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时
  •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时

    发表时间:2022-03-02

    教案示例1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2.海岸线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

    3.欧洲西部重要的地理事物

    【教学难点】1.欧洲西部与西欧的区别

    2.冰川作用对海岸线、地形、湖泊的影响

    【教具】自然环境教学课件

    (导入)1.大家能否说出一些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

    2.这些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位于哪个大洲?

    (课件展示)欧洲西部的范围及划分

    (引导学生明确西欧和欧洲西部的区别)

    (讲解)欧洲西部是指不包括原苏联的欧洲部分的地区,按地理位置又可分为:北欧、南欧、西欧、中欧西部分。

    (课件展示)欧洲西部的位置wwW.Jk251.coM

    (提问)本地区北、南、西三面都面临哪些海洋?

    (讲解)本区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从形状上看好像亚欧大陆向大西洋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提问)从纬度位置看,本地区绝大部分处于哪两条纬线之间?这样的纬度位置对它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讲解)本地区大部分处于35 ~60 之间,位于北温带,并决定了在气压带和风带中的位置―西风带,这对欧洲西部的气候产生重大的影响。

    (课件展示)欧洲西部主要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及景观图片

    (引导学生依次确认欧洲西部的半岛、岛屿、内海和海,利用景观图片帮助记忆名称和分布)

    (课件展示)欧洲西部轮廓与非洲轮廓对比图

    (提问)对比两个地区的海岸线有何不同?

    (讲解)非洲海岸线比较平直,而欧洲海岸线十分曲折,沿海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对外贸易。其中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联系了地中海和大西洋,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课件展示)直布罗陀海峡

    (承转)(课件展示)欧洲西部的地形

    (提问)1.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以何为主?

    2.平原有哪些,分界线在哪里?

    3.平原的特点,读出海拔,看平坦的状况

    4.本地区还有那种地形分布较广?

    5.主要的山脉都有哪些?分布在哪里?

    (总结)整个欧洲的海拔都很低,是世界最低的大洲。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北海沿岸和波罗的海沿岸,主要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以莱茵河为界。地形向大西洋开放,适合海风吹入。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的阿尔卑斯山系。

    (课件展示)阿尔卑斯山脉及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景观图

    (提问)欧洲西部的山脉两侧都分布有湖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海岸还非常弯曲,多峡湾,那么这种地理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讲解)欧洲西部现在的地形分布及特征,主要是长期以来内力作用的结果,但外力作用也对本区的地形有明显的影响。例如,西欧和中欧的平原地区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南欧年轻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着湖泊等等,这些都是受到冰川作用的影响。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四章欧洲西部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十分曲折的海岸线:

    1.欧洲西部范围

    2.位置:

    3.岸线曲折

    二、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地形

    1、深受冰川影响的地形

    2、向大西洋开放的地形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地理教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l、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填图练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比上游和下游的河流特点,说明上游和下游的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分布,城市的影响。

    3、读“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种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4、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读图开始,首先让学生看清半岛,群岛和国家的位置特点,为下面讲述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打好基础。用“东南亚的政区图”来说明东南亚的国家组成和分布。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十个国家,中南半岛南部的狭长部分称为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因在我国南面的海洋中,我国习惯上又称之为南洋群岛。课文中出现的地名较多,但都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知识。特别是把东南亚和刚学过的东亚的纬度位置进行比较,使学生很容易得出东南亚的纬度主要在热带,为这里盛产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打下了基础。

    教材用一个独立的标题突出东南亚的交通位置“十字路口”,不仅指出了它是世界海运运输的枢纽之一,在历史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关于东南亚的自然环境,教材也突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制约作用,形成了上游的水能资源丰富以及下游三角洲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的地理格局,爪哇岛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人多地少的稠密区。

    东南亚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共性是都处于热带,有两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用“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与“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说明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特别用“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介绍了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变化的情况。使学生对此种气候的特点有较深的认识。

    教法建议

    建议本节用读图讲解法和学习指导法结合起来授课,由于本节出现的地名较多,都需要落实,因此必须自始至终围绕着读图,问图,讲解图进行授课。

    对于东南亚的范围,国家和位置,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并指导学生填图。首先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明确在世界和亚洲的部位,并说明“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由来。然后,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十个国家,明确那些国家和中国相邻,哪个是内陆国,说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分析亚洲地形图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南纬10 和北纬25 ),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明确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的讲述

    首先找出东南亚在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然后,说明从古到今东南亚多时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阅读“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看清它是两洋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讲述中南半岛地形时,说明中南半岛和中国山水相连的密切关系。然后,让学生指图,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指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中缅老泰柬越)。

    结合读图在地图上找出重要城市,分别位于哪条河流附近,是哪个国家的首都,说一说为什么许多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观察“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示意图”、“河口三角洲”图和“泰国水上市场”彩图,分析河流对地形的影响,及河流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讲述马来群岛地形时,可先阅读地形图,了解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较小的地形特征;再看“阅读材料”,找出火山的分布区,了解印尼“火山国”名称的由来。多火山的原因,可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说明。

    讲解东南亚的气候,可首先利用“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指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地区;然后利用“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来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特点。在分析热带季风气候时,应配合“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来说明热带季风气候有旱、雨两季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最后,在总结东南亚气候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学生填写下表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板书)第九章东南亚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在东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读图并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缅);

    中南半岛上有哪几个国家?马来群岛上有哪几个国家?

    内陆国(老)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 和北纬25 ,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板书)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读图提问)从东南亚向东西南北行进分别是哪些大洋或大洲?

    (北:欧亚大陆南:澳大利亚东:太平洋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板书)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1、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阅读介绍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的小字。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2、“马六甲海峡”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这首诗说明了什么?我国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填图)中南半岛的地势如何?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北高南低。知道学生用笔画(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板书)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为什么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总结)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板书)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九章东南亚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热带雨林气候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及图片

    (导入)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分析了东南亚的位置和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不仅地形不同,由于它们的位置不同,气候也有差异,下面我们分析气候的差异。

    (板书)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展示热带雨林风光图片,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有什么特点?这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

    (全年光照、热量、水分都很充足,即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分组讨论图中所示的含义。

    (学生讨论活动)

    (总结)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下,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收获。

    (提问)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

    引导学生在东南亚地形图中找出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

    (小结)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或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转折)中南半岛与此不同

    (读图)比较“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

    引导学生分析两图:两个城市的气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点?

    (讲解)中南半岛一年中风随季节变化(季风),冬半年刮东北季风,夏半年刮西南季风,为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候影响,在每年6月至10月,西南季风从海上吹往陆地,降水丰沛,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称雨季。11月到第二年5月,东北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少,天气干燥,是旱季。

    展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景观照片

    (提问)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提问)东南亚的两种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分别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填写下表:

    教学设计示例3

    §欧洲西部教案


    §2.4欧洲西部(第2课时)教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2、能力目标: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3、教育目标: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学习,可以扩展学生严结合增加旅游地理知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难点: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同学说说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轮廓、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简单易记,但是欧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还在于欧洲西部的经济和旅游业。

    学生活动:幻灯演示欧洲的特产和风景让学生说说。

    三、教授新课:

    板书:一、雄厚的经济实力

    (对照书54页图简单介绍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指导学生读统计图。)

    2、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

    3、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简单介绍,结合幻灯让学生了解)

    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有发达的农牧业

    利用书55页阅读材料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瑞士——钟表

    瑞典——造船、汽车、机器制造业

    丹麦——畜产品“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挪威——水产品

    荷兰——鲜花(尤其是郁金香)

    板书二、繁荣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简单分析其原因,

    2、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通过幻灯让学生欣赏)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午夜的太阳

    瑞士——“世界公园”的称号、冰雪皑皑的山峰、世界表都伯尔尼

    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精彩的斗牛表演

    法国——田园风光、“艺术之都”巴黎、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罗马、庞贝古城、狂欢节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经典初中教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l、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填图练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比上游和下游的河流特点,说明上游和下游的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分布,城市的影响。

    3、读“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种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4、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读图开始,首先让学生看清半岛,群岛和国家的位置特点,为下面讲述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打好基础。用“东南亚的政区图”来说明东南亚的国家组成和分布。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十个国家,中南半岛南部的狭长部分称为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因在我国南面的海洋中,我国习惯上又称之为南洋群岛。课文中出现的地名较多,但都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知识。特别是把东南亚和刚学过的东亚的纬度位置进行比较,使学生很容易得出东南亚的纬度主要在热带,为这里盛产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打下了基础。

    教材用一个独立的标题突出东南亚的交通位置“十字路口”,不仅指出了它是世界海运运输的枢纽之一,在历史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关于东南亚的自然环境,教材也突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制约作用,形成了上游的水能资源丰富以及下游三角洲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的地理格局,爪哇岛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人多地少的稠密区。

    东南亚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共性是都处于热带,有两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用“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与“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说明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特别用“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介绍了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变化的情况。使学生对此种气候的特点有较深的认识。

    教法建议

    建议本节用读图讲解法和学习指导法结合起来授课,由于本节出现的地名较多,都需要落实,因此必须自始至终围绕着读图,问图,讲解图进行授课。

    对于东南亚的范围,国家和位置,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并指导学生填图。首先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明确在世界和亚洲的部位,并说明“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由来。然后,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十个国家,明确那些国家和中国相邻,哪个是内陆国,说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分析亚洲地形图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南纬10°和北纬25°),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明确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的讲述

    首先找出东南亚在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然后,说明从古到今东南亚多时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阅读“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看清它是两洋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讲述中南半岛地形时,说明中南半岛和中国山水相连的密切关系。然后,让学生指图,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指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中缅老泰柬越)。

    结合读图在地图上找出重要城市,分别位于哪条河流附近,是哪个国家的首都,说一说为什么许多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观察“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示意图”、“河口三角洲”图和“泰国水上市场”彩图,分析河流对地形的影响,及河流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讲述马来群岛地形时,可先阅读地形图,了解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较小的地形特征;再看“阅读材料”,找出火山的分布区,了解印尼“火山国”名称的由来。多火山的原因,可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说明。

    讲解东南亚的气候,可首先利用“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指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地区;然后利用“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来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特点。在分析热带季风气候时,应配合“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来说明热带季风气候有旱、雨两季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最后,在总结东南亚气候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学生填写下表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板书)第九章东南亚

    在东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读图并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缅);

    中南半岛上有哪几个国家?马来群岛上有哪几个国家?

    内陆国(老)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板书)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读图提问)从东南亚向东西南北行进分别是哪些大洋或大洲?

    (北:欧亚大陆南:澳大利亚东:太平洋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板书)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1、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阅读介绍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的小字。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2、“马六甲海峡”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这首诗说明了什么?我国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填图)中南半岛的地势如何?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北高南低。知道学生用笔画(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板书)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为什么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总结)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板书)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九章东南亚

    第一节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第123页

    单元第自然环境教案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知道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

    2、了解西部丰富的资源,掌握主要的资源的分布地区。

    3、培养热爱西部,关心西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西部地区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2、教学难点:西部地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对于发展经济的利与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讲解为辅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展示西部地区石林、盐湖、沙漠的图片。今天我们走进一片神秘而富饶的土地,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

    展示西部地区行政区划图

    学生活动:找出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总结: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新藏青陕内蒙古,云贵桂宁甘渝蜀。

    展示我国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

    学生活动:(1)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2)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干湿地区等。

    (3)讨论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讲述:西部地区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这些为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板书:一、复杂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组成

    2、复杂的自然环境

    展示西部地区主要自然资源占全国的比重图。

    讲述: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是也有有利的方面,就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如矿产资源,水能等都远远多于东部地区,这成为发展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学生活动:(1)回忆长江、黄河的水能,讨论我国水能的分布地区。

    (2)根据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图,填写67页表格。

    总结:西部地区水能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川、渝、云、贵、藏等地,就河流来说,主要集中于长江,雅鲁藏布江和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如钾盐几乎全部在西部地区。

    板书:二、丰富的资源资源

    1、水能

    2、矿产

    转折:西部地区不但常规能源丰富,新能源也很多,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西藏地区的太阳能和地热,西北地区的风能,都在积极开发。

    学生活动:阅读68页材料,了解西部地区新能源的分布。

    板书:3、新能源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西部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知道了其自然环境对于发展经济既有有利的方法,也有不利方面,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尽量地趋利避害。

    板书设计:

    一、复杂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组成

    2、复杂的自然环境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1、水能

    2、矿产

    3、新能源

    欧洲西部“国家居民”


    【重点】1.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

    2.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的地区

    3.世界经济发达地区

    【难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教具】欧洲西部政区图、世界人种分布图、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图、欧洲西部工业分布图、欧洲景观图片、199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在上一节课中介绍过欧洲西部的面积大约是500万平方千米,这大体上相当于中国面积的多少呢?(1/2)目前在这个区域有30多个国家,从总的面积看欧洲西部各国的面积有什么特点?(普遍面积较小,很多国家还没有我国的一些省份面积大)

    (展示地图)欧洲西部政区图

    (提问)从视觉上判断,欧洲西部那些国家面积比较大?(法国、瑞典、西班牙)

    (小结)这三个国家是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三国面积总和还没有我国新疆面积大。

    (学生活动)在地图上迅速确认欧洲西部的国家(中欧、西欧、北欧、南欧)

    (小结)欧洲西部很多国家面积小,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袖珍国”。像位于意大利罗马附近的梵蒂冈,有“城中之国”之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另外像摩纳哥、安道尔等国面积也非常小。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承转)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而黄色人种的发源地在亚洲,那么欧洲西部主要是以哪一种人为主呢?

    (展示地图)世界人种分布图

    (学生回答)(略)

    (学生活动)计算欧洲西部的人口密度

    总人口

    总面积

    人口密度

    5亿多

    500万平方千米

    (100人/平方千米)

    (提问)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总结)欧洲西部人口并不算多,但由于面积小,故该地区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

    (展示地图)欧洲西部人口分布图、欧洲工业分布图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张图)

    (提问)1.本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集中在什么地区?

    2.对比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归纳)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大致在中欧和西欧,形成一条“十”字形,这种分布受欧洲工业历史发展的影响,稠密区大多分布在工业区,尤其是开发较早的煤矿区。因为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欧洲工业发展较早,而工业以煤炭为动力,故人口也集中在煤矿产地。

    (展示地图)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

    (提问)欧洲西部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讲解)近年来,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缓慢,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有的国家如匈牙利等国人口的出生率等于甚至低于死亡率,出现了人口的零增长和负增长。

    (提问)这种情况长期下去会造成哪些社会问题?

    (学生讨论)

    (归纳)人口的老龄化和劳力资源的短缺

    (承转)欧洲是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并进行工业革命的,其生产力水平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尽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受到过严重破坏,绝大多数仍是经济发达国家。

    (出示资料)199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表(万亿,美元)

    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产值

    7.9

    4.8

    2.1

    1.85

    1.7

    1.6

    (提问)1.国民生产总值前六位中欧洲西部国家占几位?

    2.从这一点能够说明什么?(经济发达地区)

    (讲解)欧洲西部工农业总产值约占世界的1/3,对外贸易额约占世界的1/2,其中德国的对外贸易额占第一位。

    (展示地图)欧洲工业区分布图

    (提问)欧洲工业区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归纳)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相关与人口分布,呈“十”字形

    (知识拓展)欧洲西部绝大部分国家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但单个国家与美、日相比,经济实力相差较大,为加强本区域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欧洲西部一些国家成立了欧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承转)欧洲除了工业发达外,很多国家的农业也非常发达。

    (提问)对欧洲主要农产品的了解?

    (引导学生联系课外知识讨论回答)

    (归纳)荷兰-畜牧业;挪威-渔业;瑞典-森林资源

    (承转)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各国历史悠久,再加上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很多国家的旅游业收入已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欧洲旅游胜地示意图,配合欧洲景观图片进行简要讲解)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国家和居民

    一、欧洲西部的国家

    面积普遍较小

    二、居民

    1.白色人种为主

    2.人口分布

    稠密地区—“十”字形

    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三、经济发达的地区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4058.html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时】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