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推荐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范例
  • [推荐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范例

    发表时间:2022-07-08

    高一地理。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推荐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范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内容: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N2、O2、CO2等

    ②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③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2.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②厚度:不均一(赤道达17~18千米;中纬度达11~13千米;两极地区8~9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

    ④意义: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一层

    (2)平流层:WwW.jK251.cOm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对流层顶至距地面50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21~23千米处为臭氧层,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该层有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平流层顶至距地面2000~3000千米(地球大气的上界)

    ③特点:又可划分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热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散逸层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80~500千米处为电离层,可传播无线电短波通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几种常用的辐射形式:(物体本身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能量越集中在其短波部分)

    (1)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简介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2)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3)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

    3.太阳是地球的根本热源,而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活动]P29

    二、热力环流:

    1.产生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活动]P292.热力环流的形成:

    [比较各点气温与气压的大小]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2)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3)城市风:高空风从城市吹向郊区,夜晚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活动]P30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教学反思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①特点: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意义: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3.风的形成:

    (1)高空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与影响风速)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③摩擦力——永远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向,也减小风速)

    [习题]:北半球一人背风而立,高压和低压分别在他的哪个方向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3.风的形成:

    2.水平气压梯度力:

    教学反思

    Jk251.coM编辑推荐

    202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一篇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一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问:图中的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他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①: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实验:启动节拍器,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如果没有节拍器,可由学生读秒表)。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从零时刻开始,在每个节拍时,在气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改变节拍器摆锤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重做上述实验。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组记画横线不可重叠。

    用刻度尺测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气泡通过的距离。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教师讲述:运动的气泡经过的路线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即快慢是不变的。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但是许多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5.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三、布置作业

    课本 P2—4,练习1、2、3、4。

    (四)说明

    由于在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中,参照物并未作为教学内容列出。建议在教学中只需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个很初步的了解,懂得要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个参照物就够了,不要在教学中补充较为复杂的例题,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推荐!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范文(4篇)


    现在,开展高中教学工作都需要用到教案,多写教案能够提升老师的策划能力,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那么如何写一份高中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推荐!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范文(4篇)》。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篇一】

    [课程标准分析]

    这是课程标准中“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条标准的要求。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不必具体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但在教学中要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加剧作用。

    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2)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3)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_,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学生基础分析]

    (1)学生对太平洋岛国的迁移、南极企鹅的生存问题等事件比较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选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需要具备的时间、空间概念和跨度还不够。

    (3)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只考虑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可能影响不够完整,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说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举例说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②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③通过阅读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中模拟曲线(灰色)和实际气温变化曲线(红色)的不重合,得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原因起了加剧的作用。

    ④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②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③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④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重难点突破]

    1、通过阅读图表归纳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的周期和特点。

    2、结合“水循环”知识和农业生产和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引导学生从原因中去寻找措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出气候变化的缓解对策、适应对策和根本对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展示资料,设疑导入]

    (投影)珠峰、岛国图瓦卢美丽海岸线、企鹅照片

    1、据新华社沈阳2003年9月14日电(记者张玫、沈科)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变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

    2、2004年2月1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小国目前正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3、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全球气候变暖”——这不是一个新名词,是大家似是而非知道

    的,现在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有把“全球气候变化”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的意愿。

    [问题探究1]:是否自地球诞生以来全球气温就在不断上升呢?

    展示资料:据资料考证,在距今约3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暖和得多,那里生存着许多热带和_带动植物。热带标准动物——大象几乎随处可见。因此,当时得河南省称为豫州,“豫”字形象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直到现在,河南省仍简称“豫”。

    展示图片:重庆梁平县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址

    展示资料:我国楼兰文化消失的原因有:

    ①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楼兰人的迁移,降水的减少;

    ②政治军事的原因:当地有古罗马军队的遗民;

    ③地质原因:楼兰的汲水河流的上游因为地震的原因而形成了两个湖泊,造成下游来水的减少。

    得出结论:在漫长的年代中,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有个时期缓慢地变暖或变冷;有个时期缓慢地变干或变湿,这种变化称为气候变迁。

    教师讲解:二十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的气候类型,可以看作是地球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充分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地理事物与现象,该事物或现象与其认知产生了冲突,激起学生寻找地理规律的认知_。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一步:展示图片和资料

    展示图片:①庐山山顶的“飞来石”;

    ②热带地区的冰川遗迹;

    ③U型谷与V型谷。

    资料:在地球历,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川时期,这三次大冰川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为三亿年左右。在两次大冰川期之间是间冰期。大冰川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则较温和。在间冰期里气候也是波浪式发展变化的。

    (一)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的气候变化,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

    建议:大家在以后的旅行或者游览路途中也会发现一些可以证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的例子哦。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给别的游客当导游来解说了。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非常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以展示生动灵活的资料和直观典型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的难点。

    第二步:

    提问:我们发现现在我们全球的气候是处在比较温暖的间冰期。是否处在间冰期的话全球气温就在不停的上升趋势中呢?导致了现在所谓的“温室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图2。25“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及右边的小字部分,归纳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

    (二)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的气候变化,气候仍然是波动的,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呈波动上升趋势。

    古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对世界人类的文化和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示图片:历,北方牧民因气候变冷而周期性南迁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比较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结合历史事件,并展示生动灵活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难点。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能解释他们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

    读图分析:气温变化曲线说明了气候不断变化的事实。再请大家看图2。26,通过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

    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能力

    [过渡]:从时间上看,这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地区也是不同的。

    使得学生初步建立地理时空跨度大、时空变化复杂的思维。

    第五步:

    请大家观察P50“活动”中的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①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

    ②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

    ③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通过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掌握并巩固读图的方法:先读图例或者坐标,然后分析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的作

    用(工业革命之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在不断增加,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加剧)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篇二】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诗词赏析

    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首选。山所拥有的雄伟往往成为大众远大志向和雄伟抱负的寄托,那么山的这种属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与分类

    【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

    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

    【总结分析】

    (一)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模拟板块运动的游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游戏规则:

    1.以课室的中线为界,左边的同学为第一组,右边的同学为第二组,请各组各派两位代表。

    2.两组的代表各抓住泡沫板的两端。

    3.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外拉。

    4.第二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内挤。

    讨论 :

    1.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外拉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2.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内挤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断层

    地表形态

    断层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为主

    错断原有的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向为主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断层构造带

    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四)断层构造地貌

    断层形态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裂带

    构造地貌

    块状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实例

    庐山、泰山、华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东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篇三】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 热力环流:a.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 b.热力环流的产生及图示

    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不同影响及图示

    教学重点、难点: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影响风的各种作用力

    知识结构:

    来源:太阳辐射

    大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强度的唯独差异

    气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

    的 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运 大气的水平运动 只改变方向的力:地转偏向力

    动 阻力:摩擦力

    大气水平 低气压中的大气,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北半球气旋)

    运动形式 高气压中的大气,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北半球反气旋)

    引入:冬季风带来了寒冷,夏季风带来了雨水,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全靠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什么?

    一、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指出:高低纬度的温度差异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

    (1) 地面冷热不均首先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受热上升,冷却使大气下降。

    (2) 大气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异。

    (3) 水平气压差异形成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即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小结: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高度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图上判断:

    (1) 等压面向上凸表示高气压,向下凹为低气压。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2) 海拔低处气压总是高于海拔高处。

    (3) 相同高处气压,冷处高于热处。

    练习:图中①②③④⑤各点, ①

    气压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解:①=②=③,④>①(∵④海拔低于①,∴④气压高于①) ④ ② ⑤

    ⑤海拔高于③,∴⑤气压低于③。

    判断:书P34《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③

    ①城区因工业生产与汽车等人类活动,气温高于农村,称为“城市热岛”。

    ②图中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③规划时应将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距离之外。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大气水平运动中所受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概念: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气压梯度使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力的产生:水平气压差

    判断:右图所示的4点中

    大气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的是 B a b d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c

    ③特点:A.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hpa)

    B.力的方向⊥等压线

    C.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b点风力最大。

    (2)地转偏向力

    ①力的产生:地球自转。

    ②特点:A.仅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问:如何改变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B.自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练习: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C

    1006 1012

    1008 1010

    1010 1008

    1012 1006

    A B C D

    ( 3 ) 摩擦力

    读图2.11《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①高空中因无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面平行。

    ②低空(近地面)因有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

    交角。

    ∴风向与等压线有无交角,可以判断风在高空还是在

    低空(近地面)。

    2、 风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判断:

    ①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②再确定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与风向成90°的是地转偏向力。

    ④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

    小结:①从右图中可分析出风所在的南北半球,气压高低,高空还是低空。

    ②近地面大气在以上力的作用下:

    低压中的空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运动。

    高压中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运动。

    [教案系列]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壹篇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本站收集了《[教案系列]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壹篇》,供您参考。

    一、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 《 从全层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 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全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地球全层间的物质运动.

    二、教学目标

    1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通过举例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3 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其他问题,体会"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

    4 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整体性概念把握不好,对于厄尔尼诺可能都没有怎么了解过.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 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初步把握 该堂课的三个问题.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4人一组, 便于学生活动.

    七、课时安排: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图片导入、展示目标。

    呈现读图3-2-1, 同学们,我们可以从这幅图片中看到组成地理环境的几大要素, 今天就学习,各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的另一特性,整体性.

    教师: 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探究一: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潮湿、空气中水汽含量最大,又会增加降水量。

    (2)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击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是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

    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思考并探究] 据图探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能通过分析讨论思考题,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精讲点拨]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不仅如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近年来,各类媒体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气候学名词:厄尔尼诺。众多气候现象与灾难都被归结到厄尔尼诺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 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干旱等等。它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可是厄尔尼诺究竟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说: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读图:图3-2-3“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

    在正常年份下,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海区,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

    [探究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个体现: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精讲点拨]: 1、秘鲁西岸海域,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海水由东向西运动,从而形成了水平方向的补偿流——秘鲁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这样就将深层营养物质(磷酸盐类)带到了海水表层,致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鱼类来此觅食,形成秘鲁渔场。

    2、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因饥饿而死亡。

    3、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海湾战争时,大量油田被炸,石油燃烧产生的烟雾,使遥远的喜玛拉雅山降黑雪。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区域的联系性。

    通过厄尔尼诺大家可以发现地理要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一系列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系统。

    [讨论] 借鉴我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将[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给亚洲环境带来了怎么样的连锁反映?

    [总结] 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包括引发和加强亚洲季风、改善东亚和南亚的生态条件、形成中亚和南亚的荒漠环境、协助黄土高原形成等等。

    从“厄尔尼诺”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地理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已经知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各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的。其中,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读图:图3-2-7“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

    [分析、讲解]:在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例如:海洋是太阳能的巨大储藏库,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热量交换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例如:赤道两侧,常年在信风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当然,水体运动也会影响或改变大气的运动。结合我们刚才讨论过的“厄尔尼诺”现象,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如何相互作用的。

    除此之外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降低;当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例如: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区域的气压很低,往往导致海面高出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

    讨论

    [讨论] 请同学们想一想,还能举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够说明四大圈层间存在着能量交换?

    [承接] 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是紧密相连的,那么物质运动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三、地球圈层的物质运动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读图:图3-2-8“光合作用”示意图。

    [精讲点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表明,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之间的物质运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岩石圈表层的土壤中吸收某些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水从水圈迁移到生物圈。当植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补充]书本上给我们扩充了一个知识点,把书本翻到P69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知识窗]—地球上的生物循环与碳循环。这部分内容简要的概括的地球上碳循环的基本流程,作为知识的扩充,同学们自己将这个知识点理解一下,并在看的同时将碳循环同水循环、氧循环等联系起来想一想,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点?这些循环对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要素与整体的一致性.

    2,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内容是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合,是从整体的角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地理环境.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 10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20余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三章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初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以及表现形式.

    二、预习内容

    1,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作用的?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通过举例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3 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其他问题,体会"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

    4 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重点: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二、学习过程

    (一)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回答问题。

    (1)图中哪个箭头可以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质作用?请将符号“×”标注在该箭头的线段上。

    (2)此图说明了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

    2 读图:图3-2-3“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

    [探究]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3 借鉴我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将[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给亚洲环境带来了怎么样的连锁反映?

    (二) 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读图:图3-2-7“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还能举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够说明四大圈层间存在着能量交换?

    (三) 地球圈层的物质运动

    读图:图3-2-8“光合作用”示意图。试着说出,地球圈层之间进行的物质运动.

    (三)反思总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惑?

    (四) 当堂检测

    1 “厄尔尼诺”发生时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变化是( )

    A.大气环流变得更加稳定 B.秘鲁寒流的势力加强

    C.秘鲁沿岸海水温度升高,使浮游生物的数量大增

    D.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近年来,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此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复杂性

    3.下列叙述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

    C.围海造田,使海洋面积缩小

    D.工厂排放污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4.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海陆分布与亚欧大陆轮廓,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

    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

    C.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

    D.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生物种类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5 关于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能量传输与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在信风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是海洋对大气作用的表现

    B.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在不停地进行热量交换

    C.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

    D.台风经过海面时,常常使海面变得更低

    6.关于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明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

    B.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使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C.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表明水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D.生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7 上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据此可分析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陆地环境中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

    (3)箭头A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表示下列地理现象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箭头处,使之与箭头的含义相符。

    B.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质作用

    C.旗形树冠的形成

    D.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

    E.半干旱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课后练习与提高

    热门范文: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模板集合


    无论何时,撰写教案都是我们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老师可以通过教案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对于高中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范文: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模板集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篇一】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诗词赏析

    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首选。山所拥有的雄伟往往成为大众远大志向和雄伟抱负的寄托,那么山的这种属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与分类

    【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

    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

    【总结分析】

    (一)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模拟板块运动的游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游戏规则:

    1.以课室的中线为界,左边的同学为第一组,右边的同学为第二组,请各组各派两位代表。

    2.两组的代表各抓住泡沫板的两端。

    3.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外拉。

    4.第二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内挤。

    讨论 :

    1.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外拉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2.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内挤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断层

    地表形态

    断层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为主

    错断原有的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向为主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断层构造带

    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四)断层构造地貌

    断层形态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裂带

    构造地貌

    块状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实例

    庐山、泰山、华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东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篇二】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发生的规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学方法:

    及时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灾害消息,让学生具体了解其危害;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我国1998年“三江”特大洪涝灾害的影视资料,进行具体分析防御措施。如《挥师三江》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为了加强我们对灾害的意识,提高对减灾、防灾的认识,我们将气象灾害专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逐步了解其发生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御。

    一、台风: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近海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如图2.33,指导学生识别台风中心位置及移动的路径,做到及时预报,减轻灾害损失。

    二、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暴雨的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

    b.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c.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农、林、牧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筑,营造防护要,改进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灾害有:农作物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破坏通信线路,交通受阻等。

    对寒潮的防御要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做好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课堂小结:

    将几种自然灾害进行对比,了解其主要内容。

    课后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集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

    板书设计:

    几种气象灾害对比表

    种类概念成因分布灾害表现防御措施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气旋的强烈发展

    热带、副热带海面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监测、预报、防灾、减灾

    暴雨洪涝

    24时降水量在500mm以上

    充沛水汽强烈上升降水时长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洪涝、农田被淹、财物受损

    监测、预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干旱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现象

    长期无雨或异常偏少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粮食减产、饮水困难、社会经济不稳

    农牧林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寒潮

    大范围剧烈降温,伴有风、雨、雪等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

    我国冬半年大部分地区

    农作物受冻、建筑物毁坏、破坏牧场

    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

    教学后记:

    各种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较大,让学生从具体实例着手,了解危害程度,做好应急准备。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 热力环流:a.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 b.热力环流的产生及图示

    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不同影响及图示

    教学重点、难点: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影响风的各种作用力

    知识结构:

    来源:太阳辐射

    大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强度的唯独差异

    气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

    的 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运 大气的水平运动 只改变方向的力:地转偏向力

    动 阻力:摩擦力

    大气水平 低气压中的大气,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北半球气旋)

    运动形式 高气压中的大气,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北半球反气旋)

    引入:冬季风带来了寒冷,夏季风带来了雨水,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全靠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什么?

    一、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指出:高低纬度的温度差异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

    (1) 地面冷热不均首先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受热上升,冷却使大气下降。

    (2) 大气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异。

    (3) 水平气压差异形成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即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小结: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高度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图上判断:

    (1) 等压面向上凸表示高气压,向下凹为低气压。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2) 海拔低处气压总是高于海拔高处。

    (3) 相同高处气压,冷处高于热处。

    练习:图中①②③④⑤各点, ①

    气压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解:①=②=③,④>①(∵④海拔低于①,∴④气压高于①) ④ ② ⑤

    ⑤海拔高于③,∴⑤气压低于③。

    判断:书P34《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③

    ①城区因工业生产与汽车等人类活动,气温高于农村,称为“城市热岛”。

    ②图中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③规划时应将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距离之外。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大气水平运动中所受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概念: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气压梯度使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力的产生:水平气压差

    判断:右图所示的4点中

    大气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的是 B a b d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c

    ③特点:A.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hpa)

    B.力的方向⊥等压线

    C.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b点风力最大。

    (2)地转偏向力

    ①力的产生:地球自转。

    ②特点:A.仅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问:如何改变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B.自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练习: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C

    1006 1012

    1008 1010

    1010 1008

    1012 1006

    A B C D

    ( 3 ) 摩擦力

    读图2.11《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①高空中因无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面平行。

    ②低空(近地面)因有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

    交角。

    ∴风向与等压线有无交角,可以判断风在高空还是在

    低空(近地面)。

    2、 风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判断:

    ①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②再确定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与风向成90°的是地转偏向力。

    ④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

    小结:①从右图中可分析出风所在的南北半球,气压高低,高空还是低空。

    ②近地面大气在以上力的作用下:

    低压中的空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运动。

    高压中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运动。

    [精选教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公开课教学设计季度范文精选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精选教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公开课教学设计季度范文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资料,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洪(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区别。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比如,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也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

    1.溯源侵蚀及其形成地貌

    学生活动:识别图中所显示的河流的侵蚀方式并说出判断依据。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讲解溯源侵蚀。甲河源头处受到流水侵蚀的作用,基岩坍塌,河流的长度被延长。经过长期发展,甲河的源头不断向乙河处移动,最后与之沟通。可见,通过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向源头部分延伸,河谷加长。

    承转:那么,图中显示的甲河的河谷形态还有什么变化呢?图中甲河谷不但变长了,还变宽了、变深了!引导学生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2.下蚀、侧蚀及其形成地貌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其侵蚀方式,同时结合幻灯片让学生认识“V形谷”

    过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河流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将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图4.17“河谷的演变”,回答问题:

    ①描述图中所示的河谷的演变过程。

    ②若我们观察同一条河,a、b、c三种河谷形态可能出现在什么河段?

    教师结合图片讲解河谷的演变过程,指出三种河谷形态所在的河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承转:从图上看,原本比较平直的河谷逐渐变得弯曲,学者们称之为“河曲”。很多河流都是蜿蜒曲折地流过大地,向世人展示出弯曲之美(课件图片)。

    从河岸角度来看,每个弯曲的河岸都可以分为凸和凹两种形态。请同学们在教材插图4.17中的b图上找出两种河岸,若你有疑问请参照象形文字“凸”和“凹”的形态。

    3.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那么,凸岸和凹岸处的主导外力作用是什么呢?凸岸之所以“凸”是有沉积物的不断积累,而凹岸是物质逐渐减少的结果。结合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凸岸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属于堆积地貌;凹岸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侵蚀地貌。古代人曾有诗描述到这两种河岸的差异。

    学生活动:

    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景图中的凸岸和凹岸。

    ②阅读古诗,找出诗句中描述凸岸和凹岸的部分。

    ③根据诗歌推断两种河岸形态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并说明理由。

    承转:如果有一平直河道,因为地转偏向力导致河水流速有所差异,进而导致了河流的弯曲,那么这条河道的形态将怎么继续发展下去呢?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河漫滩平原

    学生活动:推测图中河道形态的演变趋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河道形态的演变过程,自然得出河漫滩平原的成因,最后总结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承转:河漫滩平原是河流冲积平原的一类型,河流的堆积地貌还有其他的类型。

    2.洪积──冲积平原

    学生活动:根据课前预习成果,找出图中冲积扇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采玉地点的地貌类型,指导学生分析冲积扇不同部位的颗粒大小。同时,教师要借助课件展示冲积扇的实景图和素描图,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特征。

    承转:河流出山口形成了冲积扇,进而可能扩大为洪积──冲积平原,那么有些河流是注入海洋的,在河流入海口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呢?

    3.三角洲平原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案例3,在幻灯片上指出黄河三角洲的位置,从而引领学生建立三角洲的实景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根据教材描述总结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提取教材文字信息,同时对学生的总结加以整理、规范,进而形成简练的语言。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

    承转:学完河流地貌的知识,同学们能否解释本节课之初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说出墓葬区选址的科学原理与现代城市风水中“反弓水”的荒谬之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解释,风水之目的是寻求宜居所在,遵循科学原理,摒弃其中迷信成分。

    承转: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总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具体影响。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完成课件上所提出的的问题。

    (一)河流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世界大城市多靠近河流,源于河流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靠近河流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农业社会,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种植业,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中的堆积地貌对聚落的形成有很大吸引力,而堆积作用显著的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故而,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流成线状分布。但是,河流也能带来洪涝灾害,平原上的聚落还要考虑如何避免洪水的威胁。

    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这样,既能避开洪水的威胁,还能充分利用河流的优势条件。

    [精选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范本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精选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范本》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能计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过程与方法:

    根据"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能够读出某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培养读图获取信息、概括总结得出规律的能力;

    根据具体情景,能够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找到同一时间在不同季节的照片,作为导入,更为直观)

    [情境创设]去年6月,李明的父母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李明分析原因吗?

    2、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轨迹图么?

    3、用画简单示意图的方式介绍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注意正高与太阳直射点的联系,直射光线与晨昏圈的关系

    (1)随纬度变化在同一天,每个地方的正高是一样的么?在什么地方最大?最大为多少?(离直射点越远,正高越小)

    观察二分二至日光照图,完成表格一:小结规律:同一时刻,正高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注意表述)

    由此我们可否计算出某天某地的正高?比如,计算夏至日时北极圈的正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

    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纬度差)

    练习:计算夏至日和冬至日时北京和钦州当地正高(北京40°N 钦州22°N)

    (2)随季节变化小组讨论完成:不同纬度范围的正高出现最值的时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

    赤道上

    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3)应用

    ①楼高与楼距:规律总结:H=Ltanα

    (H为楼高,L为楼距,α为当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

    例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

    (1)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

    规律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为余角

    例2: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23.5° B、30° C、47° D、60°

    ③影长、影子朝向与立杆测影求正午太阳高度或当地纬度

    (课后作业:设计实验利用正高求当地纬度)

    4、[过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不仅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使得昼夜长短发生变化。依据日常经验:哪个季节天亮得最早?夏季。哪个季节天黑得最早?夏季。也就是说,夏季的昼长是最长的。其原理和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接下来继续学习。

    (1)概念:晨昏圈将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昼弧长度代表昼长,夜弧长度代表夜长。

    对于同一纬线圈,昼弧长于夜弧时为昼长夜短。当夜弧为0为极昼;当昼弧为0时为极夜。

    观察昼夜长短变化动画,填空:(师先示范)

    太阳直射________,北半球昼____夜____,且纬度越高,昼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分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回归线、赤道五种情况。)小结规律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1)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2)12.22到3.21,直射点向哪里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3)北半球昼渐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哪里移动?

    (4)当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小结规律②太阳直射点往哪边移动,该半球(除极昼地区)昼越来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有没有昼夜等长的情况?③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实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基础上学习了地球公转的两个地理意义——正高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同一时刻的正高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而同一纬度上的正高和昼夜长短情况会也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正高和昼夜长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来探讨!

    高一地理导学案教学设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高一地理导学案教学设计课题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间总学时课程目标:1.说明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的规律。2.知道四季的形成和划分。学习重点:昼夜长短的变化的规律。学习难点:昼夜长短的分布。学习流程:★前置补偿: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情景导入:人们常说“东升西落”而且习惯以日出地平线的一点代表东方,日落地平线的一点代表西方,在人们心中,太阳的出没点是判断地面东西方向的标志,那么人们以这种标准来判断东西方向正确吗?你仔细观察了吗?我们这儿夏季和冬季太阳东升西落的方向一样吗?★预习交流:1.看课本说出晨昏线、昼弧、夜弧的含义,并说明昼弧、夜弧的长短与昼夜长短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课本说出四季更替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研度及探究:探究一:1.北半球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长短一览表时间太阳直射的范围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北极附近极昼极夜状况北半球昼夜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夏半年冬半年二分时2.二分的时候,晨昏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几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什么时间,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为几点?赤道与昏线的交点为几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1.产生四季更替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请填以下内容四季的变化3.中、低、高纬各地区的季节变化状况一样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及我国的四季和西方国家的四季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延伸拓展:1.当黄赤交角为0°时,会出现什么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时,五带的范围会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结构: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堂练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图中四点所示日期:abdcd(2)图中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3)由a到b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ac(4)由b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b(5)当地球处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区域为:。(6)当地球处于c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是:课后反思

    我的疑问

    问题解答

    【[推荐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范例】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2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