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范本] 教学设计:认识自己1篇
  • [教案范本] 教学设计:认识自己1篇

    发表时间:2022-10-10

    认识自己的脸。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教案范本] 教学设计:认识自己1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二节亮出你自己

    第一课时 学会认识自己

    三维目标

    总序第3节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培养接纳自己的愉快情绪和情感。

    2.能力目标: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青定优点,克服缺点,树立自信;正确对待他人 的评价,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3.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难点

    1.重点:能正确评价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2.难点: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差别较大时要客观分析。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故事导人

    《小马过问》:小马驮着粮食来到了小河边,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趟过去。小马不知道河水有多深。老水牛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松鼠说“这河可深啦,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老水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这可怎么办呀?

    小马没主张的原因是因为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小马只要和老水牛、小松鼠比比身高,就知道该昕取谁的意见了。童话故事是浅显的,但揭示的道理却是深刻的。“认识你自己”,这是几千年前镑刻在古希腊阿波罗庙宇上的一句话。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的心理成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

    二、设计活动,获知明理

    (一)自我评价

    (写一写) :自我小档案(二)课堂活动:猜猜他是谁

    教师将同学们的作品装进纸袋里,请一位同学随机抽读,其他同学根据内容,猜猜他是谁同学们进入初中以后,随着独立性的增强,能够对自己作出评价。由于自我期望值不当和认识的局限性, 对自己认识往往会出现偏差。这需要我们参考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三)他人评价

    课堂活动:优点大轰炸。

    活动目的: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让同学准确评价他人的优点。

    规则: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请一位反应最快的同学竟猜。

    我们应如何处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关系呢?

    不管是别人对我们好的评价还是坏的评价,我们都应该正确地去对待:不能因为受到赞扬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受到批评就垂头丧气。我们可以参考他人的评价以促进自己的发展,但不能依赖别人的评价,以免过于迎合别人。要保持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三、联系实际,运用知识,(2)写几句话鼓励辉格接受自己,树立信心。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如果一个人只看自己的缺点,会自卑。因此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鼓励自己,树立自信。

    创新作业

    一、简答题

    小明聪明勤奋,他一直是学校里学习优秀的学生,先后获得过学校数学竞赛、外语竞赛和文艺演出的一等奖,慢慢地他开始骄傲,认为自己智力超群,在各方面没有对手,不需要再努力了,同时他还经常表现出对同学的不屑。

    (1)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做?

    提示:(1)不赞同,骄傲自负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祸根,若自大狂妄到目空一切甚至目无法纪的时候,必然会使他的自由以至生命随之消失。

    (2)①告诉他自负的危害。②告诉他如何克服自负。第一,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第二,与人平等相处。第三,提高自我认识,在社会中去评价自我。第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③帮助他进行自我超越。

    教学后记:

    jk251.cOm扩展阅读

    教案范文: 倒数的认识教案1篇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教案该怎么写?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倒数的认识教案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抽象,从本质上理解倒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理解倒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数据,先计算,再观察发现。

    1、出示:3/8×8/3 7/15×15/7 5×1/5 0。25×4 2、

    计算后,这些数据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

    二、交流思辨,抽象概念。

    1、汇报。乘积都是1。

    2、你能根据上面的观察写出乘积是1的另一个数吗?

    3/4×( )=1 ( )×9/7=1

    说说你是怎样写得,有什么窍门?

    你还能写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不过要写得与众不同!(鼓励学生写出整数、小数) 你是怎样想的?

    如0。5、1。7 3、抽象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以说谁和谁是互为倒数,也可以说谁是谁的倒数。

    4、让学生说说上面的数(用两种说法)。

    5、是互为倒数的它们的积是1,这两个数有特点吗?仔细观察这些数。

    学生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调了一下位置;

    师:那么5×1/5 0。2×5乘积也是1哟!怎么?把整数和小数也化成分数。

    6、沟通:分子分母倒一下跟乘积是1有联系吗?

    7、现在你对倒数有了怎样的认识?

    三、求一个数的倒数。

    1、找一个数的倒数。

    5/11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4/7,( )和15是互为倒数。

    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说说你的方法。(从倒数的意义和现象)

    2、会找了吗?你能找到下列数的倒数吗?

    3/5 4/9 6 7/2 1 1.25 1。2 0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教案范本: 《燕子》教学思考1篇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优秀的教案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教案范本: 《燕子》教学思考1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小练笔把阅读、表达相互联系起来,以课内带动课外,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燕子》一文,第一自然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作者郑振铎准确地抓住燕子外形中典型的部分以及这些部分的特点,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燕子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学时,我在学生体会了燕子的形态美之后,回头再看表达:为什么作者只描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而不写眼睛、嘴巴呢?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在学习表达上。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写动物的外形不用面面俱到,抓住特点写就行了。然后进行辨析,如果要写白兔的外形,可以抓住哪些外形来写?学生交流: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是白兔最典型的特征。接着指导学生找到白兔整体的外形特点:乖巧可爱、文静秀气等,再抓住典型特征进行相应特点的描写,但要能与总体特点相对应着来写。最后就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这样的指导比较细致实在,学生写起来比较容易。

    “小狗乐乐长着一身黄色的毛,脖子却是白色的。它耷拉着的耳朵显得懒散。钢针般的胡子,摸摸还挺扎手。”这是写小狗的。

    “两只红红的眼睛晶莹透亮,像两颗红宝石。长长的耳朵一会儿竖起一会儿耷拉。那张三瓣嘴整天合不拢,总是露出两排玉牙。这就是温顺乖巧、性情温和的小白兔。”这是写小白兔的。

    “小乌龟长着三角形的脑袋,两只小黑豆似的眼睛东张西望。它穿一件深褐色格子的‘外衣’,油光闪亮,就像身披盔甲的大将军。”这是写小乌龟的。

    “头上顶着一丛鲜红似火的鸡冠,身上长着黑黄色的羽毛,脚上长着锋利的爪子,这就是神气的大公鸡。”这是写大公鸡的。

    “鹦鹉披一件彩色衬衫,一张勾字形的嘴巴,小黑眼睛滴溜溜的,又调皮又可爱。”这是写鹦鹉的。

    依据教学经验,小练笔安排在课堂上完成时比较有效的,如果放到课后,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已经停顿,一些学生的思路被打乱,有效的练笔所剩无几。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思考一方面要保证课堂练笔的时间,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达到以阅读理解促进表达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要挖掘阅读课中的练笔素材,如典型处仿写、概括处拓写、情境处激写、空白处扩写、结尾处续写、古诗改写、写写读后感等。把练笔有机地引入课堂。

    [教案系列]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本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系列]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米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学校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

    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理

    (二)教学策略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环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交流导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问: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

    1,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

    2,沿学校200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

    (二)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温州到杭州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引出千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二)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约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20xx步。

    方案四:绕学校200米的操场要走五圈。

    方案五: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

    (三)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2,引导(播放录像):让我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从学校门口出发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长

    3,想象: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在脑海里把这段路再走一遍。我们从学校门口出发向东经过十字路口,再向北经过建设银行,又经过小卖部门口,一直向北就来到了瓯海第三人民医院门口。这段路程大约是1千米。

    4,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5,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1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

    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学生能汇报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从学校门口出发一直向西至蟠凤路口。

    方案二:从学校门口出发向西经一幼门口,再向北至经梧田高中。

    方案三:从学校门口出发向东经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至温州中学门口。

    ……

    三,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一)引导学生举例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理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

    (二)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电脑出示指路标志)瓯海实验小学距温州世纪广场约7000米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板书:7000米=7千米)

    2,(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师问: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板书:9千米=9000米)

    3,(电脑出示《汽车速度表》)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

    4,(电脑出示自行车行驶图)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5,(电脑出示温州至杭州高速图)温州到杭州高速公路连线全长约410千米。

    6,(电脑出示万里长城图)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

    (三)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

    四,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一)应用练习

    1,孙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二)课外拓展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过课前活动,即为学生课中研究1000米,认识千米提供了想象,折算,感受和思维的现实背景基础,又解决了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而不便操作的实践体悟问题,为千米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认知阶梯。

    在"千米"概念的揭示及空间观念的构建过程中,引导学生把1千米与课前了解到的信息进行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增强了学生对1千米距离的感性认识。

    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交流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有关千米的应用知识,拓展了数学知识视野,而且在实际中进行换算,丰富了学生对原本枯燥的概念"千米"的学习情感,使学生感受了"千米"的数学和生活价值。

    课后延伸探索,拓展"千米"价值,教师在落实了教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后,课末布置了学生课后实践调查活动,把学生带向了研究性学习的行为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环境。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初步估计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真不错,想出那么多好办法来描述1千米的距离。现在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呢

    生1:从学校门口到美能达照相馆那里。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我家住在梧田街54号,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钟,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还要远。

    师:恩,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从学校门口经梧田街再直到美能达照相馆那里还不到1000米,大约800米左右。

    [课件系列] 《认识时钟》大班教案1篇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写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系列] 《认识时钟》大班教案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10~15个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离园等)

    4、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里,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这个钟表展览馆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钟表,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音乐,幼儿回位置)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钟表上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都有两根针,还有数字1到12)

    师:对了,都有两根针,那你发现这两根针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一根针长,一根针短)

    师归纳:对了,一根长一根短,长一些细一些的针叫分针,短一些粗一些的针叫时针,还有钟面上还有数字,是从1排到12的。

    二、认识整点、半点,了解分针与时针的关系

    1、认识整点

    出示三个钟,一个钟的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钟时针在1上,分针拨在12上,另一个的时针拨在12和1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3个钟,请小朋友看看。

    a、三个钟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

    b、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

    c、想想,2点整,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教师师范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d、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呢?

    教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1数字上,分针总是在12上。半点时,分针总是指在6字上。

    2、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转关系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整点和半点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时针、分针他们是怎么样走的?(想!现在我们请时钟娃娃告诉大家!)

    放《巧连智》,你从时钟娃娃那学到了什么?

    (分针转一圈,时针就往前走一格)

    (分针转得快,时针转得慢)

    师:3点时,时针娃娃在干吗?(吃午点)

    7点时,时针娃娃又在干吗?(吃晚餐)

    9点时,时针娃娃又在干吗?(睡觉)

    师:对了,小朋友认识了钟,就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该干什么事情,等会请小朋友分成三组,看着桌上的图片是几点,一组小朋友用小时钟来拨时间,一组小朋友看图来画时间,第三组小朋友用操作卡片来制作时钟。

    小钟表呀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

    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

    睁大眼睛仔细看,现在究竟是几点。

    教案范本: 《咏柳》教案1篇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写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本: 《咏柳》教案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

    《咏柳》这是一首咏早春杨柳的诗。“碧玉”, 本是美女的通称, 首句便将嫩柳比喻成美人。“一树高”,有亭亭玉立之意, 言其姿态美好。万条柳丝,自然就是她的裙带了。一个“高”字, 一个“垂”字, 状写了她动人的风姿。转向设问, 显得自然,全句是形象化的回答,把这不可捉摸的春风比作能工巧匠手中的剪刀, 是它裁出了杨柳的新叶。全诗构思新颖, 语言清婉,形象鲜明,读来饶有趣味。

    学情分析:本班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多次接触古诗文,已经有较浓厚的古诗阅读兴趣,因此对这首古诗感觉并不陌生,学习起来并不会很困难。只是要体会诗中的意境还要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护、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目标:

    1、会写“咏、碧、妆、裁、剪”5个生字,会写“咏、绦”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等词语。

    2、背诵古诗。

    3、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

    2、(教师)写关于嫩柳的一段文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导入。

    教师读下水文:

    那天我看到一株柳树从花园里伸出来,细细的柳丝蓬蓬松松,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团烟雾,走近一看才发现长发一般的柳丝上开始长出了一个个小苞苞,嫩黄嫩黄的,美丽极了。一阵风吹来柳丝摆动,就像在向人们轻轻招手。

    这时我想,再过几天这柳树又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发现。并出示收集的图片。

    是啊,是什么样的呢,唐代伟大诗人贺知章早就写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理解“咏””的意思。(师导:根据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诗人觉得嫩柳像什么?)

    二、初读课文,体会意趣。

    1、试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的字做上记号。(如:“似剪刀”中的“似”读“sì”。)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学生做小老师上台说说并说说怎样记其中的某个生字的。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妆-壮”、“裁-载、栽”

    3、师范读古诗。

    4、练习读练习读,把课文读正确。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再读课文,读懂古诗。

    1、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读后课件出示问题检查:你知道诗人笔下柳树又是什么样的呢?诗人把它比作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诗人看到了细细的柳叶想到了什么?(不强求全部回答,只求激发学生思考。)

    2、学生结合注释,逐句理解古诗。教师相机点拨。

    四、有感情朗读古诗,体会诗中包含着的思想感情。

    1、练习有感情朗读古诗。

    2、想象贺知章适中的嫩柳的风姿,学生自由说说。

    3、背诵古诗。

    五、作业。

    1、学习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感想,即兴写两句。

    2、说说你见到的春天。

    板书设计:

    咏柳

    柳丝像……

    柳叶呢……

    课后反思:

    古诗教学离不开朗读、背诵,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朗读为本节课的教学渲染了一定的气氛,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诗中的意境也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够得到体会,本节课孩子们有较浓厚的的朗读读兴趣。

    本课教学中,同学们还不能反复玩味诗中的语言,自己悟出的东西较少。也许和本人教学中引导有关系,今后教学中应以改善。

    认识钟表认识图形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1、出示第116页第4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17页第5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案范本] 中班语言自己来教案反思(篇七)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教案范本] 中班语言自己来教案反思(篇七)》,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活动设计背景

    黑板上写有儿歌、旁边有挂图

    儿歌的磁带、玩具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鼓励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难点:能学会怎样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儿歌磁带。

    2、幼儿的玩具、衣物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把儿歌写到黑板上,旁边挂上挂图,先教儿歌、看挂图。

    2、打开录音儿歌《自己来》,教师根据儿歌让幼儿自己先动手摆放玩具,穿衣物等,后老师示范引导幼儿。

    3、幼儿分组轮流来表演听、说儿歌,同时根据儿歌动手摆放玩具,穿衣物等,其他小组来当评论员。

    4、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事情……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语言活动课,使幼儿对习惯的养成和倾听、动口、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这节语言活动课,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对一些接受新知能力较强的孩子,活动内容显得单一了些,和前面参与的积极性相比差了一些,其他的都很好。

    如果让我重上这节课,我会在原先预设的活动基础上,提高一些其他的要求,使幼儿的注意力都在活动中,以后我会在幼儿倾听、动口、动手能力方面加强培养,使他们能够全面的发展。

    大班主题认识我自己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交往范围扩大,会认识许多新朋友,让孩子获得自我介绍的经验十分必要。本活动让学生自我介绍,学习有实际生活的体验,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活动目标

    1、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愿意向大家大胆介绍自己。

    2、增进对自我的认识,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学会介绍自己。

    活动准备

    1、大图卡一份,小图卡每人一份,小话筒一个

    2、 会唱歌曲;认识你啊真高兴

    活动过程

    一、 师生相互介绍姓名

    1、教师自我介绍

    2、请三四名幼儿介绍自己,并指导幼儿说:认识你真高兴

    二、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1、老师详细的做自我介绍,让幼儿仔细听(老师介绍:我的名字叫-----我的家住在-----我喜欢-----我的好朋友是-----)

    2、提问幼儿老师介绍了哪些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卡。!.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出处!

    3、请一两名幼儿模仿老师介绍的介绍自己,让幼儿集体鼓掌。

    4、提问;他介绍了自己的哪些方面?对照图卡不完整的地方引导幼儿补充。

    三、找个好朋友介绍自己。

    1、每个幼儿拿着小卡片,先把自己的介绍记录下来,可以画画或者做记号,然后对照卡片内容和好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2、请个别幼儿上台介绍自己,幼儿集体鼓掌。

    3、找个客人老师介绍自己。

    4、提问:什么时候需要介绍自己呢?还可以介绍哪些方面?5小结:介绍自己时从姓名、家庭住址、爱好、朋友、家庭成员等方面来介绍。

    四、结束活动;今天通过自我介绍,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们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放音乐;认识你啊真高兴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愿意大胆向大家介绍自己。我很欣喜,在教学准备中利用图卡和话筒激发了幼儿参与话题的兴趣。通过老师先介绍,引导幼儿获得了信息,了解了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接着安排幼儿利用小卡片内容和小朋友之间互相介绍,上台介绍,找客人老师介绍,集体为幼儿鼓掌鼓励,增强了幼儿的成功感,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增进了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体验到了相互交流的乐趣。反思这一节社会课,我觉得有些方面还得改进,

    一、导课太突然,应该让幼儿互相交流,如何向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

    二、在第一次老师介绍完姓名后应该让幼儿思考还想知道老师的哪些信息,这样就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学会了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教案借鉴]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思考1篇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希望《[教案借鉴]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思考1篇》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11—20各数的认识,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1、注重创设情境,在快乐中学习。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抽象的数字,单凭老师讲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因此我设计了用小棒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学习了11-20的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了它们的组成。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2、注重动手操作,在玩中学习。

    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如:在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时,把12根小棒作为研究材料,借助小棒,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围绕中心问题“这些小棒怎样摆让人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学生进行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1)1根1根地摆;(2)2根2根地摆;(3)5根5根地摆;(4)一边10根,另一边2根(5)把10根捆成一捆和另外的2根等5种摆法。学生各抒己见,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你认为哪一种摆法很快看出是12根?为什么?”让学生自我比较,充分感受到“十进制”的优越性。从感

    知到理解,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运用转化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亲历10个一是1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内了理解2个十是20。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但在整节课中,我忽略了学生估数能力的培养。过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操作时间过多,导致新课没能按时完成。

    【[教案范本] 教学设计:认识自己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