,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书中描写的历史战争,各有特色,使人屡读不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最好作品之一。诸葛亮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作者集中歌颂他的足智多谋。他知己知彼,谨慎从事,又善于随机应变,他深谋远虑,料事如神,预见战事发展的前景。这一形象,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要求高瞻远瞩,预见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正义事业的愿望。

    3.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节截去了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占领列柳城一段,这两段写司马懿善于用兵,而本课重点人物是诸葛亮,故而截去。本回又大段截去“武侯弹琴退仲达”,即“空城计”的内容。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后半部分内容是写孙吴与曹魏的明争暗斗,故截去。节选部分集中表现诸葛亮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严明和马谡刚愎自用,言过其实。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学生朗读全文,理清思路。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或意义。

    裨将(pí) 垓下(ɡāi) 掎角(jǐ)

    长史(zhǎnɡ) 文几(jī) 流涕(tì)

    什物(shí) 熟谙(ān) 辎重(zī)

    鼓噪(zào) 曹睿(ruì) 咽喉(yān)

    比及归寨,早被魏兵占了 等到

    今幼常得罪 获罪

    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 或者

    凡事商议停当而行 妥当,稳妥

    2.叫一名学生简单复述情节后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①守街亭——马谡请缨

    ②失街亭——马谡拒谏

    ③斩马谡——孔明挥泪

    四、具体研习

    1.提问:本文是如何刻画马谡其人的?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马谡请缨,安营扎寨的情节,仔细品读。师生共同分析马谡的言行。

    明确:失街亭,马谡应负主要责任。作者在描述中对其所犯的严重错误和他犯错误的根源作了严峻的揭露和批判。

    诸葛亮在分析完敌情后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话还没说完,马谡便自告奋勇请求守御街亭。当诸葛亮告以利害时,他却表现出“岂一街亭不能守耶”的满不在乎的神气。作品一开始,就写出了他夸大主观的一面和无视客观的一面。诸葛亮没有立即答应他的请求,他于是就以全家性命为担保。到街亭后,他看了地势,不加深思,却表现了麻痹情绪和轻敌思想,反笑“丞相何故多心”。他违反诸葛亮下寨当道的指示,不听王平的劝告和分析,坚决要在山上屯军,一再发出狂言:“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王平指出“恐断汲水道路”,希望慎重行事,他却夸说自己读过许多兵书,且“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把王平的话挡了回去。马谡自高自大的狂妄态度和独断专行的恶劣作风,刚愎自用、言过其实的性格特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2.马谡为何会有此狂妄、刚愎自用等性格特点呢?试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马谡之所以狂妄、刚愎自用,是因为他读过不少书,自认为满腹经纶,是个卓越的指挥家,加上诸葛亮也承认他“自幼饱读兵书,熟谙兵法”,因此他更加不可一世。当然他也曾引用过兵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的理论,孙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名言。而历史上因占领山头或背水布阵而取得军事胜利的事实,也是屡见不鲜的。马谡不分析当时敌我情势和地理形势,只是生搬硬套古人的军事理论,自然就不能从兵法上吸取前人成功的战争经验。可以说,他和赵括一样都是纸上谈兵的“军事家”。

    (解说:马谡在失街亭的事件中是一个重要人物,因他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使得蜀国失掉了进军中原的有利地形和大好时机。作者对其有恼怒的情绪,学习时应注意把握。)

    3.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并推动故事发展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

    (1)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劫。第三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这三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

    (2)故事涉及的人物多,矛盾复杂。有蜀汉内部诸葛亮与马谡的矛盾,马谡与王平的矛盾;有曹魏内部周马懿和朝廷的矛盾,朝廷和孟达的矛盾;有蜀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牵连了许多的人物。

    (3)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作者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故事情节组织得井然有序。

    五、课堂小结

    本课时的重点为:了解《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和梳理文章的结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平时我们对其了解比较散,没有条理化的认识,通过学习课文,希望同学们能较全面地了解《三国演义》。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2.课堂上对内容的分析基本上是大众化的观点,没有新意。了解课文内容后,看能否用创新思维对《失街亭》谈些新看法。请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课件范文: 济南的冬天教案(经典版)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课件范文: 济南的冬天教案(经典版)》。

    教材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以描写四季景物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这些课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济南冬天天气的温晴,又进一步从山和水具体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更是学生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时,文中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让学生获得不少的教益。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较远,学生对济南知之甚少,但结合我们当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内容。另外,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

    2、学生认知障碍点:本文内容较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先进性自学,然后重点探讨重难点问题,最后再通过当堂检测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运用各种修辞给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感悟文章的图画美、情感美、音乐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冬吟白雪诗,一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

    2、预习检测

    济南镶水藻澄清响晴贮蓄暖和髻儿晒太阳伦敦

    3、思考题

    1)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研读赏析

    朗读课文后,围绕以上问题对课文进行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我把问题与课文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先阅读1——2节,并讨论解答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怎样表达的?2、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明确:1、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

    四、布置作业

    1、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用得好,找出来,想想为什么用得好?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好在哪儿?

    2、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段?

    五、总结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老舍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那我们下节课将来一起品味老舍的语言美。

    六、说出你的收获

    「教案模板」《咏柳》教案(经典版)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希望《「教案模板」《咏柳》教案(经典版)》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教学资料: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第9课《咏柳》。

    教学目标:

    1、透过对诗歌资料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潜力和欣赏美的潜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情绪一齐来学习一首

    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明白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潜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状况。

    3、检查自学状况:透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透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那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7、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齐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资料,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透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貌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4、小结过渡:透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能够明白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貌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此刻,你们应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能够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能够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3、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潜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可找一些描述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能够《咏柳》为题写一篇作文。)

    【教案范文: 失街亭教案(经典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