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热搜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设计模板
  • 热搜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设计模板

    发表时间:2022-07-01

    高一物理。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搜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设计模板”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推力、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他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教学重难点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3、理解形变概念,了解放_显示微小形变。

    (一)观察实验

    1、观察用弹簧拉静止的小车

    小车:由静止→运动

    弹簧:被拉长

    2、水平支起竹片,竹片上放置砝码,观察砝码和竹片

    竹片:发生弯曲

    砝码:处于静止状态

    3、观察用弹性钢片推放置在桌面上的物体

    钢片:发生弯曲

    物体:被推开

    (二)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弹力的概念:

    (三)弹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必要条件);

    (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的作用(充分条件)

    _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作用在跟它接触的物体上.用手向右拉弹簧,弹簧因形变(伸长)而产生弹力f,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因此,弹力的施力者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者是使它发生形变的其他物体.

    图1-11(a)中,小球放在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在重力作用下小球与斜面及挡板间都有挤压趋势,因此小球与斜面接触处,小球与挡板接触处都会产生弹力.而图1-11(b)中,小球放在水平面和竖直挡板间,虽然小球与竖直挡板相接触,但在接触处没有相互挤压趋势,因此小球与竖直挡板间不会产生弹力.

    (四)显示微小形变的两个实验

    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所以,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成。

    (五)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1)弹力方向的判定步骤:

    明确产生形变的物体--找出使该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确定该物体产生弹力的方向.

    (2)常见支持物的弹力方向:

    平板的弹力垂直于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曲面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支承点的弹力垂直于跟它接触的平面(或曲面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jK251.CoM

    绳索的弹力沿着绳子指向收缩的方向.

    (六)形变的种类

    看形变的种类有哪些,举例说明。

    总结: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七)例题分析

    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

    书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压迫桌面,使书和桌面同时发生微小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桌面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书产生垂直于书面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练习1

    分析:静止地放在倾斜木板上的书,书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书的支持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例题2按下列要求画出弹力的方向

    (1)搁在光滑竖直墙与粗糙水平地面间的棒在A,B两处受到的弹力(图1-13)

    分析(1)棒在重力作用下对A,B两处都有挤压作用,因A,B两处的支持物都为平面,所以其弹力垂直平面分别向上和向右.

    (2)搁在光滑半球形槽内的棒在C,D两处受到的弹力(图1-14);

    分析:棒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为曲面,D处为支承点,所以C处弹力垂直其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沿球半径指向球心;D处弹力垂直跟它接触的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垂直棒斜向上.

    (3)用细绳悬挂、靠在光滑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弹力(图1-15)

    球在重力作用下挤压墙壁,拉引绳子,所以墙产生的弹力垂直墙面指向球;绳子产生的弹力沿着绳子向上.

    (八)课内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书受的重力.能不能说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受的重力?为什么?

    (2)停放在操场上的篮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各是什么?各个力的方向如何?

    (3)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3N,分别画成图1-10中的四种样子,其中哪个图画得对?

    (4)如图1-11所示,用两根绳子把一个物体挂在天花板上,这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指出施力物体,并把力的方向表示出来.

    (5)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球,靠在一起但并不互相挤压,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

    (九)课堂总结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训练与应用”第1、2、3、4题。

    jk251.cOm扩展阅读

    网友荐稿:高一化学的课文教案2021人教版之三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网友荐稿:高一化学的课文教案2021人教版之三”。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

    3.了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4.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2过程与方法

    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1.钠的氧化反应

    2.钠与水的反应

    3.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2.2课题难点

    1.金属与氧气反应规律

    2.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4.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金属有铁、铝、铜、银等,你知道这些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吗?

    阅读教材第46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并解释原因。

    PPT投影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示意图。

    学生读图,并说出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归纳整理: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Si、Al、Fe、Ca。

    过渡: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金属单质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了解金属更多的性质。首先请同学们根据你对金属的观察和使用,说出金属都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教学

    归纳整理: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导热、有延展性。

    阅读教材,观察并分析第46页图3-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思考与交流: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比较Na、Mg、Al、Fe的还原性强弱,预测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析。

    实验探究:

    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钠的表面。

    2.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真面目”: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并注意观察切面的颜色变化。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过渡:如果加热,钠又有什么变化呢?

    实验探究:

    1.用坩埚钳夹持坩埚放在三角架的泥三角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块,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入坩埚中,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2.观察现象和生成的固体颜色、形态。

    归纳整理并板书:

    加热条件下:钠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_火焰,生成淡_粉末状固体——过氧化钠。2Na+O2Na2O2

    思考与交流:你认为铝能否与氧气反应?若能,反应的理由是什么?若不能,依据是什么?

    讨论推测:铁能与氧气反应,根据金属活动性,铝比铁活泼,应该能与氧气反应,但在生产生活中铝却不会生锈,也可能不与氧气反应。

    实验探究: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并轻轻晃动,观察现象。

    2.重新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加热。

    学生观察、对比、思考,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氧化膜熔点高,加热时氧化膜包裹着的内层铝熔化而不会滴落。

    思考与交流:请解释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铁制品需要刷漆或采用其他措施防腐,而铝制品则不用。

    解释:这是因为铁锈比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而铝表面的氧化膜比较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B.煤油中C.棕色瓶中D.酒精中

    过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金属如铁、铝、铜等是不和水反应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和水反应呢?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钠的几点性质,并且知道了钠比较活泼,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钠是否和水反应?

    实验探究: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放入一小块钠。

    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浮、熔、游、响、红。

    思考与交流: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比较低。

    游:有气体生成。

    响:生成的气体能燃烧。

    红:有碱生成。

    思考与交流:结合实验现象,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生成气体的成分。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钠的化合价升高,必然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水中氧的化合价为不能降低,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产物为氢气。

    (二)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

    1.钠和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思考与交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

    实验设计:

    通过点燃生成的气体来证明。

    思考与交流:金属钠着火,能否用水灭?为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学生交流回答。

    解释:不能。因为钠能与水发生反应,且生成的氢气能燃烧,火会更旺,应用沙子盖灭。

    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请你预测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

    学生交流回答。

    过渡: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预测是否正确。

    实验探究:取一试管,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加入一小块钠,观察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我们预测应该有红色固体铜生成,而实验结果是有蓝色沉淀生成,那么沉淀的成分是什么?试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当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时,由于钠非常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

    过渡:通过生活常识我们知道铁不与冷水反应,也不与热水反应,那么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呢?

    思考与交流: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使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提示: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等环节,讨论反应装置的设计。)

    PPT展示几名学生画的装置图,师生共同分析各装置的优缺点,归纳整理出方案。

    实验探究:按照教材第51页图3-9进行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2.铁和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

    思考与交流:对比钠、铁与水的反应条件,以及钠与铁的活泼性,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整理:当不同的还原剂和同一种氧化剂反应时,所需要的条件越低,该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过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那么金属与酸反应会是怎样一种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初中学习过的金属与酸的反应,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三)金属与酸的反应

    [学生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

    实验目的:能否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实验用品:铁丝、铜丝、铝条、稀盐酸、稀硫酸、试管

    实验要求:

    每4名学生为一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并将全体学生分成A、B两大组

    A组: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铁丝、铜丝、铝条,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即保证同种酸的体积相同),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类似的实验。

    盐酸稀硫酸

    2.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2)比较三种金属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

    3.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铁、铝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元素,而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由此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铝比铜活泼。而铝跟酸反应比铁剧烈,则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学生讨论:金属活动顺序中为什么有氢的位置?有何作用?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说明:学生亲眼看到了上述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通过比较、讨论,容易认知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为后面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

    [活动天地]

    1).在上面的实验中,铁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并放出氢气;铝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铝、硫酸铝,并放出氢气。试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Cl—Fe+H2SO4—

    Al+HCl—Al+H2SO4—

    2).观察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3).得出置换反应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4).强调:铁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后显+2价,用铁锅炒菜,铁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给人体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说明: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

    (四)、实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实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实验目的: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用品:锌片、铁丝、铜丝、硫酸铜溶液、_银溶液、氯化钠溶液、试管

    实验要求: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锌片、铁丝、铜丝,然后分别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_银溶液、氯化钠溶液,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

    Zn

    Fe

    Cu

    1).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1)哪些物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

    (2)对照金属活动性顺序,找出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什么规律?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说明: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后,学生对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利用给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现象,通过学生讨论,得出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这样安排,既找出了规律,又应用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起到对当堂所学知识加深巩固的作用。】

    (五)、金属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金属铝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

    (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问题与思考:

    1.银、铂、金等经常被用作贵重首饰这与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有很大关系,试想,用铁做首饰行吗?

    2.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会利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原理来冶炼金属,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说明:利用问题导思,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激励学生加倍努力把我们祖先的业绩发扬光大。】

    在线测试

    1.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铁与稀盐酸反应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3.新买的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与水含下列哪种盐有关()

    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

    4.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中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除去杂质使用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粉(铁粉)

    FeCl2溶液(CuCl2)

    5.有_、Y、Z三种金属,如果把_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_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_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_、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感悟与收获

    1.金属能与氧气、酸以及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表示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还能用来判断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谈一谈鉴别真假黄金的几种办法。

    【说明:请学生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和应用,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实验鉴别真假黄金,跟开始创设的情境照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解决问题的途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科学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提出的设想;

    3、集体讨论,组织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比较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懂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勇气。

    实际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纪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这一系列步骤,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巩固练习

    1.在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请根据钠的性质解释说明。

    (1)刚用小刀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_____色,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发生的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

    (2)切下来的金属钠块要用吸干煤油后方可放入水中实验。

    (3)金属钠块必须用_______夹取,而不能用手拿取。

    (4)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钠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这是因为________。

    (5)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这是因为_________。

    (6)如果水中在未加钠之前已滴入酚酞试液,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__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有()

    a.试管夹b.镊子c.小刀d.冷凝管e.滤纸f.研钵g.烧杯h.坩埚i.石棉网j.玻璃片k.药匙l.燃烧匙

    A.abdiB.ecfkC.fghlD.bcegj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分析对比:完成下表

    本课小结

    1.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2.不同金属相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反应现象和产物不同。说明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系。

    3.通过钠与水和盐的反应,我们知道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性质和其他金属有所不同。

    4.学习了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5.总结归纳了金属与酸反应规律。

    板书设计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

    2.铝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浮、熔、游、响、红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铁与水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

    3.金属与酸的反应

    三、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2-+3H2↑

    【作业】课本P48、P50科学探究;P53习题1-9。

    [热搜范文]2022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一篇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你推荐《[热搜范文]2022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一篇》,希望您喜欢。

    一、学情分析:

    《质数和合数》这一课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判断质数与合数,能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1只有1个因数,其余的数都有2个以上因数;2,3,5,7,11,13,17,19这些数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有关。

    [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1~20各数因数的特点,通过观察学生虽然没有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但对这些数已经有了自己的分类与认识,为之后的分类与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授

    探究一:认识质数和合数

    师:请同学们按照因数的个数,将这些数分分类。

    (学生可能回答:将1,2,3,5,7,11,13,17,19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余的数分为一类;将1,4,9,16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奇数个,其余的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偶数个;……)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请打开课本翻到第14页,请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数是质数(素数)?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2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2;3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质数,它们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们本身;……。)

    师:1是质数吗?

    (学生回答:1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质数,1的因数只有1个,质数有2个因数;……)

    师: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数是合数?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4是合数,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数;6是合数,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数还有2和3;……)

    师:1是合数吗?

    (学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数,它只有1个因数1。)

    小结: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还能找出其他的质数和合数吗?

    (学生举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说明: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可以教师直接给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这里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定义,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除了1)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在一开始可能会将1归为质数,这时要提醒学生仔细理解定义中“两个因数”的含义。在小结和板书中也要强调,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探究二: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课本P14例1。)

    (媒体出示图表)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先把偶数去掉,它们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还有因数2(教师提示2是质数,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个位是5,0的数先去掉;……)

    师:利用我们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先将2,3,5的倍数划掉(不包括2,3,5)。一直可以划到几的倍数?

    (学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数,51的2倍是102,超过100了。)

    (学生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

    [设计意图说明:由于小学用到的质数比较少,所以教材中只要求学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这些质数不必要求学生都背熟,但是熟悉20以内的质数还是有必要的。]

    五、练习

    (课本P16∕练习四第一、二题。)

    六、小结: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案范文: 高一物理教学思考季度范文精选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发展,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这篇《教案范文: 高一物理教学思考季度范文精选》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说是“赶鸭子上架”,一点也不过分,我在迷茫和困惑中被推进了生命化课堂改革的大潮中,潮起潮落,多少彷徨与苦恼,激动与兴奋,希望与收获,令我百感交集。想当初,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置身于生命化课堂改革大潮中,既感到新奇,同时又有点措手不及。这一路走来,感触颇多,当然也有些许的体会和心得。

    一、我的疑惑

    初识生命化课堂改革,我体验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带来的震撼;品尝了新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冲击的苦涩。也难免对生命化课堂改革产生了重重的疑惑。

    (一)进行生命化课堂改革会不会课时不够,教学任务能不能完成?

    (二)怎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操作?

    二、我的困惑

    带着这么多疑惑,开始,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推进着我的物理教学,生怕步子迈大了,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即使如此,在生命化课堂改革的实行过程中仍旧时常遇到一些新困惑:

    (一)“教”的困惑生命化课堂改革的要求是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由教师的多讲、全讲变成了少讲或不讲,我感到难以适应,以前自己“独霸”课堂惯了,突然“闲”下来,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感到有一种自己“满腹经纶”无处施展的苦恼。怕“多”讲会被冠以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等莫须有的“罪名”。少讲,又怕学生的学习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真是举步维艰,左右为难。

    (二)“学”的困惑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问题也层出不穷,是我困惑和忧虑最多的:1、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基础较差、性格较为内向、不善言表和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自卑心理强,又不愿参与合作,在自学环节难以跟上班级学习的进度,更难以得到知识的深化理解,致使这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难有保障。2、学生们的文字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而且参差不齐,在小组讨论或老师提问时,有的学生怕发言,有的学生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有的班级学生人数多,不能同时兼顾全班同学,控制和驾驭好这一堂课,做起来真的是难度较大。3、影响了尖子生的发展。课堂上分组进行学习或讨论,兵教兵是通常的模式,尖子学生教普通学生,他们就变成了各小组的小老师,他们在不厌其烦的讲解中,虽然非常有成就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部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层理解和探讨。4、课堂上,只要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合作流于形式。

    (三)“评”的困惑以前评价学生往往以考试成绩论好坏,简单好操作。现在新课程要求全程评价学生,这是我最为头疼的一件事,生怕表扬少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堂上,只要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赶紧鼓励表扬说:“讲得真好!你太棒了!表扬他!”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并加星给于褒奖。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星星”满天飞。

    三、我的感悟

    回顾自己的生命化课堂改革之路,充满艰辛。但在艰辛中我也不断反思着自己教学行为,在反思中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一)课堂开放要有度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并不是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由学生决定一切,象一盘散沙,放任自流。教学中,学生确实应该做课堂的主人,可是这并不等于就应该任由他们随意乱说,更不能抹杀老师的存在。因为教师的生活阅历、对教材的把握,以及知识的底蕴都要远远的高于学生。所以教师该“干涉”的时候要干涉,该纠正的时候要纠正,该限制的时候要限制,该“主宰”的时候要主宰。不要只追求课堂上的“轰轰烈烈”,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

    (二)合作不要流于形式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三)评价要褒奖有度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但是,过多外在的奖励如果用的赞赏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反而会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适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是必要的,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赏都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会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向老师期望的方向努力。

    四、我的收获

    从刚开始的“雾里看花”到现在的“拨云见日”,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课 程给 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在艰难的探索中,我也与生命化课堂改革一起成长起来了,真正是教训多多,收获也颇丰。

    (一)教——胸有成竹

    一年来的新课程实践中,我的观念在不断的变化,认识到了课堂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体现在上课中,过去考虑的最多的是“如何教”,现在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新课程,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在实践的过程,针对不同的课型我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1、对新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可以将简单的内容学的更透,当然,有学生讲解,也有学生为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也是学生有了一种成就感,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2、对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的教学中就比较难,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这种课的教学中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自己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相互交流。因为我了解到,每考完试学生都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每个同学都会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学生留空间,能使他们很好的展示自己,为了巩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还采用了同伴互教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要给别人讲明白,自己必须理解得非常透彻,并且在讲解的过程,同伴之间可以从对方的讲解中学到新的、更好的方法,和不同于自己的思路,从学习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3、对实验课的教学,在实验课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他们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还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看到这种情况,惊讶之余感到格外高兴,学生不仅玩出来门道,而且玩得更高兴更有趣,感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如在学习压强一章内容时,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时,让同学们拿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左右手挤压笔的两端,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通过学生自己感受实验效果,比教师演示实验时看到现象的印象要深得多。再如,讲授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时,可让学生们各抒已见,提出各种猜想、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用实验验证,并对他们的探究进行交流评估。让学生尝试初步的科学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与探究中体验物理学习内在快乐。

    由于有了这些举措,课堂教学少了先前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上课时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和豁然开朗的喜悦。

    (二)学——乐在其中

    由于不再把学生当成装载知识的容器和知识的收购站,而是鼓励学生、带领学生去探究,去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教师学习任务枯燥过程,而成了一个学生们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例如在一节浮力的习题课上,我把练习题分成难易不等的几个层次,以小组为单位,组长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解决一个问题,学生积极参与,特别是一些平时不愿思考的学生都被调动起来了,生怕拖了小组的后腿。而对一些尖子生,我总是要求他们,不要拘于表面,要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在原题的基础上深刻挖掘,让他们对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和探讨。这样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组内问题全部自己解决的优胜组,加星奖励,如果还能对别的组给以援助格外加分,这种快乐的情绪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这样一堂枯躁的的习题课,被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激烈辩论取而代之。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乐学到知识。“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我的建议是”等,成为课堂上学生使用频率最多口头语之一;一双双高举挥动的手臂成了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评——深入人心

    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单纯地以分数认定,对学生的长处和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给以关注,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养成,不再恨铁不成钢,因为我知道,有时候,铁和钢是等值的,学生有自己的人生体验,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考查学生,当然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的东西。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我总是以鞭策激励为主,而对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以鼓励为主。评价学生要选择好时机,也要因人而宜,这样的表扬才能深入人心。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知识拓展这一环节中,提出了一个为优生准备的问题,两分钟过后,我用期待的目光扫描了我的得意门生一遍,发现他们都避开我的目光,我心知肚明,正准备给学生点拨。突然一个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平常不愿发言的学生站了起来,虽然他的回答不很完美,但还是令我和全班同学吃了一惊。我带领全班同学给了他足有一分钟的掌声,看到他的脸红了,我知道脸红的背后,他收获的是得意和自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特别注意去发现他学习过程中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闪光点”,并及时的表扬鼓励,比如哪一次家庭作业完成的不错,我总是不失时机的的在作业本上写上肯定的话,使他学习兴趣逐渐稳定,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让他由对学习物理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快乐,并保持愉快的学习状态,在快乐中学习。

    当然,在一年的生命化课堂改革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从最终的检查来说,学生还是要参加考试,平时的表现再好,平时的考核全部是优,最后中考依然压在那儿,考试模式不变,评价的最终标准不变,生命化课堂改革的前景还是堪忧的。

    从评价 老师的机制来说,历来评价老师都是学生的成绩,即使课上得再好,学生再喜欢你,最后如果没有成绩,原本喜欢你的学生也会背叛你。因此,面对生命化课堂改革和成绩评定这对矛盾,老师如履薄冰,陷入两难。

    尽管如此,一年生命化课堂改革的实践,我觉得还是得比失多,最起码我们努力过了,实践过了,尽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尽管这行脚印可能歪歪斜斜,但毕竟我是在探索着,前行着,希望在以后的生命化课堂改革实践中克服更多的不足,获得更多的成绩。

    热搜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热搜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

    前言 走进地理学

    由于中考考试科目的设置及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地理不够重视,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差。因此,作为高一新教材必修Ⅰ的第一节课,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怎样做”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从而带领学生从容走进地理学。 本节课,教师除向学生系统介绍新课程高中地理学科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以外,还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新课程教材中有趣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尚。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

    2.了解地理学是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

    教学难点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愿学、想学地理的思想动机。

    教具准备能反映地理学特色的图片、地理学科的体系示意图、介绍最新地理学科研究成果的材料或论文精选。

    课时安排1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理学的内容和意义。

    2.引导学生懂得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怎样做?为学好地理课程指出正确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解、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通过什么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研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道:“宁静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看到那些满天的繁星,你会生出什么感想?你是否也有‘我是在哪里?我是哪里来的?我到哪里去?’这样的疑惑?”

    生 大胆想象,踊跃发言。

    师 激励性评价后,指出:人类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园,但直到今天我们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认识得还不够清楚,如为什么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高峰期,人类将如何应对?太阳黑子的周期性爆发对人类有何影响?还有厄尔尼诺现象与世界气候等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未解之谜,如何才能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呢?

    生 必须首先了解她,认识她。

    师 怎样快速地、系统地、深刻地认识地球呢?

    生 必须认真学好地理学,因为地理学能帮助我们彻底认识地球。

    师 今天请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地理学。

    板书:

    前言——走进地理学

    推进新课

    前边我们简单了解了学习地理学的重要性,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包含了哪些学科体系呢?

    板书:

    教案推荐: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最新模板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教案推荐: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最新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情绪。

    2、初步了解乐曲各个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分辨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分乐段聆听后让学生通过图解为乐曲分段。

    教具准备:PPT、钢琴、卡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杨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去欧洲的波兰去旅游,但是啊出发之前,我们要收拾一下行囊,整理一下心情准备快乐地出发吧!聆听——A段

    三、分乐段学习乐曲

    1、A段的认识

    师:刚才这段音乐带给我们怎样的心情呢?(生:开心、快乐…)看来小朋友们都已经调整好心情了。就让我们一起带着欢快地心情,在音乐小火车的带领下高兴地出发吧!——A段

    师:小火车欢快地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奔跑着,我们也一起来给它加加油吧!我们做一个接龙游戏,我拍红色字体的节奏,你们来拍黑色字体的节奏。

    师:(点评)小朋友们拍的真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接龙游戏——拍一拍。——A段师生接龙

    师:小火车跑的很开心现在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让我们用耳朵来把他们找出来,当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你就拍出来表现它,说明你已经找到他了,看看谁的小耳朵最聪明。

    ——听全曲

    2、揭示课题

    师:其实呀我们刚刚听的这首好听乐曲,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认识的乐曲,我们一起来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它叫什么名字为好呢?A、《笛子波尔卡》B、《单簧管波尔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乐曲叫《单簧管波尔卡》,是由波兰的作曲家普罗修斯所创作。——贴课题在黑板上单簧管之前我们学习过《加伏特舞曲》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单簧管,他又叫黑管,波尔卡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一种活泼的舞蹈名称。——点PPT

    3、B段认识

    (1)、师:由于欧洲距离我们中国很远很远,所以我们这次旅行路途非常的遥远,要经历许多各式各样的地方,刚才我们小火车就欢快地在辽阔平原上奔跑着,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小火车又行驶在什么地方呢?——听B段

    生:

    师: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2)、生画图形谱(其他小朋友用手指在空中也跟着一起画图形谱)

    (3)、自主创编舞蹈

    3、C段认识

    (1)师:小火车爬行完一座座大山之后,现在小火车要钻进隧道了,小火车在钻进隧道之前啊它要发出WU……警示人们,我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火车是怎么叫的?

    (2)模唱旋律

    四、全曲欣赏

    1、聆听全曲,揭示乐曲结构。

    小火车这一路经过了3段不同的路段,是哪三段呢?

    生:1段在平原上欢快的奔跑2段是小火车爬山岗,3段是穿行隧道。我们把这三段音乐取一个名字,把他们区分开来,A、B、C你们能区分开吗?我们现在玩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分组进行,当你听到音乐的时候就起立,做相应的动作,并一名派代表到黑板上贴相应的图片,第一大组听A段,第二大组负责听B段,第三大组负责听C段,用歌声来模仿小火车的行驶。大家都清楚自己的游戏规则了吗?大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示你已经听出来了。

    2、拓展欣赏波兰美景

    师:我们这次旅行经过了A段的平原奔驰,再到B段的爬山行驶,然后到C段穿隧道,最后到达终点站波兰了。让我们一起看看美丽的波兰吧!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单簧管波尔卡》,还欣赏了美丽的波兰,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开着小火车走出教室吧!

    网友荐稿:2021人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案季度范文精选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友荐稿:2021人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案季度范文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第2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色彩的对比。

    2、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

    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实用模板]202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一篇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怎样写好自己的教案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实用模板]202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一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投影仪、本班学生座位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让学生先说说

    2、我们全班有48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图)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学生对照座位图初步感知,说出自己的位置。个别汇报,集体订正。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较(2,3)与(3,2)的不同。

    {在比较中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对的更深了解。}

    3、 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电里的座位、地球仪上的经纬度、我国古代围棋等。)

    {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当堂测评

    教师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评比纠错。

    {做到兵强兵、兵练兵。}

    四、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还有什么不懂的?

    {让学生说出,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单篇精选: 202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之一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这篇《单篇精选: 202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之一》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任务导学

    明确任务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加。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

    一、课堂探究,自主学习

    1、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读要求,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

    生独立思考,领会题意和要求。

    课件出示

    合作

    探究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我们每一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来摆一摆、画一画或直接算一算。

    3、汇报交流

    师板书:2的倍数:2、4、6、8、10、12、14……

    3的倍数: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数:6、12、24……

    二、交流展示

    1、明确意义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铺成边长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能铺成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之外,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最小是多少厘米?你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连环递进,通过第一问使学生理解4只是2的倍数,9只是3的倍数,不论是边长4厘米还是9厘米均不符合题意,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字的含义;通过第二、三问使学生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2和3的公倍数,而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正方形是有无数个的,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师:通过刚才的报数和铺正方形的过程,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韦恩图上怎么表示?

    2、找最小公倍数

    师:是不是只有2和3才有公倍数呢?其你也举个例子里找一找他们的公倍数,有一个要求: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的公倍数最多,用的方法最巧。

    汇报交流

    师:请找到最多的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3、发现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

    师让学生举例,然后将学生所举的例子分成了3类。启发学生:我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你所举的例子属于哪一类?咱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让举例的学生汇报最小公倍数)

    得出规律: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如果以后让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会怎么做?

    三、反馈拓展

    1、拓展提升

    13和2()1000和25()

    18和6()8和9()

    1和12()9和15()

    2、师:运用公倍数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周老师和一位乐清的同学在温州参加完同学会之后,第二天要赶回来上班,从温州新南站我们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

    师:为了能同时出发,你认为周老师该选择哪些时间出发?

    3、求三个数的公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评价检测

    练习十七2、3、4题

    热搜教案: 中学数学教学思考篇一


    作为教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怎样写好自己的教案呢?希望《热搜教案: 中学数学教学思考篇一》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对幼儿来说,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做个有心人,以灵活、丰富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那么怎样在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数学?我常常以生活中的事物来引导孩子寻找、感知数学概念:瞧,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怎么有这么多数字?

    时钟上也有许多数字,电话也是由许多数字构成的,不知道什么地方也有数字呢?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处呢?幼儿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寻找着、发现着,纷纷交流着:我发现鞋子上也有数字,是告诉我们这双鞋子有多大;针筒上也有数字,是告诉我们刻度的;书上有数字,是告诉我们书的页码……散步时,我会带孩子观赏周围的各种房子,并引导幼儿说说谁能看得出这些房子上有些什么图形?在幼儿的活动中也到处有数学:如幼儿吃点心时,引导幼儿说“桶里有许多的点心,我拿了一块点心”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幼儿上下楼梯时,引导幼儿边走边数梯子的数量, 正数一次,再倒数一次看看,一样吗?多有趣呀!玩玩具时,引导幼儿按颜色规律拼插,拼完后数一数拼了几个?是不是对称的?户外活动时,引导他们通过滚、拍、摸球,感知球体的特征,增添玩的乐趣;利用一切时间,如散步、劳动、散游等,随机引导幼儿数数、感知图形……

    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幼儿会逐渐发现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有着这么多的有趣的数学,不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关注周围生活的良好习惯,更好地萌发了他们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热搜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设计模板】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2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