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组词精选
发表时间:2022-01-08课文18年纪庆祝祝贺皇宫运动带来自由自己世纪欢庆祝福宫女运行带着自在知己纪念国庆宫里运气海带亲自安分守己自觉课文19泥巴一同伙伴一把刀同伴没有拉手只要成就尾巴相同伙计火把相伴没来拉开需要就业巴西同学伙食把手没事主要就是眼巴巴同事把关要点就近同情要求不要课文20口粮汗水自由冬天呼叫山洞冰冷干粮出汗由于冬瓜欢呼洞穴寒冷粮食满头大汗理由过冬呼声洞眼冷冻粮油汗如雨下自由自在冬眠呼吸洞里冷水课文21千军万马夫人上午禾苗农民丰收辛苦农闲吃苦千山万水农夫午休锄禾农田回收千辛万苦休闲苦瓜万紫千红姐夫午饭农场没收辛勤闲田痛苦功夫午间收下空闲良药苦口中午课文22公司气候公园爬山掉进别人哭声使用流汗司机时候花园爬行掉落别动真格哭笑不得使者流水司令寻候园林爬上掉到别有用心痛哭流涕对流司法等候乐园别开生面分流园丁流行课文23地板力气等候早已向往身体前进忽然平安木板吃力等待已经来往全身前面忽视安全板块力量等车已往往事身后向前忽略安宁里板力大无穷平等往月前方晚安动力等于前后天安门用力等到公安课文24终于办法方法终于看见开起渐渐口渴于是办公司法终点观看起早渐变渴了等于怎么办非法终生看到起床逐渐渴望终年看书起点看法一起起来课文25参与时代岁月华山齐放中间名称与其年代几岁华丽齐全时间称呼与众不同古代岁数中华整齐空间称赞当代岁末课间称重课文26金色每天言行一直香油语文结果留心旁边彩色每次语言笔直汽油口语结束留学两旁红色每个发言直立加油语气团结留下路旁五光十色每人自言自语直行绿油油话语张灯结彩留着旁观直到油画留在一旁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í´ï¡¡ËÊÇÃÀʳ¼Ò£¿精选篇
±¸¿ÎÈË×ܵڽڽÌѧʱ¼ä£º
½ÌѧĿ±ê£º
1.Ö¸µ¼Ñ§ÉúÓÐ˳ÐòµØ¡¢Ï¸Öµع۲ìͼ»¡£
2.×é֯ѧÉúÒÀ¾ÝËùÌṩµÄÁ½Ö»ÀÏÊóµÄ²»Í¬µÄʳÆ×½øÐÐÌÖÂÛ£¬Ëµ³ö×Ô¼ºµÄ¹Ûµã£¬ÔöÇ¿¿ÆÑ§Óò͵ÄÒâʶ¡£
ÖØµã£ºÖ¸µ¼Ñ§ÉúÓÐ˳ÐòµØ¡¢Ï¸Öµع۲ìͼ»¡£
Äѵ㣺×é֯ѧÉúÒÀ¾ÝËùÌṩµÄÁ½Ö»ÀÏÊóµÄ²»Í¬µÄʳÆ×½øÐÐÌÖÂÛ£¬Ëµ³ö×Ô¼ºµÄ¹Ûµã£¬ÔöÇ¿¿ÆÑ§Óò͵ÄÒâʶ¡£
¹Ø¼ü£ºÊ¹Ñ§ÉúÁË½â¿ÆÑ§Óò͵Ļù±¾³£Ê¶¡£
¿Îʱ£º1¿Îʱ
½Ì¾ß£º½Ìѧ¹Òͼ
ѧ¾ß£º½Ìѧ¹Òͼ
Ïà¹ØÖªÊ¶µã£ºÍ¨¹ý½»Á÷ÈÃѧÉúÁ˽âÎÒÃÇÓ¦¸Ã¿ÆÑ§Óò͡£
½ÌÑ§Í»ÆÆµã£ºÈÃѧÉú³ä·Ö·¢±í×Ô¼ºµÄÏë·¨¡£
½ÌѧÁ÷³Ì£º
1.Ö¸µ¼Ñ§ÉúÓÐ˳ÐòµØ¡¢Ï¸Öµع۲ìͼ»¡£
Ö¸µ¼Ñ§ÉúÕûÌ嵨¹Û²ìͼ»£¬Í¼ÉÏ»µÄÊÇ˺ÍË£¿ËüÃÇÔÚ¸Éʲô£¿ÄÜÍêÕûµØËµ³ö»ÃæµÄÄÚÈÝ¡£ÔÙÈÏÕæµØ¹Û²ìÁ½Ö»ÀÏÊ󣬷ÖÇåÄĸöÊÇÊóÀÏ´ó£¬ÄĸöÊÇÊóÀ϶þ£¬ÅªÇåËüÃǵÄʳÆ×ÓÐʲô²»Í¬¡£
2.½áºÏËù¸øÊ³Æ×ºÍͼ»ÄÚÈݽøÐбȽϡ¢ÌÖÂÛ¡£
µ½µ×ËÊÇÃÀʳ¼ÒÄØ£¿Ö¸µ¼Ñ§Éú˵Ã÷×Ô¼ºµÄ¹ÛµãºÍÀíÓÉ¡£
3.×é֯ѧÉú×öÇé¾³±íÑÝ¡£Èç¿ÉÒÔ×é֯ѧÉú½øÐÐÏÖ³¡µÄ²É·Ã£¬¿ÉÒԲɷÃÊóÀÏ´ó¼°ÊóÀ϶þ½ø²ÍʱµÄ¸ÐÊÜ¡£
4.½ÌʦÔÚ½ÌѧʱҪ´´ÉèÉú¶¯»îÆÃµÄÇé¾³ÈÃѧÉúÀÖÓÚ±í´ï£¬Í¬Ê±ÓÖҪǡµ±µØÖ¸µ¼Ñ§ÉúÓÉ¡°²»»á˵¡±µ½¡°»á˵¡±£¬ÓÃÇ¡µ±µÄÓïÑÔÀ´±íÊö×Ô¼ºµÄ¹Ûµã¡£
5.ÔÚѧÉú±í´ïʱ£¬½ÌʦÒýµ¼Ñ§Éú×¢ÒâÇãÌý£¬²»½öÔÚ¡°Ëµ¡±ÉÏ×öѵÁ·£¬¸üÒªÔÚ¡°Ìý¡±ÉϽøÐÐѵÁ·¡£
°åÊéÉè¼Æ£ºËÊÇÃÀʳ¼Ò£¿
Òª¿ÆÑ§µÄÓòÍ
教案精选
1
我们听说的词典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字词典”,课文的题目就引起了人的阅读兴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必须从体验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带领聪聪旅游中,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聪聪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认识到世界就是一本硕大的“无字词典”。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爸爸带聪聪去旅游;第二部分写在旅游途中学会查“无字词典”。在爸爸的引导下,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认识就变得活生生了,对“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学习,让人们明白了“无字词典”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而要学会查它,就要处处留心,认真体悟。
在精读感悟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读好反问句:“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帮助学生领会:通过身边事物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感受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我鼓励学生运用爸爸的办法,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说说“骄阳似火”的意思,再让联系生活让学生想一想夏天烈日当空的情形,选择一种事物说一说“骄阳似火”的意思,在让学生从人、动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等方面,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连贯地、有条理地说一说。在教学第六—八自然段,我引导学生八“眼前”看到地“情景”——“海面上滚滚地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地声音”与“惊涛拍岸”这个词语对照起来朗读体会,明白把眼前看到的具体景象与学过的词义相比照,这又是一种理解词语、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画面,想象画面,促经学生对文中词语的理解,通过朗读相关语句,使文中图画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
所以在课堂上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让学生在学习中引入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掌握方法。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对话”——文本与读者互动,在接受的同时又发挥主动创造性。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确立常查“无字词典”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了。
转载自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论坛
提供张英
角 教案精选
第二单元:角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6---17页《角的认识》,第17页“想想做做”。设计理念: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有关图形的问题;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图形,应注重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3.学生认识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征。4.学生在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射线的概念,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建立角的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点击大屏幕,出现一辆大巴车,车灯发射出灯光,路上有斑马线、实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二)认识射线、直线。1.认识射线。把图中斑马线其中的一条画下来。这是一条什么线?它有什么特点?师将线段左边的端点去掉,向左边无限延长。还能继续延长吗?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有可能延长到哪?这条线叫什么名字?射线有什么特点?2.认识直线。将线段两边的端点都去掉,向两端无限延长,你发现了什么?这条线叫什么名字呢?它有什么特点?我们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让我们再看看图上哪些线是直线,哪些线是射线,哪些线是线段?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线是直线、线段和射线呢?议一议1、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直线射线线段2、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关系?(三)、教学“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小游戏1、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2、在本子上画两个点,试试经过两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3、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射线,看看能画几条?汇报结果2.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四)、建立角的概念。1.让学生动手画一个角,建立角的概念。师边演示边叙述:先画一个点,再经过这一点画一条线,这是一条什么线?2.教学角的符号。我想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角,可以用“∠”表示。(五)拓展应用。一、请你来当啄木鸟医生,帮果树治治病。1.直线比射线长。()2.角的两条边越短,角越小。()3.组成角的两条边是线段。()4.一条直线长5米。()二、摘苹果。1、直线和射线的长度都是(),而线段的长度是()。①、有限的②、无限的③、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的2、在一条直线上确定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是()的一部分,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①、线段②、直线③、射线三、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他们各是什么角?四、小兔子背着一筐苹果往家走,在他面前有三条路,那一条最短呢?a..b(让学生知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是最短的。这样的线段的长度就叫做两点间的距离。)(六)、小结。师生交流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上册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教材一年级上册第54页“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1、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机和是8分,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可以写出四个算式,并初步感知加感法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习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看一幅图可以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出示蓝猫)
(课件)蓝猫: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听说一(2)班的小朋友很聪明,今天,我要试一试你们的本领。
2.同学们,蓝猫要试的第一个本领就是请小朋友们和老师对口令,合成8
(出示卡片8的合成)
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蓝猫决定带你们去参观游泳馆,想不想去啊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1:(出示课件)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同桌交流)
生:有5个小朋友在池中和3个小朋友在池边。
生:有5位男小朋友和3位女小朋友。
生:有7位不戴帽子和1位戴帽子。
2、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呢?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式?
(板书)5+3=(8)
你是怎样计算的?说给大家听听
小朋友们们说的很好,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5和3合成8,所以5+3=8
(2)你还能再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3+5=8
说说这道算式里的3、5、8各表示什么?
(3)你还能提出问题吗?(先在小组里说说)
生:一共有8位小朋友在游泳,其中5位是男小朋友,那么女小朋友有几位呢?
板书:8-3=()
生:一共有8位小朋友在游泳,其中3位是男小朋友,那么男小朋友有几位呢?
8-5=()
说说8表示什么?5呢,3呢?
3、比较算式,加深理解。
小朋友们看,根据这一幅图,我们一共可以列出几个算式?(很多)并读一读这些算式。
4.及时反馈:一(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一幅图就可以写出4道算式,真当蓝猫夸小朋友的时候,小白兔听到了,小白兔不服气的说:“这算什么,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道难题,如果你们能答出我的问题,那才叫本事呢?请看屏幕(课件出示54页试一试)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闯过了小白兔的难关,蓝猫可高兴了,它想带你们去开汽车,踢足球。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方法:说图意,列式
2.游戏:摘苹果(每个苹果后面有一道算式)师出示苹果,指名回答
3.看到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好,美丽的蝴蝶页过来给你们表演节目了,看看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列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
四、小结揭题
师:读刚才的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得数是8的算式。
师:再读刚才的减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8减几。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五、作业:55页第4题
强化练习精选
【课业设计】
一、写一写
lingtímàntílǎnghǒngpiànhēzhì
另提曼题朗哄骗喝志
二、比一比
另()题()漫()哄()喝()
拐()提()慢()共()渴()
三、填一填
朗志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一、猜字谜
士兵的心()
吃饭、劝话,口用力()
二、写句子
1、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做一做
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比例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p40例3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3—7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改进意见一、练习回顾谈话导入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2、化简比:12:48:183、求下面比的比值:12:48:185.4:0.94.4:4二、主动探索教学例3(1)观察、分析: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图2是图1放大后得到的。师: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2)比较、发现: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师:你是怎样发现的?(适当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写出的比的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3)明确概念: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6.4/4=9.6/6揭示: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4)尝试练习:你能写出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思考:长与宽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5)自主创造: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小组能尝试说明为什么能组成比例。(6)明晰方法:你能根据以上的理解,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说出为什么能组成比例。三、巩固练习,明晰概念1、做练一练读题分析、说明理由2、做练习九第3题。3、做练习九第4题4、做练习九第7题: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四、全课小结,提高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理解比例的哪些有关知识?能和同学做个交流吗?五、课堂作业练习九第5、6题。板书设计自我满意度: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特别不满意()教学反思
教案精选篇
练习内容:练习十八第1-8题。
练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组合图形,进一步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在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一、复习1、提问:什么是组合图形?(由几个简单图形组成的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有几种方法?(分割法、添补法)2、这个图形可以看成哪些基本图形的组合?3、下图涂色部分是个圆环形。它的外圆半径是10厘米,内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二、指导练习1、练习十八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1)分割法。把它分割成两个梯形,求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和。[(60+45)×(30÷2)÷2]×2把它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求这三个图形的面积和。30×45+[30÷2×(60-45)÷2]×2(2)添补法添上一个三角形,求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差。(30×60)-[30×(60-45)÷22、练习十八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3、练习十八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本题解题思路是:空心地砖实际占地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4、练习十八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本题解题思路是:草地的面积=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5、练习十八第5题。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尤其是要指导学生看图,它不是两幅图,而是一个组合图形的分解图。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10)×12÷2-3×4÷2-(4+6)×4÷26、练习十八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10×20+20×10÷27、练习十八第7题。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要求火箭模型平面图的面积,就是求图中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的总面积。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8×10÷2+8×70+(8+16)×8÷2三、拓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95页练习十八的第8题。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要求各部分的面积应先求出总面积(即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根据各部分与总面积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相应的面积。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们有什么体会?五、作业1、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图形的面积:2、如图,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对称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页-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准备:剪刀、彩纸、练习纸、教师准备剪好轴对称图形以及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
师:一天,小蝴蝶和小蜻蜓在寻找自己的同类,小蝴蝶说“树叶也和我们是同类”,小蜻蜓不同意,于是他们一起去请教山羊老师。山羊老师告诉小蜻蜓说,小蝴蝶说的一点也不错,在数学王国里,树叶和你们是同类。
同学们,山羊老师为什么说树叶和小蝴蝶、小蜻蜓是同类呢?
二、观察,初步感知对称。
1、观察,直观感知。
师:老师这里有蝴蝶、蜻蜓和树叶的图象,同学们观察一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生回答。教师根绝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对称。
2、操作感知对称。
师:刚才我们同学观察知道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怎样就能知道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
学生出注意想办法。(可以用对折的办法)
3、操作验证。
我们可以把这些图形对折,观察。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演示这些图形对折,同学们说发现。
师:把这些图形对折,两边的图形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板书: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对称,认识对称轴。
1、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师: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知道了对称图形的特点。你能用剪刀剪出一个对称的图形吗?
师:先想一想,我们怎样就能剪出一个对称的图形来?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学生说一说。
教师演示。师:我们可以这样把一张纸对折,用剪刀剪出你想剪出的图形的一半,就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了。教师演示剪出一个。(如上衣)
师:下面动手试试吧。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剪完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认识对称轴。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剪出的图形中间都有什么?
生回答。教师讲解:对,是我们刚才对折时的折痕,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我们这样画出来,教师操作演示,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四、巩固练习,反馈新知。
1、举例,回归生活。
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事物是对称的。
教师演示事例:脸谱等。逐个展示,学生观察。
师:你还发现有哪些对称的事物呢?
学生举例。集体评价。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来欣赏一下。教师演示,学生欣赏。
2、找对称轴。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你能找出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教师出示“做一做”的题目。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在练习纸上画出它们的对称轴,集体展示评价。
五、课堂小结。师: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