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高二语文教案优选12篇
  • 高二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23

    高二语文教案优选12篇。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教案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规范化管理形式,大家是不是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这篇精选文章将着重探讨“高二语文教案”的重要性和价值,别忘了将这个链接保存以后要用得上!

    高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即使如此,因为鲁迅杂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阅读本文难度是很大的。唯有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维,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论文大体相同。要在学习第九课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学生一次弄懂,不搞夹生饭。

    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是个难点,可以用“比”的办法加深学生的理解。重在加强学生的语感,重在“意会”(心中明白了鲁迅杂文语言的妙处了),而不一定要求学生“言传”(用语言表述其中的妙处)。

    理解内容和学习论证艺术、体会语言特点是学习本文的两大任务,可以各安排一个课时。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的杂文,参考材料很多,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众说纷纭,人教社的教参只是其中的一种意见。教学过程固然必须使学生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依据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这一原则决定对各种意见的取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

    4.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过程

    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仅以中学语文课本涉及的为限。)

    二、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__政策,对外出_家领土,对内实行_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三、研读标题,发现问题。

    提问:本文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你读了标题之后明确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我们从标题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读标题后,要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四、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一)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理解这篇杂文的钥匙,是我们阅读本文的入门。让我们先在课文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让同学们阅读课文(4分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找出哪些段落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这一问题。

    学生阅读。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背景介绍了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类的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这里“大宅子”、“鱼翅”、“姨太太”并不难理解,对“鸦片”的含义可作适当启发:清末有些人吸食鸦片,身体垮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看来鸦片不是好东西,但鸦片作为药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看来鸦片又是有用的东西;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评价鸦片呢?想想文化遗产中什么样的作品与鸦片具有相似之处。明确了“鸦片”所指之后对“烟枪和烟灯”的含义也要作适当的启发:吸食鸦片时烟枪烟灯是工具,而鸦片则是吸进来的内容,联系文化遗产中某些不好的内容究竟是凭借什么才得以流传的,想想烟枪烟灯指什么。

    明确了“大宅子”、“鱼翅”等所指内容之后要进一步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

    提问: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读出课文中有关的阐述,不能多读,也不能少读,要恰如其分。(“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5.用一句话概括拿来主义的作法。(回答第9段第1句,答第10段第2句也可)

    (三)理解第9段内容之后再来理解第8段内容。“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指面对文化遗产,其余的内容应当怎样理解?仔细阅读课文,在笔记本上填好下列表格。(出示投_)

    指名回答。最后由教师明确: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四)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主张实行“拿来主义”,议论文写作目的是宣传作者的观点,但是,文章不仅要明确地提出论点,还要进行论证即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每天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再做书面作业,你能用几种方法回答?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说清这种做法的好处,另一种是说清楚其它做法的害处。这种回答问题的方法所表现的思维方式是普遍适用的。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1至第6---7段,看看作者在这里是否回答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是用什么方法回答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须实行“拿来主义”。)

    重读第1段,说说这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提问:本段开头就指出“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一脉相承,这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理解“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从闭关锁国到投降_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阙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文章一开始就把问题放到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考察。

    提问: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提问: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提问:你还能从本段的哪些语句上体会出对“送来主义”嘲讽的感情?

    这里主要靠学生“意会”,大家互相补充,具体到每个学生不必要求找完全。同时只要指出有关的语句即可,不必要求说清怎样表现了这种感情。本段中“大师”、“捧着”、“儿张”、“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传道”等都表现出嘲讽的感情。

    (五)重读第3、4两段,想想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填好下面的表格。(出示投_)

    根据课文不难填出表上的内容,但要求学生语言要尽量简明,不能大段地抄录原文,以提高他们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提问: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

    (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提问: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提问: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提问:请同学们说说3、4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六)学习本文最后一段。

    要求学生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设计好问题后请把问题和答案连在一起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自然。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提问: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提问: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话归纳本段的本意。

    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五、理清全文思路。

    我们带着问题阅读了全文,基本掌握了文章内容,理解了鲁迅先生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文章。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学生如能写在投影胶片上更便于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或选2 ̄3份投影胶片进行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供参考)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课后要认真复习,熟读课文,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另外,每人要准备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发言稿,说说本文所提倡的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在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布置这个作业一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可以联系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来谈

    高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的:

    ⒈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⒉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二)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⑵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⑶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板书: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明确: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⑵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⑶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

    ⑷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⑴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⑵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找出文章感情基调的关键词语,体味文章紧扣情感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2、体会文章语言细腻,节奏感强等特点。

    (一)默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明确: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二)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⑴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

    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板书:

    (三)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板书)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

    (四)学生朗读全文,并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所学内容。

    问题:a、本文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来写的?b、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c、作者为什么不写鲜亮之景?

    (五)默读课文,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调的词语,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如:“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再如槐树落蕊一段,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六)本文的结构怎样?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高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释什么叫修齐治平。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佑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第一段:经文部分,提出三纲八目。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2.第二段:解释如何“诚其意”。

    (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ò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ǎo)色,美女。

    (5)谦(qiè):通“慊”,满足。

    (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掩盖的样子。

    (9)掩:遮掩,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3.第三段:从反面说明如何“正心”和“修身”。

    (1)身:程颐认为应为“心”。(2)忿懥(zhì):愤怒。

    4.第四段: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

    (1)之:对于。辟:偏颇,偏向。

    (2)哀矜:同情,怜悯。

    (3)敖,骄傲。惰:怠慢。

    (4)硕:大,茂盛。

    5.第五段:解释“齐家”和“治国”。

    (1)悌(ti):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2)慈:指父母爱子女。

    (3)机:作用。

    (4)偾(fèn):败坏。

    (5)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6)帅:同“率”,率领,统帅。

    (7)桀(jié):夏最后一位君主。纣:即殷纣王,商最后一位君主。二人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8)诸:”之于”的合音。

    (11)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12)喻:使别人明白。

    6.第六段:解释“治国”和“平天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老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

    (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

    (4)倍:通“背”,违背。

    (5)絜(xie)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10)此:乃,才。

    四、合作探究

    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提示: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八条目关系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高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新闻题目的作用。

    2、领会本文报道的角度。

    能力目标:

    培养概括整合提炼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知识强国观念,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自读

    教学过程:

    一、阅读全文完成

    1、掌握以下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翌年乾坤酝酿苛刻横亘揽月

    2、阅读思考:

    (1)本文报道的主要新闻事件是什么?作者选择了哪个角度进行报道?

    (2)按时间顺序将新闻主体部分整理成“中国航天大事记”

    明确:

    (1)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2)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需要把握:

    一是1958年—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一~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归纳时注意时间、事件及事件的意义)

    二、讨论

    1、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经过,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等,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只是寥寥几笔。作者却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你认为作者选择的报道角度好不好?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2、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三、归纳

    根据所学新闻知识列出本文结构提纲

    导语(1、2、3),点明这篇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新闻的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国人的飞天梦,以及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科学家们所做的不懈努力。

    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首尾呼应。

    四、练习

    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新近发生的事件。

    高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苏武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检查课前自主合作预习课文情况

    (一)由学生介绍作者及《汉书》。

    1.作者简介: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二)由学生介绍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

    1.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附:课本注音“yún”错误)

    ⑧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3.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⑤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四)检查特殊句子的翻译

    题目即是上一题中的倒置句、判断句和被动句。

    三、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1.学生各自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小组进行讨论,归纳文意。

    【参考答案】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班固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才华绝不逊于司马迁,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探究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问题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6.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四、课后作业;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高二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内容;

    3、描写音乐的艺术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

    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

    《白牡丹》《买花》《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观游鱼》《鸟》《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宫词》

    知识点:“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

    “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

    “元轻白俗”-- 苏轼《祭柳子玉文》: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平易,元诗还流于轻佻yin靡.后人“学浅切于白居易,学yin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元轻白俗”。

    白居易生平与创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秦中吟》,《新乐府》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2.解题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另外还有一篇非常有名的长篇歌行体叫《长恨歌》。歌、行、引,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有严格区别。它们的音节和格律都比较自由,所以白居易用这种手法很自如。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琵 琶 行 (原文)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谏官,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4.疏通字词

    贾(gǔ)人 荻(dí)花 管弦(xián)六幺(yāo)钿(diàn)头 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虾(há)蟆陵

    5.琵琶行并序(原文朗诵录音)

    对照课本

    6.课文详解

    (1)小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2)全文结构与内容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部分:

    A、第一部分: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助兴的音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B、第二部分: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 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雨”、“私语”的比喻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比喻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比喻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

    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 ,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秋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衬情”的典范。

    第三层: 听众的反映。

    C、第三部分:

    第三诗段: 写琵琶女自叙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显出庄重的脸色)。

    第一层: 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借代其他歌女)妒。五陵年少(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缠头(送给歌女的锦帛),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镶着金花的银钗)击节(打拍子)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借代年月)等闲(平常)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地名)买茶去。去来(离去。“来”,助词)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

    第二层: 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

    本段运用对比、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对比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纨绔子弟争相追逐,对比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对比后来的满腹辛酸。

    D、第四部分:

    第四诗段: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名句。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呜。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ōuyā单调的乐声)嘲哳(zhāozhā繁杂的声音)难为听。(着重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先说无音乐,再说听惯了伤感的啼鸣和山歌与村笛之难听。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对琵琶女的赞扬与请求。)

    E、第五部分:

    第五诗段: 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诗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皆掩泣"比前"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大家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结构与主旨归纳:

    主旨小结: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惨身世, 表现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

    7.艺术特色

    A、写作特点: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B、创作特色

    a、音乐描写特色: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

    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

    3、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

    高超的音乐描写:

    运用比喻

    写音乐效果

    演奏者的动作态度

    运用拟声词

    点拨音乐中的感情

    描写音乐的句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 --柔美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 --激越高亢

    铁骑突出刀枪鸣 --气势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小结:

    1、大量运用比喻;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3、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4、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b、典型性归纳:

    典型乐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次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鲜明,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使人觉得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

    典型境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典型氛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典型感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c、人物形象分析

    1.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2.“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知识点梳理(回顾全文)

    1.主题内容上: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2.基础知识:

    A、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数:

    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3、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4、为: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

    5、轻:

    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

    商人中立轻别离(轻视,动词)

    6、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B、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

    C、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

    感斯(于)人言(省略句,于,被)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于,在)

    探究与思考

    讨论话题:

    1、你喜欢《琵琶行》一诗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2、你喜欢白居易其他诗篇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3、唐代三大诗人,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的诗?为什么?

    高二语文教案【篇7】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语文教案《宇宙未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

    2.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在讲演的开头,作者就指出,预言将来是非常困难的,预言宇宙的将来尤其困难。虽然如此,科学家对此仍然满怀信心。

    课文第2段,作者却话题一转,考察起预言的历史。提及预言,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古代的巫术。女巫用“毒药或火山溢出的气体”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不过是为了增加一点儿神秘色彩,“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近代宗教预言也是这样,不断用新的解释来掩饰预言的失败,如“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等。那么,科学家的预言是不是也像古代的预言家一样是一时的“骗术”呢?作者指出,“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比如对天气预报、对“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以及对大脑的工作机制等,都还缺乏准确的判断。但是,“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还是可以预言的。

    宇宙中的局部运动也许会出现混沌状态,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宇宙正在高速膨胀,其他星系正在飞速离我们远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了宇宙的膨胀大体上“是平滑的而非混沌的”,因为如果宇宙的膨胀率和平均密度不均匀,来自宇宙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就不会如此一致。“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从目前的情况看,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增大,但是星系之间的引力吸引有可能降低膨胀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大挤压”和“大爆炸”前的状态相似,“具有无限密度”,“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

    这样,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

    但是,计算宇宙的平均密度并不容易。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恒星质量加起来,还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即使加上“气体云的质量”,最多达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但是,我们能不能据此得出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的结论呢?还不能。因为宇宙中还存在许多暗物质,这些暗物质我们肉眼看不见,不能直接观测到。黑洞就是这类暗物质,它是超大恒星死亡的产物。霍金对黑洞的解释是:“空间一时间的一个区域,因为那儿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该处逃逸出来。”(见《时间简史》一书所附《小辞典》)我们虽然看不见黑洞的存在,但可以通过观察螺旋星系和星系团来判断它们的存在:能使大质量的星系或星系团绕之旋转的东西,其质量一定比这些星系和星系团大得多。

    作者指出,根据现在的观测研究,将这些暗物质估算在内,“仍然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百分之十左右”。于是有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为之说,前者假设有多个宇宙共存,而我们所能理解的只是身处其中的一个;后者认为宇宙可能采取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突变,从一个微小的尺度很快达到临界状态。

    归根到底,宇宙的未来只有两种命运:继续膨胀,或可能收缩。这取决于宇宙现有的密度,所以,科学家在没有称算出宇宙的重量之前,不得不承认“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要继承巫师或预言家的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

    【明确】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2)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

    【明确】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和讲演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作必要的交待,讲演的内容就会显得抽象和单薄。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反衬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滑而非混沌”的;如,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如,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立面凸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

    (3)这篇讲演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讲演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单向度的,如果不注意讲演的语言艺术,就达不到最佳的表达效果。这篇讲演,除了推理严谨外,语言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幽默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具有亲和力,使所阐发的事理更容易为听众接受。如,谈到轮赌盘的旋转具有混沌性质,作者说即使是物理学家也不能计算出它“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混沌现象;如,文章最后一句话:“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兼有讽刺与幽默,对宇宙未来命运的判断采取了审慎态度。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高二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上下阕的含义。

    2、理解诗人在词中表现出的愁。

    教程: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早年受到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韵律。晚年过着孤苦伶仃的孀居生活。

    二、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连用十四个叠词,总写心表的悲哀,为全词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奠定了愁苦不堪基调。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1、用“寻觅”的动作反映心情空虚怅惘,无所依托的情境。

    2、寻觅之后,没发现可以聊慰寂寞的东西。顿感周围的环境“冷冷清清”,这是有感于外。

    3、国破家亡,夫死物失,流离失所,孤独无依,内心自然感到“凄凄惨惨”

    4、由凄惨可怜更感“戚戚”,即悲伤,忧愁之极。

    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将息。(气候令人生愁)

    写身体不佳是由于气候多变的缘故,其实环境的冷清,内心的悲伤都包含在其中。

    优裕,安宁,美满(幸福) ------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痛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晚风逼人生愁)

    愁苦太甚,酒难解愁,便觉酒味也淡了。

    明与以酒御寒,难敌风急,暗寓以酒浇愁,愁更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早时相识,(雁声入耳生愁)

    鸿雁传书,已成为过去昔日的欢乐又是那么遥不可及,让人伤心不已。这不是词人的个人感受,也反映了乱离社会广大妇女饱经忧患的不幸遭遇。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开头三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又用三层写出令人生愁的情景

    1、黄花凋零生愁。

    以花的命运暗示人的苦境。

    2、写日长难忘生愁

    白天尚且难熬,漫漫长夜更无法形容,的确是度日如年,一种难言的忧苦蕴藏在这平淡朴质的语言中,耐人寻味。

    3、雨滴梧桐生愁

    秋色愁人,秋雨更添愁绪,雨滴落在梧桐叶,也打在词人的心坎上。以声衬情,无法自抑。

    最后一句,总括以上六层令人生愁的情形,这样的处境,遭遇,此时此刻的痛苦,忧伤,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呢?用反问结束全篇,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三,总结

    1、景随情迁

    写风急时的寒冷,以淡酒的难敌相衬

    写雁过时的伤心,却偏偏说它是旧时的相识

    写菊花的堆积,责怪无人采摘

    写黄昏时的梧桐雨,却出现了作者孤独地倚窗凝痴。

    2、明白如话的语言

    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运用白描手法,毫无雕琢痕迹。

    3、叠词的运用

    既准确形象生动,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四、课堂作业

    练习册课后思考题二三题。

    《声声慢》原文和译文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

    1、请写出李清照《声声慢》中带有“愁”的词句:!

    2、李清照《声声慢》中“,,”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3、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4、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夫亡国破,文物丧尽,飘荡流离,身遭诬陷,暮年孤单,所有种种,“,、 !”

    5、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了。

    6、李清照《声声慢》中“,,?”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7、《声声慢》中“,!”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8、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了这几句,“,,”。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9、古人写“愁”的诗句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清照却不说愁之无尽,而说“,!”,只说自己愁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如何包括得尽,化多为少,欲说还休,表面上嘎然而止,实际上愁情已倾泻无遗。

    答案:

    1.怎一个愁字了得!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5.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7.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9.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高二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内容;

    3、描写音乐的艺术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

    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

    《白牡丹》《买花》《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观游鱼》《鸟》《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宫词》

    知识点:“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

    “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

    “元轻白俗”-- 苏轼《祭柳子玉文》: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平易,元诗还流于轻佻yin靡.后人“学浅切于白居易,学yin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元轻白俗”。

    白居易生平与创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秦中吟》,《新乐府》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2.解题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另外还有一篇非常有名的长篇歌行体叫《长恨歌》。歌、行、引,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有严格区别。它们的音节和格律都比较自由,所以白居易用这种手法很自如。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琵 琶 行 (原文)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谏官,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4.疏通字词

    贾(gǔ)人 荻(dí)花 管弦(xián)六幺(yāo)钿(diàn)头 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虾(há)蟆陵

    5.琵琶行并序(原文朗诵录音)

    对照课本

    6.课文详解

    (1)小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2)全文结构与内容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部分:

    A、第一部分: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助兴的音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B、第二部分: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 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雨”、“私语”的比喻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比喻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比喻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

    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 ,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秋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衬情”的典范。

    第三层: 听众的反映。

    C、第三部分:

    第三诗段: 写琵琶女自叙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显出庄重的脸色)。

    第一层: 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借代其他歌女)妒。五陵年少(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缠头(送给歌女的锦帛),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镶着金花的银钗)击节(打拍子)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借代年月)等闲(平常)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地名)买茶去。去来(离去。“来”,助词)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

    第二层: 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

    本段运用对比、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对比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纨绔子弟争相追逐,对比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对比后来的满腹辛酸。

    D、第四部分:

    第四诗段: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名句。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呜。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ōuyā单调的乐声)嘲哳(zhāozhā繁杂的声音)难为听。(着重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先说无音乐,再说听惯了伤感的啼鸣和山歌与村笛之难听。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对琵琶女的赞扬与请求。)

    E、第五部分:

    第五诗段: 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诗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皆掩泣"比前"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大家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结构与主旨归纳:

    主旨小结: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惨身世, 表现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

    7.艺术特色

    A、写作特点: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B、创作特色

    a、音乐描写特色: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

    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

    3、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

    高超的音乐描写:

    运用比喻

    写音乐效果

    演奏者的动作态度

    运用拟声词

    点拨音乐中的感情

    描写音乐的句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 --柔美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 --激越高亢

    铁骑突出刀枪鸣 --气势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小结:

    1、大量运用比喻;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3、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4、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b、典型性归纳:

    典型乐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次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鲜明,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使人觉得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

    典型境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典型氛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典型感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c、人物形象分析

    1.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2.“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知识点梳理(回顾全文)

    1.主题内容上: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2.基础知识:

    A、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数:

    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3、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4、为: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

    5、轻:

    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

    商人中立轻别离(轻视,动词)

    6、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B、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

    C、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

    感斯(于)人言(省略句,于,被)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于,在)

    探究与思考

    讨论话题:

    1、你喜欢《琵琶行》一诗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2、你喜欢白居易其他诗篇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3、唐代三大诗人,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的诗?为什么?

    高二语文教案【篇10】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 识;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 ,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 的能力。

    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 ,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

    高二语文教案【篇11】

    《拿来主义》 发表于1934年6月4日,作者鲁迅。内容中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拿来主义高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拿来主义》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即使如此,因为鲁迅杂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阅读本文难度是很大的。唯有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维,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论文大体相同。要在学习第九课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学生一次弄懂,不搞夹生饭。

    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是个难点,可以用“比”的办法加深学生的理解。重在加强学生的语感,重在“意会”(心中明白了鲁迅杂文语言的妙处了),而不一定要求学生“言传”(用语言表述其中的妙处)。

    理解内容和学习论证艺术、体会语言特点是学习本文的两大任务,可以各安排一个课时。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参考材料很多,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众说纷纭,人教社的教参只是其中的一种意见。教学过程固然必须使学生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依据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这一原则决定对各种意见的取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

    4.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过程

    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仅以中学语文课本涉及的为限。)

    二、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三、研读标题,发现问题。

    提问:本文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你读了标题之后明确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我们从标题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读标题后,要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四、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一)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理解这篇杂文的钥匙,是我们阅读本文的入门。让我们先在课文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让同学们阅读课文(4分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找出哪些段落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这一问题。

    学生阅读。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背景介绍了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类的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这里“大宅子”、“鱼翅”、“姨太太”并不难理解,对“鸦片”的含义可作适当启发:清末有些人吸食鸦片,身体垮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看来鸦片不是好东西,但鸦片作为药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看来鸦片又是有用的东西;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评价鸦片呢?想想文化遗产中什么样的作品与鸦片具有相似之处。明确了“鸦片”所指之后对“烟枪和烟灯”的含义也要作适当的启发:吸食鸦片时烟枪烟灯是工具,而鸦片则是吸进来的内容,联系文化遗产中某些不好的内容究竟是凭借什么才得以流传的,想想烟枪烟灯指什么。

    明确了“大宅子”、“鱼翅”等所指内容之后要进一步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

    提问: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读出课文中有关的阐述,不能多读,也不能少读,要恰如其分。(“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5.用一句话概括拿来主义的作法。(回答第9段第1句,答第10段第2句也可)

    (三)理解第9段内容之后再来理解第8段内容。“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指面对文化遗产,其余的内容应当怎样理解?仔细阅读课文,在笔记本上填好下列表格。(出示投影片)

    指名回答。最后由教师明确: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四)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主张实行“拿来主义”,议论文写作目的是宣传作者的观点,但是,文章不仅要明确地提出论点,还要进行论证即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每天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再做书面作业,你能用几种方法回答?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说清这种做法的好处,另一种是说清楚其它做法的害处。这种回答问题的方法所表现的思维方式是普遍适用的。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1至第6---7段,看看作者在这里是否回答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是用什么方法回答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须实行“拿来主义”。)

    重读第1段,说说这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提问:本段开头就指出“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一脉相承,这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理解“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从闭关锁国到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阙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文章一开始就把问题放到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考察。

    提问: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提问: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提问:你还能从本段的哪些语句上体会出对“送来主义”嘲讽的感情?

    这里主要靠学生“意会”,大家互相补充,具体到每个学生不必要求找完全。同时只要指出有关的语句即可,不必要求说清怎样表现了这种感情。本段中“大师”、“捧着”、“儿张”、“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传道”等都表现出嘲讽的感情。

    (五)重读第3、4两段,想想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填好下面的表格。(出示投影片)

    根据课文不难填出表上的内容,但要求学生语言要尽量简明,不能大段地抄录原文,以提高他们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提问: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

    (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提问: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提问: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提问:请同学们说说3、4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六)学习本文最后一段。

    要求学生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设计好问题后请把问题和答案连在一起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自然。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提问: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提问: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话归纳本段的本意。

    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五、理清全文思路。

    我们带着问题阅读了全文,基本掌握了文章内容,理解了鲁迅先生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文章。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学生如能写在投影胶片上更便于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或选2 ̄3份投影胶片进行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供参考)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课后要认真复习,熟读课文,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另外,每人要准备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发言稿,说说本文所提倡的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在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布置这个作业一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可以联系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来谈。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属于议论文。大纲对高中阶段在议论文方面就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如下:学生能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在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能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在写作方面能写一般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且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此文选自于《鲁迅全集》第六卷,是鲁迅先生就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所撰写的一篇杂文。鲁迅的杂文具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并且善于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而且可以学习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德育目标:领会“拿来主义”的真正含义,学会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学习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重难点的设置是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根据大纲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把握程度还只停留在运用引证和例证这两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来阐明一个道理的水平上,而其它的论证方法如较常见的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提问式教法、课堂讨论法、诱导研读法。

    (教法主要是从学情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重难点明确,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探究、课后练习。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而且有助于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参与,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还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因为多媒体教学直观性强,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按照以下几个环节进行。首先是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一篇杂文,我想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请同学简介作者,教师补充背景。

    (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检查,能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由于学生们在小学、初中阶段都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所学习,然而这又是他们第一接触杂文,并且文章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性,因此,我比较具体的讲解这篇杂文的创作背景。)

    三、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

    1、教师 范读课文。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

    明确:全文可分三个部分:1—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揭露和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5—9自然段为第二部分,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10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意义。

    四、学习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

    (比喻论证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是本课时重点中的重点。对此重点的突破,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交逐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一步:先搭知识台阶,由教师交待什么是比喻论证。

    (在此主要体现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学生齐读8~9自然段,讨论这一部分论证方法

    (在此主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为此,我精心设置了以下问题)

    1、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2、“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对整个文化遗产是否一概而论,分为几类?分别如何对待?(用书上话回答) “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 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

    (问题设置原因:第1题是基础,从而进行知识迁移形成能力,而且为第2题搭台阶,逐层深入,再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并辅之以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步:明确比喻论证与比喻句、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判断下面这段话是否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其在分析对比中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为了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争取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我还设置了课堂训练,以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第四步:课堂训练。

    根据所给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口述其论据,其他同学给以评析。

    例如:观点——做事要有恒心,不间断,才能成功。

    论据——(1)滴水穿石 (2)铁杵磨成针

    观点:1.客观环境往往对人有很大影响

    2.要掌握真本领必须勤学苦练

    3.做事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就不能成功

    4.学生往往越过老师,后人往往越过前人

    六、拓展延伸

    学生讨论分析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思维创造力,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七、小结

    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 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一看到是鲁迅的文章,就开始感觉压力大。最后,还是抛开所有的顾忌,认真研究文章和单元提示,最后设定了三点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总体把握文章。

    2、理解文章的比喻。

    3、学会用拿来主义。

    这三点中,我个人把第三点作为了重点和难点。原因有二:第一,我们这个时代,信息的开放和流通是四通八达的,网络微博让我们空前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如何去甄别、筛选、判断、吸取,这都需要一种眼光,需要一种智慧。第二,一篇文章他有永恒的魅力,往往是能够让读者脱离时代而体验到一种普遍的关于人生和人性的永恒的主题。我想,这正是《拿来主义》的魅力。

    在课堂中,前两个目标完成得较好,主要采取的是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也较强。最后一个目标的完成,我采取对话形式,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层层推进,来探究深刻含义,我以为学生面对这么生活化的问题,会有很多话说,可是事实总是让人诧然,学生的回答还是缺少一些思辨,看来需要更多启发和引导才能有深入的理解。

    我想下次,是不是可以换一种灵活的启发和引导方式,不一定是用语言,打比方等。

    高二语文教案【篇12】

    教学重点

    1.掌握汉魏晋五言诗的体例特点,能够认识到五言诗在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代诗人的深远影响。

    2.掌握“迢迢牵牛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掌握《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2.鉴赏诗歌的培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成为了诗歌的主要体例,学习了《孔雀东南飞》我们了解了乐府诗的特点。在那一时期除了乐府诗歌外,还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这些诗歌在中国诗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分别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二、解题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研习课文

    1.《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诗作中织女的深情是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在织机上忙碌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吧。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更具有表现力。

    2.《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

    诗的艺术风格。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更衬托出田园的幽静、恬美。作者正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的。

    四、训练

    (1)熟读两首诗,当堂成诵。

    (2)讨论完成练习三第2小题。

    五、布置作业

    《饮酒》是陶渊明反映归隐生活的又一诗作,课后诵读此诗,加深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品味。

    第二课时

    一、题解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白马篇》是乐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

    1.找出《白马篇》中的动词,仔细品味其艺术效果。

    这首诗在突出少年英雄高大形象时,其使用的动词是耐人寻味的。如“破”“摧”“接”“散”就很形象生动,使人仿佛看到这位少年英雄在表演精彩的射技;“过”“若”则概括出少年英雄勇猛轻捷的形象;“登”“蹈”“凌”写出少年长驱直人,锐不可挡,压倒一切之势;“(不)顾”“赴”道出了少年英雄的思想境界。诗人就是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动词刻画了一个具有感召力,使人热血沸腾的爱国的少年英雄形象。

    【高二语文教案优选12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