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珍爱生命相关教学方案
  • 珍爱生命相关教学方案

    发表时间:2022-02-20

    第三课珍爱生命(第2课时)

    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悦纳自己的生命。

    2、能力目标:进一步增强对人的生命独特性的认识和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和人类生命的独特性,体会为生命的独特和可贵,增强自尊自信,树立为社会贡献自己才能的决心。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以及学会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难点:思考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

    三、课前准备

    收集两片同一品种的树叶带到课堂上。

    课前设计一份小报,名为“独特的我”,可以漫画、照片等形式并附一段文字说明。(周、池)

    四、课堂助学

    1.活动一:展示“独特的我”()

    2.活动二:说说人类生命的独特性。人的生命与其他生物的生命相比,又有哪些独特性呢?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

    3.活动三:说说人类的文明成果。思考:人类运用思维和智慧创造了什么?

    4、活动四:我的理想,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成材之路,增强自尊自信,更加热爱生命。

    五、巩固与反思

    1.“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鳃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这句诗说明我们人类()

    a.只有想像力b.更具智慧c.很爱吹牛d.想到就能做到

    2.观察一下你周围同学的指纹、签名、性格、兴趣爱好之后,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人和其他生命相比有自己的性格

    b.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c.人和其他生命相比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d.人和其他生命相比有自己的人生道路

    3.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

    a.想像力b.智慧c.个性品质d.外貌

    4.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

    ①个性品质②财富多少③人生道路④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jk251.cOm扩展阅读

    珍爱生命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有关内容,教育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

    3.自觉改掉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辨别。

    教学重、难点

    防溺水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父母给“我”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刻注意安全。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珍爱生命,防溺水安全教育》。

    二.学习新知

    1.回忆溺水死亡事例。

    同学们在其他校园曾经有一些同学因去游泳未经家长同意发生了溺水死亡,我们听到这些溺水事例,不会感到轻松,但我们会感叹、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2.向学生宣传防溺水知识

    三.严格遵守。

    无论在炎热的夏季还是秋季,同学们都喜欢游泳,但因为缺少安全常识而溺水死亡,再加上某种因素导致溺水死亡,今年秋季雨水较多,学生喜欢到有水的地方去玩,会引发溺水事故,教师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四不”。一不:未经家长、老师不准去。

    二不:没有会水性的大人陪同不准去。

    三不:有水的地方远离不准去。

    四不:不到沟、渠、水库、塘等深水处玩。

    四.齐探讨原因。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会水性。

    2.意外调入水中,室息死亡。

    3.在水突发病尤其心脏病。

    4.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五.救护需知。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让大人来营救。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营救等危险性活动。

    六.师生交流。

    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珍爱生命就等于珍爱自己,请举例子说一说怎样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总结: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每一天。希望这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同学们珍爱生命,感受生命价值,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及其他安全防范原则,祝大家天天安全。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第四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对“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知识的介绍。教师根据课本的描述进行引入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注意,也可以播放一段关于毒品的视频加以引入。课本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吸食毒品的危害。而“知识链”则对毒品的成分、危害性加以概括和总结。在“实际用”中则对吸毒的原因加以介绍。

    本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自身的体会认识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概述毒品的种类和对人体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收集信息。

    三、情感目标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

    教学媒体

    毒品视频资料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身边事

    教师播放关于毒品的视频资料或语言讲述关于毒品的报道,引发学生注意。

    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发对毒品危害的注意。

    探究竟

    (一)教师安排学生观看有关毒品的录像资料,理解吸毒的危害

    (二)教师安排全班学生阅读课本146页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吸毒的可能后果及主要危害

    观看有关毒品的录像资料,理解吸毒的危害

    阅读课本的资料,分析吸毒的可能后果及主要危害。

    大家谈

    通过“探究竟”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基本上认识了毒品的危害。在本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竟”的结论充分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吸毒对自己、家庭、社会的危害。

    结合以前的知识和“探究竟”的结论,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毒品对自身健康、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知识链

    本部分内容是对“探究竟”“大家谈”结论的总结,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阅读自学,以加深对毒品危害性的理论认识。

    对课本的“知识链”进行阅读自学,认识毒品危害性。

    实际用

    本部分一方面强调了毒品危害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吸毒的原因。

    在教师的讲解下,认识毒品危害性,增加自身保护的意识。

    经典初中教案珍爱生命教案


    第三课珍爱生命教案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课型新课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需要关爱,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从而自觉去珍爱生命

    学习重点

    生命需要关爱

    学习难点

    生命的独特性;害虫的生命也需要珍爱吗?

    学法引导

    谈话法、讨论法

    预习展示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________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_____________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1)原因

    ①生命是________的,也是________。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就会对一个生命造成伤害。生活中也有许多突如其来的不幸事件,伤害了无数生命。

    ②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______________,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2)做法

    ①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____________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

    ②在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我们要____________、关爱生命。

    1、课本24页题目:地球上生物具有顽强生命力,我喜欢什么?喜欢的理由

    2、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

    3、沙尘暴的原因

    1.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

    (1)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是大自然的看护者,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

    (2)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3)如果我们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就会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小节质疑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了解了生命的丰富性,又认识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我们的地球,我们应该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悦纳生命,珍爱生命。

    达标训练

    单选题:

    1、有的青少年在野外捕杀青蛙,对此正确的做法是()

    a、支持他们的做法,因为青少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

    b、鼓励他们的做法,因为青蛙是有害的

    c、反对他们的做法,因为肆意捕杀它们会破坏生态系统

    d、无所谓,是否捕杀青蛙与我无关

    2、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事业,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这说明()

    a、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b、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

    d、了解一个人只看外貌就可以了

    3、关于生命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只有人类的生命才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b、人类的生命是顽强的,其他生命是脆弱的

    c、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丰富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d、人类应该左右地球上生命的成长过程

    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从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通过认识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待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和3.7℃。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高26.3℃和7.3℃。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北京比纽约大7.3℃。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提问】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请同学们读图。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什么?

    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证:雨热同期。

    【板书】二、雨热同期

    【启发提问】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有没有好处?有什么好处?请同学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同学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呈现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征。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比,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一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4)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二、雨热同期

    l.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函数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

    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自变量取值的求法。

    难点:函灵敏处变量取值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函数概念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什么叫分式?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x+2/2x+3有意义?

    (答:分母里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分母≠0,即x≠3/2。)

    3.什么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根指数是2的根式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0。)

    4.举出一个函数的实例,并指出式中的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新课

    1.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解析法的意义:用教学式子表示函数方法叫解析法。并指出,函数表示法除了解析法外,还有图象法和列表法。

    2.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有时要受到限制这就可以引出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并说明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

    (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讲解P93中例2。并指出例2四个小题代表三类题型:(1),(2)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3)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4)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根式。

    推广与联想:请同学按上述三类题型自编3个题,并写出解答,同桌互对答案,老师评讲。

    4.讲解P93中例3。结合例3引出函数值的意义。并指出两点:

    (1)例3中的4个小题归纳起来仍是三类题型。

    (2)求函数值的问题实际是求代数式值的问题。

    补充例题

    求下列函数当x=3时的函数值:

    (1)y=6x-4;(2)y=--5x2;(3)y=3/7x-1;(4)。

    (答:(1)y=14;(2)y=-45;(3)y=3/20;(4)y=0。)

    小结

    1.解析法的意义: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解析法。

    2.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方法(依据):

    (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

    (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求函数值的方法:把所给出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相庆原函数值。

    练习:P94中1,2,3。

    作业:P95~P96中A组3,4,5,6,7。B组1,2。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与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比如例2、例3中各是4个小题,对每一个例题均可归纳为三类题型。而对于例2、例3这两道例题,虽然要求各异,但题目结构仍是三类题型: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2.注意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优质联想能力。要求学生仿照例题自编题目是有效手段。

    3.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良好学习方法。比如对于有实际意义来确定,由于实际问题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就要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1887.html

    【珍爱生命相关教学方案】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