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3-09

    【www.jk251.com - 教学设计模板】

    随着小学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高质量的教案对小学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小学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学期整体教学设计优秀模板》,希望您喜欢。

    教学总目标: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4.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6.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7.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教学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jk251.coM小编推荐

    周长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周长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测量和计算具体事物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3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难点: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6课时

    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教学用具:线、直尺、皮尺。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树叶都式什么形状的?你们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画一画。二、探索新知:1、请同学们用一笔画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2、小组汇报学生各自尝试画的树叶。3、你们有办法量出画的那片树叶边线的长度吗?请试一试。4、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5、请同学们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来量线的长度。(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6、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干,你们刚才量的是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式树叶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三、拓展应用1、摸一摸。(1)课桌面的边线。(2)数学书封面的边线。2、实践活动(1)量一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一说。(2)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3、连一连(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3)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①②

    课后反思: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90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转载自武夷山市岚谷中心小学网站【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com】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10个生字。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3、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名字征兵父亲年老多病女扮难装胜利将士朝廷年龄战袍渡燕山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5)教学生字字形

    (6)齐读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6、讨论交流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三复习查字典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用同样的部首查字法查“廷”“康”“起”三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花木兰是谁?

    二精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2自然段

    1、第2自然段有几句话

    2、默读课文,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

    3、讨论交流,边讲边练习朗读

    4、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5、四人小组交流

    6、指名说,师生评议

    7、课文读到这儿,你们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8、指导朗读

    9、练习背诵

    (二)第3自然段

    1、花木兰告别了家人,从此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这时的花木兰又是怎样的?

    2、指名读

    3、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指名读

    (2)木兰告别了亲人后,怎样?“披、跨、渡、过”这一连串的动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

    (3)指导朗读

    4、什么是战功?“赫赫战功”呢?

    5、同学们想象一下,花木兰在战斗中的表现。

    6、看插图1,你觉得此时的花木兰怎样?

    7、指导朗读

    8、练习背诵

    (四)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图2,说说当将士们知道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怎么想?

    3、指导朗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钦佩之情。

    4、练习背诵

    三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填空

    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

    2、课文给我们讲述了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3、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com】

    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花钟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观察花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开放。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自然界的奥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孩子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体会花儿开放的美。学习用不同方法表达。

    难点:弄清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教具准备:

    1.各种花开的图片。

    2.部分课文内容幻灯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欣赏鲜花盛开的图片,积累描写花的词语,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大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共同练读难读的句子。

    3.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指名读,随机理解词语“娇嫩”,书写“娇嫩”。

    4.指名读全篇课文。

    三.品读感悟,理解积累

    阅读第三自然段,解释“花钟”。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1.请学生说说什么是花钟。

    2.师:这位植物学家可真了不起,设计得多少巧妙啊。“只要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了。”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4.课件出示花钟的图片,介绍有名的花钟。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师:花钟的设计是那么巧妙,那么植物学家是依据什么设计的呢?花钟的奥秘就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同学们快点去探寻花钟的奥秘吧。

    2.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说说设计花钟的依据。

    3.师:“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

    4.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5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好在哪里。相机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

    6知识拓展,学习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表达同一个意思。

    三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不同的花为什么样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呢。请各个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2各小组汇报合作成果。

    四总结

    1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花钟》这篇课文,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设计: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推理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合作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在独立操作、实验和推理活动中得到一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得到一堆黄豆的数目是多少。

    教学设计:

    一、揭示实践活动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玩数黄豆的游戏。老师为每个活动小组准备了1堆的黄豆,请你们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数一数这一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二、猜一猜

    想一想这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数呢?

    1、学生猜测黄豆的数目。

    2、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自己数黄豆的初步的设想。

    三、实践活动

    1、宣布实践活动要求:

    (1)以4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数黄豆

    (2)纪录本小组的实践方法,每小组至少有两种方法。

    (3)需要什么工具可以向老师借用,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

    (4)讨论交流要求声音要轻,本小组组员能听见就行。

    2、学生以4人为单位开始实践活动。

    四、交流与汇报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组数黄豆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对每一小组进行奖励——一种方法一颗五星,对于能清晰叙述本组活动过程并说明是运用什么数字方法来解决碰到的问题的小组给予特别奖励——多加一颗星。

    2、交流与比较。全班交流完毕后,引导学生对所有方法进行比较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其中的哪些方法,为什么。

    学生的方法除了书上的分、抓、量、称集中外,还可能会有1先数出50粒或100粒堆成一小堆,再把整数堆黄豆分成这样的一小堆、一小堆的方法,最后用每小堆的黄豆粒数乘堆数黄豆的粒数;2将全部黄豆平摊在桌上,将其分为若干等份,数出其中一份有多少粒,再与份数相乘;3一粒一粒地数,不管学生的方法是简是繁,得出的结论是否精确,教师都应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法。

    五、活动总结

    引导学生结合今天的实践活动过程进行总结与回顾:

    1、通过今天的活动自己有哪些收获?

    2、通过今天的活动想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加几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98页例2、练习十七第2—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灵活应用“凑十法”,并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和记忆。

    课前准备:图片、小棒、9加几的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9+5=9+2=

    9+1=9+6=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算,再说说哪种方法最简便。

    2、提出学习目标

    (1)应用“凑十法”自主学习课本第98页的例2及“做一做”。

    (2)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学习,同桌互相展示。

    1、学生独立完成98页的内容。(同桌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

    2、同桌展示

    生1:我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3根,接着再从3根里面拿出1根与9根放在一起,这样就能马上算出一共有12根。

    生2:我先在左边摆出9朵黄花,在右边摆出7朵红花,再从右边的7朵里拿出1朵与黄花放在一起,这样就能算出一共有16朵花。

    ……

    3、小结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生1:我是这样想的算9+3=,我把3分成1和2,先把9和1相加等于10,再算10加2等于12。

    生2:算9+7=,我把7分成1和6,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6等于16。

    生3:我发现9加几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4:我发现9加几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

    生5:我发现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9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9+6=15的第二个加数是6,和的个位上是5。

    ……

    2、小结:9加几的方法和规律。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练习十七的第2—7题。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教材简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关键处处理:

    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师:vc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导学生翻阅本单元教材,导课。

    同学们,中国有两条大河,横贯中国大半个国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你们知道是哪两条河吗?

    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介绍"母亲河"的文章。请同学们浏览本单元内容,看看都有哪些课文,分别写得是什么内容。

    二、播放电视风光片《长江》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播放完,出示中国地形图,师生共同介绍长江,对长江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多年之前,有一部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其中的主题歌《长江之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播放《长江之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放声朗读几遍课文,结合预习,了解大意。

    四、指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读,全班齐读。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给以指导。

    六、再读诗歌,体会课文的表达形式。

    1.再读诗歌,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先小组合作讨论,再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两段歌词相互照应的表达方法。

    七、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引导学生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你的视角呢?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八、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课文。

    1.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声朗诵,试着背诵。

    2.指名背诵。

    九、欣赏并跟唱《长江之歌》。教师放录音,学生欣赏并跟唱。

    十、质疑问难。

    十一、探究:为什么把"长江"比喻成"母亲"?

    十二、课时小结。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雪山走来东海奔去乳汁哺育臂膀挽起无穷的源泉

    远古走来未来奔去清流灌溉力量推动母亲的胸怀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3.《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

    4.预习下一篇课文。

    课后反思: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多方查找有关话说长江的视频资料没有找到,只找到了长江之歌的音频资料,在教学中是一个遗憾,如果有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

    读报剪报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一、读读名言(3分钟)

    1、出示名言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明代文人顾宪成的一幅对联,先读一读,再说说它的意思。

    2、出示名言2:上学期,我们在学习《增广贤文》时,有这么一句,读一读,它又是什么意思呢?

    3、设疑讨论:面对信息时代,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是要做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人,还是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的人呢?

    4、引出主题:读圣贤书并非坏事,但是不能局限于圣贤书,就像鲁迅说的那么我们能够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呢?对,报纸是传播时事和知识的重要载体,经常读报剪报,就能及时了解天下大事,提高文化素养,锻炼浏览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过渡:不要小看读报,读报也要讲究方法。

    二、谈谈读报(16分钟)

    1、学生交流:我知道很多同学们喜欢读报,你们都读了哪些报纸,是怎样读的呢?

    2、归纳方式:从同学们的交流中,主要从什么报纸----几个版面----各版分工----喜欢栏目这几点进行了介绍,下面我们就开展一个小活动----好报推荐。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报纸,按照以上方法向全班隆重推荐。

    3、小组交流:按照上述方式交流读报。

    4、秘籍推荐:(1)同学们,结合平时读报的习惯,想一想如何才能迅速找到本期报纸上最重要的内容呢?

    (2)老师这儿就有这么几条简明要闻,读一读,它们有何特点?

    (3)现在就请你结合最近几天的要闻,设计出一句话新闻。

    (4)全班交流。

    过渡:报纸作为一种消息渠道,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所以很多新鲜事物不断展示在人们眼前,比如最近几年,都有很多新词诞生。

    三、聊聊新词(10分钟)

    1、出示词语:打非曝光含金量地球村白色污染豆腐渣工程

    山寨打酱油周老虎范跑跑(20xx)

    躲猫猫蜗居族富(穷)二代甲流低碳楼脆脆(20xx)

    2、说说意思:你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挑几个说说。

    3、交流新词:除了以上几个,你还知道哪些新词,向大家介绍一下。

    四、说说剪报(10分钟)

    1、学生交流:同学们,报纸读完以后,大家是怎么处理的呢?

    2、教师引入:我想,如果能将报上的有用资料分门别类剪贴成册,就能化废为宝,我们可以将写完的硬壳本作为剪报本,将剪报本分为好几块,将你从报纸上剪下的内容分门别类地贴在相应位置,有时间还可以用水彩制为剪报加上花边,配上插图。对报纸进行二次利用,该多有意义啊!双休日,同学们就在家里尝试制作剪报,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上台展示。

    3、上台展示:提醒一下各位,除了介绍,最好还能说说自己的心得。

    4、设置奖项:如果你是评委,你最中意哪一份剪报,你会给他搬一个什么奖项。

    五、总结:(1分钟)

    这是多么有意义的活动啊,希望大家能坚持下去,珍惜和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白衣天使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教学目的:

    1、了解南丁格尔的生平事迹,体会设立护士节的意义,通过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深刻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感悟能力的发展。

    3、了解南丁格尔对医疗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她献身护理工作,救死扶伤的崇高品德,激发学生对白衣天使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了解南丁格尔对医疗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她献身护理工作,救死扶伤的崇高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主要内容

    二、小组学习

    师:你们都有哪些问题?

    梳理问题:南丁格尔的哪些地方让你佩服?

    小组学习:

    1、带着问题通读课文,南丁格尔的哪些地方让你佩服?

    2、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3、有感情朗读

    三、小组汇报

    重点分析:

    1、他的父母希望她发展文学、音乐方面的才能,跻身上流社会,而她对此却兴致淡薄。

    2、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毅然的近义词

    3、英军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这意味着什么?

    尽管她知道,去前线,将面临________。

    尽管她知道,去护理伤员,将面临________。

    此时此刻,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更能突出她的坚定?

    (义无反顾、毫不迟疑、不假思索、毅然决然)

    4、此时此刻,我们感受到的是南丁格尔的________,还有她对护理事业的________。

    有感情朗读。

    5、在黑夜里,那飘来的灯光,给________带来了________,给带来了________。

    有感情朗读。

    6、让我们展开想象,大大改善,有了哪些变化?

    走廊,大大改善,不再是而是。

    病房,大大改善,有了有了。

    伤员们,大大改善,不再是而是。

    有感情朗读

    四、升华主题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000克=()千克5千克=()克

    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引出课题。

    回答: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情景里告诉我们了一件什么事情?限重一吨是什么意思?引出课题,板书。

    2、认识“吨”:老师问“吨是个什么单位?你们知道1吨有多重吗?”1吨=1000千克,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读二次。我们知道了1吨=1000千克,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能不能一起过桥?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将四个小动物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要重,也就是比一吨要重,所以这些小动物不能一起过桥。

    3、那它们应该怎么才能完全的通过桥到达对岸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的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

    4、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些小动物终于顺利的过河了,再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5、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只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等。

    (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说说自己的体重,互相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几个同学的体重加起来大约是1吨重。

    (3)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例题:3吨=千克6000千克=吨

    让学生独立填写指名口答,你是怎样想的?(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三、实践应用

    1、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第1题,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还有哪些。

    2、完成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口述想法。

    3、练习三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连线,再全班交流,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几分之几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几分之几学习设计

    共5课时总第50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二、探究体验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95页的“做一做”第1题。

    2、作业:教科书第97页第4、5、7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教学反思: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