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数字化信息基础
  • 数字化信息基础

    发表时间:2022-04-25

    数字化校园平台方案。

    初中教师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要想在初中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对于初中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字化信息基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第二节,1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二进制数概念及其简单运算;

    正确理解数据、编码、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概念;

    了解信息处理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二进制数基础知识(重点);

    二–十进制的换算(难点)。

    教学方法:运用对比法学习二进制,进行换算竞赛,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a)设问

    你对十进制数.9是如何认识的?(针对数位权重、数码等关键问题提问)

    2.导入

    b)数字化信息基础(板书或投影)

    二进制数举例:

    (1001.01)2=?

    3.对比

    .9=2×103+0×102+0×101+1×100+9×10-1

    (1001.01)2=(学生仿照上题回答)

    数码个数的对比;(投影,下同)

    数位权重的对比;

    运算法则的对比;

    书写格式的对比。

    4.题例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换算:

    整数部分“除以2反序取余”;(举例)JK251.cOm

    小数部分“乘2取整”;(举例)

    5.演算

    若干习题。(学生运算竞赛)

    6.探索

    简述八、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关系;

    举例;(学生讨论)

    规律小结。(板书或投影)

    7.简介

    数据和编码;(板书或投影,下同)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信息的处理。

    8.小结

    概括学习要点:

    二进制数的有关规则;(板书或投影,下同)

    二-十进制换算;

    布置阅读。

    jk251.coM小编推荐

    神经调的结构基础基本方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功能;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2.掌握神经元的概念、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神经元的类型及其分布。

    3.掌握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学会做膝跳反射实验。

    说明:本章是继人体组成概况、运动功能、运输功能、营养功能、呼吸功能等前序课程之后的教学内容。核心问题:神经调节功能是怎样发生的?以此统领各节教学。基本目的是对人体机能整体性的实现形成科学的、具体的认识。为此必须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结构。本节的教学内容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为此确定上述目标。

    目标1.即要求理解机体各部分活动的协调统一以及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就是调节功能的意义和表现;在认识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形成对神经调节的基本理解

    目标2.是实现目标1.与目标3.的必要知识基础;

    目标3.是理解神经调节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

    另外,不能认为“目标”只是对知识结构提出要求,因为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为此必须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而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对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才可能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师生的互动等都必须采用教与学的适宜方法,必须体现对学生科学的思想观念以及能力发展的目标要求,并使知识掌握与思想观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互相包容。

    难点、重点分析

    1.难点:神经元的功能与分布;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

    分析:关于神经元的功能,教材中的表述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显然,“刺激”是指什么?“兴奋”又是什么?兴奋怎么传导?“冲动”又是怎么回事?由于这些概念在教材中缺少直观材料,学生的认识难以具体化,也就必然难以形成抽象的概念。对于神经元的分布,由于脑脊髓、神经等的结构了解还很少,对灰质、白质、神经节等也需要认识的直观性,所以难于较明确地把神经元的分布情况与相应结构一一对位。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基本结构的认识,教材中虽有膝跳反射活动的直观内容及反射弧模式结构的简要说明,但具体反射的实例介绍不多,更没有对反射与具体的调节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因此能概括地认识到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较困难的。

    突破难点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教材的直观。具体地讲,可以通过对反射实例的直观、反射弧构成及神经元联系模型的直观等手段,创立教学的客观认识条件,并注意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只有使学生建立起必要的具体认识,才可能实现有关的教学目标要求。

    2.重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结构。

    分析:理解神经调节的功能,必须先建立起“反射”的认识;理解反射过程的实现,必须掌握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及其神经元的联系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于神经元的认识,则是理解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所以,上述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即教学重点。

    突出重点,首先要注意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要注意及时从直观材料中抽提出概念并使概念具体化。具体讲,需要从神经调节的简单实例中分析调节的具体作用,归纳过程和规律,建立反射概念;从对于神经系统组成及神经元模式结构的直观材料的观察出发,突出结构特点的分析,重点讲解神经元的功能;从具体反射实例出发,观察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模式图,建立反射弧的认识。

    课时安排:

    本节教学内容参考课时为2课时。

    教学媒体:

    神经系统挂图,神经元模式图,反射弧模式图,以及反射弧的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基本内容与程序】

    神经调节的作用→反射的概念→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已知认识——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各有其特殊功能活动——出发,提出:在整体活动中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有什么联系呢?

    引导出对神经调节基本作用的认识:

    要学生观看教材中的两幅插图(图Ⅳ—64、65),边看边想:图中表现了什么情景?

    请学生发言,教师插以适当交谈引导之。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关键语句,如:运动中出汗,说明身体产热和散热多了;呼吸加强,说明体内利用O2和产生CO2多了……等等。总结归纳出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体各种活动具有协调性和适应性的结论。

    教师提出,人体为什么能够实现这种协调与适应呢?这是机体具有调节功能的结果,而神经调节就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从而引出本章节课题,并明确指出,神经调节的基本作用是:使体内各部分活动相配合,使机体与环境变化相适应。

    2.初步建立“反射”的概念:

    教师提出,神经调节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实现的?然后可举例描述发生神经调节的现象,或请某些同学来配合,实际表现一下调节现象。例如“针刺—缩手”的反应,或者是“立正—前倾失去平衡—平衡调整动作”的反应过程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神经调节现象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表现上可解释为:反应发生及时而迅速;反应动作准确而有效;反应过程规律而稳定。)这同调节作用的要求是相适应的。教师可以提出,由于神经调节的这样一些特点,人们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做“反射”,意思是说,当机体感受一定刺激后,会在体内沿一定结构传送信息,然后产生一定反应。其实,机体能够将某种刺激形式转化为可以在体内传送的信息,并发出反应指令的,正是神经系统。

    3.了解神经系统组成的概况:

    教师出示神经系统挂图(也可同时出示神经系统模型,直观效果会更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先后介绍:脑、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然后指出,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包括脑和脊髓,后者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请学生观察并思考,神经系统的整体结构形态可能是怎样适合完成信息传送与调节作用的?由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归纳、总结:周围神经系统犹如通讯线路,在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之间建立联系;中枢神经系统则好像信息处理中心,集中于中央部位。

    教师提出,神经系统具体是怎样实现调节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也就是神经细胞。

    4.认识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复习第一章学习中应有的神经组织和神经细胞的知识: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特点是,具有胞体和突起,突起适合接受和传送信息,胞体适合综合处理信息和作为代谢中心。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形态神经元图:脑脊神经节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小脑浦肯野氏神经元、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等。请学生观察、比较,并对照教材中图Ⅳ—67,指出神经元的基本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讲解: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是它传送的一种信息形式,实为一种生物电现象。兴奋若沿神经元传导,就叫做冲动。在体内,神经元上冲动的传导方向是确定的:有的突起将冲动传向胞体,称之为树突;有的突起将冲动传离胞体,称之为轴突。一个神经元常有许多树突,而由胞体发出的轴突则只有一个。

    教师做如上讲解时要同时配合适当的板图,用“→”在板图上表示冲动传导方向,并注示树突与轴突。

    接着请学生再观察图Ⅳ-67,先后讲解髓鞘、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等概念。

    然后指出,神经元发生兴奋是缘于受到某种形式作用。凡是能引发神经元兴奋的作用因素都叫做刺激。

    最后教师提出,根据前面对于“反射”的理解和对神经系统结构的认识,要同学们讨论:使用神经元、树突、轴突、末梢、兴奋、冲动刺激、反应等概念,设想一个反射发生时,信息会怎样在神经系统内传送?并请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表述时有关概念使用是否得当,并及时给予指导。对于设想的整体思路可不做具体评价,但要适当、充分地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为下一课教学作好认识上的过渡准备。

    【板书设计】

    三、第二课时:

    【基本内容与程序】

    神经元的分布→膝跳反射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反射弧与反射方式。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从上一课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出发,同学们可以设想:在反射发生时,参与反射的各个神经元必然在神经系统内构成一定的分布和联系,才能保证调节信息被迅速、准确、稳定地处理和传送。那么,神经元是怎样分布、又是如何联系的呢?

    引出本课学习的题目。

    2.了解神经元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概况:

    教师出示神经系统整体组成图、神经结构及神经节结构图、脑与脊髓剖面图,先后介绍神经、神经节、灰质、白质(传导束)的结构概念。使学生了解: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位于神经节、突起分布在神经里;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位于灰质中、突起主要分布在白质内。然后提出,神经元的如此安排,在发生反射时它们又是怎样联络、怎样规律地传送调节信息呢?下面我们就从一个具体的反射形式上来进一步了解这些问题。

    3.做膝跳反射实验:

    教师可先请一位同学前来配合,由学生做被试者,教师做实验者。由教师将实验方法、现象演示给同学们看,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的操作与被试者的反应动作。然后请一、两位同学谈谈观察的情况:怎样扣?扣在哪儿?如何反应?

    再由同学之间两人一组互相做一下膝跳反射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引出本反射实验的操作。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首先分析本反射的刺激与反应方式的确定性:刺激是要快速地叩击膝盖下位韧带,使之受到突然牵拉,缓慢的作用是不能引出膝跳反应的;反应是小腿突然跳起,也就是刺激之后随即发生的伸膝关节动作。反应可重复。

    然后分析本反射的适应意义:通常肌腱、肌肉受到突然牵拉的作用而引起相应的肌肉收缩,是对维持身体姿势或身体平衡有利的。

    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教材中图Ⅳ—70,或由教师出示膝跳反射反射弧模式图。明确:接受刺激并能引起产生兴奋的结构叫感受器;能将兴奋传向中枢的神经结构叫感觉神经或传入神经;能接受特定的传入兴奋并发出相应神经冲动的中枢结构叫神经中枢;将神经中枢发出的冲动传达到反应部位的神经结构叫运动神经,或传出神经;在传出神经控制下发生反应的结构叫做效应器。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内;效应器为股四头肌本身;感觉神经的神经元(称感觉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其轴突从后边进入脊髓(或说沿脊神经后根—在图示中注明—进入脊髓);运动神经的神经元(称运动神经元)胞体在脊髓灰质前角,在此感觉神经元轴突末端与运动神经元树突联系,将信号传送给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由脊髓灰质前角发出后直达效应器——股四头肌,控制其收缩活动。

    5.建立反射弧的一般认识:

    通过前述分析,教师可以指出,各种反射的完成都是通过五个相应结构及其联系来实现的,这就是“反射弧”,即反射的结构基础。

    比较教材的图Ⅳ—69、70,可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反射弧其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在中枢直接联系,复杂的反射弧在神经中枢内还可以通过一级乃至多级神经元的联系才能将信号从感觉神经元传到运动神经元。这些联系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的中介神经元统称为中间神经元。

    最后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材中“动动脑”(第80页)的三个问题,从学生的发言中检查对于反射与反射弧的理解和掌握的认识程度。

    【板书设计】

    经典初中教案计算机操作基础


    初中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初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初中教案计算机操作基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基础

    本章任务:

    1、学习windows系统中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2、学习windows系统中的基本操作;

    3、学习windows系统中引用程序的开启;

    4、学习windows系统中资源的管理。

    课题:初识windows

    课时:一节课

    目的:1、掌握开机、关机;

    2、桌面介绍;

    3掌握鼠标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windows系统简介

    目前计算机是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就是MicroSoft(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

    该系统使用和浏览都很方便,只需用鼠标指针指向图标,双击一下就可以打开程序文件。

    二、开机、关机

    计算机的开机,要注意1先打开外部设备的电源开关,如显示器、打印机等。2然后将计算机主机的电源开关打开。系统便启动硬盘上的操作系统Windows95/98,如果系统设置了密码或已经连接在网络中,则会出现登录框,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3输入完用户名和密码后,4按回车或点击“确定”,即可进入到Windows95/98窗口中,所见到的是Windows95/98的桌面,上面有一些常用的系统图标可以操作。开机过程完成了!

    关机:1在屏幕的左下角找到“开始”按钮,2用鼠标点击,将出现菜单点击“关闭系统”,出现对话框;3确认选择了“关闭计算机”,4然后点击“是”,系统将自行关闭。有些计算机在进行此项操作时会自动将主机电源关闭,但是有些计算机关不了,而是最后显示“您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5此时可以直接关闭主机电源开关,6而后顺序关闭外设即可

    三、桌面介绍

    桌面,即进入windows后屏幕所出现的界面。其常见图标有:

    1“我的电脑”,2“我的文档”,3“网上邻居”,4“回收站”,

    5“我的公文包”,6“internetexplorer”,7“outlookexpress”。

    四、鼠标使用

    鼠标器(简称鼠标)是一种输入设备。在Windows95/98中,使用鼠标可以方便操作。鼠标上通常有两个或三个按钮,以使用右手握三键鼠标为例:鼠标电缆朝前方,大拇指轻贴鼠标左侧,无名指和小指轻贴鼠标右侧,食指放在鼠标左键上,中指放在鼠标右键上,中键不常用,需要时可以用食指操作。

    鼠标的操作通常有以下几种:

    ◆移动:在鼠标垫板上滑动鼠标,屏幕上的鼠标指针会随着移动。移动鼠标可以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屏幕上的指定位置。

    ◆单击左键: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所需位置,2然后快速按下左键并立即放开。此操作最常用,又简称为单击。

    ◆单击右键: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所需位置,2然后快速按下右键并立即放开。

    ◆双击: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所需位置,2然后快速按两下左键并立即放开。

    ◆拖拽: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一个对象上,2按住左键不放,3然后移动鼠标。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

    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由于实际生活中有时要把结果搞得准确是办不到的或没有必要,所以近似数应运而生,近似数和准确数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2.学生学法,从身边找出应用近似数,准确数的例子→近似数概念→巩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3.疑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提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自己找出类似的例子,教者提出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数的有关问题,学生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有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该怎样分?

    生:平均每人千克

    师:给你一架天平,你能准确地称出每人所得苹果的千克数吗?

    生:不能

    师:哪怎么分

    生:取近似值

    师:板书课题

    2.12

    【教法说明】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研究近似数是必须的,是自然的,从而提高学生近似数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出示投影1

    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初一(1)有55名同学

    (2)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千米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

    (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

    学生活动:回答上述问题后,自己找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

    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许多时候只能用近似数你知道为什么吗?

    启发学生得出两方面原因:1.搞得完全准确有时是办不到的,2.往往也没有必要搞得完全准确.

    以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例,揭示近似数的有关概念

    板书:

    1.精确度2.有效数字: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例如:3.3有二个有效数字3.33有三个有效数字讨论:近似数0.038有几个有效数字,0.03080呢?【教法说明】通过讨论学生明确近似数的有效数字需注意的两点:一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起;二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的数字,教者在有效数字概念对应的文字底下画上波浪线,标上①、②例1.(出示投影2)下列由四舍五入吸到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43.8(2).03086(3)2.4万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者板书.对于近似数2.4万学生又能认为是精确到十分位,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近似数与5.4和近似数5.4万中的两个4的数位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教法说明】对于疑点问题,通过启发讨论,适时点拨,远比教者直接告诉正确答案,理解深刻得多.巩固练习见课本122页练习2、3页例2(出示投影3)下列由四舍五入得来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21.80(2)2.60万(3)学生活动,教者不给任何提示,请三位同学板演(基础较差些的做第一小题,基础较好的做第二、三小题)其余学在练习本上完成,请一优秀学生讲评同桌同学互相检查评定.【教法说明】①通过本例的教学,学生能进一步把握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②通过分层板演,学生点评,能提高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4)一、填空1.某校有25个班,光的速度约力每秒30万千米,一星期有7天,某人身高约1.65米,远些数据中,准确数为_________,近似数为____________2.近似数0.1080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_________个有效数字,分别是____________二、下列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32.021.5万3学生活动:学生抢答:【教法说明】抢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四)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1)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两个注意点;(2)带单位的近似数(为2.3万)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求法.八、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中的效,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小明到书店买了10本书(2)中国人口约有13亿(3)一次数学测验中,有5人得了100分(4)小华体重约54千克2.填空题(1)3.14精确到________位,有_________有效数字(2)0.0102精确到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3)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_3.选择题(1)下列近似数中,精确到千位的是()A.1.3万B.21.010C.1018D.15.28(2)有效数字的个数是()A.从右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算起B.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算起C.从小数点后的第一个数字算起D.从小数点前的第一个数字算起九、布置作业课本第124页A组l.十、板书设计

    信息信息处理工具教案模板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初中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信息信息处理工具教案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主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2、课前打开电脑。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二、新课教学解释: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1、信息的获取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2、信息的传递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 报纸、电报、电话、广播— 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3、信息的处理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三、信息社会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四、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全课总结1、什么是信息?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教后记]

    微型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案


    一名优秀的初中老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那么如何写一份初中教案?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微型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案”。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结构;知道五大部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结合练习过程中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及五大部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实物、课件,讲述与操作相结合。【课型设计】通过实物及课件,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组成部件,由学生总结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因此这节课没有完全按教材内容讲,而是结合现在主流计算机配置进行讲解,教学素材大部分是自己采集的实物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提供网络化学习的路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电脑、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2、练习文档,自学软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提示一、导入新课(情景设置,问题导入):1、准备新授之前,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了解程度,展示打开的计算机主机箱,激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2、导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我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这个新兴的学习、生活、娱乐工具,既是工具,我们不但要使用好它,还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计算机是怎么样构成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1.4(计算机硬件)二、开展新课实物展示计算机课件展示计算机图片,提问各部分名称,显示各部名称,连接鼠标键盘,讲解其作用——输入设备返回——机箱内部打开实物计算机让学生看到其内部结构,结合课件图片,讲述其内部各部件名称并连接到各页讲述其作用——输出设备、存储设备、CPU。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讲述过程中采取启发提问法,学生能回答的,老师就不讲。键盘、鼠标的种类CPU主频:计算机档次的标志;显示器的性能指标;硬盘的容量、转速;软盘与U盘教学过程教学提示三、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式:分组总结,代表发言,不足补充。得出结论四、教师小结五、练习(见附1、附2)做附1时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系统属性来查看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果讲课教室能上网的的话,还可让学生到网上去了解更多的硬件知识,并模拟DIY一台计算机。六、教师总结,结束本课并且出示启示: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善于发现,学习事半功倍。深化意识,协作学习。让同学展现在学习信息技术中的乐趣。教师对本节课做总结对课题进行引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基础工业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教案示例2

    ——“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

    【教学难点】分析四大工业的特点。

    【教学用具】我国主要钢铁工业的分布图、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学习了哪几种基础工业?

    (导入)除此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业—钢铁工业。

    (板书)5.钢铁工业: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钢材的广泛用途。

    (总结)所以说,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学生活动)读图“我国主要钢铁工业的分布”:

    1.读出我国大型钢铁工业中心。

    2.这些钢铁工业中心的分布与铁矿资源的关系,举例说明。

    (总结、板书)在铁矿产地、

    (提问、学生讨论)太原、北京、上海等地钢铁工业的建立,并非在铁矿产地,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总结、板书)煤炭产地、消费市场、交通便利地区

    (提问)综合以上五种基础工业的分布状况,找出全国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学生活动)

    1.读图查阅,讨论回答。

    2.将讨论结果与图“中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对照,并结合课文读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3.在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处,分别用①、②、③、④标注,同时也在课文中用相应的符号标注。

    (板书)二、主要工业基地

    (讲述)以上五种基础工业主要是为其它工业部门的生产提供物资的,我们把这种工业称为重工业;把为人们生活提供物质的生产部门,称为轻工业(如食品工业)。

    (学生活动)说出自己知道的其它重工业和轻工业。

    (提问)四大工业基地分别以哪些工业为主?

    (学生活动)分四组,每组负责一个工业基地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可见,四大工业基地各具特色,有的是重工业基地—辽中南;有的是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沪宁杭;有的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

    (板书)1.重工业和轻工业:

    2.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点:

    (总结)略

    【板书设计】

    一、基础工业的分布

    5.钢铁工业

    二、主要工业基地

    1.重工业和轻工业:

    2.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点: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说稿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什么样的初中教案比较高质量?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说稿,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说课的题目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设计理念。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高中版第二册第11章第5节《数据图表》部分。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内容,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信息加工的内容有三,即文本信息加工、表格加工和多媒体信息加工。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能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有所用”的快乐。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图表的制作是本节课的基础,制作好图表才能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分析和应用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依据,所以确定为重点。难点:1)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的选择与修改。2)运用有效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并对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学生通常会在数据源选择、图表修改上遇到问题,以及不会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所以确定它们为难点。二、说教法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我注意更新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先学后教,“兵”教“兵”先学,就是让学生自学,尝试独立操作;后教,是根据学生自学效果,教师进行精讲、点评,并尽量让学生去“教”;“兵”教“兵”,就是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角色,自学得较好的学生操作给其他学生看,通过示范,在学生间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达到共同进步。2.任务驱动法当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有初步了解后,利用事先设计好的由易到难的任务驱动他们去完成,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新课的内容,解决重点难点。3.提问引导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通过“提出疑问”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学生“学会”为“会学”。三、说学法我所教的高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浓厚兴趣,学习态度认真,肯学敢问,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也有个别学生遇到难题不肯思考寻求方法解决问题。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指导他们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具体采用如下方法:1.示范促进法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他们碰到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让自学学得好的学生做示范操作,教师单纯的教变成学生间的学,并形成全体学生相互促进,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2.角色扮演法结合任务驱动的教法,让学生充当小教师、决策者等角色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3.探究法对于每个操作任务,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独立尝试操作,自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四、说教学过程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展示课件,显示两幅xx年印度洋海啸前后同一个地区的图片,通过比较,直接可以看出灾情严重,震撼每个同学。继续展示课件,显示与海啸事件有关的三组数据,窗口左侧为表格形式,右侧为图表形式,让学生观察比较左、右两侧,哪个能更直观、美观的反映问题,通过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到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更直观、更能让人理解。那么这样的图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新问题自然就出来了。通过提问,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明确了学习任务,并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2.鼓励自学,掌握图表作用该环节是学习表格数据图表化的基础,因为不同类型的图表适用于不同情况,学生要先弄清每种图表的作用,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图表。高中学生有自学能力,所以采用的方法是自学法。自学后提问如下:1)要生成“海啸中各国死亡人口比例图”应采用哪种图表类型?2)要生成“历年来印尼旅游的人口增长趋势”应采用哪种图表类型?通过这样的问题检查学生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选择图表类型。3.角色扮演,任务驱动在该环节采用四个任务。任务一,将“海啸中各国死亡人数表”生成柱状图,并加标题。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生成图表的方法。任务二,将“海啸中在泰国死亡的泰国人和外国人人数表”生成饼图,显示泰国人与外国人死亡人口比例。从所占比例能发现什么问题?目的是巩固生成图表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任务三,将历年来印尼旅游的外国游客数做成折线图,从折线图中两处人数明显减少的位置,是否可以试探找找原因。目的是熟练地生成图表,深入分析图表。任务四,典型地震发生的农历日期与农历的初一或十五的关系,将之做成xy散点图,从散点分布情况,会得出什么结论?这个任务注重实践应用,将学到的制作方法和分析方法用于实践。这四个任务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掌握一般方法到实践应用。下面逐个说明任务的实现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各任务来解决知识的重点难点。任务一,根据海啸中各国死亡人数,制作柱状图,并加标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命令。让学生试探根据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并让学生留心两个问题,其一,图表向导有几个步骤?其二,图表标题怎样设置?学生完成探索,基本可以弄清以上两个问题,但是制作的图表会有很多问题,而且每位同学出现的问题不完全相同,如何让学生弄清出现问题的原因呢?方法是:利用电子教室,将某个学生具有典型问题的图表展现给所有学生,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学生提出图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修改意见,采集学生集体智慧,完成图表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帮助修改图表的很多方面,如有的同学指出加上x轴y轴标志,还有的同学指出图表的大小和位置不能遮住表格数据,还有的指出加上数据标志等,更有些同学提出将图表区加上图案或设置字体等,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索精神加以肯定;另外还会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或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教师精讲,例如:某位同学做出的图表是空的,这样的问题正好教给学生如何选择数据源。还有的同学不会在已有的图表的基础上修改,只会删掉图表,从头做,这样的问题正好教给学生利用鼠标右键选择命令修改图表。这种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全部投入学习讨论中,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图表的制作方法及修改方法。但这个任务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初步学会了图表的制作方法,还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制作,并能简单分析图表,所以设置了任务二。任务二:将海啸中在泰国死亡的泰国人和外国人人数表,制作成饼图,并显示所占比例。该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图表中蕴含的含义,为什么在泰国死亡者中,泰国人只占20%,外国人却占了80%?从数据所占比例说明泰国是旅游国家,外国死亡者主要是游客。通过简单的分析,让学生知道,直观的图表有利于发现问题。该任务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图表中可以发现其蕴含的信息。使本节课的重点得到解决。在任务二的基础上,设置任务三,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不仅能熟练制作图表,而且能对复杂图表进行分析。任务三:将印尼历年外国旅游人数做成折线图,并添加趋势线,分析其中两个低谷期游客明显下降的原因。学生已经掌握了图表的制作方法,做出的图表又对又快。提示学生在折线处单击鼠标右键添加趋势线,这个任务的设置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即进一步学会分析图表,从图表中提炼数据反映的问题。这个任务进一步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并培养学生学科整合能力。通过以上三个任务,学生学习了制作图表和分析图表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将学会的方法用于实践,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设置任务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任务四,学以致用,提供一个综合的例子,不仅要求学生独立制作一个图表,而且能够从图表中得出相关的结论。提供的表格数据是典型地震发生的农历日期,其中一列数据是用1或0,1表示发生地震日期在农历的初一或十五前后4天范围内,0则表示不在这个范围内。根据这列数据制作xy散点图,根据散点分布,要求学生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后,结合地理学科中天体的运行规律进一步解释这个结论。这个任务,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还培养了学生学科整合能力,加强了知识的联系。4.归纳总结,布置作业这个环节不容忽视,我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通过回顾,学生对自己所学与课本各知识点一一对照,从中体验到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搜集身边的数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五、设计理念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地理、政治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2.讲练结合,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对重点难点知识精讲。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石立纲

    信息信息处理工具初中教案精选


    一名优秀的初中老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初中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小编为你推荐《信息信息处理工具初中教案精选》,希望您喜欢。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 报纸、电报、电话、广播-- 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

    [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课总结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技术教案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初中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信息技术教案》,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课题:浏览internet

    教学目标:

    l学会浏览internet

    l学会搜索信息

    l学会收藏网址

    l学会下载信息资源

    教学重点: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②下载信息资源

    教学难点:下载信息资源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预习(布置任务)→练习(解决任务)→辅导(个别辅导)→答疑(共性解答)→评价(检验任务)

    学生使用部分(任务完成有困难时,可随时找老师或身边同学探讨)

    一、游览internet(浏览卡秀网站的过程中认识浏览器)

    双击桌面上的“internetexplorer”图标,打开ie游览器,进入internet,一般会显示默认主页。

    任务一:根据下面的网址游览卡秀网站:

    卡秀网址:

    操作要点:在地址栏内输入网址,按回车键。

    看到“卡秀”网站了吗?通过这个网站,你可以做些什么事呢?一点通:显示在网站的的主页——相当于一本书的封面,从这主页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网站上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光标变为手形的位置即是“超级链接”,点击“超级链接”即可进入相关网页(不试一下吗?)。“后退”按钮——返回前一网页“前进”按钮——前进到下一网页“主页”按钮——直接回到默认主页“停止”按钮——中止正在连接的网页“刷新”按钮——更新当前网页(常用工具按钮介绍)任务完成了吗?瞧,你已经会浏览网页了,不难吧!二、信息的搜索(查找关于贺卡的资料)如果我不知道“卡秀”的网址,怎么办?许多的网站提供了网络信息搜索的功能——搜索引擎这样的网站有:搜索引擎:搜狐:新浪:雅虎:以“搜狐”为例:任务二: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关于贺卡的资料。操作要点:①在地址栏内输入搜狐网址②找到搜索引擎的位置输入关键词:贺卡③按“搜索”按钮后点击“贺卡”,即可进入关于贺卡的网站你找到刚才我们游览过的“卡秀”网站了吗?任务完成了吗?你真行,都会自己查找信息了,还想查找什么信息呢?三、收藏web网页(把喜欢的网址收藏起来)卡秀这个网站是不是很有意思,想收藏起来吗?对于喜欢或常用的网页,为了下次用时不必再搜索,我们可以把它“收藏”到收藏夹内。任务三:收藏“卡秀”网页操作要点:①进入“卡秀”的网页②点菜单项“收藏”→“添加到收藏夹”③在“名称”栏中输入“卡秀”,单击“确定”想一想?当下次要游览这一网页时,怎么办?(你有几种方法?)任务完成了吗?棒极了!数数看,你收藏了几个?四、下载internet信息下载——接收网上有用信息,保存在自己的计算机中。(注:被下载的信息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f:\初中”)进入你收藏的“卡秀”网站1、下载网页任务四:下载卡秀主页操作要点:①单击菜单“文件”→“另存为”②输入文件名,保存在f:盘的“初中”文件夹内。③单击“保存”按钮。快去看看,“f:\初中”文件夹内有你保存的文件了吗?任务完成了吗?嘿,不上网也能看网页了!是不是有些神奇?2、下载图片任务五:下载卡秀主页内任意一张图片操作要点:①右键单击“图片”选“图片另存为”②输入文件名,选定保存位置“f:\初中”③单击“保存”按钮看一看,“f:\初中”文件夹内有你下载的图片了吗?任务完成了吗?哈!以后你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好图片而发愁了!任务六:打开记事本,从网页上下载一段文字,并保存在“f:\初中”文件夹中?动动你聪明的脑袋,你肯定行!任务完成了吗?我为你骄傲!你已经全部顺利过关了!五、课后练习1、查寻一个介绍蓝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的网站。2、从中选一张自己喜欢的网页,收藏到收藏夹里。3、下载一页介绍乔丹的网页和一幅关于乔丹的图片保存到f:\初中文件夹。附本节学习任务评价表:(完成一项任务后在“效果分”项打上“√”)《游览internet》学习任务评价表学习任务分值效果分任务一10任务二10任务三10任务四10任务五10任务六20小组有团队协作精神30

    数学教案-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

    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由于实际生活中有时要把结果搞得准确是办不到的或没有必要,所以近似数应运而生,近似数和准确数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2.学生学法,从身边找出应用近似数,准确数的例子→近似数概念→巩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3.疑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提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自己找出类似的例子,教者提出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数的有关问题,学生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有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该怎样分?

    生:平均每人千克

    师:给你一架天平,你能准确地称出每人所得苹果的千克数吗?

    生:不能

    师:哪怎么分

    生:取近似值

    师:板书课题

    2.1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教法说明】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研究近似数是必须的,是自然的,从而提高学生近似数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出示投影1

    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初一(1)有55名同学

    (2)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千米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

    (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

    学生活动:回答上述问题后,自己找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

    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许多时候只能用近似数你知道为什么吗?

    启发学生得出两方面原因:1.搞得完全准确有时是办不到的,2.往往也没有必要搞得完全准确.

    以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例,揭示近似数的有关概念

    板书:

    1.精确度2.有效数字: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例如:3.3有二个有效数字3.33有三个有效数字讨论:近似数0.038有几个有效数字,0.03080呢?【教法说明】通过讨论学生明确近似数的有效数字需注意的两点:一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起;二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的数字,教者在有效数字概念对应的文字底下画上波浪线,标上①、②例1.(出示投影2)下列由四舍五入吸到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43.8(2).03086(3)2.4万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者板书.对于近似数2.4万学生又能认为是精确到十分位,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近似数与5.4和近似数5.4万中的两个4的数位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教法说明】对于疑点问题,通过启发讨论,适时点拨,远比教者直接告诉正确答案,理解深刻得多.巩固练习见课本122页练习2、3页例2(出示投影3)下列由四舍五入得来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21.80(2)2.60万(3)学生活动,教者不给任何提示,请三位同学板演(基础较差些的做第一小题,基础较好的做第二、三小题)其余学在练习本上完成,请一优秀学生讲评同桌同学互相检查评定.【教法说明】①通过本例的教学,学生能进一步把握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②通过分层板演,学生点评,能提高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4)一、填空1.某校有25个班,光的速度约力每秒30万千米,一星期有7天,某人身高约1.65米,远些数据中,准确数为_________,近似数为____________2.近似数0.1080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_________个有效数字,分别是____________二、下列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32.021.5万3学生活动:学生抢答:【教法说明】抢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四)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1)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两个注意点;(2)带单位的近似数(为2.3万)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求法.八、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中的效,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小明到书店买了10本书(2)中国人口约有13亿(3)一次数学测验中,有5人得了100分(4)小华体重约54千克2.填空题(1)3.14精确到________位,有_________有效数字(2)0.0102精确到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3)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_3.选择题(1)下列近似数中,精确到千位的是()A.1.3万B.21.010C.1018D.15.28(2)有效数字的个数是()A.从右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算起B.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算起C.从小数点后的第一个数字算起D.从小数点前的第一个数字算起九、布置作业课本第124页A组l.十、板书设计

    【数字化信息基础】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