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 优秀教案推荐
发表时间:2022-02-28数学广角108一10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1、(出示“嘉年华”游乐园代币)谈话:在“嘉年华”游乐园,一个代币5元,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12个代币,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多少钱?
使学生明白:5元能买一个代币,一个代币需要5元,两者是等量的,可以互相代换。
2、情境出示p109“做一做”:一只猪的质量和两只羊的质量相等,一头牛的质量和4只猪的质量相等,问两头牛的质量相当于几只羊的质量?
3、四人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有困难,可通过摆学具,比较容易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4、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三、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
(1)△+□=240(2)○+□=91
△=□+□+□△+□=63
△=?△+○=46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数学广角练习设计
共4课时总第6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组整理回顾本周学习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5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角色搭配的组合数。
2、出示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取法。
(2)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3)全班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1)同桌讨论,说一说可以通多少次话?
(2)生独立用线连一连。
(3)集体汇报交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然后集体交流。
2、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五第8题,然后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董妍—数学广角 教案精选篇
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同学们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谁能讲一讲?(简要概括)故事里的如要人物是谁?看屏幕上的台词,谁想来演一演?它们的角色还可以怎样分配呢?要想不重复、不遗漏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数学广角。(板题)
二.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1.指名分配角色。按学生的思路,做记录。
师:(小结)怎样才能想不重复、不遗漏?按顺序搭配。
2.(屏幕出示)
师:瞧,这是我衣柜里的几件衣服。都有什么?它们可以分成几类?
请同学们帮董老师设计一下,看看可以搭配出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连线。展示两种搭配方式。强调按顺序搭配。
师:搭配时,我们可以连线,还可以标号罗列。
3.师:每天早晨的早餐是非常重要的。瞧,这是我的每天早晨的早餐。(屏幕出示早餐)
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呢?请同学们同桌一起商量一下。
1.)学生商量并记录。
2.)汇报。实物投影展示。连线法或是标号罗列法。
强调用“先确定……再搭配……”这样的语言叙述。
三.巩固练习,解释应用。
师:玩累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有7、3、9三张数字卡片。能摆多少个三位数呢?请同学们先在座位上写一写。
1)学生独立尝试
2)汇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指示?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搭配时可以有几种表示方法?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理解优化的思想。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形成优化的意识,寻找解决问题最佳方案,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用不同的方法发学具。2.请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用不同的方法发学具,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3.导入:看来有些事同时做可以更节省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二、教学例21.中国是礼仪之邦,有一个古老的习惯就是以茶待客,(课件图片)星期天,妈妈的同事李阿姨来做客,请学生说说妈妈要小明做什么。请学生说一说沏茶要做哪六件事,各用多长时间。算一算,一共用了多长时间。(14分)2.有没有更省时的方法呢?请学生用手中图片摆一摆找出最省时的方法。一生展示于黑板上。(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共11分
洗茶杯
找茶叶3.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方法,说一说这种方法为什么节约了时间。体会到我们可以同时做一些事情来节约时间。(板书:同时做)4.说一说这些事中哪些事顺序可以改变,哪些事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体会到做事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板书:按顺序)我们可以用图示表示它们的顺序,用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5.练习中午妈妈要留李阿姨吃午饭,打算用最拿手的烙饼来招待李阿姨。请学生说一说烙饼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课件出示)为和面、醒面、擀饼、刷锅和准备豆油排出合理的顺序三、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中的信息。2.分别研究烙1张、2张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烙2张饼的方法用表格表示出来。
次数1号饼2号饼需要时间(分)第一次正面正面3第二次反面反面3共需要几分钟6
3.学生动手操作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并把自己的方法填到表格中。次数1号饼2号饼3号饼需要时间(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共需要几分钟展示学生不同的烙法。请一生在黑板上“烙一烙”,其他同学观察9分钟的方法为什么能节约时间。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方法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板书)4.共同研究烙4张、5张饼的最优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刚才学到的烙3张和2张饼的最优方法解决。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填表。5.在学习小组中研究烙6张、7张、8张、9张、10张饼的最优方法并汇报。在汇报烙6张饼的方法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到在所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哪种方法好操作就用最种方法。6.通过观察,发现规律。(1)烙单数的饼时先用烙3张的最优方法再用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2)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3)饼数乘3就是所用的时间,1张饼的情况除外。四、练习1.“美味餐厅”中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小结:要让两位厨师要尽可能同时给两位不同的客人炒菜,这样最节省时间。2.请学生看小刚的数学日记,体会有些事可以同时做,有些事不能同时做。“我今天学习了关于如何节约时间的知识,以后我要尽量节约时间。每天早晨我的时间最宝贵,所以我打算在早晨一边洗脸一边听早间新闻广播,在乘车的时候看书。我一定要做个节约时间的人。”3.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可以同时做.4.小结:简要介绍运筹学。时间与数学 优秀教案推荐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受集合思想。
一、课前小研究
p75(1)\(2)
二、堂上学习
1、交流课前小研究,请出一个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2、课堂交流p76(3),请出一个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引导观察:纵向、横向、对角……
三、堂上练习。
p77~p78
其中p76练一练1(楼梯问题)
飞飞上楼梯,可以一次上1级或上2级台阶,有10级台阶,他从地面上到第10级台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上楼方法?
四、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