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最新物理教案精品
  • 物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3-08-16

    最新物理教案精品。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来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最新物理教案精品”,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物理教案 篇1

    教学重点:通过对两个演示实验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教学用具:演示自感现象的示教板(有铁心的大线圈、滑线变阻器、小灯泡、电池组、电键)

    发生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得到这种条件?如果通过线圈本身的电流有变化,使它里面的磁通量改变,能不能产生电动势?

    2、演示实验:

    (1)用图1电路作演示实验.

    和 是规格相同的两个灯泡.合上开关 ,调节 ,使 和 亮度相同,再调节 ,使 和 正常发光,然后打开 再合上开关 的瞬间,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实验要反复几次)

    (2)用图2电路作演示实验.

    合上开关 ,调节 使 正常发光.打开 的`瞬间,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实验要反复几次)

    当通过螺线管中电流变化时,螺线管中也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但这种电磁感应现象与我们前面学过的电磁感应现象有所不同,这种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通过导体自身的电流变化引起磁通量的变化.这种现象就称为自感现象。

    小结:

    当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导体本身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这种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自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

    阻碍的含义:当通过螺线管中原来的电流 增大时,螺线管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 变大;当通过螺线管中原来的电流 减小时,螺线管中产生的自感电动阻碍 减小.

    (1)导体中原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阻碍它增大.

    (2)导体中原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阻碍它减小.

    (二)、自感系数:

    自感电动势是一种感应电动势,它的大小也与磁通量的变化快慢有关.在发生自感现象时,导体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哪个因素有关?

    指出: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其他感应电动势一样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系,线圈的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的快慢跟电流变化快慢有关系.

    对同一个线圈:电流变化越快,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也就越快,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就越大.

    对不同的线圈:电流变化快慢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不相同的.

    即: 与线圈本身的特性有关――用自感系数 来表示线圈的这种特性.

    说明:

    (1)决定线圈自感系数的因素:线圈的形状、长短、匝数、线圈中是否有铁芯.线圈越粗,越长,匝数越密,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另外有铁芯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

    (2)自感系数的单位:亨利,简称亨(H)――如果通电线圈的电流在1秒内改变1安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1伏,这个线圈的自感系数就是1亨.

    (三)、自感现象的应用:

    说明自感现象广泛存在.凡是有导线、线圈的设备中,只要有电流变化都有自感现象存在,因此要充分考虑自感和利用自感.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通过导体本身电流的变化,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自感系数的决定因素和单位.

    物理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10、在调节托盘天平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平、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平,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回教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水的体积V/mL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60.090.0

    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物理教案 篇3

    1、掌握自感现象及自感电动势的表达式,能解释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

    2、了解自感系数的决定因素,了解自感现象中的能量转化,知道自感系数的单位。

    教学难点:在断电自感中,错误的认为与线圈并联的灯泡都会闪亮一下。

    活动导学 设问导入:

    如果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必然会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这种由线圈自身的电流变化而引起的磁通量变化是否也能产生电磁感应呢?

    ①实验:接通电路,使两个灯泡亮度相同。断开电路,观察两只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③结论:电路断开瞬间,通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减小,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随之减小,从而产生电磁感应。这个电动势会阻碍电流的减小。

    2、定义:这种由导体自身的电流变化所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3、例题:

    如图是用于观察自感现象的电路图,设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线圈的直流电阻RL与灯泡的电阻R满足RLR,则在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的瞬间,可以观察到(  )

    1、定义:由导体自身的电流变化所产生的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

    ①实验: 通电路,调节R0,使两灯亮度相同,然后断开开关;再次再通电路,两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有什么不同?

    ③结论:接通时,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引发电磁感应。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了线圈中电流的增大。

    在如图所示的甲、乙电路中,电阻R和灯泡电阻值相等,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可认为是零;在接通开关S时,则(  )

    2、决定因素:①线圈的圈数; ②是否有铁芯;③线圈的大小;④线圈的形状

    1、定义:这种由导体自身的电流变化所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1、定义:由导体自身的电流变化所产生的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

    2、决定因素:①线圈的圈数; ②是否有铁芯;③线圈的大小;④线圈的形状

    物理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

    (二)教具

    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二、新课引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地球的某一局部。如果在宇宙空间里看地球,地球近似是圆球型。

    (教师画图)

    北京在北纬40°左右。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秋天到了,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请同学画出苹果沿着什么方向落下。

    (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海南省盛产椰子,椰子落下来沿着什么方向?

    南半球上果树上落下的水果沿着什么方向落下?

    (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教师:在地球上,一切物体失去了支持,都要沿着黑板上所画的方向落向地球,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三、重力的产生

    教师: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四、重力的方向

    教师: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类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五、重力的大小

    1、实验:两个钩码的大小、形状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是50克。我们用弹簧秤测量它们的重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教师演示)

    这两个砝码的重力都是0.5牛顿。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2、学生实验: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分别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

    (学生操作)

    3、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教师:从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4、g的值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

    5、G=mg

    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千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9.8牛/千克。

    6、例题:一个集装箱的质量是4吨,计算它所受重力。并画出重力的图示。

    已知:m=4吨=4000千克,

    g=10牛/千克。

    求:G。

    解:G=mg

    =4000千克×10牛/千克

    =40000牛。

    答:集装箱所受重力是40000牛。

    作力的图示时,要画出力的三要素。重力是集装箱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画在它的中心。方向竖直向下。结合标度线段的长度,重力线段长度应是标度线段长的4倍。

    六、重心

    教师: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七、总结

    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物体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重力既然是一种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个关系用G=mg表示,g=9.8牛/千克。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八、作业

    1、完成节后练习。

    2、章后习题4、6。

    物理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知道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

    2、理解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了解热力学温度的应用

    3、理解温度的意义

    4、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

    5、掌握温度的定义,知道什么是温标、热力学温标,以及热力学温度的表示。理解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转换关系。

    重点难点: 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本节的重点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完成、教师点拨

    学习过程:

    【导读与导思】仔细反复研读教材初步掌握本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状态参量:在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时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等等。这些 ,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

    2、平衡态与非平衡态 (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是平衡态与非平衡态)

    【补充说明】

    ①在外界影响下,系统也可以处于一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但这不是平衡态。比如:一根长铁丝,一端插入1000C的沸水中,另一端放在00C恒温源中,经过足够长时间,温度随铁丝有一定的分布,而且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不是平衡态,只是一种稳定状态,因为存在外界的影响,当撤去外界影响,系统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就会变化。

    ②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而力学中的平衡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③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由于涨落,仍可能发生偏离平衡状态的微小变化。

    3、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是指

    【说明】热平衡概念不仅适用于相互作用的系统,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他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

    4、热平衡定律又叫 ,其内容表述为:

    5、温度的概念:

    6、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是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

    例如:在一个绝热的系统中,有一块烧烫的铁块,还有一些较冷的沙土。使两者接触,铁块会慢慢变冷,沙土会慢慢变热,后来她们变得一样“热”了,就不再变了。这种“冷热程度相同”就是他们的“共同性质”。这个“共同性质”的物理量即为 。

    7、温度计与温标:用来测温的仪器, 第一个制造了温度计后,温度就不再是一个主观感觉,而形成了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到目前,形形色色的温度计已经应用在各种场合。如果要想定量地描述温度,就必须有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就是 。也就是说,为了表示出温度的数值,对温度零点、分度方法所做的规定,就是温标。

    【补充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等。不同的温标都包含三个要素:第一,选择某种具有测温属性的测温物质;第二,了解测温物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第三,确定温度零点和分度方法。

    8、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 ,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

    表示,单位是 ,符号是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是

    【典例1】关于热力学温标的正确说法是( )

    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

    B、热力学温标的零度为—273.150C。叫绝对零度.

    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期体积为零

    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经液化.

    【导练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对零度永远达不到. B、现代技术可以达到绝对零度

    C、物体的绝对零度是—273K D、物体的绝对零度是—273.150C.

    【典例2】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30C=240.15K.B、温度变化10C,也就是温度变化1K.

    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温度由t0C升至2t0C,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15K+t

    【导练2】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力学温标中每1K与摄氏温标中每10C大小相等.

    B、热力学温标中升高1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0C

    C、热力学温标中升高1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0C.

    D、某物体摄氏温度100C,即热力学温度10K

    【典例3】“在测定某金属块的比热容时,先把质量已知的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把它迅速放进质量、温度均已知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就可以计算出金属块的比热容”。以上叙述中,哪个地方涉及了“平衡态”和“热平衡”的概念

    【点拨】金属块在沸水中加热一段时间后,二者就达到了“热平衡”,此时的沸水和金属块就处于“平衡态”;将金属块放入质量、温度已知的水之前,金属块和水处于各自的“平衡态”,当放入金属块后水温不再上升时,金属块和水均处于“热平衡”,此时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水和金属块的共同温度。

    物理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

    2、通过观察和初步实验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焦点和焦距;

    3、会利用平行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以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带着问题,体验科学

    探究的过程;

    2、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并尝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做初步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

    重点: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归纳规律。

    预习导学: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做”,通过“解决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感知有关方法,构建关于透镜的科学内容。在问题给出时注重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导入:同学们知道,用放大镜可以把小字放大我们会看得更清楚;旅游时有看到美好的风景我们会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眼睛近视的同学配一副眼镜就又可以看清楚东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揭开上述现象中的秘密,引出课题,阅读教材并完成以下题目:

    预习习题:

    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规律制成的。透镜有两类:一类是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如镜片;另一类是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如镜片。

    2、光心大致在透镜的中心处,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

    3、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4、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将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到光心的距离叫做,一个透镜有两个。

    【最新物理教案精品】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