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汇总11篇)
  •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11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汇总11篇)。

    这份精心挑选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一定能够满足您的品味,这些书籍和资料供你参考和使用希望它们帮助你取得成功。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1

    一. 说教材

    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1. 本节课是本教材第六单元B部分中的Let`s learn, Let`s do的内容,其中A部分Let`s learn中学生已有对数字one – five 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数字six – ten ,并围绕本课新授单词,穿插一些Activities,即本节课的第二部分Let`s do.如:“Show me six”. 等一些简单的指示语,要求学生听懂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数字打交道,如何让学生会用英语来表达数字1-10是本单元的重点. Let`s do中的活动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所学的数字单词.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征,特制定如下几个目标:

    知识目标:

    a.进一步巩固已学的数字单词: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b. 能听、说、认读五个数字词汇: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c.能听懂、会说Let`s do里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能力目标:

    拓展学生对数字的应用,感受数字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与重要性.

    情感目标: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数字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数字eight,nine的发音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媒体演示法、任务型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歌曲巩固法等等。

    三. 说学法指导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说、认读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数字,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运用能力。勤鼓励,使不同

    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积极性,在知识上均有所提高。

    为了教学的需要,课前先准备好:

    PPT课件, 录音机、磁带等。

    四. 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从Warm-up,Presentation,Practice,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Homework五个环节来设计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 录音机播放本教材第6单元A 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内容见课件2)。

    3、Free talk: 复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1—5的英语表达。T:Hello!S1. How many books/hands/fingers…? Ss:One/Two/Three…

    T:How old are you? S1:I’m four/five years old.(根据老师拿的单词卡来回答)

    目的:提高对知识的再现率,为学习新知识埋下伏笔。同时,通过课前的对话,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开始。

    Step2;Presentation

    1. 学习数字six—ten。

    (

    (2). 我拿出铅笔,让学生数,从而引出数字 seven 的认读教学,(出示课件5)。 (学生看我的口型跟读,再请读得好的学生带读。)

    (3). 我拿出一个球,老师拍,让学生数, 从而引出数字eight 的认读教学,(出示课件6)。( play a game : 跟读,我大声读时,学生小声读; 我小声读时,学生大声读。特别注意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

    (4).(出示课件7),引出数字nine 的认读教学,,(出示课件8)。(我带读, 学生跟读,开火车读,再请个别读,注意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

    (

    2.我用手指指黑板上五个单词,指哪个,学生就读哪个。由慢到快,不按顺序,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对单词的掌握程度。

    Step 3:Practice

    (

    (2).依次出示(课件11—15),用How many birds/pigs…?句型,引导学生回答,操练Six_Ten的读音。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3)复习巩固1-10的单词.

    a. play a game:教师做手势,学生用英语说出数字。然后师说数字单词,生做手势。 b.Let’s sing:自编的一首歌曲。(两只老虎调)(课件.

    目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更好的记住这十个数字。

    (引导学生边听边做相应的动作两遍。

    b、同桌互相说句子做动作,一人说句子,一人做动作。

    Step4;Consolidatin and extension

    1.说数字,出示(课件18).

    2. 听声音,圈数字。出示(课件19).

    小结:今天我们都有什么收获呢?让学生用英文数苹果树上的的苹果。(给胜的一组插上红旗,并给予鼓励)。

    目的: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字。

    Step

    1、课后听录音,跟读所学内容。

    2、用英语数数给家长听。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二、教学准备:

    一年级《小池塘》中一段优美的比喻句。几组形状、颜色相似物体的图片。

    三、重难点: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四、教学过程: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这样一段话: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写得美吗?它呀!美就美在用了四个比喻句。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就拿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一句来说,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白云和白鹅。它们具有相似之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并且形状也类似。像这样,把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恩。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句话中的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比喻句。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联系两者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

    3、巩固练习。

    那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请开动脑筋找一找吧!恩,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在这个比喻句中,月儿是本体,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呦!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 );喻体是( );比喻词又是( )?赶快写下来吧!同学们又答出来了,真

    棒啊!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孔雀);喻体是(大扇子);比喻词是(像)大家学得真快啊!

    我再出两道题考考大家!要认真思考哦!。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吗?

    (1)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2)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我们先来看:妹妹急得像要哭了。这个句子的本体是妹妹,比喻词是“像”,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再来看第二句: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我们都知道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是不同类别的事物,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类别的,都是人,所以不能构成比喻句。

    五、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通过比较,我们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构成。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看到同学们能正确地把握比喻句,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能辨别比喻句,还能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令人赏心悦目。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3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智选材,字简而明

    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取舍相关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让人一目了然。在制作《握笔姿势》的微课时,笔者主要围绕“握笔”为中心,抓住学生的握笔姿势选择所需的材料:握笔步骤的图片、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和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握笔姿势图片。然后用十张幻灯片来讲解,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领会和实践握笔姿势要领。幻灯片点到哪里,学生就操作到哪里。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操作性的实践,学生听课的时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课可以使学生领会知识点的要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三、活设计,设计巧妙

    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课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点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要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重难点的设计也要简单清晰。让学生能够通过5到15分钟的微课学习进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点。如本文例,《握笔姿势》设计如下:

    课程重点为: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课程的难点为: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对错误握笔姿势的判断进一步加深正确握笔姿势的印象。

    本文所举案例是针对小学各年段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加入了操作性知识,学习的形式上避免了传授的单一性,呈现出动手的实操性,因而在整个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从讲解到实际操作上把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要科学快捷。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微课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四、精录制,视频清晰

    视频的录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录制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要画面清晰、声音动听。在学校的微课制作培训课时,听了微课获奖老师的经验分享。很多老师为了能够录得满意的视频,他们选择了在凌晨时分录制。录制过程中一旦出现口误就得重新录制,所以最艰难的'还是微课的录制。

    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微课制作室,要录得高质量的视频需要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笔者在录制《握笔姿势》微课时也是选择了晚上十二点以后,紧锁门窗。在录制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语速、语调,声音的质量也会影响观看微课的心情。整个微课的录制时间只有五分多钟,但是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反复录制和修改。录制好以后,还要把多余的部分请技术人员裁剪。经过剪切合并的微课没有多余的东西,观看起来清晰流畅。

    总之,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认真把握微课的概念,掌握微课的制作要点,把微课设计得简洁明了,让学生从看中学,学中悟,快捷掌握该知识点。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微课制作的技巧,把微课资源的优势充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复习生字词。

    租界 模范 中华不振 帝国主义

    巡警 吵嚷 惩处 训斥 耀武扬威

    铿锵有力 喝彩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回忆课文内容,思考:这三组词分别出现在本文的哪三件事中呢?

    3.交流:少年恩来初到沈阳,听了伯父的话后,心中充满了疑问,他常常想……他都想到了什么?

    二、课外内结合,理解“中华不振”

    (一)品词析句,体会“中华不振”。

    1.默读7、8自然段(第二件事),思考:少年恩来来到租界,看到了怎样的情景,画出感受深的语句,把体会写在书上。

    2.汇报交流:

    预设1:学生能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行为、神态的词语,体会到妇女可怜,洋人可憎,巡警可耻可悲,围观群众无奈等。

    预设2:学生对“中华不振”的体会还不够深入时,教师抓住妇女这一典型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采取的策略:

    (1)对比读描写租界的语句和描写妇女的语句。

    (2)引发思考:妇女“原指望”的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3)进入情境:如果你在场,看到这幕情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讨论:围观的人们和我们一样愤怒,但他们却“只能劝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体会当时的情境,完整朗读这个典型事例。

    (二)资料拓展,理解“中华不振”。

    1.第一次交流资料(社会背景):从收集的资料中,筛选出反应帝国侵占我国领土,欺侮我们同胞的资料进行交流。(资料:略)

    2.教师补充典型资料:(视频+介绍)

    1868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租界当局不允许中国人入内,中国人民愤怒了,他们联名向租界当局抗议,但外国人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没有多久,在上海外滩公园门口,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3.联系上述资料,谈感受,理解“中华不振”。

    (三)有感情地朗读7、8自然段。

    1.回读伯父说的话。

    2.带着此时的感受读七、八自然段。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发生在租界地的典型事例,深入读书,点拨学生细细咀嚼语言文字,在读读、品品、议议中,一步步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资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构建身临其境的情感场。课内外结合,了解旧中国的现状,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为突破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这一难点做好铺垫。

    三、读写悟情,感受志向远大

    (一)读懂内容,理解“崛起”含义。

    1.自由读9—17自然段(第三件事),思考:少年周恩来在修身课上是怎么说的?

    2.运用换词语填空的方式,理解“崛起”的含义:

    “为________________而读书!”

    3.继续运用补充句子的方式,来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志向与同学们的不同。

    同学们是怎么说的?

    “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读书。”

    (二)读中悟情,体会志向远大。

    1.练习朗读少年恩来说的话:你想怎么读?为什么?(抓住“清晰”“坚定”“!”交流自己的体会。)

    预设: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依据学生体会的情况,相机引导,层层展开,深入体会。

    (1)读议中深入体会什么是“清晰”的?

    层一:周恩来说的话是清晰的。

    层二: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清晰的。

    (2)读议中深体什么是“坚定”的?

    层一:周恩来说话的语气是坚定的。

    层二: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是坚定的。

    2.自由练读这句话: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读写结合,探究立志原因。

    1.回顾全文,思考:少年恩来为什么会有这样与众不同的回答呢?从租界地回来后,他到底沉思了什么呢?把想到的写在书上。

    2.生生交流。

    预设: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受人欺辱?用什么方法让中国人不再受欺凌?

    学生会写道:为什么外国人在我们的国土上这么蛮横无理?为什么我们的同胞受外国人的欺侮,却无处申冤、无法报仇?

    学生会写道:为什么国家的执法人员不但不为民做主,反而在同胞面前耀武扬威,助纣为虐?

    学生会写道: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中华不振”啊,国家落后就被人欺负,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长本领,让国家强大起来,让祖国不再受人欺侮,让同胞能在外国人面前挺起胸膛……

    (四)反复诵读,激发敬佩之情。

    1.引读:

    是的,当周恩来看到洋人在我们的国土上耀武扬威时,他想(生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周恩来看到自己的同胞受尽苦难时,他想(生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周恩来想到决不能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时,他决心(生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周恩来想到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富强时,他决心(生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所以,当校长问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说:(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有感情地朗读9—17自然段。

    设计意图

    文章中的情感都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只有理解、品味了文章的语言,感知了人物的形象,对情感的体验才有了基础。在各种形式的读书中,逐步领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及其表达出的人物情感。抓住文中空白,联系全文深入思考,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在读与写的过程中,与文中人物融为一体,层层深入地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恩来志向之远大,产生敬佩之情。

    四、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第二次交流资料(总理生平):从已有资料中提取有关总理生平的资料,生生交流。

    预设1:周恩来青少年去国外求学的事。

    (当学生交流这方面资料时,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后“资料袋”中的诗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2:周恩来在战争时代的事。

    周恩来在建国后为国操劳的事。

    ……

    2.总结: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总结,促进情感的升华。

    设计意图:

    这次资料的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的周总理,小时候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此以后,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青少年时代,为了中华之崛起,他远渡重洋,刻苦求学!

    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不怕牺牲,浴血奋战!

    建国以后,为了祖国的富强,他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这样的交流,让周总理光辉的形象树立在学生的心中;让我们的子孙万代都记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推荐阅读《大地的儿子》。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5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通过读文,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背诵课文。

    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一、复习。

    指名读词语。

    二、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一)、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二)、学习第2、3段。

    1、出示投影: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课文中用——画出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想的句子。

    (三)、学习第4——6段。

    1、自由读第三部分,看看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2、(1)比较: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有一天,雪儿展开翅膀飞起来。

    通过朗读,比较两句语气上的差异。

    “弧线”指什么?“划”又指什么?在句中加上一个比喻词。

    这样的景象美不美?作者会怎样欢呼?你能想象当时的景象吗?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

    “我”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动作表现?

    四、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一)小组上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学生评议,补充。

    指导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二)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

    1、出示:

    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师点拨。

    2、朗读第2段,读出作者的怜爱之情。

    3、出示:

    “于是,我更盼望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三)、交流第4——6段。

    1、交流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

    展示朗读。

    五、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针对交流展示环节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1、区别“飞越”和“逾越”,“传递”和“传送”。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六、达标测评:

    完成《新方案》中“巩固练习”部分。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6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拟人修辞的运用》微课视频及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姓名

    方小松

    学科

    语文

    教龄

    13

    微课名称

    拟人修辞的运用

    视频长度

    4分42秒

    录制时间

    xx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各种教学设计均可

    知识点描述

    让小学生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初步学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预备知识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无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三、四、五、六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小学中段学生对拟人的修辞手法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判断拟人的修辞手法,但是他们对此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更别说怎样运用了,鉴于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归纳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实例增进理解,会学习运用。最后学生就会形成自己对拟人的初步理解。当老师和学生接触到与拟人修辞有关的课文或作文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内容

    时间

    一、片头

    (30秒以内)

    大家好,这节微课主要跟大家交流习作中怎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先让我们从学习过的课文中感悟这种修辞手法。

    3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

    (8分钟左右)

    第一部分内容:

    结合课例,理解什么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70秒

    第二部分内容:

    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30秒

    第三部分内容:

    结合实例讲解运用拟人修辞的形式。

    一、把动物拟人化。

    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这些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

    二、把植物拟人化。

    如《秋天向我们微笑》中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冷了,要披紫袍,就是把苹果和葡萄看作人,苹果和葡萄因为天冷,要穿衣服。苹果和葡萄都是植物,作者赋予它们生命,这样就是拟人。

    三、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如《大海的歌》中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这里把浪花人格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

    132秒

    三、结尾

    (30秒以内)

    本节微课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聆听!

    20秒以内

    自我教学反思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得有个过程,同时有他的局限性和规律性。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认识入手,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入手,对拟人的修辞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拟人就是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接着引导学生对拟人的修辞使用效果做了认识;最后重点结合学过的课文对拟人修辞运用的几种形式做了重点介绍,用课文引路使拟人这个概念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了,为学生在作文正确使用你人的修辞奠定了基础。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拟人句的作用,将自己喜爱的事物写生动有趣。

    2.在写话练习中,掌握拟人句和比喻句的不同,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3、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一、导入

    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你喜爱的东西,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让他们“活”起来吗?

    提示:用上拟人的修辞说写一句话,描绘图画。

    二、小组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2)你能将它们写一写吗?

    (3)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一)师巡视,对学生作品进行择优,多媒体出示学生作品:

    1、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小书柜都会耐心倾听我诉苦。

    2、一阵阵风吹来,院子里的花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3、下班时间到了,马路上的小汽车着急地排着队等着“红绿灯”的指挥。

    4、看到我把攒下来的零用钱都捐给了灾区小朋友,储钱罐小猪都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交流:

    师总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1)谈谈你对拟人句的理解。

    (2)说说拟人句的作用各是什么?

    (3)交流比喻句的运用应注意什么问题,拟人句的运用形式有哪些?

    课件出示: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二)发现易错点

    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写的句子:

    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还可想到很多:

    1、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使你感到温暖舒畅。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3、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恰似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三)了解比喻

    出示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

    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再来看这个句子:

    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判断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

    三、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两者的区别吧。

    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喻词组成,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和他本质不同的事物。

    拟人句:没有比喻词,将事物赋予以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四、完成拓展练习

    判断以下句子属于拟人句还是比喻句。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字典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

    (3)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五、板书设计

    比喻、拟人易混淆

    比喻句:物(喻词)物(常见、易懂)

    拟人句:

    (本体)物(喻体)人(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赋予)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8

    一、课题名称:《掌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①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3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感受语文的魅力和朗读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①知道“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等词语的意思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情感走向,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PPT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听课,林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老师充满了自信,那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

    1、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注意“声”字上横长,下横短。

    2、齐读课题。

    3、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师:哦,对呀,是谁在鼓掌?为谁而鼓掌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阅读课文之前用PPT展示出读课文的要求)

    师:我们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谁愿意来说一说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出“文静、小儿麻痹症,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②学习词语后,再请一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进而引出“英子是个忧郁、自卑的女孩”。(板书忧郁、自卑)

    4、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通过朗读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那忧郁是什么意思呢?(引出忧郁,并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前面我们知道了英子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那请思考这一段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

    师:谁愿意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这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课堂小结

    师:是什么令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9

    《“的、得、地”的区分与运用》

    一、教学背景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的、得、地”的区别与联系。 2、知道“的、得、地”的三种固定搭配。

    3、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来正确使用“的、得、地”。

    四、教学重难点

    1、“的、得、地”的区分。

    2、“的、得、地”在实际情景中的正确运用。

    五、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的”、“地”、“得”三个字都可以做助词使用,他们在做助词时,都可以念轻声“de”。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三)用法

    1、“的”的用法

    (1)活泼的孩子

    美丽的花园

    快乐的玩耍……(形容词+“的”+名词)

    (2)鸟的世界

    故宫的景色 小鸟的羽毛……

    (名词+“的”+名词)

    (3)他的桌子

    我的书本

    她的铅笔……

    (代词+“的”+名词)

    2、“地”的用法

    悲伤地说

    高兴地写

    甜甜地笑

    认真地听

    快速地奔跑

    消极地回答

    (形容词+“地”+动词)

    3、“得”的用法

    写得快

    读得好

    玩得高兴

    笑得开心

    红得发紫

    白得发光

    (还有一首简单的口诀,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区分和使用它们,想学吗?跟我读吧!)

    (四)“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

    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师:下面我们带着口诀,一起来做几道练习吧!)

    六、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的、地、得”

    跑(得)飞快

    飞快(地)跑

    仔细(的)观察

    观察(得)仔细

    强烈(的)渴望

    强烈(地)渴望

    (师:练习简单吗?我们提高难度试一下,请看题目)

    2、给句子填上“的、地、得”

    小雏燕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 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

    七、用法小结(师:让我们再来回顾“的地得”的用法口诀)

    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相信你再也不会弄错“的地得”了!

    八、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到这里,是不是对这三个“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课后大家还要多多练习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10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篇1:

    课题名称:《“调皮”的提示语》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提示语在人物对话描写中的作用。

    2、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2、熟读、背诵“提示语”童谣。

    教学准备: 1、ppt教学课件。

    2、编写“提示语”童谣。

    时间安排:8分钟左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学习内容。

    二、实例讲解

    1、课件出示学生学过的课文《珍贵的教科书》中的一组人物对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认识对话描写中的提示语及它的作用。

    4、用形象化的语言具体分析提示语在句中的位置变化,发现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三、升华提炼

    1、课件出示老师编写的“提示语”童谣。

    2、读一读、背一背,点拨理解。

    四、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另一组人物对话描写,默读。

    2、引导运用“提示语”童谣给这组对话加标点符号。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拓展

    希望同学们能熟练背诵“提示语”童谣。大家平时在写自己的小文章时如果有人物对话描写,也可以试着变换提示语的位置,运用我们学习的童谣准确地加上标点符号,这样小文章就更加生动活泼啦!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设计特色说明):给人物的语言描写加标点符号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遇到整组的对话描写,随着提示语在语段中的位置不断变换,其中的标点符号也会跟着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时,学生往往一筹莫展。针对这种现状,我设计了《“调皮”的提示语》微课教学,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含有提示语的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进一步在习作中准确运用。

    本节微课教学设计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语言形象化。从课题中的“调皮”一词,到实例讲解时的生动描述,再到“提示语”童谣的编写,都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的学段特点,运用拟人化的儿童语言,让孩子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2、引用学生熟悉的人物对话作为教学载体。教学中引用了两组对话描写,分别选自三年级上册《回自己的祖国去》和三年级下册《珍贵的教科书》两篇课文。熟悉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没有距离感,学生面对视频自主学习时能尽快地进入思考状态。3、教学过程设计完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激趣导入→实例讲解→升华提炼→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小结拓展”几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课中的知识点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深刻的理解。

    微课要求我们:①教学语言一定要精练,表达一定要准确,否则既延误了时间又不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②教学设计要多考虑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选择视频自主学习。篇2:

    课题名称: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2、学习读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课外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聪”导入:你想变得更聪明吗,那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呢,(多读书)

    2、说说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 引入:读书要讲究方法

    二、读书方法的指导

    1、指导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指导具体的读书方法:选读法、粗读法、精读法、笔记法

    3、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像型、评价型。 三、总结:读书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四、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而生在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后阅读肯定会更顺利,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因此,本节教学旨在引导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篇3:

    课题名称:《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过程和方法: 1.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播放课件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

    3、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读2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初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流程 :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1、大家喜欢郊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郊游!那在你的心目中,草地是什么样子的?

    2、那大家见过金色的草地吗?那老师今天就带大家去看一看那金色的草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3、播放视频,要求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那两件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亲自在那金色的草地上走一走吗?,那可不能两手空空呀!那我们就带上生

    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读书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句就返回过去多读几遍。(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合作学习,你指我认,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2、生字宝宝都藏到这些词语中去了,还认识他们吗?赶紧先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3、讲解两个多音字:朝假

    三、感知课文,探究草地之谜。

    1、师:生字宝宝和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草地管理员说大家可以拿到入场券了,现在我们就手拉手,一起到草地上去玩一玩,那这片草地在哪呢? (课件出示图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2、听老师读课文,什么时候愿意和老师一起读就和老师一起读。读完之后老师要让大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草地的什么秘密呢?用笔把它画下来

    3、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呢?课件出示填空题,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草地就是();中午,花朵(),它是(),草地也是();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4、同桌互相交流(指导朗读,配表情读、带上动作读等)

    5、所以作者说——多么可爱的草地!

    6、那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呢?

    7、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他们的奥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

    四、写字指导

    过渡语:聪明的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生字朋友,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

    1、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耍、劲”

    2、在书写时,你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大家吗?教师随机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后作业:

    1、演一演:金色的草地不仅可爱,还给兄弟俩带来了快乐,同桌相互合作演一演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2、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3、找一找: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花草,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理解、感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3、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教学流程 :

    一、复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大意。

    二、感悟第2、3、4自然段感悟第2自然段:

    1、读、演、说“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 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2、想象、描述。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

    3、感情朗读。 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 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齐读1、2自然段。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三、感悟第3自然段:

    1、过渡。 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伞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2、学生读课文。

    3、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4、探究草地会变色的原因。用课件出示句子: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a加上自己的手势读句子,体会蒲公英花朵的变化。小朋友,来,请伸出你们的手掌。现在,我们的手掌就成了蒲公英的花朵了。你能加上自己的手势,来读这几句吗?自己先试试看。

    b听配乐范读,想象画面。这么有趣的花,老师也想来读呢。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在脑子里放放电影,想象一下会动的画面。注意,我要变啦。(配乐范读)c交流汇报: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d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时的画面。你能通过朗读,把蒲公英的有趣展现出来吗? e情境说话,转化语言。

    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这片草地的秘密,多么兴奋啊!他迫不及待地跑进家门,把这一切告诉弟弟——谢廖沙!你能学着哥哥的口吻,和弟弟说说你的发现吗?出示句式:蒲公英的花就像。早晨,花朵--,是-,草地是。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把老师当作谢廖沙,说说自己的发现,相机结合说话语气、表情、姿态的引导。把这个秘密告诉爸爸、妈妈和其他的人。出示: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引读这一句,将兄弟俩草地玩耍时的那份快乐留驻在心间。)四、感悟第4自然段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师: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体会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喜爱、喜欢、爱……)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片草地的爱?(a、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b、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b再读读第一组。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过渡: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a、请同学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当作人来爱)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读懂了吗?(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c、过渡:是呀!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再读一读这句话,把这份爱好好的读出来吧!(指名读)(3)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a、读读这句话“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如果让你改一改(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你会怎样改?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姐妹、我们最

    要好的伙伴……)b、谁来读读自己修改的句子,比较比较你更喜

    欢哪那一句,为什么?

    五、总结升华

    学到这,我想大家一定明白了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那么可爱的、有趣的”?仅仅是因为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快乐吗?(板书爱草地)是呀!正是因为我对草地这片爱,才能让我感受到草地给我带来的快乐,正因为这些快乐使我更爱这片草地。就让我们再读读自己修改的这一段,再次感受人与自然间和谐的爱吧!

    六、作业

    1、如果你喜欢积累,请把课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2、如果你喜欢表演,请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体验一番兄弟俩草地玩耍的乐趣。

    3、如果你喜欢创作,请选择一个或几个季节,续写这片草地带给兄弟俩的快乐。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 篇11

    教学设想:

    扩句是给句子“添枝加叶”,使句子表达得更清楚、具体、生动。

    是写作中把句子写具体、生动的一种练习,更是一种表达方法。

    因此在小学语文扩句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扩句中的一些重要方法,从而提高扩句准确率。

    教学目标:

    1、掌握扩句要求和常用的扩句技巧。

    2、通过归纳学习,能正确熟练地扩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掌握扩句要领,能按要求正确扩充句子。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光秃秃的树干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更喜欢哪一棵呢?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和老师一样,更喜欢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课件出示)同样,为了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我们就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这就是扩句。

    扩句就是在原来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后添加适当的修饰词语。(课件出示)

    二、扩句原则(课件出示)

    (一)不能改变原意。

    (二)不能改变句型。

    (三)修饰词语搭配得当。

    (四)符合例句要求。

    例举病句:

    1、我们热爱家乡。

    我们热爱家乡的田野。

    2、大地是个宝库。

    地大物博的大地真是一个宝库啊!

    注:第一组例句是在原句的基础上扩充,原句的意思是“我们热爱家乡。”但是扩充后改为“我们热爱田野。”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所以这样的扩句是不正确的。

    第二组例句中,扩充的词语“地大物博”与原句的“大地”搭配不得当,而且原句是陈述句,扩充后却成了感叹句,改变了句型,所以在扩句时任意加词,最后弄巧成拙,产生病句。

    同时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所以要扩句前,首先要明确例句的要求,明确需要在什么地方添加词语。

    三、扩句步骤

    第一步:找一找,在什么地方扩充。

    第二步:想一想,加上哪些修饰词语。

    第三步:读一读,扩充后句子是否通顺。

    重点:第二步:想一想,加上修饰词语的方法。

    1、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是一处或多处。

    如扩句:孩子们看书。

    主干词语“孩子们”前可以加上“可爱”来描写孩子们,还可以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一群”。

    主干词语“看书”前可以加上表示状况的词语“认真地”,还可以加上表示地点的词语“在教室里”。

    扩句后: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地看书。

    2、主干词语后面还可能添加补充说明的成分。

    如扩句:孩子们高兴。

    主干词语“高兴”后面可以添加补充说明孩子们高兴得怎么样。

    扩句后: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四、教师小结

    总的来说,扩句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只要我们遵循扩句的原则,按照扩句的方法,相信同学们自然也就明白了如何在句子的主干上添加枝叶,把话说得更明白,更生动,更具体。

    上一篇:小学班级活动总结

    下一篇:长城作文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教案(汇总1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