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学前班数学教案范文
  • 学前班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12-06

    学前班数学教案范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学前班数学教案范文"这样的内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2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2。

    掌握2和1的顺序以及2的组成,认识“>”。

    通过观察主题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育他们从小要爱学习,做事要认真。

    教学重点:

    理解2的含义,掌握2的组成。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熟悉的图画,你们想不想看?下面就请你们看大屏幕。

    师: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天来到了,天是那么蓝,看,谁来了?

    师:2只小鸟、2个小朋友、2架小飞机都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这就是数字“2”。

    出示数字卡片“2”(印刷体的)。

    找一找自己的身上长着几个2?

    生:2只耳朵、2只眼睛、2个鼻孔、2只手、2只脚等。

    (2)老师演示拨珠子:先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就是2颗珠子,1添1就是2。

    师:左边有几个方块?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右边有几个方块?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1)2和1比,结果怎么样?

    师:2比1多也就是2大于1,在2和1的中间要写大于号“>”这就是大于号,这个式子读作:“2大于1”。

    学生练习读。

    (5)2的组成依次出示2片枫叶图,演示1再添上1。

    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呢?

    2根可以分成1根和1根。

    学生在教材第8页下面的第一行田字格中练习描2。

    7、巩固练习观察图中数量是1的有谁?数量是2的有谁?

    出示(课件4)用手指练习数的组成左、右手各举一个手指。

    问:1和1组成几?答:1和1组成2。(两手指合并)2可以分成几和几?2可以分成1和1。(两手指分开)练习书写学生独立完成第8页的第2行田字格上1和2的书写,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2】

    1、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标记的含义,对符号有一定的敏感性。

    3、喜爱操作探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物质准备:“小熊的一家”的衣、裤、鞋子、袜子和手套;分类盒、分类标记(颜色、大小、季节);摸箱;花片;

    创设情境:叮叮叮,闹钟响,小熊一家要起床。衣裤鞋袜摆放好,依次分类有主张。

    1)师出示“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分别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等来说。

    幼儿每说出一种不同特征,师就出示相应的特征标记,如幼儿说有红色、蓝色……师就出示相应颜色标记,并小结:它们颜色不同,按颜色来分就可以分成红色的、蓝色的……

    2)幼儿探索,师巡回指导。

    3)师幼儿交流小结,请具有不同分类特征的幼儿各一名,分享自己的分类过程与结果。

    分组活动:

    第一、二组:做《操作册》第2册第3页的活动“停车场:。

    第三、四组:玩“摸摸、猜猜、分分“游戏。将各色雪花片和彩色珠子放入摸箱,小组中每人轮流玩具,猜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可能是什么颜色,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3】

    一、说教材及学情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编排情况,我确立该课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的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

    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全课以“实践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

    三、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做“说一不二”游戏

    (1)2块橡皮泥:1+1=?错了!一块橡皮泥再加一块橡皮泥等于一块。

    (2)5块糖:你猜2+3=?

    2+3怎么等于1呢?(5块糖放进一个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吗?)

    (3)50+50=?反应太快了!怎么等于“1”呢?这100个苹果不是就是“1”筐苹果吗?WwW.JK251.COm

    (4)谁也举一个说一不二的例子呢?

    通过游戏导入,使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单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后借助一组练习题,通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

    4、巧妙练习,强化意义

    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四)反馈练习,拓展创新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的学习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习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习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没有平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1/32/31/42/41/62/65/6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习,强化意义。

    数学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习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会向左和右数物体个数。

    2、知道参照物的不同,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PK挑战表一份、每组响器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

    1、区别左右

    教师:刚刚我们小朋友表演的可不错,动作做的那么漂亮但是你们知道举起的手哪个是右,哪个是左吗?左右两只手又有什么用处呢?

    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2、找一找

    教师:想一想,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象手一样,是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

    3、游戏

    教师:刚才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要请我们身上的这些好朋友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我说你说你做”我们来试试。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逐一进行:举起左手,拍拍右腿,摸摸左耳,增加难度: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腿等等。

    4、巩固熟悉左右

    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或者坐着谁?右边呢?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接下来我就从教学理念和目标、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理念和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第一课时,小学阶段对角的认识分两个层次,本课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角,是第一个层次。仅仅让学生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为以后进一步学角,掌握角的概念、度量、分类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因此,对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和记法,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读法和记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

    我采用操作法和观察思考法,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创设了为学生带来了礼物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红领巾,问学生红领巾上有几个角?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有三个角,教师示范指角。让学生到白板上指出其它两个角。再出示钟表、三角板,让学生指出角。由于学生对角的概念模糊不清,在这里我预设了扇子(白板出示)的这个部分是不是角的环节,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活动一:找生活中的角

    生活中有大量的角,你能找出你身边的角吗?让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初步形成角的表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二:折角

    让学生用圆纸片折一个角,摸一摸,感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扎手的,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角与生活中的角是有一定区别的。

    活动三: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和记法

    教师示范画角(白板),介绍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白板),由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直的线是角的边(白板)。引导学生发现,原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这时,我问怎么来记住这个角呢?我们可以用小弧线把两边连起来,用数字1来标记,读作:角1,记作:∠1。(板书:记作:∠1,读作:角1。)同学们还可以用2、3、4等数字或用字母a、b、c来标记,再请同学们标出自己折的角。

    活动四:区分角、数角

    我创设了“帮小蜜蜂区分角”的教学情境,依次出示这几个图形,让学生区分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并说明原因。并抓住教学契机,解决刚才的扇子问题,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接着创设我们帮了小蜜蜂一个大忙,小蜜蜂邀请我们到它家里做客,可是却忘了家门的密码,我们帮忙找密码的情境,利用白板的幕布功能,依次出示三角形、五角星等图形,让学生到白板上数出角的个数,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幕布)

    活动五:比较角的大小,探究与角的大小相关的因素

    1、玩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玩一玩,拉一拉角的两边,看看角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小组探究,最终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有关,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2、比一比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是这样突破难点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拖出一个角)变!这两个角一样吗?学生都说一样大,仔细看,再变!学生惊喜的说角变大了。再变!角又变大了。这时,我问:这个角真的变大了吗?我们来验证一下,结果发现两个角一样大!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方便省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记忆的更加深刻,理解的更加透彻。

    3。做一做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做这道题,教师参与小组活动,请同学到白板上汇报。请看我的课堂实录。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确在不能直接看出角的大小时,可以用重合的方法来比较,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数一数

    旨在使学生明确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一个角,在小学阶段我们研究图中有3个角,如有学生发现有4个角,老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个答案完全正确,这个外角我们以后再学,并要积极鼓励这种创造性的发现。

    2、剪一剪

    发给学生数张长方形白纸,要求只剪一剪刀后,数一数剩下的部分共有几个角。这一开放题的设计,融游戏、探索、创新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会有无数种剪法,让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展示,注意指导学生数角的准确性。

    (四)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介绍自己?问题设计新颖,让学生自己随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知道自己一节课来有什么收获,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评价与反思

    本课的教学,力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感知角、认识角、理解角,教师真正成为了组织者和参与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同时利用白板中的时钟、三角板、幕布等功能辅助教学,方便省时。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的游刃有余,大家共同感受着数学带来的快乐!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大家的倾听,谢谢!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7】

    一、说教材

    《学习5以内的序数》是小班下册多元能力探索课程数学课中的一课时,内容有一座住着5只小动物的楼房和一幅兔妈妈营救5只兔宝宝的图片组成。通过训练第几层楼房住着那只小动物和兔妈妈营救兔宝宝的顺序,让幼儿学习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的单向序数。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次的活动目标为:

    1、认知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单向序数,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

    (2)学习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

    2、能力目标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楼房和兔妈妈营救兔宝宝的挂图。

    2、小狗、小猫、小猪、小猴、小羊的图片各一张,小兔子不同颜色的图片各两张。

    3、1—5的数字卡两套。

    四、说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会5以内的单向序数。

    2、难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点数。

    五、说教法

    小班孩子的特点主要是直观形象性,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提问,演示等方法。

    六、说学法

    孩子最大的乐趣是在“玩中学”,要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帮小动物搬新楼”的活动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七、说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复习《方位词》头在上,脚在下......

    (巩固幼儿对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别,为观察楼房从下往上数有5层做铺垫。)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座5层楼房的图片,并粘上1—5的数字,并告诉幼儿粘上数字1的就表示第一层...)

    2、引出课题《学习5以内的序数》。

    3、教师再次出示住着5只小动物的楼房,引导幼儿说出第几层住着那只小动物。

    (1)教师将小狗、小猫、小猪、小羊、小猴的图片摆放在楼房里。

    (2)教师提问:从下往上数,第一层住的是谁?...说出每层楼房的小动物。

    (让幼儿学习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点数)

    4、教师再次出示空楼房,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1)教师: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请小朋友们看看,搬家以后住在什么地方?

    (2)教师:(指最下面)这是第几层?

    (引导幼儿明白开始数的这一个就是第一)

    (3)依次完成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的数数。

    5、动物与楼房对应,(师幼共同帮助小动物搬家,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1)教师:小猫住第二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粘上小猫的图片)

    (2)教师:小狗住在小猫的上面,小狗住第几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

    (3)依次完成其他小动物与楼层的对应,提问同上。

    6、楼房与动物对应,(师幼共同说出小动物搬家以后的位置,加深对序数的认识和理解。)

    (1)教师:第一层住的是谁?(启发幼儿说出)

    (2)教师:第三层的下面是第几层?住的是谁?

    (3)依次提问到每个楼层,步骤同上。

    7、教师小结:要知道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8、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检测幼儿这节课所学效果)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从上往下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子?这些小兔子分别排在第几?(启发幼儿观察回答)

    (2)教师:请小朋友取下数字卡,依序排放在不同小兔子的后面。

    (三)结束部分

    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是从那边数起,开始数的那一个就叫第一,数到几就是第几。

    八、活动延伸

    课下我们到室外,让5个小朋友手拉手排队,看看全班有几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别站在第几组的第几个。(让幼儿观察自己的位置,说出自己排在第几。)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准备了一些零散的经验,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比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快乐课堂.设计的教案如下: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秋天丰富多样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幼儿园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开展着捡落叶的活动,这些颜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叶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好奇,“老师这是黄树叶,老师你看这是片树叶真大呀!”,当小班的孩子们高举这些落叶向老师诉说的时候,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激动。设计树叶分类的科学活动,能够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认知,尽情畅游在树叶多彩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

    2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

    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重点: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

    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

    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

    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

    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

    1、你们喜欢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楚,每个小朋友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朋友轻轻地回到座位)

    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

    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

    重复几次。

    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

    1、大树妈妈想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

    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

    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开心。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

    四、帮助大树妈妈——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分类。

    1、秋风吹,又有许多树叶飘落下来,帮助大树妈妈,给树叶宝宝按绿色、黄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篮子4个,2个黄色,2个绿色。)

    2、每个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小盒子,里面放2—4片树叶。

    3、操作后简单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五、延伸活动,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

    1、请幼儿按黄、绿两种颜色排排队。

    2、我们到外面去捡树叶,找一找还有哪些颜色的树叶宝宝。

    设计意图:

    和树叶宝宝问个好,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知绿、黄树叶宝宝,为下环节做铺垫。

    角色扮演,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并初步感知了分类的意义。

    通过送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分类,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

    延伸环节让幼儿继续保持对分类活动的兴趣和激发研究愿望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8】

    1、在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宽窄,积极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2、在操作中经历对10个以内物体按宽窄排序的过程。

    彩色片、不同宽窄的积木等。操作册、蜡笔。

    一、预备活动。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走线的游戏。叫过小桥。”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

    二、集体活动。

    “今天有些客人来到了我们班,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接受吗?”

    ①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宽窄。

    “看看,这两个彩色片谁宽、谁窄呢?”

    教师取出“彩色片”中的宽窄比较明显的2片彩色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谁宽、谁窄。

    ②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请幼儿每人抽取一片彩色片,和同伴比一比,看看谁的宽,谁的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比较宽窄:比如一端对齐比或叠放在一起比较。

    ③学习按宽窄排序。

    请幼儿拿好自己的操作卡片回到位子上,进行操作卡片,并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出10个彩色片的宽窄,又是怎么排列的?

    三、分组活动。

    四、交流小洁,收拾学具。

    “谁来说说在活动中你是怎么来进行宽窄排序的?”

    请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遇到宽窄不同的情况时是怎么比较的。引导幼儿收拾整理好学具。

    1、请幼儿将椅子搬到走廊上,搬一把椅子可自由进出,但搬桌子时就卡住了,为什么?怎么办?

    2、在室内找出宽窄不一样的的物品并排序,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出物品宽窄的。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9】

    学前班下册拼音说课稿

    你们好!今天我要上的课是一节拼音拼读游戏课,拼音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将为入小学的汉字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同时也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幼儿学完以后掌握的怎么样,发音是否准确,是否掌握了拼读方法都非常重要,至今我们已经学完了拼音课的内容,但孩子是否能熟练运用还是一个重要课题。

    所以在整个课程学完以后能让幼儿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我准备了这节拼音拼读游戏课,以拼读作为重点,让幼儿在灵活多变的方式下反复、熟练的拼读各种音节,让幼儿能非常牢固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我采用了三种方法来上这节课:一、字母卡拼读;二、汉字拼读;三、实物拼读。

    开始部分:先进行复习总结学过的拼音内容分为三大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通过复习把这三大内容融到一起,从以下三种方式里来让幼儿熟练掌握拼音:

    一、字母卡拼读

    1、教师先出示sheng、ebaishànɡxiǎoshūbāo?

    3、齐唱这首歌。

    4、把这首歌的内容画下来,比一比谁画的美。展示自己的画。

    猫和小朋友们告别拼音王国,他们又去冒险了,他们还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五、教学特色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本次设计旨在把活动与游戏带入课堂,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我根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民主和谐、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关系。以故事形式创设情境,以区分形近韵母、朗读儿歌、动手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枯燥的拼音复习感兴趣,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达到巩固拼音,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具体地说,就是以帮助蓝猫为主导线,带领学生去玩。让学生带复习拼音声母、韵母及音节。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达到“学与玩的结合”。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10】

    一、说教材:

    《学习5以内的序数》是中班下册多元能力探索课程数学课中的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让小朋友帮助“小动物坐火车”的活动来学习掌握5以内的序数,例小猫坐在第三节车厢里,第五节车厢里坐着小狗等,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的单项序数。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孩子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次的活动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单项序数,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

    (2)、学习从左到右的顺序点数。

    2、能力目标: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1、小猫、小狗、小鸡、小牛、小猴、小房子、小火车

    的图片。

    2、固体胶、1---5的数字宝宝卡片。

    四、说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5以内的单项序数。

    2、难点:学会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点数。

    五、说教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提问、演示等教法。

    六、说学法:

    孩子最大的乐趣是在“玩中学”,要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帮小动物坐火车”的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七、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通过复习《不说话》律动,使所有幼儿注意力集中。

    2、做《左边》的小游戏,加强对左边的认识,为从左到右的点数做铺垫。

    (二)谈话直接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到动物王国去做游戏好不好?

    (出示粘有5只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所看到的内容)

    2、师:这些小动物也要去玩耍,但是得有一个要求,小朋友想,我们放学回家的时候要怎样走路呢?

    (引导幼儿说出排队,为小动物也要排队做铺垫)

    幼:排队。

    师:排在最前面的那个小朋友是第几?

    幼:第一。

    师:紧跟在第一后面的小朋友是第几?

    (老师必须强调紧跟,紧挨着。)

    幼:第二。

    师:现在我们也让这些小动物来排队去玩耍,该怎样排队呢?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5以内的序数》。

    (点题,板书)

    (三)新授《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师:先请小朋友自己帮助小动物排队。

    (每一张桌子上面有5只小动物,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练习,并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排列顺序,强调是从左向右。)

    3、下面请看小动物要到哪里去玩耍呢?

    (出示坐火车图片)

    幼:坐火车。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辆火车一共有几节?

    幼:5节。

    师:一起数1、2、3、4、5,从左向右数,这是第几节车厢?...小动物要坐火车玩耍了,该怎样坐呢?

    (要求:一节车厢只能坐一只小动物,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练习。)

    4、让幼儿自己操作练习,并说出自己的操练结果。

    例:⑴小猫坐在第二节车厢里。

    ⑵第四节车厢里坐得是小狗。

    5、师幼共同完成老师的作品,并让幼儿口述结果。

    (例,小猫坐在第一节车厢里,第三节车厢里坐着小狗等。)

    (四)巩固,练习。

    1、师:小动物坐火车玩得有点累了,要找座小房子休息一下,请小朋友帮忙一下,但是也有要求,一座房子只能住一只小动物。

    (教师出示小房子图片,引导幼儿再次帮助小动物。)

    2、师幼共同完成小动物找房子的内容。

    3、师:小朋友再看,这里还有一群数字宝宝呢,他们也想住到小房子里面,该怎样住呢?

    (启发幼儿思考回答,数字宝宝1住到第一座小房子里面...)

    4、小结: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5以内的序数》。从左到右数第一...

    (强调本节课的所学内容,5以内的序数,第一、第二...)

    八、活动结束。

    师:小动物们休息了,数字宝宝也找到家了,我们小朋友也要出去玩耍了。但老师还要告诉小朋友一句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是从哪边数起,开始数得那一个叫第一,数到几就是第几。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突出所学效果。)

    九、活动延伸:

    师:下课我们到外边去排队,5人一小组,看看自己排在第几,找一找自己的位置。

    (让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出自己排在第几,学有所用,实际生活中数学的运用。)

    【学前班数学教案范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