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图案的欣赏设计 教案精选
  • 图案的欣赏设计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0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2、使学生在观察美丽的图案中,感受图形中的对称美,体会平移和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3、指导学生细心分析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的理解,进而产生自主设计的欲望。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完成设计图案的任务。对学生的设计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jK251.COM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资源:

    剪纸图案,彩色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剪纸的活动吗?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美丽的剪纸图案,想不想欣赏一下呢?

    二、组织活动。

    1、欣赏美丽的剪纸图案。

    2、它们分别是由哪个图案通过平移或旋转形成的?

    3、学生按要求平移做出美丽的图案。

    (1)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一次平移。

    (2)学生像这样连续操作几次,做出美丽的图案。

    4、应用旋转的方法做出图案。

    指导学生完成左边的图案,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右边的图案。

    5、自由创作。

    先画出一个或几个图形,再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美丽的图案。

    (1)小组讨论:①打算选择什么图形作为基本图形?

    ②要把基本图形进行怎样的变换?

    (2)分工合作,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学生的设计尽可能多加赞赏。

    三、课后巩固。

    jk251.cOm扩展阅读

    册欣赏与设计


    课题欣赏与设计课型新授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9-1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2、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3、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分析图案和创造图案

    难点分析图案和创造图案

    教学设计

    一、欣赏图案

    教师出示一些由圆形组成的图案供学生欣赏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分析图案

    说说这些图案是怎么组成的?想一想,如果让你来画,要用到哪些工具?该怎么画?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和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三、试一试

    请任选一个喜欢的图案照着画一画

    四、涂一涂、画一画

    做书上第9页第1、2题

    五、练一练

    做书上第10页做一做的1、2题

    板书设计欣赏与设计

    (贴几幅美丽的图案)

    示范画一个图案

    北师大上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 教案精选


    运用所学的图形设计图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世界的神奇和美丽,同时在分析图案和创造图案中,学生还将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因此,在认识圆后,教材安排了欣赏与设计的内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拓,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有一定的审美和想象能力,本课是在学生对圆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想象和设计,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同时也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发展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我是小小设计师”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才能,在活动中教师也应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寓教于乐,这样,为学生创设的良好学习氛围更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自信,更有助于帮助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1、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材首先呈现了四幅图案让学生欣赏。教学时,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怎样组成的(如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让学生感受到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提高分析图形的能力。

    2、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

    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对称图案的美,并体验到复杂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教师要真正地做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和圆有关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

    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丽的复杂图案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强化感知:美丽的复杂图案可以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为后面的设计活动做铺垫。

    4、模仿练习。在练习本上模仿书上画出三幅用圆设计的简单图案。

    颜色的搭配也是使图案变漂亮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审美能力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己的搭配方案,再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相互交换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最后通过模仿练习、评一评等活动,建立学生自信,为后面设计比赛打下基础。

    5、开展设计活动,交流汇报。

    在欣赏了各种漂亮图案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漂亮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不仅离不开数学,而且数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与偶数的含义,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到目前,你认识了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2.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你能很快说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吗?

    二、探索新知

    1.5的倍数的特征

    (1)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教科书第4页的数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上记号,找出5的倍数。

    (2)观察、思考

    刚才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

    (3)合作交流

    先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语言不要做统一要求。

    (1)验证

    (2)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较大数,对观察、发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2.2的倍数

    (1)独立学习

    (2)汇报交流,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

    (3)验证

    3.揭示奇数和偶数

    结合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与偶数的含义。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猜数游戏。

    规则:同桌两人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说出是否为2或5的倍数还是奇数、偶数。

    2.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具备什么条件?

    3.用0、5、8组成三位数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又有因数5

    四、全课小结

    一、作业

    课本相关练习。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阅读《妈妈的账单》,在正确、流利地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提高对文本进行理解问题的能力。

    2、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同时人物的行为动作的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和深切的爱。

    3、联系实际,感悟生活,对母爱有更深刻的体验,并从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二、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妈妈的账单》

    2、《母亲》flash动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有一首诗是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吗?那就是《游子吟》,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吧!(出示古诗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妈妈的文章,那就是《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账”字是什么部首,与“帐”区分。什么是账单呢?

    (二)学习词语

    通过预习,同学们划了很多易读错词语,一起交流。

    (出示词语)齐读

    (三)感知、理解课文

    1、通过预习,思考:课文中讲了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2、同学们多次提到了两份账单,指名读思考:他们有什么区别?(出示账单)

    3、假如你是彼得的妈妈,看到小彼得开出的账单,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交流、体会)

    4、彼得妈妈让小彼得如愿以偿,同时也开出了一份账单,假如你是小彼得,读着读着,你想到了些什么?十年中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小组讨论)

    5、教师引语:而正是这样一慈爱、精心照料孩子的母亲,却在每一款项后面都写了0芬尼。如果这里不填0芬尼,你觉得应该填多少?(学生交流:无限、无价)

    6、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那就是《母亲》(播放动画)

    这一切的一切能用钱来衡量吗?不能!这是一份无价的账单!让我们怀着这份感动、深情来读一读妈妈的账单(齐读账单)

    7、我们被这份浓浓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小彼得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羞愧万分)你从哪里看出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8、我们整堂课都被爱包围着,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板书爱字,画心

    (四)作业:你打算怎样对待自己的妈妈?把你的话写下来,读给妈妈听

    (五)诵读结束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

    【学习难点】

    让孩子通过阅读,体会一些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若有新词句,应给予适当指导或讨论来解决。

    【学习准备】

    学生收集并回忆自己所从事过的劳动,比如公益劳动,在家里帮助家长做事。生字卡(做好提前预习生字)将课文读通顺等等预习工作。幻灯片(从事各种劳动的图片)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引发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今天将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你们有谁知道,什么是略读课文呢?

    生:老师,我想略读课文应该就是简单的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的讨论很有意思,说的很有道理,所谓略读课文就是将一篇文章简略地、无须细致推敲的略读,能读懂课文的大致内容即可。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槐树的孩子》板书课题,重点出示生字“槐”,读课题。

    师:见过槐树吗?谁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下?

    2、读了课题,你们想从课文里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槐乡的孩子平时都爱干些什么?

    师:好,就顺着你们自己的思索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自读课文

    师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知道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儿,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从课文哪些描述中知道?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请生当小老师,巩固生字、字音。

    2、你们喜欢槐乡的孩子们吗?说一说槐乡的孩子可爱之处。

    归纳:

    ⑴勤劳懂事儿。

    ⑵吃苦耐劳。

    ⑶以苦为乐。

    3、论不懂之处,预测:槐树,槐米(幻灯片图片理解)形象直观。耷拉着,炊烟。

    四、读全文

    去体会一下孩子们的可爱!先自读或同位齐读。你认为可爱的地方?

    再齐读。

    五、课外拓展

    说一说,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活动),怎样做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是对课文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在学习时我巧妙地运用学生的评价,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口语训练和练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围绕“金钱的魔力”,体会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以及“我”的改变,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国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描写的品析,体会托德和老板的势力、贪婪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并能初步模仿写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魔力。谈谈“魔力”。

    2.揭示课题,完整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3.介绍课文:马克吐温《百万英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顺,思考:金钱有怎样的魔力?

    2.交流反馈:引导体会托德与老板前后态度的转变,初步感受金钱的魔力。

    三、板块结合,研读人物

    围绕学生的交流,重点研读以下三大板块:

    板块一:精品细读,剖析“托德的笑”

    1.在金钱的魔力下,托德最夸张的表现是什么——“笑”。

    ●研读第一种“笑”:

    (1)对话互动,体会托德的见钱眼开。

    (2)写法对比,感受作者独特细腻的笔调。

    ●研读第二种“笑”

    (1)读通语段,感受笑的丑陋。

    (2)回文想象,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写法,朗读加深理解。

    2.引渡“笑”之根源,介绍“百万英镑”,进一步感受“金钱的魔力”。

    (板块设计意图:本板块我旨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引领学生抓住托德最传神的“笑”理解他的贪婪,初步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神态与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板块二:入情朗读,揣摩“老板的话”

    1.尽情读老板的语言,揣摩老板的个性。

    2.入情朗读,展现老板讨好、奉承的个性。

    3.小结:再一次体会“金钱的魔力”。

    (板块设计意图:有了“板块一”的引领指导,本板块我将扶放结合,在教师预设的引导下,学生重点自主解读老板的语言描写,读中感悟老板的阿谀奉承。)

    板块三:自主探究,感悟“我”之变

    1.回文体会金钱的魔力在“我”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改变?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自主读文,圈圈划划描写“我”的语句。

    2.交流:

    (1)引导学生抓住“颇为胆怯”体会之前的“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

    (2)引导学生想象“我”说话的语气,理解之后的“我”的高傲与神气十足。

    3.学法迁移,随堂练笔

    (1)体会作者刻画“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物时的表现手法的不同。

    (2)对于“我”,作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着作者的写法,写上几句:

    “我”站在穿衣镜前,得意地欣赏着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提示:请你试着选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手法来刻画“我”的形象。

    (3)交流学生的写话。

    4.小结:这张百万英镑让一个胆怯的穷光蛋俨然成了一个高傲的阔佬!更深层次地体会“金钱的魔力”。

    (板块设计意图:在前两个板块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抓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因此本板块,教师将放手让学生在读读划划、静思默想中自读自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

    四、点击名著,延伸课外

    介绍马克吐温以及他的语言风格,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

    板书设计:

    金钱的魔力

    托德老板“我”

    笑说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一预习检测

    1、上新课之前,我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我会读

    传递陆地彼此托起星辰洁白的帆

    2、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手。我们的手能做什么动作呢?我们用手做的动作有的代表加油,有的代表胜利。有的指点迷津,有的传递关爱,我们的手多么神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诗歌《我们的手》板书课题

    二交流释疑:

    1、出示课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手所传递的感情,进行仿照编写活动,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现在请大家用手翻开书,齐读这首诗歌。

    3、出示课件:将这几句话中的是可以换成哪个字。学生自由读金钥匙。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4、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诗歌,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小节,并批注喜欢的原因。

    (2)、带着自己的感受,同桌互相读一读。

    5、自由学习,5分钟后检查。

    6、交流汇报

    (1)、师:谁来谈谈自己喜欢的小节。

    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小节并谈感悟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请同学们看插图,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去散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们很幸福。

    师:你有过这样的幸福时刻吗?

    生:自由说。

    师:出示图片。你就是父母生命的全部,一头牵着爸爸的心,一头牵着妈妈的心。在他们之间传递着爱,传递着幸福,谁能带着幸福的感觉把这小节读一读。

    评语:(!)这道爱的光芒,比灯还要明亮,亮的令人耀眼。

    (2)从你那绯红的小脸上,老师感到了你们很幸福。

    2、谁还想说说你喜欢那个小节?(指三名学生读并谈自己的感悟)

    师:听了他们的朗读,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

    出示图片(汶川大地震、接见外宾)

    是呀,孩子们,在发生大地震时世界各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在国与国之间搭起一座友谊之桥。接见外宾也搭起一座友谊之桥。

    3、谁还想说说你喜欢那个小节?

    师:为什么说在心灵与心灵之间托起洁白的帆?

    生:同桌交流。带着自己的理解同桌互读。

    4、请同学们齐读第四小节.

    师:指三名学生说说自己是带着什么语气读的,并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带着欢乐地语气读第四小节。

    三、巩固拓展:

    我们的手是电线,我们的是桥,我们的手是船,我们的手是小鸟,我们的手还可以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仿写一小节(出示课件)。

    是啊,因为亲情无限,所以作者说第一节。(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因为友谊无界,所以作者说第二节。(学生齐读第二小节)

    因为心灵无暇,所以作者说第三节。(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因为欢乐无边,所以作者说第四节。(学生齐读第四小节)

    四、课堂检测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比赛背诵诗歌。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5559.html

    【图案的欣赏设计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