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年月日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 年月日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2-23

    年、月、日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信息。3、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计时法。4、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5、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年、月、日是时间单位,能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一些信息。2、难点: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判断平年和闰年。课时安排:5课时

    年、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教重、难点:1.重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难点:对学习材料的整理、分析、概括。并能够提取对学习有用的资料。教具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年月日的资料。2、年历、计算器。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你都干些什么?(穿红衣服、帖春联、放鞭炮…)师:同学们都喜欢过年,那你知道年是什么吗?(学生简单回答)〖引入年的传说〗师: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板书:年月日2、探究新知。(一)探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1、感受年月日的形成。2、有关日的知识。3、有关月的知识。(把有31天的月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叫做小月,你怎么样就能很快记下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学生汇报记忆方式:如拳法,口诀等。互相交流。4、有关”年”的知识(1)为什么有平年、闰年之分,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派代表汇报)(2)用万年历验证平闰年。(3)常识介绍:我们所学习的历法是公历。二、总结。1、关于时间单位,你还有哪些问题?2、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特别详细,得想个办法把这些资料保存下来,并有个好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你有办法吗?三、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1、3、5、7、8、10、12月

    小月:4、6、9、11月

    2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课后反思:

    jk251.cOm扩展阅读

    年月日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研究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一、课前小研究

    第()组研究者

    我知道

    今天是()月()日;一年有()个月。

    算一算将下面各年份的各月份天数填入下表。

    (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每年的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的天数在课本p95——p96中找。)

    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我发现了:(1)一年有()或()天。

    (2)

    (3)

    (4)

    (5)

    二、课堂学习

    1、交流课前准备情况

    教师根据回答选择性地板书。

    2看书p70——p71,看看书上还有什么知识?

    3、小组交流:(1)书上还介绍了什么知识。(2)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4、汇报。

    5解决两个知识难点。

    (1)要想记住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有什么好办法?(

    (2)为什么会有平年、闰年?

    a.根据课前研究的表中数据判断199719981999

    哪年是平年,那年是闰年?说说为什么?(因为一年365天是平年,366天是闰年;或看二月份,28天的是平年,29天的是闰年。)

    b.XX年呢?说说怎样想的?(因为每四年有一个闰年。)

    c.随便一个年份你能判断出它是什么年吗?怎样想的?

    d.判断。1992年1998年XX年1995年19xx年19xx年

    e.整百年份的怎样判断?阅读课本。

    判断。19xx年16XX年XX年24XX年18XX年17XX年

    (3)小结:非整百年份的能被4整除,整百年份的能被400整除。

    6、总结。

    单元年月日教材分析 教案精选篇


    有关时间单位和记时方法的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

    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认读钟面上的整时或非整时的时间。三年级(上册)了解24时记时法,进行两种记时法的相互改写,计算经过时间。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联系,平年和闰年。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学习了时、分、秒,本单元继续教学年、月、日。全单元教材共编排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和一次实践活动。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指导学生看课外书籍、上网查找资料,搜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内容大致分成三段:第一段教学年、月、日以及相关的大月、小月等内容,第二段教学平年、闰年、季度等知识,第三段是实践活动。1.年、月、日以及相关的内容。这一段内容涉及许多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积累了一些经验。教材尽量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习活动,激活已有经验,引导发现规律,适当解释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教材让学生从年历卡上找自己的生日切入,既引起兴趣,又提供了学习用具。设计的学习活动有观察整理、填表分类、涂色记忆、计算交流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同时接受年、月、日的知识。首先要求学生观察2005年的年历从中获得信息。年历卡里的内容十分丰富,要结合观察与交流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学会看年历。如年历里的1、2、3……12表示一年里的1月、2月、3月……12月;每月都有一张月历,其中的日、一、二、三、四、五、六都表示星期几,1、2、3、4……表示每月的1日、2日、3日、4日……在年历卡上能查到每月有多少天,各天分别是星期几。接着要求学生把各个月的天数填入一张表格。填表活动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一年有12个月,各个月的天数并不都相同。填表还能引发学生把12个月按天数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接受大月、小月的知识。然后指导学生在填各个月天数的那张表格里涂颜色。涂色活动实际上是分类活动,通过再次分类记忆一年里的大月和小月。教材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记住一年里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鼓励他们自己设计记忆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利用拳头帮助记忆的办法。最后突出2月的天数既不是31也不是30,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教材还让学生计算2005年全年的天数,通过计算重温这一年各个月的天数,检查记忆效果,弥补记忆中的缺漏。学生计算全年天数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交流并比较各种算法,体会比较简便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建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想想做做”在年历上圈出重大节日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2.平年和闰年。平年和闰年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发现现象,初步知道平年和闰年。第19页例题让学生同时观察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月历,比较这两个2月的天数是否相等。让学生发现不同年份的2月天数不同,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第二步同时观察从1997~20xx连续十二年的2月月历,从中寻找天数的规律。教材特地把这些月历分成三行,每行是连续的四年,方便学生发现每一行的四张月历里只有一张是29天,另三张都是28天。从而明白通常每四年里有1个闰年、3个平年。教材里讲解了判断平年、闰年的一般方法,至于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安排在底注里讲解。第三步在“想想做做”里巩固平年、闰年的知识。第1题通过把公历年份除以4进行判断,虽然教材只教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进行四位数除以4的计算。第2题计算平年的全年天数,合几个星期零几天,结合计算再次温习前面学习的年、月、日知识。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闰年全年有多少天以及怎样算的,再次清晰地认识平年与闰年。第4题回答并解释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日现象,巩固连续四年里一般有1个闰年的知识。第四步是“你知道吗”,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为什么通常每四年有1个闰年的原因。3.实践活动《生日快乐》。这次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日为题材,活动形式新颖有趣,紧扣年、月、日的知识,运用了统计方法。活动分两段进行:第一段是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生日是哪天。教材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间接地讲述,让同伴猜一猜是几月几日。这里会涉及年、月、日的许多概念,学生一定很感兴趣。第二段是用统计的方法调查、整理并用图表呈现班级里学生的生日分布情况,是一次联系实际的活动。最后是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进行孝敬长辈的教育。这次活动要认真组织,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说话,然后请几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落实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北师大册年月日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案精选篇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年、月、日

    2、认识平年和闰年

    3、认识24时记时法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要学习年、月、日;认识星期;认识24时记时法。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有很多经验,所以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说一说”,意图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24时记时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记时法,它与12时记时法有对应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24时记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更方便。

    看日历教学目标

    1、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2、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子。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看日历,让学生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教学时,要充分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猜生日教学目标

    能结合具体活动,推算出某人的生日。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猜生日是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时要充分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猜一猜、填一填,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淘气、笑笑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正在为智慧老人过生日,这一天是10月12日,星期日。淘气说:再过30天就是我的生日;笑笑说:我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数第三天;另外一个小朋友说:我刚过完生日,是上个月的最后一天。问题是:他们每个人的生日分别是几月几日?设计这样情境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应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会推算日期。

    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智慧老人的生日是10月12日,星期日;因为10月是大月,有31日,所以淘气的生日是11月12日;笑笑的生日是12月29日;另外一个小朋友的生日是9月30日。

    教学时,可以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间接地说一说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学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天,说一说是怎样猜的。活动时可以分成多个小组同时进行,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培养数感和提高推理能力。

    一天的时间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安排了看电视节目预告、邮箱取信时间、阅览室开放时间、儿童作息时间表等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24时记时法及其应用价值。教学时,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如一些公共场合,一般都要用到24时记时法,使学生认识到24时记时法简捷明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互换的兴趣。

    首先提出问题:一天有几时?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比如:早上6时起床,12时午休,晚上6时看电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这期间时针正好走1圈,经过了12时。结合生活经验学生能够体验到白天大约12时,夜间大约12时。如果从夜里0时算起,时针走1圈,经过12时;再走1圈,又经过12时,一共经过24时。

    绝句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绝句》教学设计三

    【设计理念】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特色】

    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一、第一教时:以趣味练习法为主学习《绝句》

    1.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说后同学评议,在评议中教师点拨提升。

    6.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春天的景色不仅色美,而且形美)。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7.拓展性练习,自学自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也可以自己选择诗歌来学习。)

    小学古诗诵读网

    回声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你在哪儿听到过声音?听到什么声音呢?

    师:小朋友们听到的声音真多呀!那这样的声音你们听到过吗?这就是回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学生齐读)回声。再读课文题目。当你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觉?(奇怪)现在,我们来看看文中的小青蛙他听到这种声音是怎样的表现?在没学课文之前,老师想看看上节课你们交的生字宝宝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课件出示)自由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二、探究质疑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们读课文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吗?

    预设一: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平时老师教你们怎样读课文的都记住了。真像你们说的,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还可以动动小脑筋。哪些是你读懂的内容,你是怎样读懂的,你还有哪些问题搞不清楚,并作上记号。(学生自由读)

    2、学生汇报并质疑。

    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一下就知道了这么多。现在请你说说自己不懂的问题。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啦?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小青蛙那个奇怪的问题吧!

    三、细读释疑。

    1、请生读小青蛙问妈妈的话。听了他的朗读,你有没有感到奇怪?指导学生用奇怪的语气读小青蛙的话。

    2、小青蛙为什么会有这个奇怪的问题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小青蛙说的话划上“—”。(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3、想想,刚才你读青蛙两次说话时语气一样吗?为什么?小青蛙第一次为什么用赞美的语气?师:读读第一段,你能读出它的美吗?

    (出示句子,分角色读)

    4、因为小青蛙感到奇怪,所以去问妈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青蛙妈妈是怎样帮助小青蛙解除心中疑惑的?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的4、5两个自然段。

    5、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老师先找到了跳到岸上的“跳”字(演示),大家再找一下,还有表示动作的词吗?

    大家一起表演一下怎样叫捡起石子扔进河里。生:(表演)。

    6、对,就这么一扔,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大家看录像(石子激起波纹,又荡回来)。你刚才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谁能起来说一说。指导学生读这一段,学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二、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指导学生朗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青蛙妈妈说了几句话?

    1、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谁来读?师:告诉我们什么?(叫声像水的波纹)

    2、青蛙妈妈为什么说他们像呢?请同学读一下第2、第3句话。

    3、老师把这二句话写到了小黑板上(出示),谁再读?

    4、谁来说一说他们哪儿像?青蛙妈妈第4句话又说了什么呢?谁来读?

    5、想一想:小青蛙又一次听到的声音我们叫它什么?(指导学生朗读)

    6、同学们看来都明白这个道理了,那小青蛙明白了吗?从哪看出来的?你说他现在心情怎么样?

    7、是啊!很兴奋,高兴得都蹦起来了,想想这句该怎样读呢?最后一段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8、对呀,从哪个词看出他很高兴,很快乐?他为什么特别高兴?

    指导学生用欢快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这课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师:还从哪儿能听到回声呢?回家以后从课外书中、从家长那里了解一下;并读一读课外阅读《山会说话吗?》,说说你从这篇文章里又了解了什么?

    纳税的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一、激趣引入

    板书课题:纳税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指出: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了解纳税的作用.

    (1)自主探索.

    教师:观察分析下面几组信息,讨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纳税?②为什么要纳税?

    屏幕显示:

    ①某汽车制造厂2001年12月生产小轿车销售额865万元,向国家缴税金70万元.

    ②某教师去年3月对外讲学收入900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0元.

    ③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其中税收占15175亿元.

    ④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基金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等社会保障投入达982亿元.

    ⑤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金42亿元.

    ⑥2001年,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达213亿元.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

    (2)合作交流.

    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最后教师小结: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你如果是一个应该纳税的人,应怎么办?(主动纳税.)

    2.理解税种.

    教师:结合课前的调查,在小组上讨论,哪些行业要缴纳哪些种类的税?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引导.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情况,教师板书: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教师:你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理解吗?请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运用实例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作适当的解释.

    提问:什么叫应缴纳税额?请结合你的理解举例说明.

    教师:根据下面一组信息,请说一说应缴纳税额各是多少?

    屏幕显示:

    ①顶天水泥厂2002年7月向国家缴纳增值税81.7万元.

    ②华胜宾馆2002年8月的营业额是940万元,应向国家缴纳营业税47万元.

    ③某卷烟厂2002年2月卷烟销售额达3000万元,应纳消费税是1200万元.

    ④张老师的月工资收入是1400元,超出某标准800元,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0元.

    教师:什么叫税率?你能写出计算税率的公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税率=×100%

    教师:各种收入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教师:税率的高低由国家统一规定,例如国家规定下面一些税种的税率一般是:

    ①增值税17%(或13%).

    ②消费税根据消费品种不同从3%到50%不等.

    ③营业税分行业从3%至20%不等.如交通行业5%,娱乐行业20%.

    ④个人所得税按收入的高低从5%到45%不等.

    3.教学例6.

    教师:根据你对税率的理解,如何计算应纳税款?

    出示例6,学生读题.

    教师:如何理解按营业额的5%纳税这句话?如何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000×5%=150(万元)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页中“做一做”的题目,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订正.

    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1~4题.

    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第4题学生读题后提问:应纳所得税额420元是什么意思?应按什么的5%纳个人所得税?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叫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做后交流他们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

    四、实践活动

    拟定一个与税收有关的题目,在课外开展一项实践调查活动.并对调查情况作简单分析,写一篇调查报告.(可小组合作完成.)

    五、反思体验

    教师:请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今后在生活、工作中怎样去尽纳税的义务?

    军神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竹颂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阅读这篇抒情散文,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贵有志,竹贵有节”。挺拔的翠竹,有着宽容大度的胸怀,有着令人臣服的谦逊气度,它立身千岩万壑,笑对风雨雷电,为人间输爽送绿,这是多么无私的品质!今天我们学习《竹颂》,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内涵。

    二、自主学习:

    1.读标注音:劲(jìng)竹僵(jiāng)石坚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摇曳(yè)

    吞没(mò)郁郁(yù)葱葱(cōng)尘埃(āi)潜藏(qián)千仞(rèn)

    2.解词:

    a)凌云:在空中,升高,登上。

    b)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关系。

    c)积习: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

    d)郁郁葱葱:(草木)繁盛。

    三、合作学习: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1、2段,写作者对劲竹的热爱。

    第3段,写劲竹的奉献精神。

    第4段,写劲竹给人带来的精神慰藉。

    2、感知文章主题:本文描绘竹子外形、生长、气节等方面,突出他的坚毅顽强、纯洁朴素、虚心有节、无私奉献的精神。

    3、重点分析竹的精神:如板书

    四、探究学习:

    1、文中写桃花,紫罗兰,牡丹等花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与竹对比,突出了劲竹如同苍松一般抗击风雪,并在酷热的夏天里,给人送去绿色和凉意,写出了劲竹的奉献精神。)

    2、找出表现竹子抗击恶劣环境的顽强精神的句子:(明确:在命运的风暴中,你轰响着翻卷碧波,击打着汹涌的云海。你全身闪耀着电光,你的吼声吞没了雷声。为了给人间以春天的绿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葱葱。)

    3、本文中用“你”称呼劲竹,读一读,体会作者需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明确:“你”是拟人化的称呼。作者表面赞“竹”,实际赞美具有高风亮节的人)

    五、回顾反思: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通过对《墨竹图题诗》和《竹颂》的学习,谈谈对你的启示?

    板书设计:

    外形——坚毅顽强

    生长——纯洁朴素

    气节——虚心有节

    态度——无私奉献

    教后记: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2427.html

    【年月日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