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中教案基因在染色体上 万能通用篇
  • 高中教案基因在染色体上 万能通用篇

    发表时间:2022-03-11

    【www.jk251.com - 花卉的染色体】

    一名认真的高中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能够详细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如何才能写好高中教案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中教案基因在染色体上 万能通用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新课程标准提到“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本节内容可强烈体现这一点,教学难点较多但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其体会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从而获得思考的乐趣。二.教学思路的设计问题探讨引出问题→根据已学习的知识对问题作出自己的假设,并与科学家的假说比较→理解假说的实验支持,对科学家的精神敬佩→得出结论,对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的认识一.教学基本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问题探讨,发现问题与孟德尔所用材料相对照,赞同实验材料对科学家研究的重要性讲解摩尔根实验过程介绍当时代的知识背景学习孟德尔的思维方式解释—验证(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将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这个替换有问题吗?为什么?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替换没有问题给出理由.1.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分离,配子中也没有同源染色体.2.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也是自由组合。遗传因子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似,所以替换没有问题。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与萨顿的假说比较,对自身分析充满自豪。这只是假说,证明假说是否成立要拿出实验证据。历史上谁作出了贡献呢?阅读摩尔根的相关故事。思考实验材料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它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果蝇优点:①个体小易饲养②繁殖速度快③有各种易于区分的性状等摩尔根实验过程及分析:

    相对性状:红眼(显性)—白眼(隐性)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相同。但是f2代中白眼为什么全部是雄性?当时对果蝇的染色体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怎样解释f2代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这一与性别相联系的现象?排除该基因在y染色体上:

    若在y染色体上,f2是白眼,则逆推f1雄性应为白眼,与事实不符。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呢?讲解或学生自己分析推理。与事实相符。这种解释虽能说明实验事实,但能否能说明其它情况还有待验证。能否验证此解释。摩尔根所作的测交实验:①f2中的白眼雄蝇×f1红眼雌蝇②红眼雄蝇×白眼雌蝇③白眼雄蝇×白眼雌蝇测交实验与事实符合,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通过科学家的工作,很多基因都定位在染色体上。思考: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小结: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把基因放在染色体上考虑,形成配子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孟德尔分离定律—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或a,原因是什么?由上图可知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那么aabb的生物体产生的配子为什么有ab、ab、ab、ab四种?

    小结:形成配子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轻声读读替换后的语句,并思考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相关科学家的故事、相关信息学生猜测控制白眼的基因与y染色体学生自己推理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是否与事实相符。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到测交方法。

    jk251.coM小编推荐

    高中教案单元 万能通用篇


    第2课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

    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丰富的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中的遗迹、遗物、墓葬工具用具制造水平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通过遗存考察社会状况观察图片对比分析了解先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宏伟的宫殿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情况宫殿是王者居住地,社会政治中心宫殿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发展问题探索居住建筑的优化美化特权化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不同的系类、质料、形制、纹饰陶器变化反映生活水平变化考察陶器与宫殿建筑的联系分析对比饮食器具进化,建筑材料的进化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初步掌握宫殿和陶器的一般知识。难点大型宫殿基址与都城的关系。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3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遗存,宏伟的宫殿,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在遗存中突出对宫殿和陶器的介绍。本课引言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陶器:因为陶器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反映时代特点、区域风貌,成为考古学界探索古文明的重要物件。仰韶彩陶、山东龙山黑陶、河南龙山灰陶是不是夏文化,有激烈的争论。第二部分:明确提出2个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大型宫殿遗址与都城的关系如何?二里头文化各期陶器有何异同?引发好奇心,激起对二里头遗址考察的关注,引向华夏文明的探索。第三部分:列出3个重要的概念,文化遗址与遗存,房址和宫殿基址,陶器系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第一目“丰富的文化遗存”教材介绍了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和墓葬三个方面的问题。1.先人足迹──遗迹:指灰坑、铲迹、房址、窑址、灶址。三期是繁荣阶段堆积较厚,内涵丰富。一号、二号宫殿基址考古意义最大。它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建议教师通过图片,补充以下说明。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5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2.精神生活──遗物: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建议教师结合课本插图补充以下内容和图片。其中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爵,另一件柄形饰物上雕琢有规整的兽面纹,纹样与后来在铜器上常见的一致,是目前已知年代较早的兽面纹样,工艺相当精致。还有一件兽面铜牌,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制品,也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二里头已经有了陶铃、铜铃等乐器。一些大口陶尊的口、肩部有二十多种刻划符号,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3.等级差别──墓葬: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批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其中大型墓1座,位于2号宫殿基址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墓口东西长5.35米,南北宽4.25米,深6.1米。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仅剩一些朱砂、漆皮、蚌饰片和涂朱陶龙头等,推测原来墓中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富的。中型墓葬有6座,墓口长2米多,宽1米多。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随葬有铜爵、戈、戚、玉璋、钺、圭、绿松石饰及各种陶器、骨珠、海贝等。小型墓葬有20多座,墓口长不及2米,宽仅0.6~0.7米。随葬品只有少量陶器。另一类墓葬在灰坑或灰层中,还散见30多具人骨架,有的捆绑双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和兽骨埋在一起,可能是被杀害的,或与祭祀有关。不同的埋葬方式,说明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第二目“宏伟的宫殿”教材详细介绍了一号、二号宫殿遗址的内容,要求学生研读课本,说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建议教师补充关于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内容:考古学家最近在我国已知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2号宫殿下面,发掘出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年代提早约百年左右。这座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文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二里头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长,已探明的长度达150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有专家说过去由于材料所限,学术界对肇始期的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认识来源于过去发掘的二里头遗址1号、2号宫殿,认为其形制简单,独门独院,到了稍后的偃师商城时期,宫室建筑的结构才复杂起来,3号基址的揭露改变了这种看法。第三目“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教材从质料、型制、文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二里头一期陶器陶色多深重,夹砂灰陶的色调多变,或泛蓝,或泛黑,或泛褐,砂粒粗大,往往凸现于器表。常见泥质黑陶或黑皮陶;以深腹罐最多见,其他常见器类主要有圆腹罐、鼎、甑、刻槽盆、捏口罐、壶、觚、盉、爵、豆、三足皿、圈足盘、折沿盆、平底盆、小口尊、矮领尊、缸、器盖等。夹砂陶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方格纹再次之。篮纹深而清晰,或竖或斜;方格纹多呈菱形,少数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绳纹很细,直而整齐。泥质陶多磨光,纹饰有篮纹、弦纹。到二里头三期时,陶器发生较大变化,与一期文化相比,判然有别。陶色浅而纯正,一般均表里一色。夹砂灰陶所占比例较前增大,砂粒多较细小,白陶、黑皮陶已不多见;卷沿盆取代折沿盆成为盆类的主流,盉取代鬶成为流行的酒器,浅盘口深腹罐大量出现,典型大口尊开始流行。深腹罐和圆腹罐最常见,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另外有缸、小口尊、矮领尊、器盖、捏口罐、刻槽盆、平底盆、三足皿、豆、平底盆、鼎、盉、爵等。以绳纹为主,早段流行细绳纹和偏细的中绳纹,偶尔可见篮纹,基本不见方格纹,少数器物的内壁上出现小麻点。晚段流行中绳纹,篮纹、方格纹基本消失,常见中型麻点。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关于“丰富的文化遗存”一目的教学,重点掌握遗迹中宫殿遗址,并进行以下常规了解。宫殿建筑遗址共发掘2座,1号宫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残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处有一长方形台基,长30.4米,宽11.4米,台基上有一周排列整齐的柱穴,每个柱穴前侧还有2个小柱穴,可能是支撑殿堂四檐的檐柱。据此可以复原出一座高大的四阿重屋式殿堂。殿前有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大庭。在基址的四周还环绕着一面坡或两面坡式的廊庑建筑。这一宫殿遗址的发现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四阿式,从形制到结构都保留了早期宫殿的特点,为以后的历代宫殿建筑所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遗物中重点掌握文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文化艺术品多见陶塑,有蛤蟆、羊、龟、龙、鱼、蛇、猪、狗、乌等造型,陶刻有人像、饕餮纹、蛇纹、鱼纹、几何形等图案,其中有一片陶器残片上刻有两条蛇(龙)的形象,巨眼、利爪,身上饰有鳞片。关于“宏伟的宫殿”一目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宫殿的以下内容。①“宫”的象形意义: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殷墟甲骨文“宫”是一个象形字,所表现的只是一座最简单的穴居小屋:顶上象形穴居小屋的屋顶,它下面的一个“口”字表示屋顶上的天窗,再下又一个“口”字为屋门。“宫”字最初的意义泛指所有的房屋,秦汉以后这个字才专属于帝王。“殿”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更多,原意是泛指高大的建筑。“宫”“殿”二字连用,就是现在一般理解的帝王宫室。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曾经发现过有可能属于晚夏的宫殿遗址,是在庭院内建造一座长方形殿堂。规模当然已经比“大房子”大得多了,却仍可看出“大房子”的影子,也就是说仍是合集会、祭祀与居住三项功能为一体的。殿堂前部开敞,称“堂”,面积最大,是处理政务、接见群臣和祭祀的场所;后部和左右隔为许多小房间,作居室,称“室”。②宫殿的功能作用:起初它是集居住、聚会、祭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古人生活活动场所,然后才与祭祀功能分化,发展为只用于朝会和君王后妃居住的独立建筑类型。在宫内,朝会和居住功能又进一步分化,形成为所谓“前堂后室”,以后发展为“前朝后寝”或称“外朝内廷”的规划格局。更后,约在西汉,又在宫内朝、寝之后,布置了御花园,一直到明清两代都是这样。二里头宫殿首次使用了院落式的群体布局方式。院落以横向的延伸来补偿木结构不易造成的高,以室外空间的大和多变以及室内外空间之间的丰富关系,来补偿木结构建筑单体内部空间的较为仄狭和形体变化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创造出宫殿建筑所要求的壮丽气势和谨严肃穆的氛围。关于“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一目的教学,请学生归纳其用途,并设想没有陶器时,人们饮食生活遇到的困难和不便。陶器为什么热不怕膨胀,冷不怕收缩?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发言归纳讲解如下。当人们开始用陶器烧煮食物的时候,发现普通泥质陶炊具没烧多少次就会破裂,这又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那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知道,绝大多数材料在受热时要膨胀,冷却时要收缩,而且热膨胀越大,冷收缩也越大,而不同材料在相同升降温条件下,其热胀冷缩的量是不同的,为了能对各种材料的这种性能作比较,在热物理学上确立了一个材料的测试指标,称之为膨胀系数,此系数大,说明材料的热胀冷缩量大,反则反之。由于普通泥质陶炊具的膨胀系数相对较大,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就差,因此普通泥质陶炊具经不起多次烧(快速升温)和停(快速冷却)的考验而破裂。如何才能解决此难题呢?当时先民又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种夹砂陶,其工艺是在黏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砂,混合均匀后,用此泥成形、干燥并烧成陶器。这种夹砂陶在很多新石器的遗址中都有发现。由于一般河沙中的主要矿物是石英,它的膨胀系数很小,因此陶器中羼和了砂,能使它的膨胀系数降低,而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夹砂陶炊具的使用寿命延长。在那样早的年代,我们祖先就成功地利用配方来改进制品性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这种加羼和料技术至今还在使用,水泥混凝土制品就是例证。陶器出现的意义?分小组讨论归纳。1生活陶器:使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巨变,人们在进入新石器时期过起定居生活。使人类从生饮、生食和吃烧烤食物中解放出来,从而吃上既卫生又易消化的烧煮食物,使人类的饮食习惯获得重要突破。2建筑陶器:为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作出过重大贡献。陶水管:例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很多陶水管出土。陶瓦:在大型宫殿建筑顶部使用的有版瓦、筒瓦、瓦当和瓦钉等。陶砖:最早出现在距今25xx年左右的春秋时期,当时的制作量还较少,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薄砖。到了距今23xx年左右的战国时期,各国在都城等地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宫殿和木梁砖瓦房,促进了建筑陶业长足的发展。而且很多世界闻名的建筑历史遗产如长城、宫殿、皇陵等,都离不开砖和瓦。直至近现代砖瓦还是我国建筑业的重要材料。2.教学案例案例一在学习丰富的文化遗存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介绍三幅图片。图片一:遗迹——房址:先人足迹图片二:遗物——嵌绿松石牌饰:精神生活图片三:墓葬——等级差别案例二在学习宏伟的宫殿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形成直观印象。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建筑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最厚的地方有四米多。整个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基址上面保留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墙基。考古工作者根据基址遗迹进行了复原,发现基址中部偏北为一座大型的主体殿堂,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外有一周挑檐柱。主殿堂的前面为平坦开阔的庭院,庭院南面为面阔七间的牌坊式大门。基址的四周还围绕着一组完整的廊庑式建筑。从整个来看,这是由堂、庑、庭、门等单体建筑组成的一座大型建筑群,布局严整,主次分明,极为壮观。这座建筑已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模。根据殿内发现若干埋有人骨架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测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宗庙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它不仅是祭祖的地方,也是处理军国大事,举行策命典礼、外交盟会的地方。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这座宫殿的遗址发现于二里头第三期文化层中,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当夏代末年。据记载,夏末桀居斟。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桀的都邑斟。但也有专家称其为商都西亳。案例三在学习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二里头陶器。领会陶器怎样改进了先人们的生活。古往今来,每一次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都会对人的生活发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你仔细想想,很可能也会有同感。要证实这一结论的事例有很多,就拿不起眼的陶器被发明来说吧,它就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过巨大影响,这并不夸张,请看以下事实: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以生饮和生食猎物、野果为生,过着茹毛饮血、艰难困苦的不定居生活,不知经过多少岁月,才进入新石器时期,出现农业、畜牧业,人们开始定居下来。虽然在这以前已懂得使用火烤猎物,吃上烧烤熟食,但到新石器时期,人们迫切希望能吃上烧煮的食物,可是当时没有耐烧的器皿,要盛东西只能用破瓠和蚌壳之类。这些器物是经不住火烧的,因此可想而知当时要喝开水和吃煮熟的食物是多么困难,故先民迫切需要有一种耐烧的盛器。陶器被发明,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事实,使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水和美味丰富的烧煮食物,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吸收,并大大减少了病菌入口,从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吃烧煮食物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显而易见,这一饮食习惯的突破,是多么的重要。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你同意哪种推论?解题关键:古人对生与死的理解。思路引领:死是生的另一种活法。答案提示:对生的留念,死后仍然享用生前华丽的宫殿。【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1.二里头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哪些?解题关键:熟悉课本内容。思路引领:遗存的丰富内涵。答案提示: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墓葬。2.二里头文化的陶器有何特点?解题关键:从质料、形制、纹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思路引领:课本文字和图片。答案提示:生活陶器、建筑陶器、泥质夹沙灰陶、卷沿侈口三足饰纹。

    高中教案超重失重 万能通用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

    (2)知道产生的条件.

    2、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对运动的升降机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讨论了什么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以及完全失重现象,并指出了它们的产生条件.

    教法分析

    1、通过实例让学生分清“实重”和“视重”.从而建立的概念.同时认识到物体的重力大小是不会随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的.

    2、依据力和运动的关系明确给出的产生条件.

    3、借助实验和课件建立感性认识,辅助理解;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视重和实重的区别.

    示例:

    (一)什么是

    视频:台秤称物体视重.

    问题:1、物体的实际重力变化了没有?2、台秤的视数变化了没有?怎样变的?3、物体的重力和台秤的视数反映的力从性质上说有什么不同?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讨论引出(分析时要建立如课本所示的模型):

    实重:即物体的实际重力,它不随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的.

    视重: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它的物体的拉力,它随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

    超重:视重大于实重的现象.

    失重:视重小于实重的现象.

    完全失重:视重等于零的现象.

    (二)的产生条件

    分析典型例题1,总结出物体超重还是失重仅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有关,而与其运动方向无关.

    超重产生条件:物体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设物体向上的加速度为,则该物体的视重大小为.

    失重产生条件:物体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设物体向下的加速度为,则该物体的视重大小为.当时,=0,出现完全失重现象.

    当物体运动加速度=0时,视重等于实重,即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或悬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为了加强感性认识,提供课件:完全失重现象.(也可作该实验)

    探究活动

    题目:做一个关于失重或超重的实验装置(或设计一个小实验)

    (提示:用火柴盒和发光二极管演示完全失重现象)

    组织:自愿结组.

    方式:展示、比赛,评出优胜奖.

    评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高中教案化学平衡 万能通用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平衡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常数,在最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2002年版)中,该部分没有要求。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材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并进而以的可逆反应为例,说明在上述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借以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教材接着通过对19世纪后期,在英国曾出现的用建造高大高炉的方法来减少高炉气中含量的错误做法展开讨论。通过对该史实的讨论,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化学平衡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

    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化学平衡研究的课题。

    (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3)由以上得出合成氨工业中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即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一是如何使和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即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

    2.从具体的化学反应入手,层层引导,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如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

    又如,说明一定温度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混合物中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并指出某一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3.为进一步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可以书中的史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增加高炉高度只是增加了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并没有改变化学平衡建立时的条件,所以平衡状态不变,即CO的浓度是相同的。关于CO浓度的变化是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将在下一节教学中主要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的讨论题的涵义。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书的学习。所以本节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说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在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中采用对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

    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可从演示实验入手,采用边演示实验边讲解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由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新课的引入:

    ①复习上一节讲过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状态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当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②给出“化学平衡的移动”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的破坏、新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一直在变化着。

    ③指出学习和研究化学平衡的实际意义正是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旧的化学平衡破坏并建立新的较理想的化学平衡。

    具体的教学建议如下:

    1.重点讲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观察上一节教材中的表3-l,对比第1和第4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从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里应明确,溶液颜色的深浅变化,实质是浓度的增大与减小而造成的。

    (3)引导学生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展开讨论,说明浓度的改变为什么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讨论时,应研究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讨论后,应明确浓度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会使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进行调整;新平衡建立时,生成物的浓度要较原平衡时增加,该反应物的浓度较刚增加时减小,但较原平衡时增加。

    2.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也是从实验入手。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压强和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在明确了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后,可采用归纳法,突破对勒夏特列原理表述中“减弱这种改变”含义理解上的困难:

    其他几个问题:

    1.关于催化剂问题,应明确:①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②使用催化剂,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2.关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应明确:①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为后面将要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作铺垫;②平衡移动原理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3.对本节设置的讨论题,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回答,这是对本节教学内容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4.对于本节编入的资料,可结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让学生当堂阅读,以了解勒夏特列的研究成果和对人类的贡献;可回顾第二节“工程师的设想”的讨论,明确:欲减少炼铁高炉气中CO的含量,这属于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而利用增加高炉高度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的做法并未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因而是徒劳的。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极其特点;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与综合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化学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能否得到2molSO3?

    【引入】得不到2molSO3,能得到多少摩SO3?也就是说反应到底进行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化学平衡所研究的问题。

    思考并作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因此得不到2molSO3。

    提出反应程度的问题,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

    结合所学过的速率、浓度知识有助于理解抽象的化学平衡的概念的实质。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速率与浓度的变化并画图。

    回忆,思考并作答。

    【板书】一、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见课本P38页

    【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研究的范围,达到平衡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平衡前提:温度、压强、浓度一定

    原因:v正=v逆(同一种物质)

    结果: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准确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提问】化学平衡有什么特点?

    【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小结。

    讨论并小结。

    平衡特点: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定(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动(动态平衡)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

    (A)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

    (B)数值上v(NO2生成)=2v(N2O4消耗)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D)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讨论结果:因为该反应如果达平衡,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与总物质的量均保持不变,即颜色不变,压强、平均分子量也不变。因此可作为达平衡的标志(A)、(D)、(E)。

    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化学平衡状态代表了化学反应进行达到了最大程度,如何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呢?

    2.转化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时,某一反应物消耗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质量分数,叫该反应物的转化率。

    公式:a=△c/c始×100%

    通过讨论明确由于反应可逆,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

    通过掌握转化率的概念,公式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的意义。

    3.平衡的有关计算

    (1)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

    例1445℃时,将0.1molI2与0.02molH2通入2L密闭容器中,达平衡后有0.03molHI生成。求:①各物质的起始浓度与平衡浓度。

    ②平衡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

    引导学生分析:

    c始/mol/L0.010.050

    c变/mol/Lxx2x

    c平/mol/L0.015

    0+2x=0.015mol/L

    x=0.0075mol/L

    平衡浓度:

    c(I2)平=C(I2)始-△C(I2)

    =0.05mol/L-0.0075mol/L

    =0.0425mol/L

    c(H2)平=0.01-0.0075=0.0025mol/L

    c(HI)平=c(HI)始+△c(HI)

    =0.015mol/L

    w(H2)=0.0025/(0.05+0.01)

    通过具体计算弄清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小结】①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三者的关系,只有变化浓度才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比例。

    ②可逆反应中任一组分的平衡浓度不可能为0。

    (2)转化率的有关计算

    例202molCO与0.02×100%=4.2%mol水蒸气在2L密闭容器里加热至1200℃经2min达平衡,生成CO2和H2,已知V(CO)=0.003mol/(L·min),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及CO的转化率。

    △c(CO)=V(CO)·t

    =0.003mol/(L·min)×2min

    =0.006mol/L

    a=△c/c(始)×100%

    =0.006/0.01×100%

    =60%

    【小结】变化浓度是联系化学方程式,平衡浓度与起始浓度,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桥梁。因此,抓变化浓度是解题的关键。

    (3)综合计算

    例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将N2和H2以体积比为1∶3混合,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中氨占25%(体积比),若混合前有100molN2,求平衡后N2、H2、NH3的物质的量及N2的转化率。

    思考分析:

    方法一:

    设反应消耗xmolN2

    △n(始)1003000

    △nx3x2x

    n(平)100-x300-3x2x

    (mol)

    x=40mol

    n(N2)平=100mol-xmol=100mol-40mol

    =60mol

    n(N2)平=300mol-3xmol=180mol

    a=40/100×100%=40%

    方法二:设有xmolN2反应

    △n

    122

    x2x2x

    【小结】方法一是结合新学的起始量与平衡量之间的关系从每种物质入手来考虑,方法二是根据以前学过的差量从总效应列式,方法二有时更简单。

    巩固转化率的概念并弄清转化率与变化浓度,速率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一题多解将不同过程的差量计算与平衡计算联系起来加深对平衡的理解,加强对所学知识(如差量的计算,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计算)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强调重点,加强学法指导。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比较抽象,希望大家加强练习,以便熟练地掌握平衡的概念。

    【随堂检测】1.对于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

    (A)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一定

    (C)生成nmolH2同时生成2nmolHI

    (D)v(H2)=v(I2)

    2.合成氨生产中,进入塔内的氮气和氢气体积比为1∶3,p=1.52×107Pa(150atm),从合成塔出来的氨占平衡混合气体积的16%,求合成塔出来的气体的压强。

    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

    n(平NH3)/n(平总)×100%

    =n(平NH3)/(n始-△n)

    =2x/(400-2x)×100%

    =25%

    x=40mol

    (以下计算与上面相同)

    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附:随堂检测答案1.(C)2.1.31×107Pa(129.4atm)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溴化钾,发生下列反应:

    蓝色绿色

    将上述平衡体系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颜色怎样变化?冷却后,颜色又怎样改变?做实验检验你的答案。

    在试管中加入0.1M的溶液5毫升,再加1M溶液2毫升,观察所得溶液的颜色。倒出3毫升于另一试管,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与没加热的溶液对比)。等加热的试管稍稍冷却后,把试管浸入冷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平衡体系温度升高,溶液的绿色加深;冷却后,颜色又变浅。

    [仪器和药品]

    1.学生用:烧杯(50毫升)、滴定管2支、量筒(10毫升)、搅拌棒、试管、石棉网、铁架台(附铁杯)、保温瓶(贮开水)、酒精灯、火柴。

    3M氢氧化钠溶液、3M硫酸溶液、0.5M氯化铁溶液、0.1M硫酸铜、1M溴化钾溶液。

    2.讲台上公用:1M铬酸钾溶液0.5升、1M重铬酸钾溶液0.1升。

    探究活动(二)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让同学复述勒沙特里原理,然后提出并演示,铬酸根呈黄色,重铬酸根呈橙色。在水溶液中,铬酸根离子和重铬酸根离子存在下列平衡:

    提问:

    (1)若往铬酸钾溶液里加入硫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2)再加氢氧化钠溶液,颜色又有什么变化?

    (3)若又加酸溶液,颜色将怎样变化?

    (1)含溶液中加入硫酸,由于浓度增加,上述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浓度增加,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此时溶液颜色与溶液的颜色相同。

    (2)再加入溶液,由于中和溶液中的,使溶液中浓度降低,上述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浓度减少、浓度增加,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黄色。

    (3)又加硫酸,溶液由黄色变橙色,理由同上。

    按照下表操作栏实验,观察现象。解释颜色变化原因。

    操作

    现象

    解释

    此文章共有3页第123页

    高中教案下学期__万能通用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相反向量的意义,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

    2.能利用向量减法的运算法则解决有关问题;

    3.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4.过阐述向量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向量加法运算及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两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使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的辨证思想,同时由于向量的运算能反映出一些物理规律,从而加强了数学学科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向量的减法的定义,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

    教学难点:对向量减法定义的理解.

    三.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上节课,我们定义了向量的加法概念,并给出了求作和向量的两种方法.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向量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板书课题:向量的减法)

    2.探索研究

    (1)向量减法

    ①相反向量:与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记作

    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注意:1°与互为相反向量。即

    2°任意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即

    3°如果、是互为相反向量,那么

    ②与的差:向量加上的相反向量,叫做与的差

    ③向量的减法:求两个向量的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④的作法:已知向量、,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则。即可以表示为从向量的终点指向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⑤思考:为从向量的终点指向向量的终点的向量是什么?()

    师:还可以从加法的逆运算来定义,如下图所示,因为,所以就是,因而只要作出了,也就作出了.

    要作出,可以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作,,则.

    师:若两向量平行,如何作它们的差向量?两个向量的差仍是一个向量吗?它们的大小如何(的几何意义)?方向怎样?

    生:两个向量的差还是一个向量,的大小是,是连接、的终点的线段,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练习:(投影)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2)相反向量就是方向相反的向量.()

    (3)()

    (4)()

    参考答案:√、×、×、×

    (2)例题分析

    【例1】已知向量、、、,求作向量,

    师:已知的四个向量的起点不同,要作向量与,首先要做什么?

    生: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作,,,

    作、,则,

    【例2】如图所示,中,,用、表示向量、.

    师: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

    由作向量差的方法

    练习:(投影)

    对例2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一,本例中,当、满足什么条件时,与互相垂直?

    变式二,本例中,当、满足什么条件时,?

    变式三,本例中,与有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变式一:当为菱形时,即时,与垂直.

    变式二:当为长方形时,即.

    变式三:不可能,因为的对角线总是方向不同的.

    3.演练反馈(投影)

    (1)△中,,,则等于()

    A.B.C.D.

    (2)下列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②;③;④;⑤.

    A.5B.4C.3D.2

    (3)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2)B;(3)[3,13]

    4.总结提炼

    (1)相反向量是定义向量减法的基础,减去一个向量等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2)向量减法有两种定义:①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②将减法运算定义为加法运算的逆运算:如果,则.从作图上看这两种定义没有本质区别,前一个定义就是教材采用的定义法,但作图稍繁一点;后一种定义便于作图和记忆,两个有相同起点的向量相减,所得向量是连接两向量终点,并且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

    五.板书设计

    向量的减法

    相反向量例1.例2.

    向量的减法

    高中教案行星的运动 万能通用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物理学史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地心说(托勒密)和日心说(哥白尼)分别以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天体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了解牛顿是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阅读使学生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也使学生懂得科学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光明大道,也是要通过斗争,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说明:

    1、日心、地心学说及两者之间的争论有许多内容可向学生介绍,教材为了简单明了地简述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没有过多地叙述这些内容.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

    2、这一节的教学除向学生介绍日心、地心学说之争外,还要注意向学生说明古时候人们总是认为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是由于它遵循的运动规律与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不同.

    3.学习这一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下一节推导万有引力定律做铺垫,因此教材中没有过重地讲述开普勒的三大定律,而是将三大定律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加以说明,节后也没有安排练习.希望老师能合理地安排这一节的教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让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大量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如:第谷在1572年时发现在仙后座中有一颗很亮的新星,从此连续十几个月观察这颗星从明亮到消失的过程,并用仪器定位确证是恒星(后称第谷星,是银河系一颗超新星),打破了历来“恒星不变”的学说.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为推翻以亚里士多德为旗号的经院哲学对科学的禁锢、改变与加深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科学认识而奋斗了一生,因此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开普勒幼年时期的不幸,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完成了第谷未完成的工作.这些物理学家的有关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畏强权的精神.

    教法建议

    具体授课中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也可通过放资料片和图片的形式讲述.也可大胆的让学生进行发言.

    在讲授“日心说”和“地心说”时,先不要否定“地心说”,让学生了解托勒密巧妙的解释,同时让学生明白哥白尼的理论推翻了统治人类长达一千余年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理论,为宣传和捍卫这一学说,意大利的思想家布鲁诺惨遭烧死,伽利略也为此受到残酷迫害.不必给结论,让学生自行得出结论.

    典型例题

    关于开普勒的三大定律

    例1月球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运行周期约为27天。应用开普勒定律计算: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多少高度,人造地球卫星可以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像停留在无空中不动一样.

    分析: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都在环绕地球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它们运行轨道的半径的三次方跟圆周运动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解:设人造地球卫星运行半径为R,周期为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同理设月球轨道半径为,周期为,也有:

    由以上两式可得:

    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

    km

    点评: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好像停留在天空中的卫星,通常称之为定点卫星.它们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能随意变动。

    利用月相求解月球公转周期

    例2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都为正圆.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如图所示,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图是相继两次满月,月、地、日相对位置示意图).

    解:月球公转(2π+)用了29.5天.

    故转过2π只用天.

    由地球公转知.

    所以=27.3天.

    例3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A.B、C的线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若C的速率增大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分析:由卫星线速度公式可以判断出,因而选项A是错误的.

    由卫星运行周期公式,可以判断出,故选项B是正确的.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万有引力作用于卫星上产生的,由,可知,因而选项C是错误的.

    若使卫星C速率增大,则必然会导致卫星C偏离原轨道,它不可能追上卫星B,故D也是错误的.

    解:本题正确选项为B。

    点评: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卫星的速度增大。则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必然会增加,而万有引力在轨道不变的时候,是不可能增加的,这样卫星由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大于外界所提供的向心力而会作离心运动。

    探究活动

    1、观察月亮的运动现象.

    2、观察日出现象.

    万能通用篇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一教时

    教材:集合的概念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

    过程:

    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

    如:2x-1>3x>2所有大于2的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如:自然数的集合0,1,2,3,……

    如:高一(5)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

    结论: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指出:“集合”如点、直线、平面一样是不定义概念。

    二、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集合的三要素: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例子略)

    三、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A记作aÎA,相反,a不属于集A记作aÏA(或aÎA)

    例:见P4—5中例

    四、练习P5略

    五、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由方程x2-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1}

    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3,5,7,9}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1语言描述法:例{不2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再见P6例

    3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4等式x-3>2的解集是{xÎR|x-3>2}或{x|x-3>2}或{x:x-3>2}再见P6例

    六、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例题略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F

    七、用图形表示集合P6略

    八、练习P6

    小结:概念、符号、分类、表示法

    九、作业P7习题1.1

    高中教案促进民族大融合 万能通用篇


    【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对北魏孝文帝历史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正确历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概括阐释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合作交流

    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除学习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外,还应该看到其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学习汉族教育礼仪;仿效汉朝官制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地位【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活动的活跃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学习汉族教育礼仪2.仿效汉朝官制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民族大融合2.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地位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和民族融合所起的历史作用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和处理教材,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前后呼应,脉胳清楚;再是要注意民族关系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体现时代特点,要自始至终注重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使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自然融为一体,充分肯定少数民族杰出人物对祖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导入新课】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族先进的制度和文明,同时他们勇武的素质也影响了汉族,他们给中原文明带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因而这场改革推进了社会进步。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要解答这一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提问: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农业方面,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手工业方面,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商业活动方面,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远达西方国家。1.农业的发展提问:农业获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成效,同时这也是技术的进步的结果,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另外也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2.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归纳概括出,表现在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等方面即可。其发展与孝文帝放松对手工业的管制有关。3.商业活动的活跃商业活动活跃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归纳概括出,主要表现是洛阳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孝文帝重新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让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认识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既说明了北魏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也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提问:对北魏社会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提问:北魏的这些经济变化孝文帝改革对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起到什么作用?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农业恢复、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经济的变化对政治、民族融合影响巨大。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识文化形态的封建化。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教育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学习汉族教育礼仪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是主要措施。在洛阳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促进了北魏文化教育的发展,加速了北魏政治封建化的进程。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孝文帝亲自制定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借以维护鲜卑族的统治。2.仿效汉朝官制孝文帝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刑律,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施行。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经济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1.民族大融合提问: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有何意义?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改革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2.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地位最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孝文帝改革的重大意义,了解孝文帝的历史地位。教师指出: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影响深远。他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魏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它顺应了时代潮流,加快了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高中教案基因在染色体上 万能通用篇】相关推荐
    [year+]年高考地理季现象的经典总结 万能通用篇

    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