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语文教学设计黄继光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
  • 语文教学设计黄继光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14

    语文教学设计--黄继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战役、占领、进攻、枪弹、愤怒、艰巨、牺牲、顽强、暴风雨、规定、胸膛、报仇、惊天动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4.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简介时代背景及人物

    1.出示课题:黄继光

    2.介绍黄继光。

    3.介绍抗美援朝。

    (二)听课文寻音,思考

    这篇课文写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事。

    (三)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1.字形难点:暴的下方是不要写成水。规的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

    2.理解词义。

    打响:开火,战斗开始。

    持续:延续不断。

    下达:向下级发布或传达命令、指示。

    黎明:天快要亮的时候。

    主峰:一个个连在一起的群山中最高的山峰。

    火力点;战斗中,轻重机枪、火炮发射的地方,枪炮发射比较集中的点。

    凶猛:本课指火力猛烈,使人感到气势凶狠。

    屡次:多次。

    突击:突然集中兵力向敌人防御阵地猛烈而急速地攻击。

    启明星:太阳还没有出来以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

    手雷:大型手榴弹。

    照明弹:一种特制的炸弹或炮弹,间体内装有发光药剂和小降落伞,能在空中发出强光。用于夜间观察或照出攻击目标。

    匍匐:爬行。

    挪动:慢慢地移动位置。本课指黄继光的身体向前移动。

    探照灯:一种用于远距离搜索和照明的装置。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件伟大。本课指声音响亮,连天地都震动了似的。

    海涛:海洋上掀起的巨浪。本课比喻战士冲向敌人的气势像海涛一样不可阻挡。

    597.9高地:有些高地的军事上很重要,但它没有名字,就用高度表示。597.9高地则表示该高地高度为597.9米。读时,在小数点前稍加停顿,读作597.9高地。

    上甘岭战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我军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最后歼敌二万五千余人。

    艰难和艰巨、战斗和战役每组词的意义相近,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然后在分析课文时放在句子里加深理解。

    艰难:困难。

    艰巨:困难而繁重。

    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

    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战斗: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是达到战争目的主要手段。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时间内进行。

    (1)我军进攻屡次受挫。(引导学生读突然,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这里的突然说明火力点是原来没有发现的,因而没有被火炮摧毁。屡次、都被压了回来说明敌人火力很凶猛,我军进攻阻力很大。)

    (2)时间紧迫。(引导学生看第3自然段文开头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已经四点多了,说明此时高黎明时间不远了。)

    3.我军在进攻597.9高地主峰时,受到敌人火力点的疯狂阻击,时间紧迫,必须很快拿下火力点,才能攻下主峰,取得战斗的胜利。情况这么危急,黄继光怎么做呢?请默读第3自然段。

    (1)看到这种情况,黄继光是怎样做的?

    明确:主动要求指导员把拿下火力点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

    他是怎样说的,找出书中句子读一读。

    (2)展开讨论,针对黄继光说的话,想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明确:当时,黄继光想的是整个战斗的胜利,要巩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成果,否则这些天的心血都将白费。还会想,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哪怕用生命去交换。

    这种想法,这种信心力量来自什么?

    明确: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根。

    那么,黄继光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怎样的?

    明确:坚定、充满信心。

    (3)先指名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读这两句话。后请学生勇敢地走到讲台前,把教师当作指导员,请求这个任务。教师如课文中所说,紧紧握住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4.请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主动请战

    5.黄继光接受任务后,是怎样执行任务的?

    教师范读课文4、5二个自然段。

    (1)提出自学要求:画出这两段文字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使你感动?

    (2)学生自学课文。

    (3)组织学生讨论下列句子。

    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思考:

    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了?

    明确:黄继光是在一个战友牺牲,一个战友负伤,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而且又在身负重伤时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起来的。

    ②找出说明黄继光已身负重伤的词句,分析黄继光站起来的困难。

    明确: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用尽了全力、艰难、挪动,说明黄继光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前进的。挪动说明爬得很慢。即使爬得很慢,而且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但是他仍在前进。

    ③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明确: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他的前进是多么不容易啊!

    ④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这三个感叹号表示什么意思?

    明确:第一个的啊!是惊讶的意思,黄继光能站起来,出人意料。第二个着重讲,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呀!多么令人感动啊!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要求读出当时黄继光顽强战斗的精神,读出对黄继光的敬佩之情。

    (5)小结:课文第4、5自然段表现了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的顽强精神。请同学们读这两段课文,要读出黄继光英勇、顽强、坚持战斗的精神。

    (6)学生读第4、5自然段。

    6.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4、5自然段的?

    7.请你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

    (1)最令人感动的句子是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这句话为什么感人呢?

    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

    明确:黄继光在身负七处重伤,已经没有一件武器、天决亮了,规定时间马上到了的情况下又站起来的。

    ②这时,黄继光想到什么?唯独没有想到什么?

    明确:黄继光想到指导员对他的信任,想到战友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朝鲜人民的解放,惟独没有想到自己身负重伤,自己生命的安危。

    ③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进发出无穷的力量,他怎么做?

    (全班齐谈第6自然段末句。)

    ④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英勇献身了,这表现了他怎样的一种精神?

    明确: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

    (3)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8.战斗的结果怎样?请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战士们为什么能这么快拿下597.9高地?

    明确:战士们在黄继光大无畏的精神鼓舞下,情着为黄继光报仇的信念,所以很快占领了597.9高地。

    (2)小结: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斗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所在营夺取了胜利。

    9.仿照第3自然段总结小标题的方法,总结4、5自然段和7自然段小标题。

    明确:执行任务英勇献身(壮烈)

    取得胜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2.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Jk251.coM编辑推荐

    黄继光语文教学设计


    《黄继光》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按要求预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课文的第8~11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段落,学习他爱国注意和国际主义的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

    1.导语。

    2.介绍上甘岭战役及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的战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了坚决的回击,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战役历时43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是1950年加入民兵,第二年加入志愿军,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

    二、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词。

    (1)战役黎明负伤持续屡次规定胸膛晕倒报仇倒塌

    启明星营长朝鲜

    (2)匍匐(pufu)摧毁(cuihui)

    2.注意:晕朝屡役的读音,黎暴塌的写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减字,及时纠正错误。

    四、分组再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理清脉络。

    (1)课文讲述了什么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试用归并法把课文分成四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出答案:(1、课文讲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2、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我们可以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把相关意思的自然段合并在一起,将课文分成四段,这种方法叫合并法。3、分段:12自然段,概述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36自然段讲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请求。711自然段详细叙述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12自然段讲在黄继光的精神鼓舞下,战士们占领了597.9高地。)

    五、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

    1.学习第1段。

    (1)指名读第1段,边读边思考:黄继光所在的营在什么时候,接到上级的什么命令?

    学生读课文后,找出重点句回答上述问题。

    (2)投影出示重点句,讨论。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课堂讨论:黎明是什么时间?通过讨论知道黎明是天快亮或刚要亮的时候。

    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大约是多长时间?战士们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这一任务的?从哪些词看出?说明了什么?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这项任务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持续一词是延续不断的意思,连续了四天四夜说明战斗很激烈,时间紧迫。)

    (2)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

    (3)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段意:接受命令。

    二、学习第二段。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黄继光为什么要主动请求任务?小组讨论后回答。

    2、理解重点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屡次上什么意思?去掉这个词行不行?为什么屡次突击都没有成功?

    屡次是多次的意思,去掉这个词就成了一次突击了,有了这个词更能说明任务艰巨。

    指导朗读这句话。屡次比雨点还密压要重读。

    (2)分组讨论句子: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战斗员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让祖国和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注意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段,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请求任务)

    小结学习方法:先带着问题读课文;再体会重点词语、句子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最后想一想这一段的意思,用四个字概括。

    三、根据上述方法,自学第三段。

    1、分组学习,讨论,朗读。

    出示要思考的问题:(1)黄继光和两位战士是怎样冲上去的?

    (3)黄继光负伤后又怎样做的?画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

    (3)是什么力量使他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以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注意重点引导比较以下句子,并加强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下来。

    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全文三次出现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的句子,说明敌人的火力点越来越强烈,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却没有退却,表现的英勇顽强。)

    (2)他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体会句中的数量词和省略号,表现了黄继光的顽强的意志。)

    (3)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比较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尤其是第二次,说明了啊为了战斗的胜利,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3、段意:英勇献身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后,让学生理解: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2、归纳段意:占领阵地。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注意从黄继光的语言、行动,读出战斗环境的险恶和黄继光坚强的意志,体会他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

    2、结束语:

    二、指导背诵811自然段,练习背诵。

    三、巩固及加深练习。

    1、组词。

    役()屡()暴()塌()膛()

    设()缕()爆()踏()躺()

    规()()()晕()()()

    启()()()()黎()()

    朝chao()zhao()鲜xian()xian()

    2、选词填空。

    战斗战役战争

    上甘岭()是抗美援朝()中,其中夺取敌人的5979高地的()是关键的一仗。

    (提示:战争>战役>战斗)《黄继光》教学设计这一教

    语文教案 黄继光精选


    《黄继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战役、占领、进攻、枪弹、愤怒、艰巨、牺牲、顽强、暴风雨、规定、胸膛、报仇、惊天动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4、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历史背景及课文人物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了很多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最佩服哪位英雄人物?让学生列举一些英雄的人物和他们英雄的事迹;然后让学生归纳这些英雄人物的相同点;最后老师给予肯定:黄继光也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个,他们都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以及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

    (这样导入新课,对于学生理解国际主义精神有一定的帮助。)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你对黄继光有哪些了解?对上甘岭战役又有哪些了解呢?请你谈谈。学生自己介绍。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的家庭里,小时候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1950年黄继光加入民兵,第二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介绍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坚决的回击,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这次战役历时43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就是这次战役中涌现的特级英雄。

    二、听课文寻音,思考

    这篇课文写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事。

    三、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⑴我军进攻屡次受挫。(引导学生读突然,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这里的突然说明火力点是原来没有发现的,因而没有被火炮摧毁。屡次、都被压了回来说明敌人火力很凶猛,我军进攻阻力很大。)

    ⑵时间紧迫。(引导学生看第3自然段文开头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已经四点多了,说明此时高黎明时间不远了。)

    3、我军在进攻597.9高地主峰时,受到敌人火力点的疯狂阻击,时间紧迫,必须很快拿下火力点,才能攻下主峰,取得战斗的胜利。情况这么危急,黄继光怎么做呢?请默读第3自然段。

    ⑴看到这种情况,黄继光是怎样做的?

    (主动要求指导员把拿下火力点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

    他是怎样说的,找出书中句子读一读。

    ⑵展开讨论,针对黄继光说的话,想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明确:当时,黄继光想的是整个战斗的胜利,要巩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成果,否则这些天的心血都将白费。还会想,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哪怕用生命去交换。

    这种想法,这种信心力量来自什么?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根。)

    那么,黄继光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怎样的?

    (坚定、充满信心)

    ⑶先指名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读这两句话。后请学生勇敢地走到讲台前,把教师当作指导员,请求这个任务。教师如课文中所说,紧紧握住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4、请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本段的内容。

    (主动请战)

    5、黄继光接受任务后,是怎样执行任务的?

    教师范读课文4、5自然段。

    ⑴提出自学要求:画出这两段文字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使你感动?

    ⑵学生自学课文。

    ⑶组织学生讨论下列句子:

    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思考: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了?

    黄继光是在一个战友牺牲,一个战友负伤,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而且又在身负重伤时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起来的。

    ②找出说明黄继光已身负重伤的词句,分析黄继光站起来的困难。

    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用尽了全力、艰难、挪动,说明黄继光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前进的。挪动说明爬得很慢。即使爬得很慢,而且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但是他仍在前进。

    ③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他的前进是多么不容易啊!

    ④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这三个感叹号表示什么意思?

    第一个的啊!是惊讶的意思,黄继光能站起来,出人意料。第二个着重讲,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呀!多么令人感动啊!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⑷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要求读出当时黄继光顽强战斗的精神,读出对黄继光的敬佩之情。

    ⑸小结:课文第4、5自然段表现了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的顽强精神。请同学们读这两段课文,要读出黄继光英勇、顽强、坚持战斗的精神。

    ⑹学生读第4、5自然段。

    6、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4、5自然段的?

    7、请你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

    ⑴最令人感动的句子是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⑵这句话为什么感人呢?

    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

    明确:黄继光在身负七处重伤,已经没有一件武器、天决亮了,规定时间马上到了的情况下又站起来的。

    ②这时,黄继光想到什么?唯独没有想到什么?

    明确:黄继光想到指导员对他的信任,想到战友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朝鲜人民的解放,惟独没有想到自己身负重伤,自己生命的安危。

    ③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进发出无穷的力量,他怎么做?

    (全班齐谈第6自然段末句。)

    ④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英勇献身了,这表现了他怎样的一种精神?

    明确: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

    ⑶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8、战斗的结果怎样?请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⑴战士们为什么能这么快拿下597.9高地?

    明确:战士们在黄继光大无畏的精神鼓舞下,情着为黄继光报仇的信念,所以很快占领了597.9高地。

    ⑵小结: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斗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所在营夺取了胜利。

    9、仿照第3自然段总结小标题的方法,总结4、5自然段和7自然段小标题。

    明确:执行任务英勇献身(壮烈)

    取得胜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2、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主动请战?他是怎样主动请战的?

    2、黄继光是怎样执行任务,英勇献身的?

    二、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1、文章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明确: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2、文章该怎样分段?每段各讲什么内容?

    ⑴学生分组讨论。

    ⑵讨论后归纳:

    第一段(第1自然段)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攻占597.9高地的战斗命令。

    第二段(第2至3自然段)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要求。

    第三段(第4至6自然段)黄继光顽强战斗,最后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枪口而壮烈牺牲。

    第四段(第7自然段)黄继光所在营攻占597.9高地,夺取了胜利。

    ①黄继光顽强战斗的精神和英勇献身的精神令人感动,令人敬佩,请从文中打出最能打动人的语句或段落,体会其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

    ②指导学生上讲台前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欣赏并评议。

    语文黄继光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黄继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按要求预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课文的第8~11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段落,学习他爱国注意和国际主义的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

    1.导语。

    2.介绍上甘岭战役及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的战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了坚决的回击,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战役历时43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是1950年加入民兵,第二年加入志愿军,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

    二、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词。

    (1)战役黎明负伤持续屡次规定胸膛晕倒报仇倒塌

    启明星营长朝鲜

    (2)匍匐(pufu)摧毁(cuihui)

    2.注意:晕朝屡役的读音,黎暴塌的写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减字,及时纠正错误。

    四、分组再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理清脉络。

    (1)课文讲述了什么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试用归并法把课文分成四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出答案:(1、课文讲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2、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我们可以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把相关意思的自然段合并在一起,将课文分成四段,这种方法叫合并法。3、分段:12自然段,概述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36自然段讲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请求。711自然段详细叙述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12自然段讲在黄继光的精神鼓舞下,战士们占领了597.9高地。)

    五、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

    1.学习第1段。

    (1)指名读第1段,边读边思考:黄继光所在的营在什么时候,接到上级的什么命令?

    学生读课文后,找出重点句回答上述问题。

    (2)投影出示重点句,讨论。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课堂讨论:黎明是什么时间?通过讨论知道黎明是天快亮或刚要亮的时候。

    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大约是多长时间?战士们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这一任务的?从哪些词看出?说明了什么?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这项任务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持续一词是延续不断的意思,连续了四天四夜说明战斗很激烈,时间紧迫。)

    (2)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

    (3)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段意:接受命令。

    二、学习第二段。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黄继光为什么要主动请求任务?小组讨论后回答。

    2、理解重点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屡次上什么意思?去掉这个词行不行?为什么屡次突击都没有成功?

    屡次是多次的意思,去掉这个词就成了一次突击了,有了这个词更能说明任务艰巨。

    指导朗读这句话。屡次比雨点还密压要重读。

    (2)分组讨论句子: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战斗员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让祖国和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注意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段,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请求任务)

    小结学习方法:先带着问题读课文;再体会重点词语、句子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最后想一想这一段的意思,用四个字概括。

    三、根据上述方法,自学第三段。

    1、分组学习,讨论,朗读。

    出示要思考的问题:(1)黄继光和两位战士是怎样冲上去的?

    (3)黄继光负伤后又怎样做的?画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

    (3)是什么力量使他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以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注意重点引导比较以下句子,并加强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下来。

    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全文三次出现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的句子,说明敌人的火力点越来越强烈,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却没有退却,表现的英勇顽强。)

    (2)他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体会句中的数量词和省略号,表现了黄继光的顽强的意志。)

    (3)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比较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尤其是第二次,说明了啊为了战斗的胜利,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3、段意:英勇献身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后,让学生理解: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2、归纳段意:占领阵地。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注意从黄继光的语言、行动,读出战斗环境的险恶和黄继光坚强的意志,体会他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

    2、结束语:

    二、指导背诵811自然段,练习背诵。

    三、巩固及加深练习。

    1、组词。

    役()屡()暴()塌()膛()

    设()缕()爆()踏()躺()

    规()()()晕()()()

    启()()()()黎()()

    朝chao()zhao()鲜xian()xian()

    2、选词填空。

    战斗战役战争

    上甘岭()是抗美援朝()中,其中夺取敌人的5979高地的()是关键的一仗。

    (提示:战争战役战斗)

    长城**语文教学设计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


    长城**语文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一

    2长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导入:

    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板书:长城)

    2.读文,初步了解长城的样子和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

    3.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1)嘉jiā峪y屯tn魄p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凝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的是书中哪一幅图的内容?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长城的特点是什么?

    图1远看气势雄伟

    (投影书上第一幅图打出字幕:远看)

    2.看图,图中有哪些景物?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连绵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一条长龙。再加上作者后面用具体数据的说明,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长城之长,山岭之险,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气势如此磅礴!

    出示板书:

    (此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对比,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从而体会长城之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二段,对照第二幅图读文,图中都有什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出示图像,由第一幅图向近景推近,转换为第二幅图)

    出示板书:

    2.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特点描述的特点。

    四、作业

    1.朗读1、2自然段。

    2.熟读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在观察时展开联想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的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讨论之后总结:

    作者观察方法:

    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部分

    抓特点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默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作者想起了什么?把有关词语划出来。

    尊严*语文教学设计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


    尊严*语文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一

    7尊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注意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活人一定要活出尊严,就像老师今天介绍给大家的这位年轻人。

    二、学生自读课文

    读前设问: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研讨

    四、集体汇报交流

    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2.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抓住年轻人的表现,谈各自的体会。

    如: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体会思想。

    3.点拨,揭示中心

    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明确:因为他有尊严。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六、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七、布置作业

    以《尊严》给我的启示为内容,写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可以用一些有关尊严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先让学生准确理解尊严这个词,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重要的是能通过本篇课文学会怎样去做人。

    黄继光讲读教案设计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黄继光》讲读教案设计

    张月仙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的实质还是怎样把语文课上成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课。依据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黄继光》这篇课文的特点及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对这篇课文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现有的认识水平,其教学结构和方法可做如下设计。

    一、通过具体地区别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意思,了解这篇课文所讲的事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及什么情况下。

    二、按课后第一思考题中4个小题的提示自读课文,训练分段。

    第一步:在教师辅导下完成第1个小题,知道这个小题的内容应包括第1自然段。第2、3、4个小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步:再读课文,逐个问题理解是讲什么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第三步:用任务困难克服完成来概括各部分内容,理清叙述顺序,明确课文是按照这次战斗经过的顺序记叙的。

    第四步:由学生独立分段,并讲出分段的思路,懂得是受课后思考题的启发,进而小结,给这篇课文分段的方法:是按照课后思考题的提示来分段的。

    第五步:教师指出,四年级的许多课文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顺利地分段。

    (这五步,使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两次读课文,对课文讲的什么内容初步理解,并理清顺序,自己悟出分段的方法,掌握规律。这是一个分段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段的一种方法。)

    三、回答课后思考题,学习给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懂得给写人物为主的文章概括段意,要围绕中心人物的活动,要扣住题目。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如第一段,要把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了黎明之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的命令改为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受了的任务。第三段包括4、5、6自然段,概括段意时,要把3个自然段的内容都包括进去,少一点都不完整。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练习说话的时间,要教给学生说;二是在归纳完各段段意后,让学生自己悟出这课段意的特点扣住题目,围绕黄继光的活动。

    学生在练习归纳段意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写人这一类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同时练习了说话。

    四、根据课前的调查,顺着学生的思路和现有的认识水平,提出黄继光怎样不怕牺牲这个主要问题,理解重点段第3段。

    先引读第4自然段,使学生懂得由于战斗环境的变化,黄继光由匍匐爬去挪动,说明黄继光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完成任务的困难越来越大。

    再联系第1、2段的内容,理解黄继光为什么要更加顽强地向火力点靠近,而不停止前进?

    接着启发学生身临战斗的前沿阵地,如果看到身负重伤的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反复体会和朗读第5自然段。

    重点理解黄继光最后的壮举。结合插图,教师演示张开双臂,体会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一句的意思。想想他为什么要张开双臂身负重伤,必须用尽全力扑得远一些;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没有一件武器,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必须扫清战友冲上高地的障碍;这个时候,他为什么明知要牺牲自己,还偏要这样做他感到望着他,就是说他心里想着向指导员做的保证,他想着被压在半山坡的战友,他想着祖国人民的重任,他想着朝鲜人民的期望。

    最后教师指出不怕牺牲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才是英雄的本质,是说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壮举。

    (让学生由一个一个描写黄继光行为的词语中看到黄继光的伟大形象,由黄继光的心理活动中去体会黄继光伟大的革命精神,懂得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含义。)

    五、教师小结,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和引伸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理解。

    六、一个学生朗读第3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使黄继光堵枪口的英雄形象更清晰地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这个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解决以下3个问题:

    1.怎样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体现由浅入深,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过程。

    3.怎样突出中年级段的训练,课堂上要展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看到由不会到会的效果。

    语文园地五语文教学设计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


    《语文园地五》语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宽带网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自主完成习作

    语文园地三语文教学设计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激趣导入

    1、《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童话故事。

    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教学过程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学生准备

    1、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品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2、二近大看台

    a创设情景: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你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的读自编故事。

    c用情的讲童话故事。

    d出色的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7410.html

    【语文教学设计黄继光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