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习作优秀模板
  • 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习作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3-03

    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

    习作要求:

    1、把你在畅所欲言中的发言整理成一段话。

    2、记述一个关于由尊严或没有尊严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是读过的书中某个人物的故事。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想法,把文章写得有情有意,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习作难点: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想法,把文章写得有情有意,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习作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想法,与阅读《嗟来之食》相结合,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引导学生对尊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完成初稿。

    一、激发写作兴趣

    读《嗟来之食》以那个人到底应不应该吃黔敖的东西为主题展开辩论,引导学生对尊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明确写作要求

    1、把你在畅所欲言中的发言整理成一段话。

    2、记述一个关于有尊严或没有尊严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使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使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是读过的书中某个人物故事。注意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想法,把文章写的有情有意,同时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3、介绍自己准备的内容。

    三、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检查。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评议例文,指导修改

    习作过程:

    一、重审习作要求

    二、评议例文

    注意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还存在什么问题?

    三、出示例文(片断)

    1、先读一读,找出不足的地方。

    2、集体修改。

    2、读后有什么不同,谈自己的看法。

    四、修改作文

    1、自己修改

    2、小组互改

    第三课时

    目的要求:

    鉴赏作文

    习作过程:

    一、重审习作要求

    二、鉴赏优秀作文

    1、指名读优秀作文

    2、小组评论

    3、集体评议,小组谈体会。

    三、教师总结:

    第六次习作

    习作要求:

    1、谈自己喜欢的音乐,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

    2、指导学生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说说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写成故事、童话、也可用说明的语言介绍。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

    习作难点:

    指导学生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体会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习作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写成故事、童话、也可用说明的语言介绍。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完成初稿。

    一、出示习作要求:

    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写成故事、童话、也可用说明的语言介绍。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重温本单元的课文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月光曲》、《林中乐队》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检查。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评议例文,指导修改,学习修改方法。

    习作过程:

    一、重审习作要求

    二、评议例文

    注意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还存在什么问题?

    三、出示例文(片断),指导修改。

    1、先读一读,找出不足的地方。

    2、议一议,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不具体?

    四、修改作文

    1、自己修改

    2、小组互改

    五、清抄

    第三课时

    目的要求:

    总结鉴赏,提高写作水平。

    习作过程:

    一、重审习作要求

    二、鉴赏优秀作文

    1、指名读优秀作文

    2、小组评论

    3、集体评议,小组谈体会。

    三、教师总结:

    jk251.cOm扩展阅读

    第五单元整组语文教学设计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第五单元整组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本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感知(1~2课时)

    本环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把握单元的主题内容;对整组课文进行总体感知;布置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关于生命,我知道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我想知道(结合整体感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确定实践探究的主题)、我去探究(通过阅读和实践探究活动,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去寻找资料和答案)、我做整理(对获得的各种资料、实践探究的经历、体验进行整理)、我很感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包括口语交际和表达、办主题墙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切入,引起学生对热爱生命这一主题的关注

    教师介绍2004年11月11日,两名14岁少年在昆明机场,偷偷爬上了一架客机起落架舱上,该飞机起飞时其中一名当场摔死,另一名随飞机抵达重庆江北机场的消息,引发出讨论:读了这个消息,你们想到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发表自己对这则消息看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谈到的应该珍惜生命的基础上,引导归纳出要热爱生命的主题,引出课文中的导语。

    (二)新旧知识衔接

    引导学生回忆四年级上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过的美丽的生命,一起交流,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们了解了哪些关于生命的知识?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浏览整组课文

    思考:这一组课文,主要谈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哪些内容写出了我们过去不曾知道的事情?你喜欢哪一篇,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关于谁的生命故事?

    (四)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以后的课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提示学生准备好主题学习卡片,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二、部分体验一(6课时)

    内容:《触摸春天》+阅读链接+《永生的眼睛》+《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习作参考资料(一)。

    专题意义的建立:认识生命权利的意义、生命的美好,认识到盲人也在创造着缤纷美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他人延续生命做出能做的一切。

    (一)《触摸春天》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不懂得词语,读过课文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个谁的怎样的故事?

    2.从文中的盲童女孩引出《阅读链接》的学习,了解在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看来,盲人是怎么了解这个世界的?勾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全班汇报交流。

    3.再读《触摸春天》,想一想:本文的盲童女孩安静与海伦凯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勾画出来,认真读一读。读了这些内容,哪里使你受到了感动?

    4.再读课文,看一看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

    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5.体会在文章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小安静怎样的态度?指导朗读课文。

    6.《语文园地》我的发现部分内容的教学。回忆:在本课学习中,我们提出了哪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我们是怎么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来归纳总结一般性策略。

    7.指导书写生字词。在词语积累本上抄写自己认为好的词语。

    8.勾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二)《永生的眼睛》

    1.围绕如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本课学习。

    (1)在解决了字词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读这篇文章,把握这篇文章写了怎样的故事。弄懂与前面一篇文章有什么联系。

    (2)这篇文章中父亲母亲的做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找出相关的语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采用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方法,抓住这些语句,然后运用前面学习归纳出的方法来进行理解,深化对本文情感和思想的体会。

    (4)找出课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练习朗读。

    2.讨论:学了本文以后,你对热爱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在自己的主题学习卡上。

    3.拓展阅读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献出爱心,延续生命》,阅读后讨论:这些白衣天使跟《永生的眼睛》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不同点?

    4.阅读日积月累,用前面学到的内容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些名人哲言。要求课下进一步搜集积累更多类似的名人哲言。

    5.小组检查、汇报前段实践探究进展。选代表汇报进展情况,提出遇到的问题。

    6.勾画、抄写自己认为好的语句和词语。

    三、部分体验二(4课时)

    内容:《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语文园地》手不释卷、参考资料二。

    先布置预习《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两文,解决字词,并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所写的对象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一)《生命生命》

    1.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对字词的学习情况。读通课文。

    2.读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想一想,文中对飞蛾、小瓜苗的介绍中,哪些句子是你产生了关于生命的感悟?勾画出来,想一想,他们使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为什么?

    讨论理解后,练习朗读,读出对飞蛾、小瓜苗的敬佩。

    4.读我的思考,提出读不懂的句子。结合以前学过的文章、联系上面的飞蛾、小瓜苗、自己的生命经验想一想:作者说这些话主要想强调什么?

    5.阅读《手不释卷》,说说本文讲了怎样的故事。说说题目的意思。针对文中的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相看一句找一找与之相应的成语。

    6.指导书写生字词。

    7.尝试着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在词语积累本上抄写好的语句和词语。

    (二)《花的勇气》

    《花的勇气》的教学主要采用自读交流的方式。

    1.检查对生字认读和读书情况。

    2.读书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通过让学生提出不懂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讨论,探索生命的意味。

    4.朗读课文中描写小花的部分,读出对小花的敬佩之情。

    5.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四、整体回顾──综合实践活动(4~5课时)

    (一)单元学习汇报

    1.通过这一组学习,你对热爱生命这个主题,有了怎样的理解?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2.我会背诵了。学生背诵自己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所背诵下来的句段和名人哲言。

    3.这些词语你积累了吗?(词语盘点)对照学生的词语积累本,看哪些词语自己抄写了,哪些没抄写。读词语盘点,想一想,读读写写的词语,自己都会写吗?小组内考一考。读读记记的词语,自己都知道意思吗?小组内比一比。

    4.学了这么多文章,在写作方法上自己认为有什么收获?(学生随意谈,教师相机指导。)

    (二)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整理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先分一下类,把同类的材料归并到一起;然后想一想:口语交际课上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什么?自己准备一个发言提纲。

    (三)综合实践活动:我很感动

    口语交际

    1.老师了解学生对资料整理和发言提纲的准备情况。

    2.按照单元教学初确立的主题,学生了解到内容的类型,请学生代表发言。每一名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听,针对发言中存在的内容不够具体、介绍不够清楚、真实等问题,进行提问、补答,或者提出改进意见,请发言的同学改进。讨论之后,教师针对同类主题或者同类型内容的表达,组织学生进行一般性策略方法的归纳。然后,学生自己练习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内同学再评议,提出意见,自己修正。

    习作

    利用课上剩余的时间和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发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写的过程中注意提示学生要写得具体、真实,必要时,可以参考一下别人怎么写的。作文的题目可以是热爱生命,我知道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自己确定题目。

    写完以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传看,互相写评语,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收上来看一看,针对学生的批阅情况,在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发还学生再次修改。修改完毕,自己反复朗读,看看字、词语和句子,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进行再次修改。

    一年级语文期末第五单元复习优秀模板


    第五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

    25、两只小狮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狮子妈妈的话

    2、复习生字学习“立刀旁”,积累“立刀旁”的字刻、该区分强调“刻”的笔顺

    3、读准字音:懒洋洋慢吞吞

    4、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26、小花猫照镜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妈妈语重心长说的话

    2、复习生字区分:怒、努注意“使”“冲”读准翘舌音多音字“兴”组词

    3、复习部首查字法

    27、花钟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学习“皿字底”,积累“皿字底”的字强调“升”的笔顺

    3、复习部首查字法

    古诗悯农两首(其一)

    1、背诵并能连线

    2、书空会写的字,填空

    28、谁的本领大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学习“户字头”,积累“户字头”的字

    3、积累词语:傲慢、愤愤不平、火冒三丈、有气无力、耷拉

    29、一群光头男孩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学习“穴字头”,积累“穴字头”的字强调“窗”的笔顺“群”换部首组词

    3、练习用“激动”说一两句话

    语文快乐宫5

    1、去部首组词

    2、复习查字典

    3、书空:座

    第二课时:见复习卷

    小学语文习作例文教案模板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只有写好每份教案课件,老师在教学过程也能更得心应手。如何才算是写好一份教案课件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小学语文习作例文教案模板”,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生活本来是快乐的

    快乐就像一个红红的苹果,咬上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是我们要的快乐。你不咬它,便不知道它的甜美,也就品尝不到快乐。①

    我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在向我招手。②在假期里,没有了做作业和练钢琴的负担,即使有一些作业,也是很轻松的。每天一起床,写一会儿作业,玩儿一上午,玩得累了就弹会儿钢琴、练会儿字。晚上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在院子里尽情地玩耍,一直玩到很晚。第二天,可以一觉睡到晌午,不用担心早晨不能按时起床。③然而,上学的时候哪有这么多的快乐呢?④

    不过,学习当中也能找到快乐。⑤有时,读着课本上的文章,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那感觉真的好棒!有些课文带我走进怡人的景色中,让我感受趵突泉的甘甜,西子湖畔不同韵味的绿,海上日出的奇观,美丽如画的夕照。有些课文让我跟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过瘾地看小英雄雨来机智地与日本鬼子斗,鲁迅先生为车夫仔细地擦着药水,饿着肚子依旧顽强行军的倔强的小红军。⑥我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苦,一起感动,一起沉思。想想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还真有一种爽快的感觉呢!特别是看到自己取得了满意的分数,顿时一种成就感洋溢心间,那种感觉真的让我好快乐!⑦而学习的烦恼便被这快乐驱赶到很远的地方了。

    而练字呢,不仅能让我的写字水平提高,还能磨炼我的耐性,真是一举两得呀!弹钢琴更能陶冶我的品性,有时弹着弹着,连我自己都沉醉在优美的旋律中了。⑧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幸福快乐的,只是看你怎样去感受。当烦恼找到你时,你也可以从烦恼中找到快乐。⑨

    句段赏析

    ①采用形象的类比手法,表明快乐要靠自己主动去获得。

    ②段落中心句,总述生活中有许多快乐。

    ③轻松的假期生活中,自由地玩耍让我快乐。

    ④将假期生活与学习生活进行对比,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⑤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阐述了学习中的快乐。语言优美,有气势。

    ⑦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读者也感受到了快乐。

    ⑧简略叙述练字和弹钢琴的快乐,详略得当。

    ⑨照应文题,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总评:本文围绕乐字具体阐述了生活中的快乐。生活中的快乐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小作者从假期生活和学习生活这两个方面选材,通过记叙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这个中心意思。本文选材精当,条理清晰,语言朴实生动,值得我们学习。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1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拍球比赛,下面我们请甲队的-(3人),和乙队的-(4人)到前面来,每人拿一个球。注意:比赛的规则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个队拍球的总个数最多,哪个队就获胜,听懂了吗?(听懂了)

    师控制时间(5秒),根据拍球的个数板书,如:

    甲队:6+7+8=21(个)

    乙队:10+4+3+6=24(个)

    结束后要求学生把球轻轻的放在这里,慢慢的走回座位。

    师:下面两个队以最快的速度把你们这个队拍球的总数求出来。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将上面的板书补完整。

    师:我们来看看,在规定的时间里,甲队拍了21个,乙队拍了24个,哪个队赢了?(或问我们能说明乙队赢了吗?)

    生发现不行!

    师:你为什么说不行?

    生:我们是3个人拍的,他们是4个人拍的。(你什么意思啊?)就是这样不公平。

    师:甲队的队员听了他这么一说也都觉得不公平了,是吗?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总数就不公平了,可在我们生活中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刚刚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我们是怎么比较三个班的成绩的呢? (比较平均数),我们这里就可以比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个?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平均数产生的需要生1:分别用

    21÷3=

    24÷4=

    分别求出等于多少

    师:比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个?先来帮甲队算一算,为什么“÷3”?再来帮乙队算一算,为什么“÷4”?

    师:我们以乙队为例,这“6个”是表示什么?(可能有学生正好拍了6个)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平均每人拍了6个)

    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1号你明明拍了10个怎么变成6个了,多的哪儿去了(多的补给拍的少的人了)那么拍的少的2号拍了4个怎么变成6个了(拍的多的给了我几个,就慢慢增多了,)

    师:多的补给了少的,多的就慢慢(少了),少的就慢慢(多了),最后他们4个人就慢慢变得相等了。这个6就是4个人拍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问:这个平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先加再除)

    师:我们再来看看,多的10个给了少的,少的就慢慢增多,多到什么程度了?

    生:每个人的相等。

    师:那么这个6就是同学说的它是10、4、3、6这一组数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很好的反映了南边这组的整体水平。甲队和乙队,甲队平均水平7个,乙队平均水平6个,哪一个队的整体水平高些呢?学生直接说甲队。

    小结:提问,刚才我们比较总数的时候,我们好多同学都有意见觉得比较总数不公平,那么当人数不相等的时候我们比较什么才公平呢?(平均数)

    3、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同学们,平均数当我们需要它的时候来了,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平均数。(学生举例子)

    三、估计平均数的策略

    1、 出示五一期间南通儿童乐园的游客统计图

    谈话:同学们五一期间出去旅游了吗?去了哪儿?

    (1)估一估

    问:看到这张统计图,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信息?还没有发言的同学说说看。

    生:1号1100人,2号来了1300人,3号1000人,4号900人,5号700人。

    师:那么你还想了解点什么吗?(平均每天来了多少人?)出示问题:这五天平均每天来了多少人?

    要求:不许计算,只能估一估。(生估计1000、1200、只要在700与1300之间就行)

    如果有学生估计500、600、20xx等,让学生讨论:可能是500、600、20xx吗?为什么?

    小结:最多的要给少的,多的就少了,平均数不可能比最多的还要多。少的会变多,平均数也不可能比最少的还要少。也就是平均数既要比谁少又要比谁多啊?

    (2)算一算

    师:好,每个同学再估计一个数把它藏在心里。要看估计的准不准就可以算一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独自的认真的算一算,有不同方法的呆会儿来给我们介绍。

    汇报:都是1000,问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方法介绍给我们。

    简单的说:把这几天的总人数求出来,再除以5。也就是先……再……。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一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介绍,也得到了1000,这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3)揭示估计方法

    师:咦,刚才你第二次估计的数与1000接近的人举手。老师刚才也偷偷的估计了一下,老师估计的是20xx,你们说可能吗?为什么呀?给我说说看!

    生:平均数要比最多的少,比最少的.要多。我们估计要有根有据。

    师:从统计表上看,从2号开始来的人数越来越少,如果你是南通儿童乐园的管理人,你有什么招能吸引游客?(降低价格、提高环境)是个不错的招,下课后王老师会在网上把我们三3班同学的建议发给南通儿童乐园的管理人,好不好?

    3、出示本班期中考试4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谈话:前天我们做了张试卷,这是4个同学的成绩。

    问:的和最少的分别是多少分?他们的平均成绩肯定要比的怎么样?比最少的怎么样?

    问: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出他们的平均成绩?

    分别介绍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90分)

    4、分别出示三幅图片

    谈话: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相当丰富,但分布不均匀。

    (1)我国严重的缺水地区

    介绍:这是我国严重的缺水地区,他们一户人家平均每月用水量30千克,用它吃饭洗衣服洗菜。

    (2)出示小芳家用水统计图

    师:这是老师调查的小芳家用水统计图,第一季度用水16吨、第二季度用水24吨、第三季度35吨、第四季度21吨。你知道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吗?

    可能有学生会选1和2。安排选1的和选2的个一名代表到前面来。要求选2的向选1的同学提提问题?选2的问:题目要求的是什么?那么一年有几个月?那么你为什么还选1?问第三个问题时对方可能不回答了。

    师:这个问题关键的地方要看求的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而1、3分别求的是什么?动笔算一算他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16+24+35+21)÷4=24(吨)

    (3)小芳家平均每月用水约24吨

    再同时出示(1)(3)两种画面,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节约用水从我们自身做起。?

    8.巩固练习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创造生活,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清晰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诵读与积累成语,丰富文化知识。

    3、学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辩论。

    5、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教师创新情景:同学们想象自己走在街头,看到各种各样的招牌。

    (2)学生说说挂有这些招牌的商店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看过的招牌中,你认为哪些是最有创意,最让人过目难忘,最能吸引顾客?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题,明白皇浦东开的是超市。说说超市是什么性质的商业机构。

    (2)学生试着起店名。(互相讨论)

    (3)学生分组说出自己起的店名。(师生评议,要有意思、新颖)

    (4)指名学生说,并说出创意的来源。

    (5)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是给货物分类)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货物可以分成几类,各类别的名称是什么。

    (3)学生分类,并填入题中。

    (4)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成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认准字音。

    (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山谷中的谜底》。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弯曲、反弹、步”等字词的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激趣导入:播放一段辩论录像。画面闪现法庭辩论镜头,国际事件辩论镜头,商务谈判辩论镜头,大、中、小学生辩论场景……

    2、揭示话题:在电视节目或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些辩论的场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辩论,开个“小小辩论会”。(板书: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3、指导。

    (1)学生朗读怎样“辩论”。

    (2)学生选择辩题和正方、反方。

    (3)学生分组互相讨论。

    (4)讨论:辩论双方的观点各是什么?有什么欠缺?正确的'结论应是什么?

    (5)学生上台演练,其他同学评价辩论的情况。

    (6)师生共同评议。

    4、拓展。

    (1)教师让学生课后设计辩题。

    (2)鼓励学生经常参加辩论。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屋、眉”。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再次练习两个字的写法。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予以纠正。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使学生知道海豚怎样救人和为什么能救人,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学会本课“豚、韩、鲨、狰、狞、雌”6个会认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为什么称海豚是海上救生员和海豚救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解开海豚救人之谜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奇妙有趣的动物世界里,有一种体形优美、聪明伶俐的哺乳动物,它就是海豚。老师把它们请来了,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海豚在水族馆里表演的视频)它们不仅是水族馆里的“表演明星”,更让人惊奇的是,它们还是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二、出示预习提纲

    1、自由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默读课文,思考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以小组为单位,填好表格。

    (2)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圈点勾画出相关语句,小组成员可合作,以喜欢的方式,准备汇报交流这两个问题。

    3、将课前收集到的海豚的相关资料,选择有价值的.,准备与同学进行交流。

    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教师参与到各小组的学习之中。

    四、汇报交流

    1、字词方面的问题,如有小组内没能解决的,提出来,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汇报第一个问题——海豚是怎样救人的?填表格后同学互相补充。

    3、汇报第二个问题——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4、学生质疑。

    5、提问:这篇课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

    五、拓展

    师: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搜集到了海豚的哪些知识?选择出有价值的,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六、作业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或办一期小报。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73-74页例1、例2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数学的简洁美。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学生浏览主题图,然后齐唱字母歌。

    师:我们都知道,上英语课要用到字母。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字母?并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师:在生活中要用到字母,在数学中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前面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完成书第73页的表格。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实际上,用字母表示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作用。

    2、(多媒体课件出示青蛙图)

    师:1只青蛙是几条腿呢?

    生:4条腿。

    师:想想2只、3只、4只、5只青蛙分别有多少条腿?

    生:2只青蛙有24条腿,3只青蛙有34条腿

    (多媒体出示一大群青蛙)

    师:这些青蛙有多少条腿呢?

    生:这么多青蛙,多得数都数不清。

    师:这些青蛙的数量是确定的吗?

    生:不能确定,用字母x来表示,这些青蛙有x4条腿。

    师:这里的x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生: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也可以表示100,也可以表示1 000。

    师: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它表示了青蛙只数与青蛙腿的关系,不管是多少只青蛙,只要把它的只数代到这个式子里,就可以求出这些青蛙有多少条腿了。在这样的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也有一些特殊的写法,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3、探究字母和数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的简便记法。学生看书73页后交流。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5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1.搜集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

    ◆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定景换点,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使景物特征毕现的写法。

    2.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用词以及多种修辞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寄情于景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读,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认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自主学习的这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写的《花未眠》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自读。

    2.点拨:文章由一偶然的发现——海棠花未眠,联想开来,引发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由于花未眠,作者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们感受美的能力需要艺术品作为启迪,艺术美让人们更好地领略社会的真实美;发现美还得需要一定的条件。

    文章形散神聚,画家雷诺阿的话、罗丹和玛伊约尔的作品、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真正黄昏的天空等内容都是由“花未眠”引发的对艺术的感悟。

    三、重点提示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①如何理解“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海棠花怒放,作者从中感受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自己的生命意识受到了强烈震撼,他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有多少艰难困苦,都要努力地做下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美丽,所以,他说“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②如何理解“一朵花也是好的”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从文中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句和文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句,结合起来看,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说的,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③文章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怎样理解?

    结合上下文,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并注意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与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至此,作者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他的意图是: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④为什么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点拨:海棠花怒放,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生命,全部的美,当然是美丽的,给人以美感;但花之盛放,也就意味着它的衰落、凋零,再加上川端康成深受日本传统美学中哀婉、幽玄、虚幻因素的影响,并且他的性格又有些忧郁,所以他认为盛放的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四、深入了解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生平

    川端康成2岁丧父 ,3岁丧母 ,7岁祖母亡 ,15岁时祖父亡,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0年9月 ,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打开了他走上文坛的大门。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 。同年 10 月 ,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 ,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 。进入30年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由于在创作方面不断取得成果,川端在战后获得了多种荣誉头衔和奖金奖章。1968年10月,瑞典决定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 ,表彰他以卓越的感受和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精髓。1972年4月16日 ,川端康成在他的工室里用煤气自杀。

    创作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入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 ,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 招魂节一景 》、《 伊豆的舞女 》、《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 ,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作者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如《舞姬 》、《名人》和《古都》等堪称代表。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从《千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

    他的创作,从艺术表现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并且也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 ,相继写出两篇纯 属模仿式的小说——《 针与玻璃与雾 》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不满足于单纯模仿,不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决心另辟新径。所谓新径,就是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道路。经过长期探索,他在这条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7

    1.《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辨字组词:

    尾()炊()歇()诲()

    娓()吹()息()海()

    二、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3、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2.陶校长的演讲

    一、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二、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

    (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出示卡片“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3)老师演讲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发表了什么见解,明白何为演讲。

    2、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板贴小小演讲家标志)

    请一学生说说现在能作个演讲吗?从而明白作演讲首先要有话要讲,然后向大家提供一篇演讲稿,打开课本。

    二、感知演讲稿

    1、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板书:读)

    2、交流讨论,从中明确文章的层次。

    (1)演讲稿共几个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3)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三、感悟演讲内容,学习演讲

    (一)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

    1、理清层次

    (1)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2)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座交流。(在”读”字上加圈)

    (3)交流讨论,投影文字灯片。(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1)现在你觉得能演讲好“问健康”这部分内容了吗?如果不行,就再读读(“读”字上加圈),抓重点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读读想想,体会一下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想说明什么。

    (2)交流讨论

    A、“有,进步了多少?”(应该有进步,还应该争取大进步。)

    B、“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则”:不这样的话。)

    D、“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从两方面去做。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锻炼的,猜猜“锻炼”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画面明白锻炼本意,明白锻炼要吃得了苦,经受得住考验。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堡垒”,从字形上猜是什么东西,然后看图片)

    3、练习演讲

    (1)各自练习演讲这部分。

    (2)指名演讲,学生评议。

    (3)指导感染性演讲

    A、了解作者

    (1)看画像,说说是谁。板书“陶”说说去“阝”加“艹”是什么字,加“氵”是什么字,学生描红“陶”,课题板书完整。

    (2)介绍演讲稿写作背景。(画像旁投影文字)

    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于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6年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皖南事变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受到特务威胁和经济断绝的严重困难。全体师生在陶行知带领下,团结一致,开荒生产,一日两餐稀饭,度过艰难时期。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B、进一步了解演讲特点

    读了作者介绍是不是对演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明白演讲不仅仅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还在于说动听众,让人受启发,所以演讲还要有感染力。出示卡片:感染听众受到启发)

    C、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染力地演讲,可利用重音、停顿、语气、手势等帮助表明自己的见解。

    D、指名演讲第二段,评出小演讲家,然后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小结过渡: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演讲要有个中心话题,围绕中心准备好从几个方面展开讲述,并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语气、语调、重音等,还可加上适当的手势,尽可能地感染听众,让听众受到启发。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学着演讲第三自然段。(明确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一读再读。)

    (二)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

    1、四人小组学习,边学边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陶校长想要告诉听众什么?然后练习演讲,可动动笔动动手,有问题可举手。

    2、交流讨论

    (1)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2)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结合同学发言,师出示文字灯片,添加符号。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

    (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举例说说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怎么做要读得有力,让人觉得必须这么做。)

    3、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指名演讲

    (二)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这堂课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启发;知道了什么是“演讲”,也初步学会了演讲,这都得感谢——“陶校长的演讲”。

    四、作业

    1、从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抄下来,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可举例谈自己的认识。

    2、用一读再读的方法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练习演讲。

    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生命之本

    四问学问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也是学习

    道德做人的根本

    卡片:否则、堡垒、锻炼坚韧不拔彼岸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8

    能说会写:

    我喜欢的体育明星

    时间:

    目标:

    知识:搜集体育明星的资料,并能结合资料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介绍这些体育明星身上发生的.故事。

    能力:能认真倾听同学发言,从体育明星的故事中有所感悟。

    情感目标:围绕话题,讲清楚喜欢体育明星的原因,以及从他们的故事中受到的教育。

    课件:搜集相关的体育明星的图片等。

    讨论法:

    一、创设情境,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明星的资料。然后揭示话题。今天,我们把这些明星请到课堂。

    二、小组选代表叙述明星的故事。

    三、小组讨论感悟。

    交流图片与故事。

    四、推荐好的图片故事班级交流。

    1、拓展延伸:在我们的校园比赛中,你能看到那些人具有拼搏?

    2、学生接受自己看到的事情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认识,并对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的引导。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正确态度和情感。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9

    《天窗》

    教学目标:

    1、能辨析“卜”、“瞥”、“藉”等字的读音、字形,重点理解并积累“慰藉”、“扫荡”、“神奇”、“真切”等词语。

    2、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慰藉,通过质疑、解答,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

    3、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根据“说写双通道”的练习,开展说话训练。背诵课文第7节。

    4、理解作者对天窗的喜爱之情,感受想象的乐趣。

    教学重点:

    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说话训练。

    1、读课文,自学下列词语:“慰藉”、“扫荡”、“神奇”、“真切”等

    2、依据“阅读新体验”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认识作家——茅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演示:天窗

    (1)启发学生思考:“天窗”的特别之处

    (2)出示: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齐声读

    2、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农村,这样的窗户随处可见。给在那里的活泼好想孩子带去了不一般的生活。一位作家也对它留下深刻印象,写下了文章《天窗》。板书课题

    说明

    通过图片引入加深学生对天窗的感性认识,使思考更直接,直奔主题,为感知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

    过渡:天窗为什么要开在屋顶上呢?这样一扇简陋的天窗对孩子们意味着什么,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写下这篇文章呢?

    (一)自读课文思考

    天窗是什么样的?

    天窗在什么情况下成了孩子们的慰藉?

    1、交流问题一,出示课文1-3节

    (1)师引读:乡下的房子只有——碰到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于是——

    (2)出示句子,再读:乡下人为了采光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板书:一个小方洞

    2、交流问题二,学习词语“慰藉”

    出示句子: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

    (1)“藉”的读音、字形(与“籍”区分),“慰藉”的意思

    课文中“慰藉”指的是?

    板书:慰藉

    (2)理解:“这时候”是什么时候?

    (3)读句子

    (二)从课文的这两个方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明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后的一个练习要求,此环节帮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即“天窗的样子”“天窗是孩子们下雨天,晚上不想睡时的慰藉”。这样的指导才有层次,学生的概括才会有条理,使老师的指导体现过程。

    三、结合朗读,学习感受

    (一)文中两次提到“天窗是孩子们惟一的慰藉”,请你默读第四节,用因为……所以……说说夏天阵雨时,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

    1、出示比喻句:“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读一读

    讨论: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

    想象一下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情(沮丧、孤寂、无奈)

    朗读指导,体会当时的情景。

    小结:屋子四周严严实实的,活泼好动的孩子只有通过天窗看世界,因此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

    2、学习第五小节

    这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慰藉?(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要求)

    (1)出示比喻句:透过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体会“卜落卜落” (声音轻巧)闪电“带子似的、一瞥”(动作快捷、

    利落)在作者的眼里雨点是可爱的,会跳跃,闪电像顽皮的孩子似的看了一眼就逃走了,天窗外面多么有趣啊!

    指名读

    (2)出示句子: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这些风雨雷电的威力比他们真实看到的要大十倍百

    倍,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猛烈的风雨雷电呢?

    让我们来听听这些风声、雨声和雷声。出示课件

    理解:扫荡

    (3)指导读第五节(指名读——师范读——男女同学对读)

    小结:天窗很小,看到的外面世界也极有限,但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从看到下雨想象到风声、雷电之声。通过想象忘却了内心的郁闷与无奈,得到了乐趣,得到安慰。

    板书:看到想象到

    (二)而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对于那些被家长逼着上床去休息的孩子们来说,透过这扇小小的天窗,又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呢?

    1、学习第六、七小节

    晚上,透过天窗我们总觉得离夜空好近,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读读作者当时的感受。

    指名读课文的第六、七节

    作者透过天窗,看到的是一颗星,想象到的是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看到的是一朵云,想象到的是无数奇幻的云彩;看到的是一条黑影,想象到的是蝙蝠、夜莺、猫头鹰。

    学习句中写作方法——排比、想象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富有变化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

    纵即逝的黑影组成一体,构成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夜的世界。读读课文,试着把下面这段话说具体。

    满天的繁星就像,又像,还像。

    奇幻的云彩好似的山,的马,的巨人,的。

    齐读:这该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夜景啊!

    引读,读出气势:偶尔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孩子们就想象到

    这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总之——

    2、小结:这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都是从天窗获得的。孩子们从天窗里得到的安慰,就是想象所带来的无穷的,也是的乐趣。

    3、指导学生背诵第7节

    说明

    第5、7节的教学设计运用媒体促读,句式训练,想象说话等多种手段突破教学难点——体会学习比喻、排比修辞方法的作用,并充分给予学生说的机会,老师以读代讲,学生有感而发,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总结升华,引导质疑,认识作者

    (一)学习第八节,体会“神奇”

    出示句子: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情!

    1、怪不得作者感叹——指导读句,注意三个感叹号!(指名读,男女生读)

    2、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神奇”体现在哪儿?

    板书:神奇

    (二)引读第九节,质疑

    1、引读: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因为——

    2、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出示最后一句话。)

    3、引导学生思考: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

    4、学生自读第4——7节讨论,交流

    ①出示句子: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情!

    ②解疑:“有”和“实”是指想象出的事物。文中孩子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所以会更真切、广阔、复杂、实在。

    理解:真切

    5.总结:第八节中的“天窗”就是指一切想象的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积极动脑,展开想象。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三)认识作家茅盾,出示资料

    说明

    对第9节的理解,是全文的难点,引导学生质疑反而会使学习水到渠成。在讨论释疑时,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回顾来再次体味作者写文的真意所在——要学着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创造美好的生活。在学完课文后,再来介绍作者以及文章的背景,学生对作者的敬仰才会更真切,对文章的理解也更透彻。

    五、学习方法,布置作业

    1、思考:文中的孩子是如何想象的?小结:通过仔细的观察从声音、数量、形状、颜色等多方面展开的合理想象。

    2、“说写双通道”练习指导。(根据以上“小结”引导思路。)

    3、作业:乘汽车或火车时,仔细看看窗外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可以用上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它写具体。

    说明

    本文的修辞是一大特点,特别是有关想象的描写。但学生会将多角度的合理想象与胡思乱想混为一谈,结尾时有章法的提炼是很有必要的。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 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

    (1)引出移多补少、(2)(7+4+1)÷3

    师:观察移动后的小圆片,思考: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 总数不变

    一样多 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板书课题)

    4、刚才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生自己完成)

    反馈 (7+4+1+8)÷4=5

    比较归纳得出 : 总数÷份数= 平均数

    (三)应用数学

    教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

    1、 国家旅游局关于20xx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 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2) 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

    3、三年级1班平均身高为136厘米。

    (四)、研究平均身高

    1、刚才谈到了平均身高,要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该怎么办呢?

    出示三年级某班的身高统计表(单位:厘米)

    ①140 141 139 143142 145

    ②135 134 136 131 132 134

    ③130 131 132 130 128 127

    ④128 129 128 127 127 125

    ⑤124 127 124 125 124 123

    ⑥123 122 120 123 124 122

    2、师:估计,全班的平均身高会在什么之间或是多少厘米?该怎么办?现有三种方案,你选择哪一种呢?

    A、 选择第一排最矮的

    B、 选择第六排的

    C、 选择第一组有高,有矮的`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3、学生试算

    4、师:看到这个平均身高,你有什么想法?对于这个平均身高还有没有更大胆的想法,它还能代表哪些范围内的大概平均身高?

    学生反馈

    (五)、巩固发展。

    选一选(用手势表示)

    1、少先队第三中队发动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平均每天种多少棵?( )

    2、(180+315)÷2 2、(180+315)÷3

    3、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气温。( )

    4、(8+15+24+17)÷4 2、(8+15+24+17)÷(1+7+13+19)

    (六)、拓展练习

    1、猜老师平均每个月的开支

    2、教师板书:平均每月开支1000元 提问,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老师把今年前三个月的开支情况做了大概的统计,

    出示:20xx年陈老师1——3月每月开支情况统计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

    金额108010201050

    你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今年前三个月的平均每月开支多少元?

    3、学生反馈

    4、你们能不能预测一下老师4月份的开支大概是多少?

    5、如果要使前4个月每月平均开支不超过1000元,四月份老师最多能花多少钱?

    五、总结:

    “求平均数”是新教材“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1.朗读例文,理解例文内容。

    2.分析例文,总结例文中反向想象的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分析例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例文内容继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教学课时1课时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有一条尾巴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这太可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走进例文,分析这条尾巴它是怎么想的。

    下面我们就以《尾巴它有一只猫》为例,分析尾巴是如何想象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板书:尾巴它有一只猫)

    二、阅读指导,分析想象:

    (一)初读例文。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2)

    尾巴它真的有一只猫吗?

    自由读文,找出相关语句读读,大家一起交流。

    (二)细读例文。

    1.尾巴为什么说它有一只猫呢?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展示如下:

    (1)(课件出示3)

    “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这只猫,无论它干什么,都听我的话,都跟在我身边。”

    “我这只猫特别乖,我天天骑着它满地跑。”

    本来是尾巴跟着猫跑,尾巴在听猫的指挥的呀。所以跳蚤揭穿它:(课件出示4)

    “如果你有一只猫,那你为什么还跟着它到处跑,是猫有你这条尾巴,而不是你这条尾巴有一只猫。”

    跳蚤的话,非常正确呀,可是尾巴又是怎么说的呢?

    (2)(课件出示5)

    “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呢?”

    如此说来,尾巴的这种想象合理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想象?

    预设:尾巴的这通想法是合理的,这是一种反向的思维想象。

    预设:不光合理,还很有趣,这真是一只有趣的尾巴!

    照这种思维方式,顺下去所以,狗尾巴可以说——

    “哎呀,原来我有一只狗哇,真好!”

    2.通过阅读,你认识了一条怎样的猫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喜欢反向思维的狗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自负的.狗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有趣的狗尾巴。

    (板书:反向思维 有趣 自负)

    三、课堂练说。

    展开想象说一说,除了尾巴,还有什么能有一只猫?

    1.小组练说,选出代表,看谁说的有趣、合理。

    2.指名试说,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设:一个嘴巴说:“我有一只猫!要吃什么,不吃什么,猫都乖乖听我指挥。”

    预设:四条腿说:“我有一只猫!往哪里去,不往哪里去,猫都乖乖听完指挥。”

    预设:一双眼睛说:“我有一只猫!看什么,不看什么,猫都乖乖听我的。”

    ……

    3.师生评议,补充。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士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例文的学习中去。】

    【设计意图: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短文,总结作者写作方法。学会反向思维,大胆想象,为习作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和强调这种反向思维、想象的方法,训练学生续编故事,练习说话的能力。】

    【板书设计】

    习作:尾巴它有一只猫

    反向思维 有趣 自负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尾巴它有一只猫》,指导孩子们阅读短文,分析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方法,学会反向思维、想象方法,并且指导学生练习反向想象,续编故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导学生如何想象,怎样想象才更有趣。

    不足之处:如果设计一些分角色朗读的环节效果会更好。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与音乐有关的一篇课文,齐读课题。

    2、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吧?它的作者是?(阿炳)。

    3、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他是20世纪响彻世界的盲人音乐家。广为传诵的《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二胡曲,对咱们无锡人来说更是一道风景。想聆听这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吗?好,听的时候老师向你们提一个要求,不仅要用自己的耳朵去听,更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聆听。

    4、琴声悠扬,你在这琴声中听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语文说起来是简单的,师生中轻松的对话,自然和本色是时时刻刻在浸润和成长的。充分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聆听、体验,以求在共鸣中达到心领神会。)

    二、初读感悟:

    作者沧桑的生命历程都融汇到这一曲《二泉映月》之中,那为什么阿炳这位盲人,这位民间艺术家能够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体会二泉之美

    1、二泉这道风景美在哪里?找出相关段落。

    生: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齐读,指名读)

    2、说起这“天下第二泉”这几个字,还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兆页的墨宝呢,这里有山水环绕,树影婆娑,怪不得那些诗人和音乐家们在这里驻足流连,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李绅的诗真是说的一点不错,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

    (教学反思:这一段环境描写似乎较为突兀,课后我结合课堂反映再次回顾这一设计,若放进下文赏月中引出会更自然顺畅。)

    3、不光这泉很美,这里的月夜更美。请在文中找一找描写月夜的字词,读一读。

    根据回答出示:

    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4、师:天上有一轮明月,水中也有一轮明月,书中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相机理解。

    5、如碧玉一般晶莹润泽的月儿真美,你还有哪些美好的字词来形容 这美好的月色。

    指导读好这些词语。

    四、体会经历之坎坷

    1、多美的二泉,多美的月光啊!然而,这一切,对于阿炳,那个双目失明的阿炳,对那个盲人阿炳来说,却意味着什么?他看得到吗?他看到的只能是什么?

    2、是的,只能是黑暗,无边无际,铺天盖地,这二泉,这月光,他再也无法看到,而只能用心去“听”了。比起第一次的赏月,还有哪些不同之处?

    (教学反思: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应对教学细节进行精雕细刻,依托语言进行活化。)

    3、是的,二泉依然那样清澈,月色依然那样迷人,可物是人非,连他最亲近的师父也永远的离开了,陪伴他的`只有无边的黑暗。此时他内心的感受如何?你能体会吗?

    4、松风吹动泉月,一阵悲哀袭向心头,在这样一中秋之夜,这个团圆之夜,阿炳在想些什么呢?自读第四小节。

    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

    5、让阿炳产生这样的感受,只在短短的十多年,而这十多年却又是那样漫长,因为这是怎样的十多年?

    生:坎坷的……

    6、课文哪里告诉我们的?找到关键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7、由于双目失明,阿炳只能靠卖艺度日。你见过卖艺的情景吗?

    8、阿炳卖艺的过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发挥想像走进阿炳生活的那段岁月。

    场景一:当春寒料峭的时候,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样卖艺的呢?

    场景二,当骄阳似火的时候,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样卖艺的呢?

    场景三,当( )的时候,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样卖艺的呢?

    场景四,一天,阿炳生病了,发着高烧,他又是怎样卖艺的呢?

    自己选择一组画面,写一写。

    交流。

    (教学反思: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需要抓关键点,使其融汇成一个有机体。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个个奋笔疾书,发言也多有精彩之处,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9、阿炳的经历是那样坎坷,(板书)当同学们所说的一幅幅画面在阿炳脑海中接连不断闪现的时候,渐渐地……齐读。

    指导朗读。

    10、我们听到了阿炳伤心的哭泣,但他倒下了吗?

    师:什么也泯灭不了!那些苦难和坎坷,比起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来说,算的了什么!再来读。

    五、体会景情交融的音乐之美

    他的愿望那样强烈,那样执著,他多么希望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如愿了吗?他深沉的叹息有人倾听吗?他伤心的哭泣有人倾听吗?他激愤的倾诉有人倾听吗?他倔强的呐喊有人倾听吗?他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情怀通过琴弦倾吐给茫茫的月夜。播放《二泉映月》。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抬升,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

    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了解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在电视上见过大象,我们都说大象很大,那在这世界上大象是

    的动物吗?没有别的动物比大象还大吗?

    生:有,鲸

    2、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鲸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讲解字音:哺乳、肺。字形:肺。

    2、师;同学们生字掌握的很好,课文一定也读的很流畅了。请同学们大声朗

    读课文,思考一下: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交流课文每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相机板书:大小、演变、种类、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三、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1、师:我们大致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三大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方面中

    肯定有你最感兴趣的一部分,下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那

    部分,然后起来读一读,并说说这一部分让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布置作业。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收藏10篇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每一位任课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幼儿园学到知识,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第五单元教案收藏10篇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1

    1、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有关家务劳动的表述,主要句型有: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 .本课时的大部分动词词组在四年级上下册中都已出现过。如: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set the table.

    2、教学目标。

    (1)语言技能与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询问别人能做什么家务。如:Can you set the table ?

    (2)运用能力目标

    会用Can you…?语句询问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3)情感、策略、文化目标

    A、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B、学习策略:注重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句型Can you…?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难点:句子Id like to have a try .以及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

    4、说教学过程

    STEP1 Practise Oral English

    T:Whos your math teacher ?

    S:Miss Shen

    T: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

    S:My favourite food is chicken .

    STEP2 Lets try

    (1)、先请同学们听一遍录音,并完成连线。

    (2)、再听一遍,请两名同学上来完成连线。

    (3)、师生互问,教师指着sarah的图像问What can she do ?指着吴义凡的头像问What can he do ?然后指着陈杰的头像问What can she do ?引出Lets talk 。

    STEP3 Lets talk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然后找出答案。

    (2)听录音,并跟着磁带朗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分小组,男女生朗读比赛。分小组表演对话。

    STEP4 INTERVIEW “Can you …?”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组调查的人数多。

    STEP5开火车

    分成4小组,第一名学生向他后面的学生提问:“Can you …?”后面的学生回答,然后向后面的学生提问,依次类推。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2

    教学重点:

    Let’s learn中的动词短语:eat breakfast,do morning exercises,have English class,play sports,eat dinner。

    句型:When do you do ...? I usually...at...。

    教学难点:

    单词exercises和usually的发音较难掌握:exercises可以让学生分音节由慢到快的模仿发音;usually先让学生着重练习/V/的音,再完成整个单词的发音。课前准备:调查表的复印材料。

    动词短语eat breakfast,do morning exercises,have English class,play sports,eat dinner的图片(下面标有相应的英文)。

    录音材料:Let’s start,Let’s learn,Let’s chant,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歌谣。教学过程:Warm up (热身)活动一 猜时间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钟表的图,不要画上时针和分针,自己站在前面,张开手臂演示一个时间,注意演示时将一直手臂缩短一些表示时针,然后提问:What time is it?引导学生用It’s...回答。

    请几名同学进行演示,其他同学说出相应的时间。Review(复习)活动二复习短语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播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歌谣课件,学生一起说唱。

    教师提问: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动词短语。出示Let’s start部分插图,请学生分别说出图中示意的短语(可以不按顺序),当一名同学说到一个短语时,其他同学要指向相应的图。

    教师播放Let’s start部分录音,引导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在相应的图下写出自己做这件事的时间。

    引导学生理解When do you...?的意思。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活动三学习单词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显示Let’s learn中三个大闹钟的插图以及五个动词短语,说:What do they do every day?播放动词短语的录音,引导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显示的画面和短语的拼写找出相应的图和短语,同时一边重复英文的发音,一边模仿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表演出短语的意思。点击do morning exercises,学生跟读,exercises一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音节读由慢到快的教。

    教师用简笔画画出太阳,领读:eat breakfast;再在旁边画一个月亮,领读:eat dinner;然后教师说:I eat breakfast at 7:00 in the morning. I eat dinner at 8:00 in the evening. 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eat breakfast和eat dinner的意思。如果学生学得快,可以引入短语eat lunch—I eat lunch at 12:00.

    进行看谁反应快的游戏。教师说:I eat breakfast,学生马上说:at 7:00 in the morning.教师说:I eat dinner,学生要说:at 8:00 in the evening. 教师如果说:I eat lunch,学生应接:at 12:00.

    出示卡片:have English class,play sports ,请学生朗读并说出意思。活动四学习句子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播放Let’s learn部分对话录音,学生跟读,并说出句子的意思。

    教师示范单词usually读音,学生模仿,注意强调/V/的发音;解释意思:通常。

    两人一组朗读句子。教师板书:

    play sports 3:30

    have English class9:00 in the morningeat breakfast 7:00 in the morningeat dinner 8:00 in the evening When do you ... ...? I(usually)......at ... :...提问:When do you eat breakfast?When do you have English class?When do you eat dinner?

    学生在提示下回答:(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I usually eat breakfast at 7:00 in the morning . I usually eat dinner at8:00 in the evening.

    I usually have English class at 9:00 in the morning.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用所学动词词组,根据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I(usually)......at ... :...Let’s play (趣味操练)活动五 表演活动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学生两个人一组配合表演动词短语,一人表演,一人在其身后说出这个动作的.名称。学生三人一组进行表演,第一个人表演动作,第二个人表演时间,第三个人说出句子。活动六拼词比赛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3

    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My holiday 第四课时说课稿

    Miss Lv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my holiday”第四课时。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将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假日,包含一些户外活动的英语表达法和一般过去时的两个特殊疑问句。作为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时,教材主要包含5个动词过去式词组以及句型: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作为本单元的第四课时,本部分内容拓展了A部分所学内容,并为以后有关户外活动及假日讨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将let’s learn五个词组作为呈现内容,并将其拓展成电话文本,让学生在有语境的文本中进行单词的操练与巩固,达到活化教材,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在分析了教材之后,我将针对六年级学生谈谈学情分析。在知识水平方面,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三年半的英语学习基础,已初步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具体到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已学过过去式,已经能听说: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学生旧知的复习,温故知新。在心理特征方面,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不久,在设计中我适当加入了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四年级学生易被新鲜刺激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很好地结合了视频与音频,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基础。基于以上认识,以及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听、说、读、写四会词组:bought presents, rowed a boat 2.听、说、认读句子: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bought presents.二. 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语言就假期去做过什么与朋友进行讨论。三. 学习策略目标:

    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加强合作式学习。

    在以上教学目标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四会掌握五个动词词组的一般过去式形式

    教学难点:四会单词bought,rowed和saw的读音和拼写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整堂课中我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热身,呈现,操练,拓展。其中,我将对呈现和操练部分进行重点讲解。

    在热身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Let’s chant和free talk,首先我选取本单元的let’s chant,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歌谣中中复习已学词汇。然后我运用free talk询问学生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复习相关句型,营造英语课堂氛围,作好新课呈现的铺垫。在热身这一环节,我通过相关的视频资源给学生视觉与听觉的享受,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呈现环节,我以爱情公寓为主线,通过剧里面主角的假日活动引出要教授的新单词。首先通过胡一菲的假日活动引出went skiing和went ice-skating,然后通过关谷和悠悠引出rowed a boat, saw elephants, bought presents.在呈现过程中,我也设计了一些小活动,如:用大小声读,头脑风暴等对所学单词进行简单操练,为后面的阅读文本操练进行铺垫。在呈现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运用了学生喜欢的、熟悉的电视剧人物引出单词,避免了简单呈现的枯燥。

    在操练环节,我设计了在文本中操练,在阅读中巩固的活动。通过胡一菲等人讨论时想起展博和宛瑜,并收到礼物和明星片引出明信片中的阅读文本。对于文本,我运用了以下三个方法处理:1.听音、回答问题;2.跟读、回答问题;3.填空、自己朗读。在文本中学习,达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效果,更好地巩固所学,并在填空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中写的要求。

    最后,在拓展环节,我通过给婉瑜和展博回信,提供写作模板,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简单的创作,在操练和巩固后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将说说我的板书,板书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板书上呈现了此课时的新单词和核心句型,并展现了简单对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卡纸等进行美化。板书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抓住课堂重点,在填空时进行参考。

    本课结合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科特点,在深入了解新课标的要求之后,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了语言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贯穿整堂课。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4

    Unit Five Let’s eat

    第1课时

    教学内容:A.Let’s learn

    Let’s play

    C.Let’s draw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中的单词和句子:rice ,noodles, fish, beef, soup ,vegetabl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rice, noodles.fish.beef.soup.vegetable.初步掌握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 I’d like some „.教学重点:能听说,认读rice, noodles, fish, beef, soup, vegetable.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读单词vegetable.教学准备:食物、饮料的图片和六个生词词卡。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Free talk.[1]T:(出示苹果图片)Do you like apples? [2]T:(把图片给学生)I like apples, Can I have some apples? Ss: Sure.Here you are.3、老师出示不同的图片,让学生问,学生答。

    4、用以上方法,复习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等单词和句型。

    Step 2 Presentation

    1、单词导呈 ⑴教学单词 rice T出示图片,板书教读rice,注意升降调教学。指出“I”发字母读音「ai」“e” 不发音,渗透音标教学。齐读说:rice rice I like rice(集体→个别)T: What do you like ? Ss: I like rice.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帮助学生回答:I’d like rice.⑵同样方法教学soup, fish, beef.,noodles

    2、合作学习。

    [1]全班齐读,小组齐读、个别读。

    [2]小组内兵教兵,此时,教师辅导检查后进生。

    Step3 Practice

    1、听音,找图片。

    2、看口型猜单词。Step4 Production.Let’s play.1、教师扮演一名顾客,请一名同学上台戴好纸帽扮演营业员,师生之间练习对话:Can I have some„please? Sure ,Here you are ,2/„ yuan。付钱时可象征性地拍一下对方的手。

    2、同桌表演

    3、个别展示。Step5 Progress 配套练习P33

    1、listen and number.2、read and choose.3、配套练习Read and answer.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A

    Let’s talk Make a survey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at’s for dinner? Wait and see ,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please ,Everything’s ready.2、能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进行相互调查。

    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Let’s talk中的话。教学难点:能听懂、会说: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please, Everything’s ready.教学准备:图片、大磁带。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Revision:出示rice, soup, beef, fish, noodles, vegetables图片,让学生说出英语名称(集体→个别)。

    2、T出示以上实物的词卡,齐读、个别读的形式交替进行。

    3、Free talk 借助刚才的图片和词卡互问互答:Can I have some„„,please.Sure.Here you are.Step2.Presentation

    1、教学What’s for dinner? Game:猜晚餐吃什么?

    T:(出示各张食物图片的背面)What’s for dinner? Guess!Ss:beef/„rice/„? T:Beef/„is ready,(把图片逐张贴在黑板上)

    2、教学Everything’s ready T:(教师贴完图片后小结)Everything’s ready.让学生理解意思,操练由集体到个别,并板书领读。

    3、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please。

    (1)紧接着上个环节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引导学生回答I’d like some„领读操练问句和答句并板书。

    (2).Ask and answer in pairs.4、教学wait and see.师点拔,让学生理解。Step3 Practice

    1、听音答题

    Q1:What would Mike like? [1]、listen and answer.[3]、Check the answer.2、听音正音

    师说:Open your books,turn to Page 59,listen,point and read aloudly.3、合作共建: ⑴全班齐读

    ⑵小组齐读,其他组注意听。4.表演展示: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检查两组。

    Step 5 Progress

    1、小结:老师或学生总结本课主要内容,让学生齐读,使本课内容前后融合。

    2、配套练习

    Homework:熟读对话,可以尝试翻译背诵对话。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教学内容:PA Let’s spell 教学目的:学习元音字母e在单词中的发音以及认读书写含有这个字母的单词,借助手势教学字母发音,归类识记单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元音字母e的发音和单词的书写。

    教学重点:元音e的发音,引导学生认识字母有元音和辅音之分。教学难点:拼读规则 教学准备:字母卡、单词卡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日常口语练习。

    2、复习上册书的有关字母e的知识。me,he,she,we / /

    二、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字母卡并问:What’s it? An“e”.What’s the sound of letter “e”?引导学生说出元音字母e在单词中的发音/ /。

    2、出示含有这个字母相同发音的单词图片。me,he,she,we / /

    3、放Let’s spell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4、小组学习:找一找还有那些单词中字母e的发音是/ /?

    5、小组汇报交流并总结。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听一听,辩一辩。教师读一组单词让学生听一听找出那个单词中没有e/ /的发音。如:me,he,she,we

    2、游戏:击鼓传花。谁拿到花,必须说出一个含有字母e的单词。

    3、学写单词,并指导学生描红。

    四、作业(Homework)

    1、听录音,给家长读单词。

    一、读一读、听一听并圈一圈。1.bed me 2.she we 3.she he 4.me she

    2、找出发音与众不同的单词。1.me he 2.she red 3.pencil me 4.he let

    四上U5A3(读写课)教学内容:A Read and write

    C: Story time

    我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力知识目标(1)四会掌握bread, egg, milk, water.(2)能听懂:What would like for breakfast?

    2、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bread, egg, milk, water 的拼读。教学难点:bread, egg, milk, water 的拼读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食物、饮料词卡和一个大石英钟以及猫和松鼠的头饰。

    学生准备食物、饮料词卡。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 “What Would You Like ?”

    2.Free talk 师生问答: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然后同桌开火车操练,连锁问答。

    3.学生听Let’s learn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跟读,齐读。Step 2 Presentation 1.出示一个石英钟,告诉学生It’s 7:00.I’m hungry.It’s time for breakfast, 让学生理解此句意思,师板书领读breakfast.接着问: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多让几个学生回答。2.做“猜一猜“游戏

    让学生问: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师回答:I’d like some„ 师注意说到食物、饮料单词时只做相应口型,不发出声音,让学生猜是什么单词,师板书在四线格内,师口型示范的单词分别是 bread, milk, water, egg., 教学生拼读并书空,注意总结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Step 3 Practice 1.Read and say.(1)Ask and answer in pairs.For eg: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bread.B—r—e—a—d.bread.(2)Write down the words: copy three times.看谁写的又快又对。(3)组内比赛记单词。2.Write and say(1)让学生自己填写,师解释 a glass of„ What a big breakfast!的汉语意思。然后师出示答案,同桌交换检查(2)齐读

    (3)合上课本,学生手拿词卡,比赛谁说的短文熟练。Step 4 Production

    1、Make a survey:小组内一人扮记者,调查组内同学。用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问,I’d like„作答。2.Story time:(可当本课读的拓展),师准备道具让学生表演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Step 5 Progress 1.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课学习主要内容,齐读。或让个别同学说,其他同学补充。2..Read and write P 35 见配套练习

    (1)A: Can I have some

    , please?(牛奶图)B: Sure.Here you are.(2)A: What would you like ?

    B: I’d like an

    .(鸡蛋图)。

    (3)A;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B: Some

    (面包图)。(4)A: Have some

    ,please.(一杯水图)3..Homework: 做出本课的四张四会单词的卡片,放到家中的实物旁。背诵这四个单词的拼写。

    四上U5B1(词汇课)

    教学内容:B.Let’s learn

    Let’s do

    C.Good to know

    我的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 plate, fork, knife , spoon, chopsticks.2.听懂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动作、能力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词汇,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了解中西方餐饮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能够听说认读plate, fork, knife , spoon, chopsticks.教学难点:chopsticks.的发音。

    教学准备:1.师准备盘子,叉子,刀,汤匙,筷子等实物。

    2.学生准备餐具生词词卡.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What would you like?”

    2.师出示词卡复习:bread, egg, milk, water.3.齐读P60 Write and say Step 2 Preparation ⒈单词导呈 ⑴教学plate 师出示实物plate,板书并教读。指出a发字母读音,e在词尾不发音并渗透音标教学,进行升降调教学。师把盘子递给一个学生,说pass you a plate,再让学生传给自己,说 Pass me a plate.让全班同学齐说!师再把盘子递给一个学生教会学生说:Can I help you? 师可释意。并回答Yes, pass me a plate, please!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对话操练。⑵教学knife

    师出示实物,板书并教读knife,指出“i”发「ai」,词尾e不发音,升降调教学,动作演示并说:Cut with the knife ,然后师生齐做动作齐说指令,渗透Let’s do 教学。

    ⑶教学spoon, fork,用教学knife 的方法教学 spoon, fork 并渗透Let’s do 教学。⑷教学chopsticks 出示实物,板书chopsticks分音节教学,指出筷子常用复数形式,渗透use the chopsticks.2..听读正音 3.合作共建,Step3 Practice 1.看口型猜单词

    2.找朋友:两组同学,一组拿图片,一组拿词卡,看谁找的又对又快。3.Let’s do ⑴听录音,观察图片。⑵听录音,做动作。⑶听录音,边说边做。⑷小组内操练。Step4 Production 猜一猜,以下朋友会用什么餐具?

    师出示:Sarah, Amy, Mike, ChenJie , ZhangReny的图片(或让学生看课本前面的人物图),Good to know:师简要介绍有关西餐甜点的小知识。Step5 Progress

    1、配套P36(一、二)

    2、小结: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3、Homework:用我们学过的餐具组成一幅图,并说一说,相信你一定做得很棒!

    四上U5B2(对话课)

    教学内容:B Let’s talk Let’s chant

    我的设计 教学目标:

    能力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I can use chopsticks.Let’s me try ,Help yourself.Let me show you.Mm„„Yummy.I like Chinese food,.we had a good time.See you tomorrow.Good night.2、听懂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动作,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了解中西方餐饮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 Let’s talk 中对话。

    教学难点:能听懂、会说:I can use chopsticks, Help yourself.课前准备:1.师准备 盘子、叉子、刀、汤匙、筷子等实物。2.师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3.学生准备餐具词卡。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What would you like?”

    2、词卡复习plate, knife, chopsticks, spoon, fork.3、听录音,齐做P61,Let’s do Step2 Presentation 1.师手指教学挂图,说:look!Dinner is ready,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再问: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or English food? 然后板书并领读:I like Chinese food ,It’s yummy.师进一步说:Help yourself!并板书教读。

    2.师出示刀叉,说:I can use the fork and knife, Let me show you, Can you use the fork and knife?帮助学生回答,然后板书并读:I can use the fork and knife / chopsticks.Let me show you , /Let me try.3.晚餐结束时,我们可以说we had a good time ,Good night, see you tomorrow,师板书并齐读。Step3 Practice 1.听音答题

    把听到的句子选出来,师检查答案并释义: ⑴Help yourself.⑵We had a good time.⑶See you tomorrow.2、听音正音

    跟读对话,纠正发音 3.合作共建

    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必要时请老师指导。4.表演展示

    请学生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表演对话。读的最流畅的一组获胜。

    Let’s chant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英语名称,用Pass me 分别说出句子。师再放录音,跟录音齐说。Step4 Production 小组内试着编一组新对话,用本课会餐时的语言材料。Step5 Progress

    1、小结: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2、配套P37,Listen and number。()I like Chinese food.()We had a good time.()Let me try.()I can use chopsticks.()Let me show you.3..Read and choose.⑴A :

    ? B: Thank you.⑵A :

    ? B: Me too.⑶A :

    ? B: Good night.⑷A :

    ? B: ok, Here you are.A.Pass me the Chopsticks.I like Chinese food.B.I like Chinese food.C.Help yourself.D.Good night.3.HW: 听录音,读熟对话。四上U5B3(读写课)教学内容:B Read and write

    C Let’s check

    我的设计

    教学目标:

    能力知识目标:

    1、掌握单词 rice, chicken fish,2、能听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四个四会单词拼读。教学难点:四个四会单词拼读。

    课前准备:师准备带有四线格的图片,学生准备词卡,图片。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 “What would you like?”

    2、P62 Let’s chant.3、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对话。Step 2 Presentation

    1、师接着上一环节出示图片,问:Would you like rice? Can you spell rice? 师出示词卡并贴在黑板上,齐拼读、个别拼读,进一步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引导学生齐说:I’d like some rice.2.同样方法教学 beef, fish, chicken.3.听读正音 4.合作共建 Step 3 Practice Read and say

    1、Ask and answer in pairs.S1: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S2: I’d like some chicken, c-h-i-c-k-e-n.2、Write down the words, copy them five times.3、组内比赛记单词。Write and say 1.让学生自己做,师解释You can’t eat so much.“你不能吃这么多” 2.师检查学生做的情况 3.齐读

    4.合上课本,手拿图片,比赛谁说的熟练。Step 4 Production

    1、Make a survey:小组内一人扮记者,调查组内同学。用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作答。

    2、Let’s check P23 第一遍只听不选,第二遍边听边选,第三遍检查。Step5 Progress 小结:让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配套:P38

    1、listen and write(1)chicken

    ②fish

    ③rice

    ④ beef

    2、Read and write A: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B:I’d like some

    鸡蛋图

    A:Can I have some

    , please.一碗大米图。B:Sure ,Here you are.A:Would you like some

    ?

    牛肉图 B:Yes ,please.A:I’d like some

    。鱼图 B:OK.Here you are.Homework:

    1、抄写四会单词五遍,试着默写一遍。

    2、把Write and say 部分,熟读并自己表达出来。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5

    Unit Five What would you like?

    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食品、饮料和餐具”展开教学,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难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milk, bread, ,water, egg等单词在三年级时听说读都已接触,老师重点让学生在“写”上下功夫,句型在回顾Can I have some ……,please ?的基础上,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句型,用来询问他人的需求,本单元八个四会单词,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指导,为今后写的教学作个铺垫。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⑴能够询问一日三餐的食物及饮料。

    ⑵会使用用餐时的基本用语,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Help yourself等。⑶能够听懂并发出传递与使用餐具的一些指令,如:Pass me a plate, please.Use the chopsticks.2.知识目标:

    ⑴掌握A、B两部分Read and write中,bread, egg, milk, water, rice, beef, fish, chicken 的拼写。

    ⑵认读A、B两部分Let’s learn, Let’s talk 中的单词和句子。(3)理解Let’s do, Let’s chant等部分的内容。⑷了解story time, 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⑴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

    生乐于合作参与,勇于进行交际实践。⑵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

    ⑶文化目标: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方面的一些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单元教学重点是A、B两部分的食物、餐具名称以及就餐用语,其中难点是用餐时的基本会话,教师在教学词汇时,应结合过去所学的食物,饮料单词及句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同时,在教学A、B部分Let’s learn 的词汇时,可适当铺垫渗透Let’s talk 中的句子,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I can use …等,从而降低了对话教学的难度,然后通过朗读,操练,表演等方式使学生比较顺利地掌握用餐会话。

    2.本单元主要学习与一日三餐相关的词汇与会话,引入 新课时,适当复习句型Can I have a/some…?Do you like…?等,同时利用新的句型,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等滚动复习所学知识,新旧联系。交替复现。

    三、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A Let’s learn Let’s play C.Let’s draw 第二课时:A Let’s talk Make a survey.第三课时:A Read and write C story time 第四课时:B Let’s learn Let’s do C Good to know.第五课时:B Let’s talk Let’s chant.第六课时:B Read and write C Let’s check.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A.Let’s learn Let’s play C.Let’s draw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读本课中的单词和句子:rice ,noodles, fish, beef, soup ,vegetabl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2、能力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单词rice, noodles.fish.beef.soup.vegetable.初步掌握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 I’d like some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乐于合作参与,勇于进行实践。(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能听说,认读rice, noodles, fish, beef, soup, vegetable.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读单词vegetable.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食物、饮料的图片和一顶纸帽。

    2、学生准备本课六个生词词卡。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Enjoy the song “An apple a day”,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投入到本节课学习。2.Free talk.:①T:(出示苹果图片)Do you like apples? ②T:(把图片给学生)I like apples, Can I have some apples? Ss: Sure.Here you are.③老师出示不同的图片,让学生问,学生答(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可采用集体和个别结合的方式。

    ④用以上方法,复习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等单词和句型。Step 2 Presentation

    1、单词导呈 ⑴教学单词 rice T出示图片,板书教读rice,注意升降调教学。指出“I”发字母读音「ai」“e” 不发音,渗透音标教学。

    齐读说:rice rice I like rice(集体→个别)T: What do you like ? Ss: I like rice.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帮助学生回答:I’d like rice.⑵同样方法教学soup, fish, beef.⑶教学Noodles(教师做饥饿状)T:You’re full ,But I’m hungry, because I had very little at breakfast.Guess , what did I have? T:(动作演示)They’re long,S:Noodles, T: 板书:hungry ,noodles,教读 B :Let’s sing and act.唱歌曲:Noodle Noodle Dumpling.配以动作。⑷ 教学 Vegetable, T:I like noodles very much..Guess ,What else do I like? Ss: Fish/…?

    T:No ,I like vegetables.T(拿出各种蔬菜实物图片)Look: I have many kinds of vegetables, Carrot is a kind of vegetables, Tomato is a kind of vegetable.T把图片发给学生,T:I like vegetables, Can I have some vegetables? S1:Sure, Here you are.S1→S2→S3……

    2、听读正音。

    放录音,生指单词跟读。

    2、合作学习。

    (1)全班齐读,小组齐读、个别读。

    (2)小组内兵教兵,此时,教师辅导检查后进生。Step3 Practice(1)听音,找图片。(2)看口型猜单词。Step4 Production.Let’s play.(1)教师扮演一名顾客,请一名同学上台戴好纸帽扮演营业员,师生之间练习对话:Can I have some…please? Sure ,Here you are ,2/… yuan。付钱时可象征性

    地拍一下对方的手。(2)同桌表演(3)个别展示。Step5 Progressr.一、Draw your own menu.二、Homework:用 “what do you like?”调查小组内同学的喜好食物,不少于3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A Let’s talk Make a survey

    教学目标:

    1.能力知识目标:1能听懂会说:What’s for dinner? Wait and see ,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please ,Everything’s ready.2.能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进行相互调查。2.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Let’s talk中的话。

    教学难点:能听懂、会说: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please, Everything’s ready.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rice soup, fish, vegetable的图片。录音机、大磁带。

    2、Ss 准备食物、饮料词卡。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Sing the song“ What would you like?” 2.Revision ①T:出示rice, soup, beef, fish, noodles, vegetables图片,让学生说出英语名称(集体→个别)。

    (2)T出示以上实物的词卡,齐读、个别读的形式交替进行。

    ⒊Free talk 借助刚才的图片和词卡互问互答:Can I have some……,please.Sure.Here you are.Step2.Presentation

    教学What’s for dinner? Game:猜晚餐吃什么? T:(出示各张食物图片的背面)What’s for dinner? Guess!Ss:beef/…rice/…?

    T:Beef/…is ready,(把图片逐张贴在黑板上)教学Everything’s ready

    T:(教师贴完图片后小结)Everything’s ready.让学生理解意思,操练由集体到个别,并板书领读。

    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please。

    (1)紧接着上个环节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引导学生回答I’d like some…领读操练问句和答句并板书。(2).Ask and answer in pairs.4.教学wait and see.师点拔,让学生理解。5.Chant: What’s for dinner? What’s for dinner?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 Rice and soup , rice and soup.I’d like some rice and soup.Step3 Practice 1.听音答题

    Q1:What would Mike like? Ss: listen and answer.Check the answer.2.听音正音

    师说:Open your books,turn to Page 59,listen,point and read aloudly.3.合作共建: ⑴全班齐读

    ⑵小组齐读,其他组注意听。

    ⑶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纠正。

    ⑷小组合作分角色读,师巡视全班,随时指导各个小组活动。4.表演展示: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检查两组。Step duction 见课本P59 Group work Mik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 Chen Jie: I’d like some… … 让学生询问组内成员完成调查表。Step 5 Progress 1.小结:老师或学生总结本课主要内容,让学生齐读,使本课内容前后融合。Homework:熟读对话,可以尝试翻译背诵对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A Read and write C: Story time 教学目标:

    1、能力知识目标(1)四会掌握bread, egg, milk, water.(2)能听懂:What would like for breakfast?

    2、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bread, egg, milk, water 的拼读。教学难点:bread, egg, milk, water 的拼读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食物、饮料词卡和一个大石英钟以及猫和松鼠的头饰。学生准备食物、饮料词卡。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 “What Would You Like ?”

    2.Free talk 师生问答: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然后同桌开火车操练,连锁问答。

    3.学生听Let’s learn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跟读,齐读。Step 2 Presentation 1.出示一个石英钟,告诉学生It’s 7:00.I’m hungry.It’s time for breakfast, 让学生理解此句意思,师板书领读breakfast.接着问: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多让几个学生回答。2.做“猜一猜“游戏

    让学生问: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师回答:I’d like some… 师注意说到食物、饮料单词时只做相应口型,不发出声音,让学生猜是什么单词,师板书在四线格内,师口型示范的单词分别是 bread, milk, water, egg., 教学生拼读并书空,注意总结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Step 3 Practice 1.Read and say.(1)Ask and answer in pairs.For eg: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bread.B—r—e—a—d.bread.(2)Write down the words: copy three times.看谁写的又快又对。(3)组内比赛记单词。2.Write and say(1)让学生自己填写,师解释 a glass of… What a big breakfast!的汉语意思。然后师出示答案,同桌交换检查(2)齐读

    (3)合上课本,学生手拿词卡,比赛谁说的短文熟练。Step 4 Production

    1、Make a survey:小组内一人扮记者,调查组内同学。用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问,I’d like…作答。.Story time:(可当本课读的拓展),师准备道具让学生表演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Step 5 Progress 1.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课学习主要内容,齐读。或让个别同学说,其他同学补充。2..Read and write P 35 见配套练习

    (1)A: Can I have some , please?(牛奶图)B: Sure.Here you are.(2)A: What would you like ? B: I’d like an.(鸡蛋图)。(3)A;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B: Some(面包图)。(4)A: Have some ,please.(一杯水图)3..Homework: 做出本课的四张四会单词的卡片,放到家中的实物旁。背诵这四个单词的拼写。四上U5B1(词汇课)

    教学内容:B.Let’s learn Let’s do C.Good to know 我的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 plate, fork, knife , spoon, chopsticks.2.听懂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动作、能力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词汇,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了解中西方餐饮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能够听说认读plate, fork, knife , spoon, chopsticks.教学难点:chopsticks.的发音。

    教学准备:1.师准备盘子,叉子,刀,汤匙,筷子等实物。2.学生准备餐具生词词卡.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What would you like?” 2.师出示词卡复习:bread, egg, milk, water.3.齐读P60 Write and say Step 2 Preparation ⒈单词导呈 ⑴教学plate 师出示实物plate,板书并教读。指出a发字母读音,e在词尾不发音并渗透音标教学,进行升降调教学。师把盘子递给一个学生,说pass you a plate,再让学生传给自己,说 Pass me a plate.让全班同学齐说!师再把盘子递给一个学生教会学生说:Can I help you? 师可释意。并回答Yes, pass me a plate, please!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对话操练。⑵教学knife 师出示实物,板书并教读knife,指出“i”发「ai」,词尾e不发音,升降调教学,动作演示并说:Cut with the knife ,然后师生齐做动作齐说指令,渗透Let’s do 教学。⑶教学spoon, fork,用教学knife 的方法教学 spoon, fork 并渗透Let’s do 教学。⑷教学chopsticks 出示实物,板书chopsticks分音节教学,指出筷子常用复数形式,渗透use the chopsticks.2..听读正音 3.合作共建,Step3 Practice 1.看口型猜单词

    2.找朋友:两组同学,一组拿图片,一组拿词卡,看谁找的又对又快。3.Let’s do

    ⑴听录音,观察图片。⑵听录音,做动作。⑶听录音,边说边做。⑷小组内操练。Step4 Production 猜一猜,以下朋友会用什么餐具?

    师出示:Sarah, Amy, Mike, ChenJie , ZhangReny的图片(或让学生看课本前面的人物图),Good to know:师简要介绍有关西餐甜点的小知识。Step5 Progress、1、小结: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2、Homework:用我们学过的餐具组成一幅图,并说一说,相信你一定做得很棒!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B Let’s talk Let’s chant 教学目标: 能力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I can use chopsticks.Let’s me try ,Help yourself.Let me show you.Mm……Yummy.I like Chinese food,.we had a good time.See you tomorrow.Good night.2、听懂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动作,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了解中西方餐饮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 Let’s talk 中对话。

    教学难点:能听懂、会说:I can use chopsticks, Help yourself.课前准备:1.师准备 盘子、叉子、刀、汤匙、筷子等实物。2.师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3.学生准备餐具词卡。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What would you like?”

    2、词卡复习plate, knife, chopsticks, spoon, fork.3、听录音,齐做P61,Let’s do Step2 Presentation 1.师手指教学挂图,说:look!Dinner is ready,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再问: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or English food? 然后板书并领读:I like Chinese food ,It’s yummy.师进一步说:Help yourself!并板书教读。

    2.师出示刀叉,说:I can use the fork and knife, Let me show you, Can you use the

    fork and knife?帮助学生回答,然后板书并读:I can use the fork and knife / chopsticks.Let me show you , /Let me try.3.晚餐结束时,我们可以说we had a good time ,Good night, see you tomorrow,师板书并齐读。Step3 Practice 1.听音答题

    把听到的句子选出来,师检查答案并释义: ⑴Help yourself.⑵We had a good time.⑶See you tomorrow.2、听音正音 跟读对话,纠正发音 3.合作共建

    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必要时请老师指导。4.表演展示

    请学生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表演对话。读的最流畅的一组获胜。

    Let’s chant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英语名称,用Pass me 分别说出句子。师再放录音,跟录音齐说。Step4 Production 小组内试着编一组新对话,用本课会餐时的语言材料。Step5 Progress

    1、小结: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3..Read and choose.⑴A : ? B: Thank you.⑵A : ? B: Me too.⑶A : ? B: Good night.⑷A : ? B: ok, Here you are.A.Pass me the Chopsticks.I like Chinese food.B.I like Chinese food.C.Help yourself.D.Good night.3.HW: 听录音,读熟对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B Read and write C Let’s check 教学目标:

    能力知识目标:

    1、掌握单词 rice, chicken fish,2、能听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四个四会单词拼读。教学难点:四个四会单词拼读。

    课前准备:师准备带有四线格的图片,学生准备词卡,图片。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 “What would you like?”

    2、P62 Let’s chant.3、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对话。Step 2 Presentation

    1、师接着上一环节出示图片,问:Would you like rice? Can you spell rice? 师出示词卡并贴在黑板上,齐拼读、个别拼读,进一步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引导学生齐说:I’d like some rice.2.同样方法教学 beef, fish, chicken.3.听读正音 4.合作共建 Step 3 Practice Read and say

    1、Ask and answer in pairs.S1: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S2: I’d like some chicken, c-h-i-c-k-e-n.2、Write down the words, copy them five times.3、组内比赛记单词。Write and say 1.让学生自己做,师解释You can’t eat so much.“你不能吃这么多” 2.师检查学生做的情况 3.齐读

    4.合上课本,手拿图片,比赛谁说的熟练。Step 4 Production

    1、Make a survey:小组内一人扮记者,调查组内同学。用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作答。

    2、Let’s check P23 第一遍只听不选,第二遍边听边选,第三遍检查。Step5 Progress 小结:让学生总结,老师补充。配套:P38

    1、listen and write(1)chicken ②fish ③rice ④ beef

    2、Read and write A: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B:I’d like some

    鸡蛋图

    A:Can I have some, please.一碗大米图。B:Sure ,Here you are.A:Would you like some

    ? 牛肉图 B:Yes ,please.A:I’d like some。鱼图 B:OK.Here you are.Homework:

    1、抄写四会单词五遍,试着默写一遍。

    2、把Write and say 部分,熟读并自己表达出来。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6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家具陈设的名称、数量及位置等,如there are(3)能够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较好地完成活动。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

    2、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a、b部分的四会单词,做到会听、说、读、写。

    (2)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的三会单词和句型。

    (3)能够了解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并读出例词。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有兴趣用英语表达,能积极参与活动。

    (2)学习策略:注重观察,比较,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

    任务。

    (3)文化目标:了解几种住宅的英语名称及差异。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table, trash bin。

    your„„?i hav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small bedroom”。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六个四会单词。

    课前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词卡、数枚硬币

    教学过程:

    1、热身

    做“低声传句子”活动。

    2、预习

    (1)放录音,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2)做“演一演”游戏,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短语。

    (3)快速拼词。

    3、新授 let’s learn(1)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画一个房间,画上床、书架等家具。

    do i have? 教师在床头的位置画一面镜子,说:i also have a mirror.然后拿出一面镜子,示范朗读mirror, 学生跟读。教师分别问几个学生:do you have a mirror in your bedroom?如果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则有意再次重复一下“mirror”一词,说:oh, you have a mirror.如果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教师可以说:oh, sorry.you don’t have a mirror.导出其他单词,示范朗读,注意发音及口型。(2)做“冷暖”游戏。

    table, trash bin,让学生在词卡反面或练习本上拼写、记忆单词。(4)播放本课录音,让学生在书上手指相应单词并跟读。巩固延伸:

    做句型接龙游戏;做“找同伴”活动;学唱歌曲;完成配套练习;练习书写单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懂、会说本课对话,并能做替换练习。

    2、能够听、说、认读句型there is a „„/there are „并能在情景中

    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句型为:there is „„和there are„„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1、热身

    做“念单词接力赛”活动。

    2、预习

    (1)做let’s try 练习,放录音,学生听音、选择。

    录音原文如下:

    mike: there is a big shelf and a big desk.there are blue

    3、新授 let’s talk(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房间,再在房间里面画一个简笔画小(2)教师拿出mirror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的房间里并向学生介绍(3)做翻卡活动。

    (4)打开课本59页,听录音,跟读。(5)做替换练习。

    巩固延伸: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bathroom and living room.there is a mirror, a bed and a big 2、了解字母组合ir, ur, th的拼读规律并熟练读出例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there be句型的简单表达法,掌握四会句子的正确书写

    难点:帮助学生区分使用there is 和there are的表达法。

    课前准备:

    词卡

    教学过程:

    1、热身

    播放歌曲“my small bedroom”,学生跟唱。

    2、预习

    做“炸弹游戏”。复习四会单词。

    3、新授

    (1)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画一个房间,然后将两张end table的词卡

    (2)做“听一听,贴一贴”活动。

    (4)教师课前在一边画一座公寓楼,向学生介绍说:this is a flat.让学生装跟说flat一词。like?(7)放录音,学生看课本听录音。

    (8)学生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

    (10)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

    看图片,带领学生读三个字母组合下面的例词。读的时候有意强调几

    个字母组合的读音,引导学生总结其发音规律。然后教师放该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放三句绕口令的录音,学生认真听,然后试着跟录音学说绕口令。

    本课字母组合的常见单词:

    ir skirt shirt girl bird birghday first third 巩固延伸:

    let’s play;做宾果游戏;做配套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the „„? it’s „„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七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其中in front of 是个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盒子和本课的词卡。

    2、学生准备词卡。

    四、教学步骤:

    1、热身

    学生两人一组,把所带词卡面朝上放在课桌上,教师说一句话,如:“there is a „/there are „”学生试着找到相应的卡片,用手拍一下,并迅速拼出单词。

    2、预习

    (1)做“猜猜盒子里有什么?”游戏:教师出示一个盒子,盒子里面藏好一面小镜子或其他物品,教师放音乐,让学生传递盒子,当音乐停下时,拿到盒子的学生猜出盒子里是什么:there is a „如果猜不对,接着放音乐传盒子,直到有学生猜出盒子里的物品为止。the box.教师继续演示镜子在盒子上面和下面的动作,复习单词on, under.3、新课呈现 let’s learn(1)教师把镜子放在盒子的旁边,并介绍说:near.it’s near the box.near the eraser.(2)师利用学生的文具或教室中的其他物品的位置呈现,教授其他

    单词:behind ,over ,in front of等。

    学生按照指令站到自己的椅子后面。教师注意发口令时要穿插使用几个方位介词(短语),重点操练第一次出现的介绍:near, over behind和in front of。

    (4)学生把学习用口放在桌上,两人一组,然后根据老师有关方位

    发指令将物品的相对位置摆放好。

    (5)学生两人一组将自己的文具摆放出不同的位置关系并做问答(6)做“看谁记住了”游戏。

    (7)做“低声传句子活动。”

    (8)板书四会单词,让学生在卡片反面或练习本上仿写、记忆。

    巩固延伸:

    听故事录音,做配套练习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句子:there is a „near/„the„和the „ is near/„the„,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对房间摆设作介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熟练掌握there be结构较长句式的表达法,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the books are on the shelf.一句为复数句式,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过多强调语法,而重在结合图画让学生理解语意。

    课前准备:

    词卡、蜡笔、纸

    教学过程:

    1、热身

    做“少了什么”游戏。

    2、预习

    (1)做“按我说的做”游戏。let’s try(1)放录音,学生听音做题。

    录音原文如下:

    (2)做好之后,同桌之间对各物品的位置进行问答练习,看图

    描述各物品的位置。

    3、新授 let’s talk(2)做“走迷宫”活动。在黑板上写下两排单词,一排为房间

    物品,一排为方位介词。两排之间空出距离,并用粉笔将物品与介词一一相连。在第三排写上bed?让学生根据路线图迅速找出物品与床的相对位置,并用the„is„/„the bed表述。

    (3)在黑板上写句子,如:there is a the。教师

    把相应物品和介词图片贴进空格里。教师先说句子的最后一个词,学生跟读,然后说最后两个词,学生重复,用同样的方法,每次增加一个词,直至学生能流利重复整个句子。

    (4)做替换练习。

    (5)做“看谁记住了”活动。

    (6)听录音,学生跟读。

    巩固延伸: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it。等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个四会句型,能熟练运用there be 长句形式作介绍。宜强调语法。

    课前准备:

    词卡、图片

    教学过程:

    1、热身

    做“慢动作”游戏。

    2、预习

    (1)翻卡游戏。

    (2)做“我的错误”活动,故意做一些错误的描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回答跑向角落。

    3、新授

    mirror.然后教师换卡片并调整卡片的相对位置继续带领学生操练。学生熟悉操作方法后,也可以请一名学生上台摆放卡片,其他学生描述。

    (2)做“找位置”活动。

    (4)学生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

    (5)放录音,指导学生完成“finish the passage”的练习。

    (6)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7

    Unit5 My clothes参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1、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重点学习服装名称及单、复数的使用习惯。服装与颜色、大小等话题相关性很强,因此建议教师将学过的有关颜色及长短大小的形容词融合在对服饰的谈论当中。

    2、单元

    三、教学重点:认读Part A and Part B 中的单词;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Let’s talk 中的重要句型。

    3、单元

    四、教学难点:字母组合le在单词中的发音。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A、B部分的Let's learn、Let's talk 部分的四会单词与句子。

    2、认读A、B部分的 Let's learn、Let's talk 部分的单词与句子。

    3、理解Let's do, Let's chant 等部分的内容 并能够听指令完成动作。

    三、单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单元的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单元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通过请学生复述老师的话或是复述同学的回答,让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引起注意,让学生意识到要仔细听别人的说话。

    2、对于学习还不错,但是不愿或害怕发言的学生,课堂中教师主动请他们表达其意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3、充分运用英语名、英文歌、儿歌、绕口令、顺口溜、谜语等,给予小学生语言感染的机会。还可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交际。

    五、单元教学反思:

    / 9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情况提问有关衣服的问题并能做出相应的回答。

    2、能根据具体的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三、教学重点:句型:Are these yours? No, they aren't.Is this John's? No, it isn't.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名词所有格。

    五、教学过程:  复习引题

    1、教师手持衣物的单词卡片,从中抽出一张,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件衣物的卡片。

    2、学生听录音做动作或者听教师、同学指令做动作,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新课

    Let’s talk:

    1、学生按指令做完动作,教师顺手拿起一学生的鞋子问:Are these yours? 引出新课。

    2、教师为学生播放课件,学生边看边理解,观看后请学生讲一讲,检验学生是否理解。

    3、在黑板上呈现新单词,学生认读。教师放录音,学生模仿,可用一定的动作或表演来帮助理解和加深印象。

    4、操练句型Is this John's? Yes, it is./ No, it’s not.进行替换练习。

    5、认读后,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自己选择角色并佩戴头饰进行表演。

    Let’s play:

    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衣服,并涂色。然后以组为单位交给教师展示,教师从各组中任意抽取几张并问:Is this yours?/ Are these yours?,学生回答。由师生操练过渡到生生操练。 巩固练习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准备相应的道具、头饰。

    / 9

    2、Ask and answer:小组比赛,A、B两组互问问题,比比哪个组答的又快又准确。奖励优胜。

    3、教师设置存衣处的情景,鼓励学生分组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 布置作业

    1、听第38页的Let’s talk 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板书设计

    A Let’s talk

    Is this John's? Yes, it is./ No, it’s not.Is this yours?/ Are these yours?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各种衣物名称,能够会说、认读。

    2、学习衣物名词与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连用。

    3、能够简单描述自己喜爱的衣物的性质,如:颜色。

    二、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三、教学重点:与衣物有关的五个词组。

    四、教学难点:表示颜色的形容词与表示衣物的名词连用。

    五、教学过程:  复习引题

    1、教师播放从前学习过的有关颜色的歌曲《Color Song》,听后学生说出听到的颜色名称。

    2、教师出示颜色卡片,学生认读单词.3、学生自己找一物品向大家介绍它的颜色。 教学新课

    Let’s learn

    1、教师呈现图画,问学生:What color can you see? 学生会自然说出图中的颜色。教师顺便引出新课:What’s this? It’s a skirt.A green skirt.教师继续指图,并

    / 9

    放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通过各种颜色初步感知衣物名称。

    2、教师呈现各种衣物的图片,学生看图感知衣物名称。引导孩子们说一说记住的衣物名称。教师指图问:What color is it? What’s this? 学生回答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说出:A red dress.并出示其它的图片,学生试着说出其它几个词组。

    3、看书中图并放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知并理解句子,用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单词with的用法所表示的意思。

    4、找几个学生到前边来当模特,再请两个同学来表演刚学的两句话。(或者播放课件,学生配音)

    Let’s do

    1、教师播放录音或录像,带领学生做游戏。

    2、教师发布指令,学生做动作;一学生发布指令,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做动作。

    3、小组比赛,每人听一个指令做动作,接力进行,看那个小组动作做得正确。奖励优胜组。

    4、两人一组互相快速发布指令并做动作,到前边进行表演。 巩固练习

    1、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衣服颜色及名称,或者喜欢谁的衣服就介绍谁的衣服。 布置作业

    1、读课文第39页并背诵 Let's do。

    五、板书设计 Let’s learn

    clothes

    hat

    skirt

    dress pants I like…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组合le的单词发音和认读书写。

    / 9

    2、能听、说、读、写 apple, people, table三个单词。

    二、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三、教学重点:能听、说、读、写apple, people, table 三个单词。

    四、教学难点:正确书写apple, people, table三个单词。

    五、教学过程:  复习引题

    1、师生做日常口语练习:

    A: Are these yours?

    B: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A: Is this yours?

    B: Yes, it is./No, it isn't.2、请学生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对话。 教学新课

    1、播放Read, listen and chant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

    2、让学生跟着动画学说歌谣,同时可用手打节奏。

    3、播放Read, underline and listen的录音,让学生划出含有字母组合le的单词。

    4、听音后反复读四个单词,在此基础上进行描红,达到书写格式正确的目的。 巩固练习

    1、完成Look, listen and write部分的练习。 布置作业

    1、抄本课单词4+1模式  板书设计

    apple, people, table

    六、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句型:Whose pants are those? They're your father's.Whose coat is this? It's mine.5 / 9

    2、能在实际的情景中运用以上句型描述他人或自己的衣物。

    二、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三、教学重点:掌握本课时的主要句型:Whose pants are those? They're your father's.Whose coat is this? It's mine.四、教学难点:引导孩子在情境中理解主句型。

    五、教学过程:  复习引题

    1、Let’s do:让孩子在说的过程中,复习相关的衣服单词。

    2、Guessing game:孩子们都闭上眼睛,一个孩子描述自己的衣服,大家猜猜他是谁。 教学新课

    1、教师拿出一条长裤,让孩子猜猜是谁的,导出句型:“Whose pants are those?”然后,教师拿出自己的衣服,让孩子猜猜。导出句型:“Whose coat is this?”教师指着两组衣物,反复重复以上两个句子,让孩子对主句型有所了解。

    2、教师播放课件,让孩子观看故事,理解内容。让学生边看边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气说一说。

    3、分角色给课件配音,小组练习和表演。

    4、Let’s find out:两个人一小组说一说。 巩固练习

    1、失物招领:把孩子们的一些衣物放到讲台上,让孩子描述,描述正确了就可以取回。

    2、Yes or no:教师让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桌上的衣物猜一猜,These are my socks. 布置作业

    1、听第51页的Let’s talk 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板书设计

    B Let’s talk

    Whose pants are those? They're your father's.Whose coat is this? It's mine.6 / 9

    六、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pants socks的复数形式。

    2、理解歌谣复数名词和are的连用。

    3、学会运用单词的复数形式描述衣物。

    二、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三、教学重点:单词pants socks的复数形式。

    四、教学难点:在情境中应用单词的复数形式。

    五、教学过程:  复习引题

    1、复习A部分Let’s do的歌谣:说一说,演一演

    2、Talk about your clothes:孩子们走到台前,介绍一下自己的衣服的颜色,样子。 教学新课

    1、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挂图。问孩子:What can you see?孩子说出学过的单词,教师指着图让孩子观察,导出单词的复数形式,让孩子说一说。

    2、教师问:“Where are the skirts/…?”让孩子们到前面来指。当遇到孩子们陌生的词,教师出示新词的复数形式,让孩子读一读,强调结尾“s”让孩子注意。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所有衣物的图片和单词,引导孩子体会“s”的意义。(jeans pants shorts socks shoes等词都是成对出现的,没有单数形式。)

    3、孩子们两个人一小组,就课文的图问一问、指一指。

    4、播放课件, 孩子看课件理解含义。

    5、操练新单词。(教师注意指导孩子单词结尾”s”的读音。) 巩固练习

    1、Listen and point:Where is your skirt? Where are your socks?孩子边听,边指出。

    2、孩子小组内互问,互指:孩子把自己的一些衣物事先藏到同学的课桌等地方,然后用学过的句子描述,让其他同学找出这样物品。

    / 9

    3、完成Let's find out的练习。 布置作业

    1、读课文第52页;

    2、用英语向家长介绍自己的衣物。 板书设计

    coat

    sweater

    jacket

    socks

    shorts

    六、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让学生运用This is...These are...写句子。

    2、能听懂录音。

    3、会唱Let’s sing 的歌曲。

    4、能听懂 Story time 的内容。

    二、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三、教学重点:掌握两个重点句子:“This is...These are....”的正确书写。

    四、教学难点:在四线格中的正确书写This is...These are...五、教学过程:  复习引题

    1、日常口语交流。

    A: Whose...are those?

    B: They are...A: Whose...is this?

    B: It's...2、Review:A、B两部分的词语及对话。 教学新课

    1、让学生练习运用This is...These are...练习说句子。

    2、在学生能说的基础上在让学生书写这样的句子。 巩固练习

    / 9

    1、读短文并画圈。

    2、听录音并判断对错。

    3、看一看并连线。

    4、唱Let’s sing 的歌曲。

    5、听录音看动画理解Story time 的内容。 布置作业

    1、唱第50页的歌曲给家长听;

    2、听录音并跟读Story time。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 9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8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要想完整生动地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主要障碍在于人物特征的形容词词汇量掌握不足和这些词的使用还存在困惑,因此,教学活动设计要以此为突破点。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是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Mr Carter.He’s from Canada.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在本课渗透Who’s your„„teacher? What’s he /she like? He/she’s„„的内容时为B部分的对话教学进行铺垫。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Read and write 中四会句子: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Mr Carter.He’s from Canada.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并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2)能够读懂A部分Read and write 中的会话,并根据提示填充句子或回答问题。

    (3)能够理解pair work部分的内容

    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如:We have a new English teacher.He’s tall and strong.He’s very funny.(2)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Mr Carter.He’s from Canada.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New Teacher”.能够灵活替换歌词中的科目及表示人物特征的形容词。

    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根据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大限度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更好地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2)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有效利用学生用书中设计的Pair work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够听、说、读、写Read and write 中四会句子: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Mr Carter.He’s from Canada.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并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的ppt课件。

    2、教师准备学校里一些老师的照片。

    3、教师准备A部分的单词卡。

    4、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六、教学步骤

    Step1:Warming up

    1.Guessing game.Let the Ss guess what’s in the picture.(PPT)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在第一课时学过的一些描述教师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的单词:

    2.教师播放课本第二页的Let’s chant

    设计理念:让学生回顾在第一课时学过的一些描述教师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的单词,为本课时的目标语言提前进行铺垫,同时鼓舞士气,chant是为了进一步渗透本课的目标语言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Step2:lead in

    In our school we have many teachers,we have math、chinese、English、music and art teachers,which teacher do you like best?Do you like me? How do you think of me?

    Step3:Presentation

    1.T: Zhang Peng has three new teachers.Who are they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

    看课件,然后提问Who are they?Ss: A science teacher ,an art teacher and an English teacher.教师再问: Who’s Zhang Peng’s English teacher ? What’s he like?

    设计理念: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去猜,可以有效地训练目标语,同时学生兴趣盎然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话,可以同桌或小组合作形式展开。

    设计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

    3.通过提问以考察学生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完成填充句子的练习。

    设计理念: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Listen to the radio and read the dialogueafter the radio.设计理念:以听力的方式出示read and write部分的对话既可以加强听力训练,又引

    出了目标语

    5.让学生自我推荐当我们的小老师起来领读对话。

    设计理念:学生的小老师角色这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原则,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生自我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6.让学生之间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朗读竟赛,最后哪个小组的声音既洪亮而且发音又准确,哪个小组就是我们的winner

    设计理念:通过竞赛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7.Teach the Ss how to write the sentences.设计理念: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Pair work

    Describe the figures using the word cards

    让学生两个人之间利用单词卡片和本节课已学过的重点句型进行替换关键词练习,练习之后找同学起来表演,并对学生的展示做出及时的评价。

    设计理念:通过及时的评价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通过积极肯定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Step 4:practise

    Memory game

    T shows the picture of a tacher and makes it disappear.Then ask the Ss “what’s the teacher like ?

    Purpose: Use the game to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properly and if the Ss understand the word correctly and can choose the right word.Step5: Have a oath.The students have a oath together:we all like our teachers,they are all very kind。at school we play with our teachers,they are friendly to us,,we are good children。

    设计理念:宣誓进行德育渗透,升华主题。

    step6: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同学之间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句型来描述自己尊敬老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

    2.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以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并用学过的句型和单词给家人描述所画老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

    3.做本部分配套练习。

    七.板书设计

    Unit1.My New Teachers Part A Read and Write

    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Mr Carter.He’s from Canada.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9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Unit5 Let’s eat!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A Let’s talk;Let’s play)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句型,正确朗读课文。能听、说、认读本课时句子I’d like some juice, please.Here you are.Have some bread, too.Thanks.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并能在情景对话中进行流畅交际。

    2、能够运用Have some?.给别人提供或邀请别人吃些东西。如:Have some bread.并能够联系实际运用。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意愿。

    3、能够听懂、认读并表演对话。

    4、对中西方餐饮文化有一定了解。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树立学生健康饮食意识。教学重点:

    1、掌握新句型I’d like some juice, please.Here you are.Have some bread, too.并能够联系实际运用。

    2、知道并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模仿正确,语音标准。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表演、运用对话。

    教具准备:准备教材Let’stalk/A部分的教材配套录音带。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此次日常口语会话之前,教师提示学生使用句型 I have? 和 Here you are.(2)游戏:“Simon says”。内容为第四单元 A/B----Let's do 部分的指令语。(3)师生共唱歌曲 “Old MacDonald”,边唱歌曲可以边表演动作。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将juice,bread 的板书在黑板上,指着juice说:I ’d like some juice.And what would you like? 重复I ’d like some juice, please.一句,并伴有和果汁的动作和表情。(2)T: What would you like? 引导学生回答I ’d like some juice, please.教读句子I ’d like some juice, please.并解释。

    (3)T:谁能试着读一读?学生试读。教师给予表扬,并加以纠正。T:Yes, Who can try? S:I ’d like some juice, please.全班齐读。

    (4)教读Here you are.Have some bread, too.学生跟读。

    (5)教读对话I’d like some juice, please.Here you are.Have some bread, too.Thanks.学生跟读。趣味操练(Practice)(1)听音正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读对话,这样可以纠正学生发音。注意让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2)学生进行角色表演A 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3)让学生做 Let's play 部分的游戏。

    教师先将游戏方法简单解释,之后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教师将面包的单词板书在黑板

    上,师生一起说:I’d like some bread.教师再板书eggs说:I’d like some bread and eggs.继续进行,I’d like some bread ,eggs and juice。

    4.Homework.听录音,仿读对话,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内容。Unit 5 Let's eat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听说、认读本课时有关食物的4个单词 juice, milk, bread, egg。能听懂、会说:I ’m hungry.Have some bread.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以上各句子。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

    教学重点: 能听说、认读本课时有关食物的4个单词 juice, milk, bread, egg。教学难点:bread 和juice两个单词的发音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配套录音带。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此次日常口语会话之前,教师提示学生使用句型 I have? 和 Here you are.(2)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对话。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导入新知识。教师置疑:你们还记得Mike的妈妈给Mikep准备了些什么食物吗?学生凭借记忆说单词。

    (2)教师不对学生的回答做过多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观察。T: Ok.What’s on the table? Let’s see together.Look at it carefully.(3)再次让学生说说都有哪些单词?

    (4)此环节学习食品单词bread, juice, eggs,并根据学生情况扩展学习milk.(5)认读词语的学习过程。指着书上插图中食物单词的英文拼写学习新单词。目的是将单词的图、形、意相结合,学习单词。

    (6)让学生听录音、指单词、读单词。(7)教师板书单词,学生认读单词。(8)教师播放教学录音,学生进一步学习。

    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强调 I ’m hungry.是在表达自己饿了想吃东西。如:在学生练习对话时,教师引导学生使用I ’m hungry,对全班学生说:I ’m hungry.然后引导说: Have some bread.3 趣味操练(Practice)(1)让学生操练Let's do部分的游戏。(2)解释单词eat,drink和have。

    (3)分小组比赛说、做Let’s do 部分的指令语。做得准确,说得清楚为胜。采用教师评和小组间互评相结合的方法。优胜组有奖。课堂评价(Assessment)两人一小组表演Let's learn / A 部分的内容。Unit 5 Let's eat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认读并会书写大小写Oo , Pp, Qq, Rr, Ss, Tt。2. 能根据单词的发音,判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3.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书写英文字母Oo , Pp, Qq, Rr, Ss, Tt的大小写 教学难点:能根据单词的发音,判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教具准备:

    1. 写有大小写Oo , Pp, Qq, Rr, Ss, Tt的字母卡 2. 录音机和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复习所学过的字母Aa-Nn。教师出示字母卡,学生认读字母。教师出示字母卡时可单独呈现大写或小写,让学生认读。

    2. 游戏:教师念一个字母,学生迅速写出相应的字母,举起来并大声朗读。教师奖励反应最快的学生。

    3. 让学生说出所学过的含有以上字母的单词。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授字母Oo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orange的插图,让学生回答: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出:It's an orange.时,教师在黑板板书单词orange,让学生读出来并说出中文。教师问学生orange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What letter is this? 学生回答:o。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别字母Oo的大小写。教师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以字母o打头的单词。板书单词on,教读on和orange。教师:这两个词都是以字母o打头的单词。可让学生书空或在黑板上书写。对书写笔顺正确的学生给与表扬,如书写错误,教师可再找其他学生书写。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小写o占了几个格几条线,提醒学生在书写这个字母时注意占格位置。

    2)先让学生认读和区分大小写字母Oo。并让学生说出大小写Oo的笔顺。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及时给与表扬,并让学生进行书空练习。学生如回答错误,再找其他学生帮助说出正确答案,然后进行书空练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的四线三格中教写大小写字母Oo。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字头,然后给时间让学生多写几个以达到学会的目的。教师在这一时间内要在学生中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2.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别字母Pp的大小写。让学生说出大小写字母Pp的笔顺并书空。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教写字母大小写Pp。教写中告诉学生小写p的小帽子要超出第二条线一点。

    3、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别字母Qq的大小写。让学生说出大小写字母Qq的笔顺并书空。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教写字母大小写Qq。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字母Pp和Qq。

    4、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认字母Rr的大小写。让学生说出大小写字母Rr的笔顺并书空。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教写字母大小写Rr。

    5.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别字母Ss的大小写。让学生说出大小写字母Ss的笔顺并书空。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教写字母大小写Ss。让学生书空或在黑板上书写。对书写笔顺正确 的学生给与表扬,如书写错误,教师可再找其他学生书写。

    6.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别字母Tt的大小写。让学生说出大小写字母Tt的笔顺并书空。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教写字母大小写Tt。让学生书空或在黑板上书写。对书写笔顺正确的学生给与表扬,如书写错误,教师可再找其他学生书写。

    7.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把所学字母Oo , Pp, Qq, Rr, Ss, Tt每个写一行。教师在教室中巡视,及时给学生进行辅导。

    8. 播放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看课本听录音跟读单词和字母。尤其是能根据单词的发音,判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9. Listen and circle, 听录音,圈出字母。

    (三)趣味操练(Practice)游戏:看谁找得快

    教师把字母卡依次摆放在讲台上,让一位学生来到讲台上,教师读字母,学生以最快速度找到该字母并举起来向教师出示。可以多操练几次。

    (四)作业布置:

    1. 本单元“Start to say”的Find and say部分。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找出图中隐藏的大写和小写字母。

    2. 让学生课后书写大小写字母Oo , Pp, Qq, Rr, Ss, Tt。Unit 5 Let's eat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Can I have...? 以及 You are welcome.2 通过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能在相应的情景中准确运用以上句型。3 培养学生正确、自然的模仿语音、语调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重点句型为Can I have some/?? Let's talk部分通过 Chen Jie等几个中外小朋友在野餐时的对话,教给学生如何用 Can I have ??来询问自己是否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Let's play 部分是为了复习巩固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所设计的游戏活动。教学重点:句型Can I have some?? 教学难点:理解water 为不可数句词,不能说a water, waters.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l.热身/复习(Warm-up/ Revision)(1)日常口语会话活动。

    (2)请同学上讲台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对话。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引导学生看书上B部分 Let’s talk的插图,对全班学生说:Look!Today is a lovely day.Chen Jie and her friends are having a Picnic.They are eating and drinking.(教师在说eating和drinking这两个词时,一定要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What are they drinking? Oh,they are drinking water.边做动作边教授单词water。教师说:Taste it,Please.Yes,it’s water.We drink every day.然后教师领读water。告诉学生有关饮料的词第五课时,1.复习本单元的有关食物的单词和句型,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教学重点:复习本单元知识,3.Storytime.听故事学英语,用英语把他们说出来,(2)教师将水放在讲桌上,鼓励学生用I’dlike?.CanIhavesome??的问句来表达自己想喝的饮料。教师回答Sure.Hereyouare.接着学生用Thankyou.感谢老师;老师说:You’rewelcome.(3)让

    (2)教师将水放在讲桌上,鼓励学生用I ’d like?. Can I have some??的问句来表达自己想喝的饮料。教师回答Sure. Here you are.接着学生用Thank you.感谢老师;老师说:You’re welcome.

    (3)让学生听录音,B部分let’s talk的内容。3.趣味操练(Practice)

    (l)复习所学单词及句子。教师带读并按纵排一个接一个地读。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发音。

    (2)游戏:从后往前跟读句子

    教师先说“Can I have some water, please?”然后说“water”,学生重复“water”.教师说:“some juice”,学生重复这两个词。教师用每次多加一词的方式一直引导学生能流利地说出“Can I have some water?

    (3)同桌一组根据Let’s play操练以下对话:

    A:Can I have some?,please? B:Sure.Here you are. A:Thank you. B:You’re welcome.(4)三人一组表演Let’s talk部分的对话。4.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1)听录音,仿读Let’s talk的对话。

    (2)和朋友们一起讨论自己想要吃的食品及饮料。Unit 5 Let's eat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能听说、认读本课所学关于食物的单词 cake, fish, rice, water。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Can I have some??的问句来表达自己想吃的食物。3 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有关进食的指令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学重点:学习单词:cake, fish, rice, water。

    教学难点: 听懂有关进餐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教具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带。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2)复习B Let’s talk部分的对话。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书上的插图。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Let’s see together.Look at it carefully.(2)让学生说说都有哪些食物?

    (3)此环节学习食品单词cake, fish, rice, water.(4)认读词语的学习过程。板书各种食物单词的英文拼写并教读单词。(5)让学生听录音、指单词、读单词。

    (6)教师引导学生把单词带入句子中Can I have some??巩固单词。3 趣味操练(Practice)(1)让学生边听 Let’s do 部分的录音边用卡片做动作。教师用动作演示并讲解 drink, cut, eat,的意思。

    (2)分小组比赛说、做Let’s do 部分的指令语。做得准确,说得清楚为胜。采用教师评和小组间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4.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熟读单词和句子并能熟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2)同学之间练习Let’s do 部分的指令语。Unit 5 Let's eat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的有关食物的单词和句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A,B部分的内容。2.做本课Let's check部分听力练习,训练听力的同时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学习本课Let's story部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教学重点: 复习本单元知识,做听力练习。教学难点: 听力练习。教具准备

    Let's check部分的听力磁带和Let's story部分的录音带。教学过程

    l.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日常口语会话活动。(2)复习所学的食物词汇。2.趣味操练(Practice)

    (1)完成书上Read and count的练习。

    (2)听力练习:Let's check根据听到的句子,让学生判断对错。(3)完成书上练习Look and match。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I’d like?表达他在图中所找到的食物(egg, milk, fish, bread, cake, rice, juice, water)。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4).学习本课歌曲 Let's have a picnic today.3.Story time.听故事学英语。4.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读A、B两部分Let's do的内容,边读边做动作。

    (2)和同学一起看第46-47页的主情景图,用手指着主画面上的人和食物,用英语把他们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都是不可数名词,因此不能说a water或 waters等,但可以说 some water等。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10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主要单词mirror、curtain、closet、end table、trash bin。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air-conditioner,以及句型:Is this your...? I have...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Small Bedroom”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重点掌握Let's learn 部分六个四会单词,并能进行简单问答、介绍。难点为单词air-conditioner的发音。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录音机、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词卡和录音带,本课词卡二至三套。

    2、教师准备一面镜子。

    3、学生准备本课六个生词词卡,并带数枚硬币。教学过程

    一.热身(Warm-up)做“低声传句子”活动:教师低声把句子“I have a study, a bathroom, a bedroom, a living room, a kitchen.”告诉每组的第一位学生,这名学生低声向后传句子,每组的最后一位学生大声说出句子,看哪组做得又快又正确。二.预习(Preview)

    1、教师放四年级上册B Let's do部分的录音,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必要时,教师可展示bed,sofa等词卡给学生以提示。

    2、做“演一演”游戏:老师本人或请一学生Let's do中的动作,其他学生猜动词短语。

    3、快速拼词:老师出示单词卡片door,chair,window,desk,bed,引导学生快速看图拼读四会单词。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镜子图片,示范朗读mirror,让学生跟读, 并鼓励学生作出照镜子时的相关动作。教师出示双份词卡,让学生简单跟说复数形式。教师采用教室的实物、图片、简笔画、卡片等多种形式导出新的单词,示范朗读,注意发音及口型。

    2、Hot or Cold游戏:教师让学生A看好air conditioner图片,离开教室,教师藏起该卡,学生A回到教室,其余学生大声喊该词(表示离要找的卡很近),或轻声说该词(表示离的很远),帮助学生A找到词卡。

    3、做“Say it on 4”活动:开始打四拍的拍子,学生拍两下膝盖,然后拍两下手。节奏响起来后,教师把词卡一张张举起,学生再拍第二下手的同时,说出卡片名称。

    4、做“Arrange your card”游戏:教师快速报词卡名称,学生按次序在桌面上排列自己的词卡。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单词mirror、curtain、closet、end table、trash bin,让学生书空,并口拼记忆单词。

    6、做“Tiddly Winks”游戏:学生2人一组把两套词卡排放在课桌上,依次投掷硬币或扁平标示物,如果硬币落在一张卡片上,而且这个学生能读出上面的单词,他就可以拿回硬币,若能拼出该词则能再得到一枚奖励硬币。若不会读该词或硬币没有落到卡上,则要交出硬币。

    7、播放本课录音,让学生在书上手指相应单词并跟读。四.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Let's play:学生几人一组做句型接龙游戏。如:学生A说I have a trash bin.学生B应在学生A的句子基础上加上一个词,如:I have a trash bin and a mirror.鼓励学生加入本课外词汇。

    2、做“Partner Search”活动:学生每人在6张词卡中任选几张,然后寻找持有相同卡片的同学。学生可以不出示卡片,而是在教室四周走动,对他人介绍:I have a..and a....3、学唱Let's sing 歌曲:播放My Small Bedroom录音,让学生跟唱。鼓励学生选择歌词填入原有歌曲中,可在班内开一个竞赛,并奖励获胜者。

    4、完成相应的练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本课对话,并能做替换练习。

    2、能够听、说、认读句型 There is a..../ There are....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3、了解 Good to know内容。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句型为:There is....There are....难点句型有:I have my own room now.What's it like?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本单元A部分Let's learn部分的教师卡片及单词卡二至三套。教学过程

    一.热身(Warm-up)

    做“念单词接力赛”活动:学生分为两队,教师向每队的第一名学生A出示一张卡片,第一个说出卡片单词的学生收起这张卡片走到本队的队尾,另一个队的第一名学生依旧站在队首继续比赛。每名学生有两次机会,如果第二次还不能第一个正确说出单词则被淘汰。最后得到的卡片最多的队获胜。二.预习(Preview)

    1、做Let's try练习:学生打开课本59页,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音、选择。录音原文如下:

    Mike: I have a new room.John: What's it like? Mike: There is a big shelf and a big desk.There are blue curtains.2、让学生说说两幅图画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运用句型:I can see a...in Picture 1/2.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Let's talk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房间,在里面画一个简笔画小人,然后介绍说:Look, this is me.I have my own room now.强调“my own room”的发音,让学生跟说。教师继续出示自己的书本等物品,并介绍说:my own book /pen...,引导学生出示他们的物品并说出:my own...。

    2、教师拿出mirror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的房间里并向学生介绍说:In my room there is a mirror.让学生跟说。教师依次贴上closet,air-conditioner的卡片,每贴一张卡片就示范说一个句子。三张卡片都贴好以后,教师说:There is a big closet, a new air-conditoner and a new mirror.然后教师说在窗户两边画上蓝色窗帘并介绍说:There are blue curtains.让学生跟说。

    3、做翻卡活动:将A部分Let's learn的单词卡片面朝下竖在黑板槽内。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次请每组一位学生上来翻卡,然后根据卡片上的单词说:There is a..../ There are....。说对得一分,能加上形容词的,如:There is a big....则得两分。

    4、让一名学生A上来,背对黑板。教师重新布置所画的房间,每次选两至三幅图片贴入房内。教师提问:What's it like? 请学生A看黑板上的图用 There be 句型作出回答。然后教师再请一名学生B上台,重新布置黑板上的房间,然后引导其他学生问“What's it like?”

    5、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59页,教师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读课文。

    6、做替换练习: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该部分提供的图片做替换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词卡作出不同的替换。

    四.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Talk and draw”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学生A描述一个想象的房间或自己的房间,学生B根据所听到的在空房间图内画出相应内容。然后变换角色练习。

    2、做A Let's talk 部分的配套练习。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句子There are two bedrooms, a kitchen, a washroom and a living room.There is a mirror, a bed and a big closet.

    2、理解ir、ur、th的拼读规律并熟练读出例词。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 There be 句型的简单表达法,掌握四会句子的正确书写。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区分使用 There is 和 There are 的表达法。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词卡二至三套,本单元 A Let's learn 部分的词卡二至三套,一个玩具免子。

    2、学生准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词卡和本单元 A Let's learn 部分的词卡。教学过程

    一.热身(Warm-up)

    教师播放C部分的歌曲“My Small Bedroom”,学生跟唱。二.预习(Preview)

    1、做“炸弹”游戏(详见参考资料库)。复习四会单词 curtain, closet, mirror, end table,trash bin 等。

    2、教师同时出示两张卡片,让学生注意观察,根据卡片上的单词说:There is a...and a....的句子。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Read and write

    1、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画一个房间,然后将两张 end tables 的词卡贴在房间里,介绍说:There are two end tables.让学生跟说,然后换其他相同的卡片做替换练习。

    2、做“听一听,贴一贴”活动: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好一座两层楼房子,向学生介绍:I have a new house now.教师向学生介绍各层房间:There is a kitchen on the first floor.There are....学生根据老师描述,选择相应图片贴在正确位置。学生跟说句子:It's on the first floor.

    3、教师指黑板上的房子问学生:What's it like? 学生用 There is / are 句子来描述,如:There are two big bedrooms.

    4、教师课前在黑板一边画一所公寓楼,向学生介绍:This is a flat.让学生跟说flat 一词.

    5、教师向学生展示 Read and write 部分的挂图,带领学生阅读。

    6、教师拿出玩具免子说:Look!This is a rabbit.He is a new flat.What's it like? What's in it? Listen.7、教师放 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录音,学生看课本听录音。

    8、学生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

    9、教师指导学生完成“Finish the sentences”。

    10、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Pronunciation 教师向学生展示该部分的挂图,带领学生读三个字母组合下面的例词。读的时候有意强调几个字母组合的读音,引导学生总结其发音规律。然后教师放该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放三句绕口令的录音,学生认真听,不跟读。教师对三句绕口令的意思作简要讲解,然后学生试着跟录音学说绕口令。

    附含有本课字母组合的常见单词:

    ir skirt shirt dirty girl bird birghday first third ur purple nurse curt surf burn turn fur hurt th voiced: these those them there this that clothes unvoiced: three thin Thursday cloth breath bath thank think thick youth month third 四.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 A read and write 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66页,教师介绍 Good to know 部分的知识。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in、on、under、behind、near。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over、in front of和句子Where's the...? It's....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七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其中in front of 是个难点。建议教师在本课渗透 There be 长句的内容,为B部分的对话教学进行铺垫。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只盒子(里面放一面小镜子)和本课的词卡。

    2、学生准备A部分的四会词卡。教学过程

    一.热身(Warm-up)

    学生两人一组,把所带词卡放在课桌上。教师说一句话,如:There is a.../ There are...学生试着找到相应的卡片,用手拍一下,并迅速拼出单词。二.预习(Preview)

    1、做“猜猜盒子里有什么?”游戏:教师出示一只盒子,盒子里面藏好一面小镜子或其他物品。教师放音乐,让学生传递盒子,当音乐停下时,拿到盒子的学生猜一猜里面是什么:There is a...如果猜不对,接着放音乐传盒子,直到有学生猜出盒子里的物品为止。

    2、教师从盒子里取出镜子,然后再把镜子放进盒子里,问学生:Where is the mirror? 引导学生说出 It's in the box.教师继续演示镜子在盒子上面和下面的动作,复习单词on, under。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教师把镜子放在盒子的旁边,并介绍说:Near, it's near the box.让学生跟说。学生两人一组用自己的文具摆出不同产位置关系并做问答练习,如:Where is the pencil? It's near the box.

    2、教师利用学生的文具或教室中的其他物品的位置呈现、教授其他单词: behind, over, in front of 等。

    3、做“按我说的做”游戏:教师发指令,如:Stand behind the chair,学生按照指令站到自己的椅子后面。教师注意发口令时要穿插使用几个方位介词(短语),重点操练第一次出现的介词:near, over, behind 和 in front of。

    4、学生把学习用品放在桌上,两人一组,然后根据老师有关方位发指令将物品的相对位置摆放好,如:Put your pencil in front of your book.

    5、学生两人一组将自己的文具摆放出不同的位置关系并做问答练习,如:Where is the...It's...6、做“看谁记住了”游戏: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61页,观察一分钟,然后合上课本。教师根据图中物品的位置关系提问,如:Where is the trash bin? 让学生凭记忆作出回答。

    7、做“低声传句子”活动:教师低声把句子 There is a..../...on / under / over...the....告诉每组的第一位学生A,学生A低声告诉学生B,学生B再告诉学生C,依次类推,每队的最后一位学生复述句子,看哪队说的句子最完整。

    8、教师板书本课四会单词,让学生在卡片反面或练习本上仿写、记忆。四.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学生用书第61页 Let's find out 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物品摆放的不当之处,并用 There be 结构作简单表述。

    2、全班听 Story time 部分的录音,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学生模仿跟读。让学生再读一遍故事并回答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3、做 B Let's learn 部分的配套练习。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句子:There is a...near /...the....和The...is near /...th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能运用所学语言对房间摆设作介绍。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 There be 结构较长句式的表达法,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The books are on the shelf.一句为复数句式,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过多强调语法,而重在结合图画让学生理解语意。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A、B两部分的词卡、一张床的图片以及四年级上册第49页课文图或其他居室图。

    2、学生准备蜡笔和纸。教学过程

    一.热身(Warm-up)

    做“少了什么”游戏:教师一一向学生出示准备好的单词词卡,学生看图读单词。然后教师抽掉其中的一张词卡,再让学生读一遍,然后请学生快速说出抽出的卡片上的单词。二.预习(Preview)

    1、做“按我说的做”游戏:教师用带有介词的动词短语发指令,如:Put your ruler under your pencil-case.学生根据指令将各自的文具摆放好。Let's try

    2、教师放录音,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把周围的物品连到房间的相应的位置。录音原文如下:

    Woman: The mirror is over the end table.The toys are in the closet.The trash bin is in front of the shelf.The sofa is under the picture.3、连好线后,同桌之间对各物品的位置进行问答练习,看图描述各物品的位置。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Let's talk

    1、教师把一支铅笔放在一只铅笔盒上,并介绍说:The pencil is on the pencil-case.学生跟说句子。教师用其他学习用品摆出不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练习描述。

    2、做“走迷宫”活动: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好两排图片,第一排为房间物品,第二排为方位介词,两排图片之间空出距离,并用粉笔将物品卡片与介词卡片一一相连,一件物品图连一个介词卡。教师在第三排贴上一张床的图片并在旁边画一个问号。如图所示:

    学生根据路线图迅速找出物品放在床的相对位置,并用 The...is.../...the bed.表述。

    3、教师在黑板上写好句子,如:There is a □□ the □.教师把相应物品和介词图片贴进空格里。教师先说句子的最后一个词,学生跟读。然后教师说最后两个词,学生重复,用同样方法,每次增加一个词,直至学生能流利重复整个句子。

    4、做替换练习:教师替换板书句式中的三张卡片,学生做替换练习。

    5、教师将黑板一的句子改写成 There is a □ and a □□ the □.然后贴上三张物品图和一张介词卡片,引导学生说出较长的句子,如 There is a bed and a mirror in the bedroom.然后教师再把黑板上的句子改写成 There are two □□□ the □.在前两个空格里贴上两张相同的物品卡片,在后面的两个空格里依次贴进一张介词卡片和一张物品/房间卡片,引导学生说出 There be 结构复数形式的句子,如:There are two beds in the room.6、做“看谁记住了”活动:教师和学生展示其他图片,如:四年级上册第49页课文图或其他居室图片,让学生观察两分钟,然后收起图,让学生说出教室里物品的相对位置,引导学生用句子:There is / are...near /...the....来表达。

    7、学生打开课本62页,教师放 Let's talk 录音,学生跟读。四.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Let's practise:让学生两人一组描述图上物品的相对位置,然后请学生自告奋勇到黑板前来介绍。

    2、学生打开本单元的主情景图,看图描述各房间。

    3、做 B Let's talk 部分的配套练习。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句子:The closet is near the table.The trash bin is behind the door.Many clothes are in the closet.并在情景中运用。

    2、能够听懂、理解:What's on the computer? I work with it.等句子。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三个四会句型,能熟练运用 There be 长句形式作介绍。难点句子有:Many clothes are in the closet.教师重点讲解意思,不宜强调语法。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单元词卡两套,一张房间图片以及 B Read and write 部分挂图。

    2、学生准备本单元词卡和自己房间的照片。教学过程

    一.热身(Warm-up)

    做“慢动作”游戏:教师把卡片放在一个口袋内,然后慢慢抽出来,看谁能首先猜出卡片的内容。

    二.预习(Preview)

    1、翻卡游戏:教师课前在黑板上将本单元的四会单词词卡面朝下贴在黑板上,并在每张卡片的旁边一一写好分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轮流翻卡,拼读词汇,若拼读正确则得到相应的分值,不正确不能得分。

    2、做“我的错误”活动:教师出示一张房间图片并作一些错误的描述,如:There is a chair behind the door.让学生迅速作出判断,并用 Uh-huh 和 Uh-uh(或yes or no)来回答。有场地的话,可设Yes Corner和 No Corner,让学生两边跑动。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教师左手拿一张 air-condioner 的卡片,右手拿一张 mirror 的卡片,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即 air-conditioner 的卡片在 mirrror 的正上方。教师引导学生说句子描述空调和镜子的相对位置:The air-conditioner is over the mirror.然后教师换卡片并调整卡片的相对位置继续带领学生操练。学生熟悉操作方法后,也可以请一名学生上台摆放卡片,其他学生描述。

    2、做“找位置”活动:学生分成四至八人一组,每组拥有相同数量和内容的词卡,每个学生手持一张卡片。教师发指令,如:The trash bin is near the table.持有 trash bin 卡片的学生马上站到持有table卡片学生旁边。最先站对位置的小组得分。

    3、教师向学生展示 Read and write 部分的挂图,说:Do you remember Robo.He has his own room.What's it like? What's in it? Listen.教师放录音,学生边看短文边听录音。

    4、学生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

    5、教师再放一遍录音,然后指导学生完成“Finish the passage”的练习。

    6、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

    四.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Let's find out: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教师也可提供类似图片让学生练习。

    2、做C部分 Let's check 练习:学生听音判断对错,启发学生描述几幅图里的相对位置关系。录音原文如下:

    ① Man: There are three rabbits in the hat.② Woman: There is a long snake on the hat.③ Man: There are five rats behind the hat.④ Woman: A small hat is beside the big one.⑤ Man: There is a hat in the monkey's hand.3、做本单元 B Read and write 部分的练习。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4411.html

    【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习作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