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实用教案]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思考模板
  • [实用教案]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思考模板

    发表时间:2022-08-09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高质量的教案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教案]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思考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材安排是一课时,内容看似比较简单易懂,而实际教学后发现,其实不然。我边教边调整,用了三课时,才有比较满意的效果。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我认为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要用动态的眼光,钻研教材,营造体验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深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受体验,最大限度促进自身发展。

    本节课是求商的近似值的两种变式,是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联系一些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的,比较偏重于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我以学生讨论为主解决。

    内容以"生活中的近似数"展开。课前我精心做了个课件,因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实用。一对谈话引入正题后,我抛出一题:天剑服饰公司进了270米布,每套西服用布4米,这批布最多可以做多少套西服?学生开始算了:270÷4=67.5(套)有取近似数67.68的。这时,我一本正经的说:"67.5,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68,所以做68套,数字还真吉利啊!"底下开始唧唧喳喳了,好多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我开始摆出老师掌握了"真理"的架势,招兵买马般拉拢和我意见一样的。可惜啊,只有几个想忠于我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啊!"我怂恿着,结果还没看到墙头草。"那你们说服我啊!"我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彭老师,你不可能只穿一件衣服或一条裤子吧?那可不是一套啊?!"还有人说:"彭老师,你不可能穿一半西服,穿一半休闲装吧?"顿时哄堂大笑。恩,有点道理啊,但67.5按四舍五入是68吧啊,我想让学生更透彻的明理,又问了一遍。"那实际问题要实际解决啊!""对了,求生活中的近似数要实际问题要实际解决"。紧接着我又练习了一个基础习题。关于用皮革做包的,精确的结果是76.74,同学们立刻得出是76个。有聪明人说,只要算到整数部分就可以了。"会偷懒的聪明人,只有学得巧的人,就轻松",正好体现出学习的巧妙和轻松。后来要他们给这种方法取名字才搞笑了,由于分析76.74时,我无意中比划着说去掉0.74这个小尾巴。结果就又同学取名:实际法、取整法、去掉法、去小尾巴法……五花八门的,我说能简化到3个字吗?结果有人喊出了"去尾法",真是太合我心意了,哈哈。便板书了"去尾法"。

    接下来,我又抛出"炼油厂炼制了3.39吨油,按每桶300千克装在油桶里,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让学生想,这个题还是用"去尾法"做吗?学生再也没被我带笼子了,算出11.3,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要12个桶子。"11.3,3比5小,要四舍五入,应该是11。",底下又开始拱了。我装出一副很无助的样子,希望有人跟我站在一边。结果是没一人"投靠"我,我是急在脸上,喜在心里。我故意说:"那我大方点把那多出的一点点油,奢侈点,倒掉不要了,少用个桶。""彭老师,那你就等着被炒鱿鱼吧!""哈哈,我假装气愤地破笑啦!"教室里也是一阵哄堂大笑。"彭老师,今天好没面子了,没一个人相信我,还笑话我"。我委屈地说着,孩子们笑得却更欢了。其实,他们这坚持真理的举措,我很欣赏。后来,练了个基础题:住房装修时要给45平方米的客厅贴地板砖,如果贴边长为80厘米的地板砖,至少需要买多少块地板砖?在巡视时,我看了好多同学没统一单位,便说:"有人跳到了彭老师挖的陷阱。"学生恍然大悟,开始审题再动手化单位了。我觉得,自己越投入,上课越轻松,学生学得越开心,越好。记忆深刻。

    45平方米=450000平方厘米

    450000÷(80×80)≈70.31(块)

    汇报结果时,大部分同学都说买71块,只有那个叼钻的江可飞说:"我买70块,让老板割一小块给我。"呵呵,真精啊!"要不去附近捡一块也行。"他可真会省钱。"老板烦你这种人了"我调侃他。李泽义却说:"我买72块,怕工人呆会没割好。"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确不缺乏他们这种很实际的情况。我真服了他们!我爱我的学生!

    后来要他们为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取名,"进位法"、"现实情况法"、"补一法"、"进一法"……最后大家一致敲定"进一法"。

    总结完这节课后,学生还沉迷其中……

    这节课之所以上得如此轻松、精彩,得益于: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学展现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想方设法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通过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结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生活中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3、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四舍五入法"只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采用的一个规则。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揭示"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这一法则后,与我故意"错误诱导"的"四舍五入法"形成鲜明对比,如果硬性地让其"四舍五入",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的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于是我开心果断地肯定了这个学生的真实而又正确的体验,为他没跳入陷阱而高兴!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显然是受人尊重后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数学终究是我工作与生活乐趣的源头,学生是涓涓不断的清泉。wWw.jK251.CoM

    jk251.coM小编推荐

    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求小数乘法的。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和一个数乘以小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知识。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以前学的旧知识。

    (一)复习旧知(出示投影,并回答)

    口答后,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取的近似值。

    教学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复习利用“四舍五入”法将小数按要求取近似值,为后面教学新知识作准备。

    (二)探索尝试

    教师谈话:我们学校食堂要到菜场买菜,想请我们班同学当小采购员,你们愿意吗?我们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能将买菜的钱计算得非常清楚。

    出示例5:

    食堂到菜场买青菜49.2千克,每千克价钱是0.92元。应付菜款多少元?

    先指名一名学生大声读题,然后全班学生再默读审题。审好题后,全班学生动笔,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学生可能出现如下两种可能:

    (1)0.92×49.2=45.264(元)

    (2)0.92×49.2≈45.26(元)

    教师指名,让学生把不同做法板书。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当“小采购员”与独立尝试,计算菜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三)质疑总结

    1.全班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两种答案,讨论: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

    讨论后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

    (1)请学生将45.264元化成复名数。(45元2角6分4厘)

    (2)钱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我们能按计算出的精确值付款吗?为什么?(钱币的最小单位是分,精确值的最小单位比分小,是厘,4厘不够一分,所以没法按精确值付款。)

    (3)我们要想付款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用“四舍五入法”将精确值取近似值。)

    (4)为什么取近似值要精确到百分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十分位对应的是角,百分位对应的是分,在实际付款时只算到分,所以精确到百分位。)

    2.教师小结。

    今后遇到付款的问题时,如果小数部分位数较多,要自觉地进行四舍五入,一般精确到分。书写时注意,先求出积的精确值,再写出它的近似值,近似值前要用“≈”符号。

    教学意图:本环节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开阔思路,然后通过教师的提问整理学生的思路,最后通过教师小结点出所学新知识的要点。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全体参与。

    (四)反馈调节

    1.计算下面各题。

    (1)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出示投影,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每题得数应保留几位小数。

    订正:(1)0.8×0.9≈0.7

    (2)1.7×0.45≈0.77

    2.一种面粉每千克的售价是2.14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教师订正答案:

    2.14×14=29.96(元)

    提问:这道题的结果为什么不用取近似值?

    教学意图:通过这两组题,反馈学生掌握取的情况,并及时调节课堂教学。通过第二组题也使学生明确,是否将乘积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五)巩固发展

    1.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1.2×1.4(2)0.37×8.4(3)3.14×3.9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1)0.85×1.12(2)0.86×5.4

    (3)0.15×2.34

    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将以上三题分别在投影上出示,全体学生动笔完成。

    订正:

    1.(1)1.7(2)3.1(3)12.2

    2.(1)0.95(2)4.64(3)0.35

    3.59.5×42.5≈2529(平方米)1

    4.认识发票。

    (1)认识大写数字。

    012345678910

    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让学生读两遍,再写一写。

    (2)认识发票。

    教师谈话:在我们买东西时经常要接触发票,你们都见过发票吗?知道发票都包括哪些内容吗?现在老师这儿有一张发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提问边引导学生观察:

    发票中包含哪些基本内容?以第一横栏白粉笔那项为例,说说是什么意思?最后一项“金额”是什么意思?应怎样计算?发票最下面一项“总计金额人民币”是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空项填好,然后教师订正。

    5.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个数?

    3.5093.5783.5743.5833.585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那么就省略了百分位后面的尾数,题目中的几个数分别保留两位小数后得到的结果是:3.51、3.58、3.57、3.58、3.59,所以与3.58对应的数可能就是准确值,即3.578和3.583。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在认识发票时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发票的格式、金额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大写数字,以及金额总计的写法。

    积的近似值练习优秀模板


    积的近似值

    1.按要求取近似数。

    3.46(保留一位小数)1.958(精确到百分位)

    2.968(保留整数)2.4372(精确到0.001)

    2.判断对错

    (1)3.043保留一位小数是3.0()

    (2)近似值2.7和2.70的精确度不同。()

    (3)精确到十分位,要看小数点右边第一位。()

    3.计算下面各题,并把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50.866.41.243

    4.应用题

    (1)新风服装厂用一批布裁制套装。一共裁成120套,平均每套用布2.74米,这批布至少有多少米?(得数保留整米数)

    (2)一块正长形菜地,边长42米,如果每平方米产青菜6.8千克,这块地产青菜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3)学校组织同学为地球村捐废旧报纸,四年级三个班共捐废旧报纸78.6千克,每千克废旧报纸回收价是0.24元,学校五年级为地球村捐款多少元?

    5.提高题:

    (1)哪些小数的百分位四舍后是3.6?

    (2)哪些小数的百分位五入后是5.0?

    参考答案

    1、3.5;1.96;3;2.437

    2、 ; ;

    3、21.1;8.0

    4、329米;11995千克;18.86元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模板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同时还需要每位老师都重视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1

    (1)、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84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2953≈986534≈560890≈697010≈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情景图1:

    师:(1)为什么售货员阿姨要把17.904元取近似数为17.90元呢?(提示:人民币)

    (2)是怎样把17.904取近似数为17.90的呢?(四舍五入)

    2、课件出示情境图2: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

    3、师:我们都知道求整数的近似数时,可以用“四舍五入”法,那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时,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三、新课

    1、课件出示:0.984≈(保留两位小数)

    小于5,舍去

    师:保留两位小数,就要将第三位小数省略,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

    2、课件出示:还可以说课桌高约1米。为什么可以这么说?

    0.984≈(保留一位小数)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位的0不能去掉

    3、课件出示:想一想0.984≈(保留整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老师进行总结。

    总结:求近似数时,(1)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

    (2)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

    (3)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

    四、课堂巩固

    1、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2、用“四舍五入”法写出近似数。(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抽生到前面演示并讲解。

    五、课堂活动

    教材86页第三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3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单位的数。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准确、熟练地应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一位小数的近似数?

    2、怎样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出示豆豆,看看小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呢?

    今天下午我们就来研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同学们还刻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吗?我们可不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1)同桌讨论回忆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①那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后面的数。

    ③保留一位小数时,末尾的`“0”为什么应该写呢?

    (3)总结归纳。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保留不同的位数,求得的近似数不同。保留小数位数越多,这个近似数就越接近准确数,也就是更精确。

    ①讨论:通过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表示这些数的读写会比较方便呢?

    2、从算理入手,理解改写方法。

    ②结论: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同上。

    1、教材第74页上、下的“做一做”。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教学重点.

    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容易混淆,这是学习的难点.

    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请大家回忆一下:23956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省略千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启发学生说出: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是3,根据“四舍五入”法要舍去,得出23956≈2万;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9,应该入上去,23956≈24千.

    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大新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小数的近似数的教案 篇5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说板书设计。

    教案精选: 青花教学思考实用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案精选: 青花教学思考实用模板》,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细节描述:

    细节一:教师出示青花瓷瓶,你们见过这种瓶子吗?(见过)跟我们平时看得有什么不一样?(它只有白色和蓝色的花)对呀,这种白底和蓝色的花纹的瓶,我们叫他青花瓷瓶。那我们来看看,它上面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它好像是一圈一圈的)那我们来这一圈一圈的图案画的是什么呢?(好像是蓝色的小花、还有动物呢)对了,观察得非常地仔细,那我们再来看,这些花纹有没有规律呢?(好像都是一样的)对呀,青花瓷上的图案是对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纹。

    细节二:今天我们也来画一个青花瓷瓶,看唐老师也画了一个,但是还没有完成,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唐老师画的是怎么样的?(很多的花纹组成的),那谁也想上来设计一下青花瓷的花纹。

    评价分析: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想说的欲望,这时需要老师给他们创造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让幼儿在作画之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怎么画。使孩子说一说、动一动、画一画的过程中,打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为孩子们作画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所思所悟: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气氛一直非常的活跃,不管第一环节中让幼儿说一说,还是第二环节中让幼儿画一画,到第三环节让幼儿作画,孩子们都非常地高兴。因为整个活动中都让幼儿有事可说,有事可做。特别是在第二环节中让幼儿进行创想花纹,孩子孩子都争着要上来画一画,因为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在老师的画上画画是非常棒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打开了画画的思路,所以第三环节中孩子们的作画也画得非常地不错。

    「教案收藏」《琥珀》教学思考实用模板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有了严谨的教案课件,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教案收藏」《琥珀》教学思考实用模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琥珀是四年级下学期第十一课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琥珀的基础上来自行制作琥珀,此次制作琥珀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所进行进一步的细制作,使所制作的琥珀更细致、精美。重点是模具的制作,什么样的模具确定什么样的造型。

    这节课,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故事又使学生重温了一次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形成琥珀的条件,及它的价值。然后确定学具分配情况,分组进行分工完成任务。在让学生了解人造琥珀的使用情况后,让学生进行设计自己想要的琥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切实可用的模具,然后确定出本组的实施方案。这样整课的任务使学生做到心里有数,并将设计模具的任务布置为作业。

    怎么制作是本课关键,学生虽然有先前的制作基础,但是也不能疏忽,为此在第二课时上,用自学比较的方法学习制作方法,在学生通过对比后就能很轻松地掌握制作的方法,然后再进行制作。最后对每组的作品进行展评,使同学间能有促动的作用,并把每班的作品在其它班级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具创造热情。

    本课结束后,细细地品味了一下,并听取了校长及主任的指导后,深感还存有太多的不足。如每节课的上下连接在课前就应准备好,每节课要做什么,不但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还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上做得还不是很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让应该以实践为主,充分让学生动手去做,这是本课程的核心。所以在第一课时的安排上若把作业制作模具安排在课内进行效果会更好。总而言之,就是在备课上所下的功夫还不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教案范文: 生命生命教学思考实用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有了严谨的教案课件,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案范文: 生命生命教学思考实用模板”,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执教了《生命生命》这节组内课后,受益匪浅。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并阅读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品短文用心品读,让学生对人生,对生命有一些初步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减少课文教学的难度。开始授课时,我自己用杏林子写的生命格言激情导文,借“题”发挥,故意将第二个“生命”用有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大一点,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让学生再次感受生命,思考生命,从而顺理成章进入文本。当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思路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并动手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含义深刻、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通过抓其中的关键词咬文嚼字谈感悟,并进行范读、个性化朗读、赛读、评读等方式,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瓜苗顽强的生命力和作者积极的生命观。最后将总结段同一组有关生命主题的图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议和观赏的基础上谈全文读后的收获。

    应该说,课前我做的准备是充分的,课中我的思路是明晰的,但纵观全课,仍感觉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的调动未能达到期待的效果。这使我大为震惊、深感疑惑。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问题出在以下两个方面:

    读中质疑不到位:课文一开始,作者就设问:“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此处完全可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对每一种回答予以充分关注和肯定。这样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并激发他们探索文本的兴趣。再如,第一个事例不妨设问:作者起先是怎么对待那只飞蛾的,为什么这样对待?后来又是怎么对待的,那又是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想作者之所想,深深地感悟到飞蛾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感受到“蝼蚁尚且惜生”!

    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比如,飞蛾奋力求生和瓜苗冒出砖缝两个事例读完后,完全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曾经感受过什么小生命的可贵、可敬。同样的事例,学生发自内心说出来比课件中出示,效果明显不一样。再如,学习4、5节由物及人时,应充分让学生谈珍爱生命、珍惜时光、奋发有为的人和事。这样不仅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也让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得到提高,同时也为本单元习作作了准备。

    实用教案:金色的鱼钩教学思考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知道一份好的教案课件,知识点的设计要有轻重层次。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实用教案:金色的鱼钩教学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我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教学本课,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毛泽东写的《长征》诗,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等,使学生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

    2、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因此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

    4、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实用教案:《影子》教学思考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实用教案:《影子》教学思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本课学后,课文基本上能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白了“人”和“影子”“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二、通过图文结合,并抓住关键的词语,使学生明白“前-后”、“左-右”是两对反义词,而且还明白了它们也是表示方向的词,并还能自己再找出表示方向的词语。例如:“东西南北,上中下”等,并感受到了“人和影子”是一对好朋友,而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一样,总是跟着我。

    这节课学习后,大部分学生能以自己为中心,说出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右面是谁,有极个别学生说不完整。

    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不明白,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下实践中去理解、去观察,并带领他们做做“踩影子”的游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赞可夫说过,语文教学应该打开生活之窗,让沸腾的社会生活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的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一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在生活中有说不完的话,但在课堂上往往表达不清自己的意见,因此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敢于说话,善于说话,乐于说话。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成,达到教学改革的要求。《影子》这一课,我把课堂从教室挪到了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操场上,让他们自己亲自去体会,让孩子们的语言在体验的同时,得到发展和提升。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来认识今天学习的课文的主角――影子。同学们在操场上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影子会一直在自己的前后左右,这样老师就不用在课堂上照搬课文,让学生没有体验的前提下,古板的记住课文内容。在让学生体验了课文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有的同学写道:“影子就像我的小尾巴”,还有的同学写道:“影子一会在我的左边,一会在我的右边”,孩子们经过体验之后的语言跃然呈现在脑海里。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语文教学中老师就应该打开同学们的生活之窗,让学生在快乐的生活中去体验,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让课堂因孩子们的语言而美丽!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44899.html

    【[实用教案]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思考模板】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