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最新观察动物的教案9篇
  • 观察动物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4-05-08

    最新观察动物的教案9篇。

    编辑针对“观察动物的教案”的话题为你特别整理了资料,所有的意见仅供参考最终的决定需要您自己做出。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编写完整的教案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教学的基础。

    观察动物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够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3、知道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并会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触角、腹足等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3、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

    学生:蜗牛、放大镜、棉签、菜叶、塑料片、棉线、竹筷、活动手册。

    教师:课件、蛤蜊、河蚌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儿歌《蜗牛与黄鹂鸟》。提问:黄鹂鸟在笑什么?蜗牛为什么那么早就开始爬了?

    蜗牛会爬行,但是运动比较缓慢。想不想来仔细观察下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2、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蜗牛这种动物。(板书课题)

    二、观察蜗牛的'运动

    1、观察要求提醒:我们要把小蜗牛请到课堂中来,同学们觉得观察小蜗牛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出示材料:菜叶、塑料片、竹筷、棉线。分别观察小蜗牛在这四样材料上是怎样爬行的。小组内先每人选择一样材料进行观察,然后组内相互交换观察。

    3、领取材料,学生进行蜗牛爬行观察活动。

    4、观察结束,学生研讨汇报。

    (1)小蜗牛在这四样材料上都能爬行吗?

    (2)小蜗牛的爬行本领可真大!那小蜗牛是靠身体的哪部分来爬行的?(指认蜗牛的腹足)腹足是怎样在不同的物体上运动的?

    (3)爬行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观察发现?

    三、观察蜗牛的身体和应激反应

    1、除了腹足能够帮助小蜗牛爬行以外,小蜗牛的身体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2、强调观察要求:安静、仔细观察,轻声交流;观察要有顺序,先用眼睛观察蜗牛的整体和比较明显的部分,再用放大镜观察局部细节。

    3、小组进行观察活动,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认真仔细地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画得真实、完整,越像越好。

    4、按照要求观察并画完蜗牛的小组,老师奖励一根棉签棒,可以用它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看看蜗牛有什么反应?

    5、分发材料,学生观察。

    6、观察结束,交流汇报。

    (1)观察到蜗牛的身体是怎么样的?学生汇报,教师画图记录:壳、触角(两长两短)、眼睛、口、腹足等。谁愿意把你画的小蜗牛展示给同学们看?(投影出示)请学生评价。

    (2)用棉签轻轻触碰小蜗牛,小蜗牛有什么反应?

    (3)还观察到蜗牛的哪些行为或特点?

    四、小结与延伸

    1、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2、小蜗牛和同学们相处得很愉快,还要介绍几位它的好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呢!看,这些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蛞蝓、蛤、田螺、蛏。它们与蜗牛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如果遇到这些小动物,能用今天的方法观察吗?期待你们有更多的发现。

    观察动物的教案 篇2

    外奶家养了一只小猫咪,取名叫“小蛋糕”。因为我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它比手掌大一点,“蛋糕”源于它过生日,我买了动物吃的蛋糕,到了那儿我把蛋糕给它吃,哥哥说它没名字让我帮它取,我看它那么喜欢吃蛋糕,所以就叫她“小蛋糕”。

    “小蛋糕”的眼睛又大又圆又蓝,像两颗蓝宝石,晚上还会发亮;一双尖尖的小耳朵,只要有声音,就会往那边转,真像一个大风车;小蛋糕的脑袋很圆很圆,像一个小小的气球;还有两几根长长的胡须总会往后面一扇,很坚硬,像几根长长的铁丝;“小蛋糕”的手掌就像一朵小小的梅花;小小的红鼻子就像一颗小爱心。它很喜欢我,一看到我就会小嘴往上翘对我笑。

    “小蛋糕”非常喜欢我带的零食。每当我来到外奶家时,它就会通通吃光光。有一次,我去外奶家玩,带了许多猫的零食给“小蛋糕”吃。我一下车,“小蛋糕”就飞奔过来,“喵喵”的叫着,好像在说:“我的零食在哪里?我的零食在哪里?”我把零食拿出来,它就开始兴奋的吃,一边吃一边“喵喵”地叫,好像在说:“这零食可真好吃,我很喜欢吃,下次我还要。”不一会儿,就把零食吃完了,可真高兴啊。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只小猫咪“小蛋糕”,当然它也很喜欢我。

    我们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名叫“小灰”。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小”是因为它刚刚到我们家的时候很小,“灰”是因为它的一身全是灰色的。

    小黑的尾巴长长的,像个小棒子;一对短短的耳朵,一天到晚直竖着,哪有饭香就往哪里走,真像个干饭人;一排尖尖的牙真像个小鬼,可爱无比。

    我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们家的小猫总是爬到桌子下面来抓我的衣服,好像在说:“主人,我也好饿呀,能给我一点吃的嘛?”我就给了小猫一块牛肉,小猫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看上去这块牛肉很好吃的样子。

    我们家的小猫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这就是我们家的小猫,可爱吧!

    观察动物的教案 篇3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主要通过学生在实验室里对常见动物标本,模型及实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的一般方法;通过对几种鸟的足和喙,昆虫的几种类型的口器的观察,树立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食性,生活习性及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在"实际用"栏目中,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简单介绍了一些仿生学的知识,以此来引起学生学习动物方面知识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动物,但是能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对环境的适应联系起来进行认识的很少。由于,各种动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这种适应有会表现在动物的某些结构特征上,因此,学生会对探究动物身体结构与环境适应之间的关系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这可以作为进行本课教学的切入点。

    教师课前应做好一定的准备,事先准备好几种常见动物的实物或标本;绘制好不同鸟类的喙和足,不同昆虫口器的挂图或幻灯片。

    进行教学时,教师可首先叙述一两例动物对环境适应的例子(如克格伦岛上昆虫的残翅和翅特别发达就是对该岛上多风环境的适应。),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教师简单介绍观察动物的方法并安排学生对事先准备好的动物或标本进行观察。同时,思考这些动物的结构特点是怎样适应生活环境的。接着,逐步完成对几种鸟类的喙和足,以及几种昆虫口器形态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在"探究竟"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对"大家谈"中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其食物,习性以及生活环境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最后,安排学生对"实际用"进行阅读,体会仿生学研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常见动物的形态。

    能力目标 常识在实验室观察动物。

    情感目标 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

    观点。

    三, 重点 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训练学生在实验室观察动物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 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因此内容比较简单,不存在比较抽象和难于理解的知识点。

    四,教学媒体

    几种动物的实物或标本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

    本节课的`引入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身边常见的动物进行引入,如:鸡和鹅都属于家禽,但是在形态结构上确有很多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也可以叙述一些动物对环境适应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进行引入。

    (一)教师根据扩展资料讲解动物观察的方法,简单介绍顺序观察和对比观察的概念。

    (二)教师安排学生分成观察小组,各小组对准备好的实物或标本进行观察和交流。同时思考:这些动物的身体各有哪些特点 这些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二)布置学生按照对比观察的方法观察不同鸟类的喙和足,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并讨论"不同鸟类的喙和足的区别及其与各自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方式"。

    (三)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不同昆虫的口器,并讨论分析这些昆虫的口器属于哪一类,这几种口器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对动物知识进行探索的兴趣。

    探究竟

    在各小组基本完成观察后,教师组织各组进行交流,请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最终得到初步的共识:动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

    在学生观察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完成课本的"探究竟2"。

    参照课本的"技能卡"结合教师的讲解认识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

    按照教师介绍的观察动物的一般方法,对事物或标本进行观察,认识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对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并通过讨论初步达成共识。

    观察不同鸟的喙和足,判断这些鸟的食物和生活环境。

    观察几种昆虫的口器,分析不同口器与昆虫食性的关系。

    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事先准备好几种常见动物的实物或标本;绘制好不同鸟的喙和足,不同昆虫口器的挂图或幻灯片等。

    大家谈

    本节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少,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个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而通过"探究竟"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对此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本部分是本节教学的一个中心,教师应组织学生在前面认识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讨论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这一观点。

    在教师的组织下,针对课本的"大家谈"进行讨论,认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关系。

    知识链

    本部分总结了前两部分的答案。在前面的探究和讨论过程中已经基本加以解决,在这里教师可以简单加以总结。

    对前面得出的结论加以总结。

    实际用

    本部分介绍了一些关于仿生学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知识。教师可首先安排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对仿生学研究的成果和前沿加以简单介绍。

    阅读课文,体会动物研究的重大意义。

    七,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动物

    一,观察动物的方法

    (1)顺序观察

    观察动物的教案 篇4

    《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第3课,是在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后,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蜗牛)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本课也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观察蜗牛的身体,通过观察,学生知道蜗牛的身体结构;第二部分为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和运动,通过使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帮助学生知道蜗牛的应激反应、运动特点。

    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是完成第一部分:观察蜗牛的身体,活动二放下一个课时。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他们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故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放在观察蜗牛的身体。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一年级学生基本能运用多感官观察。但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在观察中往往会先注意到蜗牛的运动。此外,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认识了较多的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细致的观察。

    虽然一年级学生已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他们仍在科学记录方面未能做到真实性,有部分学生会物体拟人化,未能做到如实记录。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说出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两对触角、眼睛、口等器官。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能用简单的图示,如实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关于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说出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口、两对触角、眼睛等器官。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图示,如实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四、教学准备

    每人1只蜗牛、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开始的`不成熟,经历3次试教和研讨课后,逐渐成为一节成形的课。在平时的课堂中,我就一直很想让学生自己能够多说一些,不只是在分享猜测、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过程中进行分享,还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一些方法,更多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经过这次磨课,想在课堂上不留太多老师的痕迹又想让学生说出老师心中的方法,老师在课前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如了解学生对蜗牛身体结构的了解、巧妙设计每一句话去引导学生说出方法,从“那蜗牛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把认真、细致地观察蜗牛,然后修正画像”这种老师引导过多的语言,过渡到“真实的蜗牛是长这样的吗?看来大家头脑中的蜗牛都不同,那我们怎样才知道谁是对的呢?”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教学效果却相差甚远,后者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就有将探究过程慢慢的渗透在整节课中,但有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调整。由于一年级孩子对万物都充满好奇心,对于动物他们更是有许多许多的问题去探索,假若课堂上让孩子提出探究的问题,那么我就会很难把握教学重点。所以就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经历“猜想——说出实验方法——观察(实验)——分享交流——知道蜗牛身体特点(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但我经历了几次教学,仍然存在没有突破“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的教学难点,在授课后仍有约18位学生的图画中仅画了一对触角。学生探究了、观察了,理论上说应该是大部分同学都画对才是,但这个数据出乎我的意料。原因在于蜗牛在观察过程中,由于学生移动、蜗牛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反应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蜗牛只伸出一对触角或不伸出触角,此时学生就会有概念上的偏差,我在课堂上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面细想下来,不管有多少位学生没有观察到蜗牛的两对触角,我也应该采取除观察外的方法(如微课、图片、看书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的概念,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方法。

    一年级学生可以说是小学生中对科学学科兴趣最大、好奇心最强的孩子了,而且他们很喜欢听故事。如果老师可以把故事融入到教学中,用故事串起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本课就是以小蚂蚁给小蚯蚓介绍好朋友的故事串起的,但我在课堂上没有像讲故事一样给孩子们授课,而且很理性,这样趣味性大打折扣了。趣味性除了需要有趣、有料的故事外,也需要我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演绎,这方面确实是短板,还要从以后每节课做起,多使用些语气词、生动的形容词等,也要多听听别人是如何给孩子讲故事的或者和孩子一起听故事,多学习。

    观察动物的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在之前的课上,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面的植物,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同时经过本节课的的学习,便于本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爱心,但是部分同学依旧对蜗牛有抵触情绪。

    学生在之前的一册科学书里面的教学已经掌握观察物体,但是对于特定动物的观察,还需要进行训练。学生对于蜗牛的还不能准确的观察,对于蜗牛触角的大小长短不能观察的仔细。

    部分学生还对于其他生命没有太大的概念,对于小动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可爱、有趣毛茸茸的感官上,还不能尊重生命。

    学生还不能分清楚写实科画和带有人物表情的漫画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器官。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蜗牛身上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蜗牛的身体构造。

    教学准备

    每两名学生一只观察的蜗牛,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观察一种动物》属于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课。在本节课授课之前,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方便激发学生对于动物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观察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口等器官。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部特征,了解到蜗牛的应急反应和运动方式。

    我一开始进行备课的时候,准备采取故事绘本的形式进行授课,用一个故事将整节课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找朋友,认识新朋友,这样的学习方式认识蜗牛。同时,因为交朋友让学生了解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需要尊重朋友,和朋友友好相处的科学态度渗入到课程当中。

    但是通过试教和教学研讨发现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不易于也不利于放在同一节课内进行,如果将本节课内容在一节课当中进行会造成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深,同时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太大很有可能造成本节课学生的注意力涣散,达不到课程要求和效果。因此将本节课内容进行拆分:第一课先来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第二节课观察蜗牛的应急反应和运动方式。

    因为本身为一节课的内容,现在分为两节课。因此,除了课堂上的内容外,还需要对课堂内容的深度进行拓宽。需要思考怎样将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宽,怎样把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反复强调,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得出教学重点当中对蜗牛外部形态特征观察中的教学难点即蜗牛的两对触角的形态和蜗牛眼睛位置,是否有嘴巴这几个难点进行反复琢磨,尝试针对此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

    在形容蜗牛的触角的时候,因为有不同的形容词:两对、四条、四只,均可以较为精准的描述蜗牛的触角数量。但是因为在一节课上使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会对学生的理解和认知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可能还没有建立起“一对”的概念,不能够理解两对的名称。因此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是超出学生的理解和知识范围。

    对于绘本课程的故事构建要切合实际。开始针对于课堂内容设计的是:小蚂蚁丢了自己的好朋友“蜗牛”,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蚂蚁和蜗牛是天敌,蚂蚁会对蜗牛产生攻击性行为,因此在科学课当中需要对现实生活当中情境和实际相结合,这样对于除了对于情境构建之外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生活当中的认知进行够潜移默化的影响。

    针对课堂上学生第一次见到蜗牛会产生兴奋的情绪,出于天性会对盒子拍打等动作。这个应该在下达观察的时候先对学生提出任务和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同时要明确观察的注意事项,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提前做出约束,这样以保证课堂有秩序的进行。

    同时反思的时候,思考了一个问题,对于科学画来讲,是否采用绘本的形式会影响漫画和科学写实画的相互理解?是否需要对小蚂蚁的漫画形象进行更改,仍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广州市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李思韵

    一、教材分析

    《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第3课,是在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后,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蜗牛)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本课也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观察蜗牛的身体,通过观察,学生知道蜗牛的身体结构;第二部分为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和运动,通过使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帮助学生知道蜗牛的应激反应、运动特点。

    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是完成第一部分:观察蜗牛的身体,活动二放下一个课时。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他们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故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放在观察蜗牛的身体。

    二、学情分析1

    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一年级学生基本能运用多感官观察。但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在观察中往往会先注意到蜗牛的运动。此外,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认识了较多的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细致的观察。

    虽然一年级学生已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他们仍在科学记录方面未能做到真实性,有部分学生会物体拟人化,未能做到如实记录。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说出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两对触角、眼睛、口等器官。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能用简单的图示,如实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关于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说出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口、两对触角、眼睛等器官。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图示,如实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五、教学准备

    每人1只蜗牛、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开始的不成熟,经历3次试教和研讨课后,逐渐成为一节成形的课。在平时的课堂中,我就一直很想让学生自己能够多说一些,不只是在分享猜测、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过程中进行分享,还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一些方法,更多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经过这次磨课,想在课堂上不留太多老师的痕迹又想让学生说出老师心中的方法,老师在课前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如了解学生对蜗牛身体结构的了解、巧妙设计每一句话去引导学生说出方法,从“那蜗牛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把认真、细致地观察蜗牛,然后修正画像”这种老师引导过多的语言,过渡到“真实的蜗牛是长这样的吗?看来大家头脑中的蜗牛都不同,那我们怎样才知道谁是对的呢?”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教学效果却相差甚远,后者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就有将探究过程慢慢的渗透在整节课中,但有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调整。由于一年级孩子对万物都充满好奇心,对于动物他们更是有许多许多的问题去探索,假若课堂上让孩子提出探究的问题,那么我就会很难把握教学重点。所以就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经历“猜想——说出实验方法——观察(实验)——分享交流——知道蜗牛身体特点(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但我经历了几次教学,仍然存在没有突破“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的教学难点,在授课后仍有约18位学生的图画中仅画了一对触角。学生探究了、观察了,理论上说应该是大部分同学都画对才是,但这个数据出乎我的意料。原因在于蜗牛在观察过程中,由于学生移动、蜗牛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反应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蜗牛只伸出一对触角或不伸出触角,此时学生就会有概念上的偏差,我在课堂上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面细想下来,不管有多少位学生没有观察到蜗牛的两对触角,我也应该采取除观察外的方法(如微课、图片、看书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的概念,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方法。

    一年级学生可以说是小学生中对科学学科兴趣最大、好奇心最强的孩子了,而且他们很喜欢听故事。如果老师可以把故事融入到教学中,用故事串起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本课就是以小蚂蚁给小蚯蚓介绍好朋友的故事串起的,但我在课堂上没有像讲故事一样给孩子们授课,而且很理性,这样趣味性大打折扣了。趣味性除了需要有趣、有料的故事外,也需要我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演绎,这方面确实是短板,还要从以后每节课做起,多使用些语气词、生动的形容词等,也要多听听别人是如何给孩子讲故事的或者和孩子一起听故事,多学习。

    观察动物的教案 篇6

    常州市翠竹中学 薛韬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钢笔工整书写)。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往事依依》?????????????????? 2课时

    《幼时记趣》?????????????????? 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 1课时

    《伟人细胞》??????????????????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 作者回忆与文学的情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并告诫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幼时记趣》 作者追忆了儿时观察动物,产生联想,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充满了情趣。

    《十三岁的际遇》 作者神情地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及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的精神,充满了理想与希望。

    《伟人细胞》??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过程,向学生阐明了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对于学生很有意义。

    这一单元的教学,语言有的生动活泼,有的蓄满神情,有的趣味盎然,有的蕴涵哲理,因此,学习本单元需要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每篇文章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浏览本单元内容,制定单元学习的目标,商讨探究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教师大致介绍本单元每篇文章的内容。?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迅速浏览本单元四篇文章的内容。

    2?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在浏览本单元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提示讨论自己对“金色年华”的理解

    第二块:制定单元学习的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再次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内容(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思考:本单元你想学写什么?打算怎样来学?(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任务布置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提示:可以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这几个方面来确立自己的目标。

    要求:目标要明确可行。?组织学习小组,讨论自己的目标。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讨论、交流

    2?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

    [4]

    观察动物的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积累、运用三”中的习作题。这一习作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喜爱的小动物来进行练笔。

    习作要求:

    1、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2、写出小动物和外形、脾气习性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3、按一定的顺序写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学校与学情分析:

    我校是县中心小学,教学条件好,教学设备齐全,班里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县城,学习基础好,具有不错的表达能力。

    设计思路:

    1、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将观察与指导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了观察中学会写作方法,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从不同方面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情感。

    3、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小狗为例,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览动物乐园。

    2、说出这些小动物的名称。

    3、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说出小动物名称即可)。

    1、有很多同学都喜爱小狗,你们能把小狗的长相介绍一下吗?

    2、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了出示小狗的外形图,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让学生说出对小狗的`初步印象)

    3、引导学生观察小狗,按顺序练说小狗的外形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分别让学生从不同的顺序说出小狗的各个部位及特点,鼓励学生用上一些学过的生动的词语,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1、播放一段小狗吃骨头的录象,让学生观看。

    2、请学生看到的情景说出来,注意用上有关动词(教师相机板书)。

    3、请学生说说小狗还有哪些生活习性。

    4、多媒体播放小狗看家情景,让学生描述出来,使学生能在观察时意识到要把小动物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介绍出来。

    1、同学们喜欢小狗吗?能把你对小狗的感情就出来吗?

    (引导学生举出事例来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

    1、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小组写成小狗的外形,一个小组写小狗 生活习性,另一个小组写发生在自己和小狗之间的事例。无论哪个小组都要写出对小狗的喜爱之情,如果不喜欢小狗的,也可以写出别的小动物。

    2、小组内交流。

    3、自行习作。

    4、全班汇报。

    每个小组请一个代表起来读自己的习作,师生评议。

    5、合作成文,齐起题目。

    把三位同学的文章连起来,大家给它起个题目。

    1、出示习作要求(强调不限于写小狗)。

    2、提示习作思路。

    七、学生自由习作。

    观察动物的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在寻访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学生通过对蜗牛结构、反应、运动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三)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学难点

    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情景教学、启发教学、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新课

    播放学生上一节课寻访校园里动物的视频,

    复习回顾。

    学生观看《校园里的动物——广外滨实》视频。

    通过以学生熟悉的视频导入新课。利于

    2min

    讲授新课

    创设情境:蜗牛的求助。播放录音:小朋友们,我非常想参加动物运动会,但是我需要通过3关才能参加,你们能和我一起闯关吗?

    第1关:报名

    (1)请同学们帮忙画蜗牛的自画像,画在活动手册第10页,要求边观察边画。

    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姓名

    自画像

    蜗牛

    (2)观察之前先观看介绍蜗牛外部特征视频。

    (3)教师投影部分学生的蜗牛绘画作品。

    (4)提问学生蜗牛的主要结构。

    第2关:帮蜗牛体检

    (1)出示棉签和竹签,问学生选择哪种工具帮蜗牛体检?并说说为什么?

    (2)播放蜗牛录音:小朋友们,请你们用棉签轻轻触碰我的身体,看看我有什么反应吧!

    (3)请学生上台表演蜗牛的应激反应。

    (4)播放蜗牛应激反应的实验视频,问学生的实验结果与视频是否一样,不一样的话分析原因。

    第3关:热身运动

    (1)讲解要求:老师这里有一块透明的塑料片,我们要请小蜗牛在塑料片上爬一爬,你们仔细看看它是怎样爬行的。

    (2)当观察蜗牛爬了一段时间后,当它已经站稳了,我们可以尝试将塑料片翻过来,可以观察到依然抓得稳稳的,这是为什么呢?

    (3)讲解蜗牛产生的黏液。

    4.课外延伸:和蜗牛相似的动物

    (1)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和蜗牛相似的小动物呢?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上的小动物:蛞蝓、螺、蛤。

    (2)小游戏:谁是蜗牛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帮助蜗牛一起闯关。

    学生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

    学生用肢体模仿观察到的蜗牛的应激反应。

    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并将塑料片翻过来,惊讶发现蜗牛不掉落。

    学生认真观看蛞蝓、螺、蛤图片。

    学生热烈参与游戏。

    为后面的探究环节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出示实物更加能更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立体的感受蜗牛的外部特征。

    通过动笔画蜗牛,尝试用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通过表演既能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蜗牛应激反应的认识。

    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对蜗牛运动方式进行观察。认识到蜗牛利用腹足爬行,腹足分泌的黏液能帮助蜗牛爬行得更稳固。

    拓展学生对更多动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小游戏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帮助学生辨别蜗牛,活跃课堂气氛。

    观察动物的教案 篇9

    课堂设计:

    这节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题目是《我喜爱的小动物》,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而且喜欢的小动物,要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活动时的样子,并通过一件具体事例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整个教学程序是按照范文评说写文读文评文的顺序进行的。首先是教师读范文,然后让学生评范文,目的是得出自己的写作思路,明白自己的选材范围及写作要求。这样在说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迪,教师加以引导,这样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就形成了。接着,让学生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在纸上。然后进入评议阶段,让几名同学试读自己的习作,同学们相互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点拨、小结。这样,学生的作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同学们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提高了修改文章的能力。

    另外,这堂课从导语到结束语都提到我女儿及其习作,目的是激励同学们,使他们有积极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课前准备

    观察小动物:

    1、要抓住小动物在外形上的特点。

    2、要抓住小动物生活习性和活动时特点,如:小动物吃什么食物,怎样吃食或捕食?玩耍时是什么样子?睡眠时是什么形态?

    二、课堂指导(共分4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上一节习作课,由王老师我担任你们的指导老师,其实我们见过两次面,我听过你们两节课。我知道你们的文章写的好,同学之间互评的很准确,说话流畅,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我在家常夸你们,就因为这事,我那10岁的女儿总吃你们的醋。这不,今天早上临上车时,特地叮嘱我:问问你们多大了?属什么的?而且还让我捎来一篇习作,请你们给评一评,指点指点。其实啊!我看明白了,她就是想跟你们比一比,比一比年龄大小,比一比谁的文章写得好。

    2、选材

    师:多大了?属什么的?

    生:11岁,属狗的;12岁,属鸡的;13岁属猴的。

    师:我女儿10岁,属猪的。

    师:(把猪、狗、鸡、猴的图片挂上)多么招人喜欢的小动物啊!王老师今天还特地带来另外一些小动物呢,看!它们打扮的多漂亮,好像知道我们要写它们,(把其它十多幅图片挂上)。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话题:板书《我喜爱的小动物》

    3、解题构思

    (1)齐读课题,解题。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应该用第一人称写,只限制写小动物,并写出对小动物的喜爱。

    (2)范文评说,得出写作思路及要求

    师:我们别忘了刚才那茬儿,我得把我女儿的习作给大家读一读,请你们拿好纸、笔,准备评文。

    a、师读:

    b、生评:

    得出写作思路及要求:同时板书

    (简)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特征

    (详)

    一件事喜爱之情

    4、起草修改

    师:余下的时间请按照这个写作思路及要求写出你心中的小动物。

    (1)动笔起草,快速成文。

    (2)读文。

    (3)评文。

    三、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们能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写出它们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很好!可见你们平时能够细心观察,眼里有生活,心里有真情。只有用真情去表现生活,那样的文章才感人。最后想送给大家八个字:

    板书:真情实感合理想象。

    这是习作的基本要求。

    不过,我回家必须转告我女儿,你们对她的习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依我看,你们各有千秋。我会把你们的大白鹅、大公鸡继续介绍给她,希望你们互相借鉴。

    【最新观察动物的教案9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