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简便运算教案收藏
  • 简便运算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16

    简便运算教案收藏。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要知道教案课件也是老师上课实施过程程的依据。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简便运算教案收藏,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简便运算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9、试一试、例10和练一练,练

    习十三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和小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的两步

    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把整数除法的简便算法应用到小数除法里,提高学

    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1)出示练习十三第l题,指名学生口算。

    (2)很快说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0.2542.540.125812.50.8

    l410418100.8

    10.25102.510.1251012.5

    2.笔算。

    做教材第52页的复习题。

    要求先说运算顺序,再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

    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小结: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里,没有括号时,如果只有同一级

    运算,从左往右算;如果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

    运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在小数除法和乘法,或者小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里,运

    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这节课,我们先按这样的顺序

    学习小数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板书:两步计算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9。

    (1)出示例9。

    提问:第(1)题有哪些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2)题

    有哪些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2.完成试一试。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第(1)题按怎样的顺序算的?为什么?第

    (2)题按怎样的顺序算的?为什么?

    3.小结:在小数两步计算混合运算里,运算顺序和整数相

    同。没有括号时,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就从左往右算;如果有两

    级运算,就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有括号时,先算括

    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4.组织练习。

    出示练一练第l题,指名说说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算。

    5.引入简便计算。

    出示;45018900254

    提问:这两题能用简便算法吗?根据什么规律可以用简便算

    法?(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第一小题怎样想的?第二小题又是怎样

    想的?

    指出:在整数除法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

    以两个数的积。按照这个规律,有时候可以根据数的特点,用简便

    算法来计算。、整数除法里的一些简便算法,在小数除法里也适用。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的简便算法。(板书:简便算法)

    6.教学例10。

    出示例10。

    提问:根据这里的数据,怎样算比较简便?

    让学生算在课本上。然后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追问:为什么这样算比较简便?

    指出:因为把除数转化成两个数的积,可以写成连除用口算,

    所以先想1.8是哪两个数的积,再想用连除是不是可以简便。如

    果能简便,就用连除使计算简便。

    7.完成试--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

    提问:这里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使计算简便?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这样算为什么会简便?

    指出:因为连除里两个除数相乘的积是1,所以用被除数除以

    两个除数的积,可以用口算,计算比较简便。

    8.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9.做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根据计算的结果,你能提出一些问题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小数两步计算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

    序算?小数除法简便算法是根据什么规律来算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2~4题。

    简便运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2、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在什么情况下除法中的商不变?

    二、基本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与同伴交流。

    24030=44020=8020=36090=

    12040=4800400=240060=9600800=

    三、实践应用

    出示73页第3题。

    思考:一捆铁丝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观察与思考

    出示73页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淘气的计算过程,你受到什么启发?

    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150258002520001259000125

    五、布置作业

    回家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简便运算教案【篇3】

    在理解和掌握了五条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学习整数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

    教材一共安排了五道例题。例1和例2讨论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例3和例4讨论乘除法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例5主要讨论乘、加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运算。也就是说,例1至例4只涉及同级运算,例5则涉及两级运算。

    在这五道例题中,例1和例3讨论的连减、连除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过去的小学数学中也有同样的内容。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或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这里并不要求概括为运算性质。

    相对而言,其他三道例题的问题情境较为新颖,解决问题的策略较为灵活,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比较少见。

    这样编排的意图主要是为了通过一些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因此,五道例题所涉及的这些简便计算类型,只是一种载体和手段。换句话说,掌握例题所涉及的这几种简便计算,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本节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配合本节教学安排了两个“做一做”和两个练习。主要是与例题相应的计算练习和应用练习。

    1.注意正确理解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实质。

    首先,要鼓励独立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探索不同算法。其次,注意组织互相交流,尽可能使个别学生的创见为其他同学共享。第三,应当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包括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选用不同的直观支撑,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第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要求的把握上,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比如,本节教材的练习中,不少题目的指导语是“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由于“怎样简便”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上个人具体情况的差异,很自然产生不同的评价判断,你认为简便的方法,他认为不简便。因此,采用何种算法,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可以依据有关知识经验对算式进行变形,也可以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本节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简便运算教案【篇4】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2.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系统性很强,但是教师教学难度增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有困难,知识内容易混淆,课时安排也显得比较紧。例如乘法运算定律,安排3课时,其中乘法分配律就是一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见的就有分配混乱或不完全分配等现象,虽然例题以现实的情境为背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仍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一点我们在备课中应有所意识,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并充分考虑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易混知识的辨析练习。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七、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48+36=75-29=21脳3=52梅6=)88梅4=

    60+70=150-90=4000梅5=3000+140=60脳8脳0=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里原有77棵梨树,12棵杏树,又栽了23棵桃树。现在有多少棵果树?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创设情境,引入例1.

    2.探索规律,解决例1的问题。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小结】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4.创设情境,引入例2.

    5.探索规律,解决例2的问题。

    6.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运用加法结合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2.课本31页第4题。

    3.课本28页做一做。

    4.课本31页第2题。

    【提高练习】

    5.课本31页第3题。

    6.连一连。

    83+31564+(73+37)87+42+58315+83

    (64+73)+3787+(42+58)56+78+4478+(56+44)

    【拓展练习】

    7.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

    165+204+335+9678+53+47+2236+18+64

    8.新星小学2~6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去军营114人,去儿童福利院76人,去敬老院86人,去社区服务站124人。

    (1)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表格

    (2)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此次活动?

    9.李庄小学今年栽树92棵,比去年少栽28棵,两年一共栽树多少棵?

    (四)全课总结

    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72+568803+2755147+723

    2.某修路队计划修路1560米,第一周修了567米,第二周修了483米,第三周全部修完。第三周修了多少米?

    简便运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

    (2)使学生能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指名回答)

    5+8又3/43又1/2+92又4/15+84又4/11―411又1/5―2

    1又19/20+410+6又1/711-2又1/53又1/2+4又1/53又1/3-2又1/2

    2、说说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谈话比较。

    (1)在上面的口算题中,你们感到哪些算式计算起来比较容易,为什么?

    (2)在实际的运算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注意数据特征,然后再应用一些运算定律,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3)揭题: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二、尝试计算,引导探究

    1、谈话出示例题,学生探究。

    3又3/8+2又4/15+4又5/84又4/11-2又8/13-1又5/13

    (1)学生尝试计算,互说算理。

    (2)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算法指名板演。

    (3)反馈说说如此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4)比较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并说说理由。

    2、引导学生小结:整数加法中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第二次尝试练习。

    1又19/36+2又7/12+1又5/12

    3又1/4+2又3/5+1又2/5+4又3/4

    18又2/17-5又3/8-2又2/17

    (1)学生尝试计算,并把想法与同桌交流。

    (2)反馈比较各种算法。

    教学过程

    备注

    4、小结:能进行简便计算的分数加减法有一些什么特点?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0-5又5/6-4又3/1010又1/3-3又8/9-2又5/9

    4又11/12+2又5/9+3又1/125/6+3又7/54+8/9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补差。

    (2)反馈结果。

    (3)说说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理由。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改正。

    1又1/6+7/15+2又5/6+7又8/158又3/7-(4又3/7+1又2/3)

    =1又1/6+2又5/6+7/15+7又8/15=8又3/7-4又3/7+1又2/3

    =4+8=4+1又2/3

    =12=5又2/3

    (1)学生判断,指名反馈。

    (2)注意对减法性质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算理。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4又1/4-3又1/7+5又3/4=4又1/4+5又3/4-3又1/7,这样算的依据是()。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

    (2)6又7/8+2又11/18+1又5/18+又1/8的正确结果是()。

    A、11B、10C、11又8/9

    (3)对于算式4又3/11-2又5/9+2又8/11-1又4/9,下列算法中正确的是()。

    A、(4又3/11+2又8/11)-(2又5/9-1又4/9)

    B、(4又3/11+2又8/11)-(2又5/9+1又4/9)

    四、课堂小结

    师生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强调方法与计算习惯的培养)

    五、课堂作业1、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4/9+3又5/7+2又5/914/15+13/24+1/15+11/24

    5又3/16+2又13/32+1又7/168又2/13-2又1/9-3又8/9

    1又2/3+7/10+1/3+3/205又5/12+4又3/7-2又5/12

    2、应用题。

    一只货船第一小时航行7又3/10千米,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1又7/8千米,第三小时又比第二小时多行7/10千米。这只货船第三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学生认识到了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大部分学生能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但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是很差,错误较多

    简便运算教案【篇6】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2)721+1

    =(31+30)2+26=147+1

    =612+26=148(天)

    =122+26

    =148(天)

    教学内容:

    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简便运算教案【篇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五大定律和两大性质的理解,了解每一个定律、性质在哪种运算中来用。

    2、培养学生根据算式和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和速度。

    3、使学生能够应用运算定律、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加深对定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运用所学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组题,请你仔细观察,如果让你人选一组进行计算比赛,你会选择哪一组?为什么?

    2.结:是的,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对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初步整理,形成学生网络。

    1、师:,这一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7页,浏览本单元内容,画出你找到的知识点。开始吧。(学生看书)

    2.从你们端正的姿势中,我知道你们都找完了。

    哪位同学能把你找到的知识点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说出运算定律及字母表示。生汇报:(师往黑板上写,并引导生说是什么定律或性质)

    4.你们可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区别,你们能把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分分类,使它们更有条有理,便于理解,又便与运用吗?

    1、小组合作整理,用线、箭头等你们喜欢的方式勾画知识之间的联系。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选出代表汇报整理内容。

    (二)精细整理,形成网络。

    1.经过各小组的努力把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按课本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分类整理,全面、清晰,还体现了我们学习的先后顺序——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整理复习知识的方法。

    2.同学们,请看黑板,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我们可以将它们分成一类。性质再分一类。(之后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完善板书,最后总结板书,明确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知识它们合起来就是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所有知识点。

    区别:加法交换律是加数交换,乘法交换律是因数交换。

    区别:加法结合律是加数结合,乘法结合律是因数结合。

    3.运算级的区别:

    再仔细看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观察其中的运算符号,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 ,大括号勾出属于同级运算的,和不属于同级运算的。

    师:看着我们共同整理的结果与小组整理的(拿一块小组整理的板)感觉有什么不同?

    4.师小结:是啊,集体的力量就是大,这种整理方法虽然打破了我们当初学习的先后顺序,但同样呈现出了所有知识点,我们还找出了这么多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这也是一种很好地整理与复习知识的方法。

    5.同学们看,一个单元的内容,经过我们的整理后,提炼成了这么简单的一幅图。像这两种整理知识的方法,你们会运用到其他单元吗?

    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6、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啊,这些运算定律、性质并不是这个单元才刚认识,我们早就在用了,只是你们没发现!请看大屏幕!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课件出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应用,让学生说说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师:同学们,对于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你们掌握得这么好,把它们放到计算中,你还能不能一眼就认出它们来?走,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请看大屏幕(每小组选做一题跟你小组相同序号的题)

    1、8×11×125 2、117×3+117×7 3、79+132+21 4、3200÷25÷4

    2.生边汇报师边出示计算过程与结果(汇报完毕,要说一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或者性质)

    3.师:观察这四道题,尽管运用的定律和性质不同,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师:为了凑成整十整百的数。我们要用“合”的方法。“合”是做题的一种选择思路。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既然有合的方法可以凑整,能使计算变得简便,有没有其他方法也可以凑整呢?

    2、师:你真善于思考,到底有没有“分”的方法呢?请接着看(课件)。

    师:看来你们猜的正确,分开也是为了凑整,也是为了计算简便。

    生:把101分成100+1,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5.小结三道题,师:通过这三道题的验证,确实 “分”的方法也可以凑整,使计算简便。

    6.小结:刚才我们运用的合与分,它们都只是一种解题方法,做题时不但要灵活运算定律和性质,还要注意观察用什么方法来做,可以原本繁杂的计算变得简便,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转化的思想。

    师:同学们,对于这种由繁转化成简的方法,你们理解了麼?下面让我们来试试,同学们对这种思想理解得怎么样。

    请看屏幕(各小组选作与组号相同的题)。

    35×14-25×14 1230÷5÷123 157+59-57 314-137-114

    (1)、简便计算。

    (2)、用——标出计算过程中最关健一步。

    (3)、想一想,小组交流,为什么这步最关健。

    8.生汇报35×14-25×14,师问35×14-25×14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并引导生发现是逆用乘法分配律。

    9.师小结:也就是说这些定律和性质,我们既可以从左边推到右边,还可以从右边反推到左边(板书:左--右)

    生汇报1230÷5÷123 157+59-57 314-137-114

    10.师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除了运用基本定律和性质,我们还有这么多可以简便计算的方法,看来运用了运算定律和性质不一定就简便,计算能简便也不一定因为用了运算定律和性质,所以我们计算时要观察数据特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快捷方法。

    11、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师:同学们关于运算定律的使用,有个经典的故事,想不想了解一下?(课件展示)

    12、故事看完了,你们想成为善于思考的数学王子吗?女生还想当数学公主呢,不管王子还是公主,那得先接受我的考验,干吗?请看大屏幕

    学生自己写。

    小结:咱们班同学,真是个个都善于动脑,勤于思考,老师从心底赞赏你们,好样的!

    生回答。

    师: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整理与复习学过知识的方法,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简便运算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以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为基础。教材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时,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出○的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接着再通过例6教学怎样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以培养学生的简捷思维能力,提高计算的速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由于在讲小数乘法时,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已被推广和应用,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用类推的方法得到整数乘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使学生知道在运算时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得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中的数的特征,选择正确、合理的简算方法。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计算并观察每组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

    (+)○+

    指名与全班交流。

    教师加以点拔。

    总结规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活动二:应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师出示例6:

    让学生独立试做,发现简便算法。

    然后指名汇报,说说在简算时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活动三:巩固练习。

    1、完成14下面的做一做。

    订正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每题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

    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活动四:课堂小结。

    板书:

    简便运算教案【篇9】

    教学内容及重点分析

    内容:乘法简便运算中的几种类型复习。

    学生基础及难点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差,不能找到算式与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公式的联系,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率的内容并能灵活运用。

    重点:识别简便运算的类型,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乘法分配率内容及字母表示公式,能够在看到一个算式找到它与乘法分配率的联系并找到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能将公式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及理解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简便运算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与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投影、板书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以旧带新

    一复习

    1乘法分配率

    (1)谁来说一说乘法分配率的内容?

    (2)在你的本上默写下乘法分配率的字母表示公式。

    2介绍简便运算的类型

    (1)“Easy”类

    例:64×48+36×48

    特点:与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公式非常相似,直接运用公示。

    练习:

    54×14+46×14

    76×39-66×39

    (2)“凑整百”类

    例:287×99

    特点: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接近整百(或整十),将这个数拆分

    练习:

    201×43

    38×102

    (3)“乘1”类

    例:57×99+57

    特点:三个数运算(有乘有加),有两个相同的数的.其中一个是单出来的,给它乘1。

    练习:

    92×99+92

    56×101-56

    (4)“连乘”类

    例:35×12

    特点: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是25、125、个位是5的数字,把两个个数拆分。

    练习:

    25×32

    125×480

    板书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运算

    1乘法分配率

    (1)内容

    (2)字母表示:(a+b)×c=a×c+b×c

    2简便运算的类别

    (1)“Easy”类

    例:64×48+36×48

    特点:与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公式非常相似,直接运用公示。

    (2)“凑整百”类

    例:287×99

    特点: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接近整百(或整十),将这个数拆分。

    (3)“乘1”类

    例:57×99+57

    特点:三个数运算(有乘有加),有两个相同的数的其中一个是单出来的,给它乘1。

    (4)“连乘”类

    例:35×12

    特点: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是25、125、个位是5的数字,把两个个数拆分。

    3练习

    54×14+46×14 201×43 92×99+92

    56×101-56 25×32 76×39-66×39

    125×480 38×102

    简便运算教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48+36=75-29=21脳3=52梅6=)88梅4=

    60+70=150-90=4000梅5=3000+140=60脳8脳0=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里原有77棵梨树,12棵杏树,又栽了23棵桃树。现在有多少棵果树?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创设情境,引入例1.

    2.探索规律,解决例1的问题。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小结】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4.创设情境,引入例2.

    5.探索规律,解决例2的问题。

    6.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运用加法结合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2.课本31页第4题。

    3.课本28页做一做。

    4.课本31页第2题。

    【提高练习】

    5.课本31页第3题。

    6.连一连。

    83+31564+(73+37)

    87+42+58315+83

    (64+73)+3787+(42+58)

    56+78+4478+(56+44)

    【拓展练习】

    7.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

    165+204+335+9678+53+47+2236+18+64

    8.新星小学2~6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去军营114人,去儿童福利院76人,去敬老院86人,去社区服务站124人。

    (1)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表格

    活动地点

    人数

    (2)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此次活动?

    9.李庄小学今年栽树92棵,比去年少栽28棵,两年一共栽树多少棵?

    (四)全课总结

    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72+568803+2755147+723

    2.某修路队计划修路1560米,第一周修了567米,第二周修了483米,第三周全部修完。第三周修了多少米?

    【简便运算教案收藏】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